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六十二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62

  請掀開經本,第九十面,第四行,從第七段看起:

  【峻諦師云,斯義宏深,非我境界者。】

  這是解釋這一句經文。

  【亦有三意,一謂菩薩常途淨土之行,我已知之,今欲得諸佛土之中最勝淨土,斯義宏深,非我境界。】

  這是第一個意思。這是就一般而言,通常所謂的,一般諸佛的淨土修行的方法,其中的因果,這裡說『我已知之』,這個「我」是法藏比丘,這是我們能夠知道的。他現在所希求的,所希望成就的是一種非常殊勝的淨土,超越諸佛剎土的。也是我們前面所講到的,諸佛淨土,只是實報土是淨土,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同居土、方便土,都不是淨土,都是穢土,唯有實報土才是真正的淨土,這是十方諸佛一般的情況。法藏比丘今天所希求的,就是說同居土也是淨土,這個很特殊,世尊在經論裡面告訴我們,十方一切諸佛剎土裡面沒有。今天實在講,唯獨西方極樂世界這麼一個地方,它是四土都是淨土,這四土就是講的同居土、方便土、實報土、寂光土。四土都是淨土,這是很特殊的,所以叫『非我境界』。這個意思說得也很好。第二:

  【二謂實雖隨各自樂欲,應攝取之,今欲五乘齊入報土,斯義宏深,非我境界。】

  這第二個意思也好。雖然一切諸佛所現的剎土,各個因緣不同,如果論佛所證,佛的智慧相同,佛的能力相同,佛的神通作用也相同,沒有不同的地方,為什麼諸佛現的報土不一樣?緣不相同,各個人的緣不一樣。緣有過去的緣,過去的業因,與現在的因緣。一切諸佛菩薩也要隨緣,也不能改變業因果報,這就是經論裡面常講的「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佛是隨順因果,所示現的剎土就不一樣,就各個不相同了。這是講的『各自隨樂欲,應攝取之』,諸佛剎土不相同。

  可是阿彌陀佛他今天願望很特別,他是希望『五乘齊入報土』,這是沒聽說過的,所有一切諸佛世界裡也沒有這個事。在我們一般想像,這簡直就是不可能。「五乘」就是說什麼?從等覺菩薩到阿鼻地獄的眾生,平等成佛,「齊入報土」是平等成佛。善惡業因相差那麼大的懸殊,怎麼可以平等成佛?所以『斯義宏深,非我境界』,的確,許多的菩薩你要跟他講這句話,他都懷疑,他都不能相信。所以彌陀淨土叫難信之法,難信不是我們難信,我們倒很容易相信,糊裡糊塗相信。難信是指誰?菩薩難信,菩薩有智慧聰明,他們看到一切諸佛剎土情形,他看得清清楚楚,哪有這麼一回事情?所以在一切諸佛剎當中,唯獨彌陀極樂世界特別。這個意思也講得很好。第三個意思:

  【三謂雖法報高妙,非菩薩之分,我能經無量劫,當克獲之。】

  這是說諸佛的『法報高妙』,不是菩薩的境界,但是菩薩可以修學,可以證得。當然不是一下證得,但是慢慢的他可以證得佛的境界。所以說『我能經無量劫』,也是佛經裡面常講的三大阿僧祇劫。菩薩修三大阿僧祇劫,成佛了,如來果地上境界他當然知道,他也入這個境界。所以說『當克獲之』。這個括弧是簡單的註解,「法報二身,經無量劫,必可證悟,但當下尚非其分,故下云非我境界」。經三大阿僧祇劫之後,他能證得,可是現在沒有證得,就是不是現在現前的境界。這個意思也說得很好。

