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難問事佛吉凶經—怎樣學佛得吉祥 (第一集) 1979/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5-007-0001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今天是我們華藏圖書館開幕第三天,也是我們正式開講佛經的第一天。之所以選擇這部經,也是經過長時期考慮。佛法在台灣這三十年來,雖然各處都有法師、大德們普遍的宣揚,在這些年之中,我們所看到的現象實在是不能盡滿人意。原因究竟在什麼地方,我們必須要研究研究。如果說佛法本身上有問題,我們學佛並不能得到預期的殊勝的功德利益,我們何必又要學佛?不但老同修對於佛法有疑惑,新同修的疑問更多。這部經就是給我們解答這個問題,學佛究竟是好還是不好?怎樣學佛才能夠得到真正的功德與利益?怎樣的學佛那個效果與我們所想像的恰恰相反?這種情形在三十年間,我們可以說是處處見得到。記得我初出家的時候,我們寺廟裡有幾位非常熱心的護法出錢、出力,沒有到幾年,他的家竟然破產了,家庭也遭受很重大的變化;換句話說是在佛門裡面出這麼多的功德、做這麼多的善事,所得的果報是事事不如意。最近這些年來,這位居士我連看都看不到,聽說隱居起來不見人。所以退轉的人也是不在少數。這部經就是解答這個問題。
我們講這部經,還是按照規矩來講,一方面是破除我們的疑惑,再一方面也是便利於學講經的同學們,所以不像一般講法性、義理這樣的深精,我們可以稱性而談。在這個小經裡面,特別的我們是按照規矩來說;照規矩來說,在講經之前一定先得把經中的大意給諸位做一個簡單的介紹。介紹的方法有許多種,在中國過去習慣上是有兩家,為一切講席、註經的人共同所遵守者,那就是賢首的「十門開啟」與天台家的「五重玄義」。兩者比較,實在上說是開合不同,賢首列的條目多,說得比較詳細;天台的條目少,比較扼要,因此講註採取天台教義的就很普遍。我們今天研究這部小經也遵守天台的辦法,用五重玄義的方式來介紹全經的大意。這五條,第一是解釋經題。一般講經題,把題目分做兩部分,一部分叫「別題」,所謂別題是區別不同於其他的經,只有這部經用這個題目,沒有別的經與這個題目相同,所以稱之為別題;另外一種就叫做「通題」,分做這兩個部分。通題,這個經本裡頭有這個字樣,別的經本也用它。
在這個地方,別題是前面七個字,「阿難問事佛吉凶」,這七個字的題目在其他的經裡頭找不到,沒有跟這個相同的;下面這個「經」字是通題,其他的經也都稱經,這不必多說。我們現在先講別題,再介紹通題。別題裡面七個字,可以分做四個段落來介紹。我們先說「阿難」,阿難是一個人的名字,這兩個字是從印度梵文音譯過來,就是「阿難陀」,翻成中國的意思叫「慶喜」。在經論裡記載,說淨飯王太子悉達多(就是釋迦牟尼佛)成佛了,這是一樁大喜事,這個消息傳到宮廷裡面來;淨飯王的弟弟生了個兒子也是喜事,雙喜臨門,他生的兒子就是阿難。所以阿難出生是佛成道那一天出生的,他跟釋迦牟尼佛是堂兄弟的關係,我們現在所講的叔伯兄弟,就是阿難的父親跟釋迦牟尼佛的父親是同胞兄弟。以後也跟佛出家了,為佛的弟子、做佛的侍者。在佛弟子當中,他是有名的「多聞第一」,他的記憶力非常之好,聽一遍、看一遍就能夠永遠不忘,他有這樣特殊的能力。所以佛滅度之後,傳持釋迦牟尼佛的法藏,這個責任阿難來承當。尤其結集經的時候,他把佛當年所講重複再複講一次,由同學們記錄下來,我們後世之人才有這樣的機緣聞法,才有這個緣分依照佛陀所講的理論方法來修行。這個功勞是不可磨滅的,也是阿難尊者對我們後世最大的貢獻,續佛慧命的第一個人。他的事蹟在此地我們不必多說,留在星期六的晚上我們講《大佛頂首楞嚴經》的時候再給諸位做詳細的介紹,因為《楞嚴經》也是阿難尊者發起的,楞嚴會上很熱鬧的一段。
