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承傳中華文化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十三集) 2011/12/13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77-0013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早上好!昨天剛好請示師長幾個問題,師長了解到,我們大馬中心從十一月十九號有辦進修班,聽到七十幾個學長們一起到大馬來共學,老人家非常歡喜。師長提到,我們效法釋迦牟尼佛的精神、孔子的精神。佛陀是最好的老師,一生教學四十九年,一天都沒有中斷。我們看師長老人家除夕、大年初一講經不中斷,念念為大眾的受益著想,「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一天不聽經不行。我們要在佛陀、在聖賢、在師長的行持當中,體會到他們的真誠、慈悲。
我們在第一堂課「師志為己志」當中就有提到,我們從今以後做什麼事情都要這樣觀照,孔子會怎麼做,老子會怎麼做,釋迦牟尼佛會怎麼做?以三教聖人為榜樣。「德比於上則知恥」,「知恥近乎勇」,我們勇猛精進的動力就來自於這個羞恥心。《了凡四訓》上講的,「彼何以百世可師,我何以一身瓦裂」,三教聖人可以百世為師,為什麼我隨順習氣、造作罪業,最後化為黃土,甚至沉淪?同樣是人身,不應該有這麼大的差別。而且我們是聖賢弟子,這些聖賢人都表演出來了,我們不效法,那就是孟子講的自暴自棄了。他們的心境、他們的方法都呈現給我們了,為何不學?釋迦牟尼佛一生教學四十九年沒有中斷,一天沒休息,每天二時講經,一天講八個小時。而且釋迦牟尼佛是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義務就是不帶任何的要求跟條件。我們走在弘揚中華文化的道路上,這個精神要自始至終貫徹,不然可能就被誘惑,可能就有貪著了。教學者很重要的一點,保持超然的態度,無欲則剛。釋迦牟尼佛不貪著,結果贏得大眾的仰慕,光是國王,有十六個大國王以釋迦牟尼佛為師。怎麼樣才能堅守義務,沒有條件、不貪著、安貧樂道?佛陀滅度以前,交代我們很重要的八個字,有這八個字才有道,沒這八個字,廟再大、寺再大也沒有道。「以戒為師」,要持佛陀的教誡才是佛弟子;「以苦為師」,生活簡單、清苦好。其實簡單的生活,身心沒有負擔。世間人看不破,變成物質的追逐,太累了,趕流行。你看現在人吃,都吃出文明病來了,何苦來哉?人生的意義,最大的價值在哪裡?提升自己的靈性,提升自己的智慧,這個是帶得走的。生命有限,慧命無窮。
你看佛陀教弟子,日中一食、樹下一宿,而且在樹下睡,不能連續兩天在同一棵樹下睡覺,不能連續兩天去同一家人家托缽,防微杜漸。今天去這家托缽,煮的飯菜挺好吃的,明天又去,生貪心了。諸位學長,我們有沒有這樣來護念自己的道業?不容絲毫貪瞋痴慢滋長,不然沒有覺察到,被自己給賣掉了都不知道。在護念自己的道業上,常明師父,我很佩服他老人家,他是二十九歲就當專業總經理了,在商場上叱吒風雲。他是企業界的醫生,拜託他的都是將要倒閉的企業,他單槍匹馬、空降元帥,就把這個企業從要倒閉讓它走向正常,然後再還給董事長。二十九歲,當時所有這些公司的董事排排坐好,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考他,他應對自如。到退休,五十多歲了,二十多年都是當企業的第一把手,可是您看他修行,他把什麼都捨掉了,連房子都捨掉,出家以前全捨掉,布施出去了。而且出家以前,是到佛寺去照顧整個僧團的出家人,有的年齡比他兒子還小,他六十歲左右,伺侯比他年齡更小的出家人,為什麼?當頭當這麼久了,屈得下來嗎?您看人家對道業的用心到這種程度,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直接針對最難放下的習氣趕盡殺絕。有這種氣慨,煩惱輕,智慧長。諸位學長,我們做得到嗎?我們做不到,這故事白聽了。這個精神,我們不對治煩惱,煩惱每天在增長,不進則退。我們每天散步,看到四大天王,北方多聞天王,拿一把傘,要護別人,首先也要護得住自己的道業。起心動念有偏頗,要洞察得到,防患於未然,不讓它增長,一有增長,南方增長天王的寶劍就要出鞘。
