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第十六集)  1982/10  檔名:09-003-0016

  《六祖壇經》第十四講。

  經文第二十四頁第九行,「師曰,如是釋子」,從這個地方開始。這是說到志道禪師所提出來的問題,他提的這個問題實在是屬於外道的思想。所以祖師第一句話就告訴他,你是佛弟子,這個「釋子」就是佛弟子,你怎麼去學外道?「斷常邪見而議最上乘法」,以邪知見去議論如來大涅槃法,這是犯了很大的錯誤。下面祖師為他開導:

  【據汝所說。即色身外別有法身。離生滅求於寂滅。又推涅槃常樂。言有身受用。斯乃執吝生死。耽著世樂。】

  這是一般人的通病,也是佛法最不容易悟入的一個難關的所在。我們必須要曉得,佛祖說法,實在是無法可說。正如同世尊在《金剛經》裡面所講的,他說法四十九年,到最後完全否定了,誰要是說佛說法,這叫謗佛,不知道佛所說的真實義,這一點我們要明瞭。所以諸佛世尊的說法,實在是一種不得已的權巧方便;換句話說,法本來無說,這個意思前面我們己經討論得很多了。可是眾生的習氣總是離不開二邊,就是邊見。這個地方,知道他所犯的過失也就在此地。所以祖師說他,你為什麼修習外道,拿外道的見解來議論最上乘法?這個就是像一般世間人的知見,把色身(就是我們現前的肉身)與佛所講的清淨法身以為是兩個身;換句話說,色身之外另外還有一個法身。生滅與寂滅也把它看作兩樁事,寂滅之外還有個生滅,這是過失。

  經裡面講的『涅槃常樂』就是「涅槃」的四淨德,「常樂我淨」。實際上涅槃具這四種淨德,法身、解脫個個都具這四淨德。我們也以為是意識心在那個地方受用,以為是意識心的受用,這是錯誤的。這個就是祖師說的,依然沒有法子離開我法二執。所以說『執吝生死』,「執」就是執著、「吝」就是愛惜,不肯放下,不肯放下生死。此地這個生死是講的兩種生死,一種是三界之內的分段生死,另外一種就是三界之外的變易生死,這兩種生死你捨不得放下。換句話說,你還是耽著世間五欲六塵的享受。你只要有這樣的心就無法入道。道就是真如、就是本性、就是本覺,這是常住真心,一切眾生是個個現成,人人具足。一切眾生之所以不能證得,就是「執吝生死,耽著世樂」,這是我們的大病,我們應當要曉得。

  【汝今當知。佛為一切迷人認五蘊和合為自體相。分別一切法為外塵相。好生惡死。念念遷流。不知夢幻虛假。枉受輪迴。以常樂涅槃翻為苦相。終日馳求。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樂。剎那無有生相。剎那無有滅相。更無生滅可滅。是則寂滅現前。】

  這幾句是六祖大師將世尊說法的本意給我們說破了,這也就是說,佛無法可說。無說之說是依什麼?是因為一切眾生迷失了真常,迷失了自性。他怎麼迷的?他把五陰和合的這個身以為是自己,而又錯認以為五陰是真有,是實在有之物。這就是在境界裡面無端生起我法兩種執著,執著五陰和合身相為自己,這是我執;執著五陰法是實有,這是法執。只要一有這些執著,必然在境界裡面起分別、妄想,分別一切法為外塵相,這是法執。我法二執生起來了,根本煩惱就隨之而起。

  『好生惡死』,我們俗話講貪生怕死。『念念遷流』,這是講的妄念沒有中斷的時候,不曉得一切有為法實在都如夢幻泡影,《金剛經》裡面告訴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祖師說『不知夢幻虛假』,在這個裡面起心動念,造業受報,『枉受輪迴』。這是講眾生迷惑顛倒的相。他迷,諸位要曉得,他是依本覺而起迷的,所以說『以常樂涅槃翻為苦相』。換句話說,「常樂涅槃」是真實的,因為你迷了,把常樂涅槃亦變為生死輪迴,在虛妄的境界裡面『終日馳求』,這是可憐憫者。所以,佛乃指示我們『涅槃真樂』,也就是指示我們的真性本有。

  下面講『剎那無有生相,剎那無有滅相』。這個「剎那」是印度話,意思是講一個很短的時間,極短的時間,這是梵語。在《大藏法數》裡面說,這是很重要的話,希望大家要記住,「一念中有九十剎那,一剎那中有九百生滅」,到底一念是多長?這個念頭的起滅,實在講是太短暫了。或者有說,這也是經裡面說的,「壯士一彈指間」,這個壯士是身體非常強壯的人,他這個一彈指,諸位想想,一彈指的時間太短了,而這個一彈指就有「六十剎那」。諸位要記住,一剎那裡面有九百生滅。如果以我們普通人來講,像我們一個身體健康的人,大概在一秒鐘至少可以彈四次指。要以四乘六十再乘九百,諸位想想,這一秒鐘當中,我們一秒鐘彈指四次,四乘六十乘九百,二十多萬!這就說明十法界依正莊嚴的這些相不是真實的,是虛妄的。

