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永嘉禪宗集  (第三十集)  1979/7  台灣圓覺寺  檔名:09-012-0030

  請掀開經本第五十頁。

  【第七明其是非者。心不是有。心不是無。心不非有。心不非無。】

  在這段裡面,這四句是綱領,下面所說的無論說多少話,都超不出這四句綱領。佛在《楞嚴經》上叫阿難尊者找心,舊註判作七處徵心,交光大師他老人家把那七段文字判作七番破處。古今這兩種判法雖然不一樣,仔細的去觀察,兩種判法都不能說錯,說七番破處也很有道理,說七處徵心又不無道理。《楞嚴》的經文長,這四句就是七處徵心的總結論。小註講,「此章來意」,這段的來源,為什麼會有這段文字?「為明重出觀體之所以」,前面一段重出觀體,為什麼又要重出?所以然的道理就在此地,就是怕我們著相。所以在這裡告訴我們,心不能說『有』,也不能說『無』,換句話說,真正的大根大本就這兩句話。『非有』就是無,『非無』就是有,所以實在講起來,就是「有、無」兩個字,也就是「是、非」兩端。有無、是非這種情執,粗相我們容易明瞭,微細相很難明白。微細相既然難明,諸位想想,要破是非、有無的執著談何容易!下面這幾段,大師委曲婉轉的給我們開示:

  【是有是無即墮是。】

  沾上個『是』字,就墮在是邊上。

  【非有非無即墮非。】

  反正不落在「是」這一端,它就落在『非』一端。

  【如是祇是是非之非。未是非是非非之是。】

  這句話在言語上繞圈子,你細細的去觀察,裡面有好幾層的意思。意思就是說明,前面一個是、一個非,那個是非這句接出來,就是是非之是,是非之是是相對待的,相對待的是與非都是過失。所以說『未是非是非非之是』,並不是把是非兩端都離開的是,絕對的是。這個問題實在是很不容易,先說一個是、說一個非,是非是一邊;再建立一個是,超出了是非。超出是非就真正是是,落在是非裡面就是相對的,這是絕對的。好,問題來了,絕對跟相對的兩個又對立了,麻煩就在此地。是非也不要了,都不要了,這個非了,都不要了,這是真正是了;相對的是跟絕對的是又對立了,麻煩就在此地,重重無盡。愈往外面分析,念頭愈微細。這段經文就是這個意思。你看這個文章的時候,是非、是非搞得很多,乍看起來頭都看昏了。給諸位這麼一解釋,就是這麼個道理。

  你明瞭這個道理,心裡一動念就有是非,你要想不落是非,怎麼辦?不起心動念,所以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起心動念一定落在是非裡面。這個問題相當之複雜,斷乾淨相當的不容易。這個圖表你要是看明白了,你就曉得,從我們凡夫地第一層開始,我們凡夫地是落在是非的圈圈裡頭,講是、講非統統是對待的、相對的。一層一層的超越,要想斷得乾乾淨淨的,要到如來地才乾淨。為什麼?等覺菩薩還有一分生相無明沒有破,還是一重微細的是非,還有一重微細的有無,那是到了極限。我們能夠破個幾層,本性裡面的智慧光明就可以顯露一部分出來。意思明白了,看底下這一段就好看,「如是祇是是非之非,未是非是非非之是」,小註諸位自己看。

  【今以雙非破兩是。】

  『以雙非破兩是』,是有一個是,是無一個是;兩非就是什麼?非是有、非是無。以雙非破兩是。

  【是破非是猶是非。】

  就跟這個圖一樣,破了這一重,出來之後,兩個又對立了,還是一個是非;這一重破了之後,脫離開,又是一重是非。

  【又以雙非破兩非。】

  非有、非無。

  【非破非非即是是。】

  小註同學們自己去看。

  【如是祇是非是非非之是。】

  依然是『是非』之『是』,可見得這個圈子想跳出來不容易。可是要不跳出來,終究是見性的障礙,換句話說,有了它,清淨心、般若智慧都不能現前,心不得清淨,智慧不得現前。『如是』,是總結前面所講的,還是一個「非是非非之是」。

