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第六十一集)  1995/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9-023-0061

  請掀開經本一百三十五面,第五行,從註解第二段看起。

  【如來是性德之稱。無實無虛,乃性德之容。無實者,生滅滅已,凡情空。無智亦無得,聖解亦空。無虛者,寂滅現前,體現。能除一切苦,用現。質而言之,無實無虛,猶言寂照同時。寂則無實,照則無虛。心清淨,無實也。生實相,無虛也。】

  這一段的文字不長,他將無實無虛說得很清楚、很明白,非常難得。經文裡面佛告訴我們,「如來所得法」,這就是我們一般人講成佛,證得佛果了。成佛他到底證了些什麼?他得了些什麼?佛在此地告訴我們,他確實得到了,但是所得之法「無實無虛」。這四個字,我們乍聽起來很難懂。怎麼這個法是無實無虛?表面上看到這個意思互相矛盾。無實當然就是虛的,無虛當然就是實在的,到底是實在的、還是虛妄的?所以必須要把這個事實說清楚。我們聽了這一句,之所以覺得難懂,因為這不是我們的境界,這是佛菩薩的境界。我們的境界是因為沒有離開妄想、執著,所以把虛實兩個字坐實了,現代人講落實,把這兩個字看得落實了。諸佛菩薩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虛實在他們看起來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這正是所謂入不二法門,他們是入不二法門,我們是虛實是二不是一。人家入了不二法門,所以說無虛無實。

  如來,是從真如本性上說的。《金剛經》上講如來講得很多,講諸佛也講得很多,凡是講諸佛都是從事相上說,講如來是從體性上說的。事相上,給諸位說,有實有虛,可是從心性上講,虛實都講不上。無實無虛,乃性德之容。容是什麼?容貌,樣子。性德是什麼樣子?性德是無實無虛,是這麼個樣子。這個樣子在哪裡?實在講,就在我們眼前。我們六根所接觸的境界,無一不是無實無虛。可惜我們始終沒有看出來,始終沒有能夠體會到,這就叫凡夫。如果你看出來,你體會到,那你就不是凡夫。不但不是凡夫,大乘經上講,你已經是法身大士,不是普通的菩薩。

  下面為我們說明,什麼叫無實?什麼叫無虛?「無實者,生滅滅已。」這句話我想許許多多同修們都很熟悉。生滅滅已,寂滅現前,大家都很熟。那要問你,什麼東西生滅滅已?什麼叫生滅?念頭,一個念頭生,一個念頭滅。佛給我們講,一剎那有九百生滅,生滅是指這個東西。生滅斷掉了、沒有了,這是什麼果位?究竟圓滿佛的果位。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斷,他的生滅還沒有滅已。這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凡情到這裡才空,才真的沒有了。等覺菩薩,他不叫做佛,他叫菩薩。菩薩的意思,玄奘大師翻譯的是「覺有情」。他有情,雖然有情,他覺悟、他不迷。六道凡夫是迷惑顛倒的有情眾生。菩薩,一直到圓教等覺菩薩,都叫做覺悟的有情眾生,情沒斷。最後一品生相無明破了,他凡情斷了、沒有了,確確實實沒有了,真如本性圓滿的現前,沒有帶一絲毫的污染。這就是說明等覺菩薩還帶一絲毫的污染,還不能說是完全百分之百的清淨,沒有到這個程度。如來果地上才是究竟圓滿,真正清淨了。

  無智亦無得。前面是講凡情空了,「無智亦無得,聖解亦空。」聖解是什麼?前面講的是情,這是智。你看看法相宗,所以法相宗不究竟不圓滿,為什麼?法相宗轉識成智,智也不行。真如本性,清淨心裡頭,智也沒有。《般若心經》大家天天念,最後的結論「無智亦無得」。你還有個智,說老實話,你只能當菩薩,不能成佛。為什麼?佛,智也沒有。菩薩有智,凡夫有情。菩薩有智,佛是智與情都沒有了。如果你要智,你就當菩薩。你要情,你永遠搞六道凡夫,你出不了六道。一定要曉得,智也不能要。這個世間稍稍有一些覺悟的人,他知道情不好,情他能夠捨掉,他把智看得很重。現在社會上,我們常常聽到求知欲,那個很麻煩。求知欲,不但智他沒放棄,堅固的執著,情也沒有放棄,也是堅固的執著,因為欲望是情,欲是情,這兩樣都沒有捨掉。「智」是所知障,「情」是煩惱障,這樣搞下去,二障天天在增長、天天在增加,沒有去掉一分、半分,這個人學佛是決定不能成就的。我們先要把這些道理、事實真相要認識清楚。《金剛經》是教我們成佛的,不是教我們成菩薩的。佛在此地為我們示現一個最好的榜樣,佛是情智都斷,都沒有了,這叫無實。性體圓圓滿滿的現前。可是有體一定有作用,不能說有體而沒有用,那是講不通的,理事上都講不通。有體一定起作用,起作用一定現相,作用跟相是有,真有這回事情,所以無虛。體是無實,但是相跟作用是無虛。於是我們就了解,無實無虛就是講的體相用,就是講這個;《華嚴經》上講的大方廣,大是體,方是相,廣是用,就是講這個。

