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永嘉禪宗集  (第二十二集)  1979/7  台灣圓覺寺  檔名:09-012-0022

  請看經本卷下第二十一頁:

  【三諦四智。除成所作智。為緣俗諦故。】

  小註說,「成所作智」,就是前五識的作用,前五識能夠成就一切利生的事業,當第六、第七識轉了以後,前五識就叫做成所作智,「多附利他種種變化,是以除之」,除去成所作智。「若準唯識說而實異」,這個說法與唯識說的不一樣,為什麼?唯識並不除成所作,它就是『三諦四智』。唯識說,「大圓鏡智成法身,平等性智成報身,成所作智成化身,妙觀察智遍於三身」。這是兩種說法,註子裡頭都有,給我們做個參考,兩種說法都說得通,並沒有矛盾之處。

  【然法無淺深。而照之有明昧。心非垢淨。而解之有迷悟。】

  這幾句是「結示次位」,菩薩有五十一個位次,通說的,說五十一或者說四十一都可以,就是開合不同。《楞嚴》裡面說六十個位次,說得最多、最詳細的是《楞嚴經》,它從三漸次裡面又加個四加行,這是比一般經裡面說得更為詳細。在《仁王般若經》裡面,它只分十三個位次,十三法師,統統都是開合不一樣。這個地方它不論開合,著重的是「因果歷然」。「約法約心,水波無別」,這是用水與波來做比喻。「論照論解,清濁須分。故無濫於聖階,亦不屈於凡下,如斯奧旨,味而研之」。這尤其在大經裡面,因因果果要清清楚楚,才知道如來說教、祖師們判教,所說、所判統統是從因果上說的,離開因果就沒有話說了。為什麼要辨別清楚?這裡頭有很大的一個作用,不至於叫我們誤會,我們在凡夫地以為是成菩薩、成聖人了。你證得果位之後,你也清清楚楚你不是凡夫,並非下劣,自己在哪個位次上很清楚。末後這兩句是勉勵我們的話,像這樣幽深奧妙的旨趣,味而研之,味就是常說的法味,你入進去之後法味無窮,法喜充滿,你得要研求。這個地方的研求不能用心,不能用識,要是用識,你就求不到了。那用什麼?用無分別智,就是禪家所講的參究,研當參究講,而不是研究。參究跟研究所不同的,世法裡面研究是用心意識,用第六意識;參究是用妙觀察智,不是用識,《楞嚴》裡面講用根性,可不是用根中之識。

  【創入初心。迷復何非淺。終契圓理。達始何非深。】

  這裡面就說出淺深不二。我們初發心的人,『創入初心』,初心迷,迷淺,所以對於三德祕藏、三諦、三觀之旨不通達,這才不能圓修圓證。『終契圓理』,發心之後行解相應,漸漸的圓解開了,圓悟圓修,到這個時候,三德祕藏得到一點消息了。所以說「終契達深」,最後一定能夠通達諸佛所證的深義、深理,就是圓理。

  【迷之失理而自差。悟之失差而即理。】

  這個地方說明迷悟的情形。

  【迷悟則同其致。故漸次名焉。】

  小註說,「悟則同其致者,譬如以清明眼觀晴明空,惟一晴虛,迥無所有」,這幾句話是《楞嚴經》十番顯見裡面的經文。同其所致,同誰?同佛與大菩薩們,同那些見性的人。「迷之而自差者」,底下還是引用《楞嚴經》的經文,「其人無故不動目睛,瞪以發勞,則見虛空種種非相也。合法可知」,他的註子是用《楞嚴經》經文來註的。迷悟哪有根由?沒有根由,看《楞嚴經》裡頭說得尤其是明白。無故就是沒有原因、沒有緣由,不是有故,不是有因。這裡頭的理很深,也很玄,初心看起來不大容易入。不容易入,是因為我們的煩惱障太重了。說煩惱就包括所知障,所知也是煩惱,所知是塵沙煩惱。通常我們講二障,見思是煩惱,所知是塵沙,統統都可以稱之為煩惱,煩惱障重。所以佛說這個話這麼簡單、這麼扼要、這樣明瞭,我們聽不懂。幾時到你的心逐漸逐漸清淨了,一聽就悟了。