  【斯義宏深。】

  「廣大謂宏,幽邃謂深」,我們常講深廣,『宏』就是廣的意思,這個意思是既廣又深。

  【非我境界也,雖有三義不同,拋卻己分,專歸佛力,斯乃法藏菩薩自開他力門也。】

  末後峻諦師這一句好!這一句,說實在的話,如果不是過來人說不出來的。我們看法藏比丘在經上講的這三句話,確實不是一般菩薩能做得到的,所以他說『斯義宏深,非我境界』。我們今天讀到這些經文,還不是一樣的,「斯義宏深,非我境界」,不是我們的境界。不是我們的境界,說這些話,實在是講不過去,那不是吊眾生的口味嗎?佛說法,不許可這樣說法,眾生不能契入境界的,佛決定不說,那個說了太過分,沒有意義。佛所說的一切,都是我們自己能夠得到的,所以佛對於一切眾生才有真實的利益。經上講的「惠以真實之利」,佛不給我們開玩笑,佛絕對不吊口味的。底下這句話就好了,雖然『三義不同,拋卻己分』,我們不論自己,自己決定做不到,捨掉自己這一分,『專歸佛力』,這就是淨宗所講二力法門。我們不靠自己,自己哪有這個能力?靠佛,靠佛的幫助,拉我們一把,使我們也入了佛境界。

  『斯乃法藏菩薩自開他力門』,這是淨宗的殊勝、淨宗的特別。所以,地獄眾生也能平等成佛,憑什麼?憑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這就完全不依自力,完全靠佛。自己的只要具備三個條件,真正相信,真正願意去,真正肯念佛。念佛前面說得太多,念佛是因,成佛是果,這個因果無比的殊勝。《觀經》三福最後一條,「深信因果」,那個不是講普通的因果,是講念佛是因,成佛是果。這個道理在大乘經裡面我們也能夠會通,經上常講,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是《華嚴經》上說的;我們又在經上看到的,佛講「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心裡想佛,佛境界就現前,十法界依正莊嚴怎麼來的?都是從心想來的。這個理很深,論事,事都在眼前。理事都明瞭,我們要善於用心,也就是講我們要會用心。至善之因就是念佛,在十法界裡面,這是真實的究竟圓滿。我們再看後面這一段。

  【會疏曰,高明約具德,深廣約願心。】

  這是經上讚歎法藏比丘高明深廣。『高明』是從德行上說的,這是自性本具的德能,『深廣』是就願心說的。阿彌陀佛在因地發的願,這個願就是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深,是度盡一切眾生,度盡一切眾生是廣義,令一切眾生各個都圓成佛道,這是深義。度眾生,把他度到什麼程度?都叫他成佛,這是深,沒有比這個更深。十法界,上從等覺菩薩,下至地獄眾生,一個都不漏,這是廣。所以,一切諸佛菩薩所發的大願,說實在的話,沒有彌陀這麼深,沒有阿彌陀佛這麼廣。一切諸佛菩薩度眾生,大概都是三乘、五乘,不能夠平等成佛,唯獨淨土法門是平等成佛。

  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文殊、普賢是華藏世界的等覺菩薩,他怎麼成佛?他也是信願持名,求生淨土。我們今天要成就,也是用信願持名,求生淨土。其他的,我們的智慧、能力、神通、道力,我們沒有辦法跟菩薩比,差太遠了,但是信願持名求生淨土是一樣的。他到極樂世界是這個條件去的,我們也是這個條件去的,因平等,所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果平等。諸位仔細去看,淨宗經論非常有味道,它的確是非常奇妙,但是,不是沒有道理,你仔細去觀察它有道理。它還有一個最原始的理論的基礎,那就是什麼?心性平等。所以彌陀建這個平等法門,平等成就,他能成功,原理在此地,是一切眾生心性平等。那造成不平等的現象是什麼?是一切眾生迷惑有淺深不同,業障有厚薄不同,這樣造成的不平等。所以論心性,是平等的。這是講他願心的深廣。

  【謂持戒禪定,超勝世間,故謂高。】

  他持戒、他修禪定,超越世間。這有兩個講法,狹義的說法是六道,六道裡面是四禪八定,超越四禪八定這就超越世間,六道的世間。但是六道之外,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四聖法界也是世間,還是必須要超越,超越之後,叫一真法界。他用什麼方法?就用一句佛號。《楞嚴經》上所講的「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心開就是超越,超越十法界,一句名號,這個方法太妙了,『故謂高』。

