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永嘉禪宗集  (第七集)  1979/7  台灣圓覺寺  檔名:09-012-0007

  請看第二十面,「衣食誡警第四」:

  這十章每一章的經文長短不一樣,每一章是敘說一樁事情,與我們修道皆有切身的關係。要不親近師友,換句話說,我們修學的因緣就欠缺。有師有友,底下今天我們讀的這一章就是道糧的問題,如果沒有道糧,對我們修行也造成重大的障礙,俗語常說「法輪未轉食輪先」。現在老百姓生活水準提高了,出家人生活水準也提高了,像從前那樣清苦的生活,縱然是有道,恐怕也沒有出家人願意到這裡來學,為什麼?生活太苦了。總而言之,生活要能過得去,要能叫我們住得身心自在,而後才能夠辦道。固然苦行是世尊一直讚歎的,但是能夠從苦行當中成就的必定是非常人,不是普通人,普通人做不到。因此常住的生活,四事供養總得盡心盡力做到一個水準。這一段是大師在衣食這方面首先給我們提出警告,就是警誡的意思。我們讀經文:

  【衣食由來。長養栽種。墾土掘地。鹽煮蠶蛾。成熟施為。損傷物命。令他受死。資給自身。】

  這一段是講過失。佛法是慈悲為本的,不食一切眾生肉正是慈悲。也有人說,動物有生命,植物也有生命,你不忍心吃動物,你為什麼忍心去吃植物?這個話乍聽起來也好像很有道理,照佛法講確實是如此,一切生物都不可以傷害。但是我們現在受的是業報之身,我們為業力驅使,沒有飲食生命就不能保存。這是說沒有得道之前,得道之後不要飲食了。諸位要記住,飲食是可以離開的,你看經裡面講的「五蓋」,蓋就是蓋覆我們的本性;又說「五欲」,五欲是財色名食睡,五欲是可以離開的,色界天就不需要飲食了。換句話說,這還不是在出世間禪定,世間禪定裡面你要是得到初禪,就不要飲食了。他們是「禪悅為食」,不但動物的肉你不要吃,植物你也不要吃它了。可是你沒有到初禪以上的功夫,一定需要植物來滋養生命。

  植物也有生命,動物也有生命,為什麼選擇植物而不選擇動物?這種情形要細說,在佛法裡面情與無情的界限很難劃分,佛法裡面常講性相兩分,性這一邊就是我們講屬於情的,另一邊是我們講的器世間,情、器世間,就是有情跟無情。所謂生物是介於情與無情當中,譬如我們這個動物,動物是一半有情、一半是物質,我們的肉體四大是屬於相分,我們的精神是屬於性分,心的一分,和合的。愈是往性這邊去,他的感情愈豐富,智慧愈高;愈往相這邊去,感覺愈淡,智慧愈低。低到極處就變成什麼東西?我們現在所講的礦物,磚頭瓦塊這是礦物,就不屬於生物,是無生物,無生物它還是相分。因此我們選擇盡可能往相這個方向選擇,不可以往性這個方向選擇。我們吃植物道理就在此地,同樣是生物,往性這邊去他靈性愈高,往相這邊去他靈性愈低,所以盡可能往相這個方向,而不可以往性這個方向,選擇的理由是這麼說法。真正功夫到了,那就不要了,這個道理我們要懂。因為在外面許許多多人問到這個問題,這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之下,我們受業報之身,就業力來選擇,選擇在生物裡面比較屬於低級的。細說植物也有感情,像花與草都有感情,但是它的感情比起動物來說是差得太多,沒有動物這麼顯著,沒有動物這麼樣的強烈。在《戒經》裡面佛告訴我們,「清淨比丘不踏生草」,這就是對於一切生物都要愛護,那個地方有路你就不可以在草地上走,你在草地上走對它是個侮辱,它也有生命,你不可以傷害它、不可以惱害它。如果沒有路,那沒有辦法,一定要從那裡經過,這是可以的,有路就不可以。樹木花草不可以任意的去摘折它,不可以。這就是愛護生物,不但是動物,連植物都愛護。所以它有生機在。

