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六十五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65

  請掀開經本,第九十三面,倒數第五行,從三十一段看起:

  【淨影疏云,依願起行,又故彼法藏於一身中,在彼佛所,五劫修行。】

  這一段的意思好懂,都是說明法藏比丘發願修行時間之長。

  【略箋云,斯乃修行之時也,蓋五劫之間,思惟勵修,修成滿所願之行,其既發願,不可無行。】

  這也是解釋彌陀在因地裡面修行的狀況。說『五劫』是說他修行的期限,成就滿願之行,這一句很重要。我們學佛之所以不能成就,效果不彰,其原因也就是像這一句所說的,我們的修學沒有向成就『滿所願』這個目標去做。末後兩句說明,既然發願了,一定要有行。如果有願無行,這個願就是空願,永遠達不到的。若有行無願也不能成就,雖然認真努力修行,他沒有方向、沒有目標,也不能成就。所以成就一定要願行相資,就是行願合一,所謂解行相應,都是說的這樁事情。

  【合贊云,五劫者,發願思惟之時節也。】

  這都是說明法藏比丘五劫的修行。翻過來看九十四面。

  【會疏云,蓋夫菩薩建立淨土,猶如良匠建大城,先沉思圖畫之,五劫思惟,如圖畫之。】

  這是用比喻來說。法藏菩薩要建立西方極樂世界,就好比一個工程師設計一個都市的圖一樣。當然設計都市的圖還容易,西方世界的圖就不容易,因為那個規模太大了。一定是『先沉思圖畫之』,就是先設計、構圖。他把這個比喻『五劫思惟』修習,把它比喻作工程師在設計繪圖,這是《會疏》裡面所說的。這個說法也行,總而言之,能有說都好。

  【嘉祥師云,於五劫中,修行發願也。】

  嘉祥師的《無量壽經義疏》註的文字不多,他的意義很值得我們做參考。像他這一句簡簡單單,但是意思很圓滿。『五劫中,修行發願』,這句講得太好了。如果要是說「發願修行」,意思就不一樣。「修行發願」好!發願修行是先發願再修行;修行發願就是我們前面所講的,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佛那個時候聽佛說法千億歲,而且佛以神力,將十方諸佛剎土展現在他面前,讓他親自去觀察,等於說是參觀、考察,不但聽佛說,自己親自見到這些現象。於是他就發願取捨,哪些世界好的,他發願,我建立的國土應當是這樣的;見到不好的,他一定會發願,我的國土裡面沒有這些惡行惡事、惡的現象。所以修行發願好,寫得非常之好,說明四十八願不是一次就發的,是在五劫當中隨事發願,這才是合情、合理。

  【宋譯中先曰,思惟修習,後曰,發大誓願,經於五劫。】

  宋譯的文跟嘉祥師講的就相應,我們想這應當是事實,不應當是先發願後修行,不應該是這樣子的,應當在『思惟修習』之中,心發大願。總共的時間是經歷了五劫,四十八願才圓滿。四十八願圓滿,也就是他建立西方極樂世界圓滿了。

  【淨影疏曰,法藏自說己願,令諸菩薩學之同發。】

  這個意思好。他在經中向他的老師,就是世間自在王佛,陳述五劫修學發願的成果,這個成果就是建立西方極樂世界。他說得那麼詳細,說得那麼明白,不僅是向老師提出成績報告,更深一層的意思是供養同學大眾,就是『令諸菩薩學之同發』。他自己做個好榜樣,希望一切菩薩們學他發願、學他的修持,這個意思就很深,也是重要的意義。

  【會疏云,菩薩聞之,自發勇猛心,彼既丈夫,我亦爾,彼發妙願,我不爾乎,故能緣之滿足大願也。】

  《會疏》這一段,實在就是對我們說的。『菩薩聞之』是指當時與會的菩薩,也就是世間自在王佛的學生,聽了法藏發的大願,都能夠起而效法。而自在王佛看到這個現象非常歡喜,由此可知,諸佛菩薩沒有一絲毫的私心,確實不帶一毫情識,他並沒有嫉妒、並沒有障礙。自在王佛的學生都跟著阿彌陀佛去了,阿彌陀佛也是他的學生,這個學生成就了,把其餘學生統統帶走了。如果是凡夫,必定有嫉妒、必定有障礙,這是自古以來在所難免。