  再簡單把這個文消一消,『迷之』,迷就是迷的理,法身、般若、解脫統統迷了,不知道,三諦三觀迷失了,這就說的是凡夫。『失理』,理失掉了,這個失並不是真正的失,理是講性體,真如本性的性體。『而自差』,差是對誰說的?跟諸佛如來、諸菩薩們不一樣,有差別。『悟之失差而即理』,一旦要是圓悟,與諸佛菩薩差別的相,就是十法界差別相,沒有了;沒有了,就是一個相,一真法界,不二法門。換句話說,迷之,豈止是二;悟了,連個一也找不到。悟的時候,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悟的時候同一體;失的時候不止二,無量無邊的差別。『迷悟則同其致』,理上講一樣的,事上講也一樣的,就是一個迷、一個悟,從這個地方才稱之為『漸次』。這在行法裡面,後面三門都是行法。這門「簡示偏圓」到這裡說完了,是「正修止觀」的前方便。偏圓不能揀別,換句話說,不是說不能修行,能修,不能圓修。什麼叫不能圓修?不能稱性起修。你要想稱性起修,什麼是偏、什麼是圓,一定要搞清楚。上面就是說這個意思。底下是第九門,「正修止觀第九」。止觀裡面分為三段,第一段:

  【奢摩他頌。】

  我們看註解,「梵語奢摩他,此云止。豎而明之,義當於空。橫而言之,義開三止。廣如止觀中說。」廣就是詳細的,廣說在天台《摩訶止觀》裡面。《摩訶止觀》是天台宗修行的依據,就是修行的方法。天台是宗《法華》,《法華》是開解,解宗《法華》,修在止觀,行解相應,這個我們也不必多介紹。「今且豎明,有遮義、空義」。『奢摩他』是梵語,中國的意思有止的意思,遮就是止,有空的意思。『頌』有四句,這四句可以說是圓融止觀。

  【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

  我們雖不修止觀,要是能把這個偈子記在心裡面,有利益,就是對我們淨土法門來說,有很大的幫助。幫助我們什麼?幫助我們理念,理明瞭之後我們念佛叫理念,得的一心不亂叫理一心不亂;換句話說,也能夠幫助我們斷惑,這個功德利益非常的殊勝。這一次我們還有四天就圓滿,大概我們這個進度可以趕得出來。後面的《證道歌》也非常之好,我們想等我們景美的新講堂好了之後,我們開始把《證道歌》也講出來。把《證道歌》跟《禪宗集》前後一合起來,如果前面不懂的,在《證道歌》裡面可以解釋前面的,前面可以解後的,後面可以解前的,一個人作的。再看小註裡面,「此承上章」,正修止觀第九這門是承前面一門來的。「明事理不二、空有雙忘之理」,這一句是大綱,這是一個圓頓學人不能不知道的,要曉得事理不二,空有都要離開。「與夫簡示偏圓」,上一章,「三德相即,圓融微妙。乃即有而無,即無而有。即邊而中,即偏而圓。至今全性起修,時觀根塵,緣起一念之心,全修在性,可謂妙契寰中矣」,妙契寰中是正修末後的一個結論。這幾句話,前面我們讀過,一看就明瞭,句句話都是扣著前面的,承先啟後。

  下面是解釋這四句,「恰恰用心時者,即佛種從緣起,屬會緣之有也。雖緣會而性本空,故恰恰而無心用。是則常無心,何妨恰恰遮止之用。常遮止之用,何妨恰恰以無其心。」我們回過頭來看,第一句是講我們用心的時候,此地講的心是佛種,也就是我們常講的佛性,我們要明瞭佛種也是從緣起的,下面還會跟我們說得更清楚,十法界都是從緣起,緣起性空。因此,九法界我們不能執著、不能分別,連佛法界也不例外。用功這個情形是怎麼樣?若有心、若無心,不能說沒有心,也不能說有心。前兩句就是說的這個意思,『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這個理要是驟然聽起來,確實很難懂,但是前面給諸位說過「事理不二」、「簡示偏圓」,你有這個基礎就不難懂。為什麼?法,非有非無,用心也是一法,裡面也是有事有理、有體有用。從理上看、從體上看是空寂的,從事上看、從作用上看不無,所以非有非無。「恰恰」就是正當你在用心的時候,「恰恰用心」的時候,用心的時候就是「無心用」。用心的時候有心用就不圓、偏了,不是圓修,為什麼?與性不相應。正在用心的時候,正在這個時候是無心用,他就與性空的理體相應,希望諸位細細的去體會這個意思。