  【未是不非不不非。不是不不是。】

  這是總結前面的兩重。下面有一句總結:

  【是非之惑。綿微難見。】

  就像這個圖一樣,一層一層的,這種迷惑非常的綿微。『綿微』是細密之意,很細、很密。粗相我們容易懂,一說就懂,愈往細處去追究,愈追究愈細密,很不容易見到。見到都不容易,諸位想想看,你要想把它斷除,談何容易!小註說,「此惑為復障理障事」,是非的迷惑在兩種障當中是屬於理還是屬於事?幽溪大師給我們解釋,「能障於理,非障於事」,它是屬於理障,不是屬於事障。理障就是障無明,「乃由無明不了」,對於真相不明白,「橫計是非」,這才產生這種虛妄的情執。愈是往細密去追求,情執就愈微細。「陰宰若亡,是非都泯」,陰宰是指阿賴耶識,如果我們轉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是非之惑』才能夠破除,才不再執著。這樣的情形,我們自己要省察,念頭生起,你想想,是不是落在這兩個字裡頭?一定落在。可見得佛祖所說的話一點都不錯。

  【神清慮靜。細而研之。】

  『研之』就是禪家所講的參究的意思,而不是用第六識的分別,不是用第七識的執著。要是用第六識的分別或第七識的執著,是非圈子永遠跳不出。小註說,「是非幽微,其義最細,察之無象,尋之無蹤,若非智眼朗然,云何能祛此見」,必須要般若智照功深,才能夠把微細的迷惑斷除。要曉得,清淨心中沒有是非,清淨心中也沒有有無,有無與是非都是無明邊事,與常住真心毫無干涉,這一點要明白。明白了之後,你也就懂得為什麼要離開它。再看下面第八段:

  【第八簡其詮旨者。】

  「詮即能詮」,就是語言、文字,這都屬於能詮,這是講的教。能詮的語言、文字詮敘些什麼?這就講的宗旨,「旨即所詮。欲其始則因詮而會旨,終則得兔以忘罤,故須簡之」。這個要揀別,一個是初學,一個是老參,初學跟老參都要懂得揀別。初學的人,古人有所謂:修行貴在轉識成智,研教(就是聽教)貴在會歸自性。會聽的人,會歸自性就是宗旨,這就真的叫會,會聽。研究經書也是這個意思,你要能夠會歸自性才有真正受用,讀誦受持都是為了這件事。這是指出來研學的方向,這是講初學。老參,老修行,著重在轉識成智,假如不是轉識成智,你修行的路子就走錯了。如果不懂得會歸自性,你書就是白念了。換句話說,佛經與世間書有什麼不相同?世間書沒有辦法會歸自性,佛經有這個能力,這就是佛經與世間書籍不相同之處。佛書讀了可以見性,世間書你怎樣讀也見不了性;佛書讀了可以證得清淨心,可以開般若智慧,世間書沒有這種能力。

  縱然我們讀的不多,這兩個星期《禪宗集》從頭看到此地,諸位也能夠明瞭。以後我們讀經、我們聽經,應該用什麼態度?要懂得會歸自性。會就是體會,不要在文字相上求,不要在言說相上求,為什麼?要在宗旨上求。這就是世尊教給我們的依義不依語,依理就是宗旨,我們依這個,我們要把這個會在心裡。言語多說幾句、少說幾句沒有關係,乃至於深說、淺說也沒有關係,略說、廣說亦沒有關係,得旨歸宗要緊。老參是「得兔以忘罤」,罤是抓兔子的網,兔子抓到了,抓兔子的網可以丟在一邊。為什麼?目的是要抓兔子,目的不在網上,網是工具。這就是教給你,研教是工具,不是目標;研教是增上緣,不是親因緣,也不是所緣緣,它是屬於增上緣而已。

  【然而至理無言。假文言以明其旨。】

  首先說明文字與義理關係之所在。真理沒有言語、沒有文字,世尊為了將至理,最高的道理,世間所謂真理,佛要將真理指示給我們,不得已藉言語文字來說明。可是相當之困難,剛才講的這些是是非非。小註裡面舉《大品般若經》裡頭一句話,也說得非常好,「總持無文字,文字顯總持」。總持就是宗旨,這兩個字通常解釋是「總一切義,持一切法」,梵語叫陀羅尼,翻譯中國的話就叫總持。著重在義理,這是認識義理與語言文字的關係,哪是主、哪是賓,賓主要把它分得清清楚楚,要找主人,不要去找賓。

