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隨緣妙用無方德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十四集)  2021/12/10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2-001-0044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十頁,從第四行「自下依此能遍」這段看起。我先將這段念一遍,對一對地方:

  【自下依此能遍之境而行四德。謂依前一塵能遍之境。而修四種行德。】

  『自下依此能遍之境而行四德』,也就是說我們要怎麼來還源,妄盡就還源,還回本源了。首先要行四德,這四德是自性本具的德能。這四種德能,見性的人他自然就是這個做法,他明心見性了,他表現出來的自自然然就是四德。示現在世間他就做這個表演,經典上講「為人演說」,演是表演,表演也是說法,我們一般教化眾生有身教、有言教。在日常生活當中,工作、待人處事接物,行此四德,依照這個四德來實行、來落實,即是性德起用,同佛應化。我們如果能夠學習這個四德,也就是自性的性德起作用了,自性性德起作用就是這個四德,那就跟佛一樣,同樣的應化在世間教化眾生。

  諸佛如來應化在世間,無量無邊的悲願,所謂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每一尊佛菩薩都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這個願,從大悲心生出來的,從大悲心發起的願。所以這個悲願,一切諸佛菩薩是無量無邊。無量無邊的悲願,歸納起來就是四弘誓願。我們做三時繫念,每一時都要念一遍四弘誓願,無量無邊的悲願都是為了四弘誓願的第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個是總願,總的願就是要度眾生、要幫助眾生,自行化他。所以無量無邊的悲願,都是要度眾生的。度眾生,救護眾生要有善巧方便,所以每一尊佛菩薩發的願,就有很多不同的願。像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藥師如來發十二大願,普賢菩薩是十大願王,觀音菩薩發的願就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地藏菩薩發的願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每一尊佛菩薩都有他發的願,這發的願是別願,個別發的願。總的來說,不管發什麼樣的願都是要度眾生、要幫助眾生,幫助眾生成佛。所以發的願不同也就是善巧方便,因為眾生種類、根器無量無邊,所以善巧方便也要無量無邊,無量無邊的善巧都是悲願。無量無邊的悲願,救護眾生的善巧方便,不出這個四德。這個四德可以說把無量無邊的悲願,救護眾生的善巧方便統統包括盡了,一展開就是無量無邊,歸納起來就是這個四德。四德一展開,就是無量無邊的悲願,無量無邊的善巧方便,救護眾生。下面就給我們舉出這個四德是哪四德?

  【一者。隨緣妙用無方德。】

  這是第一德。第一德是『隨緣妙用無方德』,眾生根器不等、受解萬差、樂欲不同,隨順機緣,起應病與藥妙用。眾生的根器、程度千差萬別,根器不等,他不是等同一個程度上的,這個根器也是無量無邊的。每一個人的根器不一樣,這個當中差別非常非常之多,不等就是很多,不是同一個等級的根器,是千差萬別的根器。「受解萬差」,受就是他能領受、他能接受的、他能夠理解的,也是千差萬別。「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佛講經說法,用一音來講經說法,眾生無量無邊,聽到佛講經說法,他感受到,他接受了,接受之後,每一個眾生他的理解千差萬別。所以說「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每一類的眾生,這個「類」是講大類,每一類都是無量無邊。無量無邊的眾生,無量無邊的根器,隨著他現前的程度,他能接受的、他能理解的都不同,千差萬別。但是佛是以一音演說法,佛沒有分別,沒有妄想分別執著,眾生有感,佛菩薩自然他就有應。

  所以佛菩薩講經說法,明心見性的菩薩,分證佛也是佛,只是還沒有達到究竟圓滿,只要破了無明,都是真佛,講經說法沒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沒有我要跟你講些什麼法,沒有,就是跟眾生自然起感應。眾生他要聽什麼法,佛就給他講什麼法;他喜歡什麼法,佛就給他講什麼法。用現在話來講,佛講經說法他沒有預先準備,沒有事先準備一個講稿我要怎麼講,沒有,都是隨緣,隨順眾生的根機、緣分。「起應病與藥的妙用」,起就是生起,應就是回應眾生的需求。眾生他的病在哪裡?他的需要在哪裡?給他需要的,這個就像大夫開藥,醫生開藥給病人。醫生開藥給病人,是根據病人的病情,他針對他的病情來開這個藥,所謂應病與藥。不是醫生事先準備個藥方,等著病人照我這個藥方來生病,不是這樣的。所以這個藥方是根據病人的病情來開的,不是事先就開好了,病人來,你要照我這個藥方來生病,這個藥對治這個病,不是這樣的。佛法也是一樣,佛沒有預設立場,要講什麼經、講什麼法,都是根據眾生不同的根器,眾生當前他的程度、他的需求、他的願望,來為他說法,幫助他解決問題,跟醫生開藥一樣的。所以起應病與藥的妙用,妙就是善巧方便,起這樣的一個作用。

