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第七集)  1982/10  檔名:09-003-0007

  《六祖壇經》第五講。

  經文第九頁第九行末句,「善知識」起:

  【善知識。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須修般若行。持誦金剛般若經。即得見性。當知此功德無量無邊。經中分明讚歎。莫能具說。此法門是最上乘。為大智人說。為上根人說。小根小智人聞。心生不信。】

  今天我們從這個地方繼續給諸位介紹《壇經》。前面說到無念,諸位要記住,那是非常重要的修學綱領,特別要把無念這個意思要搞得很清楚,很正確的去理解它、去運用它。而運用裡面,大師教給我們一個重要的法則,那就是說在一切法上我們要不取不捨,這就是見性成佛道,這一句話是相當的重要。實在說這句話還是從《金剛經》上來的,因為佛在《金剛經》上告訴須菩提尊者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跟六祖此地所說的幾句是一個意思,是一樣的。

  今天這個經文一開端,大師又叫著『善知識』,叫著大眾們說,『若欲入甚深法界』,假如你要想入「甚深法界」,就是《華嚴經》裡面所講的一真法界。清涼大師在《華嚴經疏》裡面給我們形容一真法界的相狀,他有幾句話說,「一真法界,謂寂寥虛曠,沖深包博,該括萬有,即是一心」,這一句希望諸位特別要注意到。我在講《華嚴》與《彌陀經疏鈔》的時候,曾經有很多次提示大眾,一真法界是所入、是所證,一心不亂是能入、是能證;換句話說,一心不亂是修因,一真法界是證果。所以《彌陀經》與《華嚴經》是一部經而不是兩部經。因此我也常說,《彌陀經》就是簡略的《華嚴經》,《華嚴經》就是詳細的《彌陀經》。所以我們要曉得西方極樂世界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諸位讀《華嚴》就明瞭了。

  在中國佛法裡面華嚴宗的修學,大家曉得,它是修法界觀,才能夠證入一真法界。我們現在教同學們,不用那個麻煩的辦法,我們修一心不亂,我們用淨土的方法,用念佛的功夫修得一心不亂了,就證到一真法界。與從前華嚴宗修法界觀的,實在上說,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就是「欲入甚深法界」,《華嚴》裡面「入法界品」,這是《四十經》裡面講「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菩薩行願品」。這個地方也是一個入,甚深就是不思議境界,甚深就是一真法界。大師在此地告訴我們,這就是佛法裡又是一個法門,但是這個法門也是非常重要。說起來法門雖然無量無邊,在原理原則上都是有相通之處。『及般若三昧者』,在《大乘義章》裡面說,「心與法相應」,這個就叫做三昧。三昧梵語稱之為三摩地,翻成中國意思叫等持,實在上說就是以平等心對一切境界,一切境界無不平等,這個就叫做等持、這個就叫做三昧。我們要想成就般若三昧,這是諸三昧當中最為殊勝者,六祖大師告訴我們,必須要修般若行。

  這個般若行怎麼個修法?這就講到要讀誦大乘經論。大乘經論數量相當之多,真正是浩如煙海,是不是都要讀誦?在原則上說是的,所謂是博學多聞。我們看看古來的這些大德們,無論在家、出家,都希望在一生之中有這麼一個機緣去閉關閱藏,就是把整個《大藏經》瀏覽個一遍、二遍,這是博學多聞。可是諸位必須要曉得,閱藏這一樁事情可不是初學人的事情,不但不是初學人,就是老參也不一定有資格。那我們要問了,到什麼時候才有資格閱藏,博學多聞?我們就以此地祖師的話來說,你要沒有入一真法界,你要沒有得般若三昧,換句話說,沒有資格,這一點請大家特別注意到。

  昨天我在中國醫學院講演,學生們也提出一個問題,學佛應該從什麼地方下手?當然他是指的讀誦經論,我們也談到了這個問題。那就是今日之下,學佛談成就,的確相當困難,我們比不上古人。為什麼比不上古人?那就是我們在觀念上、我們在方法上錯誤了。古大德個個人都有師承,我們今天這個病就是缺乏師承。尤其是現在年輕人,一涉及佛法,自然把它當作世間一種學問來看,這一接觸,看很多人的著作、聽許多人的講演。諸位要曉得,不要說是今天的人,即使古人也不例外,歷來祖師大德也不例外,總是一個人有一個人說法,一個人有一個修行的門路。諸位要明瞭一個事實,假如我們一開頭聽了十個人講演,換句話就是十條路,十種講法;我們讀十本著作,也是各說各話,這樣我們究竟依從哪一個本、依從哪一個人是對?換句話說,無所適從。這就是我們今天費盡了精力,浪費了許多的時間,結果不得其門而入,原因就在此地。

  古人的修學,他一定是依一個老師,所謂是依一家之言,才能成就。那這一個老師是不是專制?決定不專制。老師教學必定要把你誘導到開悟,悟了以後,世出世間一切法你都可以接觸,都可以看、都可以聽。到這個時候為什麼?你已經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了。所以你盡量去接觸,在接觸裡面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是訓練你的定力,成就你的三昧;你多看多聽,一切明瞭,成就你的智慧。換句話,到那個時候不是一無所從了,而是如如不動,智慧增長。你看看這是大大的不一樣!古人的起步正確,我們現在的起步錯誤了。