  要是把這個道理運用在念佛法門裡面,念而無念,念是恰恰用心時,無念是恰恰無心用。念而無念,無念而念,那不念就是念,我不要念佛了,不要念就是念,這就大錯特錯!念就是無念,我念了有什麼用?念了就是沒有念。這就叫依文解義,三世諸佛都喊冤枉,你把那個意思統統弄錯了。你要曉得它念指的是什麼、無念指的是什麼。念是指的事修、修德,無念是指的性德,念就是無念,正念的這個時候他就與性德相應,這叫性修不二,才叫稱性起修,才叫全修在性。我們現在這個念佛還得了,念就是念,決定不相應,為什麼決定不相應?執著、分別,根本就不曉得法性的道理。甚至還有念了多少佛記得清清楚楚,我有多少功德,念這個佛號我要做什麼用處的,念佛要迴向眾生,不行,迴向眾生的功德我自己沒有了,真叫顛倒。前面講偏,不曉得偏到哪裡去了,偏得太遠了。諸位想想,就是念佛這個法門,又談何容易?為什麼有的人念,真有成就,有的人念一輩子沒有成就?就是不懂這個道理。

  這個不二法門純粹是般若的道理,六百卷《大般若經》,給諸位說,就是講不二,就是講性空,也就是發明理體。前面給諸位說過,佛二十二年談般若,這是在一代時教裡面,我們可以說是名符其實的正宗分,他用這麼長的時間來說。前面兩句懂得,後面兩句就很容易明白了。『無心恰恰用』,無心是稱性,稱性起修。『常用恰恰無』,常用就是常用心,常用心的時候與性空的理體相應。「大勢至圓通章」裡面所講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它那兩句話就是這四句話的意思,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等覺菩薩他還是念佛,不但等覺菩薩念佛,到如來地他還是念佛,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八萬四千法門,無論從哪個法門成就,到最後是念佛,你就曉得念佛的功德之殊勝。這是我把這四句的大意給諸位說出來了,下面的小註,你們自己去看。小註裡面是從止觀上說,遮照同時,空有不二,所以說是圓融止觀。再看底下一段:

  【夫念非忘塵而不息。塵非息念而不忘。】

  這就是一個講『念』,念是念頭,是屬於理;『塵』是屬於境界,這個境界是心裡面所染污的境界,並不是外境。要說到這個地方,如果要細說,確實我們進度就趕不上,我只能夠點一點,諸位要細細的去研究唯識。我舉一個例子,我們現在眼睛所看講堂這個境界,給諸位說,這個地方講的塵境,外面的塵境對我們的自性沒有染污,染淨不二。什麼染污了?落謝的影子染污了;換句話說,法塵染污了。當我們見到外境,我們眼根生眼識,眼識,給諸位說,並無分別,就跟鏡子照外面的境相一樣,照了之後,照在裡面,裡面就現一個相。我們第六意識與其餘的意識(五俱起意識)同時起來攀緣,攀緣什麼?攀緣眼識傳播的境界相,與外面境界相決定不相干。假如與外面境界相真相干,那你說種種貪愛還情有可原,還講得過去,並不是真的,妄中之妄。就好比什麼?眼識照外面境界現的螢幕,就好像你在家裡看電視畫面螢幕一樣,並非現場。其餘的那些意識,五俱起意識,以及與意識相應的那些心所,統統都是電視機前面的觀眾,把電視上的螢幕當作真實,真叫冤枉!眼觀色是如此,耳聞聲也是如此,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沒有一個相不是這樣的。