  出世間法裡面,最明顯的例子是禪宗六祖。五祖雖然傳法給六祖,老師對學生沒有一絲毫的情執,因為都是明心見性的人,像《金剛經》上,都是離四相,入三空之人。可是在黃梅這個道場,除了五祖之外,並沒有一個人明心見性。沒有見性就是凡夫,既是凡夫就有情執,所以大家看到五祖把衣缽傳給能大師,各個都不服氣。甚至於整個寺院上上下下都出去找,希望把衣缽奪回來,你說這成什麼話!把衣缽奪回來,還不是就是說,五祖你看錯了人,你怎麼把衣缽傳給他?這都是凡情執著,佛門造成弘法利生的障礙。像這種情形,歷朝歷代自古至今比比皆是,我們處處都可以看得到的,這是眾生沒有福報。

  世法裡面也不例外。我們讀《漢書》,二十五史裡面《漢書》,你看鄭玄跟馬融,馬融那時候是當代的大儒,鄭玄是他的學生,鄭康成。鄭玄親近他三年,認真努力學習,我們今天講的是一心一意,真精進。馬融雖然學問好,沒錯,這是大家公認的,歷史上公認的,但是在德行上並不很完美。他教學生還要聽音樂,自己還在欣賞,大概他非常喜歡音樂歌舞。他官做的很大,家裡面就養著這些就像現在的樂隊一樣,歌舞的樂隊一樣。給學生上課,他講座後面用個布幔,布幔後面就是唱歌、跳舞,他是一面欣賞一面上課的。那些學生們,想想看,哪一個不去聽聽、看看幕後那些跳舞的?這在所不免的。唯有鄭玄,三年從來沒有看過幕後唱歌、跳舞的,沒有看一眼。馬融發現了,所以馬融也公開宣布,他的所學,鄭玄一個人完全得去了,鄭玄是他的傳法弟子。

  可是馬融的心量很小,就想方設法害鄭玄。買了殺手,鄭玄要回家去,他知道他從哪一條路走,買了殺手在路上埋伏,希望把他殺掉。他知道鄭玄將來成就一定超過他,他不服,老師用這個方法對待學生。表面上很客氣,對他很好,鄭玄辭別老師的時候,老師帶了很多同學,帶了很多人到十里長亭去跟他餞行,送他。每個人敬他三杯酒,希望把他喝醉,迷迷糊糊被殺了他也不曉得。哪裡曉得鄭玄酒量大,在長亭上接受大家一個人三杯,喝了三百杯他也不醉。所以我們中國以後「三百杯」的典故,就是鄭康成這個故事,三百杯不醉。而且鄭康成非常聰明,已經看出這裡面有問題,所以原來定的回家的路線,臨時自己改變,走小路走了,安全回家了,逃過這個劫難。這就是說明嫉妒、障礙,世出世間自古至今很難避免的。這是世出世間兩個最明顯的例子。

  由此可知,世間自在王佛,佛菩薩的心量跟凡夫不一樣。世間自在王佛看到他的學生跟阿彌陀佛到極樂世界了,歡喜!不但不阻撓,而且還勸學生們到極樂世界去,這叫佛,這叫菩薩。這是我們在《無量壽經》上看到這個事實真相,令人敬佩,我們自己應當效法。所以,這些菩薩們聽了法藏比丘向佛的報告,他的同學們都發心,都跟隨他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自發勇猛心』。

  底下這幾句都是雙關語。『彼既丈夫,我亦爾』,他們這些人聽了阿彌陀佛的報告,這個報告就是四十八願,都發願往生,我也應該像他們一樣。「丈夫」這兩個字,跟世俗裡面所講英雄這兩個字的意思相同,大丈夫就是大英雄。凡夫辦不到的事情,他能夠辦到,這叫做丈夫,這叫做英雄。凡夫什麼事情辦不到?斷煩惱辦不到,出三界辦不到,成佛道辦不到,這些人都能辦到。用什麼方法?發願往生西方淨土,這個事情就都辦到。

  『彼發妙願,我不爾乎』,看看阿彌陀佛發的願,我不能嗎?所以我們讀四十八願,不僅僅是見聞彌陀發願,更要緊的是藉他的願要興起我們自己也發同樣的願,把彌陀四十八願變成自己的本願。《會疏》裡這一段就是這個意思,這個才重要。『故能緣之滿足大願也』,這樣你才能決定往生,不退成佛,滿足自己的大願,也滿足彌陀的願望,這才是這段文的真實義。