  說到這個地方,我自己學佛的確沾了一點師承的邊緣,所以我有這麼一點點小小的成就。我學佛指導的老師只有一個人,沒有第二個人。初學佛的時候,我接受章嘉大師三年的指導,跟他一個人學。大師圓寂之後,我跟李炳南教授,我跟他學,學了十年,這十年當中也是一個老師。所以我這個佛法得來的有前後兩個老師。如果章嘉大師要在世的話,那我始終就是一個老師,諸位要了解這個情形。我所讀的經論都是經過老師指點的,或者我自己選擇也必須要稟報老師,經過老師同意的,所以這就叫做師承。

  到你在一切境界裡面有把握,所謂是不取於相,像此地所講的無取無捨,就是如如不動,這個時候就可以去博學多聞。在《華嚴》善財童子是一個榜樣。善財的老師是文殊菩薩,在文殊菩薩座下成就了般若三昧,這個時候他離開老師出去參學。出去參學就是博學多聞,閱藏也是博學多聞。這一個觀念我們一定要具有,這是我們學佛的起步,也是佛學成功與否關鍵的所在。

  在這個地方,大師在一切經裡面提示一部經,這一部經就是《金剛般若經》。「金剛般若」這個經題是略稱,它的全名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這部經在我們中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縱然是不學佛的人,提到佛教經典,他一定知道有一部《金剛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這個名詞也許他不知道,他只曉得有個《金剛經》,《金剛經》就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為什麼這一部經在我們中國佛教界名氣這麼大?這就是五祖與六祖大力提倡的。這部經它的好處是言簡意賅,非常適合中國人的口味。因為我們中國人的習慣,自古以來就怕麻煩、就怕囉嗦;換句話是,什麼叫好文章?字數愈少就是好文章。所以我們中國文章講求簡,要簡單、要扼要。雖然簡單扼要,但是對於事理又要說得很清楚、要說得很明白,這才是第一流的文章。文章如此,言語也是如此。《金剛經》的翻譯的確符合了這個標準,簡單扼要、詳細明白,全經只有五千多字。這個是六百卷《大般若》當中的一卷,古大德把這一卷抽出來單獨流通。而這一部經的確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精華之所在,所以五祖跟六祖就以這一部經來給我們做印證。就是你已經見性之後,拿這部經來做印證。沒有見性的時候,我們讀誦這一部經,求明心見性。這個意思在前面也曾經跟諸位說過,那就是讀誦經論的目的是為了見性。換句話說,這個讀誦是見性的讀誦,而與記憶的讀誦是不相干的。世間人讀誦其目的是為了記憶,把它念熟、念背,不要忘記,將來以後寫文章,引經據典隨手拈來,世間讀書的目的。

  佛法則不然,前面跟諸位說過,在此地不妨再提一提。佛法之讀誦就是修戒、定、慧,是三學一次完成。我們讀經的時候,心裡面沒有妄念,這個就是諸惡莫作。經,尤其是大乘經典,是由佛心性當中流露出來的言語文字,翻譯亦然,也不例外,這是善中之善,所以你念經就是眾善奉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個戒律就圓滿了,這個就是修戒律。你要念,念到能夠背,諸位要曉得,誦這一字是背誦,看著經本叫讀,離開經本叫誦,誦是背誦。如果要一部經能夠背誦的話,必須要專心,散亂心決定不能成誦。成誦心一定要專,專心就是修定。可見得持誦的時候,這定有了,戒有了、定有了。這一部經打開,從「如是我聞」到「信受奉行」,字字清楚、了了分明,一個字也沒念錯,一句也沒念掉,這就是慧。可見得佛法這個持誦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這種方式真正是妙極了,有戒、有定、有慧。

  那我們每天來讀誦,我們的戒定慧是不是就成就了?諸位要曉得,沒成就。但是你天天在修學,修學到相當的程度,『即得見性』。什麼時候才叫做相當程度?諸位要知道,所謂相當程度,你要曉得,你修學三學的目標在哪裡?修學三學的目標是斷貪瞋痴;換句話說,什麼時候你貪瞋痴這三毒煩惱被你讀誦經典念斷了,就是你三學成就了。三學一成就就見性了。這個法子實在是妙極了。

  從前我們念書,做學生的時候,最怕的就是背書,不知道背書的功德利益。剛剛學佛,老師叫我們背誦經典,我們也是最煩,不曉得是什麼原因。當你覺悟到這背誦目的,這種修行方法,可以說八萬四千法門裡面最殊勝、最巧妙的辦法,你就肯努力不懈去修學。根性利的,二、三年之間,貪瞋痴就斷了,那就明心見性了。這種人古人有,不是沒有。諸位看看《禪宗語錄》,二、三年開悟的人,有,不過不多就是,這是根利的;二、三十年開悟的人,非常之多。可見得這個事情只怕功夫不深,不怕不開悟,開悟就是見性。

  所以六祖勸我們,『持誦金剛般若經,即得見性』。下面這幾句話是勸勉我們的話,這一部經的功德無量無邊不必說了,為什麼?『經中分明讚歎,莫能具說』。《金剛經》裡面有五番較量功德。的確念《金剛經》的人很多,了解《金剛經》大意的人不多。何以見得?如果真正了解《金剛經》的經義,他的思想、他的行為會變的。因為他曉得在這一生當中,以最短的時間、以最少的財富會去修無量無邊稱性的功德。真正了解金剛般若大意的人,決定沒有貪念、決定不愚痴、決定沒有瞋恚嫉妒,這是了解經義的人。