第二,「問」這個字的意思。佛在經典裡面給我們說,問有五種問。儒家教學對於這個問也很講求,將來有機緣跟同學們研究《禮記》,我們再討論這個問題。五種問裡面,第一種叫「不解問」,就是有迷惑、不懂當然要問。第二種是「愚痴問」,聽老師講了,自己有疑問、有迷惑,這個也應該要提出來問。這兩種都是學生對老師發問,理所當然,老師一定會詳詳細細的給他解答。第三種問叫「試驗問」,就等於考試,看你懂不懂。這種問是非常不禮貌的,或者是有的時候故意來找麻煩的,佛陀在世的時候就有。像這一類的發問可以不答,為什麼?他是故意來找麻煩的,可以不予理會。第四類是「輕觸問」,就是隨隨便便問的、漫不經心問的,也沒有禮貌。這兩種就是試驗與輕觸,隨便提出問題的,沒有禮貌、不恭敬的,這個都是不如法,這兩種絕不是弟子事師之道。第五種問是叫「利樂有情問」,他不是為自己,是為眾生。自己很清楚,眾生對這個問題有疑、有迷惑,或者是不解,但是他問不出來,這個時候菩薩代表大眾來發問,這個叫利樂有情問。這五種問,本經這個問字是屬於哪一種?是不是不解?還是有疑?阿難是大權菩薩示現,當然他懂,他也沒有疑問;換句話說,他今天在法會上提出這個問題,就是為了叫一切眾生得到佛法殊勝的功德利益,是代我們來發問,所以它是屬於第五類的利樂有情眾生的發問。
第三段講「事佛」,「事」是指的信奉,「佛」就是佛陀的教誨。佛是我們的老師,老師教誨我們的,我們該不該相信?我們要不要依照老師教訓的來做?這叫做事佛。事佛,我在這個地方特別提醒諸位同修,是要把佛陀教誨我們的,要運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這是行的教育、是生活的教育。絕不是叫我們把佛菩薩形象供奉在家裡當做神去膜拜,那就錯了。
佛菩薩與神是有分別的。「佛」這個字也是從印度音譯過來,它的意思是智慧、覺悟的意思,所以佛教就是智慧、覺悟的教育,它不是宗教。這個問題在民國初年歐陽竟無大師就說得非常的清楚,他有一篇文章很著名,「佛法非宗教、非哲學」。這篇講演稿我們也曾經讀到,在這一次我們將它跟《六祖壇經》曹溪原本合印成一冊。下一個星期天,我們的星期講座上午就講《六祖壇經》,後面就有歐陽大師這篇文章。我把它附印成一冊普遍的流通,就是提醒諸位同修,如果我們把佛教看作宗教,那是迷惑。你把佛教看作宗教,永遠不能理解佛所講的意思,你不會懂。中國人向來喜歡簡略,無論在文字上、在言語上,所要求的標準都是簡要詳明,簡單、扼要、詳細、明白,做到這四個字,最好的文章、最好的言語。因此佛經翻譯到中國,也受了中國文學上的要求,佛陀教育我們簡略稱為佛教。名不正則言不順,正名是非常要緊的一樁事情。「事佛」就是信奉佛陀教育,信奉智慧、覺悟的教育。唯有智覺,才能夠處理一切的事物,才能夠解決一切問題。
「吉凶」,吉是說一切很稱心、很順利,福德一類之事稱之為吉;反過來講,一切不如意、悖逆、災禍一類的我們就叫它做凶。但是吉與凶是有標準的,這個標準本經裡面就講得相當的詳細。如法的修學一定是吉祥如意,換句話說,不如法的修行所得的果報才是災與凶。這些道理、這些事實,我們在過去講席當中屢次的提到。像灌頂大師在《大勢至圓通章疏鈔》裡面就說得很清楚,念佛與十法界相應,有人念佛成佛了,有人念佛成菩薩,還有人念佛念到三惡道去了,這是什麼原因?如法與不如法。如理如法念佛一定成佛;悖理、不如法的去念佛,念到三途是大有人在。同樣是念佛,果報相差太懸殊了!因此佛法的理論、佛法的方法,我們不得不講求。