  衣食,這一段是給我們解釋衣食為功過之由。我們要念『衣食由來』,想想它的來源。穿的這個衣,這個布是棉織品或者是絲織品,棉織品當然要『長養栽種,墾土掘地』,我們吃的五穀雜糧也是如此。『鹽煮蠶蛾』,這是講絲織品。這都是說的衣與食。『成熟施為,損傷物命』,這兩句是動物、植物都包含。『令他受死,資給自身』,我們得到衣、得到食,叫這些生物都得要喪失生命,植物也好、動物也好。這幾句就是說我們雖然得來,總是有過處。如果我們得到這些資助我們的色身,維護我們的生命,我們用這些生命來修道,這些生物雖然喪失生命,它也有功德,它對於道業上有貢獻,它有功德。如果我們不為道,放逸、享受,造種種罪業,那就不得了,那就變成重大的過失,這一點得要明瞭。

  【但畏飢寒。不觀死苦。殺他活己。痛哉可傷。兼用農功。積力深厚。何獨含靈致命。亦乃信施難消。雖復出家。何德之有。】

  這幾句是大師對我們的警惕教誡。要曉得,我們是為飢寒所逼,這就是業報之苦,不得不穿衣,不得不吃飯,這是免不了的。可是你總得想想,我們衣食來源都叫那些生物喪失了生命,你要能觀察到牠的死之苦,殺牠來養活我們自己,這種情況之下我們應當有悲痛之心。何況這裡面還有一些農夫,還有一些工人,一些商賈,多少的人力、物力,『積力深厚』,我們才得到一件衣、才得到一粒米,很不是容易的事情。末後這幾句是感嘆之話,『何獨含靈致命』,含靈是指一些動物,肉食的。法師為什麼要說這些話?永嘉是唐朝時候人,在那個時候大乘佛法裡面素食提倡不久,素食的運動是梁武帝提倡的。在梁武帝之前,我們出家人跟印度一樣,跟現在泰國小乘國家一樣,小乘國家是托缽的,托到什麼吃什麼,吃三淨肉。佛法剛剛來到中國,出家人也是如此,梁武帝讀《楞伽經》,讀到「菩薩不吃眾生肉」這一章非常受感動,他自己首先就斷肉食,吃長素,並且勸告所有的出家人應當要這樣奉行。出家人素食在全世界只有我們中國人遵守,日本的和尚他們吃肉,外國法師他們都是吃肉的。

  還有一個就是燃身,燃頂、燃臂香也是只有我們中國有,外國沒有。邊疆的佛教,你看像甘珠活佛,諸位都看到的,他們沒有燃頂。這些全是在大乘戒裡面,不吃眾生肉。燃頂,給諸位說,我聽說現在有很多人矯枉過正,不懂得燃頂的意思,甚至於滿身都燒,還燒了一百八十顆念珠,還有燒個卍字,還有燒的滿頭都是。這不但不是佛法,反而害了佛法。為什麼?人家一看就不敢出家了,出家要把身上都燒遍了,這還敢出家?把人的一點善念給斷絕了,這不是佛法。燃頂是什麼意思?諸位要曉得,燃頂是表法的,你要懂這個意思,著重在法,什麼法?就是犧牲自己,服務眾生,燃燒自己,照耀別人。不是叫你把這個身燒掉,身燒掉能有多大的光明?你能照幾個人?說老實話,你身燒掉的光明還抵不住這一盞電燈。這是叫你用智慧光明去照耀一切眾生,是這個意思。

  頂上燒的三個疤不叫戒疤,叫香疤,一想到這個就知道我在佛面前發過誓,「我要犧牲自己,我要上求佛道,我要下度眾生」,是叫你看到自己燒的香疤就要想到這樁事情。燃燒自己就是犧牲自己,犧牲就是一切名聞利養我統統都不要了,乃至我的生命犧牲了也在所不惜,我要為道、為法、為一切眾生,是這個意思。並不是叫你把滿身都燒掉,跳到火坑裡把身都燒得乾乾淨淨燒成一堆灰,於你自己有什麼好處?於眾生有什麼好處?一點用都沒有。你要懂得這個意思,要懂得燃身真正意義的所在,不要死在文字之下,死在事相之下,那就錯了。可見得,身之燃與不燃沒關係,不能說西藏這些喇嘛、活佛他們不燃,他們的道行就不如我們,錯了,他們比我們高。人家真正犧牲自己為佛法、為眾生在服務,我們燒遍了還是自私自利,燒這麼多幹什麼?到外頭招搖撞騙,你看我多有道行,人家只燒三個,我滿頭都燒了,滿身都燒了,你們都要來恭敬我、來供養我。魔!妖魔鬼怪,那不是佛。這就叫作怪,這就叫招搖撞騙,這就在佛法裡面用這種手段來偷盜,欺世盜名,貪圖名聞利養。這是不懂得真正的意思,說到這個地方順便給諸位講講這個道理,曉得燃身的意義所在。