  【方便般若,照究諸法,故謂明。】

  這是解釋「高明」的意思。所謂『方便般若』,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工作之中,我們現在所謂應酬之中,都依般若智慧。也就是說,他的生活、工作是在真實智慧之中,這叫『明』。反過來看,我們今天的生活、工作乃至一切應酬,我們是在煩惱之中。我們有感情、有分別、有執著,所以我們的生活在煩惱之中。方便般若是什麼?實在講就是離開煩惱分別執著,這就是方便般若。方便般若就是應用的智慧,佛經講智慧有兩種,根本智、後得智,根本智叫實智,真實的;後得智就是方便智,就是你真實智慧應用在生活當中,這就是方便般若。

  從這個地方,我們也就明瞭了佛門常講的「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方便為門怎麼講法?如果你不懂你怎麼能開方便門?你怎麼能入方便門?開方便門就是開權智,入方便門就是過智慧的生活,那是你入方便門,這是真正的享受。你在一生當中不生煩惱,像六祖所說的,「弟子心中常生智慧」,常生智慧就是入方便門了,他才常生智慧。我們今天不曉得方便門在哪裡,所以我們是常生煩惱,不是常生智慧。經論必須要搞清楚、搞明白,我們才得真實的受用。

  所以『照究諸法』,就跟《心經》上所講的,「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叫明。由此可知,此地所說的高明,它的意思很深,不是我們普通凡夫觀念當中的高、明,那個有很大的距離。

  【遠徹來際無撓(謂能遠究達於未來之極處,而無阻撓),故謂深,周攝一切無遺,故謂廣也。】

  這段是解釋「高明深廣」這四個字的意思。『深』的意思是能達到究竟,「能遠究達於未來之極處」,當中沒有障礙、沒有阻撓,這就是深。我們剛才是就事上來講的,彌陀度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究竟圓滿成佛,就是此地講的這個意思。他確實叫我們在菩提道上一帆風順,沒有障礙。

  『周攝一切無遺』,這就是普度一切眾生,九法界眾生能夠得到平等成佛,這是『廣』。世尊在一切大乘經論裡告訴我們,通途修行成佛非常困難,佛在經上實在講了無數次。我們今天有緣接觸佛法,聞到佛法能生歡喜心,佛說了,都是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累積的善根福德因緣。這個生生世世,到底有多少世?有多少生?有些經上也給我們講清楚了。《金剛經》大家常念的,《金剛經》上說,這個善根不是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種善根,乃至於過去生中無量佛所種的善根。一尊佛出世非常希有,時劫很長,無量佛,那多少時間?《無量壽經》上佛講得就更清楚,他講阿闍王子這五百個人,當時佛講經,他們來參加聽經的這個小團體。佛在經上明白的說出來,他們過去生中曾經供養四百億佛。我們中國是萬萬叫億,古印度十萬也叫億,百萬也叫億,我們就不論,以最小的十萬,十萬是一億,他供養四百億佛。我們今天在座的,不要說善根,大概跟阿闍王子應該是差不多的,換句話說,我們過去生中,也曾經供養四百億佛,現在聽到這個法門,很想去,也不想去。阿闍王子就是這麼個態度,跟我們現在的態度差不多!才知道這個善根之久遠深厚,遇到這個法門能生一念歡喜心,不是容易事情。

  我們要以普通方法來修行成佛,將來這個路子遠得很!為什麼?這樣深厚的善根,我們連初果都沒證得,沒有證得初果,那就是凡夫,不是聖人!修行證果,佛所講的那個時間、期限,從哪一天算起?從證初果那天算起。就跟我們講現在一般學校,你念書,小學六年,中學六年,大學四年,講這個期限,你要上學才能夠算,你還沒有上學,那個不算的。我們今天沒有證得初果,就是沒上學,佛講的三大阿僧祇劫、無量劫不是我們的分;證得初果,就是佛講的那個期限。譬如你現在念書了,上一年級了,告訴你,你六年可以小學畢業;再六年,你中學畢業;再四年,你大學畢業,給你講期限。我們現在沒上學,沒上學就是沒有期限,你說這個多可怕!