  如果還有這些煩惱時時現前的話,我們可以說他雖然把《金剛經》念得很熟,像我過去一個老朋友,他念得真熟,一部《金剛經》從頭到尾一遍背下來只要十三分鐘。我問他,你念了多久了,十三分鐘把這一部經背下來,一字沒錯?他說我念了三十年了。我說那難怪。可是怎麼樣?我的瞋恚心很重,如果人家要對不起我,我就一心要想報復。他來問我,法師,我怎麼辦?我說你慢慢來。這就是什麼?背得雖然很熟,像他這樣熟的人不多,我還沒見到第二個,但是他由於煩惱太重了,就是瞋恚心太重了,報復的心太強了,障礙了他見性。這就是雖念而不能夠明瞭經中大意,這是不能見性。所以諸位要曉得,持誦還得要通達,要通達教理、要通達教義。

  這就是像《華嚴》裡面所講的,「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解」。這個智是什麼?世間的聰明智慧。世間聰明智慧再大的人,他沒有辦法了解經中的義趣。為什麼?諸位一定要曉得,所謂世智辯聰,這個世間的聰明才智,他離不了心意識;換句話說,他離不開分別執著,這一種智慧就不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智慧,前面講過要離心意識,是從我們真如本性自自然然流露出來的般若智慧,這樣才能見性,這樣才真正能夠通達金剛般若的大意,而把《金剛經》的大意、把《金剛經》的理論,與我們日常生活融成一體。

  下面幾句話說,『此法門是最上乘』,「此法門」是講金剛般若這一個法門,這個法門是最上乘法。實在說法門沒有高下,高下在乎人心。大經裡面常說,「圓人說法,無法不圓」,六祖大師這是明心見性的菩薩,無論他說哪一個法門都是最上乘。如果是一個迷惑顛倒業障深重之人他來念《金剛經》,也是死在文句之下,與世間凡書無異,連小乘也夠不上,這一點諸位要明瞭。所以東西到六祖手上,那當然是最上乘。是『為大智人說』,最上乘的法唯有「大智人」,唯有上上乘人,才能夠接受,才能夠理解。『小根小智』人要是聽了,『心生不信』,為什麼?下面大師舉了個比喻說:

  【譬如天龍下雨於閻浮提。】

  『閻浮提』就是我們居住的地球,這一句話是梵語。

  【城邑聚落。】

  『城邑』就是現在的都市,『聚落』就是村鎮。

  【悉皆漂流。】

  這是水災,雨水要是下得太多了就變成水災,城市、鄉村都被這個水淹沒掉了。

  【如漂棗葉。】

  像棗樹的葉子被水漂走了。

  【若雨大海。】

  假如這個雨要是落在大海裡面,海水怎麼樣?

  【不增不減。】

  這個比喻就是把大海比作大乘根性的人,比作上上根性的人,把「城邑聚落」比作小智小根之人。

  【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聞說金剛經。心開悟解。】

  一聽就開悟了。他本身就是一個例子,六祖大師的確他是聽人家念《金剛經》,念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大徹大悟,明心見性。

  【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

  這個開悟是你自己悟的,不是經給你開悟的。經只是一個引子而已,引導你自性般若豁然現前,它的功德在此地,所以開悟是『本性自有般若之智』。我們想一想哪一個人沒有本性般若之智?這一樁事情,佛與凡夫平等平等,無二無別。為什麼佛祖開悟,我們還這樣迷惑顛倒?我們要把這個原因找到,要把這個原因消除,我們的自性般若智慧豈不是也現前了嗎?現前就是開悟,現前就是成佛。到這個時候,悟了以後:

  【自用智慧常觀照故。不假文字。】

  不必再用文字了。不必再用文字,諸位要曉得,離不離開文字?不離開文字。禪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我們今天看《大藏經》續藏裡面,禪宗的文字幾乎占了全部藏經三分之一,它不立文字,它的文字比誰都多,這怎麼講法?不立是心裡面沒有。要不要?文字是手段,是接引眾生的手段,我們要用它來做工具,它不是目的。把它當作工具,把它當作手段,那你儘管去用它,心裡面決定不能存著有一個文字在。你心裡面要有文字、要有言說,那就是障礙了。

  【譬如雨水。不從天有。】

  下雨了,是不是天上有雨水下來?不是。那雨水從哪裡來?

  【元是龍能興致。】

  這一句話我們今天聽起來,問題來了。什麼問題?我們今天大家都有點科學常識,知道這雨水是怎麼回事情,是因為太陽將地面上的水分蒸發到天空,變成了雲彩,這些雲彩遇到冷的空氣再變成雨點落下來,哪裡是龍?如果說佛菩薩有一切智,難道連這個道理都不懂嗎?還要說是『龍能興致』嗎?關於這一點我們要了解,佛說法是依二諦而說。我們先看歐陽竟無大師在中山大學所講的,「以俗說真之佛法談」。這一篇講詞裡面就說得很詳細,佛法是隨眾生的智慧、隨眾生的程度而說,這叫隨俗說。所以可以隨俗說。為什麼?這真理有的時候到你沒有親證的時候,如果給你說了,你怎麼能相信?不相信的時候反而起爭執,這一些爭執是無謂的。譬如說我們在一百年前,說可以到太空旅行,說我們坐上火箭能夠飛到月球,人家一定說你痴人說夢,沒有一個人相信你。所以佛說法必須隨那一個時代人的程度,隨那個時代人的習俗。如果佛今天說法,必定不是這個語氣,這一點我們要曉得。