  【往生論注云,滿足往生淨土一願,即一切志願悉滿足,故云滿足無量大願。】

  『滿足無量大願』是經文,無量大願怎麼圓滿?往生淨土就圓滿了。這句話的意思太深、太廣了。滿足無量大願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天台家講的四種佛,圓教佛,不是普通的佛,究竟圓滿佛。究竟圓滿佛,凡夫要修成,《華嚴經》上佛說了,要經歷無量大劫,不是三大阿僧祇劫,你就想到多麼不容易。可是有緣的眾生,這個緣是非常稀有,「開經偈」上講的「百千萬劫難遭遇」,那是遇華嚴法門,淨土法門比那個還要難。彭際清居士講得好,我們今天遇到,是「無量劫來希有難逄之一日」。這也是我們過去生中,無量劫的善根福德在這個時候現前,我們才遇到。既然遇到了,為什麼不能死心塌地一門專修?仔細去檢討,還是善根、福德、因緣這三個條件沒有真正的圓滿。因緣是遇到了,我們大家都有緣,這一生當中遇到,緣沒有問題,可以說是非常之圓滿。善根有沒有問題?可能有問題。善根是什麼?是信、解,你是不是真的相信?是不是真正明白?如果說半疑半信,你的善根不圓滿。福德是依教修行,是真幹;如果不能真幹,福德不圓滿。

  由此可知,凡是這一生當中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總是善根、福德、因緣上出了問題,如果沒有問題,哪有不往生的?《彌陀經》上說得好,「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這就是說明,如果我們這一生當中,善根福德因緣都具足,決定得生。一條不具足就有麻煩,往生就不可靠。假如我們這一生當中福德因緣還不夠,我們有沒有辦法把它補足?給諸位說,有。只要你能夠精進不懈,你能夠依教奉行,一門深入,精進不懈,依教奉行,就把我們善根福德不足的部分補足了。所以古德講,這個法門萬修萬人去,一個都不會漏失,這個話都是實話,生到西方淨土什麼都圓滿了。出家人想學經教,除了淨宗經論想學之外,還想學《華嚴》,還想學《法華》,還想學《唯識》、《般若》,什麼都想學,是不是好事?好事。如果你在這一生當中學,你就註定什麼都不能成就,一樣都不能成就。為什麼?縱然學到一點毛皮,你不能了生死出三界,一口氣不來一轉世,前生學的都忘得乾乾淨淨,這都是事實。

  真正聰明人,我什麼都想學,世出世間的學術統統我都想知道,發這樣的願心。專修淨土法門,世出世間想學的東西我暫時統統放下,我先取淨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你就得無量壽,壽命長。西方極樂世界老師是阿彌陀佛,十方一切諸佛如來是老師,等覺菩薩是同學,所以他在很短的時間就『一切志願悉滿足』了。這才是個真正有智慧的人,真正聰明人。所以捨得,捨得這句話是出在佛經上,你能夠捨你就得。你今天把世出世間法捨了,放下了,專門學一門,明心見性,成佛了,一切都得到。你不肯捨你就不得,你什麼也得不到,捨才能得。這個名詞術語大家都掛在口邊上,真正意思不懂,不肯捨、不肯放下。

  《往生論注》是曇鸞大師的,這是我們淨宗的一位大德。

  第五品我們就說到此地,再看底下,「發大誓願第六」,這一品裡面所引用的一些經論。

  【甄解曰,四十八願功德成就,而歸一正覺,即是南無阿彌陀佛也,是名弘誓本乘海,亦名悲願一乘,此乃彌陀正覺功德也,正覺功德不可思議者,由誓願不可思議。】

  這是先說四十八願的大意。四十八願功德的成就,『歸一正覺』,如果不是真正的覺悟,真是真實,正,決定沒有邪思,無邪叫正,無妄謂之真,真正覺悟了。真正覺悟,念念為一切眾生,決定沒有為我的念頭。雖為一切眾生,心地依然清淨,這一點非常重要。古德在《般若經》上給我們講的,心裡面若無其事,這是正覺。利益眾生,心裡頭要著了這個事,就被污染、就不清淨了,要知道,那修的是世間的福報,三界有漏的福報。如何把三界有漏福報變成無量的功德?這不在事相上,是在內心感受上,內心裡有苦樂的感受,功德就變成福德;如果內心裡面若無其事,清淨無染,像《般若經》上講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福德就變成無量功德。所以,四十八願是隨事發的願,雖發願、雖修持,彌陀心中若無其事,這歸一正覺。歸一正覺簡單的講,心中若無其事,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你的心永遠是清淨的。這是個真正會用功的人,不能不知道,不能不在這上面做工夫。簡單的講,自行化他必須要心中若無其事,也就是我們常講不著相,著相就是福,不著相就是功德。