  這個地方講「忘塵」,不是忘外面的境界,是不要電視機裡面那個假相,是說的這個。把這個事、這個理徹底的明白了,你曉得,看電視機裡面的畫面並非現場,全是空的,全是假的,全是虛妄而不實在的,你在這個畫面動什麼感情!起什麼貪瞋痴慢!這個道理在唯識學裡面說得非常詳細,我不能再細說,細說很麻煩,那個境界真微細。說穿了之後,你看眾生的一切造作,起惑造業,他真是迷惑到極處,真妄、是非、善惡確實不明。他果然明白,決定不造業,心地清淨。「念非忘塵而不息」,心地裡面不染外面的境界相,念頭自然就清淨,它是互為因緣的。『塵非息念而不忘』,六塵落謝影子,要不是心地清淨,一定有影像,我們現在稱為叫印象,心裡面有印象,象跟像是一樣的意思,阿賴耶識裡頭有種子了,因為像在裡頭了。

  我們看小註,「上且」,上是指前面,「泛明有無一念,遮照同時,今正明奢摩他義」,這兩句是正說奢摩他義。「蓋止義如止觀中說有三種,一止息止,二停止止,三不止止。言忘塵而息者,即止息止也。言念非忘塵而不息者,以人之妄念因緣塵,分別而有。」這是說妄念的來源,塵要是不忘,念就不會息。「然而塵之所以得忘者,乃因念息而忘也。蓋此二法,相待而立」,它是對待法,「存則俱存,忘則俱忘。有一則有二,寄存則偶存也。」寄是單,偶是雙,一個存,兩個就存在。這個用功,你能斷一個,那一邊就沒有了。下面都是講止觀的方法,方法裡面都是講原理原則,都是提綱挈領的說。

  【塵忘。則息念而忘。念息。則忘塵而息。】

  緊接著上面說的。塵要是忘就離開了,「豈非息念而忘乎。念息,豈非忘塵而息乎」。

  【忘塵而息。息無能息。息念而忘。忘無所忘。】

  這個話,諸位稍稍靈活一點就悟到了,怎麼回事情?心境俱空,能所都不能成立。可見得止觀之妙,「此明妙止,忘能所、絕根塵之所由也。」禪家參禪它有一句綱領,此地說的不少,把它綜合歸納起來一句,這一句是「離心意識參」。此地講的這些話就是離心意識參,離心意識就是性修不二。我們念佛的人離心意識就叫理念,理念就是稱性而修、性修不二。這個地方還沒有到離心意識,是離心意識的前方便,離根、離塵。但是要曉得,根、塵、識是分不開家的,一個離,三個都離。所以說根塵識這三方面,你有辦法離一個,一就是三,三就是一,離一個,那兩個一定不存在。如果說我離了一個,那兩個還存在,給諸位說,你這一個也沒離,這是一定要辨別的。不要以為是,我離一個了,我現在不著外面境界相,離了相,相是塵,根跟識離了沒有?沒離;沒離,外面塵也沒有離,一離是三個都離。

  三個都離是怎麼個樣子?這個樣子說不出,諸位自己去體會才行。這絕不是給諸位賣關子,禪家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入這個境界,你也說不出來。雖說不出來,也可以能夠透出一點消息,經上常講的「身心自在」,所謂是法身、般若、解脫現前,只能說透出這麼一點消息。再透一點消息,也可以從五受上說,五受沒有了,苦樂憂喜捨都沒有,是這個境界。但是這裡頭還要有揀別,為什麼?四空天無想定是類似的。四空天無想定,這個揀別很不容易,他是住在捨受裡面,苦樂憂喜沒有了,他還有個什麼都沒有的受,所以他不能出三界。四禪八定不是真定,相似定,他要真正得定是第九定,再往上進一級,把捨受也脫掉,那是真正定,阿羅漢的定。為什麼?得到這個三昧不會再退轉,四空天會退轉、會墮落的,可見得他不是真正的三昧,真正的三昧不退轉。所以四禪八定不是真定,在五種受裡面他是住在捨受上。

