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第四集)  1982/10  檔名:09-003-0004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前面我們講到了所說的這一首偈子,「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是神秀大師所呈的這首偈子。

  【秀書偈了。便卻歸房。】

  秀大師將這首偈子寫在牆壁上以後,他就回到自己的房間裡面去了。

  【人總不知。】

  這個事情因為是在夜晚做的,沒有人知道。經文裡面說:

  【秀復思惟。】

  神秀大師又是這樣想著。

  【五祖明日見偈歡喜。即我與法有緣。】

  心裡頭這樣想著,五祖要看到這個偈子,心裡面要歡喜讚歎,自己與佛法就有緣分。經上常說諸佛世尊出現於世間,乃是接引有緣之人。如果五祖要認為這一首偈子不堪:

  【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業障重。不合得法。】

  這個意思是講,假如這首偈子五祖看了不中意,那我自己是迷惑,業障深重,沒有辦法得法。

  【聖意難測。】

  這個『聖意』就是稱祖師的意思。凡是明心見性之人都可以稱之為聖人,前面我們曾經說過。

  【房中思想。坐臥不安。直至五更。】

  我們從經文這一段的敘說就了解秀大師沒有開悟。為什麼?開悟的人心是清淨的,沒悟的人那是思前想後,心裡面沒有辦法安寧,悟不悟這是非常明顯的一種狀態。前面曾經跟諸位介紹過,諸佛菩薩、祖師大德們,他們的示現其目的都是啟發後學的。無論他現的是一個順境,開悟的樣子,或者示現的是一個逆境,迷惑顛倒的樣子,無不是給後人做啟示。這種情形我們在《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當中,可以得到非常具體的答案,這是我們用不著疑惑的。所以古德說得好,「聽經要在消歸自性,修行要在轉識成智」,這兩句話是千古定論。如果我們遵守這兩句話的開導,我們不但在經教裡面不會迷著,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六境的時候,也不至於被外境所迷著了。這一點是初學人應當特別留意的。下面經文是第七段,就是五祖對於秀大師的評斷、評定。請看經文:

  【祖已知神秀入門未得。】

  這個意思就是說還沒有入門。

  【不見自性。】

  這句話是平素日常接觸當中就已經看出來,秀大師沒有開悟。

  【天明。】

  到第二天,天亮了。

  【祖喚盧供奉來。向南廊壁間繪畫圖相。忽見其偈。】

  忽然看到牆壁上有人提了一首偈。

  【報言。供奉卻不用畫。】

  這個『報言』就是告訴盧供奉,說供奉,不必畫了。本來預備畫壁畫的,不必畫了。

  【勞爾遠來。】

  勞苦你這麼遠到這寺院裡來。

  【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這兩句話是佛在《金剛經》上說的。

  【但留此偈。與人誦持。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門人炷香禮敬。盡誦此偈。即得見性。門人誦偈。皆歎善哉。】

  請看字幕上,這是第七段,五祖對秀大師的評斷。這一段經文很容易了解。可見得五祖對於神秀大師還是非常的讚歎。看到神秀大師這個偈子,原來預定的壁畫臨時取消了。祖師說,把這個偈子保留在這邊讓大家來看,如果能夠依照這個偈子修,可以『免墮惡道』,這句話是真的,『有大利益』也是真的,這個話都是真實說。『令門人』,就是他的這些弟子們、學生,『炷香』就是焚香,『禮敬』,叫大家都念這首偈子,依照這個偈子來修行。這首偈可以接引中下根性的人,是初學的學生最好的開示。說讀這個偈子就能夠見性,依照這個修行就能夠見性,這一句話是權說,這不是真實說,這一句話的意思是鼓勵大家。如果祖師說,依這個偈子修可以免墮惡道,可以得大利益,但是不能見性,諸位想想還有誰去念這個偈子,還有誰肯照這個去修?所以末後這一句話是權說,方便說。

  雖是方便說,但是也是實話,也不是完全欺騙人的,為什麼?譬如我們世間人常講「福至心靈」,心靈就是智慧開了。智慧怎麼開?他福報來了。福報來了,他那個頭腦也清爽了,智慧就開了,祖師這個評語裡頭含著有這個意思。因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的確是偏重在修福。佛法講福慧雙修,學佛人先要修福,沒有福報你想修慧也困難,為什麼?無論在哪一方面你都有障礙。沒有福報的人障礙多,生活上障礙,三餐不濟,還有什麼心思去辦道?找不到一個適當的地方來安身,這些都是要福報,沒有人來照顧,這些都是障礙。雖然我們不必要豐衣足食,但是最低限度,清淡的生活要能夠維持得了,而後所謂是「身安而後道隆」。秀大師這個偈子就是說,對於真正修道的預備的基礎能夠奠定得很好,所以說是從這個地方來修學,以後再將境界提升一步就可以見性。所以這個話說得也是有道理。學生們聽到老師這樣一吩咐,哪一個人不歡喜?於是乎都讚歎,善哉善哉,不知道是什麼人提的這首偈子,這麼好。

  【祖三更喚秀入堂。】

  就是當天的晚上,也是在三更,五祖把神秀大師叫到他的丈室。

  【問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實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