  何況佛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裡面有一段話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云,「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這一段經文希望大家要牢牢的記住。佛說法四十九年沒有說一個字,你要說佛說法了,這叫謗佛。所以佛的一切法不能用世間知見去理解,不能用世間範圍去範圍,不能用世間邏輯去邏輯它。為什麼?因為佛所說的,說與無說是一不是二。無說之說,這個是最難懂的一個道理。要到什麼時候你才了解?到你無心之心,你就能夠理解了,就能夠接受。我們如何能夠做到無心之心?用無心之心才能夠真正的透解如來的聖教。

  所以我們在經裡面讀到這些鬼神天龍之事,千萬不要以今日科學這個觀念來否定它,也許科學再進步的時候,發現到真的有這些事情。現在我們說天龍鬼神,你否定,說我們迷信。到一旦有一天真正證實了,果然這些東西存在,以科學的方法幫助我們見到、聽到、接觸到,到那個時候又覺得這個時代的人愚痴,分明在眼前他不曉得。所以像這些事情的確不能夠固執、不能夠存有偏見,何況這在佛法裡面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明心見性,這個是正法。如果我們把明心見性這個大主題撇開了,在這些雞毛蒜皮裡面去斤斤計較,那大錯特錯。這些小問題佛無需要把它說清楚,用不著囉嗦,到你明心見性了,這一切事實真相你就全盤了解了,然後你才知道佛說法的善巧,佛的苦口婆心,才能夠體會得到。我們再看底下這個比喻,「譬如雨水,不從天有,元是龍能興致」。

  【令一切眾生一切草木有情無情。悉皆蒙潤。】

  承蒙雨水的滋潤。

  【百川眾流卻入大海合為一體。】

  這一段比喻底下合起來說。

  【眾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復如是。】

  眾生般若之智,就像這個比喻一樣,『亦復如是』。

  【善知識。小根之人。聞此頓教。猶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

  這個『草木』根性小的,如果要是大雨來的時候,都被大雨破壞了。像這一個大的雨水降下來之後,許多樹木都倒塌掉了。

  【不能增長。】

  這就是說明小根不能接受大法。

  【小根之人。亦復如是。元有般若之智。】

  『元』是本來就有的,這個東西不是修德,是天然性德,你本性裡頭原來具足的『般若之智』。

  【與大智人更無差別。】

  這個『大智人』是講佛,眾生本性裡面所具足般若三昧與諸佛菩薩所具足的完全相同、相等,沒有差別。

  【因何聞法不自開悟。】

  為什麼聽這個大法不開悟?這個就有原因,剛才講了,我們要把原因找出來,要消除。此地說:

  【緣邪見障重。煩惱根深。】

  這是一語道破。『邪見障重』就是佛法裡面所講的所知障,『煩惱根深』是佛法裡所講的煩惱障。我們被二障之所障,所以本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不能現前。

  【猶如大雲覆蓋於日。不得風吹。日光不現。】

  道理是一樣的。

  【般若之智亦無大小。】

  這一句話說得非常之好。

  【為一切眾生自心迷悟不同。】

  所以才顯出智慧有大小。

  【迷心外見。修行覓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

  小根就是這麼來的。追究其根本,所謂『小根』是什麼?是迷而不悟,心外求法,這是「小根」。

  【若聞悟頓教。】

  假如他要是『聞悟』,聞是聞法,聞法就開悟了,這是頓教法門,一聞就開悟了。他為什麼能開悟?他不執著。

  【不執外修。】

  這個小乘人、迷人他執著,大根性的人他不執著,不執著的人容易開悟,執著愈深,開悟愈難。

  【但於自心常起正見。】

  這是講不執著外修的人,他的心裡面常生智慧。

  【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

  這是把見性的樣子給我們描繪出來。我們可以把這個樣子跟自己的心行比較比較,對照一下,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的時候,我們還執不執著,我們心裡頭是起顛倒還是起正見、是生智慧還是起煩惱?如果塵勞煩惱都不染了,這就是自性現前,也就是禪家所講的明心見性的境界。

  【善知識。內外不住。去來自由。去除執心。通達無礙。能修此行。與般若經本無差別。】

  這個『般若經』不是狹義的專指《金剛般若》了,而是泛指釋迦牟尼佛二十二年所說的般若經典。你看看幾句話就將佛二十二年所講的宗旨、綱領全部都提示出來了。『內外不住』,這個「不住」是講心不住,正是《金剛經》裡面所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要內外不住。外是講六塵,內是講根性,是講八識、五十一心所,這個是在內。八識、五十一心所與外面的六塵統統不住。所謂不住就是完全放下,不要把這些東西放在心裡,這個叫內外不住。這一住就不自由了,就有障礙。如果能夠內外不住,這就得大自在。『去來自由』,隱現無方,無方大用。『去除執心,通達無礙』。人我執、法我執,這是一切執著的根本。《般若經》裡面講三空,人空、法空、空也空,空也不執著,這個才是真正破除執著心了。到這個時候不但是理事無礙,而且是事事無礙,所以說「通達無礙」。我們要是能夠這樣的修行,就與世尊二十二年所講的《般若經》宗旨完全相應。

