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第十八集)  1982/10  檔名:09-003-0018

  《六祖壇經》第十六講。

  經文第二十八頁第二行:

  【師曰。吾聞汝師教示。】

  從這個地方開始。志誠禪師於是再向六祖請教,提出了生死事大,求六祖大師給他開示。這個在佛法修學上來講,的確是一個大問題。我們看六祖大師所教誡他的,他是先要聽一聽神秀大師過去是如何教他的。所以六祖就說了,我聽說你的老師就是神秀大師,『教示』,這個「教」就是教授,「示」是指示,教學指示。這個『學人』就是指學生,教這學生們:

  【學人戒定慧法。未審汝師說戒定慧行相如何。】

  究竟他對於戒定慧修行的狀況,秀大師做何指示?怎麼個教給你們?

  【與吾說看。】

  你說來我聽聽。

  【誠曰。秀大師說。諸惡莫作名為戒。諸善奉行名為慧。自淨其意名為定。彼說如此。】

  秀大師常常這樣教我們。

  【未審和尚以何法誨人。】

  不知道你老人家是以什麼方法來教我們?秀大師這種教學是佛門裡面正統的教學。我們如果要談到佛教的根本法,可以說這四句偈已經把一切的佛法統統包括了。所以古人說,佛教如同大海一樣,而這四句偈完全攝盡了,一切經都不能夠超越這首偈的範圍。佛在《阿含經》裡面,在《增一阿含》裡面,都是這樣說法,所以這四句偈可以說是佛法的法印。我們講到佛教的根源,從前面所說,以及在此地,我們可以能夠看到,佛的根源,前面我們讀過,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這是佛之根源。佛就是自己,佛是自己的真如本性,我們也叫做覺心。三界唯心,心是世出世間法的理體,就是本體。一切萬法現象之根源是唯識,所以說唯識所變。在《華嚴經》裡面有一首偈子說,「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這是說明了三界唯心。心就是自己的真心,就是自己的本性。我們真心本性起作用就叫做識,所以一切萬法是識變現出來的,識是心的作用,心是體。

  假如說我們以鏡子來做比喻,心就像一面鏡子一樣,鏡子不會變現一切萬法,可是鏡子的光它能夠現一切萬法,把這一切萬法照到裡面照得清清楚楚。我們可以這樣說法,心就是鏡之體,識就是鏡子的作用,鏡子它能夠照,有作用。我們從這個比喻上諸位能夠體會到,體與用是一不是二。所謂體,乃是用之體;所謂用,即是體之用。這是一切眾生人人本來具足的,這個就是佛。佛,要緊的就是自己,自己就是佛。所以佛在《華嚴》、《圓覺》裡面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是我們自己要體認的,我們自己要相信。

  再講教,教就是教學,因為我們迷了,所以這些覺悟的老師來指點我們,這是教。教的根源是什麼?就是此地所講的四句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是佛法教學的總綱領,不但釋迦牟尼佛他老人家教學不離開這個總綱領,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千經萬論都離不開這一個綱領,所以這四句十二個字是我們佛法教學的總綱領。向上一著的指示就沒有定法了,這是底下我們才讀到,我在這個地方先把這個意思說一說,「但且隨方解縛耳,即令其除執自證」,下文三十六對天然佛法就是這個意思。所以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曉得,那是向上一著的,也可以說是最高級、最究竟了義的教學法。

  這是神秀大師循規蹈矩教誡他的學生。在佛法修學上,我們一定要記住,好像前面我們也說過,那就是一定要先求根本智,然後才能夠得到後得智。根本智的修學就是在戒定慧。戒定慧這三個字把整個的佛法都包括盡了,戒學包括經典裡面的律藏,三藏裡面的律藏,定學包括了經藏,慧學包括了論藏。所以三藏經典用這三個字就統統包含盡了。任何一宗、任何一派,乃至於我們所講的八萬四千法門,門庭施設儘管不同,教學所遵守的方針決定是一致的,那就是依戒定慧來修學。

  說到這個地方,在過去佛法的教學,初學的學人依照規矩一定是五年學戒。這個五年學戒,實際上就是五年奠定戒定慧的基礎;換句話說,是在這一個限期之內,就是五年的學程,希望能夠得到根本智,這個是佛法的教學。我們也知道,根本智的求得的確不是一樁容易事情,五年的時間夠嗎?在中國歷史上來看,五年時間而成就的實在是大有人在。由此可知,五年的時間足夠了。但是這個必須是要有教學的環境,有這個修學的環境。像我們現前這一個社會環境,我們要想來修戒定慧,那的確是相當不容易。為什麼?說到教學,佛法非常重視薰習,凡夫的心終日為煩惱所薰習,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無不是起心動念,諸位想想,他這個戒定慧怎麼能成就得了?

  從前的修學,那就是馬祖以後,我們有了很理想的修學環境,那就是叢林制度的建立。叢林就等於學校一樣,你只要到這個地方去修學,每一天給你上八個鐘點課,八個鐘點講堂的作業,教你聽這些道理、教你學這些方法,把你的迷惑、把你的煩惱都給解開了;每一天再加上八個鐘點的修行,或是念佛、或是參禪。諸位想想,一天二十四小時,有十六個鐘點他的心在道上,不染五欲六塵。這樣如果說連續到五年,在從前這個修學並沒有寒暑假,一年到頭不放假的,沒有寒暑假的,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這樣薰習,他薰習了五年,這個必然產生了了不起的效果。

  我們今天的修行,正是古人所謂「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就是我們每天功課不斷,我們跟古人比比,差得太遠了。我們天天不斷,我們聽經,聽兩個鐘點,一天聽兩個鐘點,人家一天聽八個鐘點;我們一天也去打坐,去念佛念兩個鐘點,人家一天幹八個鐘點,我們幹兩個鐘點。在我們每天用四個鐘點功,覺得很不錯了。但是諸位想想,二十四小時,你這個攝心只有四小時,其餘的二十個小時還是被煩惱、被境界所轉,那麼自己想一想,煩惱的力量大還是佛法的力量大?煩惱薰習佔二十個鐘點,佛法薰習只佔四個鐘點,所以我們的修學怎麼會成就?我們的煩惱怎麼能斷得了?我們的智慧、戒定慧怎麼會現前?