  「隨緣」就是恆順眾生。恆是永遠都是這樣,恆就是說不變的。隨順眾生的根器,在十大願王裡面講「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樣才能幫助眾生。「妙用」就是不著相,如果著相就不妙了。我們凡夫就是著相,所以我們也有作用,但是著相了。我們也常常講:我隨緣,我這個人很隨緣的。那我們的隨緣跟佛菩薩的隨緣一樣不一樣?不一樣。我們隨緣是著相,佛菩薩隨緣他不著相,差別就在這裡。不著相,也就是《金剛經》上講的,不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不著這個四相。天天在隨緣,時時刻刻在起妙用,但是不著相。我們講得比較淺顯、具體一點,就是隨緣裡面不起貪瞋痴慢,我們講淺一點;講深一點就是不著相,《金剛經》講的不著相。在隨緣裡面沒有起煩惱,一塵不染,這個就是隨緣。隨緣不攀緣,你就自在。

  這個我們常常講隨緣,隨順緣分,有緣就做,沒有緣也不要勉強,勉強就是攀緣。你有了錢,可以做一些利益眾生的事,我們隨這個緣來為大家做弘法利生的事情,來利益大眾;沒有錢,沒有錢也不要去攀緣,去強求,去化緣,那就攀緣了。有人發心把錢送來,我們隨這個緣替他來做;沒有人送錢來,我們不去攀緣,不去向人化緣。去向人化緣,會給人造成壓力。這個法師常常來化緣,有一些人他經濟上可能沒有那麼方便,碰到我們去化緣,他又不好意思,不曉得該怎麼辦,這個就會給人造成壓力,這個攀緣就不對了。所以隨緣不攀緣,你就自在。妙用,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沒有為自己想,沒有為自己想就是妙用。沒有為自己想,就是沒有我,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沒有想到自己。只有一個念頭,利益社會、利益大眾、利益國家、利益世界,就想別人,這個妙。《金剛經》講得比較深入,《金剛經》前半段一開頭就是要發願,度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六道一切眾生都發願要去度。度無量無邊眾生,要發這個願,也就是說起心動念就是度眾生,幫助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個就可以超越,就可以破四相,念念為眾生想,不為自己想,自自然然這個我執也就慢慢化掉,就沒有了,這個妙。

  如果念念想到自己,這個我執是愈來愈重,自私自利愈來愈嚴重。想到自己,就有得失,患得患失,就生煩惱。得到就很歡喜,但是得到之後又怕失去,這個得失心就免不了。有得失心就會生煩惱,得到了很高興,高興是煩惱,起貪心;失去了很懊惱,生氣了,生瞋恚心,貪瞋痴慢統統起來了,這為自己想。比如說我們要做一樁好事,或者做一樁弘法利生的事情,不是為自己想,不是為自己的名利來著想,是為了利益社會大眾、利益國家世界,為這個,為大家好,為了幫助大家。這個事情,眾生如果有福報,因緣具足,那就做成了。做成了,大家就能夠得到這些功德利益,大家的福報。大家得到,這是大家的福報,跟自己沒關係,自己沒有得失。如果眾生的福報,就是善根福德因緣不具足,這個事情做不成,好事做不成,弘法利生的事情做不成,也沒有失望的心理。比如說你要建一個道場,大家有福,這個因緣具足,道場建立了,大家能夠得到功德利益。大家沒有福,因緣不具足,建不成。建不成,我們自己也沒有得失心,因為跟自己沒關係,不是為我建的,為大家。所以為大家,道場成就了,是大家的福報,自己沒有得失心;建不成,自己也沒有得失心,這是為大家,大家的因緣不具足,也不會懊惱,得失心就沒有。沒有得失心,就不生煩惱,不生貪瞋痴慢了。不然的話,道場建成了,貪瞋痴慢;建不成,怨天尤人,還是貪瞋痴慢。有得失心都是增長煩惱,《金剛經》講著相了,著相就不妙了,生煩惱就不妙了。