大家的尚方寶劍有沒有帶在身上?一有煩惱,要出鞘,慧劍斬情絲,慧劍斷煩惱。不知道大家的尚方寶劍上面刻的哪一句經句?我的提供大家做參考,我是刻六個字,叫「為正法,為眾生」,只要現在的念頭跟這個相違背,馬上把它斬斷,那是在跟自己的道業、自己的目標背道而馳。都背道而馳了,我還繼續起這個念頭,那我就是自我糟蹋、就是愚痴,要勇猛心對治習氣。佛陀那個時候護念弟子到這麼細膩的地方,住的、吃的不能產生貪著,日中一食、樹下一宿,身心自在,沒有任何負擔,所以快樂無比、法喜充滿。我講到這裡,怎麼大家的表情好像沒有快樂無比的感覺?你們現在沒有回到三千年前,沒有感覺到那個氛圍嗎?那是我的問題,我的磁場太弱了,沒辦法帶大家穿越時光,回到三千年前佛陀教化那個狀況。佛陀那個時候的精神值得我們效法。三千年後,師長老人家聽章嘉大師、聽老師的話,老師勸他教學、出家,他接受了。剛出家的時候,因為是效法釋迦牟尼佛,最重要的工作是教學,可是那個時候的環境,大家趕經懺的多,教學的少,所以有人對師長講,「你不趕經懺,你就沒有供養,你會餓死、會凍死」。昨天師父老人家說,「我又沒有餓死,也沒有凍死,過得很好」。所以不能相信自己的意思,不能胡思亂想,要對真理有信心,任何時候對真理不容絲毫懷疑,「信為道元功德母」。
師長老人家效法釋迦牟尼佛,當然也有一些考驗,曾經沒地方住,到火車站去休息,後來韓館長護持,在韓館長家裡住了十七年。諸位學長,你假如沒地方住了,會不會退心,會不會說「標準再降低一點」?沒地方住的時候要想到哪一段話?(聽眾答:天將降……)孟夫子在天之靈很高興,大家這句話沒有忘記,「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為的是什麼?「動心忍性」,我們沒有忍辱的功夫,哪來的禪定、定力?不能忍,一切境界都把我們牽得團團轉。逆境磨鍊人,順境淘汰人。我們現在有老祖先的福報、師長的威德罩著,我們往往順境多,物質生活不缺,精神生活也要有要求,要人尊重、要人順從,這都是變貪著了。一不如意了,對人發脾氣,甚至還有摔東西的。一個弘揚文化的人,發脾氣、摔東西,不只自己的功德都燒掉了,還障人家的法緣,「怎麼學這麼久的,在台上講課講這麼久的,還有這種行為?那傳統文化不能學了」。還會發這種脾氣的人,不要再站在講台上來了,要有自知之明。人不打破自欺,永遠不可能修道,提升不了。自欺了,鐵定一言一行就是在欺人。所以修行首先不能發脾氣,懲忿、窒欲,去貪、去瞋。你說,「我在台上不發脾氣,我跟同修也不發脾氣,我只跟我另一半發脾氣」。那你其他部分都是裝出來的,硬裝的,最後撐不了,回家開炮,這叫顛倒。最照顧自己的人,最受我們的氣,這個邏輯怎麼合理?最照顧我們的人應該愈愛護他才對。所以諸位學長們,順境有時候比逆境還難修,一不小心就墮落了。
師長堅持教學工作,老人家昨天講,後來還到聯合國去報告中華文化,作夢都沒想到,而且還跟好多國家的國家領導人成為好朋友,探討這些聖賢教誨,怎麼來化解災難、促進世界和平。老人家說,這都想像不到的。但是教學工作是這個世界最需要的事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所有的宗教現在不能產生很大的教化力量,就是有祈禱、有儀式,忽略了教學。為什麼西方極樂世界殊勝?每天講經,而且六塵都講經、都說法,樹會講經、水會講經,一切環境都能演出妙法,每天薰習,都不會往後退。諸位學長,我們現在有沒有六塵在給我們說法?有。假如能夠用覺悟的心來看待一切人事物,用五十三參的態度來學習,大家現在用的這個桌子,已經用了二十天,它無私的服務我們,有沒有跟我們要一分錢,有沒有喊苦,有沒有喊累?沒有,這就是在給我們表法。你看這個桌子方方正正的,提醒我們做人要正直,不能諂曲、不能虛偽。走在路上,想到什麼?