  「無虛者,寂滅現前,體現。」生滅滅已,寂滅現前。寂滅是體,真如本性圓圓滿滿的顯現出來。這裡面一絲毫的污染都沒有,一絲毫的障礙都沒有,體現。體起作用,能除一切苦,所有一切苦都沒有了,作用現前了。這是把體相用都說出來了。苦,我們六道眾生有三種苦。苦,實在講無量無邊,佛為了說法方便起見,將無量的苦歸納為三大類:苦苦、壞苦、行苦,歸納這三大類。六道眾生有苦,阿羅漢、辟支佛有沒有苦?有,比我們凡夫輕而已。他有什麼苦?他塵沙、無明沒斷,所以他苦。法身大士,《華嚴經》上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有沒有苦?他有苦。他苦在哪裡?無明沒斷盡。你從這個地方能慢慢的體會到,等覺菩薩苦不苦?苦。他有什麼苦?最後一品生相無明沒斷。因此,度一切苦厄,完全沒有苦了,只有一個人,成佛了。只有佛不苦,佛是絲毫的無明都沒有了,只有佛才不苦。所以我們講苦樂,這裡頭有等級的、有差別的。如果比較上說,那當然我們六道凡夫苦,阿羅漢沒有苦,見思煩惱斷了。阿羅漢跟辟支佛比,阿羅漢就苦,辟支佛就樂。辟支佛跟菩薩比,菩薩跟佛比,這一層一層比較有苦樂,所以到如來果地,那真的是苦斷盡了。

  「質而言之」,質而言之跟總而言之是一個意思;總是總結,這是兩下來比較,我們得到一個結論。「無實無虛,猶言寂照同時」,跟寂照同時一個意思。寂就無實,寂是清淨寂滅,無實;照則無虛,照是起用,起用則有相、有用。

  「心清淨,無實也。」這是從《金剛經》前面,世尊對我們的教誨,「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由此可知,信心清淨也是有等差。到什麼時候,心達到圓滿的清淨?成佛。等覺菩薩跟佛比,等覺菩薩的心不清淨,他心裡頭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斷,那怎麼能講清淨!等覺菩薩的心生不生實相?生實相,不圓滿。好比晚上的月亮,十四的月亮,也很明亮,但是跟十五的月亮比,它不圓滿。等覺菩薩像十四的月亮,佛像十五的月亮,我們凡夫像初一的月亮,一點光都沒有,一點都沒有。六道凡夫是初一的月亮,沒有光明,完全是黑暗的。法身大士,我們常講圓教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那像什麼?像初三的月亮,初二恐怕都看不到,初三有一個月牙,那個像是圓教初住,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放一點點光明了。放光叫生實相,所以稱它作無虛。這把無實無虛的意思說出來了。

  無實無虛含義無盡的深廣,註解裡面說的這一點點,是希望你從這一點去體會。正所謂是舉個例子來說而已,從這個例子裡面,你要能夠應用在一切法當中,應用在這一生全部生活過程當中,你就得大受用,知道一切法無實無虛。無實無虛,你一定會做到佛在這裡教給我們修行的綱領:無住生心、應無所住而行布施,你自自然然就會做了。布施的含義很深,包括我們一生全部的生活都在其中,不是說拿幾個錢來做一點好事情,那個意思太小了,那不是《金剛經》上所說的。

  【約凡夫妄心言,亦復無實無虛。】

  這個意思很好,把前面這個道理,剛才我說了,怎樣把它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讀了《金剛經》要會用,會用就是受持,就是依教奉行。這個地方也舉一個例子,我們凡夫是妄心,妄心也是無實無虛。妄心,心在哪裡?

  【覓心了不可得,無實也。】

  諸位同修如果讀過《楞嚴經》,《楞嚴經》一開端七處徵心,釋迦牟尼佛考考阿難尊者,問他:心在哪裡?佛在經上並沒有說真心、妄心,沒有講真心、妄心,就是問你心在哪裡。阿難的確比我們聰明,如果佛來問我們心在哪裡,我們決定想不到七個地方。我們只會講:心,心在這裡。這個地方不是的,那糟糕了!第二個地方想不到了。阿難尊者能夠想到七個地方,很聰明。七個地方都被佛駁斥,阿難這才驚慌失措,七處都不對,那不是沒有心嗎?沒有心也講不通,心是決定有的。七處徵心就顯示出覓心了不可得。《金剛經》上比《楞嚴經》說得簡單。《金剛經》只講「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只講了三處。《楞嚴》上講了七處。覓心了不可得,找不到!不管是真心、是妄心,你都找不到。為什麼找不到?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兩句話是佛門的口頭禪,大家都會念。真心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妄心也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也是!你到哪裡去找?不找,不找就是;找就找不到,不找就是。所以你找不到,無實,找不到它。

  【一念具足十法界,無虛也。】

  動一個妄念,打一個妄想,就變出十法界出來,這個我們在前面講過很多。十法界從哪裡來的?妄想來的。六道輪迴從哪裡來的?執著來的。離開執著,六道輪迴就沒有了。離開妄想,十法界就沒有了。十法界沒有了之後,現的境界是什麼?一真法界,法身大士居住的所在,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你入了諸佛如來的法界;《普賢行願品》裡面所講的不思議解脫境界,你就入這個境界。這個境界就是《華嚴》講的一真法界。西方極樂世界是屬於一真法界,就入那個境界。剛才講了,那個境界裡面,要到證得究竟圓滿佛才算成就;否則的話,四十一位菩薩,無明沒有斷盡。菩薩等級是從他斷無明多少而說的,破一品無明是初住菩薩,破二品是二住菩薩,破十一品那你就是初行位的菩薩。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是這麼樣分出來的,破無明多少而說的。