  【旨宗非觀。藉修觀以會其宗。】

  要從文字裡面會至理,怎麼會法?這就得『修觀』,般若裡面依文字起觀照。文字般若,給諸位說,文字裡面沒有般若,文字可以幫助你起觀照般若,所以文字的功德就不可思議,我們也尊稱它為文字般若,道理在此地。如果沒有觀照,文字是死的,可見得文字屬不屬於般若,功在觀照。你有觀照,文字對你是般若;你沒有觀照,文字對你是死東西。這就是所謂依文作觀,非常的重要。唯有觀照功深,才能夠證得實相般若,證得實相般若就是此地講的『會其宗』。小註說,「理智非行」,行是什麼?行就是觀照般若,理智是屬於宗旨。「藉行熏成」,理智要現行,要能夠透出來,使我們得受用,必須要藉行的功夫,也就是藉觀照的力量。「《圓覺》云」,《圓覺經》,「雖復本來金,終以銷成就」,這是拿金來做比喻。金在礦石裡面確實本來它就是金,可是一定要經過提煉,如果金要不經過冶煉,它只是礦石而已,得不到金之用。要想得到金之用,要加一番提煉的功夫,提煉的功夫好比是觀照般若,好比我們講的修行。本性裡面,法身、般若、解脫這三種東西都不屬於行,可是沒有行,這三種東西不能現前。

  「今謂旨即正因,宗即了因,觀即緣因」,這是古人這麼個說法。幽溪大師他說不然,他不同意這個說法,說「余謂非也」,余是指幽溪大師說的。「應以旨作正因,宗觀皆作了因」,他是這個分法,旨是正因佛性,正因佛性就是真如本性,在四種緣裡面講這才叫親因緣;宗與觀都是了因,了因是智慧,就是觀照的功夫。「蓋此宗非五重中之宗,乃宗趣之宗,義屬於解,解之與觀俱屬了因」,他這個說法有他的道理在。此地所講的宗,不是五重玄義裡頭明宗的那個宗,五重玄義明宗的那個宗是說的修法,此地這個宗與觀都是屬於起解的,行解相應是發解的作用。所以義屬於解,它就屬於宗趣的宗。因此解與觀都是屬於了因佛性,在三因佛性裡面講,屬於了因佛性。緣因佛性是什麼?這講三因佛性,緣因是什麼?「緣因,取助道法門」,緣因是屬於助緣,是屬於增上緣。他這個解釋相當有道理,緣因固然能夠幫助我們,關鍵在了因,了是一切明瞭。這三樁都是破迷開悟、成佛之正因,法相裡面稱之為三因佛性,正因是體,了因是用,緣因是作用之助緣。這個地方講宗、講觀,都是說明解其義理。

  由此可知,無論修學哪個法門,絕對不可以說,我不要解其義,不解沒有關係。如果說不解其義沒有關係,你們諸位冷靜的去想一想,釋迦牟尼佛當年住世的時候,他老人家所示現的,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從示現成道一直到入滅,四十九年當中,就是五十年,他三十歲成道,沒有一天不講經。如果說講經,這個解不重要,何必要講四十九年?他為什麼不去面壁四十九年?他為什麼不去老實念佛念個四十九年?他要說法幹什麼?同學們細細想想,你就會恍然大悟。佛要不示現這個榜樣給我們看,後人也許會誤會,「學佛何必要研究教?學佛何必要講經?」不講不行!諸位再看看《五燈會元》、看看《傳燈錄》,這些書是禪宗裡面的歷史,你看看哪個叢林、哪個道場不講經?禪宗裡面也講經,淨土宗裡頭也講經。那是過去人心淳厚,外面境界裡頭誘惑的力量小,還要天天講,叫你開智慧,破迷惑;換句話說,把是非的見解一層一層給你剝去,使你在菩提道上沒有障礙。

