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太上感應篇》心得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二十一集)  2010/10/4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33-0021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同仁,大家早上好!我們接著上一次講到「月晦之日,灶神亦然」。今天我們看下一個經文:

  【凡人有過。大則奪紀。小則奪算。】

  凡是人有罪過了,不管這個過是大是小,都有記錄。大的罪過,可能會折損人,這個『奪紀』,「紀」就是十二年的壽命;『小則奪算』,這個「算」是一百天的壽命,等於是折福、折壽。

  我們在學習《感應篇》的過程,有同仁就說了,讀的這些都是惡,讀起來好像心裡怪怪的。大家會不會有這個感覺?事物都是一體兩面的,今天有過,奪紀奪算;有善呢?那就增福增壽。而且說實在的,在修道的過程當中,「遷善改過」,聽到善,歡喜;聽到惡,要觀照自己,要把它改過來。不能修到最後,自己的惡都不從心地上去觀察,那可能就會自欺,可能就會得過且過,所以「有則改之」。而且說實在的,《太上感應篇》這些教誨,我們以前都沒有學過,沒有好好深入過,其實很對治我們現在在處事待人接物當中的習氣。讀了有不舒服,可能剛好講到我們。發現講的是我們,不只不要不舒服,要高興,這經文把我們問題指出來了。知道自己的問題,師長說叫「開悟」,再把它改過來,這個才是「真修行」。下一句講到:

  【其過大小。有數百事。欲求長生者。先須避之。】

  這個罪過有大有小,大的叫罪孽,小的叫過失。在《太上感應篇》裡面舉了數百個例子,讓我們可以奉行,可以觀照。而這個『數百事』,說實在的,每一件事情,再把它細分到整個處事待人接物,那又是有包含很多的細項。就要看大家善於去體會,每一個經句都有它的深度跟廣度。

  『欲求長生者,先須避之』,「欲求」就是希望,就是目標。一個人想要「長生」,這是長壽。我們修道,佛門常說,「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很多人聽到這個有求必應,「我這一生什麼也不求了」,不要為自己的自私自利求。一個人都不求好好積功累德、造福於父母、造福於後代,那叫沒有責任感。講得很好聽,「我什麼也都不求了」,假如說什麼都不求,一句佛號都沒斷,那這個真的是不簡單,他這一心求生淨土。假如什麼也不求,然後悠悠放任也沒進步,那叫沒有責任感!

  所以佛門講的,求富貴得富貴,求長壽得長壽,最重要的是如理如法去求。大家求不求福報?佛門講「福慧雙修」,福報要求。第一個,你有福報了,長相人家看了莊嚴;你沒有福報,一看很寒酸,人家看到你都想跑,那就沒有辦法親近大眾。等覺菩薩都一百劫修相好福報。有福才好去利益眾生、去造福眾生,結善緣。有了信任,才好跟他講覺悟的佛法。

  福報不能貪,但要修,修來造福大眾。不要修行人一談,談到錢,談到福,「哎呀,我沾都不沾」。跟大眾相處不要顯得太清高,要和光同塵。看到人家貪財,不要批評人家貪財,要順勢而為,「你這麼努力賺錢,一定是為了孝順父母」。人家本來沒有這個意思,一聽,是是是。你一下說,「人不可以這麼貪心」,他心裡不高興,以後不跟這個人講話了。總要順勢去引導。

  所以佛門最常講的,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我們是因為聞佛法,還沒聞佛法以前,我們根本不懂這些道理,人生就糊裡糊塗,非常的急躁、蠻幹,追名逐利,人生也是撞了一鼻子的灰,不明理,人生不只傷了自己還傷了別人。所以「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得要把儒道釋這些經典讓人明白,他才不造業,他才能真正求到人生的幸福、美滿。

  我接觸一些企業家,他們給我很深的感受。他們讀這個《太上感應篇》讀完說,沒有一句沒有犯過失的。我一聽,他從頭到尾每一句都犯,現在居然還活著。大家想一想,他福報大不大?大得不得了。居然犯了這麼多罪過還沒折掉他的福,你說他假如沒有犯過失,他現在的福有多大?但是浪子回頭金不換,他有這麼大的福報,他善根也很厚,總在遇緣不同,他得有緣分接觸儒道釋的教誨。大家想一想,這樣的大福之人,他有學跟沒有學,對他的人生跟他這一生的家人還有他的整個員工影響就非常大,所謂天壤之別。為什麼佛門把法布施擺在第一位?那個影響太深遠、太廣。

  而這一句話,對我們修學淨土法門的人來看,「欲求長生者」,我們看到「長生」兩個字,腦海裡冒出什麼目標跟景象?無量光壽,這個「長生」對我們來看,就是要無量壽了,就是要求生淨土。能達到求生淨土,那得照經典去奉行。《阿彌陀經》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要多培植自己的善根福德。緣是遇到了,但不可以少善根福德,而且要「善男子、善女人」發願求生,就能往生,但他要符合善男子跟善女人。這個法門特殊,不用斷見思煩惱,可以帶業往生。但是這個「帶業」,我們要很清楚,搞不清楚,說「造業也能往生,繼續造,沒關係」,那就錯了。「帶業」是帶舊業,不是帶新業。以前所造的,你不明理造了,懺悔業障。現在明白了,知道要符合善男子、善女人標準,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要跟十善相應,要把做人這個善的標準做到。