  【由是可知,凡聖同體。】

  前面說了這麼多句,就是為了這樁事情,讓你體會到凡聖同體。聖人、諸佛如來,他的真心盡虛空遍法界。凡夫,我們用的是妄心,妄想分別執著,它也是盡虛空遍法界,凡聖同體。因此,凡聖是平等的。我們學佛,尤其是學淨宗、學《華嚴》,淨宗的經典跟《華嚴經》無二無別。清朝初年,彭際清居士是我們佛門的一位大德。他有《無量壽經》的註解,他說:《無量壽經》即是中本《華嚴》,《阿彌陀經》就是小本《華嚴》。文字廣略不同,廣是多。《華嚴經》的文字多,八十卷。《彌陀經》的文字少,只有一卷。亦無差別,裡面的義理一樣的,沒有差別;只是在文字上有多少而已,意思完全相同。他的心目當中,三本《華嚴》是這個本子;大本是八十卷《華嚴經》,中本《無量壽經》,小本《阿彌陀經》。更難得的,他把《華嚴經》修行的方法,歸到念佛法門。他自己造了一個論,《華嚴念佛三昧論》,彭際清造的,將《華嚴經》修行的方法,歸結到念佛,很不可思議。這是說明同體。

  說這個,我裡面還有別的含義,有很深的意思。我們現在學淨土、學《華嚴》,還有分別執著。這個觀念要不能夠打破,換句話說,你就不得其門而入。《無量壽經》在經題上就開出修學的總綱領:清淨、平等、覺。我們今天,我們是男眾,那是女眾,男女不平等。我們是出家,那是在家,出家跟在家不平等。你能修十大願王嗎?你能入彌陀願海嗎?你能夠修《無量壽經》嗎?不行!所以多少人念佛念了幾十年,功夫不得力,不得其門而入,什麼原因?心不清淨、心不平等。修別的法門可以不平等,這個法門,經題上就告訴你要清淨平等。你沒有清淨心、沒有平等心,不能往生。諸位要曉得,你不要看一些老太婆一個字不認識的,就會念一句阿彌陀佛,臨終站著走、坐著走,她憑什麼?人家的心清淨、平等。你不相信可以試試看,你去接觸她,她合掌對你阿彌陀佛。那個惡人、壞人,你看不中意的人,她見到他也阿彌陀佛,她平等的,她就憑這個往生。我們自命不凡,那就繼續搞輪迴,自命不凡的人都是搞輪迴的。特別是學《華嚴》,善財童子做出一個修學《華嚴》的榜樣給我們看。怎麼修學法?學生只有我一個,除了我一個之外,所有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都是諸佛、都是菩薩,我都要頂禮恭敬。你們念念《華嚴經》,看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你就知道。不但學佛的,我們頂禮恭敬是諸佛菩薩,外道也是的,今天我們看到基督教的、天主教的、伊斯蘭教的,我們都要頂禮恭敬。那些學外道的,外道不說,還有些妖魔鬼怪的,專門在這世間害人的,你見到他,也是頂禮恭敬。為什麼?妖魔鬼怪,是他迷了變成妖魔鬼怪,他的本性不是妖魔鬼怪。他的本性跟諸佛如來的本性無二無別,只是他迷惑顛倒而已。所以禮敬是平等的。《華嚴》教我們在一切世間裡頭修平等心、修清淨心,最後用這個清淨平等心,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是《大方廣佛華嚴》。

  我們還有這些分別妄想執著,這一生只能夠跟佛結個緣而已,要想成就不可能,沒有這個道理,這是我們自己不能不知道。要想在這一生當中成就,一定要用清淨心,要用真誠心,要用平等心、慈悲心。也許有人問:現在這個社會反常,現在這個社會人心很險惡,我不害人,人家要害我。於是多少人提倡,「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你還要有防人之心,換句話說,繼續搞六道輪迴。你想想看,你要是防人,你是不是依舊有妄想分別執著?所以你念佛念不好。有什麼好防的!人家要害,害就讓他害好了!正好往生。不是什麼事都沒有了嗎?怕人家害,換句話說,還不想往生。六道還滿可愛的,這就沒辦法了。一定要曉得,不怕人害,我們一定用真誠對待一切人。在外國,外國一般人很重視隱私權,自己有很多事情是不會讓別人知道的。我們學佛,如果也要有隱私,那就完了。有什麼事情不能讓人知道?不能讓人知道的,大概都不是好事情,哪有不能讓人知道的事情。學佛實實在在講,最基本的態度,要有司馬光那個觀念,司馬光一生坦誠。他告訴人說,他一生行事沒有一樁事情不可以告訴人,「事無不可告人言」;這樣的條件,學佛決定成功。司馬光是佛教徒、是學佛的,在家居士裡有成就的。我們學了佛、出了家,還有不可告人之事,這怎麼講都講不過去,連在家人都不如。佛法,夏蓮居居士在《淨語》裡講得好,要真幹,不能幹假的,假的不能成就,要幹真的,一定要認真。既然知道同體,這在理論上我們找到根據,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同體。因此我們要平等的恭敬,平等的供養,平等的說法,才有成就可言。