忍辱如地,一切平等,甚至於那個柔軟的心,踐地怕地痛。這也是六塵隨時在給我們覺照,給我們啟示。師長講到,他活一天,歡歡喜喜講一天。而且老人家說到,每天可以讀自己喜歡讀的書,讀聖賢書,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那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財富自在、智慧自在、生死自在。我感覺我講得很高興,你們怎麼沒什麼反應?當下大家要觀自己的心,這些話假如入心了,應該不是這種表情。可能你們現在心裡想,「只有師父做得到」。告訴大家,真理這個東西會在每一個人身上顯現,它才叫真理。只要任何人照著依教奉行,誰都可以印證,這才對。問題還是我們不相信,也很吝嗇,不肯把身體借給佛菩薩用、借給聖賢人用,不肯為祖宗幹活。真正發這個心,一切聖賢佛菩薩安排,真正一心一意弘護正法,這樣的因緣就會出現。
可能有人說,「我是家庭主婦」。你所在的家,你教出來的孩子就是聖賢,你不就是當代的孟母嗎?怎麼沒有弘護正法?法是事事無礙、理事無礙,統統是圓融的,每個人當下覺悟了,都可以做到幸福圓滿的人生,這才叫正法。所在的家庭是榜樣,所在的社區落實倫理道德,怎麼不能弘護正法?重要的是我們有沒有那一分擔當。這個是師長提到的,我們以釋迦牟尼佛這麼好的老師的行持來學習。昨天有學長提到,我在講「蔡順拾椹」的時候,說蔡順接受了盜賊給他的東西,之後又把它埋了。學長講到,跟「德育故事」上講的不一樣,「德育故事」上是說「辭而不受」。諸位學長,跟「德育故事」講的不一樣,依「德育故事」,叫「依法不依人」。再來,為什麼我講錯了?因為不夠謹慎,接受了把它埋掉,是姜詩做的,剛好他們都是漢朝的,那時候有遇到一些盜賊,姜詩也是遇到當時的赤眉軍。那時候的強盜很有意思,他們不敢吵到孝子,他們說驚動孝子是不吉祥的。以前連盜賊都知道要尊重孝子、尊重有德行的人,他們是因為沒飯吃,鋌而走險。後來有盜賊送姜詩東西,姜詩收了,但是又把它埋掉。「姜詩出婦」那個故事大家知道,「二十四孝」要很熟悉,個中都有很深的人生哲理。蔡順不收,姜詩收了,收跟不收一不一樣?行為上不一樣,精神上呢?這就要從心地看事情,還有從他的態度上看。蔡順沒有收,可是蔡順以什麼態度來回應盜賊?假如蔡順說,「你的東西是搶來的,我不要」,他就回不去了。不能因為自己有道德,強勢去刺激別人。機緣不成熟,你也不能硬勸。當下是柔軟的,感謝他的好意,「我還是靠自己的力量來奉養父母,不敢拿您的東西」,這個回應還是柔軟的。
姜詩受了,可能當下人家的態度是非常誠懇,這個時候一拒絕,可能會讓人很難受。雖受了,畢竟是不義之物,不能拿來奉養母親,所以把它埋了。我們之前《群書治要》裡面講到的,「必求仁者之粟」來奉養父母。所以這段話告訴我們,我們決定不能以不義之財來奉養父母,都是要清清白白的薪水。很感謝學長們發現我講的不對,趕緊來給我提醒。而且這也提醒我講課不夠嚴謹,每一件事都是提醒自己修行上的不足。包含我那天講「陸績懷橘」,我講成去拜訪袁紹,錯了,袁紹在北方,是袁術。我還是不夠誠心,作夢的時候沒有夢到袁術來給我澄清一下,說「你講錯了」,這還是我不夠誠心。再來,昨天我們還有一個同仁跟我說到,有同仁跟他反映,說他講話的態度比較強勢、比較急,「好了好了,我知道你意思,你怎麼做就對了」。他說這個學長跟他反映說,「你這個態度太急躁了」。接著,這個學長跟他講一句話,「很像老師」。聽思聰,昨天我才在說,一個領導者隨時都會影響身邊的人,不知不覺,自己才剛講完,這位同仁馬上來反映,有學長說他很像我。所以很慚愧,也很感激,我們現在同仁都是善相勸,好的同參道友馬上提醒我。對治自己嚴重的習性,很容易急、容易慌張、容易浮躁。人一急,人一浮躁,容易發火。再來,不夠有耐性,不容易傾聽別人講話,人家才講了三句,「好好好,我知道了,你就怎樣怎樣」。對方感覺,第一,他還沒表達清楚;再來,我的理解可能偏掉了,不是他真正的狀態。那我們給予他的建議,就很難是針對他的問題幫到他。領導者耐心、傾聽、關懷的態度非常重要。所以身邊的人覺得我講話急、強勢,這都跟經典相違背了。