  講經、道場,給諸位說,全是屬於緣因佛性。言說、文字不是總持,是助緣,助道法,你要是依文字起觀照,那就是你的了因。了因佛性是你自家的事情,緣因是外面可以幫得上你忙,只能幫到此地為止,不能再幫了,以後的事情是自己的事情。希望諸位對於這一點特別要重視。從前佛法為什麼興?興在哪裡?興在到處有人講經,到處都有人弘法,無論是知識分子,乃至於鄉下老百姓,對於教理多多少少都懂得一點,他不迷信。上自帝王大臣、文武百官,對於佛法的道理都理解,知道這個不迷信,而歸納為國家教育之一,幫助政府教化眾生。現在衰在什麼地方?沒有人講了,經典這樣深,大家也看不懂,於是引起普遍的誤會,佛法迷信!實際上佛教是什麼他不知道,用迷信兩個字就把它全部否定掉了。諸位想想,這是多麼可怕!多麼可憐!所以我們要想佛法再興,這個教育能夠再恢復到從前光輝的歷史,除了弘揚之外沒有第二個途徑。

  自從釋迦牟尼佛開端,到歷代祖師所示現的榜樣,我們能改嗎?現在不但社會上一般人士對於佛經曲解,因為寺院裡面也不講了,我們出家在家的四眾也對這個是茫然無知。到了這個程度,不但不知道精進,不曉得努力,還想盡方法避免,最好不談這個問題。為什麼?一談,談了不知道。我還聽說有少數寺院,看到這些大專學生學佛的來了,他們把門一關,都藏起來。為什麼?怕人家問,問了答不出來,難為情,還有這種情形在。諸位要曉得,現在大專學生學佛的風氣非常的普遍,我們出家人不能不留意教典。理路不明,決定是盲修瞎練,吃盡了冤枉苦頭,得不到成就。大師在此地開示我們:

  【若旨之未明。則言之未的。若宗之未會。則觀之未深。】

  理論要是不明,『旨』就是理,教理不明,言詞就不踏實,拿現在話說,言語就不肯定。理明白了,言語才斬釘斷鐵,為什麼?自己沒有疑惑,叫聽眾一聽,當下也沒有疑惑。理要明才能辦得到,理要是不明,說的話模稜兩可,不敢下斷語。『宗之未會』,宗旨沒有能夠契入,那是我們觀照的功夫不夠深。

  【深觀乃會其宗。的言必明其旨。】

  這是一定的道理,你修觀,諸位想想看,觀照般若是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依文字般若不是依文字、依語言,一開端給諸位說過,是要依文字語言所詮的至理、所詮的真理來說的。

  【旨宗既其明會。言觀何得復存耶。】

  這兩句是說你契入了,一入這個境界就能所俱忘,這是真正的入了,也就是前面給我們說的理事不二。《法華》裡面說「入佛知見」,入的境界,理明了,不要說話,不用說了,宗門教下都不例外。你看看五祖忍大師給六祖惠能大師說法,講《金剛經》,沒有講幾頁,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能大師理明了,後面要不要說?不要再說。不但不要再說,念頭也不生,為什麼不生?疑問斷了,前面講的是非非是,這種疑惑從根斷除了,清淨心現前。無量無邊的智慧從清淨心裡生起,這時候稱之為無師智、自然智,這是我們真如本性裡面本有的智慧德能現前,這就是世俗人說得道了。

  六祖得道了,得道之後是不是就能弘法利生?我們在《壇經》裡面看清楚,弘法利生要時節因緣,不是說他一得道,馬上就可以出去弘法利生,還得在獵人隊裡頭躲躲藏藏一十八年,機緣才成熟。連祖師都是這個樣子,我們著什麼急?才學了一點皮毛,就沒有地方賣了,就著急得不得了,拿祖師來較量較量,你還成得了大器嗎?那樣的人,他都不著急,要等十八年才能出頭。這都是諸佛菩薩、祖師大德示現給我們的榜樣,我們要學。不但在經論上學、在理論上學,還得要取法前賢做我們的典型、做我們的模範。照這個典型、照這個模範來塑造自己,才能有成就,你的心才能夠安,才不會妄動,功夫才能夠綿綿密密的。如理如法不斷的用上,由小成就至於大成就。這才是真正的般若功深。現前世界雖然亂,佛法雖然微,道法不絕如縷,佛菩薩不著急?還要我們來操心,還要我們來著急?所以前面說,願一定要有,要有如佛、如菩薩一樣的大願;心一定要清淨,一定要安穩,絕不可以操之過急,一定要等待時節因緣。