  古人他定的功課,就是八個鐘點講堂,八個鐘點禪堂、念佛堂,一天二十四小時,三分之二的時間是佛法的薰習。另外八個鐘點,吃飯,還得加五堂功課,連吃飯也不放棄,吃飯、睡覺,甚至於大小便溺,都不敢放逸,都要攝心,這就所謂是五堂功課,包括吃飯在內。睡眠的時間一天只有四小時,中夜睡眠。可見得人家那種修學是真精進,有那麼完善的一個修學環境。所以他這種薰習,一年足足超過我們十年,他們五年的薰習功夫我們今天修五十年都比不上人家,這是我們要認真反省的。如果要是像志誠提出來這個生死事大,我們要真正解決生死事大,我們要曉得這個道理。

  叢林的規模,在今天我們要想去做,的確不容易。我學佛之後,對於這樁事情就很留意,就看得很重,總希望著我們台灣能有一個道場,不敢希望多,能希望有一個道場。這一個道場不必要很大,能夠做到每一天八個鐘點講經,八個鐘點念佛,或者是八個鐘點參禪。就是有一個講堂,有一個念佛堂、有一個禪堂,能夠有十幾、二十個人在一塊共修,這個場所不大,但是裡面的內容與古時候一模一樣。如果有這麼一個講堂,我們的佛法一定能夠復興,修行證果的人我們在今天一定能夠看到。能有這麼一個道場出現,這是我們眾生的福報,是我們國家的福報,這是我們應當努力去做的。在以往,這些有福報的法師們,我親近的時候總勸勉他們,他們聽到我所建議,也點頭、也覺得很有道理,我們應當向這個方向去發展。可是說了以後也就完了,始終沒有一個真正熱心的人去做。這一樁事情當然關係了大眾的福報,在佛法裡面講,眾生的福德因緣。這是講的修學環境。

  這五年當中,最重要的就是德育的教學,拿我們現在講就是道德的教育,所以說偏重在戒學上。換句話說,也就是生活的教育,生活就是道德。這種教學的觀念,不但是佛門建立的,我們中國儒家的教學,大家曉得,孔夫子跟釋迦牟尼佛並沒有見過面,可是孔夫子當年在世教學,他有兩個共同的科目,那就是德行、語言,這兩個是共同科目,是所有學生必須要修學的。他的德行建立在倫常的基礎上,就是五倫五常。五常是仁、義、禮、智、信,與佛法裡面的根本戒,不殺生、不邪淫、不偷盜、不妄語、不飲酒,是一個意思。可見得聖人教學著眼點第一個就是培養眾生的德行,培養他基本的道德觀念,使他能夠終身奉行不渝。佛門也是如此。所以這是實際的生活教育,這是真正的教育。然後才談到政事、文學,這個等於是分科教育了,這是我們說孔子當年的教學。

  在佛法裡面也是如此,所以一開頭就重視生活教育。生活教育的戒律裡面有兩大類,一個就是私生活,是單獨自己在寮房當中,沒有第二個人相處,這個是屬於私生活的教育,在佛法裡面講的小乘戒,攝心修定。寺院,尤其是叢林,它是一個團體,從寺院發展到叢林,大的叢林住幾千人、上萬人,那是相當大的一個團體,團體相處一定要有團體生活的公約;換句話說,就是團體的秩序,這個在佛法裡面叫菩薩戒,就是大乘戒。大乘戒是入眾的自律的戒條,就是我們在大眾之中,我們應當如何約束自己,不妨礙他人,這個是大乘戒的精神。此地這四句,「諸惡莫作」就是說的小乘戒,「眾善奉行」就是大乘戒。可是志誠禪師說,秀大師講「眾善奉行名為慧」,這個是也有道理的,因為這是從根本智得到之後,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起作用的時候就是後得智。沒有智慧,不願意行善,沒有智慧的人是自私自利。心胸開闊,捨己為人,這種人是有智慧的,所以這是大乘戒的精神。

  可是戒律的目的是要得定的,絕不是止於戒學。五年當中,我們要接受生活教育的鍛鍊,同時還要讀誦修學的經典。說到這一方面,我們知道,佛法的經典眾多,的確不是一個人一生所能夠學得完的。因此經典翻譯到中國來之後,我們中國這些大師們就將它分科了,這就是所謂建立宗派。在一切經裡面,選擇一部經義圓融,能夠代表整個佛法的,拿它來做為我們終身修學的標準。像五台,山西五台,從杜順和尚到賢首國師,這是師徒三代,以《華嚴經》為修學的方針,它就成了一個華嚴宗。到賢首,這華嚴宗算是真正建立了。到賢首的學生,就是清涼大師(澄觀國師),華嚴宗是盛極一時。這是依一部經建立了一個宗派,依這部經的理論方法來修學。同時,在同一個時代,智顗大師,在現在的浙江四明天台山,他老人家是依《法華經》也建立一個宗派,我們稱之為天台宗。稱天台是大師居住的所在是天台山,要是以經來說叫法華宗。所以天台宗就是法華宗,賢首宗就是華嚴宗。因此,到後來有取法於三論的,有取法於唯識的,乃至於到後來的法師有依據一部經來修學的,這種構想是很合乎科學之精神。