這是別題裡面四段,七個字的大意簡單就介紹到此地。再看這個通題,通題這個「經」,凡是佛所說的都稱之為經。稱為經,拿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所謂真理,永遠不會變更,他所講的道理、他所說的方法超時間、超空間,三千年前佛陀住世的時候講這個道理是正確的,三千年後的今天還是正確的。三千年前佛教給我們這個方法是正確的,到今天我們用他這個方法還是絕對正確的,這才能稱之為經。佛在經上跟我們說,經有五種人講。這個意思在此地附帶的告訴諸位,也斷除我們一些不必要的誤會。除了佛說的之外,有些是佛弟子們所說的,還有外道所講的,還有天人所講的,也有變化人所說的。只要符合佛所說的道理,都可以稱之為經。佛的什麼道理?通常在佛法裡面稱之為法印,凡是與法印相應的,無論是什麼樣人講的,都可以說是佛講的,佛都承認。小乘經,我們通常講三法印,無常、無我、涅槃。千經萬論,橫說豎說,只要不違背這三個原則,能與這三個原則相應,都可以說是佛講的。大乘則以一實相為法印,凡是大乘經都與實相相應;也就是說,一切與實相相應者都可以稱之為經。我們舉《六祖壇經》來說,《六祖壇經》是我們中國唐朝禪宗第六代祖師惠能大師所說的,不是佛講的,但是我們也稱之為經。為什麼?可以以一實相印定的,它與實相是相應的,沒有違背,與一切經裡面所談的實相無二無別,所以可以稱之為經,沒有疑問的。
我說明這一點,是因為最近這幾年來,我也是看到同學們學佛進步的人少,退步的人太多太多。為什麼愈學愈退轉?想想這個裡面原因,是因為我們沒有將佛法的基礎奠定好。換句話說,做人都沒有做好,怎麼能成佛?學人都沒有學好,如何能學佛菩薩?於是想想民國初年印光大師所教導我們的是值得我們思考,他老人家一生以《了凡四訓》、《感應篇》、《安士全書》來度化一切眾生。祖師的手眼,實實在在很有道理,因為這三樣東西,看起來講的是做人的道理,學做人,其實學做人就是學成佛作祖的基礎。佛是由人作的,我們要想學佛、要想學菩薩,先要把人學好,這祖師的義理。所以這幾年來,我在各地方講《了凡四訓》、講《感應篇》,得利益的人很多,而有一些佛門裡面的老同修們起疑惑了,來找我:法師,你講經這麼多年了,講經不好,為什麼講外道的東西?來質問我。我反過來問他,我說我沒有講外道的東西,什麼時候說外道了?他說《了凡四訓》跟《感應篇》那豈不是外道?我說不是,我說那是佛經。他說我們《大藏經》裡頭沒有《了凡四訓》與《感應篇》。我說不錯,是沒有,沒收進去,但是佛法的法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個四句你承不承認?他說那沒錯,一切諸佛都是這麼說的。《了凡四訓》、《感應篇》、《安士全書》與「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有沒有違背?他聽我這麼一說就掉頭而去,不再來問我。這就是說明《了凡四訓》、《感應篇》雖然不是佛教的東西,但是它裡面所講的確確實實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三世諸佛所講的一切經論也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那有什麼兩樣?所以《了凡四訓》可以稱之為經,《感應篇》也可以稱之為經。我們應當把它當做佛經,等量齊觀的來看待、來研究、來修學,我們才能夠得到真實的利益。何況有印光大師提倡在前,絕不是我們自己自作聰明、胡造謠言。這是一點時下的疑問,特別提出來給諸位同修解釋清楚。
現在我們要把「經」這個字簡單的介紹介紹,這個字是中國字,中國對於古聖先賢流傳給世人的教誨都尊稱為經,所以有四書、五經、十三經之稱。道家的老子、莊子,後來人也尊稱為《道德經》、《南華經》,這就是對於先賢的教誨的一種尊敬。西方的聖教流傳到中國,我們中國人非常的厚道,亦如同我們尊敬古聖先賢一樣的尊重它。但是在佛經裡面本來的稱呼稱為「修多羅」,印度話。它的含意很雜,這個將來諸位在讀大經《疏鈔》裡面就可以能看得到。你說《華嚴經》,清涼大師解釋這個「經」字就有十種解釋,我們在此地不取那樣的繁雜。好在《華嚴經》我們也正在講著,我們講堂從今天起,《華嚴經》我們續講。上午我們講《八十華嚴》,講第七迴向,也就是「等隨順一切眾生迴向」;下午我們講《四十華嚴》,從第十三卷「大光王」這一章開始講起。按照我們的進度,大概有一年的時間,這八十與四十都可以圓滿。本來我們有意思將這個《華嚴經》的錄影帶全部保留下來,但是在目前我們力量達不到,所以有幾部小部經我們錄下來,大部經到後來有發心的人,因緣成熟,有這個經費,我們再將大部經的錄影保存下來。好在我們一遍講完之後,我們這個道場終而復始,我們《華嚴經》是長期的講下去,這也是一個非常殊勝而難得的因緣。