  時節因緣能不能提前?給諸位說,能提前。什麼方法提前?悲願深了就能提前。所以要深願、要大願、要切願,可以提前。宋朝瑩珂法師的公案,他念佛硬是把阿彌陀佛念來了。阿彌陀佛告訴他,你的壽命還有十年,十年以後你壽命終了,我來接你往生。瑩珂法師說,我十年壽命不要了,我現在就要跟你走。阿彌陀佛也同意了,好,那三天之後我來接你。三天之後就往生了,他又沒有害病。這個就是說,可不可以提前?可以提前。他是什麼樣的人?傳記裡面記載,不守戒律、不守清規的一個和尚,念三天佛就把阿彌陀佛念來。我們想想,怎麼看我們也不會比他差,他三天就能夠往生,我們七天不能往生?你還加一倍的時間。所以我們現在是悠悠忽忽,猶疑不決,道理不懂,方法不明,對於生死是一點把握都沒有,怎麼能夠教化眾生?怎麼能叫眾生起信?如何叫眾生斷疑?

  以後這些諸大師們有例在先,我們讀《楞嚴》,看交光大師的註子,交光大師在序文裡面說,他也是阿彌陀佛來接他走,他壽命到了,接他走。交光大師在阿彌陀佛面前說,《楞嚴經》自古以來的註解含混不清,好像裡面有問題,我想重新把它註一遍,向阿彌陀佛告個假,等我書註好了之後我再去。阿彌陀佛點點頭答應他,同意了。諸位想想看,壽命沒有到的可以提前,壽命到的可以延後,可以先告假,這麼樣的自在,前人的例子。前人的例子不相信,上一點鐘給諸位講的,我們台北市念佛團創辦人李濟華居士,這是我們親眼看到的,再不相信,那就沒有法子了。

  所以信心之建立一定是在教理上,給諸位說,明理難,行之不難,修行不難,往生極樂世界不難。瑩珂法師三天能去得了,我給諸位說,我拍拍胸膛,我有個四、五天也能去得了。我還做過實驗,被人家勸轉了,要不勸轉我就走了,所以我相信。真能走得了,這個多自在!所以我給諸位說,你們有三年的工夫,能夠依這個理論、依這個方法,個個人得大自在,生死自在,這個世間我想住多少年就住多少年,想走就走。大劫難來了,到美國去就保險?美國頭一個遭殃。極樂世界多舒服,黃金為地,七寶樓閣,美國哪有!美國雖然富足,還是柏油鋪的馬路,還沒有用黃金鋪馬路。這麼好的地方不去,到外國還受洋人的氣,受洋人欺負,這何苦?

  《彌陀經》也不容易明白,過去我們曾經講過一遍《彌陀經疏鈔》,四年才講完。講完之後還有同修來找我,希望將來再講一遍。我們以後自己有講堂,可以,我們不受講堂的拘束了。四年講一部《彌陀經》,聽起來時間很長;四年要把《彌陀經》的道理懂得,不長,四年就得到淨土正確的理論、正確的方法。換句話說,修這個法門得到保證,往生極樂世界絕無疑問,毫無懷疑,四年算長嗎?不算長。以後有這個因緣我們再講,確確實實是很有講的必要。這段就是講的能所雙忘,這才是真正的理智相契,理事不二。這段說明教法與教理的關係,教理要從教法上得到,教法就好像拿兔子的網,教理好像是兔子,教法是悟入教理的工具,不能捨棄。至於禪、密、律、淨,那是修行的方法,方法是依教理而起的。有理論做為依據的方法,這是正途;如果沒有理論做依據的修法,就是說的盲修瞎練,他當然疑惑。