  我們曉得,中文的經典不過三千多部,我們台灣的寺院,我看不止一萬所,如果我們能夠師法前賢,效法古大德,我們一個寺院,一個道場,以一部經,標榜一部經,專攻一部經,有三千個這樣的道場,那我們中華民國就有一部活的《大藏經》,就有一部最圓滿的佛法修學的場所。而且這些道場個個第一,大家也不必爭了,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只要我們能夠專攻。學得太多了,俗話常說,貪多嚼不爛,一定要專攻。禪宗達摩祖師到中國來的時候,只是以《楞伽》印心,五祖忍大師以後,改換為《金剛經》來印證,都是取經典的精華,不雜不亂,便於用心。一部經裡面成就了戒定慧,也就是得到了根本智,然後再去博覽群經,參訪善知識,成就後得智,成就最圓滿、最究竟、最實際的學問。這是我們中國古人所走的途徑。這是我們要多多的去想想,去比較比較,從前這個方法的確比我們現行的方法要好得太多,所以古人的成就絕不偶然。

  我們看所有成就的人,他住在一個地方,他能夠住上幾十年,你看他這個心是清淨的、是不動的。現在人總是希望有很多個地方,有很多個道場,假如他說有十個道場,他每個月每個道場都要去一次,一個月三十天,他每個道場只能住三天,諸位想想,他的心怎麼能不亂?他的這些學生怎麼能夠依靠他?那靠不住,到這裡來住了三天,明天又跑到別的地方去了。這個搞法,不但自己不能成就,也耽誤了你的學生。古人的好處,他一生住一個地方,如如不動,只聞來學,未聞往教,你要想跟他去求學,你到他那裡去,絕不是把這個老師請到我家裡來教教我,沒有這個道理。我們到底下一章可以能看到,唐朝的皇室,皇帝,那時候是武則天做皇帝、中宗做皇帝,下了詔書,想請六祖大師到宮廷裡面去應供、說法,六祖都不答應,都不肯去。他在曹溪寶林寺一住就是三十七年,這是值得我們效法的。

  真正要講佛法,要講修道,要講弘道,要在一個地方如如不動,不但你自己人成就了,你這個道場也成就了,提到某一個法門,一定立刻就想到這個地方。譬如在以前,我們一講到《華嚴經》,哪一個不想到清涼山?一講到《法華經》,哪一個不想到天台?這樣的一個道場變成了世界第一權威。如果當年清涼國師、智者大師要常常今天到這兒講經,明天到那裡去,縱然他個人成就了,權威的學府沒有。我們想學《法華》,只有去找智者大師,智者大師今天在哪裡?不曉得,不知道在哪裡,那麼學的人興趣就沒有了,無法去修學了。智者大師一生就在天台山,他不下山的,我們要想學《法華》到哪裡去學?到天台山就行,什麼時候去,他老人家都在那裡,那個地方是《法華》大學,隨人參叩,這是我們中國古代佛法的教學。

  所以我是常常勉勵我們的同修們,應當在一切經裡面選擇自己有興趣,適合於自己程度的,專攻一門。如果你在這一部經上用上十年的工夫,你今天在這一部經來說,你就是世界權威。如果你住在這一個道場,一直在這裡講這部經,講上十年,你這個道場變成世界權威。也許你要問我,你既然曉得,你為什麼不做?我告訴諸位,我沒有福報,我沒有一個道場。如果我要有一個寺院,我今年講經二十三年了,我要有一個寺院,我就住在這一個寺院不動,如如不動,我在這一個寺院裡面講二十三年經,這一個寺院在今天世界上就很難得找到第二個了。你們去查查看,哪一個寺院一年到頭講經居然講了二十三年沒有中斷,哪裡有?所以這是福德。

  我講經講到二十年才有景美這個圖書館,圖書館不是一個寺院,不具寺院的規模,僅僅是一個講堂而已,這的確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但是我們發心是圓滿的,所以我也常常講,對我個人來說,我是念念圓滿功德,一點欠缺都沒有。道場的成就是眾生的福報。但是我有信心,我相信眾生福報有成熟的一天,眾生福報成熟,這種道場就現前了。所以我們一方面努力的來進修,一方面期待著這個道場的成就。

  這是講從古德的教學,一直談到我們現在修學,應當要取法於古人,才會有像古德一樣的成就。經典的學習,主要的是背誦,也是在這五年當中要完成的。學華嚴的要背《華嚴經》,學天台的要背《法華經》。這點我們曉得,《法華經》,過去就是學天台的人,我們不要看《華嚴經》太多,有八十卷,法華宗(天台)會少嗎?不少。天台宗不但要背《法華經》的經文,而且要背《法華經》的註解,智者大師的註解《文句》,以及湛然的疏,就是《文句記》,他要背《文句記》,要背《玄義釋籤》,要背《摩訶止觀》,整個合起來,這個分量實在不亞於《八十華嚴》。可見得古人用力之勤。不能夠背誦天台三大部,就是《文句記》、《摩訶止觀》、《玄義釋籤》,不能背誦這三大部,沒有資格進天台之門。這個工作都是在五年學戒當中完成。

  背誦經典,世出世間的教學不注重在記誦。我背誦,是用這個方法,背誦的目的不是叫你把經文念得熟熟的都把它記住,不是的。你看《禮記.學記》裡頭就說得很清楚,「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可見得並不重視在記問。它的目的在哪裡?目的就是在戒定慧。為什麼?我們就拿這四句話來說,當你背誦經的時候,你的心裡面不會起妄念。如果心裡還想壞事情,你這個經怎麼背法?所以背經的時候,自然就不想,沒有壞念頭,諸惡莫作,自然就諸惡莫作了。經典是佛菩薩從真如本性當中流露出來的身教、言教,這個是善中之善,是純善,所以你背經的時候豈不就是眾善奉行了嗎?