  捨受與能所雙忘,樣子上真的是沒有什麼差別,骨子裡頭完全不相同,可是微細的揀別能揀別得出來,什麼揀別?有我,這是一個很大的差別相。能所雙忘的人沒有我,像《金剛經》裡面說,沒有四相;四空天人雖沒有色身、沒有色相,他還有我執,換句話說,我相沒有,他還有我見在。這是我們從粗處去看,要從細處去看,他還有微細的我相,他沒有粗的色身,他有微細的色身。那些大菩薩、阿羅漢能看得見四空天人,可見得他還是有色。我們肉眼凡夫看不到,有功夫的人看得到他。佛在法會裡面有些時候還叫四空天人現相,現給大家看,可見他還是有色相,不過他能夠不現而已。正好像我們夢中的色相,夢中有色。這座廟的相立刻就現前,我清清楚楚,坐在我旁邊的人都看不到。但是給諸位說,有功夫的人他看得到,你心裡一動念,動念就有相,他就能看到。可見得功夫高的對於比他次一點的,他了解得很清楚。真正到能所雙忘,那就是深位的菩薩也看不到,為什麼?沒有現色,沒有動心,這是真正在定中。這是絕根塵之所由。「謂雖忘塵而息,其實息無能息,息念而忘,其實忘無所忘,以其能所性空故也」,這就是發明這個道理。

  【忘無所忘。塵遺非對。息無能息。念滅非知。】

  小註說,「忘既無所忘,則遺卻前塵而無所對」,就是在相對法裡面跳出來了,不住在相對之中,這個功夫就了不起。「息既無能息,則滅去其念而非能知」。心地清淨,清淨就是清淨,知不知道清淨?一知道清淨就麻煩了。一知道清淨,有一個能知清淨心的智,有一個所知清淨心的境,還是落在能所。這一層是真正不容易。你要說是不知,那也不對,一切境界了了分明。所以大經裡面講,「般若無知,無所不知」,非有知,非無知。因為有知就是無明,經上說「知見立知是無明本」,所以你有知、有見是大毛病。為什麼無知?智是空的,境也是空的,《心經》到最後下的結論是「無智亦無得」。得的是指什麼?指涅槃,換句話說,也就是指的法身。你說「我證得法身了」,好,你有能證之我、能證之智,有所證之法身,還是落在能所。既然落在能所,那就可以判定你是博地凡夫,絕非聖人,不要說佛,圓初住的菩薩都比不上,人家是能所雙忘。這個地方就是告訴你,為什麼要離塵、為什麼要離念?就是因為能所都無自性,能所本來空寂。本來空寂,你的執著是虛妄的情執,絕對不是說你有執著,你真執著到了,沒有這回事,你也沒有真正能證,你也沒有真正的一個所證。這是句句給諸位說實在話。

  【知滅對遺。】

  相對的,它離開了它,它離開了它。

  【一向冥寂。】

  『冥寂』就是清淨寂滅,換句話說,「生滅滅已,寂滅現前」的境界。能也好、所也好,念也好、塵也好,智也好、境也好,總而言之一句話,不出生滅心。幾時我們心境都不生不滅了,心沒有生滅,境界裡頭也沒有生滅。那也許問,心沒有生滅,我們有的時候還可以相信,境怎麼沒有生滅?境隨心轉,境是心變現出來的境界,心不生滅,境就不生滅。境界之有生滅,是因為我們心有生滅,接觸到外界境界是生滅相。這個實在講愈說愈細,都是真正做功夫人理論的依據,這是說圓頓圓修行人理論的依據。

  【闃爾無寄。妙性天然。】

  小註說,「妄想,寄寓根塵」,妄想就是識,就是情識,寄託在根塵裡面。「靈知闃寂,獨脫此之妙性,乃自然而然,實不因修而後得,不修而非無也」。『妙性』在如來是天然的、本具的,在凡夫也是天然本具的,在佛不增,在凡不減,所謂「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妙性是不變。這在前面也給諸位說過,這個地方也不必多說。實在要不明白,把前面所講的好好的想想。