  【全經主旨,在於應無所住。】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八個字是《金剛經》的中心。

  【世尊言此之意,是令以無實之觀,成就無虛之果。無實觀者,即最後所云,觀一切法,如夢如幻是也。常作此觀,執情自遣。此是破一切凡情之總觀、要觀。萬不可須臾離者。】

  這個重要,實實在在重要!我們一定要遵守佛的教訓。這是末後的一首偈子,「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首偈每天都應該多念幾遍,知道一切法真的是夢;幻、泡、影、露、電,都是形容夢的,六個比喻是以夢為主。「幻」是假的。「泡」是水泡,水泡存在的時間不長。「影」,不真實。「露」跟「電」是形容時間的短暫,像露水、像閃電一樣。這個實實在在是人生的真相,人生的真相是夢幻泡影。常常這樣想,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自自然然就淡,自自然然就少,不會有那麼多執著了,所謂是能幫助你看破。佛給我們講無實無虛,是講的事實真相;真如本性的真相如此,我們凡夫住在虛妄境界裡頭也是如此。這個世間哪有一法是真實的?何況佛把我們現前這些事相,說得很清楚、很明白,那是一剎那九百業因果報的連續相而已,這說得太清楚了,這把事情真相都說出來了。明白這個事實真相,再看到《金剛經》上這個比喻,你的體會就相當深刻,你會覺悟。

  佛又教給我們:而生其心、而行布施。為什麼叫我們生心、叫我們行布施?因為那個剎那生滅的連續相它會變。它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變。什麼力量在主宰它的變化、在支配它的變化?就是妄想,念頭。因此,你一個善念就變善境界,一個惡念就變惡境界。十法界善惡不一樣,等差不一樣,怎麼來的?由於眾生念頭不同變現出來的。你是善念,你就在六道裡頭變三善道,惡念就變三惡道。六道輪迴是什麼人在主宰?什麼人在支配?是你的念頭,不是別人。你要真正明白懂了,你怕誰!怕鬼、怕閻羅王,閻羅王、鬼從哪裡來的?是你心裡頭變現出來的。你心裡頭沒有鬼,哪裡會變鬼出來?心裡沒有閻羅王,你怎麼會變出閻羅王出來?都是你心在打妄想,想什麼變什麼。所以佛才教我們,你想佛多好,想佛不都變佛了嗎?所以,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念佛就成佛,這是最善的。經上講的「而生其心」,實在講就是教我們生心去想佛、去念佛,你變出來的境界你就作佛。不要打別的妄想,別的妄想統統要放下,不是真的,虛妄的,不是真實的,應當放下。常常想佛,決定有好處。佛的生活無實無虛,有哪一樁事情不能告訴別人?樣樣都公開,好!那個心裡才真舒服,舒坦!有一樁事情不能告人的,你那個心一定不快樂,一定不舒服,為什麼?裡面有骯髒的東西藏在裡頭,沒有拿出來。統統拿出來,沒有一樁事情不可以告人的。

  這段的意思是佛說出總綱領,教給我們怎麼修法,怎樣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常常要作如是觀。觀就是我們今天講的人生觀、宇宙觀,我們的觀念錯誤,佛這個觀念非常正確。能夠常常這樣想,天天能夠這樣想,就能夠斷煩惱,就能夠破情執,就能生智慧,就能證聖果,所以這是破一切凡情的總觀、要觀。「要」是重要的、最重要的;要也是精要、精華。「萬不可須臾離者」,末後這一句是勉勵我們,不可以離開,離開就打妄想,離開就造業。要常常作如是觀。再翻過來,看第五段:

  【無實無虛,最要之義有三。】

  要是重要,最重要的意思有三點。

  【一、是形容性德。】

  我們真性性德的樣子是無實無虛。

  【二、是形容如何得性德。】

  我們常講相應,如果不相應,你就沒有辦法得到。性德是無實無虛,我們一定要用無實無虛的心行才能夠證得。

  【三、是形容如何修性德。】

  修是從事上講。

  【理事、性修、因果,罄無不盡。故此一語,不但將本經所說道理賅括無遺,並將大小乘佛法總括無遺。故曰: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這個意思在本經顯示的特別明顯。從小乘須陀洹果,他們斷煩惱,證得須陀洹果位,他們的態度若無其事,沒有把它放在心上,這就是顯示出無實無虛。因此我們從這個地方,能夠很清晰的體會到凡聖不同。凡夫有許多的定功,比小乘這些聖者高明很多,他們比不上阿羅漢,但是要比初、二、三果,綽綽有餘。四禪天的人、四空天的人,世間的四禪八定。諸位要曉得,證到三果的聖人,他們才在四禪天,四空天人所修的禪定比他高明。為什麼四禪天人、四空天人我們不叫他做聖人,小乘初果我們就叫他做聖人?不同在哪裡?用心不一樣。小乘初果已經是無實無虛,四禪天人、四空天人他還是有實有虛,不一樣在此地。定功深再深,如果虛實兩邊沒有捨掉,沒用處。所以定功一失掉之後,還要墮落、還要輪迴。小乘初果那個定功並不很深,很有限。但是人家已經是觀念上無實無虛,所以他天上人間七次往來,就證阿羅漢,就出了三界。如果遇到念佛法門,一遇到他決定往生。為什麼決定往生?因為他以無實無虛這個態度來念佛求往生,哪有不往生的道理?而且往生的品位還很高。我們要想這一生當中決定有把握,脫離六道輪迴,往生不退成佛,這個要緊、太要緊了。如果這句話的意思不太了解,你就常常想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就行了;或者《金剛經》上還有兩句更簡單的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也行,與這個都相應。