  由此可知,背誦經典就是修戒學,大乘戒、小乘戒都包括了。背誦的時候要專心,專心就是定。背誦的時候,從「如是我聞」到「信受奉行」,是字字分明,一個字也沒錯,一個字也沒漏,這就是慧。由此可知,他是用背誦這種方法將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這個辦法妙絕了。在生活當中,這戒定慧是有次第的,是漸修的、是有次序的;在背誦經典是沒有次序的,戒定慧一次完成。這種方法妙絕了,目的在開悟,目的在入定。就是背誦可以入定,可以開智慧,這一點我們要認識清楚。所以老方法裡面有大學問在,我們不能把它看錯。這是佛法裡面的常規,這是神秀大師教誡他的學生,都是運用諸佛所傳的傳統常規。他說出來了,這是志誠向六祖提出這個報告。接著就問,你老人家用什麼方法來教學生?

  【師曰。吾若言有法與人。即為誑汝。】

  這一句話不是客氣話,這一句話是真實話。六祖大師說,我要是說有方法來教你們,那我是欺騙你。我們聽了這句話,是不是沒指望了?諸位要曉得,一乘了義的佛法是無有定法可說的。《般若經》裡面釋迦牟尼佛說過,「如來於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由此可知,燃燈佛也實在沒有法教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也實在沒有得到什麼法,這是《般若經》裡面說得很清楚。《維摩經》裡面講「除去所有」,《法華經》裡面也不過是說明只是除去我們心裡面所有的一切見解而已。為什麼?我們想想六祖大師前面那首偈子就曉得了,「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本來無一物裡頭哪有一法?要曉得,心是清淨的,我們講如來藏,空如來藏是清淨寂滅,裡面什麼也沒有。所以祖師在此地說出真心話,無法與人。

  若有所得,那就壞了、那就錯了,為什麼?有所得就有能得,有能所是眾生知見,不是佛知見。可是教學是要有層次的,對初學的人,初級的佛法、中級的佛法,乃至於高級的佛法,沒有離開心意識,他有所得,有能修、有所修,有能得、有所得,有修有證,這是不究竟的,這是不了義的。說到究竟了義,那就是宗門裡面所講的向上一著。剛才給諸位說過,這個向上一著的指示就無有定法可說。六祖他教學的對象,就是他的學生,是高水準的,他辦的學院是最高等的學院,不是普通的學院。因此曹溪的教學法跟一般佛門的教學法就不一樣了。所以他說無法與人。他怎麼教?這底下一句就重要了。

  【但且隨方解縛。】

  只是隨著,這個『方』是方便,『縛』是繫縛,只是把你的繫縛幫助你解開而已,除這個之外,什麼法也沒有,這個就很了不起了。你的關節在什麼地方,你哪個地方不通了,他幫你指點一下,使你豁然大悟。因此六祖的學生都要自己有相當的根基,你到他這個門庭裡面來才有大利益。如果是初學的人去跟六祖,那你一生都不會有成就。就好像一個研究所一樣,大學畢業了,你到研究所,有受用,有大利益。你說我沒念過書,我字都不認識,我要到研究所去念,你念一輩子都不得受用。為什麼?程度不對,在佛門裡面講,根基不相契。

  【假名三昧。如汝師所說戒定慧。實不可思議。】

  這個『汝師』是指秀大師,平素教給你們這個戒定慧,實實在在是不可思議。這一句是讚歎的話。為什麼?完全是為初學的人奠定良好的基礎。

  【吾所見戒定慧又別。】

  我這個地方所講戒定慧的形相,跟你老師教過你的不一樣。

  【志誠曰。戒定慧只合一種。如何更別。】

  諸位想到前面所講的,法的確只有一種,但是人的根性不相同,所以才有大乘、小乘、頓教、漸教。大小頓漸是因人而分的,不是因法而生的,法裡面沒有大小頓漸,前面跟諸位說過。六祖就說了:

  【師曰。汝師戒定慧接大乘人。】

  『接』是接引,是教學,教這些大乘學者。

  【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

  好比說神秀大師所辦的是大學,六祖大師所辦的是研究所博士班,不一樣。學生的根性不相同,水準不一樣。

  【悟解不同。見有遲疾。】

  『見』是見性。大乘見性慢,上上乘見性快,這個不同。

  【汝聽吾說。與彼同否。】

  你聽聽我來講講,我平常教學生這個戒定慧的形相,你聽聽看,與你老師所講的一樣不一樣?

  【吾所說法。不離自性。離體說法。名為相說。】

  這是先把他自己教學的原則說出來。曹溪所教的『不離自性』,不但是所有的言語「不離自性」;換句話說,都是從自性當中流露出來的,不落在八識裡頭,這一點非常重要。曹溪,在生活一切的作為上也不離自性,穿衣吃飯、一切造作都不離自性。不但在曹溪的時候六祖不離自性,六祖在黃梅破柴舂米都不離自性。這個不離自性,給諸位說,他生活在一真法界裡,他生活在常寂光淨土裡、在實報莊嚴土裡,跟我們怎麼一樣?我們今天生活在凡聖同居土中,所以這是不相同之處。如果說離開了自性,體就是自性,離開自性說法,『名為相說』,「相」是著相而說。著相而說那是眾生知見,對於初級、中級的人來講,他會聽得懂,他能夠接受;高級的佛法,對他們那些人來講,反而不得受用,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的。

  【自性常迷。須知一切萬法皆從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

  『自性常迷』是指一切眾生,如果自性要不迷,那就是佛菩薩。佛菩薩與眾生實在沒有差別,一個是自性迷了,一個是自性不迷,自性本身沒有迷與不迷。『須知』就是對「常迷」來說的,如果是覺悟了,那就不需要多費事了。正因為眾生自性常迷,所以佛菩薩才點醒你、告訴你,必須要知道,一切萬法都是自性起用,這就是講的萬法唯識,所謂是三界唯心,萬法唯識。自性起用就是戒定慧,是真正的『戒定慧法』。這是大意,曹溪教學的大意,六祖已經和盤托出了。