  【善知識。一切修多羅及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經。皆因人置。】

  這把話說回來了。前面所講的,在佛法裡面講叫「稱性起修,全修即性」,這是修行裡面最高的方法,是上上乘人所修的法門。『一切修多羅』,這個「修多羅」是印度話,翻成中國話是經典,佛所說的一切經典。以及這些『文字』,這些「文字」是指什麼?是指歷代祖師菩薩對於經論的解釋、註疏、闡揚、發揮的這些文章,統統包括在裡面,這是說這些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經』,這個「十二部」,後來祖師大德們怕我們發生誤會,就不叫十二部,改稱為十二分教。這分就是部分的分,教是教學的教,十二分教,實在講是十二個部分的這種教學法。因為整個佛法,釋迦牟尼佛這四十九年所說的佛法,以及歷代祖師祖祖相傳的教學,都離不開這十二種題材。所以這十二部經實際上是十二種不同的題材。譬如經裡面有長行、有偈頌、有方廣、有本生、有咒語,這都是題材,這個一共是有十二種。以後有機會我會一樁一樁列出來給諸位介紹。這就是說明一切經典、文字、大小二乘種種講的這些方式,這十二部經也就是十二種方式,統統是因人而有的,本來沒這些東西,是因人而建立的。

  【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無世人。一切萬法本自不有。】

  因為人迷悟有淺深程度上的不相等,佛為了誘導一切人破迷開悟,才用種種的善巧方便,以上所說的全都是佛陀的善巧方便。如果要沒有這些迷人,哪有萬法,哪有佛法?所以說:

  【故知萬法本自人興。一切經書。因人說有。緣其人中有愚有智。愚為小人。智為大人。】

  這個『小人』與『大人』不是我們普通所說的小大。這個「小」就是前面講小根性的人,「大」就是大根性的人,是這個意思。小根性的人他就必須要請教大根性的人。

  【愚者問於智人。智者與愚人說法。】

  大根性的人為小根性的人說法。

  【愚人忽然悟解心開。】

  心開意解了,就是前面所講的大徹大悟。他這一開悟以後:

  【即與智人無別。】

  這個『智人』,給諸位說,就是指諸佛。由此可知,我們在迷的時候,看諸佛好像有先後次第,有古佛、有過去佛、有現在佛、有未來佛,有老資格的佛、有新成的佛,迷的時候似乎有這個相,可是覺悟了的人沒有差別。到你悟了以後,你才恍然大悟,成佛沒有先後。這個事情給我們講我們也想不通,的確沒有先後。譬如說我們在這個房間裡,我們這房間有許多的燈光,我們這燈光有先開、有後開,先開的先放光明,後開的後放光明,我們看到有先後。當燈統統開了之後,你在這個光明裡面去看,哪個光明是先開的、哪個光明是後開的?沒有,沒有先後。迷的時候似有先後,我說似,諸位要聽清楚這個字,相似、好像有,其實沒有。

  也諸如百川之水流入大海,水流到大海裡,你看那個水有先後嗎?有先流進去的,有後流進去的,等到一入了大海之後,整個變成大海的水體了,你問問大海水哪個先哪個後?沒有,先後失掉了。一悟了之後,先後沒有了。先後沒有,就是時間沒有了,沒有過去、現在、未來;空間也沒有了,也沒有四方上下當中,沒有了,這個時候一真法界。迷的時候有方所、有時間,到悟的時候,方所跟時間合為一體,合成一個,這個叫一真法界。所以我們在《百法明門》裡面去看,時間與空間在百法裡頭都列為不相應行法。你們想想什麼叫做不相應行法?不相應行法完全是假的,決定沒有真實。可是我們世間迷人以為這個是真實,而在這裡面執著,斤斤計較,這是不曉得事實真相。所以說悟了之後就與過去諸佛無二無別,沒有先成佛,沒有後成佛。

  【善知識。不悟。即佛是眾生。】

  沒有開悟,佛就叫做眾生。

  【一念悟時。眾生是佛。】

  悟了的時候,眾生就叫做佛。換句話說,佛與眾生這兩個名詞怎麼來的?就是迷悟而來的,迷了叫眾生,悟了叫佛。離開迷悟,哪有佛、眾生?無佛無眾生。

  【故知萬法盡在自心。】

  為什麼?悟是你自性、自心,迷是你自己迷。迷與悟,實在講只是一種現象,自心是理體,迷悟都是你自己心,生佛萬法又何嘗離開你的自心?正如《華嚴經》裡面所說,「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都是我們自心變現之物。你要曉得這一個原理原則,你就會明瞭祖師底下所說的意思。

  【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

  這個是真正覺悟了的人,他修行方法跟別人就不一樣。真正覺悟的人,他要從自心當中頓悟、頓見自己的真如本性。六祖就是這麼修的,六祖很了不起,前面大家看過惠明,惠明也是這麼修的。六祖教學三十七年當中,在他手下開悟的有四十三個人,這個惠明是第一個。這四十三個人怎麼開悟的?就是他會在自心當中頓見自性。下面大師引經來作證。

  【菩薩戒經云。我本元自性清淨。若識自心見性。皆成佛道。】

  可見得祖師說法不是自己胡造謠言,絕不是自以為是,我想大概是這個樣子,不是的。祖師親證得這個境界,還要拿佛經來做證明。他自己證得是這個樣子,佛在經上也是這麼講的,可見得他所證的跟佛所說的是一樣的,不是兩樣的。經裡面講得很清楚,『我』就是我們自己,本來原有自性清淨心,這是原本就有的,每一個人都有,悟的時候有,迷的時候還有,絕對不會說,我悟的時候有,迷的時候沒有,不是的。正因為一切眾生個個具足,所以佛在華嚴、圓覺會上才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是佛知佛見,千真萬確的事實,一點都不假。依據這個原理,只要我們自己識自本心、見性,真正有一天認識了自己的本性,見到自己的本性,這就叫成佛。所以成佛、明心見性是一切眾生個個都有分,千萬不可以有自卑感,是個個都有分。不要以為,成佛我們不敢當,這個是你自己不了解事實真相,不知道自己具足了如來智慧德相。再看底下經文。