子夏有講到,「君子有三變」,君子讓人的觀感有三種變化,「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這一句大家聽過嗎?君子有三變,遠遠望著君子,覺得他非常的莊嚴,就是很穩重、不輕浮。現在很多綜藝節目,主持人講話都比較輕浮、隨便,無形當中,我們看著看著就受他影響,講話也不莊重。有時候刻意要很幽默,搞得自己在上面笑,底下的人都笑不出來,自己還沒察覺,還繼續玩得很開心。所以還是要莊重,望之儼然。幽默決定不是輕浮,決定不是有絲毫對人的一種開玩笑。幽默最重要的是會心一笑,彼此在很多人生哲理當中會心一笑,或者對自己幽默,對自己的問題剖析出來,不足講出來。即之也溫,親近的時候感覺很溫暖、溫和。我昨天聽這個同仁一講,我是即之也有壓力、強勢,而不是溫暖。常常跟經典對照。「聽其言也厲」,聽君子講話,他的言語非常懇切、非常嚴正,有一股正氣,講的都是利益語,能利益他人的話,能給人省思的話。君子自身守真誠、恭敬,對外行事處處以道義為標準,所以言語都非常的正直。他的整個容貌其實是很自然的流露,他的心還是守著誠敬,並沒有變。但是一般的人看了覺得有變,我們要從變當中看到不變。請問大家,怒目金剛跟慈眉善目一不一樣?怒目金剛是慈悲,為他好,愛之深、責之切,恨鐵不成鋼,都是從仁慈心流露出來的。這些都是我們可以效法的一些教誨。
接著我們來看,昨天我們講到「父母責,須順承」,我們感受到,其實每一個經句的義理都很深遠。一個人受到父母責備的時候,他能夠恭敬,才有忍辱的功夫。父母教誨都忍不住,他的忍辱從哪裡修?忍辱修不起來,任何人、任何事都可以讓他暴跳如雷,都可以讓他情緒翻騰,那這個人不可能有智慧。定不了,更不可能有智慧。父母教訓我們是對的時候,當然要順承。元朝的蕭道壽,「德育故事」都有很深的處世態度在其中,重要的是我們聽完之後,我們有沒有馬上照著做?人心浮躁的時候,感受不到聖賢人的存心,學得都很膚淺、皮毛。蕭道壽的母親教訓他,都是母親生氣了,因為他不對,他自己去把棍子請出來的。請出來以後,順,自己蹲下來讓母親責罰。諸位學長,有沒有哪一次我們惹父母生氣了,我們自己拿棍子請父母責罰?那個故事白聽了,人家代代的好戲,電視裡看到的好戲要在哪裡演出來?在你自己的人生要演出來。我們怎麼可能都沒有錯?錯了,馬上覺得很愧疚,請父母責罰,把棍子拿起來,母親責罰完了,說「起來」。站起來,恭恭敬敬給父母磕個頭,「謝謝媽媽的教誨」。然後站在一旁伺候,一定等到媽媽的表情已經沒事了,氣都沒有了,他才放心離開。你看那個心境,多麼覺得自己惹父母生氣是大不孝,太不應該了。順承發自自然,下次不能因為同一件事再讓母親生氣了。這個是父母責罰對的時候,順承。父母責罰不對,也要順承,為什麼?他在氣頭上。我們為什麼頂嘴?都是自己的感受,假如知道父母當下已經很生氣了,哪怕是誤解你了,你心裡只想著趕緊讓父母息怒,不然待會兒傷身怎麼辦?爸爸又有高血壓,那還得了!這個順是柔軟體恤父母。
承,父母縱使誤解了,這個誤會從哪裡產生?可不可以下次避免這樣的誤會?人情事理,我們要曉得一個重點,不要因為別人誤會了,而要去證明自己對,造成親戚朋友的惱羞成怒,那還是我們不對,你不懂得順,你一順,整個情緒就不會高漲。一個巴掌拍不響,只要還會跟身邊的人有衝突、有對立起來、有情緒抵觸,都是因為我們內在還有傲慢情緒在。尤其不容許別人誤解自己,這也是相當又貪又慢,太貪著自己的面子。是親情重要還是面子重要,是父母的身體重要還是面子重要?我們現在學《弟子規》每一句,心態一定要對,心態對了,句句是良藥;心態不對,句句也是毒藥。什麼心態不對?學的每一句,要求別人。「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我們今天學了,說「對,我現在教我的孩子,他應該順承」,那就變成拿著這個去要求別人。我們當孩子的,要順承;我們當父母的,就要把事情搞清楚,不能誤解孩子。寬以待人,嚴以律己,每一句你再轉另外一個角色,它都是很有人生哲理的。我們自己做領導的,都不能輕易誤會我們的幹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當然你假如是下屬,那你要修,縱使領導誤會了,你也不會罣礙,你也不會情緒化,等到適當的時候再把事情講清楚,他現在正在氣頭上,不要強求。誤會這個事情也是常發生的,「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有時候我們的口業就是在這裡,不是很清楚,一傳,對方一聽,馬上就覺得是這樣,造成人家彼此的誤會。