  再看底下第九段,第九段這就講圓修圓證,什麼叫稱性起修、什麼叫全修在性,文不多,說的也相當詳細。

  【第九觸途成觀者。】

  『觸』是講接觸,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沒有一法不是道。小註說,「未諳上之入門,則凡有修入,如著弊絮,荊棘中行,觸處罣礙」。意思就是說,沒有依照上面的理論與方法,入門就是講修行之門,沒有理論的依據,沒有方法的依靠,這些修行人好比穿個破棉襖在荊棘布滿的小路裡面走,那一走怎樣?身上破棉襖的棉花,這兒掛一塊,那兒掛一塊,就成這個樣子,就是觸處都是障礙。眼見色為色所障礙,耳聞聲為聲所障礙,沒有不障礙。障礙是無量無邊,這是不解理。

  「既解此已」,理論明白,方法也懂得了,「則歷緣對境,觸途成觀,如風行空中,一切無障礙也。」這幾句話就是把四十卷《華嚴》一語道破,《四十華嚴》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就是如風行空中,一切無罣礙。五十三位善知識,五十三類不同的境界,人家是歷緣對境,觀照就現前。所以,哪一法不是佛法!善財童子眼睛裡面,沒有一法不是佛法。不入這個理,那話就反過來了,哪一法是佛法!看經聽教、參禪念佛都不是佛法,你不入理,不懂方法,都不是的。禪,世法裡面的四禪八定不是佛法,沒有超三界。淨裡面念佛,不懂這個方法,念的不相應,這一生念佛,來生在人天裡面享福,不是佛法。戒律,不懂得這個道理,戒律修的是人天有漏福報,也不是佛法。可見得法是一樣,明理,這裡頭有般若就是佛法,沒有般若就不是佛法。這在六度裡頭說得很清楚,六度前五度是事,前五度裡面有般若,每一度都是佛法;如果裡面沒有般若,那前五就不叫度,五種修福,修的人天有漏福報。不是沒好處,有好處,來生的福報,而不是無漏的功德。由此可知,理,你看看要不要明?方法是不是一定要搞得很清楚?如其不然,剛才說過,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要說法四十九年?我們看經文:

  【夫再演言辭。重標觀體。欲明宗旨無異。言觀有逐方移。】

  這一句是永嘉大師自己的意思,為什麼再重複的還要囉嗦說幾句話?再要把『觀體』重複的把它指標出來?意思就是說明『宗旨無異』,真理是不變的,言語可以變,方法可以變。註解說,「言移則設教千端,何乖其旨」,這是講教有千差萬別,通常我們曉得有大乘、有小乘,有十宗,有許許多多的派別,有無量的經典,教不同。如果教要同,一部經典就夠了,為什麼要那麼多經典?教不一樣。雖然不一樣,無論哪部經、哪部論,要從理上去說,一個,沒有二個,理是一個。「觀移則造修萬種,安易其宗」,觀是講修法,行門,言是講解門。解門無量無邊,道理是一個;行門也是無量無邊,八萬四千法門,道理還是一個,理沒有兩樣。「良由理智同源」,能觀之理,能解之理,理是一個,能觀之智與所觀之理是不二的。既然不二,為什麼要說這麼多的行門、說出這麼多的解門?底下四個字是說明這個緣由,「機緣異轍」,一切眾生的根性不一樣,程度不整齊,所以從一個原理裡面分出無量無邊的義理出來,言詞、方法出來,研教與方法都是指歸在這個理上。這個道理明白,你就曉得,所謂「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理是真實法,多門、多教是方便法,所以稱之為方便般若,文字般若也稱之為方便般若。再看底下經文:

  【移言則言理無差。改觀則觀旨不異。】

  『移』就是不一樣、不相同。講解的方式不一樣,教相上有差別,圓教不同別教,別教不同於通教,通教不同於藏教,這是大而分之,不相同。但是藏通別圓所顯之理,沒有兩樣,是一個。『改觀』,觀就是行,行的方法改變,或者叫你參禪,或者叫你持咒,或者叫你念佛,或者叫你持戒,行門不一樣。行門雖然不一樣,觀照的功夫沒有兩樣,都是運用觀照般若,「智明不異」。