  【淨名經云。】

  這個《淨名經》就是《維摩詰所說經》,我們簡稱為《維摩詰經》。這個經裡頭也說:

  【即時豁然。還得本心。】

  這個『豁然』就是大徹大悟,一下貫通了。這一通達,心性就現前了。

  【善知識。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是以將此教法流行。令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若自不悟。須覓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

  這是祖師現身說法給我們做證明,他說他在五祖弘忍大師的道場,五祖給他說法,他一聞就悟入了。換句話說,他一聞能夠悟入,意思就是說,你們一聞也能悟入,你為什麼不悟?正因為自己一聞就悟入,所以他自己才有堅定的信心,將這種教學的方法負責流通、推廣,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夠覺悟,都能夠依照這個方法像他一樣的『言下便悟』,『令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特別是中國的禪宗,達摩祖師到中國來的時候,就用這個觀心的法門。六祖以後,眾生的根性不如從前了,所以祖師才換了一個方法叫做參話頭,用參話頭這個方法代替觀心。方法雖然改變了,其目的不變,目的還是在『自見本性』。六祖這個時候還是用觀心的,還不少,還是用這個辦法,用這個方法來「自見本性」。這個觀心就是教下裡面所講的觀照,是一樣的意思、是一樣的境界。

  如果我們用這個方法還不能夠自悟,『若自不悟』,還不能悟,換句話說,就是前面所講的,我們所知障、煩惱障太重了,自己不是大根性的人,這個時候怎麼辦?『須覓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這個就是要求老師,要找到一個真正的好老師。像我們在《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裡面所讀到的,世尊告訴阿難,學佛第一要緊的事情就是求明師受戒。在此地六祖大師告訴我們的這也是第一樁大事,就是自己不能開悟,不能言下大悟的話,第一樁要緊的事情就是要求『大善知識』。這個「大善知識」就是《事佛吉凶經》裡面所說的明師。因為這種老師能夠給我們解釋最上乘法,指示我們正確的修行途徑,修行的門路,或者是修行的方法,都是一樣的事情。

  【是善知識有大因緣。】

  這俗話說,一個好的老師是可遇不可求,師生之間必有大因緣才會遇得到;老師要想找一個學生也不容易,也是可遇不可求。所以師資道合,在我們世間法來講,這是人生最大的樂事。《論語》裡面所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真快樂,人生第一等的樂事。這個朋是什麼?就是學生,真正的學生。師資道合,這個在世間講再也沒有比這個事情更樂了,這個地方講的『大因緣』。

  【所謂化導令得見性。】

  『化』就是教化,教學一教,他就變化了。在世間法裡面講,讀書變化氣質;在佛法裡面講變化境界,境界不相同。『導』是誘導,是指導他。教化指導的目標、目的都是教他明心見性,是以見性為第一,是以見性為第一個目標。我這些年來在各地方講經,我提示學佛兩個目標,一個是近目標,一個是遠目標。近目標在開悟,遠目標在證果,這是我們真正學佛。假如學佛我們的目的不是在開悟證果,那你學佛到最後會一無所得。也許我說一無所得太過分了一點,你得到是什麼?得到的是世間有漏的福報。

  世間有漏的福報,如果一個聰明利根的人仔細的想想,有不如無。為什麼?我們放眼看看今天這個世界,無論是國內、國外,凡是有福報的人造的罪業比那個沒有福報的人恐怕要多得多。沒有福的人、貧賤之人,或者他去偷、他去搶,他造罪業,偷與搶造的罪業不大。如果他要被刑警抓到之後,馬上還要判刑、還要判罪、還要去坐牢,他造的這個罪因這一世馬上就報掉了。那個大福報的人造的這個罪業,造得太大了,沒有人能懲罰他。譬如像野心家,他掌握了政權,發號施令去侵略別人,一個戰爭殺多少眾生、傷多少生命、破壞多少財產,那個戰爭有沒有必要?沒有必要,不打戰也能解決問題。這個是世間有大福報的人,他造的罪業太大太大,不是我們能夠想像得到的。而世間沒有判他刑罰,沒有叫他去坐牢,他這個業報是在三途、是在地獄,這是我們肉眼凡夫所見不到的,還把他當作英雄人物來崇拜。在一個有智慧的人眼睛裡面來看,那簡直是莫名其妙。所以教學的目標就是在見性。

  【一切善法因善知識能發起故。】

  沒有善知識指導,換句話說,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這個善與惡的標準就不好定。有真善知識指導,我們才知道善惡的標準;沒有善知識的指導,世出世間的善惡都沒有標準。所以說『一切善法』的確是因善知識指導我們才明瞭,我們才曉得如何去修學。

  【三世諸佛。十二部經。】

  這『十二部經』就是一切的佛經,包括了所有的佛經。

  【在人性中本自具有。】

  諸佛菩薩所說的一切經,在什麼地方?原來是我們自己心性當中全都具足了。所以說你一悟自心,一切佛法都通達了,所謂是一通一切都通了,道理就是在此地。換句話說,什麼時候你一切才通達?你明心見性的時候就一切通達了。心性不明,你還是通達不了。這在《華嚴.出現品》裡頭有一段經文,這段經文很重要,在佛門裡面常常提出來說的。《華嚴經.出現品》裡頭說,「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即得現前」,希望諸位能夠記住這幾句話。