  【聽吾偈曰。】

  末後說一首偈做為總結。

  【心地無非自性戒。】

  宇宙萬有的本體就是心地。佛法裡面講心,這個地是比喻,把心比喻作大地。我們曉得,一切萬法都是依地而生長、依地而生存,地能生、能長,它有這個意思。這個地方就把心比喻作地,心能生萬法。所以《華嚴》上說,「應觀法界性」,就是你應該要觀察,十法界依正莊嚴的體性,體性是什麼?「一切唯心造」。一切現象怎麼來的?唯識所變,識就是心,心就是識。我們講心,從體上講,好比我們講鏡子,從體上說的;講識,從它作用上說,譬如鏡子它有能照的作用,它有顯像的作用。從能照、從顯像來說,這就是萬法唯識;從它本體上來講,就是三界唯心。

  『心地無非』,我們心是清淨的,心是真本,無染無過失。像經論當中常常講的,「自性本來無染,離五欲過故」,這五欲就是財色名食睡,我們自性裡面的確沒有這些東西。「但有繫念則違自性作用,所以為非也」,我們在五欲六塵境界當中,心裡面才有一點點繫念,繫念就是我們俗話講的牽掛,有那麼一點點牽掛,這就是違背了自性作用,這個就叫非,錯了。「為非是惡作愚痴散亂,故佛教以戒定慧對治之也」。所以六祖說了,「心地無非」,心地沒有貪瞋痴,心地本來清淨,心地本來無染,這個就是戒,這個戒是自性戒,自性起用就是戒,而且這個是真戒。

  【心地無痴自性慧。】

  真如本性裡頭沒有愚痴。為什麼?自性是覺悟的,而且自性本來就是覺悟的,像《起信論》裡面所說的「本覺本有,不覺本無」。諸位要知道,如果你是肯定,相信了這句話,「本覺本有」這就是自性慧,『心地無痴自性慧』就是本覺本有。本有當然不會失掉,本有當然可以證得。不覺就是愚痴、就是迷惑,菩薩告訴我們,這個本無,本來沒有。因此,愚痴迷惑是不正常的現象,本來沒有這個現象。既然是本來無,我們當然可以斷掉,這我們自己有信心。如果這愚痴是本來有的,那我們就斷不了。痴迷本來無的,必定可以斷掉。

  【心地無亂自性定。】

  真如本性這是本定,《楞嚴經》裡面講的首楞嚴大定。楞嚴大定叫性定,性定就是說真如本性它原本就是定,它不亂,不亂就叫定。由此可知,六祖大師所講的戒定慧完全講的性德,神秀大師所講的戒定慧是講的修德。性定、性德是不要修的,本來具足的。可是諸位必須要記住,如果沒有修德,性德雖有,不能現前。因為照六祖這個講的,這個自性的戒定慧我們人人具足。我們回過頭來想想,我們今天戒定慧在哪裡?本具的,不錯!而我們今天在日常生活當中,戒定慧統統喪失掉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現象,是起心動念造作一切惡業,是愚痴、是散亂。由此可知,我們與自性戒定慧完全相違背了,這就叫凡夫。自己雖然有,把它迷失了,所以這個戒定慧的相顯露不出來了。覺悟了,自性戒定慧一下契入,這就是向上一著的提升,從修德進入到性德。進入到性德,這叫大徹大悟,這叫做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不增不減自金剛。】

  『金剛』是比喻,這就是說自性。自性戒定慧,在佛的位置上並沒有增加一點,在我們凡夫地位上也沒有減少一點,『不增不減』,猶如「金剛」一樣,金剛是比喻它堅固、不壞,取這個比喻。

  【身去身來本三昧。】

  來去、作務一切自在。『三昧』就是大定,性定,我們所謂是楞嚴大定,什麼時候不在定中?坐著是定,站著也是定,走路還是入定,睡大覺也是入定,這個定沒有出入,所謂的「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所以這個定叫常定,常定就是性定。諸佛菩薩看一切眾生,的確與他自己沒有兩樣,可是眾生自己不覺得。這從哪裡看?諸位如果說讀過《楞嚴經》,我一提你就曉得。楞嚴會裡面,佛就一切眾生六根根性當中指出來,根性就是本性,我們的見性、我們的聞性、我們的覺性、我們的知性,何嘗有散亂、何嘗有來去、何嘗有動搖、何嘗有生滅,那不是自性本定是什麼?一切眾生天天用它而不曉得它的本來面目,它的本來面目就是自家本來面目,所以一切眾生迷失了自己本來面目。六祖大師開示到此地。

  【誠聞偈。悔謝。乃呈一偈。】

  志誠聽到六祖開示之後,這覺悟了。『悔』是後悔,過去那麼多年的修學沒有能夠悟明這個道理,現在才恍然大悟。對於老師指點的恩德非常之感謝。他也呈一首偈子,提出他自己心得報告。

  【五蘊幻身。幻何究竟。迴趣真如。法還不淨。】

  這四句偈是了義、是究竟,是真正覺悟了。我們現在這個身是『五蘊幻身』,色受想行識眾緣和合而現的幻相,這個幻相不是真的,剎那生滅。現在科學發達,醫藥進步,我們現在已經明瞭,我們這個身體是無數的細胞所組合的,而且這些細胞不斷的在新陳代謝,剎那剎那之中,老的細胞死了,新的細胞產生了。現代的生理學裡面告訴我們,我們的新陳代謝七年是一個周期,就是七年舊的細胞一個都沒有了,換句話就是,七年完全統統都換成新的了,新陳代謝。我們要問問,這個身是自己,身是無數細胞合成的,哪一個細胞是自己?不斷的有新生,不斷的有消滅的,所以在新陳代謝裡面,心心不住,這裡頭沒有自己。色法裡頭沒有自己,心法受想行識念念遷滅,更找不到自己了。所以要覺悟,這個身是幻身,這個心是妄心,不是真心。