  【如火得空。火則自滅。空喻妙性之非相。火比妄念之不生。】

  這個比喻也非常之妙,妄念是比喻火。諸位想想看,『火』在空中,它燒個什麼?沒有東西燒,燒不燃的,必須有物它才能燒。沒有物,在空中它燒什麼?火自然就熄滅。『空喻妙性之非相,火比妄念之不生』,妄念要有相它才生,有塵它才生,根塵識,根塵相接觸,妄念才生在其中。沒有根、沒有塵,妄念從哪裡生起?不生。現在最要緊的就是要我們覺悟,要知道根與塵是空的,你妄念就不生了。我們現在為什麼還生妄念?不知道根塵是空的。雖然佛經這樣給我們解釋,祖師註得這麼詳細,我們現在對空是屬於解悟,沒有證悟。要是證悟,心就清淨,妄念就不生,這個地方真正是不生;解悟,還照生不誤,那有什麼辦法?什麼叫解悟?悟是悟,事是事實,兩個合不攏頭來;什麼叫證悟?理跟事不二。我們現在理事是二,說的這個理不錯,很對,事是事,合不攏來,事跟理兜不了頭來,事是事,理是理,所以妄念還照生。

  諸位曉得,真正用功夫,哪個功夫力量大?般若的觀照。沒有般若觀照,你幾時能到不二法門?一到不二就是證悟,萬法圓融,這是要靠般若。你看《心經》裡面講的觀自在菩薩,觀自在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他老人家兩個名字。稱觀世音是稱他度眾生的德號,觀音聲而救苦;稱觀自在是他自受用身的德號,他自在了。他為什麼自在?他是用深般若波羅蜜觀照一切法,觀照到理事不二,他自在了,他入不二法門,觀世音菩薩就是觀自在菩薩。我們要是捨棄般若,怎麼能成就?這就是說明,你看江味農居士在《金剛經講義》一開頭講般若綱要,般若是大乘佛法的綱要,你就曉得它的重要性。大乘佛法是如來一代時教的綱要,般若又是大乘的綱要,就是綱要之綱要,《金剛經》又是般若法門的綱要,這個東西提煉愈提愈精。這是說出《金剛經》的分量,為什麼自古以來大家都受持《金剛經》,道理就在此地,《金剛經》說的是不二法門。所以你要沒有很深的般若智慧,般若的作用就是觀照,觀照般若才能夠入實相般若,實相就是不二。要用深般若波羅蜜,也就是以深般若波羅蜜觀世間一切事理,沒有一法不是空寂的。

  大經裡面有很多經句,便利我們作觀,但是我們怎麼樣?我們就是提不起來。譬如,「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哪個人不記得?眼見色有沒有想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如果真的你能夠這樣深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在色相裡面還會生心嗎?色相觀空,塵空,塵空了,念就息了,就不生;耳聞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聲相也是虛妄的,你的念也息了,心也不生了。這樣才能夠入不二法門,這樣才能夠證一真法界,才能明心見性。所以功夫,給諸位說,一分一秒都不可以中斷,你一秒鐘中斷,這一秒鐘一定妄念生起,生滅心生了。你功夫現前,生滅心不生;功夫一失掉,立刻煩惱現前,生滅心就生了。由此可知,善用功的人三止三觀裡面是要以觀為主,觀有力,止幫助它,觀的力量大。觀是什麼?看空了,先破外界的塵境,塵境破了,內裡面的念沒有了;止的辦法是什麼?是從念頭把它息掉,不生不滅,念頭不生不滅,外面境界就空了。

  這兩種方法也就是度兩大類根性的人,一個是煩惱重的、妄念重的,一個是境界執著重的。如果照佛法裡面說,一個是我執重,一個是法執重。我執重,要從止上下手;法執重,要從觀上下手。修一個也行,一個修成,那一邊也就離開了。兩個都重,止觀等運、定慧雙修。雙修裡面還是有一個賓、一個主。確實一般講來,息內的念不容易,把外面的境界看破還是比較容易。能把外面境界看破,內裡面的念頭那是不息自息,妄念自然沒有。曉得一切境界空寂,還生什麼念頭?什麼念頭都不生了。這個原則給諸位說明了,怎樣用功、怎樣擇法,那是諸位自己的事情。實在不能,老實念佛,念佛也就是修止觀。念佛是偏重於息念,是偏重這個,放下萬緣就是息念,這是止,提起佛號是觀,它也是止觀雙運。但是它重在止,以觀幫助止,六字洪名,字字清楚,妄念才不生,是以觀來幫助止的,我們就用這個方法。如果你在教下有興趣,你研究教,止觀雙運裡面要以觀為主。幾時你把根塵觀空了,曉得根塵性空,妄念也就不生,不滅自滅。都是好方法,只要你真正肯修,功夫都得力。

