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第八集)  1982/10  檔名:09-003-0008

  《六祖壇經》第六講。

  經文第十一頁第四行偈頌開始,請看經文:

  【說通及心通。如日處虛空。唯傳見性法。出世破邪宗。】

  這個偈頌一共有十五首,這十五首偈頌在《六祖壇經》裡面是非常著名的「無相頌」,也是本經最重要的一個部分。諸位請看這邊,「心通也稱宗通,說通又稱教通,心一則通,心寂則通。淨土之理一心不亂就是心通。而後方能夠說通,此指極其善巧方便的教法」。這句話是佛祖建立教學的宗旨所在,當然最重要的就是『心通』。心哪有不通的?心有了障礙就不通了。這個障礙在佛法裡面常說的,所謂是煩惱障、所知障,或者我們講的惑障(就是迷惑)、業障、報障,這是講三種障,惑、業、報這三障全都屬於煩惱障。有了這些障礙,我們這個心就不通了。

  佛法的教學,千經萬論、無量法門都是說這個心通。心通,我這個地方跟諸位說過,也叫做宗通。因為佛教本身稱宗教,但是佛家所稱的宗教,與我們世俗的宗教概念是不相同。佛法裡面講的宗就是說的禪宗。宗通就是禪宗裡面一切通達,換句話說,就是禪家所講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就是宗通。宗通就是心通了,所謂是妄心捨離了,真心現前,十法界依正莊嚴一切事理無不通達,這叫做心通,或者叫做宗通。說通又叫做教通,教就是教學,所謂是教下;換句話說,教學是對待他人。心通或者是宗通,這是自己開悟,自己開悟了以後,這才有能力教化眾生,而令一切眾生也能夠證得心通,這就是佛法的教學。

  下面我跟大家講的是心一,一就通了;或者說心寂,寂是寂靜。一實在講就是淨土法門裡面所講的理一心不亂,可見得理一心不亂與宗通、心通是一個意思、一個境界,言詞上不一樣,事實是一樣的。必須要心通而後才有說通。佛法裡面常講的自覺覺他,說通是覺他,心通是自覺。所以自覺而後能夠覺他,這就是我剛才所講的,心通而後方能說通。這個就是指在教學過程當中有最巧妙的方便的教學法,極其善巧方便的教學法就是說通。

  下面一句說,『如日處虛空』,這一句是說心通之相,「如日處虛空」是心通之相,也是證得心通的道理。就是前面六祖舉《金剛經》的話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如日之不住空,這一句就是講的無住;如日之光明遍照,這個就是生心的意思。心通、無住是自度、是自覺,說通、生心是化他、是覺他。底下兩句是說明佛陀教學的宗旨。這幾句話我們還要講一講。在這一節這一句偈子裡頭說,大師是以太陽來做個比喻,比喻心通跟說通。心通跟說通是一個什麼樣子?這是講證得心通的理,證得之後,自行化他就像太陽一樣,常出於太空當中,沒有依靠。這個沒有依靠就是此地講的無住,它是不住的。不住就是《金剛經》裡面講的「應無所住」的意思。雖然它不住,可是太陽的光明遍照。就如同我們自己真如本性,它是如如不動的,是無住的;真如本性的德用是周遍法界,這個就是「而生其心」的意思。可見得它是有體有用,從體上講是無住,從用上講是生心。這一句偈子裡面講,從體上講是心通,從作用上講是說通。

  底下兩句,剛才說了,這是說明佛陀教學的宗旨,那就是『唯傳見性法,出世破邪宗』。佛法的教學是什麼?就是教人見性。見性這是你自度。佛佛道同,祖祖心傳,都是傳給人明心見性的方法,也就是傳心通之法,這個地方諸位特別要記住。我們世間這個教學,可以講它所傳的是說通之法。譬如講今天,我們講到師範學校,師範學校裡頭有一門很重要的課程,那就是教學法,教學心理,心理學教學的方法,它重視這個,這些都是包括在說通裡面。佛法不重視說通,重視心通,為什麼?心通之後必定說通,必然的,說通裡面不一定有心通。所以這第三句是「唯傳見性法」,就是心通之法,而不講教學。

  底下這一句就是教學了,「出世破邪宗」,什麼叫邪宗?凡是不以明心見性為修學、教學的宗旨者都叫做邪宗。因此邪宗這兩個字不是罵人的話,不是批評他人的話,這一點到後面我們會討論到。佛法在整個教學、修學的過程當中,都注意到自己,絕不涉及到第二人,不要說第三人了,不涉及到第二人;換句話說,統統都是自己的事情。這個邪宗還是指的自己,我們自己修學是不是以一心不亂為宗旨?我們教別人是不是令他悟入一心不亂為宗旨?如果是的,那我們就是正法,那是唯傳見性法;如果不是的,那我們就落在邪宗去了。這一點是比什麼都重要,真正是差之毫釐,謬之千里,一絲毫都差錯不得。這一差錯,一點點差錯就不是學佛了,那就墮在邪宗裡面去了。這偈頌是五言偈,就是每一句五個字,每四句是一首。剛才我們念的是第一首,我們再看第二首。