  這是秀大師的回答。這個回答,句句話都是從內心裡面發出來的,不是客氣話,不是謙虛話。真誠的言語,人家一聽、一看就明瞭,裝是裝不來的。那個假裝的,人家一眼就看穿了。師資之道絕非偶然。所以秀大師是一個很誠實的人,決定沒有虛偽,所以他講這個話是真話,我『不敢妄求祖位』,只希望老師大慈大悲,看看我有沒有智慧。

  【祖曰。汝作此偈。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入門內。如此見解。覓無上菩提。了不可得。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

  在這個地方諸位要特別注意到有一樁事情,那就是五祖公開的時候對他讚歎,把他找到房間對他一個人說的時候就責備,這是做人的道理。我們一般人大眾之下的時候要給他留面子,他是大眾的教授師,如果在大眾說這些話,那以後這些學生誰還聽秀大師的教導?這是我們必須要記住的。就是規過勸善,我們是好心,這種事情不能讓第三者聽到,這是規過勸善的態度。他縱然不接受,他也不會怪你。如果有第三者在的時候,那你叫他面子過不去,不但收不到規過勸善的效果,恐怕這個仇恨從此結下來,生生世世這個結都解不開。諸位想想,師生、父子都如是,何況朋友一般這個泛泛之交,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的。所以有許多人,我好心,我勸勉他,好心,他反而當作惡意。不曉得自己有過失,反而去怪別人怪罪於他。像這些地方我們應當要學習。這個是多年的師生關係,還是在半夜三更,沒有第三者在場,規過勸善。

  這個地方是真正說出來了,秀大師所示現的是沒入門,這樣的見解,求『無上菩提,了不可得』。我們來看,那無上菩提應該怎麼個求法?無上菩提,「但發無所得心,決定不得一法,即菩提心」,這是黃檗禪師《傳心法要》裡面兩句很重要的話。有人請教禪師說,何處是菩提?禪師講,菩提無有是處,佛也不得菩提,眾生也不失菩提,菩提不可以以身得、不可以將心求,一切眾生就是菩提相。這一句話非常非常的重要。那麼要問了,如何發菩提心?禪師講,菩提無所得。所以只要你發無所得心,決定不得一法,這就是菩提心。所以我把這一句特別寫在這個地方供養諸位。我們這個菩提心所以發不起來,得不到,那就是什麼?你有一個得的心,我要想得到菩提心。哪裡曉得無所得?我們決定要得,這就糟了。這是決定不得一法,這才是菩提心。

  正如同佛在《金剛經》裡面所說的,「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法是指佛法。佛法能不能得到?不能得。所以《般若心經》末後說得很清楚,「無智亦無得」,真正決定不得一法,所以叫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希望諸位能夠體會這個意思。要曉得,世出世間一切法決定得不到,如果要得的到,你去追求一切法,諸佛菩薩一定稱讚你。為什麼?因為你可以得到。正因為一切法不可得,你在一切法裡面去追求,希望得到,諸佛菩薩說你迷惑顛倒。你那個是虛妄的尋求,得不到的。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了,果然曉得一切法不可得,這個得的心,就是想在一切法裡頭得到一點的這個念頭,把它捨掉了,心地清淨了。像後面六祖偈子所講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本來無一物就是決定不可得,這個就是菩提心現前。

  其次我們看這裡,這就所謂是『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達摩祖師到中國來,他是從中國西方來的,從新彊、甘肅這個地方來的。他到中國之後只遇到一個知音,那就是慧可大師。「只有可大師一人,諦信自心,言下便會,即心是佛」。諦是諦實、審,就是審察,不是迷信,是把這個裡面的事實真相完全都明瞭、都通達了,相信。信什麼?信自心。自心是什麼?菩提心。自心具足萬法、自心能生萬法,所以他相信。我們一般人不得其門而入者,大病就是沒有自信心,不能夠諦信自心,所以終年累月盲修瞎練,不能成佛。我們這個病在這個地方,要曉得。你看看人家怎麼悟的,這個是關鍵的所在。

  禪家所謂「身心俱無,是名大道,本來平等,同一真性,心性不異,即心即性」。這是很重要的,這也是教我們了解為什麼要去諦信自心。這個事實的真相確實是有相當的深度。譬如一般人他執著,我身心都在,怎麼可以說俱無?而不曉得一切法的真相乃是非有非無,就是有跟無是同時的。所以不能說有,也不能說無。這個話愈說愈難懂了,實在沒法子,這得用比喻來說。譬如作夢,夢中有沒有境界?說有;夢中有沒有身?夢裡有身;夢中有沒有心?夢裡頭有心;夢裡頭的身心是真的還是假的?我們說夢境裡面身心俱無,你信不信?相信。你為什麼相信?因為你醒來之後,曉得夢中身心的確是無。我再問你,你沒有醒,正在作夢的時候,你夢中身心是不是也是俱無?對,也是俱無。換句話說,不管你是正在作夢或者你是醒過來,總而言之一句話,身心俱無,這是絕對真實的。不過是醒了以後你覺察到了、覺悟了,正在作夢的時候你還在迷,你還沒有曉得真相,你把這個俱無認為俱有。所以給你說,這個俱無跟俱有是同時存在。這就是佛法裡面常講的非空非有,或者是非有非無,有無同時。曉得這個道理,這叫做大道。大道是什麼?菩提大道。