  『幻何究竟』,你要一下覺悟到身心皆幻,幻不是究竟的,幻是虛妄的。我們現在學道了,我們要迴向,要趣向於真如。你要有趣向於真如這個念頭,這樣的分別、這樣的執著,『法還不淨』,這還叫多事。能不能證得真如?不能證得。為什麼?你有障礙。你障礙在哪裡?就是你有趣向真如。本來無一物,哪來的真如?本來無一物,怎麼裡頭又產生了一個趣向?到這個時候才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是徹悟的境界。

  【師然之。】

  他這一首偈呈出之後,六祖大師同意,許可他,也就是給他印可,對的。

  【復語誠曰。汝師戒定慧。勸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勸大根智人。】

  這是又告訴他,秀大師所說的那個戒定慧是勸勉一些小根智慧之人。這個地方的小根智人不當作小乘人講。前面說過,秀大師所接引的是大乘人,六祖所接的是上上根人。他這個地方的大根智人就是上上根人,他這裡所講的小根智人就是一般的大乘人。這就是南北兩宗教學對象不相同,不是法不相同,是對象不相同。

  【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脫知見。無一法可得。方能建立萬法。】

  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講,無為而無所不為。問題在哪裡?問題就是要在悟,在開悟,『悟自性』。所謂「悟自性」,也就是悟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悟自性是什麼樣子?悟性、悟自性我自己曉得不曉得?給諸位說,曉得。真正悟自性了,自己親自見到了,親自體會到了,這裡頭不是妄想、不是猜測、不是推想,是你自己親證。證得什麼?盡虛空遍法界原來就是自己一個人。這個境界很難懂。

  我舉一個比喻給諸位說,凡夫都會作夢,學佛的人除了夢中境界之外,他還有定中境界。這些境界都不是我們事實現量境界,別人見不到的。可是你作夢的時候,你自己清清楚楚,你入定的時候,你也清清楚楚。你有沒有想到,譬如作夢了,我這一覺醒來,想想剛才的夢境,夢裡面有自己,也有自己認識的人,還有不認識的人;有喜歡的人,也有冤家對頭;夢裡面也有天地,有山河大地,跟我們現前境界一樣。夢境從哪來的?是不是你自己心裡頭變現出來的?因為這個時間短,覺悟得快,立刻就曉得,整個夢境都是我們自己心裡頭變現出來的。我們要問,夢中哪一個境界不是你的心?夢中的自己是我心變現的,夢中我喜歡的人是我自己變的,夢中冤家對頭也是自己變的,夢中山河大地還是自己變的,除了自己之外,你能找得到第二個人嗎?找不到。整個夢境就是自己的一心,自己一個心變化為整個夢境。這一個比喻容易懂。入定裡所見到定中境界亦復如是,跟夢境沒有兩樣,曉得全境即心,全心即境。

  如果你把這個道理再回過來一觀照,你就曉得,我們今天所謂十法界依正莊嚴,整個宇宙人生的全體,就是我們自己真心顯現之物。它的體就是我們自己的一個真心,它的相就是我們真心起作用,所以說唯識,識就是真心起作用,變現出來的境界。盡虛空遍法界就是自己一個心自己變現出來的。所以宗門常講「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這個就是悟自性。所以一悟自性,這個法界就是一了,就不是十了,叫一真法界。一是真的,真實的,沒有虛妄。為什麼?境也不妄了,境就是心,心是真實的,境就是心,心就是境,心境不二,這個就入不二法門。這個時候你的心也真正是一了,沒有二心了,盡虛空遍法界你的心常一,什麼境界裡頭都不起心、都不動念,真相大白。

  這個時候『亦不立菩提涅槃』,什麼「菩提涅槃」都沒有了。所以菩提涅槃是假的。『亦不立解脫知見』,「解脫知見」也沒有了。為什麼?菩提涅槃、解脫知見都是因為眾生不悟的時候建立這些法,好像眾生有病,用這些藥方來治病的。病一好了,這藥方也不要了;病好了,沒有藥了。這個時候叫無有一法可得,這個就是《心經》裡面「無智亦無得」,也就是釋迦牟尼佛在《金剛經》上所講的,如來於燃燈佛所實無法可得,無有一法可得。無有一法可得,叫得道了,叫成佛了,也是《楞嚴經》裡面所說的,「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前面我們特別跟諸位提示這個「無所得」,像智隍禪師來參學的時候,他證得什麼?就是證得個無所得,他得道了。

  到這個時候『方能建立萬法』,這個「萬法」是什麼?教學法。因為你自己成就了,自己真正覺悟、不迷了,這個時候你可以教化一切眾生,你可以開無量方便法門。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以八萬四千法門教化一切眾生,「建立萬法」。由此可知,他所建立的萬法是從什麼基礎上建立的?是從「無一法可得」上建立的。你就應當要曉得,一切萬法原來是一法也沒有。為什麼?因為它是在「無一法可得」的基礎上建立的,所以我們要懂這個意思。因此,諸佛所說之法決定不能執著,執著就錯了。

  【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脫知見。】

  你要不解這個意思,換句話說,給你講佛身,你就執著佛身;給你講菩提涅槃,就執著有個菩提涅槃;給你說解脫知見,你真以為有個解脫知見,你完全是死在名句之下,執迷不悟!這樣的讀書人是書呆子,這樣的學佛人叫佛呆子,愈學愈傻,愈迷愈重,他永遠不能開悟。