接著我們看下一句,「冬則溫,夏則凊」,這是對父母生活體恤備至。這是東漢黃香感動天下的孝行,當時皇帝封給他八個字,「江夏黃香,舉世無雙」。我們心裡想,「黃香做得到,我現在做不做得到?」你們現在真的做得到嗎,馬上做得到嗎?那不簡單。做得到,先決條件是什麼?是放下自私自利,念念為父母著想。沒有放下自私自利,也很難做得到,我們常常想到自己,就很難去體恤身邊的人。我們有時候很想做到這些教誨,可是都覺得做不到,不知道問題在哪,都在心上的問題。這些能力是本有的,「他怎麼這麼細膩,都能觀察到?」「奇怪,我妹妹都能做得到,怎麼我都看不到?」妹妹念念為父母著想,我們沒有這樣的心境。要練習,慢慢對治自私自利,時時提醒自己,念念為父母著想就對了。講到這裡,我們學長想,「好,我回去以後,念念為父母著想」,等到回去都涼了。大家要了解,我們現在其實都是用一種激動在修行,要慢慢落實以後,才是理智的狀態,激動這個東西不馬上做,兩天就不知道飄到哪裡去了,要馬上幹。怎麼幹?我們學長裡面就有跟你父母一樣年齡的長輩,當場就要做。我看了以後也很想做,所以我就跟我父母講,「爸、媽,我帶你們環島一周」,我開車載我父母繞台灣島。我開沒多久,腰酸背痛,我爸爸特別能體恤我這個兒子,結果都是倒過來了,不是我「冬則溫,夏則凊」,變成父母特別體恤我們的狀況了。我爸爸說,「還是我來」,因為我爸爸身體比我還壯。
但是該補的課不能不補,祖先慈悲,我到澳州淨宗學院的時候,有一個伯伯大我父親一歲,他就在我學習那兩個多月胃出血。佛菩薩真厲害,連胃出血都是安排,胃出血可能是都會發生的事情,它剛好湊在可以讓一個年輕人補「冬則溫,夏則凊」,厲害嗎?你們好像沒感覺厲害,真厲害。我在淨宗學院裡面遇到的太多事情,我都覺得,「哪有這麼巧的?」剛好本來沒有資格進去,後來有一個肖師兄幫我安排,進去了,結果盧叔叔也剛好來了。所以要信佛,要信祖先跟聖賢,不要懷疑,冥冥中自有安排,最重要的是自己這一顆願心不能退。這個長者胃出血,吐了很多血塊出來,剛好我發現了,然後陪他在醫院,收拾收拾這些情況。從醫院回來,他胃出血之後,只能吃麥麩,就像嬰兒吃的,要幾個小時煮一次。我是去聽課的(佛學講座),可是要有人照顧,誰照顧?可能有人講,「我的飛機票很貴,飛來就是要聽這兩個多月的課,那一照顧,可能幾個禮拜不能聽課了」。什麼時候是學習?你當下都提不起道義,你學道義學得進去嗎?而且,人不安住當下,「佛菩薩安排」這句話根本就不可能受持了。當場這個長輩的需要就擺在面前,而且我那時候又是寢室長,官還做得滿大的,負責寢室送衛生紙、倒垃圾,這個是我的工作。而且當時還是常明師父,在我要去學習的時候交代我的,「你一定要主動付出」,就照顧了這個長輩。後來發覺,這個新加坡的長者很有學問,對文字學特別用心研究,他教了我不少東西。就在那裡學「冬溫夏凊」,不然父母的身體都比我好,學不了。該補的課一定要補,這才能修身,完全為別人服務,毫無保留幫助別人,才能真正做到這樣的體恤,冬溫夏凊。
當時在廬江,來自於世界各地的華人很多。其中大馬的校長有講到,自己在睡覺的時候,第一天睡,感覺枕頭太低了,他就把枕頭對折,這樣睡比較高。第二天,他回來要睡覺,發現枕頭變成兩個枕頭。枕頭為什麼變兩個,是不是這個服務人員有「他心通」?不是,觀察到他的枕頭折起來了,一定是太低了,趕緊再裝一個下去。傳統文化不是講出來的,是做出來的。這個校長很感動,他認同傳統文化了,回來大力推展,這個放枕頭的人功德無量。他的信心以及這個校長後面所利益的學生,這個放枕頭的人功德都記一件。我們不像電腦Computer,人家閻羅王那裡可厲害了,比Computer還要厲害,因因果果給你算得清清楚楚,你時時冬溫夏凊,都是功德無量的,都在為人演說。