  正因為身心俱無,所以才本來平等。為什麼?無就平等了。自己的身心俱無,眾生的身心也俱無,諸佛菩薩身心還是俱無,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聖賢、一切的聖凡身心俱無,他怎麼不平等?平等是從這個地方建立的。這個究竟是一回什麼事?是同一個真性,真如本性是一個,都是真如本性裡面變現出來的幻相。所以一切凡聖心性不異,沒有兩樣,這是平等的,本來平等。即心即性,心就是真如本性,這個心是什麼?我們今天一天到晚起心動念這個妄想心,這個妄想心就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就是妄想心。為什麼是這樣的?真如本性迷了就是妄心,妄心覺悟了就是真如本性,一樁事,只是迷悟而建立兩個不同的名詞。可是迷悟不二,本來平等,迷悟都同一真性。這個理很微細、很深,我們必須要細心的去揣摩、去體會,能夠體會到一分就有一分的受用,體會到十分那就有十分的受用,這是應當要注意到的。

  下面一段說,黃檗禪師有幾句話說得很好,都是幫助我們明心見性的,幫助我們修清淨心的。他講的,說「百種多知」,這個諸位不要看呆板了,這個百種叫多種,無量無邊種,用這一個字來做代表,就是世間人講博學多聞,「不如無求最為第一」。就像道家所說的,老子所講的,「為學日益」,世間人講求學、講學問,那就天天怎麼樣?要增長,要百種多知;「為道日損」,如果你要修道,那就不如無求最為第一。禪宗不是講學術,是講的道,禪宗是修道,不是求學,這個一定要搞清楚,學道無求的確是第一。所以他勉勵諸學道人,「若欲成佛」,你要想成佛,就是成就一切智,成就世出世間最究竟、最圓滿的智慧,這叫成佛。那你應當怎麼辦?「一切佛法,總不用學,但學無求無著,無求即心不生,無著即心不滅,不生不滅即是佛」。

  這一段我們必須要加以說明,為什麼?怕大家望文生義,那既然是這樣說了,那佛當年在世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那不把人害慘了?天天教你學。祖師為什麼教我們無學?我在此地告訴諸位,祖師教我們無學,正是佛教我們學。這個話能懂嗎?佛是因為眾生不肯學,佛才教你學,教你要深入經藏,博學多聞,這是對治。祖師說這個話,大家每一個人都深入經藏,博學多聞,結果怎麼樣?死在經藏之中,分別言說,執著經文,死在言語文字之下。所以祖師才一句點破,把你救出來,教你一切佛法總不用學。如果你要是望文生義,好了,從今天起一切佛法我都不學了,你能成得了佛嗎?保證你要墮三惡道,那祖師又害慘人了。佛祖的真實義一定要明瞭。

  剛才講了,無學就是學,學就是無學,要懂這個道理,這叫善學,這是諸佛菩薩所讚歎的。學不學?天天學。我們不說別的,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天天講經說法,天天教。不要說別人,他的常隨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不是天天在學嗎?天天在聽經,聽決定不是白聽,聽了以後,同學們私下在一起一定還要互相討論,還要深入去研究,這是必然的道理。彼此提出個人的心得、個人的見解,必要的時候請教學長、請教老師,這是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到的,博學多聞。怎麼叫無學?無學是不執著。正是像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裡面告訴我們研經的原則,「離言說相、離文字相、離心緣相」,這就是無學。

  有學跟無學是同時的,聽不聽經?天天聽,雖然天天聽,不執著言說,不分別文字,沒有執著心、沒有分別心、沒有妄想心,離心緣相,沒有妄想心,這個叫做無求、無著。無求是什麼?沒有希求。為什麼?希求是妄想。希望我要開智慧,希望我斷煩惱,希望了生死出三界,希望成佛作祖,希望弘法度生,全是妄想。真正一個道人決定沒有這些妄想,他心才清淨。如果有這些妄想,假如他自己障緣很深,妄想又不能實現,諸位想想,他生不生煩惱?他心怎麼能清淨?本來無一物,他心裡頭有那麼多東西,那怎麼能開悟?必得無一物才能夠大徹大悟。所謂大徹大悟就是恢復他自己的菩提心,明心見性。

  黃檗祖師這幾句話非常重要,決定不能夠誤解了。我們在這裡再看一遍,特別重要的就是一切佛法我們要學,學就是不用學,注意到這個意思。當你正在學佛法的時候,無求,也不執著。無求的這個心,無求是心不生,不生心,不執著。你看看所謂是心為什麼不滅?因為你在學,你心不滅。假如你沒有學,心不生,這不滅談不上。不生是無,不滅是有,不生不滅就是有無同時;換句話說,學一切佛法跟總不用學是同時的。你要是懂得這個意思,真正會了,那你才有資格修學大乘佛法、一乘佛法。你要不懂這個道理,不曉得這個原理原則,不會,你必定墮在二邊,一個就是你不學了,一個就是你著相在那裡求學,那就是走錯路了。