  但是經典裡面這個說法還是方便說,雖然講生滅是極其短暫,依然是方便。真實說,這個生與滅是同時的。因為它同時,所以就無生無滅,這就沒有生滅可說。而我們現在所現的這個相,佛為我們方便說之為相續相。如果我們要能夠真正體會到一點佛說法的意思,有沒有個相續相?如果在真如本性裡面還有個相續相可得,諸位想想,這是究竟說嗎?這個境界能算是圓滿真實嗎?可見得佛說法不得已而說。所以種種說法無非方便。如果要講真實,那就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相續還是妄,真實法裡頭覓相續也了不可得。要入這個境界,這就是無生法忍、寂滅忍。

  所以六祖在此地說「剎那無有生相」,這生就是生起,「剎那無有滅相」,無生當然就無滅,有生則有滅。所以剛才我說了,如果是個相續相的話,那有生就有滅。那現在問題來了,經裡面佛常講,剎那生滅的相續,難道是妄語?給諸位說,不是妄語。佛雖然以種種方便說,可是他的種種方便不離真實,這實在是妙絕了。所以千萬不要以為方便法一定是離開了真實,其實不然,它是依真實所起的方便。所以方便原本就是真實,只看我們自己如何去體會。我們講體會,也就是禪宗所謂的言下大悟。不善學的人,聞佛說法,從佛的音聲、文字裡面起分別執著,那就錯了,那就不能得佛所說的真實義。

  到『更無生滅可滅』,這個時候就『寂滅現前』。這些是如來親證的境界,無生無滅,這就是我們常常講的無生法忍。到無生滅可滅,這個就是寂滅忍,這是諸法的真實相完全顯露了。這一些皆是如來果地親證的境界。在圓教,自從初住一直到如來果位,位位增進,初住、二住、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位位增進,就是增進無生法忍與寂滅忍,這是佛與大菩薩的境界。

  【當現前時。】

  就是寂滅現前的時候,我們一般講寂滅現前是圓教十地以上。在《仁王經》裡面講的,十地菩薩是下品的寂滅忍,等覺是中品,如來果地則是上品。實在說,寂滅的境界就是淨土法門裡面所講的常寂光淨土,在什麼地方?就在現前。由於我們自己的心不清淨,所以雖在眼前,我們不能夠證得,這就是所謂的不覺,這就是所謂的迷惑,我們不能證得這個境界。雖不能證得,我們寂滅的境界並沒有失去。所以佛在大經裡面才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就是這個意思,所謂是「在聖不增,在凡不減」,這是我們要肯定的。所以說當寂滅現前的時候:

  【亦無現前之量。乃謂常樂。】

  這個叫常樂我淨。

  【此樂無有受者。亦無不受者。】

  如果要有受,我們要問誰受?有能受所受,那是眾生法,不是佛法。無有受者,也無有不受者,受與不受都離開,這個叫正受。這種境界也不容易理解。為什麼不容易理解?那就是我們我執未破。要是破了我執,就很容易懂了,這個境界就能夠體會得幾分了。

  【豈有一體五用之名。】

  這個『五用』就是指的五蘊。

  【何況更言涅槃禁伏諸法令永不生。】

  這個就是前面志道所謂的,「有情之類不斷不滅。若不聽更生,則永歸寂滅,同於無情之物。如是則一切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這種知見都不是正知正見,全是以凡夫的心測量聖者的境界,這是全錯了。所以祖師在這裡說:

  【斯乃謗佛毀法。】

  這個罪過就很大了。

  【聽吾偈曰。無上大涅槃。圓明常寂照。凡愚謂之死。外道執為斷。】

  向下祖師一共有八首偈,來給我們說明這個大問題,這個裡面我們每句都要注意到。前面這兩句,實在也就是禪家所講的本來面目,是我們自己的本人,與我們這個關係非常的密切,在這裡我給大家細細的說說。

  『無上大涅槃』,在《入道要門論》裡面說,「如何得大涅槃?」這是假設有一個人提出這麼一個問題,祖師就答覆了,「不造生死業」;換句話說,不造生死業就得無上大涅槃了。「對曰,如何是生死業?」這個總得要曉得。祖師就說了,「求大涅槃是生死業,捨垢取淨是生死業,有得有證是生死業,不脫對治法門是生死業」。只舉這幾個例子,諸位細細的去想想,你懂不懂什麼叫生死業,你能不能夠把生死業離開?那麼「大涅槃」就現前了。底下一句是講涅槃的五種德相,『圓明常寂照』,「圓」是一物不欠,一切萬法無有一法而不具足,這個叫圓。「明」是講妙淨明心,也就是我們所謂說無量的智慧,盡虛空遍法界無有一法不明瞭,無有一法不通達。「常」是無始無終、無起無滅,「寂」是無有散亂,「照」是靈靈不昧。這一句裡面是說明大涅槃的五種德相。在這個簡單的解釋裡面,諸位一定要細心的去體會,那就是說明,要緊的是不造生死業!

