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教育比什麼都重要,不能疏忽。  (第三一三集)  檔名:29-519-0313

  我們如果沒有這麼長的時間,佛法的薰修,我們也迷惑。古人說的這兩句話,「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裡頭有大道理在,像我們這種根性的人,中下根機,這兩句話非常受用。所以我每天一定要讀經,為什麼?無比的快樂,真正的享受。方老師講的,「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從哪裡體會到?讀經,跟大家在一起學習。在一起學習,我過去每天是四小時,現在是年歲太大了,減一半,兩小時。實際上不累,我真的是兩小時嗎?實在給諸位說,每一天肯定有八個小時,跟任何人接觸,身在表法,開口所說的全是經教。所以我體會到釋迦牟尼佛,他老人家四十九年,一開口就是經,就是在講經,對一個人如是,對團體也如是。不說法的時候,他一舉一動都在那裡表法,身體在說,不一定言語,身體也說法。身口意三業都在說法,他怎麼會不快樂!他怎麼會有疲倦?我們中國古人有一句諺語,說「人逢喜事精神爽」,這個事是喜事,悲哀傷心就會有疲倦,快樂裡頭哪來的疲倦?哪有這個道理!所以你就曉得,不疲不厭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話,疲厭是假的。《論語》前面三句話,其中有一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朋是什麼?志同道合的,從遠方到這裡來,你說多快樂!他怎麼會有疲倦,談上三天三夜都不會疲倦,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不是志同道合的,所謂話不投機半句多,那就有厭倦。所以要學佛菩薩,肯定一切眾生本來是佛。

  

  中國老祖宗告訴我們,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我們用這種心態看人,整個宇宙是善人,沒有惡人。惡人是什麼?惡人是遇到惡緣他學壞了,是暫時的,他會回頭。因為他自性是本善,所以你對於人作惡,你就不會怪他。你看他作惡,點頭笑笑,做得不錯,幹壞事。幹壞事是什麼?他有報,他有惡報,在惡報裡面、受報裡面,他會省悟過來,就是良心發現,他會省悟過來。省悟的程度深,他永遠不會再做壞事。暫時的覺悟,也很難得,所謂良心發現,他的業就消掉很多,再有機會的時候,遇到這個惡緣,他又會造業,這就是他悟得不透,他恢復造業。總而言之,造業受報,受報再造業,在這個裡面次數多了,他覺得很煩,他覺得真正是苦了,就能夠徹底回頭了。所以教育比什麼都重要,不能疏忽。

  

  節錄自:02-039-0046淨土大經解演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