  【法即無頓漸。迷悟有遲疾。只此見性門。愚人不可悉。】

  這第二偈是說明教學法之所依,『頓漸』、『迷悟』、『見性』,指正確明瞭通達自他諸法的本體,這是一切學問的根本,希望大家特別注意到。這第三首偈是總明,就是總說明教學,前面兩句是說教的原則,就是講學的原則,後面兩句是學生學習的綱領,也是教學目的之所在。我們把經文念下去,再給諸位細講這兩句偈。

  【說即雖萬般。合理還歸一。煩惱暗宅中。常須生慧日。】

  『法』是指的佛法,無論是自修或者是教別人,「法」沒有頓與漸,這些道理前面都已經說過了,頓漸在人不在法。我們曉得這個道理,古大德將釋迦牟尼佛一代所說之法,就是四十九年所講的這些經典,將它依照淺深不同的程度把它分開,判為五乘法,或者是三乘法,或者是二乘法。這個二乘是講的大乘與小乘,三乘裡面就是講的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五乘法再加上人乘與天乘,這是把它分出來;換句話,就是有頓、有漸,有初學、有高級的。而實際上,諸位要曉得,這裡頭沒有。正如同佛在《法華經》裡面所講的「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連二、三都沒有,哪來的五乘?祖師為什麼要這樣給我們分?這是就眾生根性不同而分的,不是法的本來面目;法的本來面目是的確沒有頓漸。

  底下一句說『迷悟有遲疾』,就是迷與開悟,當然著重在開悟。迷人開悟,有些人開悟得快,有些人開悟得慢,這是我們理解的。可是最要緊的,那就是我們自己幾時能開悟,我相信這是我們每一位同修最為關切的大事了,我什麼時候開悟。諸位如果提出這個問題,這個問題的答覆沒有人能正確的答覆你,縱然是十方諸佛也不能夠正確的給你答覆。為什麼?因為這個事情是你自己的事情。如果你自己對於佛祖經論所講的道理真正的正確的理解了,這是你的解悟。果然正確理解了,依照這個方法來修行,你就會很快開悟。我們大家都正確理解了,這個開悟的早遲就是看你精進的進度。哪一個肯用功真正修學的,當然他最早開悟;如果稍微懈怠一點,他開悟的時間必定會延緩一些。可是我們能夠這麼說一句,真正正確理解佛菩薩所講的這些理論與方法,他在這一生當中的確有大徹大悟的可能,也就是說他有明心見性的可能,這是無可置疑的。我剛才講了,這是了達,就是明瞭通達自他諸法的本體,這是講見性,這是一切世出世間學問的大根大本。

  下面兩句也相當的重要,這是講的教學。『說即雖萬般』,「說」是什麼?言說,就是我們講說教。像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我們中文翻譯過來的經典還不足一半,還不到一半,我們今天看起來已經是浩如煙海了。那佛教所遺失的還不曉得有多少。雖然我們沒有能夠完全的翻過來,但是諸位要曉得,我們所翻出來的都是世尊一代時教的精華,好東西盡在我們中國,我們依照漢文經典來修學已經足夠了。「說即雖萬般」。

  但是它的理是一個,『合理還歸一』。我們把它歸納起來,千經萬論,只說的一個「理」。這一個理是什麼?就是此地講的「一」,說來說去就是說這個一。不但佛法所謂是萬法歸一,儒家的大聖人孔老夫子,我們讀《論語》,《論語》裡面曾經有兩次提到,夫子所謂說「吾道一以貫之」,孔老夫子的道也是一。所以這個一我們要重視它。一說什麼?說的是一心。這到後面還會有很詳細、有很多的經文來給我們說明這一個道理。在《大方廣佛華嚴經》裡面,最後歸宿是一真法界,這就是「合理還歸一」,要歸到一真法界。清涼大師在《疏鈔》裡面給我們說,「一真法界,即是一心」。所以淨土宗自從東晉慧遠大師提倡以來,一直到今天歷久不衰,這是什麼道理?它是比哪一宗都興盛,修學的人非常之多,可是到今天很少人能夠說得出它的道理,那就是淨土宗的修學是直截了當的修一心不亂。換句話說,它就是修的「合理還歸一」,淨土宗是直截了當的修一心不亂。

  下面兩句是修學的樣子,『煩惱暗宅中,常須生慧日』,這個「慧日」比喻我們的般若智慧。般若智慧,諸位要記住,它是從一心裡面生的。換句話說,我們沒有證得一心,般若智慧就不現前;如果我們證得一心,這個智慧就現前了。而這個智慧運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那就是煩惱宅中常生智慧。正如惠能大師初見五祖的時候,他跟五祖說,「惠能心中常生智慧」,這就是此地這兩句偈的寫實,也是學習的總綱領,也是佛法教學的目的之所在。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不能夠常生智慧,我們就不是真正的學佛。因為真正的修學佛法必然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常生智慧,煩惱天天減輕,智慧天天增長。我們再看底下一首:

  【邪來煩惱至。正來煩惱除。邪正俱不用。清淨至無餘。】

  這一首這是說明了生智慧的方法。這是第四偈,說明生智慧的法則是在「二邊不立,中道不存,清淨無餘」,著重的就是在『邪正俱不用』。凡夫是用邪,二乘與權教菩薩則是用正。諸位要曉得,邪正是相對的,邪正是二邊,二邊都是病,都不是真實的。所以佛法裡面講正,這個正就是二邊都離開才叫做正。因為二邊都離開了,所謂是二邊不立,中道不存,這個心才到真正的清淨。清淨心就是一心,清淨心所造的法界就叫做一真法界。第五首:

  【菩提本自性。】

  著重在這個『本』,本來的。

  【起心即是妄。淨心在妄中。但正無三障。】

  這一首是講自覺。自覺最要緊的是在一切境界裡面不起心、不動念,這個就是覺。為什麼?起心動念就是妄。不要說我們在五欲六塵當中不起心、不動念,就是在弘法利生這一方面也不起心、不動念。諸位也許要問了,如果我們不發心去弘法利生,佛法如何能發揚光大?那豈不是違背了諸佛菩薩的本願?哪一個諸佛菩薩在因地裡不是發心眾生無邊誓願度?既然誓願度無量無邊的眾生,又不發心,那這成什麼話!諸位要曉得,這個發心不是起心動念,起心動念不是發心,這個一定要把它搞清楚。因為起心動念是妄,是迷而不覺。所以發心發的是清淨心,絕不是虛妄心。這個地方告訴我們,我們的清淨心在一切虛妄的境界裡面我們修什麼?是修『但正無三障』,這個「正」,諸位一定要記住,剛才說過是「邪正俱不用」的正,這才是真正的自覺。而第六首則是講的覺他。

  【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

  這是教我們、教化眾生。這個世間無論什麼樣的人,你是多善根、多福德的人,或者你是少善根、少福德的人,乃至於是無善根、無福德,像佛所講的一闡提,那是沒有善根的人。無論你修學是在順境,或者是在逆境,或者是在山林,或者是在鬧市,都不妨,都沒有關係。可是你要把握住一個原則,這個原則是什麼?那就是要常自見到自己的過失。諸位要曉得,這句話是什麼意思?豈不聞古大德常言說得好,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是什麼?妄念;念是什麼?是邪見。所以我們妄念、邪見起來的時候,不怕,就怕覺遲了。諸位要曉得,如果一見自己的過,這個就是覺。

  第一句說了,『世人若修道』,這修的什麼道?我們所修的是覺道。所以什麼境界都不妨,要緊的是要在境界裡面覺而不迷。如果我們在境界裡面起心動念了,這就是迷了。如果起心動念再要加上執著,再要加上取捨,那你就迷得是愈來愈重了。如果你一曉得,我這個動念錯了,我為什麼被境界所轉?你要是有這麼一個覺悟,這就是見到自己的過了,我為什麼被境界所轉?譬如我見色,起了貪愛之心了,一下覺悟了,我為什麼被它所轉?這就是見自己過了。所以見自己過,要常常見自己過。換句話說,二六時中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在這個境界裡面分別、執著、起心動念,都是過。所以你要常覺。不覺就迷,不覺就被境界所轉。要曉得,境界是虛妄不實,前面六祖大師的偈子說得很好,「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六祖大師教學的宗旨,本來無一物。所以我們不應該被虛妄的境界所迷惑,不應該被虛妄的境界所轉,我們才能夠得到正覺。『與道即相當』,這個「道」就是覺道,也就是一心不亂的大道。這個一心不亂的義趣我們留在後面再給諸位說明。第七首:

  【色類自有道。各不相妨惱。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

  這一首偈相當的重要。這個『色類』是指一切有情眾生。「行正是指自己的心思言行,得其正,則見一切道理」。這個意思是說一切有情的眾生,拿今天的術語來講就是動物,我們今天把一切眾生分為三大類,動物、植物、礦物,有情眾生是專指動物,一切動物各有他自己的『道』。這個「道」當作道理講,他有他生存的道理,他有他生活的方式,各個不相妨惱,不相妨害、不相惱亂。這一首偈子是教我們明瞭我們對於一切萬法的覺悟,它有它的道。譬如我們從大處著眼來看,佛法裡面講十法界,除了四聖之外,天人有天人之道,我們這個人間有人間之道,畜生有畜生之道,餓鬼有餓鬼之道,各有各的道,彼此不相妨害。這些道總不外乎起惑、造業、受報而發生的現象,正如同佛在楞嚴會上所講的「循業發現」,循他的業力所發現的這些現象。真正明白通達這個道理,我們在一切眾生界裡面,心不起分別、不起執著、不起心、不動念,我們這個心得到一了。我們在一切眾生界裡頭會起心動念,為什麼原因?就是不曉得這個事實真相。

  所以此地這個道,『自有道』,就是有它的事實真相。了解它的事實真相,我們的心平等、清淨,這個樣子我們才能夠得到真正的道。得自己的清淨心,也能夠見到一切眾生的本來面目,見到眾生的種種因緣果報。然後再發大心,發大悲心去救度他們。可是諸位要曉得,救度一切眾生是要一切眾生機緣成熟了,佛菩薩才能度他;如果機緣沒有成熟,佛菩薩要度他,那是找麻煩,不但不能度他,恐怕把他得度的機緣又要延後了。這就是所謂的觀機施教,這在佛教教學裡頭是相當重要的。後兩句說『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你要離了事實真相,你自己去找、去尋求、去研究它,想去研究它到底是回什麼事情,那錯了,那你是「離道別覓道」了。實在講,道不離人,人自離之。第八首說:

  【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

  這個『懊』就是懊悔、後悔。

  【欲得見真道。行正即是道。】

  剛才我說過了,『行正』就是自己的心思、言行都得其正,這就是道。怎樣才得其正?也是前面所講的「邪正俱不用」,邪思、正思都不用,完全是一個清淨心現前,也就是祖師所講的「本來無一物」,叫你這個心裡頭乾乾淨淨、一塵不染,放大光明照了一切,這就是道,這是真正之道。如果不曉得這個道理,不懂這個修行的要領,那你是『波波』,就是一生勞碌奔波,過了這一輩子,到老來還是非常後悔,為什麼?這一生空過了。一生想求道,結果都沒有求得。怪誰?要怪自己,不能怪別人。佛在一切經典裡面,我們可以說,每一部經論都把真道理論、方法全都說出來了,所以我們多讀大乘經典,常常比較起來看,很容易領略、很容易體會。只要我們能夠依教修行,證道、見道的確不是難事。下面第九首:

  【自若無道心。闇行不見道。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底下一首:

  【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

  這兩首偈子裡面,見過、見非總是心為境轉。第九首第一句,『道心』就是覺心,自己要沒有「道心」,就是沒有覺心,所謂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你沒有覺心。『闇行』是什麼?是迷惑顛倒的心思、行為。「闇行」決定見不到一真的大道,見不到諸法的真實相。為什麼?是因為你自己迷而不覺。如果是一個真正的修道人,祖師在此地告訴我們,他必定是『不見世間過』。也許諸位要問了,世間,尤其是今日的世間,造罪業的人相當之多,一個修道的人對於好人壞人都分不清?這個話不是這樣講的,不是這麼說的。這個「不見世間過」是說你自己的內心,外面善惡境界了了分明,可是你自己心裡面是清淨的,一塵不染。如果你要見到世間過了,換句話說,你就染了。

  底下一句,『若見他人非』,見到別人不是了,你的心也被境界染了。外境有沒有是非?有是非。你對這個是非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像前面給諸位所講的「色類自有道」,這些眾生起惑、造業、受報,你完全了解,明明白白,你的心就像一面鏡子一樣,照得清清楚楚。染不染?不染。雖然照得清清楚楚,但是一塵不染,這叫「不見世間過」,不見他人非,是這個意思。這是真正修道人。可見得他這個心對待外面境界,對待一切修善、造惡的眾生,他的心是平等的、是清淨的,所以叫大慈大悲。這個是講修行人自己本身的確是如此。

  可是他在接眾的時候,接眾的時候,剛才講了,是平等、清淨、慈悲。諸位要記住,平等、清淨、慈悲就是一,就是一心。平等就是清淨、就是慈悲,慈悲就是清淨、就是平等,是一而三、三而一。用的是這個心。他對待修善的人很和善,對待作惡的人也可以很暴力去懲罰他,對於修善的人是獎勵他,獎勵與懲罰都叫做大慈大悲。為什麼?目的都是要叫他覺悟、要叫他見性,這是菩薩行,這才叫真正的覺他、利益他人。所以菩薩決定不會心裡頭真正說,我有見到有過失,見到別人不對,沒有。如果他心裡頭果然是如此,我們可以斷定他依然是凡夫,他不是菩薩。

  所以大師在此地教給我們,『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左」是什麼?左是左降。在中國右面是升、往上升,左面就是往下降、墮落了。你要見到別人有過失、別人不對了,你心裡頭真這樣見,那你就是退轉了。所以應該如何?『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別人迷惑顛倒造罪業,他在迷得很重的時候,我們沒有辦法阻止他,沒有辦法阻止就不能阻止。那他繼續在造罪業,我們看到將來他要墮地獄,那只好讓他墮。為什麼?這個時候拉不得,你只能夠是看到他,只能夠給他種佛的種子。這個佛的種子怎麼種?譬如說看到你了,他會笑笑,念一聲阿彌陀佛,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金剛種子。他現在造無量無邊的罪業,他將來墮落,墮落之後他要到地獄受苦。地獄受苦圓滿了,終歸會有一天他又到人道得到人身的時候,這一句阿彌陀佛、這一句佛號就是金剛種子,他會以這個殊勝的因繼續再會修行證果。所以在這種情形之下,我們就給他種遠因,就給他下佛的種子。

  或者是他看到佛像,或者是看到經書,或者是看到出家人,或者看到在家人學佛的樣子,這都是給他種金剛不壞的種子。所以對於這些惡人,邪見執著深重之人,不能回頭之人,我們就用這個方法,這就是已經盡到我們的心力救護他們。如果他能夠接受,那當然我們全心全力幫助他;不能接受,我們就示這個相給他看,讓這個相落在他八識田中。第十一首偈說:

  【但自卻非心。】

  這個『卻』當去、當作排除或者當作遠離,我們自己要離開。

  【打除煩惱破。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

  一個真正修行人只要去自己的菲薄他人之心,要遠離,一定要捨棄。換句話說,見到世間過、他人非,決定不能放在心裡,最好叫你這個心不落這些印象。可不可以見?可以見,當然見。雖見是見如不見。見是什麼?統統明瞭,這就是你的智慧;見而不見,不見就是你的清淨心現前,就是你這個心不為境界所動、不為境界所染,見如不見。見如不見,難!不見,我心清淨,容易;見到之後像不見一樣,這個難。所以必須是見而不見、不見而見,見與不見是一不是二。這個是真正修行、這是真正功夫,這樣才能破煩惱、才能夠破無明。