  縱然證得初果,從初果到菩薩三賢位,這個時間佛沒有定說,為什麼?確實是不一定的,每個人情況不相同,進進退退。一般來說,決定是進得少,退得多,因此時間就長了。佛講三大阿僧祇劫,也不是這些人,這些人也沒分。三大阿僧祇劫是對誰講的?對法身大士講的,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到這個時候,佛說的期限就很確定了,三大阿僧祇劫。《華嚴經》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從圓教初住才有資格說你三大阿僧祇劫成佛。十住、十行、十迴向這三十個位次,一個阿僧祇劫修滿;從初地到七地,這七個位次是第二個阿僧祇劫修滿;第三個阿僧祇劫,就是八地、九地、十地三個位次。由此可知,愈往上去愈難。你看三大阿僧祇劫,每個阿僧祇劫時間是一樣的,裡面所修證的果位,第一個是三十個位次,第二個是七個位次,第三個是三個位次,這是到十地法雲地的菩薩。

  三大阿僧祇劫修滿,實在講就是成佛了。但是不是真正成佛,叫後補佛,我們稱他作等覺菩薩、補處菩薩,他當後補佛。後補佛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斷,最後一品無明。如果我們從前面看起來,第一個阿僧祇劫斷三十品無明,第二個阿僧祇劫斷七品無明,第三個阿僧祇劫斷三品無明,等覺菩薩最後這一品無明,恐怕也要一個阿僧祇劫,愈往後愈艱難。這樣才知道,我們要是按照一般法門修行證果達到如來的果位,實在不容易。然後回過頭來再看看淨土法門,才知道這個法門不可思議,才曉得這個法門無比殊勝。經上給我們說明,阿彌陀佛建立西方極樂世界到現在多久的時間?十劫,十劫比無量劫、比阿僧祇劫,太短了。第一劫去往生的人,現在成佛了,第二劫去往生的也成佛了。經上告訴我們,西方極樂世界諸上善人人數無量無邊,沒有法子計算。諸上善人是指什麼位子?是指等覺位,等覺位才叫上善人。十地菩薩還不能叫上善,他上面還有,他不能稱上。

  所以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上善是等覺菩薩,他的人數是佔最大多數,在西方極樂世界佔大多數!佔大多數,我們就會聯想起來,十劫往生的人,如果前五劫去往生的,都證到等覺位,那西方世界這個人數,等覺菩薩跟普通人應該是一半一半,不是絕大多數。要佔大多數的話,那第六劫往生的人也成就了。這樣看起來,西方世界,我們凡夫到那個地方證到等覺位,需要多少時間?大概是三劫到四劫,我們在經上看這個,那才是最合理的。三劫到四劫就證到等覺位,一般法身大士證到等覺位,還要三大阿僧祇劫,你在三劫、四劫就證到。所以那些菩薩們聽說這個話,搖頭,哪有這些話?不能接受,不能相信,叫難信之法。

  所以佛在經上常講,這是如來的境界,不是菩薩的境界。等覺菩薩要不得佛力加持,他也搞不清楚。我們從這些地方冷靜、仔細去觀察,才知道這個法門不可思議。我們是凡夫,凡夫要入圓初住果位,就是入法身大士,實在講是無量劫,不止三大阿僧祇劫。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能夠叫博地凡夫與等覺菩薩平等成佛,這的確是「斯義宏深,非我境界」。但是理實在太深,我們沒有法子曉得,事實真相的確擺在面前。就我們有生之年,我們看過許多念佛往生的,甚至於有站著往生的、坐著往生的,臨終不生病,預知時至的,那決定不是假的。

  這是個事實,真的,經上講的高明深廣,阿彌陀佛確實圓滿具足。這四個字的意思很深、很廣。不但凡夫無分,十方一切諸佛如來,在這方面也不能跟阿彌陀佛相比。所以,世尊讚歎阿彌陀佛「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我們要曉得,釋迦牟尼佛讚歎,就是代表一切諸佛如來的讚歎,佛佛道同。阿彌陀佛確實他的願滿了,他最初發願他要成佛,成佛之後,要勝過一切諸佛,他真達到了,他這個願不是虛願,確實做到了。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