  歸一正覺,這個地方就把這個正覺給我們指示出來了,『即是南無阿彌陀佛也』,這一句是名號,要歸在名號的義理之中。「南無」是皈依的意思,南無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皈依,「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所以,南無阿彌陀佛,翻成中國的意思是皈依無量覺,覺而不迷。覺的相就是若無其事,就是經題上給我們講的清淨平等,清淨心是覺,覺行,平等心是覺心。如果有絲毫的念頭起來,你的心就不清淨、就不平等,換句話,就不覺了。由此可知,我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大小兩本,在修學功夫上都教給我們執持名號,名號裡頭有名有義,都要持。我們現在一般持名念佛的人,只持名號,沒有持名義,只曉得一天到晚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什麼意思不知道。這個念起來沒用處,就是古人講的「喊破喉嚨也枉然」,一定要懂得名號的意思。

  名號的義理甚深甚廣,無量無邊,所以底下講『是名弘誓本乘海』。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是什麼?就是四十八願,把四十八願整個濃縮起來,就是皈依無量覺。四十八願裡頭字字句句都是無量覺,都沒有離開無量覺。所以這一句名號裡面,要就事相上來說,這一句名號就包含四十八願。我們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是不是統統現前?我們的心行與四十八願是不是就相應?如果念佛歸念佛,貪瞋痴還是貪瞋痴,五欲六塵還是五欲六塵,完全不相干,這個人不是念佛人。世間讀書人都要求變化氣質,何況學佛?古人讀書的目的,是在變化氣質,變凡夫為聖賢,世間人氣質的目標是聖賢君子。我們學佛也不例外,目的也是要變化氣質,變凡夫為佛菩薩,我們的目標才能達到。四弘誓願「佛道無上誓願成」,成佛,我們學佛的目的才達到。我們今天學佛,無論採取哪個法門,是不是向成佛這條路上走?是不是向成佛這個目標去接近?這不能不明白。如果不捨貪瞋痴,諸位要曉得,貪心是餓鬼道,瞋恚是地獄道,愚痴是畜生道,貪瞋痴不捨,貪瞋痴增長,你走的是哪個路?你走的是三途的道路。你的方向是地獄、餓鬼、畜生,你的目的地也是地獄、餓鬼、畜生,那一句佛號叫白念了,完全不相干。會修的人,這一句佛號就把四十八願念起來,這就是「弘誓本乘海」。本乘是一佛乘,這不是二乘、不是三乘、不是菩薩乘,是一佛乘。

  『亦名悲願一乘』,底下,你看就清清楚楚的說出來了,這是一乘法,在大乘之上。世尊末後在華嚴會上宣布,「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華嚴會上宣布真實法,說出佛對於一切眾生的願望。佛是希望大家成佛,不是希望大家成個羅漢、成個菩薩,不是的,不是佛的意思,佛的意思是希望每個人都成佛。實在是因為眾生業障、習氣太重,不得已從一乘裡面假設三乘,假設二乘,這是為了方便接引。所以一乘、二乘、三乘都是方便法,一乘是真實的。念佛往生淨土是一乘法,往生不退成佛,一生成就。所以,彌陀法門是悲願一乘,這兩個字是特別讚歎他的,因為彌陀的願超越十方一切諸佛的本願,真的是超越了。說到大慈悲心,一切諸佛都有大慈悲心,但是實在比一比,沒有阿彌陀佛這個慈悲來得究竟圓滿。何以見得?彌陀這個法門能令九法界眾生平等成佛,這是慈悲圓滿之相。我們釋迦牟尼佛度一切眾生,用五乘佛法來度,人、天、聲聞、緣覺、菩薩,最後再叫你成佛,五乘佛法度。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五乘,只有一乘,所以稱讚他叫悲願一乘,這就是超勝諸佛如來。

  『此乃彌陀正覺功德也』,彌陀正覺功德就是這一部《無量壽經》所說的。『正覺功德不可思議者,由誓願不可思議』,結歸到四十八願,四十八願實實在在不可思議。我們讀這一品經,首先要明瞭這品的大意,然後才知道怎樣去讀、怎樣去解、怎樣去行,才能夠得到彌陀大願的真實利益。第二段:

  【行卷文曰。】

  『行』就是修行,這是古德,等於說自己修學的報告、修學的心得,提供給大家做參考,有這麼一段文。

  【敬白申一切往生人等。】

  著書、作文的人自居學地,就是在修學的地位,學生的地位,所以對於大眾非常尊敬。『敬白』,這個「敬白」在古時候佛門當中也是如此,是下對上說話。把所有一切眾生都看作菩薩,都看作善知識,與普賢行完全相應。普賢行裡面,學生只有我自己一個,除我自己之外,人人都是我的老師,人人都是我的善知識。所以語氣用敬白。

  『申』是申說自己的心得、感想,提出報告。對什麼人?『對一切往生人等』,這是對一切念佛求往生的這些人,是以他們為對象,對他們說的。

  【弘誓一乘海者,成就無礙無邊最勝深妙不可思議至德。】

  這是總讚彌陀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是大願。這個大不是對二乘、三乘人說的,是在諸佛如來因地所發的弘願,來做個比較。一切諸佛因地所發的弘願,以彌陀弘願最大、最究竟、最圓滿,『弘誓一乘海』,說的是這個意思。由於願行,『成就無礙』,無礙是無有障礙,當然稱性,不稱性哪能沒有障礙?與自性相應就沒有障礙。『無邊』,無邊是廣大。過去中國人所謂其大無外,沒有比它更大的,其小無內,沒有比它更小的。小即是大,大即是小,大小不二,這是無邊際的境界。

  『最勝』,勝是殊勝,沒有能夠超過他的。從哪裡講?正是古德稱讚彌陀文中所說,「能令五乘齊入報土」,這是最勝。一切諸佛如來都做不到,阿彌陀佛能做到。五乘就是上從等覺菩薩,下至地獄眾生,能夠叫這些人統統平等成佛,同時成佛,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世尊所說的千經萬論裡頭沒這種講法,十方一切諸佛剎土裡面沒有這些事相,看不到這個事相,唯獨西方世界有,這是西方世界的最勝。『深妙不可思議至德』,理太深了,事相太妙了,理不可思議,事相也不可思議。這是自性功德達到究竟圓滿的頂點,至德,彌陀用上了。下面說:

  【何以故。】

  這在解釋上面這一段。

  【誓願不可思議故。】

  我們以阿彌陀佛為老師,這是我在三皈依裡面普遍的勸勉同修。我們皈依佛,皈依哪一尊佛?我們皈依阿彌陀佛。不能說皈依佛,這個佛太空洞了、太抽象了,對現代人必須要落實在形象上,我們才能得受用,我們以阿彌陀佛為老師。皈依法,法就是《無量壽經》,我們專依《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有五種原譯本,原譯本裡面所翻的,古人的譯筆很深,現代人文言文的修養已經談不上,所以讀原譯的文往往感到艱難。同時,五種譯本裡面的經義互有出入,要讀原本必須要五種本子全讀。五本裡面諸位仔細做個比較,你會發現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所以遍讀的確是很麻煩的事情,因此古人才有會集這個做法。會集實在是有必要,第一次會集是宋朝王龍舒居士,他的會集本收在《大藏經》中,古來的祖師大德也很讚歎。蓮池大師的《疏鈔》裡面引用《無量壽經》經文,差不多一半以上,是採取王龍舒居士的會集本。現在夏老這個會集本出來,有少數人反對,堅持不應該讀會集,應該讀原文,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他們認為夏蓮居是個普通的居士,似乎他沒有能力來做會集本,所以不應該讀他的本子。因為有些人這樣說,我在此地順便給諸位提出,夏老居士的佛學、儒學恐怕不是他們所想像的,諸位細讀梅光羲居士的序文,你就了解了。

  梅老居士是什麼樣的人,我們沒有見過,但是我們在台中曾經親近李炳南老居士十年,從李老居士口中我們對於梅光羲老居士知道一些。因為梅老就是李炳南老居士的老師,李老居士的教,也就是經教,是跟梅光羲學的。李老給我們說,在中國民國初年的時候,大概民國二十幾年的時候,我們佛門界裡面尊稱南梅北夏,就是這兩位。南梅是指的梅光羲,梅老居士是江西南昌人,在南方,夏蓮居老居士是山東人,在北方,當時在佛門當中號稱南梅北夏。大家公認這是解行上都有殊勝的成就,不是普通人。梅老居士有一本《相宗綱要》,《相宗綱要》是他寫的,我們在台灣流通很多。所以從他序文裡面為我們介紹夏蓮居。而夏老這個會集本出來之後,在當時佛門裡面的大德,慧明老和尚給他做印證。慧老通宗通教,顯密圓融,那也不是個普通人。而當時,法師當中,有現在台灣的懺雲法師,過去八堵海會寺的老和尚,都曾經親近的。民國初年,在律宗上、在教下上修學有成就,而為大家公認的老一代的法師當中,對於這個會集本都讚歎、都弘揚,哪裡會有錯誤?所以我們對這個本子要具足信心。夏老居士實在講是乘願再來,廣度末世往後九千年的眾生,絕對不是個普通人,所以我們應當要有信心。