  世尊在本經末後,特別教給須菩提尊者,教給他就是教給我們,「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完全在事上做。不取於相,就是應無所住;如如不動,是說我們在六塵境界當中,我們每天接觸六塵境界,不能離開六塵生活,接觸沒有關係,不能動心,動心就錯了。動什麼心?順境起貪愛的心,逆境起瞋恨的心,動了這個就糟糕!如如不動。動,以中國話來講,就是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欲,你動了情,動了七情,這個不能動。換句話說,不動,心是清淨的,不動的心是平等的,不動的心是覺而不迷,跟《無量壽經》經題「清淨平等覺」完全相應,那就是修清淨平等覺。修清淨平等覺,就是修彌陀淨土。《無量壽經》上,世尊告訴我們,阿彌陀佛還有個別號,就叫「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覺就是阿彌陀佛的別號。我們能夠把《金剛經》上這兩句常常想著,把它做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就是在修清淨平等覺。發願往生,當然往生。無實無虛,把大小乘所有一切佛法統統包含盡了。

  因此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一切賢聖」,這個一切,從小乘須陀洹到圓教等覺菩薩,統統包括了,「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什麼叫無為法?無實無虛就是無為法。由此可知,這些聖者,就是無實無虛功夫淺深差別,小乘四果四向、大乘五十一階級是從這裡來的。實際上這些人,他們心中有沒有這個階級差等?沒有。佛為我們方便說的。前頭不是念過嗎?你要問須陀洹:「你證須陀洹果?」他沒有這個念頭。他如果說「我證須陀洹果」,他四相具足,他有實有虛,他哪裡是無實無虛!從小乘初果,心就清淨、就平等,沒有這個念頭。這些念頭都是妄想分別執著,這個東西他離開了、捨離了。我們從這裡去體會,然後你就曉得怎樣來學習。也同時明白,為什麼我們生生世世修行,沒能修得成功。沒有修得成功,就是我們虛實兩邊沒離開。為什麼我們這一生修行功夫不得力?也是兩邊沒離開。無實是空,無虛是有,空有兩邊。本經上講的法相與非法相,無實是非法相,無虛是法相。法相、非法相兩邊不取,都在這個意思上。底下說,理是空的,理是無實,事無虛;性無實,修無虛;因無實,果無虛。都是虛幻的,從這裡面去觀察。再看末後這一段:

  【不但此也】

  前面給你說的,都是講的三乘的修行人。

  【一切凡夫心相,一切世間法相,一切因果法相,亦莫不盡括無遺。】

  那些覺悟的人,修行證果,證阿羅漢、證辟支佛、成菩薩、成佛,他是明瞭無實無虛,體悟無實無虛,他走的是一條光明的正道,成就究竟圓滿的功德。我們凡夫迷惑顛倒,念念都是妄想分別執著,可是這些妄想分別執著也是無實無虛。你打妄想,無實,在六道裡面受果報,無虛。你細細想想,可見得無實無虛四個字,世出世間法全都包括了,全都通達了。凡夫的心相,心相是妄想。世間一切的法相,凡夫心相是因,世間這些法相是果,這就是一切因果的法相,統統在裡面,都包括盡了。我們要細心去觀察,細心去體會,然後才能夠把宇宙人生的真相看清楚。看清楚,你就不迷,不迷就是菩薩。菩薩叫覺有情,他不迷,迷就是凡夫,他真正覺悟了。

  【此正是法華經所謂: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一直到如是本末究竟。】

  這是《法華經》上非常有名的一段經文,叫十如是,這十句,十如是,是《法華經》上非常重要的一段經文,也可以說是整個《法華經》的中心。「如是」就是此地講的無實無虛。如是相,相無實無虛。如是性,性無實無虛。你把如是兩個字換成無實無虛,那個意思更好懂。相是現象,性是本性、真如本性。體是理體。十如是,這十個裡面最重要的是性,其他九個都是從自性裡面變現出來的。世尊在《法華經》裡面,將世出世間一切法歸納成這十類,歸納成這十大類。力是能力、能量。作是造作,就是變化。因是親因,緣是比較疏一點的;親的叫因,疏的叫緣。因要是沒有緣,不會結果;因一定要得到緣,緣具足它就結果。報也是果。我們舉個淺顯的例子,來說明這兩個字。果,我們得人身是果。報,我們這一生當中的苦樂際遇,每個人都不一樣,這是報。得人身是果,你這一生的苦樂遭遇那是報。有的人命好,很享福;有的人命運很差、很苦惱,那是報。苦樂是報,得人身是果。末後一句「本末究竟」,前面九句不能包括的,統統歸到這一句。這十句,把世出世間所有一切法統統包括盡了。

  【此之謂諸法實相】

  《金剛經》上講諸法實相,《法華經》上講「十如是」,「十如是」真的就是世出世間一切法的真相。我們用這十句,解釋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很清楚,解釋華藏世界毘盧遮那佛的華藏世界,也清楚、也明白。把這十句來觀察我們自己這一生,我們過去跟現在,在生活上點點滴滴也清清爽爽,比世間算命的人高明多了。從前金山寺妙善法師講:世間最會算命的人就是釋迦牟尼佛,他算得準確。釋迦牟尼佛以外,那些算命的都不太可靠,都靠不住。釋牟尼佛會算,釋迦牟尼佛都給我們算了,你知道嗎?這十如是就是的。你能夠懂了,拿這個來看看自己,自己一生的命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才叫高明。

  【故此一語,真乃大乘法印。】

  此一語就是無實無虛。無實無虛真的是大乘法的法印,所有一切大乘法都是無實無虛,決定符合這一句的經義。不但大乘法,剛才說了,世間法實在講也是無實無虛,明瞭世間法無實無虛,這個人也是大乘菩薩。再看底下經文:

  經【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則無所見。】

  這是從比喻上說。科題很清楚:喻住法之過。所以佛在經上講:「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很有道理,法不能住。

  【此節是明執實則布施之功德全虛。】

  住於法,以為法是真的有,執著在法相上,以為法是真有,這個錯了,所以功德都沒有了。諸位一定要曉得,不住,難!我們凡夫真的尤其是業障習氣深重,無從下手。《般若經》聽起來很有味道,你做得到嗎?做不到,還是有執著。你沒有辦法看破,也沒有辦法放下;換句話說,白聽了、白講了。聽這部經的人,我想不會少過三千人,來來去去的,有今天來了明天不來,明天來了後天不來了,來一次也算,統統算進去,我想應該是三千人以上。這三千多人當中,哪一個看破?哪一個放下?一個也沒有,我們這個經就白講了。所以難、真難!你才曉得大乘法門,八萬四千法門,任何一門,不要說大乘,連小乘包括,都不能成功,這才曉得佛法之難。幸虧佛很慈悲,為我們開了一條念佛往生的法門,這個法門方便在哪裡?可以執著。你就執著阿彌陀佛,這個能夠住於法,行!你心裡住在阿彌陀佛、住在極樂世界上,堅固的執著,執持名號,只有這個法門,給你講執著能夠成功的。除這個法門之外,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找不到,都是要破執著才能成功,沒有執著才能成功,沒這個道理,沒聽說過。執著念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生凡聖同居土;要是不執著,那個高了,那就生方便土、實報土、寂光土,那就高了。執著能出得了三界,能到阿彌陀佛那裡去。凡聖同居土不錯了,可以了!何況到了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馬上把我們提升到七地以上的地位,這是真正不可思議!所以在西方極樂世界,很短的時間就成佛,這是一個特別法門。得要有福報,什麼福報?相信,相信就有福報了。這個法門遇到了不相信,這個人沒有福報。《彌陀經》上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相信的人有福,肯發願的人那個福報就更大,世間沒有任何一個人的福報能跟他比得上,因為他不久要作佛了,你想這個福報多大!

  執實的時候,功德就沒有了。什麼叫功德?這是我們必須要認識清楚的。功德是戒定慧。因戒得定,戒是功、功夫,持戒是功;得定,定是德。德跟得到的得、得失的得,是一個意思。你有一分功夫,你一定就有得到。持戒有功,得定;修定有功,開慧了,這是功德。如果一執著,持戒不能得定;為什麼?我這個戒持得很好,看到那個不持戒的、那個破戒的,心裡面就生厭惡的心,你怎麼會得到定?那個持戒,不懂得用功,不如法。諸位必須要曉得,世尊教人修行是教你一個人的,沒有教你看別人;你要是看別人,你的道業這一生當中決定不能成就。《華嚴經》上,善財童子只有一個人,沒有同參道友。如果善財還有個同學,善財也完蛋了。為什麼?同學,你跟我一樣,恭敬心沒有了。一個同學都沒有,所有一切眾生都是佛、都是菩薩、都是老師,他那個禮敬諸佛才做到圓滿;所以,不可以有一個同學。換句話說,真正修行人,自己是站在最低的,別人都在我頭上,你才能修得成功。妖魔鬼怪都在我頭上,都要禮敬,都是諸佛如來。怎麼觀想?諸佛如來示現的。示現善的境界來教我,在善境界裡面不生歡喜心。示現妖魔鬼怪,逆境裡面我不生瞋恚心。你的清淨平等從哪裡修的?在境界裡頭磨鍊出來的。離開這些境界,你修什麼?所以好人、壞人、順境、逆境都是善知識,在我的心裡面都是平等的,我在這裡頭修十大願王。有絲毫差別的念頭,你那個十大願王功德全虛,全都沒有了。你所修的是福德,功德變成福德;功德沒有了,福德有。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功德太難了。經裡頭常講,火燒功德林,火是什麼?發脾氣;脾氣一發,你們想想看,你那個定就沒有了;定沒有了,戒就沒有了。你要問問,你的功德有多少?你得想想什麼時候沒發脾氣,如果臨命終時發一頓脾氣,完了,一生都完了,那毫無功德。所以佛法教人送終,人臨終的時候,八個小時不要去碰他。為什麼?神識沒離開,那個時候你碰他,他會生瞋恨心;一念瞋恨,一生的功德都光了、都沒有了。八個小時之內不可以碰他,道理在此地,不可以不曉得。功德跟福德要分得清清楚楚,福德與戒定慧不相干,功德是戒定慧。

  【正是無實無虛的反面】

  反面是什麼?坐實了,他執著有實有虛。

  【法謂一切法】

  世間法、出世間法統統包括在其中。

  【不外境、行、果。】

  這是用這三個字把一切法概括了。

  【境者境界。佛法裡面所講的,五蘊、六根、六塵等,這都是屬於境界。】

  等是太多了,凡是這一類的都是屬於境界。

  【行是修行】

  像三福、三學、六度、十願,這都是屬於修行,即六度等。

  【果是果位,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乃至無上菩提。】

  這些屬於果。

  【亦兼果報】

  果裡面不僅僅是包含果位,也包括果報:

  【福德、相好、神通、妙用等】

  這屬於報。我們剛才講過果跟報,果報可以合起來講,也可以分開來講。

  【行六度而自以為能行,此住於行。】

  真正修行人,不能不明經,經義不明,你理不通;道理不明,事實真相不清楚。古人常講:經不可以不讀。古時候,中國念書的人多,因為中國的社會尊崇知識,打開我們中國的歷史,這幾千年的歷史,可以說是一部知識分子的歷史。我們中國古人講士大夫階級,士大夫階級就是我們現在講知識分子。中國人尊重知識分子,所以從前人有一句話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印度有四種階級,大家都知道。中國也有四種階級:士、農、工、商。中國四種階級,哪一個階級排在第一位?士,士是什麼?讀書人,知識分子排在第一。第二是農夫,農夫耕作很辛勞,對於社會有很大的貢獻。第三是工人,也很辛苦,勞力。不勞而獲利的商人,他有錢,排在最後,排名排在最後。現在社會顛倒了,現在商人第一,工人第二,農人第三,念書人排在最後。現在念書人一文不值,顛倒了,社會顛倒了。

  所以如果我們住相的話,就錯了。自己以為能行、能修行,這是修福,念佛也是修福,持戒也是修福,參禪也是修福,弘法利生都是修福,這裡面沒有智慧。智慧是什麼?離相是智慧。我雖做,做了心裡頭若無其事,它才會生智慧。稍稍有一點執著,

  【若有名譽等想,便住於境。】

  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名聞利養;好名,有這個你住在境上。

  【心存有一所得,你住在果上了。】

  你得到的利益,你得到的財富,只要你有所得,世間法裡面講七情五欲,你只要有所得,你就住果了。由此可知,如果這三樁事情我們都不免,你境行果統統住,與大乘教義完全相違背,這個不叫學佛。這樣的修學,實實在在講,就是經上講的可憐憫者。世間人沒有聞到佛法談不上可憐,他沒機會,沒接觸到;聞到佛法而完全學錯、學顛倒了,這個可憐。他為什麼學錯,為什麼學顛倒?沒有讀經,沒有懂得經義。

  這我剛才講了,中國古代因為崇尚知識分子、崇尚讀書,大家總是盡量想方法去讀一點書,因此看佛經不難。佛經雖然是古時候翻譯的,是當時最白的文字,也就是說,那個時候的白話文。你要是不相信,你看看《無量壽經》,漢朝時候翻譯的,你去看看漢朝那時候的古文,你跟它對比一下,我們這個經好懂,古文就難懂了。翻經的大師,已經非常慈悲、已經考慮得很周到,用最淺顯的文字,希望每一個稍稍讀一點書的人,都能看得懂佛經,都能了解佛的意思。我們佛經的這個文字,在文學裡面叫做變體文,現代文學裡頭稱之為變體,變化的變,變體,它比古文容易懂得多。可是現在可麻煩了,現在人完全不念古文,於是最淺顯的佛經拿到手上看不懂,文字上障礙了,這個難!

  這是我們現代人一個很大的難關,必須要突破。用什麼方法突破?讀誦。中國過去教學,從哪裡教起?從背誦教起。你要求學,你要想做一個知識分子,下手就是背誦古文。古代的教學,小學,老師教導學生就是教他背書,沒有講解的;這種教學法在歷史上有記載,從漢朝一直到民國初年,都是用這個方法。小朋友七歲上學,上學就是跟老師,就不住在家裡,要跟老師住在一起,七歲的時候跟老師住在一起。大概每個月在從前初一、十五放假,回家去一趟,平常要跟著老師。這叫學,學什麼?學生活,學灑掃應對。老師教他掃地、教他抹桌子,看年齡大小,能夠做的事情教他,使他從小就勤勞,家裡樣樣事情他都會做。伺候老師,他能夠伺候老師,回家去就能孝順父母,這是老師要教的。換句話說,他教的是生活教育,教你站有站的相、坐有坐的相,學這個東西。在文字上,大概一般像《四書》、《五經》,教他念、教他背。一般總要背一百到兩百遍,會背之後,還要背一百遍到兩百遍。用意在哪裡?修定,戒定慧。小孩不叫他背書,他也會胡思亂想。天天叫他背書,他就沒有時間去打妄想,他心得定。從七歲到十二歲,心定了這麼多年,開智慧了;慧是從定當中生的。到十三、四歲以後,進太學,太學裡面老師講解,你從前所背過的這些書,現在來講解。現在因為有定,開智慧了,才講,你要是沒有開智慧,講有什麼用?講了也不懂。古時候的教學法好,非常可惜到民國年間學習外國人,這把我們這一代人給害慘了,智慧完全沒有了,定也沒有了、慧也沒有了,成天在胡思亂想,妄想分別執著增加了。所以我們這一代社會這麼悲慘,世間大亂,沒有智慧的人。