  所以要隨緣,隨緣這個道理很深。有這個因緣,我們要去做,這也是家師淨老和尚他一生弘法利生,表演給我們看。像這些年來在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從二OO六年到前年二O一九年,辦了十幾年的活動,弘揚佛法、弘揚傳統文化的這些活動,辦得也很成功。到去年新冠狀病毒的疫情,就暫停下來,今年也暫停,這個疫情還沒有解除。為什麼辦?因為有這個緣,這個緣來了,二OO六年泰國邀請家師淨老,參與在聯合國舉辦紀念釋迦牟尼佛誕生二千五百年的紀念,這就是一個緣。家師淨老就很歡喜去參加了,而且把中華傳統文化也在這個活動當中向國際社會來介紹、來推薦,這個就是隨緣。反過來講,這個緣來了你不去做,那也叫不隨緣,這個道理要懂。沒有這個緣,你勉強要做,那個是不隨緣,攀緣;有這個緣來,你不隨這個緣去做,要刻意去把它避開,那也是攀緣,所以隨緣的道理是在這裡。所以隨緣,不是說你什麼都不做叫隨緣,這個我們要懂。隨緣是說這個緣具足,我們就要隨這個緣來做,來幫助大家,這個隨緣;緣不具足,我們不攀緣,也隨這個緣,不強求,這個叫隨緣,所以隨緣有這個意思在。這個當中沒有說明,可能我們會誤會隨緣,我隨緣,什麼都不做叫隨緣,不是這個意思,這個要明白。所以隨緣,緣具足,我們隨這個具足的緣,就要盡心盡力把它做好,這個叫隨緣;緣不具足,不要去勉強,不要勉強去做,做了就生煩惱,造成大家的困擾,那就錯了。所以緣不具足,也要隨這不具足的緣,不要勉強去做,這個才叫真正的隨緣。

  所以,隨緣又隨順性德是妙用,隨緣當中又有隨順性德這個意思。隨順性德,它起的作用就叫妙用。隨緣,如果違背性德,那就不妙了。所以隨緣要隨順性德,跟性德相應,它就妙。我們隨緣當中違背性德,它就不妙。違背性德,雖然做很多好事,但是煩惱也很多,這個就是沒有隨順性德,違背了性德,是有作用,但是不妙,不能稱為妙用。妙用就是它隨順性德。具體而言,十善、五戒,這是很淺的。這個我們具體來講,具體講,大家比較有概念,什麼叫隨緣?什麼叫隨順性德?講具體一點就是五戒、十善,這個是很淺的說法,比較粗淺的說法,也就是說隨緣當中我們不違背五戒、十善。五戒、十善,五戒就是儒家講的仁義禮智信,這個五條。仁義禮智信,仁就是不殺生,不殺生就是仁,仁慈。義是不偷盜,不取非義之財,不偷盜。禮,不邪淫,不做非禮的事。不妄語是信,講話不騙人,有誠信,這是信。不飲酒是智,酒喝多了神智不清,沒有智慧。所以五戒配五常,儒家的五常就是佛家的五戒,這是很淺的,但是它跟性德相應。雖然淺顯,但是跟性德是相應的,要守這個五戒。日常生活決定要隨順道德,那就是妙用。要隨順,一定要隨順道德,那就是妙用。我們看孔老夫子他在《論語》裡面表演的,就像《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有理論也有帶表演,在生活當中怎麼樣待人處事接物,方方面面的,他隨順性德、隨順道德,所以他應對的這些就是妙用。