  這幾句話就是說明,眾生與佛是一樣的,沒有兩樣,本來就具足如來智慧德相,的確是萬德萬能,無量無邊的智慧德能是我們自性清淨心裡面本來具足的。那現在究竟跑哪去了?還在,並沒喪失,不過因為你有妄想執著,把你的智慧德能給障礙了,使你的智慧德能不能現前。我們想一想對不對?對的,很有道理。我們現在日用平常所用的,豈不就是煩惱執著,就用妄想執著嗎?你要是把妄想執著給捨棄掉了,那你的智慧德能就露出來了,這就叫成佛了。所以說只要你能夠離開妄想執著,一切智,無量無邊的智慧;自然智,就是本來的智慧,不要學的;無礙的智慧,什麼都通達,本來就通達,統統都現前了。這個就是佛法裡面常講的大徹大悟。悟了之後,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一法不通達、沒有一法不明瞭。這是一切眾生本來成佛的真實相。要是不能自悟:

  【不能自悟。須求善知識指示方見。】

  不悟的話必須要求善知識。換句話說,得求老師,得要有師承,要求老師指示方能夠見性。

  【若自悟者。不假外求。】

  這幾句話很重要。

  【若一向執謂須要他善知識望得解脫者,無有是處。】

  這是大家要記住的。如果你這個心裡頭念頭錯了,以為好的老師、高明的老師他能夠幫助你叫你開悟,這你就錯了,為什麼?你在心外求法。心外求法決定是迷,決定不能開悟。不要說是一般的善知識,諸位要是讀《楞嚴經》你就曉得,阿難尊者與釋迦牟尼佛是什麼關係?阿難學佛就存了這個念頭,以為自己可以不必認真修行,到時候我這個大哥,釋迦牟尼佛是他大哥,大哥又最喜歡他、最疼愛他,到時候一定是把三昧、把智慧都傳授給他了,他就可以得到了,何必要自己苦修,何必要自己去求證?這個念頭害了他一生不能證果,這個就錯了。此地這個意思跟《楞嚴經》這一段經文的意思完全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千萬不可以執著,要求善知識給我們開悟的方法,那就錯了。

  【何以故。自心內有知識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得。】

  這就是一個好老師,他的教學理論與方法是一樣的,對於任何一個人絕沒有偏心。但是學生人數雖然是很多,真正開悟的沒有幾個。你像當年五祖在黃梅教學,學生有幾千人,開悟的只有能大師一個,難道說五祖有偏心嗎?六祖大師在曹溪,就是現在的南華寺,說法三十七年,跟他修學的學生總有幾萬人,開悟的只有四十三個人,難道六祖有偏心嗎?祖師的確沒有偏心,祖師的心願是希望個個都開悟。悟不了是你自己的事情,所不悟的人都是錯用了心,就是他心裡頭起邪念,依然是迷、依然是執著,妄念顛倒,心外求法,他雖然是大慈大悲也救不了你,道理在此地。

  【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

  這才是真正的途徑,真正途徑就是你自己要起真正的般若觀照,『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之間妄念統統都消滅了。所以諸佛菩薩對於般若這樣的重視,道理就在此地。因為般若一起,無始劫以來的妄念、煩惱、業障統統消除,決定不留。像經裡面所說的比喻一樣,般若就像太陽一樣,無始劫以來的妄想、分別、執著、煩惱、業障就像霜、像露水一樣,太陽一出來一照,統統消失了,都不存在了,就是這麼一個道理。可是真正般若觀照,諸位要記住,就是從清淨心裡頭生出來的。最好的一個方法,實在就是淨土裡頭講的一心不亂。我們修行修什麼?就是修一心。一心的作用就是般若觀照,一心是體,般若觀照是應用。所以你只要念佛念到一心,在一剎那之間得一心,所有業障、妄念統統都滅了。

  【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一開悟,就入了佛的境界了。

  【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

  『明』是明瞭,『徹』是講究竟。

  【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即是無念。】

  這個地方是結歸到『般若三昧』。在此地特別要注意到的就是『無念』這兩個字,下面大師有解釋。

  【何名無念。】

  什麼叫做『無念』?

  【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

  這幾句話要特別牢牢的記住。可見得『無念』不是什麼念頭都沒有,「無念」是什麼?是無執著念、無分別念、無貪愛念、無妄想念,無這個念,而是在一切法裡面沒有一法不明瞭、沒有一法不通達、沒有一法不在這裡做,明瞭通達,一天做到晚,心裡面不起染著。這是剛才我講的,不起分別心、不起執著心、不起貪愛心、不起瞋恚心,沒有這些念叫無念。

  【用即遍一切處。】

  這個『用』就是用心,心遍法界,「用」則『遍一切處』,盡虛空遍法界。雖然有這樣廣大的作用,但是怎麼樣?

  【亦不著一切處。】

  就像《金剛經》所說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就是無念。無念之念叫正念,唯有正念才能夠自度度他,才能夠成就一切佛法。底下很具體的給我們說明。

  【但淨本心。】

  著重在這個『淨』字。可見得我們凡夫之所以為凡夫,就是心地不清淨,這才當了凡夫。如果我們心地清淨了,清淨了就是佛。如何叫我們心地清淨?