  會集本是他十年完成的,絕不是草率,三年完成初稿,以後陸續修訂十次,才成為我們現在這個定本。所以我們想到彌陀的四十八願,誓願不可思議。夏老會集四十八願,就是會集第六品,整整用了三個月的時間,而且是三個人共同來做的,慧明老和尚參加了,梅光羲居士也參加了。這一品經,三個人用三個月的時間會集這一品,這尤其是因緣殊勝,非常稀有。將五種原譯本裡面的本願,以最精簡的文字,保持它最圓滿的經義,使我們今天展開讀誦,感覺得很舒暢。當然更重要的,如何能把彌陀的本願變成自己的誓願,這非常重要,這個不可思議。

  【悲願喻如大虛空。】

  這一句實在講也是不能少的,因為有這一句,與性德相應了。前面曾經說過,四十八願,無量行願有沒有?有,確實有願,心裡頭有沒有?心裡頭若無其事,就像虛空一樣。可見得修行人跟世間凡夫不一樣,世間凡夫有願,他有心,這就變成有漏的福德。修行人的高明處,有願無心,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願,真有願;心,真無心。所以他跟性德相應,性德是空有不二,性相一如,性空相有,性空不礙相有,相有不礙性空,它是無障礙的法界。不可思議就是說這樁事情,而初學的人最難體會的也就是這個境界。

  【諸妙功德廣無邊故。】

  無邊的功德就像大虛空,大虛空,我們常講盡虛空遍法界,點點滴滴都稱性,點點滴滴都充滿虛空法界。

  【猶如大車乃至猶如大風。】

  『大車』是比喻大乘,『大風』是比喻不住,佛法裡面風的意思就是不住,就是個動的相,它不是一個靜的相。

  【普行世間無所礙故。】

  像風,風行無礙,大車行也無礙。

  【能出三有繫縛城。】

  『三有』是三界,就是六道。稱為三有,就是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有。有什麼?有因,有業因,有業因當然就有果報。欲界有,你心裡面有五欲六塵,你就不能超越欲界。你對於五欲六塵起貪瞋痴慢,這個人決定是住在欲界的。假如把五欲斷掉,五欲通常講財、色、名、食、睡,這叫五欲,五欲斷掉,這五樣東西離開了,色相沒破,還有色相。雖有色相,沒有五欲,這個人就超越欲界,就生到色界天去,色界四禪,一共有十八層天。色界天人沒有飲食,不需要吃飯,不需要喝水,他這個離掉了,他也不需要睡覺,他不會疲倦,精神永遠是飽滿的。沒有飲食,他精神從哪裡來?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他禪悅為食,法喜充滿。他滋養他的身體、精神、動力的來源是定功,從禪定裡面來的。如果連色相都不執著,都覺得這個東西討厭,丟掉不要了,他就又超升一層,到無色界天去。無色界天,我們現在人所講精神的世界,那個地方沒有肉身、沒有色相,換句話說,他已經不要物質,離開了一切物質,或者稱之為靈界。但是還沒有出輪迴、沒有出六道,六道就是三界。

  由此可知,出六道多麼困難,所以底下有個比喻,叫『繫縛城』,把六道比作一個城,這個城很不容易越過,城是個界限,你一定受到這個三有,受到這個繫縛。可是修行人有弘誓願、有大悲願、有諸妙功德,他就能夠超越三界,他能夠捨離三界。對三界再也沒有貪心,再也沒有牽掛,凡事隨緣,無論做什麼事情,心裡頭若無其事,乾乾淨淨,一塵不染,這就出三界了。

  【乃至開顯方便藏。】

  『藏』是含藏,無量無邊的智慧德能,稱之為藏。『方便藏』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教化一切眾生。

  【良可奉持,特可頂戴也。】

  我們應當要好好的依教奉行。『頂戴』是恭敬到了極處,對於諸佛菩薩祖師大德的教誨,以真誠心、恭敬心來學習,這叫做頂戴奉持。

  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