  底下這幾句,這是我常常在講堂裡面給同學們揀別的,就是佛與凡夫差別在什麼地方?我用佛門裡頭常說的兩句話,「不變隨緣,隨緣不變」,我將這兩句話把它開成四句,展開為四句,來解釋佛與凡夫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裡。佛是不變隨緣,已經不變了,決定不變,能隨九法界眾生之緣,這是佛。不變是什麼?就是真如本性,已經證得真如本性了,而後隨緣,所謂是倒駕慈航,乘願再來,這是佛,已經圓滿的人。第二種是隨緣不變,可見這兩句它不是一個意思。如果說不變隨緣就是隨緣不變,那何必說兩句,那不囉嗦嗎?意思不一樣。這是講什麼?還沒有到不變。沒有到不變什麼?隨緣,隨緣裡面去修不變,這是菩薩。菩薩在九法界當中修行,你要問他修什麼行?佛在《金剛經》裡面有兩句話指導菩薩修行,叫「不取於相,如如不動」。菩薩要跟一切眾生在一起和光同塵,這是隨緣;修什麼?修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就是不變。再說得淺顯一點,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是隨緣,一切境界裡了了分明是隨緣。雖然了了分明,在一切境界裡頭不著相、不分別、不起妄念,這是不變,修這個心,這是菩薩。這個不變修成功了,修圓滿了,就叫做佛。菩薩與佛差別在這個地方。

  再看看小乘,聲聞、緣覺這兩類人,他們怎麼樣?他們不變了。他不變的程度比這個(佛)那差得太遠了。這個地方是真不變,真正不變了;這個地方是相似不變,好像是不變,不是真的,就是他有甚深的禪定,他能夠把妄念控制住,叫妄念不起現行,所以也可以說他不變了。他怎樣?他不隨緣。為什麼不隨緣?他害怕,因為一隨緣他又變了,他保不住。可見得他這個不變的境界程度不深,不像佛。佛是真正不變,隨什麼緣還是不變。他這個一隨緣又怕變了。所以這個人叫做聲聞、緣覺。凡夫又怎麼樣?凡夫在境界裡面隨緣,隨緣隨變,所以是心隨境轉,凡夫的心很容易被境界轉。譬如說人家讚歎你幾句,你就很高興、很歡喜,變了,心變了,變成歡喜心了;人家罵你幾句,你生氣了,你看心又變成瞋恚心了。本來這個清淨心什麼都沒有的,你看你這個心一會兒變成歡喜,一會兒變成瞋恚,一會兒變成疑慮。像神秀他心裡就不安,這個就是什麼?隨緣隨變。我們以這四條來看神秀大師,神秀大師是在這個境界,他是凡夫,因為他隨緣隨變。我們看六祖,最低限度,他像前面所講的,他隨緣不變,他心清淨、他心自在。

  底下這經文剛才我們念過。五祖告訴他,那個見性的人是在『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要緊的就是要「念念自見」,這才是真正見性。不是說今天見了,明天又迷了,那不是見性。見性一定是念念自見,念念不迷。我們看這個地方,念念自見,要達到這個境界,「必心無所染,妄心不生,我所心滅,自然清淨,則能念念自見本性」。我想每一位學佛的同修,哪一個不想念念自見?誰都期望著念念自見。但是諸位要曉得,我剛才講過了,你要有個希望我念念自見,有這一個心就是障礙了。為什麼?你心裡有求了。你心裡有求,心就有染。心裡面有求,你這個妄心生了,妄心就生了。有我有所,我能求,性是我所求的,你看你這個能所的心沒滅,所以你不清淨;換句話說,你不能見性。祖師開導我們,教我們必須要把能所捨掉。

  怎麼個捨法?心不染,一切法都不染。不但是世間法不染著,在世間一切法裡頭無求無著。我們在講席當中,我常常勉勵同學們,學道之人必須要從「於世無求,於人無爭」這個地方下手。於世間法還有希求,與別人還要一較短長,你有這個念頭,你怎麼能夠入道?換句話說,入道就是得清淨,你不能得清淨。不但世法裡面我們無求、無爭,佛法裡面也是無求、無爭。以弘法利生這個例子來說,如果我們一定要期望我們要怎樣來做才能夠弘法,譬如說我們把佛法傳播給大眾,我們發善心將一乘佛法、了義的佛法來供養一切眾生,好事!我們用種種的方法,我們印經、建道場、請法師來講經、辦佛學院、培養人才、利用電視方式將錄影帶傳播於全世界,好不好?好事。如果你有這個心去做,這是世間有漏的善法,那就是五祖講神秀大師的話了,只到門外,沒有入門,還是凡夫地。為什麼?剛才四句料簡裡所說的,隨緣隨變,心不得清淨。所以必須要做到無求。