  我們想想我們自己現在,我們的生死業從來就沒有終止過,所以我們沒有法子證得大涅槃。雖然大涅槃「圓明常寂照」,這五種德相都在現前,我們只在經論上看到佛與大菩薩示現這樣的德相。我們讀了、我們看到了,生起無限的嚮往羨慕之心,不曉得自己如何能夠取得。在此地祖師大慈大悲給我們開導。諸位要曉得,這個生死業就是妄念。我們把妄念都除了,像淨土法門裡面所修所學的乃是一心不亂,一心就不造生死業了,二心就造生死業。一心功夫還有淺深,功夫淺的叫事一心不亂,那是三界之內分段的生死業他不造了。可是三界之外還有一種叫變易生死業,他還在造。為什麼?像《楞嚴》裡所說的,這二乘的境界,「內守悠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諸位想想,他有內守,守就是造;他還有分別,分別是造。這種造作的相極其微細,我們沒有辦法想到的,這是微細的執著。這是講二乘的境界。

  因此佛在一切經裡面教我們要求菩提涅槃,祖師告訴我們,求大涅槃是生死業。佛教給我們,特別是在淨土裡面,教我們要厭離娑婆世界,要信樂極樂世界,就是嚮往極樂世界;祖師告訴我們,捨垢取淨是生死業。佛教給我們要有修有證,信解行證;祖師告訴我們,有得有證是生死業。祖師的話跟佛的話是不是互相矛盾?是不是有牴觸?沒有,決定沒有,我們一定要清楚。佛所說的完全是對治法門,我們無始劫有這些煩惱習氣,佛教給我們對治法門。祖師這幾句話,這是說我們功夫將要成熟了,如果我們不將如來教給我們的,就是一向自己所修所學的這些對治法門,不能夠捨棄的話,你這個生死業是沒有法子斷掉的。所以說不脫對治門是生死業。

  這個我們從比喻上來說。譬如說我們人生病了,我們把病人比作凡夫的煩惱業障,佛好比是一個大夫,所有的對治法門,種種人天法、二乘法、菩薩法,乃至於一乘佛法,全是對治法,對治我們煩惱習氣的。我們煩惱習氣斷掉了,這些對治法也不能要了。如果你還要執著這些對治法,不能夠捨棄,這些對治法又變成了障礙,又變成了生死業,我們涅槃的德性就不能夠顯現得出來。

  所以,這一個法門是所謂向上一著,也就是最高的法門,真正做到了二邊不立,中道不存。所以無上大涅槃的境界才能夠現前、才能夠證得。這兩句話我們要以清淨的信心來領受、來體會,確認我們自己的本性是圓滿的、是光明的、是永恆的、是寂淨的、是無所不照的。而後我們所有的修學都是趨向這個目標,我們的願望是要證得這一個境界,這就是如來果地上所謂的一真法界,真實的法界。這是佛與大菩薩他曉得,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可是『凡愚』,凡夫愚痴,他對於這個境界迷失了。迷失了,換句話說,這五種淨德都變質了。圓的意思不現了,圓是圓滿,像六祖開悟的時候所說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我們現在感覺得我們自己所缺少的太多了,我們的智慧不圓滿、我們的福報不究竟、我們的願望不能滿足、我們的苦難不能夠免除、我們的希求不能獲得,哪有圓?殊不知這是迷失了自己的涅槃圓德,當然也迷失了妙淨明心,迷失了無始無終的真常之德,變成了生死;迷失了寂靜的德,變成了一個紊亂,變成了妄念紛飛;迷失了靈靈不昧的覺照,變成了邪知邪見。這就是六祖在此地說的,『凡愚謂之死,外道執為斷』,這個「執」是執著,「斷」是斷滅。這兩句講凡夫與外道迷失的狀況。

  【諸求二乘人。目以為無作。盡屬情所計。六十二見本。】

  這一首偈是講小乘人也迷。這個小乘是指的阿羅漢與辟支佛,他也迷。阿羅漢與辟支佛以為是『無作』,「無作」這意思是說不應該做功德、求涅槃,這個也是屬於情見。情見就是情識分別的知見。『盡屬情所計』,「計」就是分別、計度、計較、度量。這是六十二種邪見的根本。講到六十二種邪見,離不開五蘊色受想行識,是迷於五陰裡面產生了六十二種錯誤的見解。

  【妄立虛假名。何為真實義。】

  這兩句就說出邪知邪見的種種論議、六十二見,立種種的這些名目,殊不知全是虛假的,沒有一樣是真實的。連二乘人都如此,何況於凡夫外道?那更不必說了。

  【惟有過量人。通達無取捨。】

  這個『過量人』是我們一般講的非常之人,這是指佛與大菩薩。這樣的人他是真正通達涅槃的真實義,所以他能夠在一切法裡面沒有取捨。換句話說,對於生死涅槃沒有取、沒有捨。不取涅槃、不捨涅槃,曉得生死跟涅槃是一不是二。為什麼?底下給我們說明:

  【以知五蘊法。及以蘊中我。外現眾色象。一一音聲相。平等如夢幻。不起凡聖見。不作涅槃解。二邊三際斷。】

  這是聖者的見解。『五蘊』也叫做五陰,這是我們在經論裡面看到有兩種翻法。翻作「五蘊」,蘊有蘊集的意思;翻成五陰,陰有蓋覆的意思,就是煩惱的意思在。這裡面有五項,色、受、想、行、識。色裡面包括了四大,地、水、火、風這個四大。四大,我們叫它做色法,現在學術界的名詞叫物質,物質就是佛法裡面講的色法。受想行識這四類是屬於心法,在今天我們稱之為精神。這個『我』,我們當中的這個小圈圈裡面的「我」,這就是說的我執;大圈圈裡面的,就是色法與心法,這就是法執。由此可知,迷了的時候這就成為兩種執著,悟了的時候執著就破了。清涼大師說的,「一念不生,前後際斷」,一念不生的時候,就沒有過去未來,「照體獨立,物我一如」。一念不生也就是念佛人所講的一心不亂。到這個境界的時候,能夠看出宇宙人生的真實相,「此吾人修學所證之一真法界是也」。這必須要曉得,凡是五蘊所生的法都不是真實的。

  在這裡附帶把四大給諸位做一個簡略的說明。有許多人對於這個四大發生了錯誤的見解,甚至於有一些人誤會為酒色財氣,那這是錯得太離譜了。四大是講的物質,也就是今天科學所發現的物質的狀態。譬如今天大家曉得科學裡面所謂的原子、電子,所謂的基本粒子,這是在我們現在科學儀器裡面所發現的。將來科學再進步,可能將這些物質再把它分開來,分成更小的物質。但是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分得再小再小,在佛法的名詞叫鄰虛塵、叫極微之微,但是它還具足了這四種現象。

  第一個現象就是它還是有體積,再小再小,它是個物質,它有體積,我們就叫它做地大,就是它有這個性質,它有個體積;第二,它有溫度,這個溫度就是火大;第三,它有濕度,濕度就是水大;第四個現象就是它是動的,它不是靜態的,動就是風大。諸位想想,不動不叫風,動就叫風。可見得物質它有這四種特性,這是稱之為四大。一切萬法可以說都是這些基本物質排列的方程式不相同,也就是不一樣的組合,而現出世出世間森羅萬象。它的本質是相同的,本質就是色法,是相同的。但是色法與心法都是真如變現之物,這個在唯識裡面講得非常清楚,見分與相分都是從自證分裡面變現出來的。所以色法與心法是同一個本源,因此色法與心法就可以互相轉變,這才有所謂的精神化為土石,才有這個說法,才有這麼個事情發生。

  所以我們要了解一切事物的真實相。這是『以知五蘊法』,著重在「知」,知就是覺悟。『及以蘊中我』,「我」是主宰的意思,五蘊裡面的我。『外現眾色象,一一音聲相,平等如夢幻』,一一色、一一聲,世出世間沒有一法不是夢幻泡影。不但六凡如是,四聖法界也不例外。所以你見到了這個事實真相,你就不會再起凡聖的見解了。如果你有凡聖的見解,凡聖是二邊,二邊則是邪見。所以你要有超凡入聖的這個念頭,有超凡入聖的希求,就是作生死業,這是邪見;如果你沒有超凡入聖的意念,那你是愚痴、你是無明。說到這個地方又難了,這是我們在講席裡頭常常提醒大家,勉勵同學們,我們的願要有,我們這個心不能有。為什麼?有求的心都是妄心。願是正確的,領導我們修行,願以導行,但是決定不能夠在境界裡起心動念。『不起凡聖見』,這是在人事上,生佛平等。『不作涅槃解』,這是在法門上說,一切諸法平等。這樣的修學才能夠真正達到『二邊三際斷』,「二邊」這就是相對的,超越了相對;「三際」是時間,過去、現在、未來,超越了時間。這就是清涼所謂的「一念不生,前後際斷」。這是我們真正用功著眼的所在。

  【常應諸根用。而不起用想。】

  我們六根是有用的,我們眼能見、耳能聽,這一種作用就是前面所講的圓明常寂照,這個叫正用,叫覺用。如果我們失去了圓明常寂照,那我們這個用就不正,那是一種錯誤的起用。錯在哪裡?錯在我們有起用的想,所以圓明常寂照這五種殊勝的功德在起用的時候不能夠顯現出來。所以祖師教給我們,你在應用六根的時候不起用想。

  【分別一切法。不起分別想。】

  這些話都很不好懂。『分別一切法』,是為他分別的,這就是大經裡面常常講,「諸佛如來,善分別法相」,著重在一個善字。什麼叫善?善是分別即是不分別,分別與不分別是一不是二。對自己來說,決定沒有分別,自己這個心是清淨的,本來無一物。別人來問,隨他的問起分別。這個分別是從無分別裡面生起的分別,所以分別即是無分別。因為你自己的確沒有起心、沒有動念、沒有執著,而為一切眾生分別種種法相。

  像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為我們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這就是『分別一切法,不起分別想』。因為他「不起分別想」,所以我們才說佛住在大定當中,「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佛示現的四十九年,常住在大定之中,他這個心裡面從來沒有起一個念頭,從來沒有一個分別想。這個是我們在前面也曾經說過,就是自己一定要住在真如本性當中。為了幫助這些還沒有破迷開悟的眾生,我們從清淨心裡面,就是真如本性裡面,再變現出八識五十一心所為他受用。八識五十一心所可不是自受用,如果是自受用,那你就是凡夫了。自受用的是真如本性,是圓明常寂照,他受用的是八識五十一心所,那就對了,這就正確的,有體有用。下面大師再以比喻來給我們說明:

  【劫火燒海底。風鼓山相擊。真常寂滅樂。涅槃相如是。】

  前面兩句是動之極的相。『劫火』是說大三災裡面的火災,佛在經裡面給我們講,大三災的時候,空中所起的大火,從地獄一直燒到初禪天,把這個世界破壞了。『風鼓』是大三災裡面的風災。水災不必說了,這當中省略掉了。這個大三災就是火災、水災、風災。水災淹沒到二禪天,風災吹壞了三禪天,三禪天以下的,免不了大三災的劫難。這是講動到了極處之相。可是『真常寂滅樂,涅槃相如是』,這是說什麼?就是動中有不動。動的是妄相,其真性何嘗有動?正如同(我們把這個境界講得粗淺一點)我們的根身有生滅、有衰老,可是我們的六根根性卻是不生不滅,沒有衰老。沒有衰老的,這是真常的。這個『山』是講的須彌山。「劫火」,這是外面的境界相。相它在動,性何嘗有動?像《楞嚴》裡面所講的「獨妙真常」,「真常寂滅樂」。

  「樂」,像《起信論》裡面所講的有兩種,我們講《大乘起信論》也正好講到這個地方。第一種叫無上菩提覺法樂,這是真樂。這個意思就是說,宇宙萬有,佛門的術語講十法界依正莊嚴,你是覺而不迷,你是一切通達、一切明瞭,這個你就樂了,不迷,不迷就是樂、通達就是樂。第二種樂,無上涅槃寂靜樂。這是說什麼?這是說你這個心清淨不動,這是樂。一個是就般若智慧上來說的,一個是說一心不亂,清淨心上說的,有這兩種樂。所以『涅槃相如是』,換句話說,無所不知,卻又如如不動,這就是涅槃之樂、涅槃之相。末後一首偈說:

  【吾今強言說。】

  『強』是勉強。佛說法是不得已勉強而說,祖師給我們開示又何嘗例外,也是不得已勉強而說。

  【令汝捨邪見。】

  為什麼勉強說?其目的是叫你捨離邪知邪見。

  【汝勿隨言解。許汝知少分。】

  你千萬不可以隨著我的言語生解,那就錯了。隨著言語生解,這是你聽法的時候;如果你在讀經的時候,那就是望文生義。你看這個經文時望文生義,跟聽說法而隨語起解是一樁事情,這就錯了,這個是不可以的。你要怎麼個聽法?這是前面也曾經給諸位說過,聽而無聽,無聽而聽。佛是說而無說,無說而說,所以我們聽也要聽而無聽,無聽而聽,這樣才能夠相應。這個裡面真常寂滅樂,我們也給諸位做一個簡單的解釋。這是如來所得之法真實常住,所以叫做真常。這個樂有兩種,剛才說過,一種是無上菩提覺法樂,另外一種是無上涅槃寂靜樂。這是把名詞在此地給諸位寫出來,諸位要是讀《大乘起信論》,就曉得這兩句的境界是很殊勝的。

  【志道聞偈大悟。】

  果然不負祖師的苦口婆心,真的不隨言語生解,這就悟入了。

  【踴躍作禮而退。】

  表現得非常歡喜,法喜充滿。這是把他多少年來的疑根拔除掉了,當然是非常之歡喜。

  下面我們再看第七位,行思禪師。這一位禪師在中國禪宗也是很負盛名的,他的境界相當之高,的確也很不容易體會。

  【行思禪師。姓劉氏。】

  他俗家姓劉。

  【吉州安城人也。】

  這個地方在現在的江西吉安。吉安是一個很大的都市,在江西北面是南昌,是講現在的江西省會,在南方就是吉安,算是江西省的第二大都會。

  【聞曹溪法席盛化。徑來參禮。遂問曰。】

  聽說六祖在曹溪,講經說法的座席稱之為法席,也就是講堂,非常之殊勝,在那裡教化眾生,所以他就來參禮。他來的時候就提出一個問題請教六祖大師。

  【當何所務。即不落階級。】

  這兩句話要拿現在這個言語來說,就是我們應當要怎樣做法,才不落在階級當中?這個問題問得就很高。什麼叫階級?諸位要曉得,小乘的修學所謂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四果四向,有八個階級。大乘菩薩的修學一般講有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有五十一個階級,這個不落階級就是直截了當成佛。換句話說,所問的乃是頓超的修行法,不落階級,頓超的修行法。所以這個問題問得的確是相當之高。祖師沒有答覆他,反過來問他,這個問他就是給他的答覆。

  【師曰。汝曾作甚麼來。】

  他不是問了,當作何務嗎?我們應當怎麼做才不落階級?祖師就倒過頭來問他,你做了些什麼?行思禪師說:

  【曰。聖諦亦不為。】

  不要說凡間一切事他沒放在心裡頭,他心裡頭沒有,連這『聖諦』,「聖諦」就是菩提涅槃,他心裡頭也沒有。換句話,他的心跟六祖的心一樣,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凡聖的見解統統都斷盡了,「聖諦亦不為」。而六祖一聽說這個話,很高興,再問他:

  【師曰。落何階級。】

  你落的什麼階級?心清淨到了極處,一心不亂了,萬法皆空了,你落什麼階級?禪師說:

  【曰。聖諦尚不為。何階級之有。】

  心清淨之極,一心不亂,本來無一物,哪有什麼階級?這幾句問對就是勘驗境界。六祖大師非常歡喜。

  【師深器之】

  深深的器重他,馬上就派他:

  【令思首眾。】

  派他做班首,就是大眾裡面的,像現在的班長一樣,就派他來領眾。

  【一日。】

  這是有這麼一天。

  【師謂曰。汝當分化一方。無令斷絕。】

  這個是行思大師得道之後,奉老師之命去教化一方。

  【思既得法。遂回吉州青原山。】

  這個地方也就是他的家鄉,他與這個地方有很深的法緣,所以祖師叫他回去,你應該在那個地方去教化眾生。

  【弘法紹化。】

  就是弘揚佛法,『紹』是紹隆教化的功德。

  【諡號弘濟禪師。】

  他的繼承人就是石頭和尚,在我們中國禪宗,也是非常負有盛名的,所謂「石頭路滑」就是指他,石頭和尚的老師就是行思禪師。他於開元二十八年,就是公元七百四十年,今年是一九八二年,在公元七百四十年十二月十三日圓寂的。他圓寂這一天升堂告眾,跏趺而逝。可見得他並沒有害病,這也是一個自知時至,生死自在的。這是在說法座上而圓寂的一位禪師。這個諡號是唐朝僖宗贈送給他的。第八位,這是:

  【懷讓禪師。】

  這在禪宗史裡面也是有很大名氣的。他是:

  【金州杜氏子也。】

  他的俗姓姓杜。金州是在現在的陝西,也就是陝西的安康縣,安康縣就是當時的金州之所在處。

  【初謁嵩山安國師。安發之曹溪參扣。】

  這是敘述他參學的過程,曾經到中嶽嵩山去參訪慧安國師,而慧安國師就打發他到曹溪去見六祖。當然安國師也對他相當的器重,推薦介紹他到曹溪來參叩。

  【讓至。禮拜。師曰。甚處來。曰嵩山。】

  你從哪裡來?他說我從嵩山來。這些言語全是禪宗的機鋒話,拿現在講就是口試,就是考試,勘驗學人的境界。

  【師曰。甚麼物恁麼來。】

  六祖接著說『甚麼物』,什麼東西,這個意思就是,到底是個什麼?你怎麼來的?我們聽了這個話真是沒頭沒腦,可是開悟的人他的見解就不相同。所以懷讓禪師答覆說:

  【曰。說似一物即不中。】

  這一句話就是佛門裡常說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沒法子說的。六祖就說了:

  【師曰。還可修證否。】

  還可不可以修行證果?讓禪師說:

  【曰。修證即不無。染污即不得。】

  這兩句話很重要。明心見性了,還有沒有修證?還是有修有證。可是,如果你要有修證的見解,那就是染污。天天修,不著修行相;時時證,不作證果想,這是《般若經》裡面所謂三輪體空,這是非常非常之難得。所以六祖說:

  【師曰。只此不污染。諸佛之所護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

  你到這個境界,我也是這個境界。所以這幾位大師都是已經明心見性了,到曹溪來求印證的。所以一見面,當下就是以心傳心,當下就是以心印心。這個地方有兩句話,『只此不污染,諸佛之所護念』,這兩句話很重要。我們求助佛菩薩的護念,「護」是求他保護我們,我們俗話說保佑,求佛菩薩保佑我們;「念」就是求佛菩薩不捨我們,念念不要忘記我們,這是一切眾生無不希求者。可是要怎樣才能求到?要你這個心在境界上不染污。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心在境界上常常染污,並不清淨,諸佛菩薩雖然護念,我們自己有障礙,就是佛菩薩神力加不上。如果我們自己身心清淨,一切境界裡面沒有污染,諸佛菩薩哪有不護念之理?後面這兩句就是六祖給他印證的話。你這樣的,我也是這樣的。他還有特別因緣,所以祖師在此地告訴他:

  【西天般若多羅讖。汝足下出一馬駒。踏殺天下人。應在汝心。不須速說。讓豁然契會。】

  由此可知,真正是所謂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這是講有個預言,這個預言是誰說的?是般若多羅尊者說的。這一個人是達摩祖師的老師,如果在印度的算法,達摩祖師是第二十八代,二十八祖,這一位般若多羅尊者他是第二十七代。他有個預言,將來在懷讓禪師座下,就是他的徒弟裡面有一個人,這個人就是馬祖,所以叫『馬駒』。『踏殺天下人』,這是說這個人有善根福德,又有殊勝的因緣,是一個了不起的法器,有特殊的成就。說『應在汝心』,這是教他應在你,你把這個事情記住,但是不必早說。懷讓禪師『豁然契會』,就能夠契入、就能夠體會。