  【大智度論云,阿彌陀佛先世時作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

  這一段文是《大智度論》上說的,說得非常好,跟《無量壽經》上講的一模一樣。這段話給我們很大的啟示。『阿彌陀佛』在因地,示現『作法藏比丘』的時候,他所遇到的佛是世間自在王如來,他跟佛學法,世間自在王佛是他的老師。他的志願宏深,所以老師當然歡喜,滿足他的願望,不但給他講經說法,而且以佛的神力幫助他遊覽諸佛剎土。十方一切諸佛的世界,自在王如來導引法藏比丘統統去遊歷,叫他去參觀、叫他去考察。他要建極樂世界,怎麼個建法?取人之長,捨人之短。十方一切諸佛剎土美好的他取,那些不好的他捨。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建成之後,是集諸佛世界美好之大成。十方世界凡是不好的東西,西方極樂世界不但沒有,你見不到,名字都聽不到。極樂世界是這樣建造的,這的確是合情合理合法。不是阿彌陀佛自己憑著理想去造的,不是的,它不是理想國,也不是憑他智慧去造的,不是的,他是參考十方世界。

  這個給我們做參考,我們如果讀經在這個地方得到啟示,一個都市也好、一個國家也好,我們今天不能到他方世界去,但是現在交通便捷、資訊發達,我們可以遊覽全世界,每個國家地區它好的東西,我們採取,不好的東西我們捨棄。你能建立一個國家,就是這個世界上的極樂國土,這值得我們學習,這是真實智慧。大的這是講建國,小的則是一個家庭,我們參觀、考察其他人家庭,取人之長,捨人之短,你就是世界上第一個模範家庭,一個道理。你一個公司、行號亦復如是。所以佛法講,學佛,佛弟子無論從事哪個行業,都是第一,沒有第二的,為什麼?他有智慧,有智慧就是取長捨短,這是真實智慧。人家的好處,我們模仿、學習,人家的缺點,我們把它改進。所以這個很實用,學了馬上就能起作用。

  【嘉祥疏云,二百一十億佛土,善因雖有強弱之分,然所招之土,同是七寶國土之麤妙應現,粗之言大,妙之言美,明所現二百一十億皆是大善之土耳。】

  《嘉祥疏》就是《無量壽經義疏》,嘉祥大師是唐朝時候的人,《無量壽經》中國的註解不多,除了隋朝慧遠的《義疏》講得詳細之外,《嘉祥疏》說得比較簡略。他註解的文字大概跟經文相差不多,可見得他註解文字分量很少,流通本也少。

  『二百一十億』,嘉祥大師在此地把它當作一個數目字來看,二百一十億數量不大,不算大。而實在說,黃老居士的註解裡面告訴我們,他講得很有道理,他說二百一十億不是數目,是表法的,是代表大圓滿。他從哪裡說的?他從密宗說的。因為《無量壽經》裡面有顯有密、有禪有教,所謂是顯密、宗教,宗門教下全部都包括在裡頭。不要看這個經本很少,短短的這麼一卷,確實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都包括在其中,沒有一法能夠超越《無量壽經》的,所以它是完整的佛法。因此,它裡頭有密意,有密教的說法,譬如前面表法十六位正士,十六是表法的。密宗裡頭十六是代表圓滿,顯教裡面用七,七表圓滿。《彌陀經》上常常講七,七不是數字,如果看數字,極樂世界我們也不想去了。家家戶戶都是七重行樹、七重羅網,都一樣的,那有什麼好看的,那就沒有意思了。它代表圓滿,什麼叫圓滿?隨心所欲就是圓滿,不適合自己意思,怎麼能叫圓滿!我不喜歡七行,有個一行兩行就很好了,何必那麼囉嗦。隨各人的意思,這個叫大圓滿。七是講的四方、上下、當中,這就是圓滿數字,所以它不是數目字。《華嚴經》上用十表圓滿,十是個數目字,從一到十是個圓滿數字,十個十是百,十個百是千,它是採取這個。密宗裡面用十六代表圓滿,二十一代表圓滿。