  你想諸佛菩薩的慈悲心比我們如何?諸佛菩薩的智慧、諸佛菩薩的福報,比我們又如何?你一定說,那我們怎麼敢跟他相比!眾生苦難,諸佛菩薩有究竟圓滿的智慧、有究竟圓滿的福德,他為什麼不來救度眾生?他為什麼不到處現身來講經說法度這些眾生?我們智慧能力福報都比不上佛菩薩,在這裡乾著急,還要想著這麼做、那麼做,完全是凡夫心。諸佛菩薩心不是這樣的。這個事情正如《楞嚴經》所說的,「感應道交,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當處出生,當處滅盡」,這是諸佛菩薩,這才是不變隨緣。所以我們修行人一定要隨緣,像普賢菩薩教給我們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個恆順隨喜裡面一定是一念不生,這才是恆順、才是隨喜。如果裡面有一點自己的意思,那怎麼叫恆順,那怎麼叫隨喜?那你在境界裡頭已經生心了、已經起念了,生心、起念是造業,那不叫修道。

  所以諸位必須要明白這一樁事實,真正認識清楚,在一切境界裡面學一個不起心、不動念,學一個無爭無求。眾生有福,法緣自然成就,自己不要操一點點心,這樣才叫不變。有一念心了,心在境界裡就變了,就起變化了。所以真正修行人,他最注重的就是在境界裡頭修不變,不會起心動念,真正是做到了妄心不生,真正做到了自然清淨。到自然清淨了,則能念念自見本性,才見到『一真一切真』,才能夠見到「萬法無滯」。這個萬法無滯就是清涼所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萬境自如如』,這個「如」就是說萬物一如,在一切萬法裡面都不起心、都不動念,萬法確實是一如,如如之心與如如之境是一不是二。在這個地方也能夠證明佛在經裡面所講的寂光淨土,身土不二,證實了《華嚴經》裡面所講的事事無礙的境界。祖師說『如如之心』就是真實、就是真性。『若如是見』,見解到這樣的境界了,這就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他說,你啊,叫著神秀大師。

  【汝且去一兩日思惟。更作一偈。將來吾看。汝偈若入得門。付汝衣法。】

  你再去用兩天工夫,然後再作一首偈送來給我看看。如果你能夠入門,就是能夠開悟、能夠見性,我將衣缽傳授給你。

  【神秀作禮而出。又經數日。作偈不成。】

  神秀大師接受五祖開示,這又過了好幾天,還是不悟,依舊是不得其門而入。

  【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猶如夢中。行坐不樂。】

  我們從這個四句就清清楚楚的看出秀大師是心為境轉,才會是這個樣子。如果心清淨了,不為外境所轉。經上說,「若能轉境,則同如來」。凡是被境界所轉的都是凡夫地。秀大師在此地也給我們做一個樣子,如果我們跟秀大師情形是一樣的,自己一定要覺悟,自己沒悟、沒入門。如何才能入門?前面五祖已經有很好的開示。放不下,心還染著,這就是他所以不能入門的道理。向下經文這是第八段,「惠能作偈」。

  【復兩日。】

  就是又過了兩天。

  【有一童子於碓房過。】

  就是槽廠舂米的所在。『童子』是說未成年的人,就是還不到二十歲,是一個很年輕的。此地既然稱「童子」,而不稱沙彌,就是沒有出家。未成年的童子在寺院裡面也是服務,隨眾作務的這一個童子,他從碓房經過。

  【唱誦其偈。】

  口裡頭也念著這四句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在那裡念著,一面走著一面念著,被惠能大師聽到了。

  【能一聞。便知此偈未見本性。】

  他一聽就曉得了,這個偈子沒見性。是教人用功的,但是功夫沒熟,沒成熟。

  【雖未蒙教授。早識大意。】

  雖然這八個多月來未曾承蒙五祖的教誨,可是佛法『大意』他早已經明白了,佛法「大意」,在禪宗裡面講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就問童子。

  【遂問童子曰。誦者何偈。】

  你念的什麼偈子?童子就說了。

  【童子言。爾這獦獠。不知大師言。】

  這『大師』就是稱五祖。

  【世人生死事大。欲得傳付衣法。令門人作偈來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為第六祖。神秀上座於南廊壁上書無相偈。大師令人皆誦此偈。依此偈修。免墮惡道。】

  這一段就是這個童子把前面這一段事向能大師敘說了一遍,寺院裡頭這幾天還有這麼一樁事情發生。能大師在寺院的後面天天在破柴舂米,所以禪堂裡面許多事情他都不曉得。

  【能曰。我亦要誦此。結來生緣。同生佛地。上人。我此踏碓八個餘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禮拜。童子引至偈前作禮。】

  在這一段經文裡面,我們要曉得一樁事情,那就是說,悟了的人跟沒悟的人不一樣。凡夫的心有分別、有執著、不平等,所以這個童子對於六祖所說的這些話都很不客氣。『爾這獦獠』,可見得語氣當中帶著輕慢、瞧不起,沒瞧在眼裡,對五祖、對秀大師很尊重。這是什麼?有分別心、有執著心、有凡聖心、有不平心。再看看能大師,他是個覺悟了的人,他對這個童子,童子剛才說了,年輕,十幾歲,也沒出家,在廟裡打雜、服務的,他稱呼他『上人』。「上人」這兩個字,稱祖師也可以稱上人,稱神秀大師也可以稱上人,他對那個童子也是上人,一律平等的稱呼,尊敬之至。正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第一願,「禮敬諸佛,稱讚如來」。所以從這個地方一看,你就能看出這個心,一個清淨、一個不清淨。清淨的相是什麼樣子,不清淨的相是什麼樣子,字裡行間如同我們見到這個境界,如同我們親自聽到這個音聲,淨與不淨真是了了分明。這是我們應當學習之處,絕不可以輕易的就看過去了,學佛就是在這些地方學。他經童子引到南廊書寫偈頌這個牆壁下面去禮拜。