  這是我們介紹馬祖。懷讓是六祖的弟子,在禪宗裡面講,懷讓禪師這是第七代,能大師是第六代,他是第七代。他底下有一個學生,就是他的徒弟,就是馬祖,就是道一,他的法名叫道一,他俗家姓馬。他是禪宗等於是第八代的祖師了,所以人家稱他作馬祖。這個馬祖不是我們本省所拜的媽祖。本省所拜的媽祖是屬於龍王,是屬於神,鬼神。這個地方的是禪宗的祖師,他是我們中國佛教叢林的創始人,所以說他是「踏殺天下人」。換句話說,佛教傳到中國來之後,完全變成中國化就是從道一禪師。所謂是「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他們兩個人倡導建立叢林制度。

  因為在以往佛門裡面的修學的確是散漫的,如果說得好聽一點,就是自由的,沒有任何的拘束。大眾聚集在一會,幾乎都是講堂。佛菩薩、祖師講經說法的時候,我們在講堂裡面上課,離開講堂之後,至於修行方面是各人做各人的,沒有大眾在一起共修的,沒有。大眾在一起共修就是從叢林制度開始。這個當然也有它當時時代的背景。因為在從前,每一個人的確是善根深厚,生死心切,大家都知道自己用功,所以不用別人來督促。可是佛教到了道一禪師這個時候,我們從六祖這個時代都能看出來,《壇經》前面我們看到,佛門裡面真正想向道的心已經不像從前那樣的純了。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看到的是嫉妒障礙、爭權奪利,這種現象我們已經看到了。在道一禪師這個時候,當然這個風氣是愈來愈盛。換句話說,真正發心修行,人已經不多了。所以他就想出一個方法,不但我們聽經在一起,我們修行也在一起。

  叢林等於說是一個佛教大學,好比以前是念私塾,非常之自由。現在我們正式辦學校,每一個人都要守規矩,這就所謂是依眾靠眾。我們跟著大眾,跟著團體,受團體的約束,叫依眾靠眾,提倡這樣的一個修行法。的確叢林是我們中國佛教的特色,叢林成就了許許多多的高僧大德。在叢林制度之下,不但出家人有正式的修學場所,有最優秀的導師來領導我們,來指教我們,就是在家的居士,同樣可以以居士身去住叢林。這在佛教史上面來說是一個很偉大的創舉。所以西天二十七祖般若多羅他有這個預言,這個預言是實現了,是我們看到了。由此可知,真是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這也是我們前面所講,涅槃之樂裡面的覺法樂,對於一切法,過去現在未來都知道,沒有不知道的,什麼境界都不迷,這個是真樂。

  叢林制度可以說在中國保持了大概有一千年。民國年間在大陸上,有叢林之名而無叢林之實了。到台灣來之後,我們佛教所呈現的都是小廟的姿態,所以叢林已經見不到了。我學佛是在台灣學的,往年方東美先生常常提起,如果要想中國佛教再復興,那一定要恢復叢林制度。我聽他老人家說這個話聽了很多遍,所以印象很深。方先生對於叢林制度非常的讚歎,他也很希望將來有一天,像以往的叢林制度再能夠在中國出現,佛教才能夠復興,發揚光大,利益眾生。懷讓禪師接受大師教導之後。

  【遂執侍左右一十五載。】

  他跟六祖十五年。

  【日益玄奧。】

  他的境界一天比一天好。

  【後往南嶽。大闡禪宗。】

  以後他也是去教化一方,他的因緣在湖南衡山南嶽這個地區,所以我們也稱為他南嶽大師。

  第九位是永嘉禪師,這是禪宗裡面也是很了不起的一位善知識。

  【永嘉玄覺禪師。】

  他的名字叫『玄覺』,『永嘉』是後人對他的尊稱。他是浙江金華人,就是現在的浙江金華,在過去隋朝的時候這個地方叫「永嘉」。我們對他特別的尊稱,不稱他的名而稱他故鄉的地名,這是對一個人最尊敬的稱呼,某一個地方出了這樣一個大德之人。像我們在滿清的末年,一般人尊稱李鴻章,不叫他的名,也不叫他的字,稱他為李合肥,他是合肥人,合肥這個地方出了這樣一個大人物。所以稱地名是最為尊敬的。在佛門,稱智者大師我們通常稱為天台大師,天台是地名,天台山。我們稱窺基大師,不稱他的名,稱慈恩大師,慈恩是寺廟的名稱,慈恩寺,這是說這個寺院裡出了這樣一個偉大的人物。這些都是尊稱,我們要曉得。我們稱永嘉大師是對他的尊稱。這一位禪師:

  【少習經論。精天台止觀法門。】

  他是從小對於佛法的經論就研究,不但研究,認真的去修學。對於天台止觀法門,就是摩訶止觀,那是天台修行的方法,所謂是三止三觀,特別是一心三觀,他很有心得。可見得他這個修行是有年數了,積行有相當的成就。後來:

  【因看維摩經。發明心地。】

  這是講開悟,『發明心地』就是開悟,是由《維摩經》上開悟的。諸位要曉得,看經開悟跟聽講言下大悟是相同的,都必須要到心地清淨才會有這個現象。他精於天台止觀,在天台止觀上他有成就,得到了清淨心,所以在《維摩詰經》裡頭才大徹大悟。這是說他開悟的因緣,修學開悟的因緣。