  二百一十是二十一的擴充,代表大圓滿。大圓滿就是過去、現在、未來,十方三世無量無邊諸佛剎土一個不漏,這個意思才好、才圓滿。無量無邊諸佛剎土裡面講二百一十億,太少了,那阿彌陀佛沒有見到的地方太多了,他所見到的是一小撮,那怎麼能建立極樂世界?所以在此地,不能把它坐實當數字看。此地嘉祥的意思是把它當作數字,他講的是『二百一十億佛土,善因雖有強弱之分,然所招之土,同是七寶國土之麤妙應現』。他的意思是講,這是一切諸佛剎土裡頭,二百一十億個最好的佛國土,看到是精華的地方、最好的地方,他的意思是這樣的。但是這個意思是狹義的,這個意思問題很多,換句話說,阿彌陀佛考察、參觀並沒有圓滿,還漏掉許多,那極樂世界還有缺陷,極樂世界不能稱為圓滿的。所以這個意思並不很好。

  「麤」是說大,大是大略,就是不夠精微的意思。「妙」是講美,說明所現二百一十億『皆是大善之土耳』。就是好像一切諸佛國土裡面,最好的二百一十億個,讓法藏比丘參觀、考察,他說的是這個意思。

  【淨影疏云,粗,不精也,說惡說粗,令其捨遠,說善說妙,使其修習。】

  這就是取捨的標準,阿彌陀佛,在因地上講是法藏比丘,當時參觀十方諸佛剎土,在這個裡面他有取有捨。捨的是『粗』,粗裡面就包括一些惡的,我們講不好的,不好的因、不好的緣、不好的果,他都捨了、都不要了。他取,取善的、取妙的,這些地方他認真努力去『修習』,修是修正,習是實習,一定要把它做到。譬如我們現在世間,世間必須要知道它的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是什麼?因果報應。不但我們這個世間是因緣果報,整個六道,乃至於整個十法界,都不出這個定律。世尊在《華嚴經》上講的十如是,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一直講到如是本末究竟,這十句話把十法界裡頭的一切現象說穿了。我們要想得善妙的果報,像韋提希夫人在《觀經》裡面所說的,希望自己永遠眼不見惡色,耳不聞惡聲,這是善妙到極處了。你生生世世看不到一個人對你不好的面孔,見了你都是笑咪咪,都很歡喜的,那是善色。聽不到一句不入耳的音聲,說粗話的音聲,罵人的音聲,你一生永遠聽不到,這是善到極處。那要怎麼修法?必須自己從這一生起,生生世世,對待任何人不起一個惡念,對待任何一個人不說一句粗話,你修因才能感果。你天天看這個也不順眼,看那個也生氣,你怎麼能說是見不到惡色、聽不到惡聲,那不可能的!原理就在此地。

  當我們起心動念,就要想到將來什麼樣的果報,這是佛在經上常講的,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眾生是果報現前,他恐懼了、害怕了,那個沒有用,果報現前必須要承受。菩薩有智慧,在起心動念之處,就把錯誤的念頭修正過來,這叫修行,修習。習就是應用在生活上,把它修正,觀念修正過來,言行修正過來,應用在生活當中,應用在處事待人接物之處,非常重要。修行從哪裡修?就從這個地方修。阿彌陀佛真修,所以能成就極樂世界,那個地方確實永遠聽不到惡聲,永遠見不到惡色。我們要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也要這樣修才行。所以,一定要修清淨心,心淨則土淨。清淨心裡頭,決定沒有一個惡念對眾生,非常重要,如果還有惡意對眾生,念佛也不能往生,這個諸位必須要記住。為什麼?你念佛是念佛,你心不清淨。往生是用念佛的方法把清淨心念出來,心清淨了,才能往生;心不清淨,念佛也不能往生。這就是念佛人多,往生人少,何以往生人少?心不清淨,雖念佛,不及格,功夫不夠。功夫就是清淨心,非常重要。再看第十二段:

  【悲華經曰,所現佛國,或有世界,嚴淨妙好,乃至或有世界,有大火災,又或有世界,純是菩薩,遍滿其國,無有聲聞緣覺之名,又或有世界,清淨微妙,無諸濁惡。】

  這是《悲華經》上所說的,所說就是十方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概況,也就是法藏比丘當時去參觀、考察所見到的現象。諸佛國土裡面狀況不相同,有的佛國土莊嚴清淨妙好,但是有些佛國土裡面,『世界』就是佛國土,有三災,佛經上常講的大三災,大三災就是水災、火災、風災。水、火、風從哪裡來的?從貪瞋痴來的。如果這個世間一切眾生貪心增長,貪而無厭,就會遭到大水災。佛講了,水淹沒初禪,這是大三災,淹沒到初禪天。如果這個世界眾生瞋恚心很重,不斷的在增長,就感到火災,火災可以燒到二禪天。實在講最厲害的是風災,風是什麼?無明。無明增長的時候,就感風災,風災可以吹壞三禪天。世間人修行,修定功到第四禪,這個三災他不受了。所以四禪叫福天,有福報,這個三災都達不到他那個地方。這是講大三災。

  而小三災,現在我們逐漸明白了,佛講的小三災,刀兵劫就是戰爭,第二個是瘟疫,第三個是飢餓。小三災,佛講的是七天的戰爭,在過去我們讀經,讀小三災,怎麼想都想不通。二次大戰我們跟日本打了八年,那個不算是刀兵劫,不算這個三災,它那個災難是七天的戰爭。七天戰爭之後,有七個月零七天的瘟疫,然後緊接著有七年七個月零七天的飢餓,這個叫小三災。到美國人在日本人放了兩顆原子彈,我們恍然大悟,開悟了,原來佛所說的小三災就是核子戰爭。我們去到長崎參觀,確實炸完之後,原子輻射的病是潛伏半年多。七年當中,他炸的地方草木不生,那是飢餓。我們才曉得,佛講的小三災是核子戰爭。如果將來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核子戰爭,就是佛講的小三災。那個七天就不得了,七天當中不要多,爆發三十顆原子彈,這個世界上人災難就來了。因為輻射塵是隨風飄盪,飄到哪個地方,哪個地方就是死亡,這個東西沒有法子控制,現在科學也沒有法子控制風向。所以這是非常可怕的一樁事情。在過去,佛經上講的小三災,很多人解釋都講不通,都講得不能令人滿意,到原子彈炸了之後我們才覺悟。佛很高明,三千年前就知道現代這個時代有核子戰爭。核子戰爭是災難,這不是普通災難,普通的災難佛經上都不說,大災難!這是眾生的共業,的確是非常可怕。這就是說有的世界有災難。

  又說,有參觀有些世界『純是菩薩』,這是佛的願不一樣,像西方極樂世界,它就是純菩薩,『遍滿其國,無有聲聞緣覺之名』。西方極樂世界,比法藏參觀的這些諸佛剎土還要殊勝,殊勝在哪裡?這裡說純是菩薩,菩薩有大乘菩薩、有小乘菩薩、有顯教菩薩、有密教菩薩。而西方極樂世界純是菩薩,純是普賢菩薩,這就高明了,純中之純,這很不可思議。我們在經上念到的,西方世界是「咸共遵修普賢之德」,所以極樂世界是普賢的法界,這跟十方佛土裡面純是菩薩不一樣、不相同。菩薩唯有修普賢行才能圓成佛道,如果菩薩修六度萬行,不能成佛,一定要修普賢行才能成佛,這是西方世界特別殊勝之處。

  『或有世界,清淨微妙,無諸濁惡』,世界所展現的是淨土。由此可知,果報殊勝,因緣一定殊勝。那個國家的佛,跟一切大眾,一定是心很清淨,心地很善良、很慈悲,展現的報土就清淨莊嚴。由此可知,我們現在這個世界,可以說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人,很少人不憂心的。憂什麼?憂慮這個世界災難太多。有沒有方法解決?沒有法子解決。這一個政治家,那一個什麼慈善家,我們中國人講「好人好事」。老子說得更好,世界被誰搞亂的?被這些好人攪亂了,所以他主張清淨無為。清淨無為是最好,能解決這個社會問題。