  「含靈致命」,含靈就是指這些有情識的,他們喪失了生命。『亦乃信施難消』,信施,正信的在家佛弟子他來供養你,來供養你為的是什麼?為的是培福。福在哪裡?為的就是叫你要弘法、要利生,你弘法利生他來供養你,他就有福報。為什麼?你弘揚佛法利益眾生的福,他有一分功德在,他供養你,使你身心得到安穩。你要是不弘法利生,換句話說,他這個福種在哪裡?沒有種到,沒有種到那就是債務。債務將來要償還的,為什麼?他沒有得到福,他的錢不會白丟掉,將來一定還要如數奉還,這就是所謂「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就是這個道理,沒有不還的。『雖復出家,何德之有』,這是常常自己要反省,雖然出家,我們自己是不是有道、有德,我們能不能消受得了?

  小註末後舉《毗尼母論》裡面的幾句話說,「受人信施,不如法用,放逸其心,廢修道業,入三途中,受重苦報」,引經裡面講的,這是我們要記住的,這話是佛說的。怎樣叫如法用?衣食不可以過度的享受,能保持一個最低的水準就夠了,不必要多衣,也不必要多食。《戒經》裡常講,「比丘常帶三分病」,什麼病?飢寒之病,不是叫你故意去害病,那就錯了。換句話說,穿不要穿得太暖,吃不要吃得太飽,心裡才向道;穿得太舒服,吃得太飽,道就忘掉了。有多餘的就供養別人,供養一切眾生,修財供養、修法供養,這就叫如法用,拿來自己享受就是不如法用。換句話說,你用在道上、用在利益眾生上、用在傳播佛法上是正用,這是如法用。

  【噫。夫欲出超三界。未有絕塵之行。徒為男子之身。而無丈夫之志。但以終朝擾擾。竟夜昏昏。道德未修。衣食斯費。上乖弘道。下闕利生。中負四恩。誠以為恥。故智人思之。甯有法死。不無法生。】

  頭一個字這是以感嘆來開端,句句話都是勉勵我們、激發我們的。前面說過出家要出三界之家,諸位想想,三界的家要是出了,世俗的家那就不必說了,當然離開了。所以出家要把家的意義定在這上面,萬不可以說三界之家不想出,五欲紅塵不想離開,出了你自己的小家入了寺廟的大家,那就麻煩大了。在你自己的小家,你造的業淺,入了這個大家,你造的業就重。不要說別的,就說你一生沒有過失,平平常常的這樣過下去,剛才說過,信施難消,十方供養的這碗飯就那麼好吃?不好吃,出家人這碗飯比街上乞丐要來的飯難吃得多。乞丐要來的飯將來不要償還的,為什麼?那是人家給他的,不要還的。出家人吃這一碗飯要還的,他來恭敬供養,我是到你這裡培福的,你沒有福給我那可不行。他不是可憐你、憐憫你才給你,不是無條件給你的,是有條件給你的,你看看多麼不容易。你在世間無論經營哪種行業,所賺得來的是利潤當中得來的,也就是說,交換條件當中得來的。佛法也不例外,你要是不給眾生真正是為眾生的福田,那就不得了。怎樣才是眾生的福田?出家就是,但是要出三界之家,絕不是出你自己家裡田宅之家,那不行,那不能為眾生的福田,要真正超三界了生死。

  你要想出三界之家,必須要斷五欲六塵,這幾句話是從反面上看,意思都看出來了,欲出三界之家,你要是沒有『絕塵之行』,必然要『上乖弘道,下闕利生』。絕塵,絕是斷絕,塵就是五欲六塵,換句話,五欲六塵我們一絲毫都不能沾染。不是說不要,不是說離開它,是心裡面沒有,事上要有,為什麼?你要利益眾生,要弘法利生,要拿五欲六塵來做弘法利生的工具,你不能享受。寺廟裡面為什麼要建築得這樣清淨莊嚴?台灣這些小廟,說實在話是非常簡陋,諸位要是到大陸上去參觀參觀,或者你們將來有機會到日本去看看,寺廟都是宮殿式的。在從前,跟帝王所居住的一樣,金碧輝煌,不是普通人家能夠造得起這種殿宇,廣大的園林。為什麼要這樣建築?這樣建築就是為利益眾生的,絕不是出家人自己享受的。