那天我跟廬江的同仁,那都是「老人」,都是老革命,我說:「你們講得很好,你們都回憶起多年前給大家印象最深的一些行為。」我接著也問大家,「請問這些行為,三年過去了,在我們身上還有嗎?」人隨時要提升,不能以過去所做的而感到光榮,就會墮落了,為什麼?那是應該做的,有什麼好光榮的?人只要心裡留住了自己以前的「不簡單」,就會產生貪著。所以要發覺一點,發心容易,恆心難。不能恆心,用的還是情感,還是一時的激動。文化復興是百年大計,憑的是願力、憑的是使命、憑的是理智,憑的不是激情。三年過後,我們的冬溫夏凊更細膩了,這叫修道,不進則退,這叫不自欺。我們根本的動力是一時的激動,還是真正為正法久住、為民族復興的一種使命感?希望、期許自己一言一行都能給人做好榜樣。
所以每一句經句都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有關係。修身,首先不為自己想,念念體恤他人;齊家,當父母的人,要把這個表演出來,這個家道就傳下去了。我們自己的團體也要體現這樣的溫暖,團體就團結了,彼此關心、彼此扶持,「二人同心,其利斷金」,更何況是一個團隊?治國,自己的團隊是榜樣,你跟大眾一接觸,你這麼樣去供養、去愛護,人家回去感動、有信心。馬來西亞這些校長感動了,你不是在利益其他的國家了嗎?治國、平天下,都在每一個符合道德的行持當中,它包含了修齊治平的道理在裡面。冬溫夏凊,心量要再擴寬,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個彌陀村,一個老人村,能夠讓所有的年輕人都能時時提起冬溫夏凊,那老人就有福報了。每個人縱使沒有血緣關係,都是孝子賢孫,這些老人的孩子們來看,生大慚愧心,人是有良知的。這樣的養老院能夠真正成就,也感動天下的人。所以師父這些理念都能挽救世界的危難,轉變社會的風氣。但是我們弟子要盡心盡力把這個理念能落實,證明給人看,人家才有信心。清朝皇帝很有修養,也非常孝順。康熙皇帝,有一次他的祖母孝莊太后生病了,康熙皇帝不眠不休照顧他的祖母三十五天,衣不解帶,隨時準備,一有情況就要趕緊來服侍他的祖母。他怕準備的東西不夠,光是粥的材料就準備了可以煮三十幾種粥。有一次,他的祖母就故意講一些她想根本不可能準備的東西,就講了,講了以後真的送上來。老人感動,把孫子叫過來,拍著他的背,「你能想得這麼細,你這個孝心是發自至誠,希望你的子孫代代都效法你的精神」。這一篇在康熙的「教子庭訓」裡面有記載。
您看人家是皇帝,這麼細膩。還有一次,帶著祖母要出遠門,他祖母也很仁慈,本來是四個人扛轎子,祖母講,「用人扛還是太辛苦,還是坐車,坐馬車」。結果因為路途太遠,馬車還是顛簸得大,老人家腰還是有點受不了。康熙皇帝觀察很細膩,馬上走過來,「祖母,您是不是還是坐得很不舒服?要不要還是坐轎?」祖母說,「縱使現在要坐轎也來不及了,當時我已經拒絕了」,「祖母,那四個人還跟在後面」,馬上就把她請上來。我們有時候在伺侯父母的時候,父母說「不要了,別麻煩了,不要了」,可能父母怕給我們增加負擔。但有時候真的還是很需要,你不要聽到說不要了,你就不準備,還是要有準備的。接著我們看下一句,「晨則省,昏則定」,早晨起床要跟父母道早問安,「昨天睡得好嗎?」黃昏回來,也要向父母問好,「今天過得怎麼樣?」甚至向父母匯報今天自己工作上、學習上的情況。大家有沒有看過,一個孩子一回到家,說「媽,妳坐妳坐,我今天同學講了什麼故事」,趕緊講給媽聽,這個是很自然的天倫關係。二十年過後,同樣這個女兒推門進來了,「媽,我回來了」,然後坐在那看電視,接著沒有第二句話了,這是天性沒有保持。您假如保持住了天性,三、四十歲了還是一樣,「媽,您坐,兒子給您匯報事情」。我曾經看到我一個朋友,跟我交情非常好,德行令我很佩服,他《孝經》、《地藏經》都會背,從小他父親教育他很嚴格。我剛好去找他,他說,「禮旭,你先等我一下」。因為我到他們家的時候,他正在給他父親匯報,他要轉到一個大學去任教,恭恭敬敬跪在那裡給他爸爸匯報。我真有福報,看到他怎麼樣給他父親匯報工作,讓他父親了解,不能讓他父親絲毫擔心他的工作。看了很感動,「晨昏定省,出告反面」,都表現在這裡了。