  得力的時候你自己清楚,為什麼?境界確實一天一天淡了,心裡面清涼、自在,一天一天染污少了、煩惱少了,什麼樣境界現前,心可以做得了主,漸漸在那裡不動、不生心,這就是功夫得力,這就是好境界。在這個境界不能夠中止,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勇猛精進再往前面修。要修到什麼?一定要修到不二,到你心地清涼自在、六根不染六塵的時候,這時候並沒有證悟,但是與證悟的境界很接近。在四加行裡面講,你得到煖氣,雖然還沒有接近火,沒看到火,但是有煖的感覺了。這是好境界,千萬不能中止,再往前面努力一下就可以證得。一證得理事不二,給諸位說,煩惱就斷了,不斷自斷,生死就了了,分段分死就沒有了,變易生死那看以後的功夫,逐漸逐漸了。再看底下經文:

  【其辭曰。忘緣之後寂寂。靈知之性歷歷。無記昏昧昭昭。契本真空的的。】

  這幾句話,可以說明行人的境界,圓修,稱性起修、全修在性的狀況。『忘緣』,緣就是指緣慮心,緣慮心離開以後,就是心不在境界上攀緣了,就是前面講的念頭息了,這時候寂滅之相現前,『寂寂』,這是說心清淨,一塵不染,性體現出來,本性清淨的理體現出來。怎麼現出來的?前面兩個字「忘緣」。諸位把這個道理懂得了,我們現前在凡夫位上,你要想見性、要想功夫得力,你要守住一個原則,絕不攀緣,一切隨緣就好,不要攀緣。為什麼?攀緣,清淨心的理體不能現前。萬不可說,我現在功夫沒有成就,不攀緣不行,到我功夫有成的時候再不攀緣。你功夫哪天成就?不攀緣功夫才能成就,攀緣就不能成就。攀緣是增長煩惱、增長無明、增加障礙,決定不可以攀緣,忘緣!隨緣心就清淨、就自在。順境也好,順境則順修,逆境就逆修,順逆境界都不要執著。順境裡面沒有歡喜心,逆境裡面也沒有煩惱心,也沒有憂慮心,一切就是順其自然,這樣才能夠得到三寶的加持、護法龍天的擁護,你的心真正在道上,你的心是一天比一天清淨。

  『靈知之性歷歷』,歷歷是歷歷分明、了了分明的意思。這是什麼?從「性」(清淨心)裡面現出來的光明,般若智慧,歷歷分明。如果說心地清淨而智慧不生,這不是真正的性體,性體是光明的。有一分定功就生一分智慧,兩分定功就兩分智慧,智慧之現不現與清淨心成正比例。為什麼?清淨心是我們本具的,般若智慧也是本具的。前面「簡示偏圓」給諸位講過,法身、般若、解脫都是本具的,絲毫都沒有欠缺,為什麼現在不得受用?就是有障礙。所謂是分別執著妄想,緣慮心就是把這三個東西合起來,這三樣東西就叫緣慮心。虧就吃在這上面,還要用它,幾時我們能夠恢復到清淨心?幾時我們智慧能透出來?幾時我們能得到自在?

