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長篇東北大鼓書六祖惠能  高春艷居士主講  (第十七集)  2006/3  北京  檔名:52-183-0017

  第十七回 衣缽真傳

  話說惠能與劉志略義結金蘭,在蘄州城興隆客棧與劉志略一同住了一夜。次日清晨用過早飯便向劉志略告辭:「兄長,小弟這就動身去黃梅東山拜見五祖,望兄長保重!」「賢弟,你有大事在身,愚兄不便相留,但愚兄要送你一程,也好和你多聚一時。」「不勞兄長相送,有道是送君千里,終有一別,偶然的相聚,必然的別離,這是緣分。只求兄長歸家後,到寒舍相告家母,就說惠能已平安到達東山,以免她老人家掛念。」「賢弟放心,愚兄立即著手料理一應事務,單等瑣事一了,愚兄馬上返回嶺南,把伯母接到家中好好孝敬。」「那倒不必,家母生活還能自理,兄長也上有老下有小,豈可再為家母勞神!」「賢弟,這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你怎麼跟愚兄說起這見外的話?你我既已結拜為弟兄,弟之母就是兄之母,愚兄理當孝敬。」

  惠能一聽感激涕零

  衝著志略連連鞠躬

  劉志略取出紋銀十兩整

  非讓惠能帶在身中

  惠能推辭不肯受用

  志略百般不答應

  賢弟不要太任性

  愚兄有話你要聽

  金錢本是世人命

  無錢怎能去謀生

  出門在外處處要把錢用

  身上沒錢就寸步難行

  「賢弟,出門事事難,方便要用錢,錢是世人命,無錢路難行。你身在旅途之中,沒有錢怎麼能行?你要是不收就是見外了。」惠能實在推辭不過,只收下了五兩。劉志略拉著惠能難捨難離:「賢弟,你志心向道,乃丈夫之舉,愚兄一定全力支持,定把伯母接到家中好好孝敬,讓她老人家安享晚年,也使賢弟心無牽掛一心修道,早日成就你的大願。」「兄長大恩大德,小弟永生難忘,小弟一定勇猛精進,以慰兄長隆恩厚望。兄長保重,小弟這就告辭了。」「賢弟,你我弟兄這一分手不知何日再得相見,愚兄真是捨不得與你分手。」「兄長,人世間有相聚的快樂,就有別離的痛苦,這是緣分,望兄長不必掛懷,保重身體,他日自有相見之時。」惠能說完,轉身出得客棧,劉志略含淚相送,送了一程又一程,直到惠能的身影隱沒坡頭,他才含淚收步。劉志略是盧惠能在俗世上唯一的一個腹心相照的好朋友,義重情深的好兄弟,也是惠能成為曹溪大師的善緣之一。

  惠能辭別劉志略,尋路問津,取道直奔黃梅東山禪寺。這東山寺是當時禪宗心法唯一的正傳道場,是因為禪宗五祖弘忍大師弘法而修建的。禪宗是中國佛教最主要的一個宗派,它與念佛法門的淨土宗,堪稱中國佛教的兩大支柱。它對中國文化乃至哲學都有很大的影響,直到當今,日盛不息。我們都知道唐詩、宋詞寫得好,唐朝的詩有許多是受到禪學的影響,才充分顯示那種忘我而意態悠閒的情境。「詩為禪客添花錦,禪是詩家切玉刀」,不論寫詩還是詠詩,在思想上、感情上都有一種超現實的境界,不受外界的束縛而寫出來的詩,才能具有言有盡而意無窮,言在此而意在彼。禪師們的語錄傳載也都近乎詩的格調,往往藉有限表無限,具體表抽象,特殊表普通的表達方式,以進入海闊天空任遨遊的禪境中去。

  禪宗的產生也是有它的歷史因緣,所謂「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虛行,遇緣即應」。昔日釋迦牟尼佛應邀在靈山會上說法,可他卻沒說一言,只是手裡拈著花微笑。他這叫拈花示眾,想以無說而說的無言之道,讓前來聽法的人們從中體會他的無言妙道。可大眾對世尊這一舉動都茫然不解,當時只有摩訶迦葉尊者破顏含笑,徹底領悟佛陀拈花的微妙法門,默契了佛的心宗。這叫釋尊拈花,迦葉微笑,本地風光,徹底顯露。釋迦牟尼佛見迦葉已經體悟到自己所要表達的要旨,堪當大任,就把「正法眼藏」傳給了摩訶迦葉尊者。

  什麼是正法眼藏?正法眼藏又叫做清淨法眼,就是佛知佛見,也就是佛法的世界觀。尊者,就是道德、學問都被大眾所尊敬的人。釋迦牟尼佛把正法眼藏傳給了摩訶迦葉尊者,又把自己搭的袈裟和所用的缽也給了迦葉尊者,以此代表佛法的根本所在之處,這就是「衣缽真傳」。衣缽真傳並不是指袈裟、應器而言,當然是指唯傳見性法的心傳,只有悟佛知見的明心見性者才有資格接承衣缽。後來一些淺識之徒,為了虛名,以諸伎倆巧取師父的衣缽、法卷,標榜自己有法有德,實乃背離佛法甚遠了。

  迦葉尊者接承衣缽,成為西天第一代祖師。他為了續佛慧命,使法水常流,後來就以直指單傳的形式,把正法眼藏和衣缽又傳給了阿難尊者,阿難尊者就是西天第二代祖師。法燈續焰代代相傳,一直傳到第二十七代祖師般若多羅尊者。後來般若多羅尊者又把正法眼藏和衣缽傳給了菩提達摩大師,並對達摩大師說我滅度之後六十年,你要把此正法眼藏和衣缽傳到東土震旦去,普利眾生。後來,南印度僧人菩提達摩秉承般若多羅尊者的遺訓,於梁武帝普通年間航海東來,到中國弘揚禪法,傳佛心印。