「經」這一字,普遍的講法都是以「貫攝常法」這四個字來解釋。在此地我們也就照這個規矩,簡簡單單的給諸位說明。什麼叫「貫」?貫是貫穿的意思。從跡象上說,文字的結構、組織非常的嚴密,自始而終,一脈相承,有條不紊,這就是貫的意思。凡是好的文章,都可以做到段落、層次分明。佛經無論部頭的大小,像八十卷的《華嚴》、六百卷的《般若》,都可以用科判把它判下來,你能夠看到章法的結構,由章法結構上你就能夠看到它的思想體系之完整、之精密,這都是屬於貫的意思。
第二個是「攝」,攝是攝受人心的意思。確確實實,佛法不見不聞,不曉得它的好處;你理解得愈透徹,它這個吸引的力量就愈大,那真是叫人欲罷不能。所以我們常講法味、法喜充滿,世出世間一切法再沒有比這個更好,世出世間一切味再沒有比這個更美,所以它有攝的意思。這一點很不容易做到,我們拿世間的文學作品來說,我們東西方文學名著,雖然說文學名著,還有看厭倦的時候;換句話說,攝這個字它就做不到。像在我們中國,《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這是最好的、一流的文學作品,一遍看了很有味道,再看一遍還有味道,看個十遍、二十遍就不想看了。經我們讀它,到我們自己將來到了等覺菩薩還讀它,還讀不厭。我們要照一般通俗的講法,成佛是三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都念不厭,這種作品真正是第一流中之第一流。為什麼讀不厭?遍遍有新意思,這是世間典籍裡頭所不能夠有的,意思是常新,永遠沒有止境。不但是一部經如此,一品、一章、一段,乃至於一句、一字,其味都是無有窮盡,這有攝的意思在。
「常」是永遠不會變更,我們就叫它做常,就是剛才所說的超時間、超空間。這種道理、方法在印度人行,他們得利益;到中國來中國人行,中國人得利益;西洋人如果懂得這個方法與道理,他去做,他也得利益,超空間。超時間,三千年前的人照這個道理方法去行,他得利益;三千年後今天的人依照這個道理方法去修行,一樣還是得利益。這就是常的意思。
「法」是方法、是軌則,就是法則。什麼樣的法則?是破迷開悟的法則、是離苦得樂的法則。我們要想破迷開悟、要想離苦得樂,必須要依照這個法則;換句話說,離開這個法則,我們想離苦得樂不容易得到,要想破迷開悟也未必可能。這是全程肯定的在此地說明,經含有這些意思在,綜合這四種意思這才稱之為經。
這是將通、別經題解釋完了,合起來講就是阿難尊者問釋迦牟尼佛說,一個人信奉佛陀的教育,到底是吉祥還是凶災?就是提出這個問題。釋迦牟尼佛也就為他解答這個問題,這個一問一答記錄下來就成這部經。這部經的中心就是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學佛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實在說,這個問題最適當的是對什麼人說?初學佛的人說。學佛並不偶然,佛在經裡面常講,凡是能夠遇到佛法的人,皆是具足善根、福德、因緣,多生多劫有福之人才能夠遇到佛法,沒有福報的人當面錯過,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人身之難得、人身得來之可貴貴在哪裡?就是貴在人容易聞法、容易開解、容易修行、容易證道。我們得到人身了,又有這個機會遇到佛法,所以說遇到佛法而不求解,解了之後不信不行,那就未免太可惜了。