  【能曰。】

  他對他說了,他說:

  【能不識字。請上人為讀。時有江州別駕姓張名日用。便高聲讀。】

  這個『上人』就是童子,我不認識字,請你念給我聽。他在那裡禮拜。這個時候旁邊有一個人,這個人很有身分、有地位,是『江州別駕』。「別駕」是官名,「江州」就是現在的江西九江,在那個時候也是一個郡,九江郡。別駕地位相當高,拿現在來做個比喻,好像比喻一個省,省的首長是省主席,別駕就相當於省政府的祕書長。可見得他有相當高的地位,是個地方的副主官。這位先生姓張,名日用,他一聽到這個人在那裡禮拜,自己講不認識字,也希望人把這個偈子念給他聽聽。他在旁邊聽他這麼一說,他就自動的便高聲讀,把這個偈子念了一遍,惠能在那裡聽。

  【能聞已。】

  他聽了以後。

  【因自言。】

  他自己說了,他說:

  【亦有一偈。】

  他說我也有一首偈。

  【望別駕為書。】

  這個『望』就是希望,希望你代我寫一寫,我也有首偈子,希望你代我寫一寫。

  【別駕言。獦獠。汝亦作偈。其事希有。】

  沒想到你這個野蠻蠻子、蠻人,你也會作偈?這個事情太『希有』了。這個語氣也有一點輕視,沒想到你也會作偈子。

  【能啟別駕言。】

  諸位看他用字,『啟』都是敬稱。張別駕是個凡夫,六祖大師在此地是菩薩,菩薩對一切人就像對佛菩薩一樣,沒有不尊敬的。凡夫就是凡夫,佛菩薩也沒看在眼裡。

  【欲學無上菩提。不得輕於初學。】

  這就告訴張別駕,他是一個居士,也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這是奉勸他,如果你真正要想學無上菩提,對初學的人不可以輕慢。正如同能大師一樣,對這個童子不敢輕慢,他對於童子的禮敬與對於五祖忍大師的禮敬,我們在這裡看是一樣的,沒有差別的。不會說對於五祖忍大師特別的加以恭敬,對於別的人就會馬虎隨便一點,是兩種心看人。這一點我在此地特別提示諸位,兩種心看人,心就有染污,心就不清淨,你就不能入門。所以前面一再跟諸位提出,學無上菩提,學的什麼?就是學一心。一心就是沒有兩樣,對佛是這樣的,對一切眾生也是這樣的,這才叫一心。一個心就是平等心、清淨心、慈悲心,這是一心。眾生之所以不能夠入門、不能見性、不能開智慧,就是他用的心是二心,不是一心。一心就是佛菩薩,二心就是凡夫。佛是一心成就了,得道了;菩薩是在學一心,念念都不忘修一心。所以這個一心怎麼得,到哪裡去得,前面講了,無智亦無得?一心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去得,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就用一個真誠之心,你就證得一心。前面講的萬法一如,一如是境界,一心所見的境界就是一如。如如就是真性,無有一法不如,無有一境不一心。學佛人不可以不曉得這一個原則。他說:

  【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

  他給張別駕說出這幾句話,張別駕也很佩服他,絕對不會怪他,我是地方首長,你是個鄉下不識字的人,你有什麼資格來教訓我?張別駕沒有,畢竟是有相當的涵養,為什麼?能大師說這個話有道理。這個地方是第八段,所說的就是「惠能作偈」。作偈的經過情形,實在講就把一個學道人,他的一種超然的風範展示在我們面前。張別駕就說了:

  【汝但誦偈。吾為汝書。】

  好,你說,你說好了,你說偈子,我替你寫。

  【汝若得法。先須度吾。勿忘此言。】

  張別駕提出了個條件,你要得法,就是你要是開悟了,為第六代祖了,那你要先度我。我們今天在這裡結這個緣,結的這個勝緣,你可不要忘記。張別駕與六祖大師的確是有深厚的因緣。

  【能偈曰。】

  惠能大師於是把他自己有一首偈子說出來了。實際上這首偈就是將神秀大師這個偈子做了一個修正,把他這個境界再往上提升一層。因為秀大師他是在修行位當中,沒有證果,能大師就把他的修行位次往上再一拉就證果了。所以他說: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一首偈完全是脫根脫塵,完全是心地清淨,本來無一物。秀大師天天還在勤拂拭,所以這心境不安,六神無主;能大師的心清淨,本來無一物,這個是兩種不同的境界。

  【書此偈已。】

  張別駕就把這首偈子也寫在牆壁上,寫好了。

  【徒眾總驚。】

  當時在旁邊看的人都吃了一驚。

  【無不嗟訝。】

  就是大家都吃了一驚。

  【各相謂言。】

  彼此在那裡說,旁邊在說話了。

  【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時。使他肉身菩薩。】

  形容當時在場這些人驚訝。六祖相貌不揚,人也矮小,又生在邊疆沒有開化的地方,一般人都瞧不起他。所以大家今天一看到他說出這首偈來,彼此說,奇怪,沒想到!『不得以貌取人』,他到我們這個地方沒有好久,怎麼他肉身就成了菩薩,肉身得道?