  你看看大殿可以容納幾千人,出家人所住的,不說別人,住持老和尚他自己享受的多大房間?方丈,一丈見方,他住的地方就這麼大。你就曉得,一切的信施都是為了弘法利生。為什麼要那麼大的殿?殿是講經說法、做佛事的,必須要讓那麼多人能夠容納得下,大家坐在這個地方身心舒暢,他才能夠接受佛法。殿宇一定要莊嚴,心裡才生恭敬心、才生歡喜心;如果是破破爛爛的房子,你一進去恭敬心生不起來。所以一定要建得富麗堂皇,一定要有廣大園林才能夠收攝人心,這叫如法而用。如果你是一個老和尚,一個人住個三間、五間,那就是你自己享受。你看看古德,地位再高,名望再重,他自己住的房間方圓一丈,就那麼一點點大,那是他自己安身的所在。這是講到如法,這是講到絕塵,絕塵是這樣一個絕法,不是不要,要它來做利益眾生的事業,萬萬不可以自己去享受,這叫絕塵。

  如果沒有絕塵之行,就是一切供養自己一個人在那裡享受,那就錯了,那就是底下所說的,『徒為男子之身,而無丈夫之志』。這個「丈夫」,講的成佛,佛是大丈夫,換句話說,沒有佛菩薩之志,丈夫就是指的佛菩薩。我們也是人,佛菩薩也是人,我們為什麼不能成佛作祖?反而是『終朝擾擾,竟夜昏昏』,白天胡思亂想,身心不安,夜晚昏沉,迷惑顛倒,這就是罪孽之相。給諸位說,醒來的時候腦子裡頭妄念多,是罪業之相,睡覺的時候昏沉,或者用功的時候昏沉,這也是罪業之相。這種相,要想方法對治,昏沉就多拜佛,掉舉胡思亂想的時候就修定。實在講,拜佛也能修定,拜佛的時候一心恭敬,拜佛這個方法既可以對治昏沉,又可以對治掉舉,確實是一個好方法。再有一個方法,背誦經典,背誦經典也能夠對治昏沉、也能對治掉舉,你一心想著背的經文,妄念就不會起來了。所以你們年輕人最好是背《楞嚴經》、背《法華經》,你要真正有決心去背經,什麼妄念都沒有了,心自然清淨。也不會打瞌睡,常常要想到這一段的哪一個字,要清清楚楚,不能忘掉,行住坐臥都在用功。你想想看,這個就是身心都在道上,這多麼自在,實在講,就以人生來說,是最高的享受,普通人享受不到,這樣信施你才有資格消受得了。出家人能消受,給諸位說,在家人也能消受,在家人如果你真正心在道上,十方供養也能消受。能消受、不能消受是問你有道、沒有道,不問你在家、出家,諸位要懂這個意思。

  『道德未修,衣食斯費』,你要是不修道、不修德,衣與食都叫浪費。『上乖弘道,下闕利生,中負四恩,誠以為恥』,「乖」是違背。這個地方三句是出家人本分裡面的三樁大事。出家是為什麼?諸位都曉得,所謂是如來家業,如來家業是什麼?就是弘道、利生、報恩這三樁事情,這就叫佛事。「弘道」的弘是弘揚,將佛道發揚光大。你看看玄奘大師他在剛聞佛法還沒有出家的時候,那時候出家要考試的,他的年齡不夠,我記得好像他只有十三歲。考試官說,你年紀太小了,問他為什麼要學佛、為什麼想出家?他說了八個字,「遠紹如來,近光遺教」。考試官馬上就批准了,年紀小也准了,這個志太了不起。紹就是繼續的意思,就是他要繼承如來的佛法,發揚光大,這個志還得了!他出家之後果然做到了,這就是弘道。唯有弘道才能夠利益眾生,唯有弘道才能夠報恩,所以三樁事情的根本是在一樁事情上。諸位想想,你要弘道一定要修道,你不修道你拿什麼來弘道?一定要行解相應,你要明理,要有慧、要有定、要有志、要有福,福慧雙修,定慧等運,這才能弘道,才能夠利益一切眾生。什麼樣的根性就用什麼樣的方法去度他,他有什麼樣的苦難你用什麼方法去給他解決,叫他離苦得樂,唯有弘法利生才能談得上報恩,報佛的恩、報父母恩、報師長恩、報一切眾生恩。這三樁做不到是出家人的恥辱,這是我們自己要曉得的,不出家則已,出家就專幹這個事情,換句話說,出家是專門弘道。