  在今日之下,唯有靠因緣果報,大家如果真正能夠了解這個道理、這個事實,他起心動念自然就收斂一點。中國幾千年來,我們這個國家沒有被淘汰、沒有被滅亡,什麼原因?靠倫理道德的教育。佛法傳到中國之後,又接受佛法因果報應的教育,這是維繫著這個社會人心。現在,傳統的教學思想我們拋棄了、不要了,倫理也不要了、道德也不要了,因果報應也不相信,天下大亂。說政治制度,什麼專制也好、民主也好,不能解決問題。解決問題是如何叫人心從惡向善,如何叫人心覺悟,減少自私自利,多為社會大眾盡一分力量,才能挽救這個社會。

  中國古代從漢朝建國,可以說國家就上軌道了,雖然是君主,也是法治。諸位要讀中國歷史,你就了解,中國過去君主時代並不是君主專制,專制的帝王很少,他尊重法律、尊重法制,所謂是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而建國的理想,第一條是教育,諸位看看《禮記.學記》,「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建國用現在話說,你建立一個政權,統治國家,什麼最重要?教育。那我們今天全世界,包括中國在內,建立政權之後,統治國家什麼最重要?發財最重要,你說糟糕了!把教育捨棄掉了。現在教育教什麼?教人發財,教人怎麼樣賺錢,這個不得了。人與人的關係,道義沒有了,利害,這太可怕了,有利的時候就是朋友,沒有利的時候就是冤家,這還得了嗎?世間為什麼會有大災難?大災難的根源在此地。你這個國家富足,我們中國諺語常講「一家飽暖千家怨」,尤其現在這個社會,諸位要是冷靜想想,可怕到極處。

  今天廣播說昨天夜晚在亞特蘭大奧運會,就有人放炸彈爆發,死傷不少人。我在大概前一個多月,有個同修剪了一個世界日報登的一篇文章來給我看,這篇文章就是講戰爭論,假設的。裡面有一段話,美國高中的學生,就這樣程度的學生,他可以從電腦裡面取得一些知識,買些材料就可以造原子彈。要是哪個人得罪他,不高興的時候,他就可以毀滅一個城市,你說這還得了嗎?這個事可不可能?太可能了。我過去在講因果報應一本書裡頭看到,大概是三、四十年前,在美國發生的,我記不得是哪個城市。是一個十六歲的學生,受了老師的責備,他很不服氣,自己找一些材料,做了個炸彈,把學校炸掉了,死傷兩百七十多人,老師、同學死了那麼多。但是他沒有被人發現,因為他是學生,人家認為他很幸運,逃過了。事隔三十年之後,他良心發現,向法院提出那個事情是他做的,就是為了一個老師,恨一個老師,做出這樣的事情,他良心不安,最後判終身監禁。

  今天在這個社會上,貧富不均、待遇不均,每個人心情不平衡,遇到這些人,他造幾顆原子彈,炸掉你幾個都市,太可能了!所以將來社會暴力事件層出無窮,我們處在現代的社會就是這個狀況。隨時隨地會遇到,隨時隨地一堆一堆的人無緣無故的死去。這些政府主管教育的,還不曉得提倡倫理道德教育,還不能夠提倡因果報應的教學,你說怎麼得了!我們自己處在現代這個社會裡,非常幸運聞到佛法,一定要依教奉行。我們曉得善因一定有善果,惡因一定有惡報,要想離開惡報得善果,一定要斷惡修善。斷惡修善從最根本上下手,我們不但對善人、對極惡的人、對陷害我的人,都不存一絲毫的惡意,你才叫真善。那個惡人對我相向,那是果報,過去世我造的惡因,我應當要承受,歡歡喜喜的承受,報完就沒了,我底下是善因成熟,這才叫真正有智慧,真正聰明的做法。極惡之人、極惡之事都沒有一絲毫惡意,修自己的清淨心、修自己的慈悲心,所感得的果報自然殊勝不可思議。用這樣的心行來念佛,決定往生。

  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