  順境、善緣,你的心不起貪戀,保持清淨;逆境、惡緣,不生瞋恚,保持平等,就是妙用,這個就是妙用。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遇到的一些境緣,無非是善緣惡緣、順境逆境,有順我們心的,有不順我們心的。順心的,不起貪戀,保持自己心地清淨;逆境惡緣,不生瞋恚,不發脾氣。遇到這些逆境惡緣,不生瞋恚,保持平等,清淨平等,起的作用就妙了,就是妙用。穿衣吃飯,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瑣碎的小事,待人接物,都要跟清淨平等性德相應。清淨平等是我們自性的性德,自性本來就是清淨平等,跟這個相應。諸佛如來、法身菩薩隨緣,法身菩薩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大菩薩,在圓教初住位以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就是法身菩薩,跟果地上諸佛如來,都是隨緣。眾生有感,他就有應,他就有回應,感應道交,妙用無方,跟眾生的感應,他是即時的,時時刻刻都在感應道交當中。這個感應起的作用就是妙用無方,無方就是方方面面的,各方面都起妙用。起不起作用?事上有,理上無;相上有,性上無,那叫妙用。起作用,在事相上有,理上無;在相上有,性上無,那個就叫妙用。就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事相上有,與一切眾生和光同塵。你看五十三參,就是我們整個社會,各行各業,男女老少,在家出家,佛教的人士,還有外道宗教,跟他們在一起和光同塵,打成一片。性上沒有,在自性裡面沒有,自性是本來無一物,阿賴耶不落印象;阿賴耶不落印象就不叫阿賴耶,叫大圓鏡智。迷了叫阿賴耶,覺悟了叫大圓鏡智,所以這叫妙用。

  佛門有一句話講,「作而無作,無作而作」,這個也是妙用。有沒有在做事?天天在做。你看海賢老和尚,我們看那個光碟,看起來很平實,沒什麼,但是我們學習到《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學到這個地方,也會發現海賢老和尚他的那些示現都是妙用。他有沒有做事?一天做到晚,從早做到晚,都沒休息的,也沒有放個假。到往生前一天晚上還在菜園挖地,還在工作。這些弟子說,師父,天黑了,要休息了。他老人家說,快好了!快好了!這些做完我就不做了。大家以為說他還有一點工作就把它做完,他就要收工了,就要休息不做了。哪裡知道第二天凌晨二、三點鐘,他老人家就在自己的寮房,自在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衣服也疊得整整齊齊的,也都不麻煩人,也不告訴人。他這個表演是什麼?妙用。一句佛號念九十二年,天天在田間、在山上工作,還有修橋、鋪路,放生、印經,種植多餘的糧食救濟窮苦、奉獻給國家,他是妙用。在文革的時候還擔任生產隊的隊長,就是與一切眾生和光同塵,天天在做事。所以事上有,但是他心裡什麼都沒有,都不執著,順境不起貪戀的心,逆境不起瞋恚心,天天工作,心裡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那是妙用,他活生生表演給我們看。「無方」是無邊際。沒有邊際,妙用無方。遇到什麼樣的環境,他就起什麼樣的妙用,所以妙用無方。這一點我們也可以來學習。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

  【謂依真起用。廣利群生。】

  『真』是真如本性,真如自性。「依真起用」就與性德相應,那叫妙用。依真如自性生起的作用,就跟性德相應,自然相應,這個叫做妙用。我們今天不是依真起用,我們今天是依自私自利起用,與我有利益的事情我就做,與我沒有利益的事情我就不做,毛病在「我」,我執。我執表現的就是自私自利,這就違背性德,性德是沒有自私自利。

  任何一個法門都能破四相、破四見,這個《金剛經》講得詳細。《金剛經》前半段講破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從初果須陀洹開始就破四相了,一直到阿羅漢。證得阿羅漢,四相就破盡了,四相破了你就證得小果,證得小乘阿羅漢果,超越六道生死輪迴。如果進一步,你再破四見,你就證大果。《金剛經》前半部講破四相,到後半部講到破四見,破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破四見講得比較深入。四見破了,你就破無明,證得大果,這個叫妙用。如果念念是為我,有我就有自私自利,起心動念就是為我著想,貪瞋痴慢,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起心動念損人利己。損人利己是造輪迴業,他不肯損己利人、自己吃虧利益別人,他不幹;讓別人吃虧來利益自己,他專幹這個事情,總是要佔人家便宜,這個就造輪迴業了。所以家師淨老在講席當中常常勸我們同修學吃虧,他說其實吃虧才是佔大便宜。不肯吃虧的人,念念要佔別人便宜,他反而吃大虧了。我們不肯吃虧,六道輪迴;我們肯學吃虧,往生極樂世界,誰佔便宜?肯學吃虧的人佔大便宜,往生極樂世界作佛了。念念不肯吃虧,念念想要佔別人便宜,這樣的人不能出離六道輪迴,不能往生極樂世界,這個虧就吃大了。所以有「我」,我們凡夫都有我執,但是要把它淡化,有我就有自私自利,貪瞋痴慢,我貪、我瞋、我痴、我慢。我要得名聞利養,我要出名,我要得利益,我要享受五欲六塵,所以起心動念都是自私自利,貪瞋痴慢,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當然他就造損人利己的輪迴業,就造這個業了。造輪迴業的因,當然就現出六道生死輪迴的果報,六道生死輪迴果報就是這麼來的。