  諸位還要曉得,經懺佛事在釋迦牟尼佛那時候沒有,不但佛的時候沒有,傳到我們中國來,在魏晉南北朝到隋唐都沒有。從前寺廟裡面做的是什麼工作?就是弘道。過去寺院的工作是三樁事情,翻譯經典,就是譯經院一樣,翻經是一樁大事情;講經,翻了之後講解,法師天天講經;大眾依這部經典的方法修行。依方法修行不是大家在一塊修,各人修各人的,所以沒有早晚兩堂功課,沒有,各人修各人的。是一些人懈怠,煩惱重了,只研究經典不修行,這就變成所謂「說食數寶」,不幹了。這種情形之下,祖師才發慈悲心想了一個方法,這就是大家曉得的「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他們兩位法師合作,一個有福報,福報大,一個有智慧,我們建大叢林,建大的寺院,把出家人統統召集起來,你們到我這裡來住,我們在一塊兒共修。

  定上五堂功課,五堂功課一定要參加;換句話就是依眾靠眾,大家看著,你不修不行,大家都修你一個人不能不修。這個方法就是逼著你修行,強迫著你修行,你一個人會懈怠,沒有人看到你,五堂功課大家都看到你。這就是以後所講的依眾靠眾,我們自己一個人業力太重,懈怠、墮落,跟著大家在一塊不敢墮落了。四點鐘大家都起床,你不起床不行,不起床就要受處分,要打香板,非得要起來不可,就不敢睡懶覺了,是這個意思。唐朝以後才定上功課大家在一塊修行,百丈大師以前沒有,沒有說大家在一塊做功課的,沒有,各人幹各人的。只有在聽經的時候大家在一起,你看佛講這些經典,每部經講到最後,「信受奉行,作禮而去」,去什麼?各人幹各人的,他這部經聽了,他相信、他接受了,道理他明白了,他可以遵奉這個去修行,拜一拜佛去了,他自己去修行,而不是在一塊共修。共修是我們中國祖師定的。

  至於經懺佛事這個事情,我過去在大專講座聽到道安老法師說過,我自己沒有做這個考據。道安老法師說,這個事情起源是在唐朝安祿山造反之後,就是郭子儀平定叛亂以後,國家傷亡,許許多多的這些官兵以及老百姓死難的人很多,所以國家就請高僧誦經,等於是開一個追悼大會,每個戰場都建一間寺廟請高僧大德來誦經超度、追悼。國家這麼一做,到以後民間也就成了一股風氣,民間自己家裡老人過去了,也請個法師來超度一下。這在過去是附帶的,不是寺廟裡面正經的事情,而且那時候超度都是到人家裡,寺廟是講經場合,怎麼可以給你做這個事情?可是事情演變到現在喧賓奪主了,把附帶的事情變成主要的事情,主要的事情沒有了,這佛法才衰了、佛法才滅。

  今天要想佛法興,不是辦佛學院,佛學院興不了佛法,還是要恢復過去的辦法,寺廟裡面要天天講經,要領眾修行。換句話說,叢林的規模是沒有辦法恢復起來,叢林的精神要恢復起來。我這一次在南部講經,煮雲法師我跟他商量就是商量這樁事情,台灣能夠有一個寺廟帶頭做一個標準,我們台灣地區一千七百萬同胞就有福報了。每天講經四個小時,念佛四個小時,行解相應,我們也不必辦什麼佛學院。他弄個佛學院的名義主要是想把我套住,我說你這是孫悟空的緊箍咒,他要把我套住,不讓我走。在市區裡面便利在家的聽眾,所以講經上午講兩個鐘點,對內,對裡面的人講;晚上講兩個鐘點,內外都有,外面在家的信徒都可以來聽。早晨,早課念兩個鐘點佛,下午念兩個鐘點佛,一天念佛四個小時,研究教理四個小時,這是共修的功課。其餘的用功是個人用自己的功,你拜佛也好,你看經也好,你念佛也好,那隨你自己。要建立這樣的一個道場,不應酬經懺佛事,頂多一年做二次、三次法會,以這個法會的收入來供給常住的開銷,就夠了。至於經懺佛事,要有信徒,有我們自己蓮友的,有兩個人或四個人到他家裡去,不能到寺院裡來做。就還是要恢復像唐朝那時候的辦法,我們佛教的精神、佛教的面目才能恢復。所以它是學術,有學有術,這三樁大事才能夠做到,就是弘道、利生、報恩。