  【祖見眾人驚怪。】

  五祖一看到大眾對於惠能是又吃驚、又見怪。

  【恐人損害。】

  怕別人心裡頭不平、嫉妒,必然就有障礙了。於是乎:

  【遂將鞋擦了偈云。亦未見性。眾人疑息。】

  這是不得已用一個辦法,把鞋脫下來用鞋底把牆壁上的偈擦掉。你看神秀大師的偈他不擦,把能大師的偈子擦掉。擦掉,告訴大眾,不行,他也沒見性。那大家就算了,心就平下來了,就不再見怪了。可是有這一樁事情,大眾總會議論紛紛,總會有議論。在這個地方我們想一想,儒家孟子他說過幾句話,「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這幾句話,我們看看六祖大師一生的際遇,確實是如此。他受了許多的折磨,那是天將降大任於他,不經這一番鍛鍊,怎麼能成就?也許有人說,他是佛菩薩再來,何必還要經這個鍛鍊?這個鍛鍊就是說法。說真實的,哪一個人不能夠即身成佛?學佛真的要三大阿僧祇劫嗎?不需要。佛說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要無量阿僧祇劫,就是因為眾生不肯遭受折磨,禁不起考驗,所以才要那麼長的時間。

  《金剛經》上也說,「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此經指《金剛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無上正等正覺」。這一段開示也是許多人所熟悉的,我們更應當多想一想世出世間聖人對我們所說的教訓,應當認真的記取,理解他的真實義,依教修行,才能成就。

  這首偈裡面最重要的一句就是『本來無一物』,這一句話是諸法實相。前面跟諸位說了,一切萬法非有非無,就是無有。你要是悟無一物,就是佛。迷無一物怎麼樣?以為有,以為萬法是真的,是有的,這是凡夫。迷了諸法實相是凡夫,悟了諸法實相是佛,諸法實相是本來無一物。真正覺悟本來無一物了,你想想你在一切法裡頭,世出世間法,包括佛法在內,你還會有執著嗎?還會分別嗎?還會起心動念嗎?還會在一切法裡頭有什麼得失的念頭嗎?悟的人沒有了,所以他的清淨心現前了,清淨心是佛心。迷本來無一物的,以為世出世間法一切都有,在一切法裡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是迷。心不清淨,心裡面有得失、有邪正、有迷悟,二心不是一心,這叫凡夫。這一點希望我們特別要留意。

  下一段這是講能大師受法了,就是接受五祖的傳法。我們看看他時間上非常的緊湊,為什麼?既然到這個時候了,事不宜遲,遲了怕一些徒眾當中生起惡心、嫉妒,對於能大師要加以傷害,所以這個事情不能夠遲。

  【次日。】

  就是第二天。

  【祖潛至碓坊。】

  『潛』是不讓人知道,到『碓坊』裡面來看惠能大師。

  【見能腰石舂米。】

  因為他個子小,分量不夠,舂米是要力氣的,他就綁一塊石頭綁在腰間,增加自己的體重,在舂米。五祖就給他打暗語了,就給他說。

  【語曰。求道之人。為法忘軀。當如是乎。】

  這兩句話意思非常之深長。黃梅八個月如是,將來以後還有十五年也是如是,要『為法忘軀』,要在一切順逆境界當中禁得起考驗,理當如是。於是乎就問他了:

  【即問曰。米熟也未。】

  你在舂米,舂熟了沒有?實際上這個意思就是問他見性沒有。如果問見性沒有、悟法沒有,別人一聽,那大家對他就要注意了。他在舂米,問他米熟了沒,大家不在意,旁邊人聽不懂,不知道五祖的意思。惠能曉得,懂得五祖的意思,所以回答說:

  【米熟久矣。】

  老早就熟了,可是還差一點。

  【猶欠篩在。】

  篩是把米糠篩除,米就可以用了,就差這一點。這意思就是說,我早已經開悟了,還沒有印證。印證就好像篩米一樣,要求五祖給他印證。

  【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

  五祖聽了這個話也沒吭氣,把他拄的枴杖向碓上敲了三下,他就走了。惠能懂得這個意思,敲三下是今天晚上三更去見他。

  【能即會祖意。】

  他能體會到他的意思。

  【三鼓入室。】

  到祖師的丈室去。

  【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

  他來了,那個時候的窗戶,外面人能看到,雖然是三更大家都睡覺了,怕有人看到,所以用袈裟遮住它,『袈裟遮圍』。「袈裟遮圍」,諸位想想,不是圍著他的身體,而是把袈裟怎麼樣?把窗戶遮蓋住,像一個窗簾一樣,外面的人沒有法子看到,『不令人見』。