  所以在相上是『憎愛不關心』,心裡沒有事,『長伸兩腳臥』,這個就是形容無事的樣子。那他說沒有事情,沒事怎麼樣?有人問慧海禪師,我們舉他做例子,有人問他,你老人家平素用功,用的什麼功夫?他回答得很妙,他說我平時用功是飢來吃飯睏來眠。你們想一想,哪一個人肚子餓了不吃飯,哪一個人睏了不睡覺?吃飯睡覺就是他的修行功夫。他這個意思答覆的是什麼?他已經沒事了,除了肚子餓了吃飯,睏了睡覺之外,我沒有別的事情。這就是此地「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這兩句話就是說明了得大自在,他沒有事情,他得大自在了。

  前面所講的都是著重在自己修學的理論、方法、境界,第十一首「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這都是講他的境界。到這個境界,這是自覺圓滿的境界,自覺圓滿的樣子。底下一首這是講教化眾生。自覺而後他有什麼事情?他有的事情就是教學,就是教化眾生。教學,諸位要知道,必定要眾生機緣成熟了,菩薩就要出來教化眾生,緣成熟了。

  【欲擬化他人。自須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現。】

  這是講教學目標和方法,這是諸位要記住的。在此地我把這幾首偈子的重點跟大家提示出來,前面我們己經講過了,我在這裡念一念,這是很重要的地方。第五偈、第八偈中的「但正」、「行正」皆是指「邪正俱不用」之正。第九、第十偈中「見過」、「見非」,總是心為境轉,這是要不得的。第十二首剛才念的是教他目的在化疑生信,這個化是化解,他有疑惑,必須要把他的疑惑化解,幫助他建立信心,然後見性證果。第十三首偈是生信悟解,百界千如。

  在教學就是化他,這是我們所謂是為眾生做增上緣,我們幫助他學佛,幫助他學佛就是幫助他覺悟,佛就是覺悟,幫助他覺悟,這就是教化他人。自己一定要有方便,有權巧方便的辦法。而目標是『勿令彼有疑』,這個是教學裡頭很重要的原則。如果我們講的這些東西叫人家懷疑,那就錯了,那我們不管怎麼樣講,縱然費盡了氣力,費了許多唇舌言語,不能叫人生信,反而叫人懷疑,那我們的教學方法就錯了。教學方法要能夠得其善巧方便者,一定是叫聽的人當下就能夠斷疑生信。能夠斷疑生信,這就是自性現前,『即是自性現』。為什麼?自性裡面決定沒有疑的,疑是妄心裡面才有疑。下面第十三首,剛才說了,這是生信解悟。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兔子沒有角,你要是離開世間要求菩提,那就好像你在兔群當中你去找角去了,那哪裡找得到?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由此可知,菩提在哪裡?菩提就在世間;菩提是佛道,求佛在哪裡求?要在世間求;成佛在哪裡成?也在世間成。這一點我們可以在《法華經》裡面見到。世尊在《法華經》裡面為我們講十如是,所謂「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這幾句話不但是給我們說明『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同時也給我們證實了「色類自有道,各不相妨惱」,的確是給我們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要我們自己去深加體會,仔細的去思量,了解事實的真相,破除我們的疑惑。這是《法華經》裡面的幾句話。這在《法華經》裡面是相當重要的一段經文,著名的十如是。

  天台大師將這十如是一展開,說出了百界千如,把這個意思發揮得淋漓盡致,這是說百界千如。這是天台智者大師,他對這十句,他用三轉讀法,譬如說像「如是相」,他是把這一句念作如是相、是相如、相如是,其餘的九句都可以照這個樣子,如是性、是性如、性如是,這樣解釋成百界千如。佛在經裡面常給我們講十法界,天台大師給我們解釋成每一個法界裡面都有十法界,這就是解釋為一百個法界了。每一個法界都有十如是,一百個法界再乘十,就是一千如是。這是說明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所以是悟悟全真,頭頭是道,迷者不自覺而已,如果是覺悟的人,哪有不是?再看底下一首:

  【正見名出世。邪見是世間。邪正盡打卻。菩提性宛然。】

  可見得在佛法境界裡只有邪正而已。什麼叫『正見』?「正見」就是覺悟的見解,覺而不迷的見解就是正見。正見就叫出世,為什麼?超越了世間。這個世間不但是指我們三界六道的世間,實在是包括了十法界的世間。換句話說,覺悟、正見超越了十法界。超越十法界那是什麼?那是一真法界。迷的時候就叫十法界,悟了的時候就叫一真法界。迷了的時候叫凡夫,悟了的時候叫佛。佛與凡夫、世間與出世間,只是迷悟的名詞上的轉變,而非事實真有,不是事實真有。我們如果要是真正證得了正見,記住前面有一句話說,「邪正俱不用」,這裡還是這個意思,『邪正盡打卻』,邪正都不用。邪正都不用的時候,『菩提』自性就現前了。