  佛門裡面,從前一入佛門,五年學戒,那個五年學戒不是學戒律,是五年學生活教育。就像現在很多學校,新生一上學,新生大概有幾個星期的生活教育,讓他了解我們團體生活習慣。我們出家人一出家,五年生活教育,學這個東西。除這個之外,學經。經,這五年怎麼樣?看是哪一宗、哪一派,把這一宗主要的經論要背誦,教你去念,念到會背。你學華嚴,《華嚴經》不能不背;學天台,《法華經》要背,天台三大部,那個分量跟《華嚴》大概也差不多,《法華經》,《法華經文句》,智者大師的註解,《玄義釋籤》。從前線裝本,每一種都是二十冊,堆起來六十冊。五年當中要背過,你才有資格學天台,你沒有這個基礎,講堂裡面沒有你的座位。你說聽經,你三大部都背過了,才有資格到那個地方,才有你的座位。你沒有過五年,不能背,講堂裡頭沒有你的座位,你只能在旁邊照顧大家的生活,照顧大眾。過去我們叢林寺院裡面教學這樣嚴格。這五年就是我們佛法裡面講的根本智,訓練修根本智。根本智是定,從定開慧,這是根本智。看起來,好像在寺院裡面住了五年什麼也沒學到,老師什麼都沒有教,就給你一本書,叫你去念、叫你去背,另外就叫你做工,常住這個生活分配你去做。做工是生活教育,也是修福。念經是思想教育,叫你不要胡思亂想,修定。定不是每天盤腿面壁,盤腿面壁照打妄想。叫你背書,背書不能打妄想,一打妄想就錯了,就念錯了,所以叫你背書,用背書的方法。所以說,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古德教學用心之苦,我們現在人想不到;恩德之厚,也不是現在人能體會得到。現在人一接觸佛法,就廣學多聞,學得亂七八糟,雜亂無章。不學還好,心還清淨,頭腦還清楚;一學,學得一塌糊塗,說幾句話都語無倫次,你說怎麼辦?這不是佛法不好,學錯了,方法學錯了。從前世法、佛法都是教你修定、修清淨心,真的是《金剛經》上講的「信心清淨,則生實相」。有這五年的教學,然後再聽講。我們從《高僧傳》裡面、從《居士傳》裡面所看到的,有人聽講沒有聽多久就開悟。我們現在聽一輩子都不開悟,什麼原因?他經過訓練,他的心清淨,他的心定。尤其是經背得很熟,背得很熟,裡頭不懂,就是禪宗裡面講的疑情,小疑則小悟,大疑則大悟,他提得起疑情,我們現在沒有。

  這是說明,決定不能有住,一住就壞了。境行果都不能住,這樣才能夠符合無實無虛,才能夠符合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是真正在學大乘,真正在學般若。

  【無論心住何種,皆是住法。】

  這是經上講的,「若菩薩心住於法」,不管你住哪一種,住一種都是住法,三種都住那還有什麼話好說?三種都住,這個人布施,行布施的人不少,很多!都是種了福,毫無功德,這要曉得的,他所修的是三界有漏福報。為什麼?他心有住。

  【闇則一無所見,仍在無明之中。】

  比喻如人入闇,闇是比喻無明,他沒有覺悟,他不開悟,沒有智慧。

  【永嘉云:住相布施生天福,招得來生不如意。】

  永嘉大師《證道歌》上的兩句。住相布施將來的果報生天,享天福。這個人能享天福,諸位要曉得,他修行五戒十善、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心地真正是清淨慈悲才能夠生天。一天到晚是搞名聞利養的話,他怎麼能生得了天?生天享天福不錯了,恐怕現在的人住相布施,來生不能享天福。享什麼福?大概可能至少有一半享畜生福,你看看外國人那些寵物真享福,一家人都伺候牠,把牠當祖宗看待,我看到那個人就是前生修福的。修福怎麼樣?他沒有十善,也沒有五戒,心也不清淨,愚痴修福,真修福,好事拼命去做,宇宙人生事實真相道理不明,來生就到畜生道,畜生是愚痴。學佛連真佛、假佛都分不清楚,這是愚痴。在我們現前這個社會,《楞嚴經》上講得很好,邪師說法如恆河沙。佛法在我們現代這個社會裡面,我們所看到的,有假的佛法、還有邪法,還有妖魔鬼怪的法,掛上佛的招牌,你不能夠不辨別,不能不清楚。好心學佛到後來學成魔,那不叫冤枉?那真是冤枉!一定要辨別清楚,一定要有智慧。

  生天福的條件要具足十善,要具足四無量心:慈悲喜捨,他才真正能夠生天,才享天福。縱然生到天上,天福享盡了還要墮落,還是要搞六道輪迴,這就是招得來生不如意。佛門裡面講三世怨,第一世修福;第二世享福,享福的時候,大概就不會修福,一享福人就迷惑、就顛倒了。佛在這個經上教菩薩,菩薩不受福德,這句話很重要,不能夠把它輕易看過。教菩薩不可以享福,一享福就迷惑顛倒,所以福不能享。佛為我們訂的出家人生活非常簡單,就怕你迷惑。雖然在中國,佛教發展為寺院叢林,你看連住持方丈住的那個房子是方丈,他那個房子多大?十尺乘十尺,就那麼大的房子。不能享福,一享就迷惑顛倒。不是負責寺院的執事,一般人住哪裡?住廣單、通舖。不可以一個人住一個房間,一個人住一個房間不會成就的。在大庭之下,裝模作樣像個樣子,沒有人看見就隨便放逸、就懶散,不能成就。廣單通舖有個好處,睡覺也要規規矩矩,旁邊人也看到你。什麼時候都不可以放逸,都要守規矩,道理在此地。今天生活比較富裕,一個人一個寺廟,我一看到這個樣子,完了、完蛋了!那個地方不要去了。今天跟我這個頑固的思想相同的有一個,香港大嶼山的聖一法師,跟我的看法完全一樣;其他的法師跟我的看法都不一樣,聖一法師跟我的看法一樣。我們要想成就,要住廣單,決定不可以說一個人一個寮房,這個不可以的。所以,這是很不容易的一樁事情,一定有福報要捨,福報讓大眾去享,好!不要自己享。愈有大福報,享福的人愈多,那你的福報才真正殊勝;自己享,問題就多了。今天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