  我們淨宗十三祖印光祖師他有個方便法,我們放不下這些,起心動念這個煩惱習氣,無始劫以來到現在,非常堅固,不容易放下。印祖有個方便法,什麼方法?印光祖師他自己寫一個字,寫一個「死」,貼在額頭上,時時刻刻想到我就要死了。我死了,這個世間哪一樣東西我能帶得去?你的財富、你的家親眷屬、名聞利養,你所有的一切,你喜愛的古董、你的地位、你的權勢,統統帶不去。過去家師淨老也教我們做這個觀想,當時他老人家講到說,印光祖師寫個死字,教念佛的人貼在額頭上,常常想到我就要死了,我貪這些幹什麼?這些我也都帶不走,就是要把這個世間的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給它放下。想到死,死了什麼都沒有了,什麼是你的?包括自己這個身體都帶不走,都得放下,不放下也得放下。俗話常講「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萬般就是你所有的,包括自己這個身體都帶不走,唯一能跟隨我們走的就是業力。我們生平造作善惡業,這個業力牽引我們去投胎,業力引導我們去往生。實際上人沒死,死是這個身體,身體壞了不能用了,我們的神識再去找一個新的身體,換一個新的環境,那叫往生,你再前往一個新的身體、一個新的環境,去那邊出生。所以業力引導你去往生、去投胎,善業造得多,往生到人天善道;惡業造得多,往生到三惡道。所以六道輪迴都是往生,來來往往,生生死死,出不了輪迴。所以能帶得去的是業力,業力引導我們在六道生死輪迴,你出不了。念佛人心裡只有一句阿彌陀佛,不許有第二個念頭摻雜進去,這是一心不亂,決定得生淨土;不但超越六道輪迴,而且超越十法界。所以念佛人心裡只有阿彌陀佛,自私自利、名聞利養、貪瞋痴慢、五欲六塵統統放下,這個叫淨業,修淨業就往生到極樂世界,不但超越六道,同時也超越十法界。

  『廣利群生』,就是普遍的利益九法界眾生。「廣利群生」,就是四弘誓願講的「眾生無邊誓願度」。如何幫助眾生?一定要給眾生做一個好樣子,就是好榜樣,你沒有做一個樣子給他學,眾生得不到利益。所以身教比言教更重要。言教是用言語來勸導,身教就是做出來給大家看,這個叫演,表演,在生活當中方方面面把它表演出來,怎麼樣待人處事接物,怎麼樣過日子,把人生的意義跟價值呈現出來,讓眾生看到了,他能受到感化來學習,他就得利益了,所以要給眾生做個好樣子。海賢老和尚他就是做出個樣子,他沒有正式的講經說法,講一部經,但是他整個生活統統是在講經。他講經說法就是整個生活,整個生活表現出來就是在講經說法,身教做得特別多,言教也有,有人有時候向他老人家請教,他也會講一些開示,這些開示聽起來很平常,但是有很深的道理。這是我們學習效法的地方。所以廣利眾生一定要從自己本身做起,沒有從自己做起,自己就得不到利益。自己得不到利益,當然就不能跟眾生來分享;必定自己先得到這個好處、利益,我們才能跟眾生來分享。自己的心行正了,心正、行正,才能幫助別人正心、正行。《太上感應篇》講「正己化人」,你要教化別人,首先要端正自己,自己端正了,自然能夠教化別人。自己沒有先去做,就沒有辦法去教化別人,所以必須先正己,才能去化人,才能感化別人。

  好,今天這堂課時間到了,下面這一段,我們下一次、下一堂課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