  【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能言下大悟。】

  悟了以後,他說了幾句話,這幾句話就是他的心得,就是他開悟把悟了之後的境界說出來了。

  【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這是把悟的境界全都說出來了。

  【祖知悟本性。】

  五祖一聽曉得,他完全明白了,真正徹悟了。

  【即名丈夫。天人師。佛。三更受法。人盡不知。便傳頓教心法及衣缽。云。汝為第六代祖。善自護念。廣度有情。流布將來。無令斷絕。】

  這是五祖囑咐他的幾句話。這一節經文裡面就相當重要了,我們常講學佛的人必須要明白佛法的理論、方法、境界,這個三者實在講是一樁事情,是一而三,三而一。我們從此地來看,這個裡頭有幾句話很重要,第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是《金剛經》上的兩句話,惠能大師從這兩句話悟入的。實際上講他在賣柴的時候,客人在念《金剛經》,也正好念到這兩句他就開悟了,前面曾經給諸位說過。今天在五祖的丈室,五祖給他講《金剛經》,當然是講大意,講到這兩句他是大徹大悟。底下這幾句都很重要,都是這一段的精義。我們必須要曉得,「眾生之心,本無所住」,這是實在的境界,絕不是虛妄的,我們要相信。當年達摩祖師來到中國,只有慧可一個人相信,所以可大師得法了。有所住心就是妄念,無所住心就是智慧。凡夫的心,念念他有住,念念都有住,一會兒想東,心住在東;一會兒想西,心住在西,有念則有住,所以那是妄念。他有所住他又住不長,為什麼說住不長?他心會變,如果是長的話,那叫常住真心。常住真心是無所住,住無所住那是常住真心。所以住本來無一物,那是智慧。住在時時勤拂拭,諸位想想,時時勤拂拭是妄念、是無常。這個理必須要明白,一定要諦信不疑,做為我們修行的根本。

  第二,這是悟了的境界,「一切萬法不離自性」。不僅是佛法,世出世間法都包括在這裡面。下面這五句不過是簡單扼要的提示出來,何以不離自性。首先我們要曉得,自性就是自己的真心,就是禪宗所謂「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這是真正的自己、真實的自己,這是本人。你的本人、你的本心,或者說你的本覺、你的本性,意思都一樣。你要相信你『本自清淨』。「本自清淨」,試問問有沒有染污?如果有染污還能叫本自清淨嗎?我們舉一個比喻說,像一面鏡子,鏡子是本自清淨。它現在上面有了灰塵了,灰塵障礙它了,灰塵染污了鏡子了,我們問問,是不是真的染污了?如果真染污了,那這個灰塵一定擦不掉;這個灰塵輕輕一拂,灰塵就去掉了,可見得這個染污是假的,清淨是真的,諸位細細想這個道理。我們的心也是如此。一切妄念染污了清淨,妄念是假的,就跟灰塵一樣,一拭它就沒有了。所以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裡面告訴我們,「本覺本有,不覺本無」,要相信這個話。

  『自性本不生滅』,生滅是假的,生滅是妄念。妄想心,一個心生、一個心滅,前念滅了後念又生了,那是妄念在生滅,自性清淨心何嘗有生滅?這兩句完全是從體性上來說的,是本體的真實相。這兩句從體上講的,體上確實是這個樣子。『本自具足』,它什麼都不欠缺。試問你要求什麼,你還要得個什麼?《心經》裡面講「無智亦無得」,為什麼?因為它「本自具足」。你今天有所希求,是你感覺得你有欠缺,你不具足。我沒有財富,我要追求財富,財富具足了,你求什麼?我沒有地位,我要去求地位,地位要具足了你還求什麼?你本性裡頭什麼都具足,所以他無求了。『本無動搖』,哪裡有來去,哪有往還?可見得經上所講的,「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這個話講的不假。如來就是自性,如來佛就是自性清淨心,它起作用『能生萬法』。這個兩句是講自性之相、自性之體,自性之相、自性之用。作用上講,能生萬法,世出世間一切法都是自性清淨心所生的。

  這就好比我們作夢。夢,諸位曉得,是我們的意識心變現出來的境界。意識心能變一切法,我們夢境當中覺察出來的。也許有人問,這個說的是有一點道理,不假。我們這個心能變一切的夢境,為什麼我們不天天作好夢?這就是說你在迷位,你這個夢境自己不能控制,不能隨心所欲,這是迷!夢境是什麼動力在那裡推動、變現出來的?那是業力,而不是願力,所以不能夠隨心所欲。如果隨心所欲的話,每天晚上作夢,去跟佛菩薩論道,那多自在!每天作夢去到諸天那裡去享樂受,天天到天堂裡面去觀光,那不很好嗎?這就是曉得,夢自己不能做主。同樣的,今天十法界依正莊嚴是我們自性心變現出來的影像。大徹大悟的人在這個相裡頭做得了主,迷人做不了主。所以迷人作大夢是業力變現出來的,覺悟的佛菩薩是願力變現出來的,這個是所起的作用不相同,因此他所變現的相也就不一樣。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