  『故智人思之,甯有法死,不無法生』,因此一個有智慧的人他能夠想得到,寧可有法而死,不可以無法而生。無法而生是造罪業,有法而死,死了也生好地方去,也不會墮落。如果反其道而行之,那就是愚人,那就是迷惑的人。迷惑的人是寧無法而生,沒有法他可以生,你說有法叫他死,他不幹,他不願意,這就是所謂貪生怕死,所以道與無道他不管那套的。由此看來,前面大師教誡我們信佛不容易,真正相信,他可以不顧生命為法犧牲,這是真正信佛。不能為法犧牲的,根本他就不相信佛,這就是《楞嚴經》裡面所說「裨販如來」一類,拿著佛法當商品在外面招搖撞騙。末後兩句是這一章的結論:

  【徒自癡迷。貴身賤法耳。】

  這一段是完全從反面說,雖然心裡想出三界,可是你擺脫不了煩惱,雖然身出家了,弘道、利生、報恩都做不到,這是十足的迷惑、愚痴。這一類的人所謂是『貴身賤法』,對於道、對於法沒有看在眼裡,對於自己的享受看得最重;換句話說,就是自私自利。真正信佛悟道之士,他的看法、他的行法一定是反其道而行之,貴法賤身,身體的生死、勞累在所不惜,法重要,道重要,我們所求的就是求法,所為的就是為法。這一點我們要多想想,我們自己有沒有犯這個毛病?沒有犯,要以此自勉;如果有犯這個毛病,要老老實實的痛改前非,回頭是岸,使十方齋主供給我們的四事供養都能夠如法,幫助我們成就道業,幫助我們弘法利生。這樣我們接受齋主的一切供養是問心無愧,我們接受起來,我們對得起他,我們替他做了事情。

  再看底下第五章,「淨修三業第五」,這章文比較長一點,你看願力有了,善知識也遇到了,衣食也不缺了,這時候就要叫你入道。淨修三業就是入道,這是入道的前方便。

  【貪瞋。邪見。意業。】

  『邪見』就是愚痴,貪瞋痴。

  【妄言。綺語。兩舌。惡口。口業。殺。盜。婬。身業。】

  這是十惡業,不造就是十善業,造作就是十惡業。

  【夫欲志求大道者。必先淨修三業。】

  十善有上、中、下三品,上品十善是諸佛菩薩,中品十善是二乘聖者,下品十善是諸天,這些人所修的。三業到極清淨是如來。三業清淨,我們發心修道要從這個地方打基礎,三業清淨才是真正的法器。大師在此地不厭其煩重複的給我們說明,前面也曾經說過,此地到淨修三業一開端又給我們提出來,可見得三業清淨太重要了。下面再一樁一樁的給我們說,怎麼樣修身業、修口業、修意業。

  【然後於四威儀中,漸次入道,乃至六根所對,隨緣了達,境智雙寂,冥乎妙旨。】

  這幾句是修道人的正行,也可以說,前面三業清淨在修法裡面講是通途,不但修道人要修,普通一切人都應該要修,這是修德,是道德的修養。出家人以三業清淨為基礎,再更進一步,『於四威儀中,漸次入道』,四威儀就是行住坐臥,這叫四威儀。四威儀裡面,要按照《戒經》,也就是向佛菩薩學習,佛菩薩行住坐臥是什麼樣的方法、什麼樣的態度,我們要跟他學習,這樣漸漸的才能夠入道。四威儀要是把它總結起來說,不外乎一個屬於境界,一個屬於智慧,一個是智,一個是境,智是能觀,境是所觀。前面講行在般若,我們不能夠離開般若的,境我們可以說是前五度,前面的五度都是屬於事,般若是屬於理,理觀事修,就是三業造作都不離開智慧。智與境再說得親切一點,就是我們一天的生活行為,就是日常生活,我們眼所見,眼是能見,能見在修行人跟不修行的人不一樣,修行的人的見是用智去見,就是用般若去見,用性見;不修行的人用識見,識就是分別,不相同,識是妄心,性是真心。真心見,佛法裡面還有一個名詞叫觀照,觀照是用智去見,智是觀照,識是分別。這就是修行與不修行不相同的地方。