  【見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

  見性的人他說話就活活潑潑,正面說也是,反面說也是,無所不是,所謂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不見性的人問題就大,怎麼說都不是,無有是處;見性的人橫說、豎說都對,無有非處。

  【來去自由。無滯無礙。應用隨作。應語隨答。】

  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應用隨作』,像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身,像釋迦牟尼佛千百億化身,與一切眾生和光同塵,「應用隨作」。心裡面空空如也,無有一物。一切眾生,無論你問什麼問題,隨問隨答,答得一點都不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經就是隨語隨答,「語」是別人來問,決定不落在思惟上,不落在意識上。人家要問我們一個問題,我們要想一想怎麼答覆他,這想一想就落到第六識去了。第六識是比量不是現量,第六識是迷不是悟。所以禪宗這個機鋒語不落在思量上,要隨問隨答,答得很快,不可以思考。說想一想,思考一下,那就錯了,那就落在第二義了,不是第一義。

  【普見化身。不離自性。】

  這個『化身』,前面講過,在自性三身佛裡面說過,就我們自己的這個身體,我們一天到晚的造作,一天到晚的應用,就是千百億化身,總不離自性。

  【即得自在神通遊戲三昧。】

  『神』是神奇,『通』是通達。什麼都通達,這在我們感覺得是不可思議,很神奇的,別人做不到,他都能做到,這個叫『自在神通』,在生活裡面得大自在,一切障礙都沒有了。『遊戲三昧』,「遊戲」是什麼?在人間;「三昧」是什麼?是在定中。像釋迦牟尼佛,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足跡遊遍了五印度,他常在定中。為什麼?他的心從來沒有亂過、沒有動過,這就是常在三昧之中。一天到晚跟大眾相處,什麼境界他都接觸,他的心不為境界所動,就是三昧;什麼場合都接觸,就是遊戲。像我們看《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是遊戲,生活就是遊戲。你看,這個多自在!這是真正之樂。雖遊戲,不動,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個叫三昧。佛門裡面講功夫,這就叫功夫,這是真正的功夫。

  凡夫在這個世間,為什麼不能說遊戲?遊戲是樂,凡夫的生活苦。他為什麼苦?因為他心動,心隨著境界轉,生苦樂憂喜捨,起七情五欲,這苦!佛菩薩在境界裡面,不起心、不動念、不執著、不分別,不起七情五欲,所以他樂,得大自在,這個就叫做「自在神通遊戲三昧」。

  【是名見性。】

  這是見性的樣子。所以我們自己有沒有見性自己非常清楚。甚至於我們是不是向見性這個路上走,距離見性大概還有多少時候,我們自己都曉得。我們一天比一天接近,我們這個境界就是一天比一天自在,我們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一天比一天不染,一天比一天清淨。所以「神通遊戲三昧」如果說是天天在增長,我們就曉得,我們是在菩提道上,我們這個修行的路子很正確,對於我們明心見性,我們自己有信心、有把握。所以這種修學法,這叫法喜充滿。

  【志誠再啟師曰。】

  這是又請教。

  【如何是不立義。】

  見了性了,立也可,不立也可。『立』這個意思容易明瞭,為什麼?諸佛菩薩教化眾生,建立萬法。什麼是叫「不立」?

  【師曰。自性無非無痴無亂。】

  真如自性裡面沒有一念之非,我們就是以六根根性來說,我們的見性、聞性、覺性、嘗性、知性,在這裡頭找不到過失。諸位在《楞嚴經》裡面,你去讀十番顯見,你就可以明瞭了。自性『無痴』,它本覺,它哪有痴?自性『無亂』,它本定。

  【念念般若觀照。常離法相。自由自在。縱橫盡得。有何可立。】

  諸位要曉得,祖師說,「見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立是為了利益眾生,由此可知,建立萬法是利他的。這個建立萬法要是自利,那糟糕了,那就迷惑顛倒了。自受用是不立,一法不立,自己這個心才清淨,對眾生則是建立八萬四千法門。所以建立就是不建立,建立他,不建立自,自他不二。對自己不能建立一法,建立一法就是迷;對他要建立,因為他正在迷,他沒有悟。這個意思我們一定要懂。下面幾句話是勸勉他的。

  【自性自悟。頓悟頓修。亦無漸次。所以不立一切法。】

  明心見性,向上一著,不離開這個原則,悟要頓悟,修要頓修,前面所謂是不落階級,何階級之有,就是此地講『無漸次』。『所以不立一切法』。

  【諸法寂滅。有何次第。】

  這是說明不立之所以然。這一種真實相凡夫見不到。《法華經》裡面所說的,「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諸法就是一切萬法,依正莊嚴,我們今天所看到這個複雜的社會,芸芸眾生,我們看到的是混亂的,佛菩薩眼晴看寂滅的;我們看的是虛妄相,佛菩薩看的是真實相。為什麼我們看的是混亂?因為我們心亂,心亂見到外面境界相是混亂的,心淨見到外面境界相是淨的。

  這個我們也可以從一個比喻上可以得到一點消息,譬如水,我們看一個池塘,這個水很靜,沒有風,不動的時候,這個池塘就像一面鏡子一樣,它將外面的景象照在水中,我們看得清清楚楚,如同外面的景象一模一樣,這個相是靜的。假如有風,把水吹動了,水起了波浪,這個波浪還是有照的作用,可是這個時候照,我們看到水裡面的相是動相,而且這些相都是支離破碎,不是一個完整的相。由此可知,我們心清淨,你看到的一切萬法就能看到真相。我們這個心要有所動,就是在這一切境界裡面起心動念,你動的幅度愈大,愈見不到真相;你動的幅度愈小,就好比你有一點小定了,你所見的這個相漸漸與真實相就接近了。一定要到完全靜下來才能得到真相,完全靜下來,那就是性定現前。接近性定的是修定,修定不是性定,但是性定要靠修定才能夠現前,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得。