  【偶師弟子玄策相訪。】

  『偶』是偶然的一個機會,六祖大師的一個學生,名字叫玄策,跟他遇到了,去拜訪。拜訪他:

  【與其劇談。】

  這個『劇談』就是長談,談得非常投機。

  【出言暗合諸祖。】

  永嘉大師的見解、言語跟歷代祖師非常接近,所以這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玄策就說了:

  【策云。仁者得法師誰。】

  你的老師是哪一位?這是問他的師承。你有這樣高明的見解,實在太難得了。永嘉就說了:

  【曰。我聽方等經論。各有師承。】

  他聽的經很多,他的老師也不少,都是有高手指點的。

  【後於維摩經悟佛心宗。未有證明者。】

  我在後來讀《維摩經》的時候開悟了。『心宗』就是禪宗的別名,也就是見性,開悟見性。雖然我自己覺得開悟見性了,可是我還沒有人能夠給我證明。這個時候玄策就告訴他說,就是對於他修學經過情形了解了。

  【策云。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後。無師自悟。盡是天然外道。】

  這個『威音王』是佛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的,「此乃空劫初成之佛」。我們曉得,佛經裡面講這個大劫成住壞空,空了以後這就再成。所以他是空劫過去了初成,世界初成的時候第一尊佛。換句話說,這個世界以前沒有佛,他是第一尊佛。所以宗門,就是禪宗,裡面稱「向上」就是指威音那畔,這所謂是向上一著。『即得』,威音那畔即得,這個話的意思就是即得其宗旨,言古佛未出前可以。古佛已出之後,如果沒有老師給你證明,都叫做『天然外道』。當然永嘉大師也肯定這個話,也不反對,因為他經論讀得很多,他當然明瞭。他也很謙虛,所以他就說了:

  【曰。願仁者為我證據。】

  就請你給我印證好了。玄策就說了:

  【我言輕。】

  我人微言輕,縱然給你印證,別人不服。

  【曹溪有六祖大師。】

  這是他介紹,叫他到老師那裡去。曹溪有禪宗第六代祖師在那邊弘法利生,教化一方。

  【四方雲集。並是受法者。若去。】

  他說你要肯去。

  【則與偕行。】

  我可以陪你去。於是玄覺禪師:

  【覺遂同策來參。】

  玄策陪他一道到曹溪來參訪。

  【繞師三匝。振錫而立。】

  這個『繞』也是禮敬,右繞三匝,但是他沒有拜,『振錫而立』,他站在祖師的面前。「振錫」,「錫」是錫杖,振動錫杖,這個錫杖就有聲音,就站在那個地方。六祖就說了:

  【師曰。夫沙門者。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大德自何方而來。生大我慢。】

  你這個態度顯得很傲慢,繞了三匝,到這裡來也不拜,也不行禮。『沙門』是指出家人,在中國這是出家人的通稱。它的意思,這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叫勤息,所謂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這個叫「沙門」。因為他表現的是傲慢的態度,所以大師提出這個稱呼,就是息滅貪瞋痴這叫沙門,這是修行人。應當具足『三千威儀,八萬細行』,這是講戒律,應當要守戒律的規矩。你從哪裡來?為什麼顯得這個傲慢的態度?玄覺禪師就說了:

  【覺曰。生死事大。無常迅速。】

  就說了這麼兩句話。這兩句話就是提出來請教老師印證他的境界。六祖就說了:

  【師曰。何不體取無生。了無速乎。】

  這是六祖教給他,你為什麼『不體取無生』?能夠「體取無生」,前面講的無生法忍、寂滅忍,你要能夠體取無生的真理,就可以了脫『無常迅速』,就可以把這個擺脫掉了。禪師就說了:

  【曰。體即無生。了本無速。】

  『體』就是自性,真如本心哪有生滅?『了』是說一了百了,生死已無,還有什麼「無常迅速」可言?六祖禪師就給他印證了。

  【師曰。如是。如是。】

  這是已經開悟了的人到這個地方來求印證。

  【玄覺方具威儀禮拜。】

  這個時候印證以後再拜老師,可見得他並不是傲慢,而是用這些態度求老師給他印證。這個時候具足『威儀禮拜』,就是按照規矩來拜老師。

  【須臾告辭。】

  沒有一會兒,他就向老師告假,他要回去了。六祖就說了:

  【師曰。返太速乎。】

  你回去得太快了!

  【曰。本自非動。豈有速耶。師曰。誰知非動。曰。仁者自生分別。】

  這句句話都是機鋒話。六祖大師提出疑問,他就答覆,本來沒有動。像《楞嚴》裡面所講的「見心不動,見心不覓」,哪有遲速?遲速都說不上。六祖就說,『誰知非動』,誰知道?永嘉答得很好,『仁者自生分別』。這個『仁者』是稱六祖,你老人家可不要分別。祖師就說了:

  【師曰。汝甚得無生之意。曰。無生豈有意耶。師曰。無意。誰當分別。曰。分別亦非意。】

  這個幾句話,這個問答,意境實在太妙了,很能夠啟發我們。希望我們在這個地方要多念幾遍,深深去體會這個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