  凡夫用邪不知道用正,聲聞、緣覺、權教菩薩用正不用邪,可是那個正也變成了障礙。由此可知要想真正的明心見性,必須要把邪正二邊都離開,正是本來無一物,我們清淨心中沒有邪,沒有邪當然也沒有正。沒有邪你還要見一個正,那叫「頭上安頭」,那個正也變成邪了,這一點意思希望諸位要仔細的去體會。佛說正,是因為對邪而說的正,如果邪沒有了,正也沒有了。正如同那個病人,因病才說藥,如果他沒有病,沒有病,你想想看,哪來的藥?我們走到市面上看到有很多藥店,諸位要曉得,是因為有病人才有藥,沒有病的人,他心裡頭、他身子沒有藥,他境界裡沒有藥。如果有藥,換句話說,他有病。所以無病,那就沒有藥;無邪,正也沒有了。這是說明為什麼邪正二邊都不要的道理,因為它是對立的,它是相對的,這裡叫我們超越相對。末後這一首是大師勸勉我們,也是總結。

  【此頌是頓教。】

  『此頌』是指前面一十四首頌是頓教法門。

  【亦名大法船。】

  『船』是比喻,『法』是方法,這是最殊勝的修學方法,最高的修學原理原則,所以稱之為「大法」。我們依據這個大法來修行,就好比我們坐上這個『大法船』就能夠度脫苦海,能夠度過一切邪正是非,而達到究竟菩提涅槃的彼岸。這是個比喻。

  【迷聞經累劫。悟則剎那間。】

  這是講我們聽的人,說明聽眾的態度。如果你是『迷聞』,大師給我們講解,你還是迷惑顛倒。什麼叫迷惑顛倒來聽?你是著相的聽,你是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用這種心來聽,那你就是「迷聞」。迷聞,你要到什麼時候才能開悟、到什麼時候才能成佛?那要『經累劫』。佛在一切經裡常講三大阿僧祇劫,要這樣長的時間。為什麼?因為你修學佛法是迷聞,是盲修瞎練,所以要經這麼長的時間。如果你要是悟聞,就是一聽他就覺悟了,言下大悟,那你成佛一剎那之間,一剎那之間就超越三大阿僧祇劫。

  我在前面也跟諸位講過,今年暑假期間,我們在禪林寺辦大專講座,藍吉富教授就向我提了個問題,佛經裡面講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這話是真的還是佛方便說的?我答覆他是亦真亦假。怎麼說亦真亦假?這兩句話就說出來了,如果你要是迷聞,那是真的;你要是悟聞,那就是假的。悟聞什麼?你立刻就成佛了,你要是迷聞的話,那恐怕不止三大阿僧祇劫。佛講三大阿僧祇劫是很保守的說法,再說多了恐怕把你嚇倒,確實是如此。這兩句也就是照應前面六祖所說的法則無頓漸,法沒有頓漸,頓漸就是學法的人他有迷悟。迷聞那就屬於漸教了,他要是一下言下大悟了,這就屬於頓教。但是六祖所接引的是上上根人,六祖所傳的是頓教法門,所以在這一部經裡面,指導的原理原則都是最上乘,完全是適合於頓悟、頓修、頓證根性人而發明的。偈頌到此地給諸位介紹完了。再看底下經文。

  【師復曰。今於大梵寺說此頓教。】

  這是應韋刺史之請,在大梵寺做這一次的講演,這一章是最完整的紀錄,是他一天,也就是一次所講的。

  【普願法界眾生言下見性成佛。】

  這兩句話是說法終了迴向的意思,這兩句話我們可以把它當作迴向偈來讀。也就是六祖大師的願望,眾生無邊誓願度,普遍的求願法界一切眾生,有這個機緣聽到我所說的、有這個機緣讀到《壇經》的人,希望他都能夠在言下就見性成佛。所以說頓悟、頓修、頓證。

  【時。】

  這個『時』就是六祖說法完了的時候。

  【韋史君與官僚道俗。】

  這就是與會的大眾,前面說過了,一共是有一千多人。

  【聞師所說。無不省悟。】

  『省』就是覺醒過來,『悟』是開悟。大家都能夠省悟過來,知道自己過去所修的都不太正確。經過大師這麼一開示、一指點,才真正明瞭修學的理論、方法與境界,真正的明瞭了。當然「省悟」各個人有淺深程度上的不相等。

  【一時作禮。】

  大家同時行禮,這是禮節。

  【皆歎善哉。】

  這個『一時作禮』是身業的恭敬,讚歎善哉,這是口業的恭敬,就是三業禮敬,身口表現於外,表現內心對大師的恭敬、感激,不期而然的都說出這麼一句話。

  【何期嶺南有佛出世。】

  真沒有想到嶺南這樣偏僻的地方居然有佛出現於世間。這是讚歎大師,大師所說與佛出現在世間完全沒有兩樣。第一章到這個地方講完了。

  再繼續看第二章,第二章的題目:

  【釋功德淨土第二】

  『釋』是解釋,解釋『功德』與『淨土』這兩個問題,『第二』,在《壇經》的順序上是擺在第二個大段。此乃次日,就是在大梵寺講經的第二天,韋刺史提出的問題,六祖大師答覆他,答覆韋刺史及大眾之疑而說的。說的意思是在指示大家應當修無漏的功德,莫著有為的功德,因為有為的功德是人天果報。這是大師在解釋這功德的意思。至於淨土,大師這個意思是教我們應當要取自性淨土,也就是淨土法門裡面講的理一心不亂,不要取方便土或者是同居土,何況其餘。此是大師悲心開示,而不是破淨土,不可錯解大師的意思。這個地方我們要好好的想想,不要以為大師在此地提倡禪宗,毀謗淨土,那你就是錯解了六祖大師的意思。請看經文:

  【次日。】

  這就是第二天。

  【韋刺史為師設大會齋。】

  這是供養六祖大師。供養不是供養他一個人,不是供養大師一個人,凡是與會的大眾,等於說大家在一起大會餐,普供養。這種供養法在佛門裡面修福可以說是最圓滿殊勝的法會,供齋的法會。

  【齋訖。】

  這就是吃完飯之後。所謂的『齋』,我在這個地方略略的跟大家解釋解釋。現在有許多人把素食當作「齋」,這是錯誤的。齋不是吃素,素食是素食,齋是齋。齋這個意思(定義)是過午不食,嚴格的講不能叫過午,《戒經》裡面講「過中不食」,日正當中,過了中,就是日正當中,就不吃了。所以在古時候,釋迦牟尼佛那個時候,出家人吃飯是日中一食,一定是在日中之前吃飯,過中以後就不吃了,這個就叫做齋。他的飲食,他吃肉也好,吃什麼葷素都沒有關係。那個時候制度是托缽,佛法是以便利一切眾生為第一義,如果你吃素要去麻煩別人單獨給你做,這個就失掉了慈悲心,所以出家人托缽,人家給什麼就吃什麼。一直到今天,南傳的佛教,像泰國、錫蘭,還是採取托缽的制度,依然是人家供養什麼就吃什麼,沒有分別。

  這個素食,前面也曾經跟諸位說過,是我們中國人提倡的,所以今天全世界的佛教,吃素食的只有中國。可以說除了中國之外,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佛教都沒有素食,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的。這也是色類各有道,我們中國人有中國人的道,他們學佛有他們學佛的道。素食,前面我也曾給諸位說過,好處很多,的確值得提倡。在中國提倡素食是梁武帝開始的,以後我們佛門來響應他,就成為佛教的一種生活習慣了,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的。

  齋是過中不食,為什麼說不能過午?因為我們中國的午時是十一點到一點,十一點到一點,正中是十二點。可是事實上又不然,因為每一天日中的時間都不相同,如果要真正持齋,我們一般講持午,持齋,他必須手上要有一本天文日曆。現在我們中央氣象台有發行,可以向它買得到,買天文日曆,你去查看,每一天日中的時間是幾點幾分幾秒,過了就不能再吃了,這個才叫真正的持齋。所以你要沒有一本天文日曆,你就不曉得每一天是幾點幾分幾秒鐘是日中,過了那個時間就不能吃了。所以他不是過午而是過中。「齋訖」,中午吃完飯之後,這是必然的道理,吃完飯之後這些供齋的齋主一定有請法,來請求法師開示,這個地方也不例外。

  【刺史請師陞座。同官僚士庶肅容再拜。】

  這個『再拜』就是請法一定有的禮節,「拜」而後請,這是表自己的誠心。佛法裡面常講,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這是請法的恭敬心。底下是請法的言詞,就是提出來的問題。

  【問曰。弟子聞和尚說法。實不可思議。】

  這兩句話是讚歎,正如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所說,第一個是禮敬諸佛,第二是讚歎如來,所以禮敬之後一定是讚歎,這是表示自己的誠敬。禮敬、讚歎之後,這是把自己的疑問要提出來了。

  【今有少疑。】

  就是我聽了以後,聽了前面昨天一段的開示之後,還有一點點疑惑,請您老人家開示。

  【願大慈悲特為解說。】

  求大師再發大慈大悲,特意為我來解說,就是開導的意思。

  【師曰。有疑即問。吾當為說。】

  六祖大師就說了,有疑你就問,我應當要跟你說。韋刺史就說了:

  【韋公曰。和尚所說可不是達摩大師宗旨乎。】

  這是第一個問題。『和尚』是學生對於老師的稱呼,這是親教師,翻成中國的話就是親教師。親教師,你昨天所講的這個開示,是不是就是達摩祖師祖祖心傳的宗旨?

  【師曰。是。】

  六祖大師說,是的。由此可知,釋迦牟尼佛傳給迦葉尊者,迦葉尊者代代相傳,傳到六祖大師,大梵寺一天統統說盡了。所以《六祖壇經》這第一章是最重要的一章,真正修學的人應當要熟讀,最好能夠把它念背。唯有能夠念背,才能夠在日常生活當中時時提得起觀照。如果你要是年歲太大了,背這個經文已經不可能了,最低限度要把十五首無相頌背過,而後才能夠談得上真正的修學頓教法門,這個非常重要。韋公又說了:

  【公曰。弟子聞達摩初化梁武帝。】

  這就是說達摩祖師當年到中國來的時候,那個時候正是我們中國歷史上所謂的南北朝的時期。因為梁武帝姓蕭,所以我們稱為蕭梁。而梁武帝見到達摩祖師之後,曾經問過這麼一個問題:

  【帝問云。朕一生造寺供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

  梁武帝是當時佛教最大的一位護法,一直到今天我們都紀念這一位大德。因為他對於佛法的護持,實在是太了不起了,對於佛法的承傳,他的功勞可以說在歷代護法裡面,真正是首屈一指。所謂江南四百八十寺,四百八十座寺院都是梁武帝執政的時候,以他自己的願望、以國家的力量來造的。他既然造寺院造了四百八十座,我再給諸位說明,每一座的寺院規模都比我們台灣佛光山要大,他度的出家人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所以他講供僧、布施、設齋,這是問問達摩祖師,我有些什麼功德,我的功德究竟有多少?達摩祖師就告訴他:

  【達摩言實無功德。】

  實在跟你講,沒有功德。梁武帝聽了這一句話,就像一盆冷水澆在頭上,一生做了這麼多好事,為佛門大護法,怎麼沒有功德?所以他就問了:

  【弟子未達此理。願和尚為說。】

  前面講「達摩言實無功德」,這個公案就到此地為止。下面這個『弟子未達此理』就是韋刺史與當時在會的大眾對於達摩祖師所講的這個話、這個道理不明瞭,有懷疑,求『和尚為說』,這個和尚是指的六祖大師,六祖大師為他解釋。在這個地方我首先要把這個功德跟法身,我們把底下這一段文念一念,我再把這個意思跟諸位說出來。

  【師曰。】

  這個『師曰』就是六祖大師說。

  【實無功德。】

  六祖大師重複一遍,重複達摩祖師的話,『實無功德』。

  【勿疑先聖之言。】

  不要懷疑『先聖』的話,這個「先聖」就是指達摩祖師,對於達摩祖師的話不要懷疑。

  【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供養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

  這叫求福,不可以將福報就以為是功德,福報是福報,功德是功德,是兩回事情。

  【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如果當年梁武帝要問達摩祖師說,我一生造寺供僧布施設齋,有何福德?那達摩祖師一定講,你的福德很大很大。因為他修的是福,不是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到這個地方我跟諸位解釋解釋,什麼叫功德、什麼叫法身?這裡頭有兩種說法。第一種,「顯本法性,以成其身,名為法身」,顯,顯示我們本有、本具的法性,以這個為身,這叫法身。所以經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幾句話都是佛在《華嚴經》上講的。就這個意思來說,這個法身那是一切眾生個個都具足的。不但有情眾生具足,無情眾生也不例外,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同圓種智就是顯示本有的法性身。這是第一個意思,這是稱性的,大家都有。第二個意思與功德就有關係了,是以一切諸功德法而成的身,這叫法身。如果照這個意思看,一切眾生就沒有了,唯有諸佛菩薩以及乘願再來者得稱之,他有功德法身。

  所以這裡頭有兩層意思,一個是性具的,就是我們本性裡本來具足的,不必修就有的。第二種這個意思是修得的,雖然本具本有,可是我們現在迷了,迷了之後我們的法身不現前了,必須要修功德,我們這個法身才又能夠現前。所以此地著重在第二層的意思。下面六祖大師要給我們做更明細的解說,希望大家要留意。

  【師又曰。】

  六祖大師又說了。

  【見性是功。平等是德。】

  這是解釋功德最上乘的意思,也是大菩薩們才具有的。沒有見性都不叫做功,平等心沒有現前,那都叫修學還沒有得道。所以這個德,道德這個德,跟得失的得是一個意思,就是你真正得了。得了什麼?得到平等,真正是見性了。見性就得平等,平等就是見性。所以這個在淨土法門裡面是屬於理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還沒有到達這個境界,這是理一心不亂的境界。我們要曉得,功德最殊勝的解釋是這個意思。

  【念念無滯。】

  『無滯』就是無障礙,念念當中沒有障礙。

  【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

  這一句就是註解、解釋前面的兩句話「見性」、「平等」。在日常起作用一定是念念都沒有障礙,念念自性現前,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自行化他,這就是真而不妄、實而不虛的妙用,這才叫真正的『功德』。這種「功德」只有諸佛菩薩才具足。

  我們接著再往下面看。底下這就是具體表現在待人接物一切事相之中,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像前面兩句經文說的境界太高太高了,若不見性做不到,都是理一心不亂,所謂法身大士的境界,我們讀了、看了也是望洋興歎。我們從哪裡下手?底下就是教給我們初學入門之處,這是我們應當特別留意的。

  【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

  這兩句指出我們初學入門,我們無論在什麼場所,無論在什麼時間,無論對待什麼人,心要謙虛、心要卑下,我們能夠謙下待人這就是功。內心謙虛,外面我們對人要禮敬。普賢菩薩十大願王那是教給我們修學綱領,第一條就講禮敬諸佛。諸佛是指誰?就是指一切眾生。這個諸佛是講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未來佛就是現在的一切眾生。所以說一切恭敬。諸位要知道,恭敬,自己的心一定要謙虛,如果這個心不謙虛,那個恭敬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說內心謙虛、外在恭敬,這個就與見性平等相應。我們要修見性平等法,應當從謙虛禮敬下手,這個是真正的修功德。

  【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若覓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常行普敬。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自性虛妄不實。即自無德。】

  這一段都是我們修學下手之處。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念到此地,經文我們下一次,就是明天,我們繼續跟諸位詳細的講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