  【不異之旨即理。無差之理即宗。】

  小註說,「不異之理是宗,此宗全理」,全理就是理裡頭沒有欠缺,圓圓滿滿的,所以說就是理。由理起的用是智,「無差之理」,這個理是指的智,般若智慧。「此理全智,故云即宗」,宗就是修法,修法裡面頂重要的就是要起觀照般若,無論修哪個法門都要懂般若,不懂般若就不懂佛法,至少可以說不懂大乘佛法。江味農居士《金剛經講義》一開端就說出般若綱要,他說大乘是諸佛所說之法的綱要,大乘是整個佛法的綱要,般若是大乘佛法的綱要。我們從世尊一代時教裡面能夠看出它的重要性,就是它佔的時間最長,二十二年說般若,一生四十九年說法,說般若佔了二十二年。當然般若經是佛法裡面的主幹,才要用這麼多的時間來講解。所以不能不懂般若。不懂般若就沒有理觀,一切行宗就沒有觀照,有觀照才能入理,沒有觀照不能入理。換句話說,要是依禪宗來講,有觀照才能見性,沒有觀照不能見性;以念佛法門來說,有般若觀照能得一心,沒有般若觀照不能得一心。你看這關係多麼大。

  【宗旨一而二名。言觀明其弄引耳。】

  『宗』與『旨』就是理與智,體是一個,就是真如本性,也就是清淨心。「而立二名」,從體與用上建立兩個名稱而已,名是假名。何況這兩個名可以互用在體上,都可以用在體上,也可以都用在用上。到這個地方,是將教與理的關係大致說出來了。知道這個關係,我們曉得理是非常重要,要想明理,不能離開教,理沒有透徹的明瞭,教就不能一天離開。等覺菩薩天天還讀誦經典,不敢離開,何況我們初學?我們對於教理能懂得幾分?一部經聽過了,千萬不要以為,「這部經我已經聽過,再碰到有人講,我可以不要去聽了」,這大錯特錯。想想古來大德一部經聽幾十遍的、講幾十遍的,難道那些人智慧都不如我們嗎?我們一遍就悟了,不要聽第二遍,他還要搞個幾十遍,他能成為一代祖師,我們成個什麼?人家不厭其煩的聽個幾十遍,我們聽上幾百遍都不多,我們的煩惱比人家重。再看末後這一章,末後這一章是總結:

  【第十妙契元源者。】

  『元源』就是真如本性,就是諸法的法性,『契』就是證入。這章所說的就是證果,說到最淺,是圓教初住菩薩的境界,在天台家稱為分證佛,六即佛裡面的分證佛;要以究竟義說,是圓教的如來地,究竟佛果。

  【夫悟心之士。甯執觀而迷旨。達教之人。豈滯言而惑理。】

  『悟心』就是禪家裡面講的明心見性,這是悟心,大徹大悟了。悟了以後,他的三業造作觸途成觀,沒有障礙,這就叫全性起修,所以說「旨即是觀」;「全修而在性,則觀即是旨」,旨與觀相契,入了,成一個了。這是就修功上說的,行門上講的。下一句是從解門上說的,『達教』,達是通達,教就是教理,通達教理的人絕不會『滯言惑理』,絕不會死在言語文字之下。那他是什麼情形?跟宗門沒有兩樣,達教之人,教就是理,理就是教,理與教不二;解就是行,行就是解,行與解也不二。行解到不二的時候,這才叫契入,這才叫證入,契就是證的意思。如果我們所解的理與我們所修的行不能夠相應,理是理,行是行,沒證。前面十門第三門裡面講的相應,就是這個道理。幾時教與理相應,合而為一,教理不分家了,不分家並不是含糊籠統,教還是教,理還是理,清清楚楚,一而二,二而一,不分而分,分而不分,這才叫做契入。解與行也是如此,行就是解,解就是行,行解相應,行解相契入。

