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菩薩喜歡布施,凡夫喜歡收藏  (第六O五集)  檔名:29-519-0605

  我們再看底下一段,「具足無量行願,安住一切功德法中。上兩句初讚諸大士之實德」。這兩句話,普遍的這些大菩薩們,他們真實的功德,具足無量行願。無量行願就是十大願王的引申、擴充,就像諸大菩薩把十善業道擴充成八萬四千細行,菩薩八萬四千細行歸納起來就是十善業這十條,這個地方也是普賢這個十條,一擴充,無量無邊的行願。「無量者,其多其大,無法稱量,名曰無量。」《攝大乘論釋》裡面說,釋是解釋,「不可以譬類得知為無量」,沒有辦法用比喻來譬類得知,這稱之為無量,這是對這兩個字的解釋。「行謂六度四攝等大行」,菩薩表現給我們看的肯定就是這些,做給我們看。我們凡夫,凡夫的心行跟這個是相反的,菩薩喜歡布施,凡夫喜歡收藏,收藏這個東西帶不去的,菩薩帶不去的都布施了。凡夫喜歡作惡,菩薩喜歡持戒。布施度慳貪,持戒度惡業,忍辱度瞋恚,精進度懈怠,禪定度散亂,智慧度愚痴,菩薩用這六條自度度他。

  四攝法是接引眾生的手段,用現在的話來說,是菩薩的公共關係法。菩薩怎麼樣接引眾生?他有四個方法,第一個方法就是「布施」。這個布施跟六度布施講法不一樣,這個布施是什麼?多請客、多送禮,我們世間人常講禮多人不怪。菩薩真的用這種方法,多送禮、多請客,感情就建立,這個關係建立之後就好說話了。「愛語」,愛語是真正關心他的好話,良藥苦口,跟他能談真心話。「利行」,菩薩所作所為對眾生決定是有利益的。最後一個「同事」,非常了不起,恆順眾生,隨喜功德。菩薩有智慧、菩薩有神通,縱然你有惡行,他也可以隨順,在隨順當中把你改正過來,讓你覺悟、讓你回頭是岸。在《還源觀》上,賢首國師給我們講了四德,那是性德,那是菩薩德行的大根大本。就像阿彌陀佛的本願一樣,普賢菩薩的本願,那是大根大本。第一個「隨緣妙用」,第二個「威儀有則」,威儀有則要做出好樣子給人看,不能做壞榜樣,要做好榜樣。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要做出好樣子,這個樣子與性德相應,在中國肯定與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相應,好樣子。「柔和質直」,這是我們接觸大眾的儀態、儀表,一團歡喜,心地真誠,外表是一團歡喜。「代眾生苦」,有代眾生苦這一個大願,我們就能表演得很好,就能做得很好,真正幫助許許多多眾生回頭是岸。

  

  節錄自:02-039-0099淨土大經解演義

  

  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  (第六O五集)  檔名:29-519-06051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  (第六O五集)  檔名:29-519-060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