這一句最重要的,是對父母那一分體恤,你去晨省昏定,父母安心,你的狀況很好,你也了解父母的狀況,叫善體親心。「我今天哪一句話沒講,哪一個動作沒做,會增加父母的擔憂」,你有這個敏感度就善體親心了。我們有時候粗心大意,有一句話沒交代,父母擔心了好幾天,最後我們知道的時候,還覺得「有什麼大不了,這事瞎煩惱,沒事找事」。還講這種話,就大不孝了,你體恤不到父母的擔憂,是我們太粗心大意了,善體親心。其實我們不能體恤父母的心,就不能體恤任何人的心,甚至於也不能體會到孩子的心。體恤人是愛心,愛心的基礎是孝道。我們看「出告反面」,做什麼事情都是讓人放心。為什麼做不出來?這些細節都顧不到,自我中心太重了,都給自己方便,不能體恤父母。能體恤到了,出去一定跟父母交代,回來趕緊報平安,不讓父母多擔心,這是家庭。在團體當中都要出告反面,不能讓領導多操心。一個下屬不有這個心境,不只幫不了忙,叫添麻煩。交代你的事,上司還要提心吊膽,還要常常在那裡追蹤、叮嚀,最後說,「乾脆我自己做好了」。當然領導,下屬還是需要帶,他會慢慢成長。可是得要期許自己趕緊長大,不要讓父母、不要讓領導、不要讓師長操心。諸位學長,我們現在做的事,讓祖先、聖賢人操不操心,我們感覺到沒有?你有沒有突然有一天做了哪件事險象環生,突然感覺怎麼有水滴下來?可能是孔子流的汗滴到你的身上了,多少看不見的聖賢人替我們捏把冷汗。
我們現在要具備弟子相,你的一舉一動,你的應對進退,有沒有一個弟子的樣子出來?比方出告反面,今天你回到故鄉,當地有栽培你、引導你的善知識,他對你的成長很關心,你要不要去給他匯報?我們鄭學長回到泉州之後,隔天,整個早上給他的師父做匯報,這叫弟子相。我們可能還拖,還得師父打電話來,「有沒有空?來聊一聊」。主動匯報,對善知識如此,對上司也是這樣。一個工作的進度你不匯報,上司不知道你的情況到底做到哪,到時候沒有趕上進度,又失信於人,對我們團體都是很大的損傷。你還讓領導每天在那裡追,操這個心,那就太不善體親心了。主動請教,有不知道的不要裝懂,畢竟領導是過來人,可以主動去請教。有些事情,可能出現一些情況要決斷,「事雖小,勿擅為」,主動請示。除非你的領導告訴你,「你全權處理」,要不然有一些變化的時候,你還是要問,而且就在每一個問當中增長自己的見識。學習要主動,君親師有好的教誨,哪怕不是對我們的,趕緊過去主動學習、主動參與。其實整個「入則孝」都是具備弟子相的條件,「父母命,行勿懶」,師父命,行勿懶。給我們這麼好的教誨,我們都不照著做,這個「弟子」實質上就不具備了。重實質,不能重形式。父母教、師長教、領導教,須敬聽。我們再看,「居有常,業無變」,我們整個生活起居要規律,不居有常,心是散亂的。心一散亂,心是浮躁的,可能給我們的事情都會出狀況,父母跟領導就要很操心。因為生活規律,才會生活很有節奏、很有定,定了之後要開智慧,所以先從守生活的這些規矩做起。我們「謹」的部分都是生活規矩。
其實後面的悌、謹、信、愛眾、親仁、餘力學文都是來圓滿孝道的,所有聖賢教誨的大根大本離不開孝親尊師。人為什麼沒辦法扎德行的根,沒辦法落實三教(儒釋道)這些根?因為我們孝親尊師的心沒辦法保持。您看,我們居無常,一點定功都沒有,那怎麼提升?整個正法這麼需要人才,老人家這麼操心,我們還在蹉跎我們的歲月,在往後退,這哪有孝順師長的心?我們提醒自己,只要不精進了,就是不孝親、不尊師,沒有別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在這裡。沒有孝親尊師,人格都立不住,這一生只有墮落的分。業無變就是做事有始有終,不可以變來變去。業,事業、家業、學業,都要無變。「寬為限,緊用功」,事業的發展要有計劃,要穩紮穩打、循序漸進。只要常常心浮躁,變來變去,自己都亂了,後面的人也被我們帶得團團轉,不知道我們在搞什麼。一個領導者在變以前,一定要給身邊的人說清楚為什麼變,這叫尊重,這叫善體身邊人的心。當了領導,自己想怎麼幹就怎麼幹,恭敬心沒有。「那是大家共同決議的事情,怎麼領導又變了?」一個領導者的公信力就不見了,事後才來解釋一大堆,兩次、三次以後人家聽不進了。所以你看,處處要體現愛敬存心,一心敬慎、恭敬謹慎,愛人、尊重人。做事常常變,一定讓母親提心吊膽、擔憂的。包含現在人離婚,婚姻變故了,這都會讓父母很操心,家庭有這些變化。