  【志誠禮拜。願為執侍。朝夕不懈。誠。吉州太和人也。】

  這個地方在現在的江西,吉安太和縣。再看下面一段:

  【僧志徹。江西人。本姓張。名行昌。少任俠。】

  這個就是有俠客的味道,喜歡為人家打抱不平。

  【自南北分化。二宗主雖亡彼我。】

  這是神秀跟能大師都是了不起的人,都能夠彼此互相的尊重。

  【而徒侶競起愛憎。】

  可是他們的學生沒有老師的境界,也沒有老師的修養,特別是神秀大師的學生們。

  【時北宗門人。】

  他們對於六祖傳衣缽覺得不公平,覺得不服氣,對於自己老師非常的愛護。

  【自立秀師為第六祖。】

  學生們自己稱秀大師為禪宗第六祖。可是衣缽在惠能大師那個地方,你看看,這麼多年來,總是想把衣缽給搶回來,結果也是沒辦法,現在能大師在南方大弘禪宗,這些門人到現在還是不服氣。怎麼辦?

  【而忌。】

  這『忌』是嫉妒、忌諱。

  【祖師傳衣為天下聞。】

  這個事沒人不知道的。

  【乃囑行昌來刺於師。】

  行昌是個俠客,等於是把他買通了,行刺。這都是神秀大師的門徒幹的事情,與神秀大師不相干,這些人幹這些事情,大概也是瞞著神秀大師,為什麼?神秀大師絕不會同意的。這是請行昌來行刺。

  【師他心通。】

  惠能大師有『他心通』,別人心裡一起心、一動念,他就曉得了。

  【預知其事。】

  他們起心動念要派刺客,刺客是哪個人,到這兒來什麼時候來,六祖大師心如明鏡,把這個事情照得清清楚楚。

  【即置金十兩於座間。】

  他在他座位旁邊放了十兩銀子,擺了十兩銀子在此地。

  【時夜暮。】

  到了晚上。

  【行昌入祖室。】

  這個刺客來了,到曹溪來了,到了大師的禪堂。

  【將欲加害。】

  要來刺殺他。六祖怎麼樣?

  【師舒頸就之。】

  把脖子伸得長長,好,你來砍!

  【行昌揮刃者三。】

  砍了三刀。

  【悉無所損。】

  砍了三刀,六祖大師如如不動,一點傷害都沒有,這是六祖在此地示現了一個神通。

  【師曰。正劍不邪。邪劍不正。只負汝金。不負汝命。】

  六祖大師說了四句話。來的這個人與六祖大師有因緣,他不曉得,六祖清楚。六祖在過去生中欠他的債,欠他十兩銀子,不欠他的命,所以你砍了三刀也傷不了毫髮,十兩銀子我還給你,我只欠你錢,不欠你的命。諸位要曉得,這就有三世因果,行昌不曉得,六祖知道。砍了三刀,六祖說出這四句話。

  【行昌驚仆。】

  一驚,這就倒下去了,昏迷了,昏倒了,這真正是活佛在世,神人再來。

  【久而方蘇。】

  很久他才醒過來。

  【求哀悔過。即願出家。師遂與金。曰。汝且去。恐徒眾翻害與汝。汝可他日易形而來。】

  這才曉得,六祖大師不是平常人,他自己犯了過失,聽了別人的壞話、慫恿,要來行刺。求懺悔,求大師原諒他的無知,被小人蒙蔽了,而且他就發願出家。祖師把這十兩銀子給他,跟他講,你趕快走,欠錢一定要還錢的,欠命要還命的。錢還給他,趕快走。為什麼?怕底下人曉得之後會要加害於你,我可以原諒你,別人不會原諒你。你要想出家、想來親近,可以,你到別的地方去剃度,過一個時候再來,這樁事情不要讓大家知道。

  【吾當攝受。】

  你來,我非常歡迎你。

  【行昌稟旨宵遁。】

  消失了,到天快亮的時候他就走了,就離開了。

  【後投僧出家。具戒精進。一日。憶師之言。】

  他有這一段經驗,他才曉得佛法真實不虛,不是假的。所以就到別的地方,遵照祖師的指示,他出家了,受了戒了,而且很精進,依教奉行。他總是想親近六祖大師,隔了相當一段時間,有一天忽然想起來了,六祖告訴我,叫我隔一段時期再去親近他,現有已經有這麼長的期限了,我應該到曹溪去參訪他。

  【遠來禮覲。】

  就趕到曹溪來見祖師。

  【師曰。吾久念汝。汝來何晚。】

  我很想念你,你怎麼這麼久才來?

  【曰。昨蒙和尚捨罪。今雖出家苦行。終難報德。】

  這個『昨』就是前一次,我自己犯了大罪,蒙和尚慈悲,不追究這個事情,能原諒我,這就是『和尚捨罪』。我現在雖然出家苦行,這個是真的,一點都不錯,很用功,『終難報德』。他為什麼出家?為什麼出家那樣精進認真的修行?這是大師給他做的增上緣,示現的這個神力不可思議,叫他真正明白三世因果報應絲毫不爽,所以他才能夠認真修行。大師對他的恩德實在是太厚太厚了,他要沒有這個經歷,他不會覺悟的,這個是真正的覺悟,不是泛泛的覺悟,真正的覺悟。所以想到沒有辦法報大師的恩德。

  【其惟傳法度生乎。】

  想來想去,如果要報大師的恩,大概只有傳法度眾生才能夠報大師恩德於萬一,除此之外,恐怕再沒有別的辦法能夠報老師之恩。這句話也是真的,我們要想報佛祖之恩,要想報父母之恩,要想報老師之恩,也是這個地方一句『其惟傳法度生乎』。這是真報恩,是究竟報恩,是徹底圓滿的報恩。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