  他先在中國的南海登岸,南海就是現在的廣州,當時南海刺史蕭昂對他熱情的接待,並上表梁武帝。梁武帝一聽印度來了一位高僧,特別的敬仰,立即派人把達摩大師請到宮中請問法要。梁武帝非常的崇信佛教,他建造寺院,供養僧人,抄寫大量經文。可是他只知道著相事修,追求人天福報,不知道離相妙修求證智慧佛果。這就好比是將一顆舉世無價的寶珠換取一根糖吃,真是太可惜了。梁武帝見到達摩大師,迫不及待的請問法要:「大師,朕自即位以來,建造寺院,抄寫經文,供養僧人,朕究竟有多大功德?」

  達摩大師一聽,梁武帝不知道正法,他不是在求了脫生死之法,而是在追求人天福報,不求智慧,淨求福報。當即便直言相告:「陛下,您所做的這些事根本沒有功德。」梁武帝一愣,他本來是滿腔熱情的期望著印度高僧給他下個功德銜,哪成想印度高僧給他兜頭潑了一盆冷水:「你憑什麼說朕無功德?」「陛下,這些是有為之事,不是實在的功德,您所做的這些事只是一點世俗間的小果報,談不上真功德,未修智慧,不出輪迴。」「那麼依你之見,什麼才算真功德?」「陛下,真功德是最圓融純淨的智慧,它的本體是空寂的,你不可能用世俗的方法去得到它,因為它絕對不是世間上的有為之法能夠求得到的。」

  梁武帝一聽,心中不悅:「那麼朕再問你,如何是聖人所說第一義諦?」「空空蕩蕩,本來就沒什麼聖來沒什麼諦。」「什麼?沒聖沒諦,那對朕說法者又是誰?」「不認識。」梁武帝一聽,達摩大師所說的跟自己心中所想、所盼的絲毫不沾邊。心的話,他連自己都不認識,算什麼高僧?純粹是個矇人的老外。他當即下了逐客令:「朕不懂你的話,來人,送客。」這梁武帝非常崇信佛教,現在還把達摩大師給攆出去,要不然那還不得命金瓜武士把達摩大師給打出去!

  要知道,達摩大師所傳的是最上乘的佛法,禪宗頓悟法門,那是接引即將起悟的大智慧者,不是一般人能夠接受得了的。他的教學目標是了生死、斷煩惱、證菩提,不是什麼人都能做得了他的學生。所以達摩大師剛來中國,最初的弘法第一堂課就沒成功,讓梁武帝給攆出去了。梁武帝在當時是佛教界最大的一位護法,他在江南以自己的願望和國家的力量修建了四百多座規模宏大的寺院,抄寫大量經文,供養了許多的僧人,可以說他對佛教做的貢獻非常大。他認為自己做了這麼多善事,一定是功德無量,哪成想達摩大師說他毫無功德,他急了。能不急嗎?別說他不能接受,就是現在很多人也不能接受,心的話,那梁武帝做了那麼多善事,達摩大師怎麼說他沒功德?

  諸位,梁武帝所做的善事都是心有所求,他是有目的的去行善,希望將來得福報。這叫以有貪執善因善果的心去做的善事,將來必受三界人天善果的報應。這是屬於人天有漏的福善,是福德,不是功德,跟修行證智無關。如果他要是以無所住之心去行善,以三輪體空的心去幫助別人,去利益他人,一無所住,那才是功德、才是智慧。所以說離相修福,那修福也是功德,若是著相起修,那就是福德,不是功德。功德是自性上的成功,不是心性外能夠求覓到的。梁武帝的所作所為修的全是福德、福報,而且是非常大的福報,要講修福報我們誰都修不過他。可是他只知道修福報,他不知道修智慧,未修智慧,不出輪迴。儘管他福德修了不少,可是不能化生死為涅槃,以致死到臨頭說佛不靈,實際不是佛無靈,是他心性未明。所以必須要福德、功德、智慧均修俱足,才能出離生死苦海,乃至成佛作祖。要不怎麼說「修福不修慧,大象掛瓔珞」,你徒有外表,「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沒人供養。

  梁武帝執著有為,只知道著相在事上修,不知道離相在心性上下功夫。達摩大師說他沒功德,他還不服氣,幾番問答都不能契合他的小機,他更糊塗了。教大機小能不糊塗嗎?就像講課的老師水平太高,學生水平太低,這個課程他沒法講。大學教授給幼兒園小孩講微積分,那不講哭了、講跑了,也得講蒙了、講睡著了,小草它不能接受大雨!情投意合千言少,話不投機半句多。梁武帝不能領悟達摩大師的根本法要,居然下了逐客令。達摩大師見自己與梁武帝法緣不合,機緣不契,就決定離此北上。他走到江邊之際,忽聽身後人喊馬嘶。

  達摩大師離宮門

  隻身單影往前奔

  走到江邊心頭震

  忽聽得人喊馬嘶震耳輪

  回頭一看心潮滾

  頓時心中起疑雲

  但只見一隊人馬追得緊

  馬蹄翻花起煙塵

  馬上之人威風凜

  個個勇武有精神

  頂盔掛甲如臨陣

  好似天將下凡塵

  塵土飛揚已臨近

  定是前來把俺擒

  我若被擒遭厄運

  再難弘法去度人

  欲知達摩能否脫困

  請您接著聽下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