但是我們想一想,一個人為什麼業常變?因為有時候行為不對,你不把病根找到,只是在那裡說對不起,他根治不了。自己把脈把好,會不會把脈?你不給自己把脈,誰把?你每天二十四小時跟自己在一起,不給自己把脈,每一次都要別人把脈才行,依賴。縱使你身邊有善知識,可能善知識都覺得在增長你的依賴,那怎麼辦?離你遠一點,讓你先自己獨立獨立,為什麼?幫助你是慈悲,離開你也是慈悲。你們沒什麼反應,又吞不下了。這是信任的問題,我們自己的看法、好惡不放下,完了,善知識哪個做法你一不認同,你看他就怎麼看都不順眼。信任談何容易,我們連父母都懷疑,還信任誰?真的,沒有根,師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當然,這個道理再轉過來,從事教學的人要戰戰兢兢,為什麼?一個動作都可能讓學習的人信心不見了。你看每個角度一轉過來,都是很重要很重要的提醒。我們之前講到一個例子,有一個人去跟他師父學習,師父拿洗腳水潑在他的頭上,最後把他趕出去,不讓他學。好多年過去,老人家也老了,要傳法,說「你把蹲在窗戶底下那個人給我叫進來」。那個人被趕走以後,都是蹲在那裡聽。蹲著聽收穫大,還是坐在前面聽收穫大?不著相。你看劉素雲老師,跟著師父學十年,連師父都沒有見過面,至誠感通,人家學得最有成就。在這裡要看得懂,不然所有殊勝的緣都變貪著。自己貪心在增長不知道,一貪著,是情執,肩膀不會變寬,也不會變硬,變成什麼?拖油瓶。真是這樣,家庭是這樣,君臣也是這樣,師生也是這樣,你增長情執,你的智慧、能力上不去。個中道理,我們要慢慢去體會。
我們會常常變,第一個,志向不清楚,要不就是五分鐘熱度,要不就是內在的貪欲太強了,什麼人事物都能調動我們的貪心、貪求。要扛大任的人,要有無欲這個條件,不然幹不了事,要有大丈夫的胸襟,「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是把一個人常常變的原因要分析清楚,到底自己是什麼問題。還有,沒有道義、見異思遷、自私,都是想自己,面對很有道義的領導,那邊薪水比較多,又變了。五分鐘熱度的人業常變,但是諸位學長,有時候五分鐘熱度的人是因為還沒找到他最認同的人生目標。當他在那裡找,你一下就罵他一頓,「五分鐘熱度,沒有耐性」,一直罵,他會覺得不被理解。可是這種人你只要理解他了,他的目標會勇往直前,那你就變伯樂了,你就把千里馬發現了。有些人你注意看,五分鐘熱度,其實他是很敏銳的,他要找一個他人生終身追求的目標,可是他沒有找到,他又不願意去違背自己的良知跟感覺,他就趕緊又去摸索,可是他可能被人家誤會。我就是這種人。有時候我們期許自己不要五分鐘熱度,但是不要好像又拿著道理去壓別人,還是要很細膩的去觀察一個人。哪怕他真的五分鐘熱度,你也要去調伏他浮躁的心。甚至於你發覺他是一個有抱負的人,只是摸不到方向。我以前換工作也都是這樣,這個行業很好,做著做著,發現本質還是為了利益,我不要,我就換了。我好幾個工作都是在那個公司做得很好,突然間就消失了,人家也搞不清楚我為什麼消失,因為講不清楚。你體會到的,不見得他能夠體會,這個時候就笑一笑走人了。體會到不是了,叫我再幹一天,我幹不下去,就是這種性格。
後來讓我去代課兩個月,當那天看到那個白白胖胖的小孩轉過頭來,說「老師,我在埋螞蟻」,我心裡大放光明,我找到了,I make it。Trust me,You can make it(相信我,你能做到)。所以那個時候,我其實從那一刻心就定下來了,再看到那一句「知止而後有定」,太有道理了。你已經知道你終身追求的目標了,你的心裡很踏實,就是一直這樣走下去就對了,百折不撓。考不上,很簡單,再考就好了。不會怎麼辦?再學就好了。上台會緊張怎麼辦?講三百場就好了,你就只有一個很單純的目標,寧為成功找方法而已。所有來的都是佛菩薩安排,都歡歡喜喜接受。
今天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