  下面說,「先須避之」,這些跟善相違背的惡行、惡心,都要把它去除掉,才能符合善男子善女人的標準。師父常說,移民到西方極樂世界,移民前要辦護照。這個護照就是要把這儒道釋三個根扎穩,這個護照就辦好了。天神他們看到世人所造的善業跟惡業,叫「知其然」,可是佛菩薩是覺悟的人,可以「知其所以然」。為什麼眾生會造業?他的過去生沾染了太多惡習,因為他迷惑了,所以造作惡業,現在才會受這些果報。所以佛菩薩是「知其所以然」,從根源當中把惡、把災給去除掉。所以覺悟的人就不受這一些災難,覺悟的人無我、沒有私心。就像《了凡四訓》講的,「人未能無心,終為陰陽所縛」,他才被這天地鬼神管著。諸位同仁,被人家管好不好?不要被人家管,自己管好自己。真正把習氣放下了,就自在了,他們不只不管我們,還當我們的護法,隨喜我們的功德。人生目標要定得更高,真正放下自私自利、放下我執。我們接著看下一句:

  【是道則進。非道則退。】

  這一段是具體講如何行善,從這一句到「欲求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當立三百善」,這是第三大段。而這第三段主要講善行。有了善行,以後可以生天,這是善果。而這兩句是後面所有善行的總說,總綱領。

  這一句講到『是道則進,非道則退』,這個「道」就是指道理、正道,做人應該走的常道。儒道釋三教都很具體的,給我們教誨了「道」的標準。所謂人有人道,在商業有商道,在醫學界有醫道,在教育界有師道,各個行業都有他做人的本分、軌跡,包含菩薩也有菩薩道的標準,佛道也有標準。所以這個「道」就看每一個人自己定的目標。假如大家定的目標是我這一生要當生成佛,那這個道的標準就是平等心、就是普賢行。處世待人一不平等、一分別了,跟我的目標相違背,趕緊調回到清淨平等的心。所以自己正走哪一條道,自己要非常清楚,所謂自知之明。

  用佛門的標準,這個「道」就是性德,跟性德相應的依教奉行。所謂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念念與佛心相應,走的就是佛道了,這是真佛子。所以修學佛法,不管千經萬論,最重要的就是讓我們回歸自性。師父最近講的「妄盡還源」,就是回到自性,回到「人之初,性本善」。其實要回到自性,自性本有,不是外求的。他現在有障礙了,什麼是障礙?妄想、分別、執著。所以修學、行道的過程最重要的就是放下,放下是功夫。每一天有沒有放下執著、分別?它愈來愈淡了,這個就是「是道」。假如執著點愈來愈多、愈學愈不快樂了,那看起來樣子是在學道,事實上是跟道背道而馳,沒有在實質上用功。樣子是道,但是實質可能是非道。剛好我們之前講了《俞淨意公遇灶神記》,這個俞都先生用不用功修行?看起來很用功,什麼好事他都參與,看起來是道,但是他沒有抓到修學的根本在起心動念。實質上用功是起心動念,但是他起心動念是非道,所以他家庭、人生很淒慘。所以修行要修得明明白白,要從根本修。

  我們再具體講,什麼是性德相應?儒家,就是五倫、五常。五常是「仁、義、禮、智、信」,我們處世待人都依這五個標準:處處替人著想;講道義,不講條件的;對人恭敬謙退,這是「禮」;處事有智慧,不迷糊,知道本末先後;講話守信,對人真誠,就是五常。還有四維、八德。有沒有符合這個「道」的標準。師父有一句話期許我們:心是孝悌忠信(整個心提起的都是孝悌忠信的存心),身是禮義廉恥,行是仁愛和平。所以整個身心完全跟八德、跟道德融在一起了,只要一起念頭,一言一行,都是道德的流露,那這是真君子、真聖賢,走在君子、聖賢的道上。

  所以這個「進」,只要是善的事情,趕緊去奉行,學一句、做一句,這是「進」,勇猛精進。其實看到這個「進」,我們就想到「不進則退」。人不用心,過去的習氣就冒起來了,外面誘惑又多,很可能就兵敗如山倒。道家的標準,《太上感應篇》就寫得非常詳細。佛家的標準,師父常講,「心有根本,行有根本。」所以我們行道都從根本去行:心的根本,時時跟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相應;行的根本,三福、六和、三學、六度、普賢十願。