  這是講教下,教下叫大開圓解,大開圓解與宗門裡面的大徹大悟跟淨土宗裡面講的理一心不亂是一樣的境界,說法不一樣,境界是相同的。換句話說,都是圓教初住菩薩的地位,看他是從哪一門入的。從宗門入的,這個圓教初住菩薩我們稱他大徹大悟;從教下入的,我們稱他大開圓解;從念佛而入的,我們叫他理一心不亂。實際上他的程度是相同的,沒有兩樣。這一點給我們什麼啟示,諸位能不能明白?換句話說,你看經、你讀經、誦經,或者你聽經,乃至於你講經,要離開緣慮心,要離開執著、離開分別,就相應了。為什麼要離開這些?這些是障礙,障道的因緣,障礙要排除才能夠妙契,這些障礙要是不排除就不能相應,就不能夠契入。

  【理明則言語道斷。何言之能議。旨會則心行處滅。何觀之能思。】

  由這一段看,言語、旨觀都是初心方便。不錯,佛法裡面可以不用言語,本來是不用言語的,但是中下根性的人非言語方便不能接引。上根利智不要言語,也就是說,高級的佛法不要言語;中下級的佛法,離開言語不能辦事。為什麼高級的佛法不用言語?高級的佛法,『言語道斷』。什麼叫高級?剛才說過,圓教初住菩薩以上的,可以不要。他要不要親近佛?要親近,他也要親近佛,也要親近大菩薩,但是親近的時候,不要用言語說法。用什麼東西說法?我們不要說深位的菩薩,拿凡夫來說,諸位在經典裡面能看出,光音天以上,人與人見面,交換意見不要用言語了。你從名相上能看出來,用光來代表音聲,省好多事。你如果不相信,你走到十字街頭,紅燈一亮,你為什麼不走?它在那裡代表言語「不准通過」。講不准通過多麻煩,放個紅光說不准通過,放個綠光說可以通過,這個不也是用光音?到光音天以上,見面交談就不要了,放一道光,對方都清楚了,全都知道了,多省事!我們在這裡講,講上二、三個鐘點講不清楚,他一剎那的光明一放,意思全懂了。要講還講好幾十天講不明白,人家一道光不過一秒鐘、二秒鐘,全都說清楚了。這是講我們世間的高級凡夫都不需要,已經明瞭了,圓初住以上的,佛給他說法,哪有那麼麻煩!所以你看《華嚴經》裡面放光動地,放光動地幹什麼?就是說法,就是破那些大菩薩心中之疑惑,用這個辦法,不要言語。

  再往上一層,『心行處滅』,連光都不要放,更省事了,這是到最高的境界,也就是說,完全相契入,剛才說了,是非之疑斷盡了,心行處滅了。這個心是指八識心,就是阿賴耶,行就是行為、行動。我們曉得,阿賴耶的行非常之微細,與阿賴耶相應的心所只有五遍行,觸、作意、受、想、思,只有這五種。這五種要是滅掉,這五種一滅是什麼樣子?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心行處滅就是大圓鏡智現前,圓滿了,究竟圓滿,這是如來位。說淺一點,圓教就是初住菩薩以上,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也就是阿賴耶裡面透出一分光明。

  【心言不能思議者。】

  心裡面動不得念頭,不能思,言語說不出。『議』就是議論、討論。佛能討論?討論不得,既不能動心,又說不出。

  【可謂妙契寰中矣。】

  『寰』是圓,是個圓相,圓滿之相,『中』是中心。契入什麼地方?契入大圓鏡的中心,這才叫『妙』,契入大圓鏡的中心,圓修圓證。我們剛才說了,十住、十行沒有到中心,只放了部分光明而已。到達中心是如來地,所謂是圓滿菩提,這才是真正的妙契寰中了。

  到這個地方,我們把《禪宗集》上下兩卷都講完了,這是個非常殊勝的因緣。這部書諸位聽了之後,你就曉得它的功用實在是無量無邊。對於初學的學人來說,是良好的指導,無論你學哪一宗、學哪一派、修哪種行門,都離不開。它裡面所說的全是原理原則,句句話都重要。諸位要是真正有心,你們年紀輕,一定要把它念背,常常涵詠在胸中,不要忘掉,將來對於研究經典(就是求解)、對於你修行,都有莫大的幫助。後面的《證道歌》是講果地上的境界,前面講修因,後面講證果,到以後如果有機緣,我們再講。這次的講席就到此地圓滿,好,下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