題意說完了以後還有一點要補充的,就是佛的經訂的題目它有一個規矩,這個規矩通常講是「七立選題」,所以佛經這個題目不是亂取的,它有原則的。七立裡面第一個,以人立題。譬如說《佛說阿彌陀經》,佛是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也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佛,都是人名,所以叫做單人立題。這個經題裡面沒有別的,只有人。第二種是以法為題,譬如說《六度經》,六度是法;《大般若經》,大般若也是法,裡面並沒有別的,單法立題。還有一種從比喻當中立題的,譬如說《梵網經》,它就是從比喻上來的,梵天的羅網(就是大梵天王的羅網),這完全是比喻,從喻而立名。這叫三單。另外,一個題目有兩種合起來叫三複,有人法立題的、有人喻立題的、有法喻立題的。人法立題,譬如說這部經就是屬於人法,《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阿難是人,事佛究竟是吉是凶,這都是屬於法,所以這個經是人法立題。人喻立題,譬如《如來師子吼經》,如來是人,師子吼是比喻,這個經題裡頭有人、有喻。法喻立題的,譬如《妙法蓮華經》,妙法是說的法,蓮華是比喻,所以有法喻立題。這三種叫三複,就是一個經題裡頭它有兩個意思在。最後一種是人法喻統統都有,我們叫它做具足立題,譬如我們現在所講的《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是法,佛是人,華嚴是比喻,所以這個經題裡面是人法喻統統都具足。佛教裡面一切經所選的題目不出這七個原則;換句話說,如果與這七種原則不相應、不符合的,那一定是假造的經,絕對不是佛經,佛的經一定能夠符合這七個原則。這個叫七立選題,是一個佛學的小常識,在此地附帶的給諸位報告出來。經題就介紹到此地。
下面我們看第二條叫「體」,就是經之體。這一條很重要,意思就是說,佛說這個經是依據什麼樣的道理來說出來的,也就是說我們要探究它智慧的源頭、理論的基始,理論的基礎、理論的開端。體通常講性體、理體,明白理體之後說法才能夠契機,不明理體就很難契機。在一般講,大乘經體就是實相,小乘的經體就是三法印。本經古人沒有註解,我講這部經的時候也把它編成五重玄義,五重玄義裡頭辨體,我用了四個字,「一乘階梯」,這是把這個經的身分提得非常之高。一乘是如來法,你看大乘裡面所講的,「無二亦無三,唯有一乘法」,一乘是佛法。三乘裡面,小乘、中乘、大乘。這是一乘佛法的階梯,階梯就是基礎。換句話說,我們自己要想成就一乘法,譬如說《華嚴經》是一乘法,《法華經》是一乘法,《楞嚴經》是一乘法,我們要想入一乘佛法,必須有階梯可登,這部經正好是給我們做基礎,是給我們做一個階梯。經文裡面表面所講的是人天佛法,五乘佛法裡頭人天佛法,所以說別通五乘。人天上去是聲聞,再上去是緣覺,再上去是菩薩,好比五層的大樓一樣,這個是地基而已,是第一層,再高的樓房都要以它做基礎。因此這部經,我們不要看到它是小乘經,沒有什麼了不起,那就錯了。十方諸佛,他們所有的成就都建立在這個基礎上,基礎怎麼不重要?這是「體」的意思。
第三講「明宗」,就是宗旨。宗旨是起修的趣向,也就是說這部經裡面,佛教給我們修行的方法。經之理體可以說大致是相同的,修行方法一部經一個樣子,所謂是方便有多門。佛法常說的八萬四千法門,四弘誓願裡面講的「法門無量誓願學」,八萬四千也好、無量無邊也好,當然它不是一樣的、不是重複的,所以一部經有一部經修行的方法。講這部經,或者是修行人都必須要知道,知道自己可以修、可以教;如果不知道,自己也不曉得怎麼修法,當然也不知道怎樣教人,所以明宗就非常的重要。本經依佛者吉,這個經裡面佛所給我們講的這些道理跟方法,我們依照這個方法去做,一定得吉祥。