  『無記昏昧昭昭』,昭昭是光明的相,無記是昏昧之相。「昏昧」是講無記也沒有了,也離開了,唯識裡面講三性,善性、惡性、無記性統統離開,全都不著了。『契本真空的的』,本真,本就是本性,真如空寂之理體,「的的」就是確確實實,一點都不假。什麼是真、什麼是妄,真的你總算契合了。「契」就是證得、契入,證也叫做契入,契入就是證。小註就不說了。這幾句話是相當的重要。下面四句這也是考驗、辨別是非,在修行過程當中,我們是不是在道上?與這首偈子相應是在道上,不相應我們失道,走錯方向了。

  【惺惺寂寂是。無記寂寂非。寂寂惺惺是。亂想惺惺非。】

  『惺惺』是慧,『寂寂』是定,換句話說,定慧等用是『是』,有慧又有定,這就對了。『無記寂寂非』,有定沒有慧,這是錯誤的。這是說慧為主,定為助。下面就是以定為主,慧為助。『寂寂惺惺是』,定中有慧,對的,這是真正的定。『亂想惺惺非』,「亂」就是妄念,妄念紛飛裡面有智慧在裡頭,這是假的,絕不是真正的智慧。由此可知,無論你在用功上是以止為主、觀為助,或者是以觀為主、以止為助,止與觀的力量、功夫都要均等。雖然均等,有的是在止上,有的是在觀上。剛才我舉的例子,念佛它是止是主,觀是助,止觀力量是均等的。好像我們有主科、有副科,主科考一百分,副科也要考一百分。不能說主科我考一百分,副科我只考五十分,那不行,還是不及格,還不能通過,一定要均等才是真的。縱不能均等,差不能差太多,差太多就出毛病,差個一分、兩分可以,差多了就不行,差多了決定不是。

  在教理上用功夫,這是以觀為主,觀裡頭要有定,讀經、誦經、為人解說是惺惺,裡頭要有定。《金剛經》教給我們的就是「惺惺寂寂是」,你看佛教誡我們學人的,多次的校量功德,財布施不如法布施,一切法布施還不如以《金剛經》的四句偈讀誦受持、為人演說,這是以教為主。讀誦受持、為人演說,這裡面是觀的力量強,雖然觀的力量強,釋迦牟尼佛並沒有把止捨掉,所以囑咐我們「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就是寂寂,讀誦受持、為人演說就是惺惺,豈不是惺惺寂寂是嗎?那也是一個入道的方法,也是真正在用功夫。

  如果我們讀誦受持、為人演說,我們著相,我們沒有定,給諸位說,讀誦受持、為人演說就不稱性。這種修法它有因必有果,果報在什麼地方?來生人天福報,有漏的功德,不叫功德,有漏的福德。功德是要有定有慧的,它這裡面沒有,就變成有漏的福報。所以講經同樣是講,有的人講他的果報是無漏的功德,稱性起修,定慧等運;有的人講是有漏的福報,有慧沒有定。前面的意思你懂得,你就能夠感覺得到。有定沒有慧,那個慧不是真智慧,不是真的。不是真的,假設他要是依經、依據祖師的註解,雖然不是真智慧,因為真智慧要從定裡面生出來,他不是真的,我們可以說他正的,他不邪。正跟真可不一樣,所以叫正智,跟真智不一樣。解悟他有正智,證悟他有真智,不相同的意思。

  如果他沒有證悟,不依佛說、不依祖師的意思,依自己的意思來說,那個智慧就是邪智,就是我們通常講的世智辯聰,狂慧。狂慧的果報不在人天,果報到哪裡?在三途,三途裡面去享福。一面受罪,一面他也有享受,為什麼?他是罪福混雜,他這麼個因,所以他的果報也很複雜。你看鬼神、畜生裡面有福報的也很多,這就是他前世造的因雜。所謂心是好心,邪正不辨,讀誦受持、為人演說都不負責任,都沒有恭敬之心,輕慢,隨隨便便,所謂是放逸懈怠,才有這些輕妄的行動,這才招來過非。我們看十法界依正莊嚴,果報這樣的複雜,你就曉得造因正如其果,絕非偶然。所以圓修的人,首先要辨別真妄,這才叫圓修;不能辨別真妄,懂得邪正,這是算偏修,不是圓,圓是必須要懂得真妄。不二法門就是告訴你真妄,簡示偏圓告訴我們真妄。小註同學們自己去看。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