  【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

  看了這幾句,諸佛菩薩用不用八識?用。他用跟我們用不一樣,他是明白了解之後用,我們是不明瞭、糊裡糊塗的用。不了解事實真相糊裡糊塗用,就叫做八識;明白真相的去用,一切明了,一點都不迷惑,這個作用就叫做四智的作用。所以八識跟四智是一不是二。此地雖然沒有說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它是從八識裡頭已經說出這個四智是什麼了。

  『六識出六門』,於六塵境界當中,這就是起作用了,眼見色、耳聞聲。而在這境界裡頭怎麼樣?『無染無雜』。這個很要緊,「無染無雜」就轉識成智了。轉第八識為大圓鏡,這個是比喻;轉第七識為平等性;轉第六識為妙觀察,可見得沒有轉的時候,我們這個觀察不妙;轉前五識叫成所作,成就一切所作。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這個就是四智菩提。這個地方所講的意思與這四智菩提是一樣的,說法不相同,意思完全相同。所以這四智菩提就是叫六識這個作用是清淨的作用,清淨在六塵境界裡頭無染無雜。只要你做到這一點,你來去必定自由了,『通用』就沒有障礙了。這個就是『般若三昧』,就是『自在解脫』,這就叫『無念行』。所以說「無念」不是什麼念頭都沒有了,那就變成無想定了,那就大錯特錯了。這個底下也說,這個就怕錯會了意思。

  【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

  這就變成無想定了。這樣一來,你就被這個法捆住了,被法繫縛住了,這就叫邊見,墮在什麼地方?墮在那個空裡頭去了。因為有念是有,什麼念頭都沒有了,這就是空,你就墮在這個惡取空裡去了,還是邊見。縱然你修成了,將來的果報在四禪的無想天,這是外道天。壽命終了,還再去墮惡道,依然輪迴生死。這種事實的真相我們必須要把它搞清淨,一點都錯不得。

  【善知識。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

  這是一通一切通,一悟一切悟了。

  【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

  你的見解與佛的境界完全相同。

  【悟無念法者。至佛地位。】

  諸位要牢牢的記住,於一切法裡頭沒有妄念,他就『萬法盡通』,就入『佛境界』,就入『佛地位』。

  【善知識。後代得吾法者。】

  這是指示我們,我們以後這後代的人、學佛之人。

  【將此頓教法門。於同見同行。發願受持如事佛故。終身而不退者。定入聖位。然須傳授從上以來默傳分付。不得匿其正法。】

  這是教給我們承傳的。換句話說,如果真正是這樣的學者,與我們志同道合的人,對於佛法有堅定的信心,能夠信仰的人,我們應該要傳授給他,不可以吝法;假如跟我們志趣不相同的人,換句話說,不能夠傳給他。

  【若不同見。】

  就是見解不相同。

  【不同行。在別法中不得傳付。損彼前人。究竟無益。】

  我們修行的方向、途徑不相同,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他們是在別的法門當中修學。這個『別法』如果嚴格的來講,就是不是同一個法門,不是同一個師承,那我們不應該傳給他。為什麼不應該傳?因為你傳授給他沒有用處,他不但不能接受,反而來毀謗。就是說他有執著、他有成見,這樣的人,你就不必傳授給他;他要沒有執著、沒有成見,又歡喜這個法門,你就必須要傳授給他,不可以吝法。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不傳給他的時候,並不是祖師、善知識不傳,而是對方不能接受。此地說得很好:

  【恐愚人不解。謗此法門。百劫千生斷佛種性。】

  是為了這個原因。可見得傳給他是大慈大悲,不傳給他還是大慈大悲,傳與不傳都是建立在大慈大悲的基礎上,而不是有門戶之見,絕不是輕視眾生,或者是有別的意思。像這些地方,如果我們要是誤會了,或者說,這某善知識瞧不起我,那錯誤,那我們是錯解善知識的用心。底下說:

  【善知識。吾有一無相頌。各須誦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記吾言。亦無有益。】

  這是在這一次法會當中,諸位要記住,這是六祖在大梵寺一天所講最完整的記錄。這是講到最後,他老人家是以十五首偈頌來做總結,這一個法會開始的總結,就說出了『無相頌』。什麼叫「無相」?無相簡單的意思是說,我們就《大智度論》裡面來講,「般若波羅蜜就是無相相」。無相頌的意思就是心地無相之頌。簡單的說,於一切相,離一切相。於一切相是在一切萬相之中,心地清淨,總無取捨,不取不捨。因為你取相,是有了相;你要捨相,也取了相了,這一點諸位要記住。取相是著了有相,我要離它、我要捨它,你著了空相,都是著相。無取無捨才是真正的叫離一切相,這才叫無相。無相之相就是實相。

  大師教給我們,就是最後這十五首偈頌,每一個人都必須要『誦』,「誦」是要背誦,要牢牢的記住;要『取』,「取」是什麼?取是依教奉行,照這十五首頌裡面所講的理論方法去修學。無論是在家也好、是出家也好,只要你依照這個方法去修行,就好,就會有成就。如果你要是不修,單單把祖師這一些言教記得很熟,也沒有用處。為什麼?這就叫說食數飽,這個叫記問之學,到最後是徒勞無功的。經文到這個地方可以說將長行文全部跟諸位都介紹完了,下面這就是偈頌。

  偈頌的題材跟中國的詩歌一樣,這個偈是五言偈,每一句是五個字,四句是一首,句法非常的整齊。但是佛門裡面的偈頌跟我們中國的詩,古詩,是很相彷彿,它也押韻,但是不講求平仄。所以比古詩的平仄、押韻那種嚴謹要寬得太多了,它不講究平仄,押韻也不很嚴格,也不像那麼嚴格。偈頌的意思是便於記憶、便於受持,意思在此地。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