雖然我們還沒讀到經文,在這個地方簡單的告訴諸位,既然談到修行了,行就是行為,行為無量無邊,把一切行為歸納起來不外乎三大類:身、口、意。身體一切的動作歸納為身的行為,一切的言語歸納為語的行為,一切的思想、念頭歸納為意的行為。本經裡面佛教給我們,身要棄惡行慈(就是斷惡修善),一切惡的行為不可以做。再給諸位說,貪瞋痴三毒都有救,一個人要說假話,妄語騙人就無救了。所以千千萬萬不要以為妄語是小事,妄語是小事怎麼會列在根本戒裡頭?比丘四重戒,殺盜淫妄,菩薩四重戒也是列殺盜淫妄。世出世間的聖人之成就,他們成就在哪裡?成就在誠實。諸位這一生能夠奉行一個字,一生奉行而不改,你就可以成聖成賢。司馬光一生的成就就是不妄語,他一生的道德、一生的學問,一生的事業、功績成就,就是在不妄語三個字。所以佛在大經裡面講,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異語者、不誑語者。妄語則無救了,尤其妄語養成一個習慣那就不得了,成天的欺騙人,還學什麼佛?人格都喪失掉了,學佛絕對不會有成就。那個三藏經典倒過頭來背得滾瓜爛熟,你該怎麼樣墮落還是怎麼樣墮落,沒有辦法,不能了生死、不能越輪迴,也不能夠脫離惡道。
我們這個講堂也是非常簡單,很扼要,只提出幾個字。我們在基礎上建立功夫,我們首先要學孝、要學敬、要學誠,不欺騙自己,不欺騙任何一個人。別人欺騙我們,那是他的事情,我不欺騙人。人家欺騙我,我還是不欺騙人,他墮他的三途,我生我的極樂,不能報復。他欺騙我,我要反過來欺騙他,那就是他墮三惡道,我跟他一道去,我比他墮得還深一點,這又何苦來!這是個愚人、是個痴人,不是一個聰明智慧人,不是一個明白人。口說法利生,口業,在在處處勸人好、勸人回頭。意,度生不息,念念希望一切眾生好。像地藏菩薩一樣,希望個個眾生都成佛,我做學生,大家都成就,我當凡夫。人人都生佛國,我願意住在地獄裡面受罪,代一切眾生受苦,這是菩薩心。善因一定得善果,所以我們能夠依照佛陀教誨去實行,一定得好處,一定得吉祥。
在此地有一個真假的標準,誠心誠意照著佛法去做,這個是真,真正的佛子,學佛是處處吉祥,沒有不如意的。如果有一絲毫自私自利,你這個學佛是假的,得不到吉祥,你所得的是凶、所得的是災難。這是一個標準。我們弘法利生捨己為人,自己生死無所謂,大家好就好。如果想到不行,我這樣做我自己太勞苦了;或者我這樣做,我得到的是什麼?有一點為自己打算的心,你是假學佛,你不是真學佛,你學佛所得來的是災難,這個經裡面講得非常詳細。你看現在,我們這幾天想請幾位老師到這來給我們講一點東西,請的這些人都很有學問、也很有道德,年歲大了身體不行,五樓爬不上來,體力不夠了。台中李老師九十二歲了,在東海大學教書、中興大學教書,慈光圖書館講《華嚴經》,還有菩提醫院裡講經,一個星期要講十幾個鐘點,他牙齒一顆也沒掉,身體也沒有壞,眼睛很小的字他都看得見,他也不要戴眼鏡。只要犧牲自己,自己身體強健、耳目聰明,活一百二十歲還跟年輕人一樣,為什麼?沒有私心。如果李老師說我這個年歲老了不行了,說不行馬上就不行了,眼也看不見了,耳也聾了,走路也要拄枴杖了,說話也沒有聲音了。這個就是什麼?你是真學佛?你是假學佛?真學佛則靈,假學佛就不靈了。我們只要認真的幹,機緣難得。諸位看看報紙雜誌所報導的,這個世界能夠永遠太平下去嗎?不可能的,核子戰爭決定免不了,人心大變,人心大變就是災難提前。我們有一天這樣平靜的環境來講一天經,這是多大的福德因緣!我們有這麼大的福報。大戰爆發了,你想找一個地方來講一部經,機會沒有了。所以說一有機會就得要好好的把握住,失去這個機會,再想找這個機會不容易。所以我們要發勇猛心、要發精進心,依教奉行。我們要做真佛弟子,千萬不要做假佛弟子。什麼是真佛弟子?什麼樣是假佛弟子?這個經裡頭有很清楚的標準,我們念了之後,看一看我們到底是屬於真的這一邊,還是屬於假的那一邊?