  所見的境界是相同的,凡夫也是見這個境界,聖人也是見這個境界。能見不一樣,能見以般若去見,見到境界的真相、實相,要是用妄心,就是分別執著去見,見的境界叫妄相、假相,《金剛經》裡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見的假相;如果你用般若去見,凡所有相皆是實相,可見得不相同,一個是見到假的,一個是見到真的。真的與假的不是兩樁事情,是一樁事情,是在一個境界上,一個是見到真相,一個是見到假相,見到真相的,心裡頭不沾染、清淨,見到假相的,心裡面迷執。迷的現象,一個是想得,一個就是排斥,他有得失,見到真相的沒有得失。譬如我們以眼見色來說,見到歡喜的他想求得,想得到它;不歡喜的他不要,想排斥它、想離開它,這就是妄境、妄相。見到真相的時候,他既沒有得到它的心,也沒有排斥它的心,見得清清楚楚,心裡面不起念,就是不起分別,不動念頭,境界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這是以智見。

  四威儀當中,漸次入道。『六根所對,隨緣了達』,不外乎日常生活當中這些事物,最好是像佛菩薩隨緣了達。「隨緣」,不可以攀緣,隨緣是自在的,隨緣是清淨的,隨緣是真正之樂,裡面沒有苦,攀緣就有苦了。「了」是明瞭、了別,不是分別;「達」是通達,一切事理、境界都明白,一點都不迷。『境智雙寂』,如果有一個境,有一個智,這個相還是個動相,還在迷裡。說境、說智是不得已而說的,你懂這個道理,也不要執著那是境界,這是能觀之智、那是所觀之境,你一分別就錯了。所謂道講到究竟極處,也就是講到真實處,就是「開口便錯,動念即乖」,一起心動念就錯了,一開口就錯了,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那是講真的。但是真的果然「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無說無聞,對上上根性的人行,一點他就開悟了,對中下根性的人來說,他一點都不得利益。換句話說,有言說、有指示,這個方式、這種教學法是對中下根性的人來講的,高級的教授沒有言語、沒有文字、沒有言說。雖然有言語、有文字、有言說,諸位要記住,這是個指路碑,你看《金剛經》裡面告訴我們,「離文字相等持」。如何受持金剛般若?要離文字相、要離言說相、要離心緣相,離一切相即一切法,一定要做到境與智雙寂,二邊都不著。

  『冥乎妙旨』,妙旨就是所謂中道第一義諦、諸法實相、真如本性,你才真正能夠契合、真正能夠證入,這是功夫做到了極處。從哪裡做起?記住,從四威儀中漸次入道。這個地方雖然文只有六句話,從最初入門到證得無上道,這六句話都包括盡了。「冥乎妙旨」就是圓滿菩提,證入到如來果位,這麼高的果位還是從四威儀當中做起。小註裡面說,止觀裡面說明「陰入處界」,《楞嚴經》裡面講「二十五圓通」,統是講這個道理。止觀與《楞嚴》,你看好長的一段文字,這個地方就六句話,這六句話就是《楞嚴經》二十五圓通章的結論,也就是四科七大的結論。可見得大師的文章言簡而意賅,文字非常簡單,意思非常的寬廣,有無量的深度在其中。這一部書如果你們有興趣、有志願,要是能夠背熟的話,也是受用無窮,為什麼?等於在修行過程當中,它是一個旅行指南,旅遊的指南,你把這個東西背熟了,熟在心裡面,你菩提道上就清清楚楚,真正是處處逢源,不會再迷惑,不會再走錯路。它的文字並不多,只背本文,不要管註解,註解你自己參考,解其義就行了,文把它背熟。向下的文分身、口、意三大段,第一段是講修身業:

  【云何清淨身業。】

  第一句是個徵起,是以徵問的句子來發起。

  【深自思惟。行住坐臥四威儀中。檢攝三愆。謂殺盜婬。】

  開頭說我們怎樣才能夠把我們的身業修得清淨?底下就給我們解釋。『思惟』要加上個『深』,淺了不行,沒有用處的,自己要深深的反省。行走的時候,住是講你站立在那個地方,或者坐在那個地方,或者睡在那個地方,我們身的形態不外乎『行住坐臥』這四類。這就是說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形態之下,你都要深自檢點有沒有這三種過失?哪三種?殺生、偷盜、邪淫,要想這三種。這一句在這裡是提起一個綱領,底下雖細說,也不能說得太微細,只是略加以深說而已,細說在一切大經大論裡面,在一切《戒經》裡面,你細細去研究。譬如這裡面多半是以十善為綱領,諸位可以讀《沙彌律儀增註》就很有受用。

  【慈悲撫育。不傷物命。水陸空行。一切含識。命無大小。等心愛護。蠢動蜎飛。無令毀損。】

  這一段是講不殺生,從殺業上開拓來,不但不殺,而且要運用平等的慈悲來愛護一切眾生。所以先教給我們以撫育為本,其次是『不傷物命』為我們的行持。『慈悲撫育』是我們的發心,我們對於一切眾生之類都要愛護,都要有撫育之心。「育」在此地是一定要教育,人所以異於禽獸就是在教育。我們第一天第一堂課開宗明義就給諸位說明,佛教是教育,這一點要認識清楚,我們與佛是師生關係,沒有教育什麼都不能成就。佛度化眾生是以教育為第一,過去帝王統治國家也是以教育為第一。你看《禮記》裡面講,「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建立一個國家,君民是領導全國老百姓,什麼是第一?教育、教學,其他都是次要的。一個國家的興衰存亡就看教育的成功與失敗,一個家庭的興衰也看這個家庭有沒有教育。其他是假的,你再有錢有勢都保不住,唯有教育是大根大本。你家庭真正有教育,世世代代都不會衰,能夠保得住。

  佛法能夠綿延到今天靠的是什麼?教育,所以佛法只有興旺,不會消失。為什麼?它是以教育為基礎的。其他的宗教靠不住,將來都會滅亡的,為什麼?它不是以教育為主,它是以神權為主,哪一天要不相信神它就完了。西方現在科學發達,到月球、到太空了,大家不再相信有上帝了,那個教要不相信有上帝,那個教就不能存在,連根都拔掉了。我們佛法好,我們佛法講教育,講真如本性,講清淨心,這你不能不相信,心地清淨光明,自在安樂。你要不相信,你自找煩惱。所以它不寄託在神權上,這是一定會興旺的。縱然在末法時代,釋迦牟尼佛的法運,末法有一萬年,咱們末法才過一千年,還有九千年,後頭好運還多得很。不要看到眼前衰,眼前衰是短暫的現象,正如同我們中國歷史上三武滅法一樣,那時候也是衰到極處,可是這個時期過去之後,佛法立刻就蓬勃興起來了。所以撫育非常之重要,我們要常存慈悲之心,愛護一切萬物,培育、教育他。

  「不傷物命」,不但是動物,連植物我們都不傷害。『水陸空行』,水裡面是魚類、魚族,陸上是獸,空中是鳥,指這些『一切含識』,就是一切動物。『命無大小,等心愛護』,要生平等心。『蠢動蜎飛』是指極小的動物,像螞蟻、小蟲,這在靈識上來說是最愚、最下的,這些小動物我們都不傷害,在《華嚴經.淨行品》裡面諸位可以看到。雖然說不傷害,可是無意當中傷害的還是有,走路的時候不小心踏死螞蟻,一天要踏死多少?哪裡能說走路細細的看清楚,看了半天腳再挪一步,這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無意當中我們每一天都殺害眾生生命。這不是說沒有慈悲,實實在在是我們自己道業不夠,業障太重了,我們沒有天眼、沒有天耳,沒有神通,阿羅漢走路離地四寸,我們辦不到。羅漢走路離地四寸,小動物他踏不到的,不會傷害,我們沒有到那個程度,一定會有傷害。所以要常常要讀經、要念佛,修法給牠迴向,不是我有意的,是過失當中,甚至於殺害了自己都不曉得。總而言之,一定要有平等愛護生物之心,要有護生之心。如果沒有這個心,那是錯誤的;有這個心,我們力量做不到,那是另外一樁事情。努力的修道,道業成就了都能辦到。今天上午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