  這一些非常重要的教誨、行門,我們往後員工課都要考試,把這五個科目要背出來。大家趕緊背,到時候要考了,不要說我沒先通知大家。「是道則進」,連這些最重要的綱目都背不起來,怎麼去觀照,怎麼去落實?人不用功,不下功夫,鐵定懈怠。但是大家放心,我挺仁慈的,我都會事先很早就跟你們講,比方我現在已經泄題了。還有印光大師那一段一定要背。其實你們都欠我很多了,這些作業是早在上一次學《了凡四訓》,就應該要考的、要檢查的,背起來沒有?你看考試重要。沒考試,「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還有明天嘛,還有明天嘛」,繼續這樣過下去,明天就到閻羅王那邊報到去了。哪有那麼多明天,無常就來了。所以有要求還是必要的,到時候大家炒菜就一邊背經,一邊背三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連在睡覺時候都會背出來,多好,不打妄想。「受持讀誦」,才能把它做出來。

  三福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就是落實在《弟子規》;「慈心不殺」落實在《太上感應篇》。佛門特別重視力行,每一個道理具體怎麼做。師父是講得太清楚了,我們再不好好依教奉行,那對不起老人家的苦口婆心了。

  第二福,這是小乘福了,也是真正進佛門,叫「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受持三皈是覺、正、淨。覺悟是道,正知正見是道,清淨心是道;反過來,迷是非道,邪是非道,染是非道。我們時時要跟覺正淨相應,那就是「是道則進」。一個人的修行有沒有得力,就看他覺正淨有沒有不斷提升。覺正淨就跟我們《無量壽經》經題是相應的,「清淨平等覺」:「清淨」就是三皈依的淨;「平等」,三皈依的正;「覺」,三皈依的覺,這個經題就跟三皈依是相應的。

  「具足眾戒」,那這個「戒」,具體的,三個根都是戒。師父的教誨也是戒哦。我們念頭跟師父教的違背了,就沒有守弟子的戒律。所以為什麼修道的過程當中,一開始最重要的是要放下自己的邪知邪見、錯誤的思想?不放下,裝不進來。有一個禪師很有修行,有一位居士,就要去跟禪師請教修行。禪師請他坐下,就給他倒茶,結果倒倒倒,就滿出來了。這一位居士馬上很緊張了,「滿出來了,滿出來了,別倒了!」禪師講,「滿出來就倒不進去了」。所以《了凡四訓》說,「謙則受教有地」,謙虛才能受教。覺得自己有什麼,自滿了,善知識的教誨就進不去了。

  你說,「我很聽師父的話」。聽師父的話不是嘴巴講的,講的不算,要看實質。我們平常跟人談話,十句裡面,幾句是師父教的?假如一句都沒有,那說聽師父的話,鐵定騙人的。裝在腦子裡都是師父的教誨,那講出來一定句句都是師父的教誨,都是佛陀的教誨。假如講十句有九句是自己的想法看法,那是跟自己學,絕不是跟師父學,也不是跟佛菩薩學。所以這個「具足眾戒」,首先聽話才是持戒。

  其實我們想一想,我們這兩三代人根基都淺。根基淺還不肯謙虛受教,那就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世間人說「值得驕傲」,那他還有端出來可以覺得好像比人家厲害的東西。我們現在東西端不出來還驕傲,應該叫什麼?那就不叫「值得驕傲」,叫「自卑而驕傲」。因為自卑怕人家瞧不起,打腫臉充胖子。所以往往傲慢的人,內心都是自卑的。不自卑的人不傲慢,叫不卑不亢。不自卑的人,心理健康,他怎麼會傲慢?他相信自己有性德,他用心成就自己的性德,他有自性,他不自卑;他也相信別人有性德,他也尊重別人,他也盡力協助別人恢復性德。這是心理健康的人。

  師父在拜李炳南老師為師的時候,已經跟方東美教授、跟章嘉大師學了好多年。章嘉大師當時是台灣高僧,跟他學不簡單,而且是跟這兩位大善知識,是單獨一對一教。當下跟李炳南老師學,李老師說要守三個條件,其中一條,以前所學一概不承認。師父馬上就接受了。我們都沒有這些根基,還老捨不得自己的這些想法看法,那這一生要得力就不容易。所以這個「受持三皈」,首先要放下自己錯誤的知見,期許自己:起心動念都要跟經典、跟師父教誨要相應。真的這麼去做,煩惱自然就沒有,提起的都是正念了嘛。邪念才有煩惱,正念就是法喜充滿。「不犯威儀」,師父常常期勉我們的,這個「威儀」就是時時給眾生好榜樣,「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就是「不犯威儀」。

  接著第三福,大乘菩薩道。「發菩提心」,真發出來了,跟菩提心不相應生大慚愧心。慚愧心是性德,念念與菩提心相應。「深信因果」,深信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念念提起佛號。「讀誦大乘」,時時、天天親近善知識,親近大乘佛經,而且是一門深入,不雜修,一門深入《無量壽經》。「勸進行者」。前面十句都是自利、自行,最後是化他,要真正自己做好了自然感動身邊的人。這個「化」就是潛移默化、自然而然。而自己做不好要感化他人,那不可能的事情。佛門常講無有是處。所以真正要利人,一定要懂得成就自己。「假令供養恆沙聖,不如堅勇求正覺」,什麼都不急,最重要的先提升自己。不要想著要幫人,結果自己都在墮落,這個就適得其反。知所先後,正己才能化人。

  今天早上先跟大家談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