第四段是講「論用」,用是什麼?是講果報。我們學了這個經,依照這個方法來修行,照這個方法來做,我們會得到什麼樣的好處,這就是它的作用。在這個地方我們也很簡單的給諸位提出三種作用,第一個「啟正智」,啟是啟發,開啟我們正確的智慧。正智慧現前,邪知見就破除了,所以它的功用是啟正智、破邪見,說明因果的道理。這部經裡面講因果的道理,比《了凡四訓》講得還要透徹、還要清楚,這個經可以跟《了凡四訓》合起來讀。深信因果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大乘菩薩才能做得到,才真正的講到是深信因果。普通人講信因果,嘴皮上相信,心裡未必相信,或者是半信半疑,為什麼?理論不透徹,所以他的信心不真、不堅固。佛在《觀經》裡面給我們講深信因果,也是第三乘的功夫,上品的福德,中下品還談不上。我們要不要修成上乘的功夫?要!為什麼?大家都是念佛人,都是希望將來往生西方佛國土。西方世界,經文裡面講得很清楚,「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那個地方都是上善之人。上善之人是什麼人?「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之人,他們才有份。我要是不做到這個四條,我要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會被他們擠出來,他不讓你進去。
我們要記住,佛在經裡講得清清楚楚,千萬不可以誤會。念佛是善根,「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福德的基礎;「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是二乘人的福德,聲聞、緣覺;「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是菩薩的福德。菩薩做的是上善,二乘是中善,人天是小善。上善必定包括了中善、小善,小善不能包括中善,中善不能包括大善,這是我們必須要牢牢的記住,要不然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份。西方極樂世界要沒有份,諸位要記住,人天不容易得到;換句話說,三途的成分太多太多,稍稍不謹慎、不小心就會落三惡道。不要以為我們是學佛的人、我們是一個念佛人、我們是持戒的人、我們是修禪的,都靠不住。今天時間到了,明天給諸位介紹到安士高(翻譯的人),安士高有個同學,我們就能夠把它看清楚,不簡單,太不簡單!
末後一條叫「判教」,教是講教相,判是判理。判別教相的用意在什麼地方?就是看看這部經它的淺深,它適合於什麼階段來修學,是這個意思。就好像排課程一樣,判教就等於排課程,把這部經,好像我們學佛,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把它排在第幾個學年、第幾個學期,就是這個意思。這部經是屬於小乘經典,是屬於權教(就是權巧方便),是屬於顯教而不是密教。雖然是小乘,雖然是權教,但是它是無上道的基礎。換句話說,凡是發大乘心的人,志在大乘、志在佛祖,一定要在這部經裡頭奠定根基,以此為基礎,我們才能夠有成就。沒有這個基礎,雖然想建高樓大廈,很可惜地基不牢,蓋到某一個程度一定會倒塌下來,還是前功盡棄,那又何苦?
到這個地方,就是以天台這個五條把經裡面的大意給諸位介紹出來,明天我們介紹翻譯的人,也可以入經文了。好,我們念佛迴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