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如何承傳中華文化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十一集)  2011/12/8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77-0011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早上好!談到我們中華文化,是以儒道釋三家為主流。三家的教誨,「理同出於一原,道並行而不相悖」,他們教誨的根源都是孝親尊師,教學的方法雖有不同,但是都可以相互配合,不相違背。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三根,儒家的《弟子規》,我們先陸續來學習三根的教誨。在《論語》當中講「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我們學東西重在從根本下功夫,有了根就有生命力,學業、道業以至家業就能有所發展、有所成就。假如我們修學的路上覺得沒有法喜、沒有提升,還是根本上出了問題,那一定還是要潛下心來從根本修起。我們看儒家《弟子規》,弟子,規是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而這「弟子」兩個字,我們在家是父母的弟子,在學校是師長的弟子,在公司團體也是領導的弟子。像古代,為人君者叫君父,為人臣叫臣子。整個中華文化,它的核心是倫常,都是倫理的關係。我們看在家裡父母、兄弟、姐妹,到了學校叫師父,同學叫師兄弟,出了社會叫君父、同事,你在哪個行業拜誰為師,還是師父。每個行業要真正學得好,都要手把手教,這個觀察,大家留心現在的狀況就知道了。

  我們看現在高學歷的人太多太多了,比方企管碩士,甚至企管博士,但是他學的東西跟實際不一定能很好的結合。理論跟實際應該是充分的解行相應才好,可是往往理論學的東西跟實際可能會有差距,甚至於理論有時候已經錯了,還在教。比方曾經有一個人拿到諾貝爾獎,他講了一句話,他說「企業唯一目的,賺取利潤」,這句話對不對?這句話不知道讓多少企業家對大自然的掠奪肆無忌憚,而且還是教科書上教的。聖人訓,不能聽任何人亂講,那是他自己的認知,不是亙古不變的真理。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你看在教科書上公然就是以利,自己的利益為一個目標。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統統教利就是把人都教成小人了,不重道義,重視自私自利了。現在的孝子比例愈來愈低,都很難找得到,三十年前孝子還很多,三十年後很難找了。我們想一想,三十年前的人學歷高,還是三十年後的人學歷高?三十年後不知道高多少,可是三十年前不識字的人都知道孝順,三十年後博士畢業,他也不見得知道要孝順。所以教育最重要的是教人德行、道德倫理,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而已。我們很冷靜去看,現在很多認知,本跟末沒有抓清楚,本末有點倒置過來了,自己都要從經典當中有判斷能力。

  你看五倫裡面,父母教孩子,父母知道教什麼最重要嗎?有一個爸爸幫女兒找幼兒園,對那個幼兒園說,因為現在都重視特色,就問他,「你們這個幼兒園特色是什麼?」他說,「我們這個幼兒園特色是重視教孩子做人」。這個父親說,「做人還要教嗎?」就走了。他還沒有認知到做人要從小教,「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有些人的認知覺得孩子就是五、六歲以後才開始教,可是我們老祖宗的智慧是從胎教開始教,三歲看大,六歲看老,這些認知程度差很多。現在都覺得有知識叫做教育,這錯了。教,長善救失;育,養子使作善也。他的目標是做個善人、做個聖賢人,這個都要很清楚。我們從現在的社會再回想,真的很多路還是要回到老祖先的老路,才不會出現這些亂象。真正各行各業的人才怎麼出來?不是讀一大堆教科書能出得來的。我們都讀過大學了,請問大家,大學讀的東西,我們現在用多少,高中的用多少?我們讀書讀了多少年?最少十七年,學了一大堆,都是在考卷上用的東西,十七年,黃金歲月。什麼是智慧?輕重緩急能判斷是智慧。國家領導有智慧,他教化一國的百姓;一個學校的校長有沒有智慧,影響整個學校。你看呂杰校長說了,「只要我在松花江一天,就幹到底」,他其他官都不幹,他就要在松花江退休。想起孫中山先生一句話,「寧願做大事,不要做大官」,虛名有啥意義?大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照亮生命當中每一個有緣人的人生,尤其用智慧供養他們。

  我們剛剛講走老路重要,手把手教才能教出真學問出來。你在教科書上一直講,學生有沒有聽懂?他怎麼領會知不知道?有沒有領會錯,知不知道?都不知道。而且一個人學的東西不去做,有沒有法喜?他去記一大堆東西,沒有消化,會怎麼樣?消化不良,背得頭都脹了,應付考試。大家學傳統文化有沒有學到頭很脹?(聽眾答:有。)禮拜五,隔天要上文言文,要背很多,硬背起來頭都發脹了。所以不要臨時抱佛腳,平常「寬為限,緊用功」。而且人只要不解行相應,一定生傲慢,這個不能僥幸,「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現在普遍學歷愈高,傲慢幾乎每個人身上都染了一些,輕重不同。有一個企業家,他沒怎麼讀書,孫子送到國外,念到研究所(企管研究所)回來。這爺爺很厚道,把所有的下屬當親人一樣愛護,把事業的根基扎穩了。根基在哪?道義、情義。所有事業建立在信義之上,「信義為立業之本」,任何道理都要抓到本。「學問為濟世之本」,沒有真實的智慧學問,要幫助別人、幫助社會是不可能的。「孝順為齊家之本」,家道最重要的是孝的承傳。這些「本」,大家有機會去查一下「青年十二守則」,全部都講根本,包含林則徐先生的「十無益」,全講根本。智慧通達的人,他所引導的觀念都是務本,大家可以冷靜去感悟這些道理。這個孫子(企管研究生)回來了,換他接了。他第一次給員工開會,說,「我不是來跟你們交朋友的,什麼照規矩來」,講話跟爺爺那種情義、人情味差很多了。你說冤不冤枉?多花錢讀書,還到外國去,讀回來了是這樣子的態度在處事。他們沒有讀過一句話,叫「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你看這些精闢的話,很多教科書沒有提到。

  我們都讀過這句話了,請問諸位學長,如何達到人和?哪個學長說一下?(聽眾答:平等心。)平等對待就能和睦相處,非常好。平等心,平等的恭敬,和敬、和平。剛剛為什麼問大家這個問題?我們都聽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們有沒有再主動去思考人和如何達到?這就看一個人在思考事情,有沒有往深處去想,有沒有往實際去結合的一個態度。所以很可能同樣我們一起聽一堂課,每個人領會的深度跟廣度都不一樣,是自身對學問的一種正思惟、一種主動性決定的。可是假如我們不會繼續思考下去,代表我們的學習還停留在一個慣性,就是把學問當知識吸收,就記這個文字而已。你假如體會到人和很重要,一定進一步希望如何達到人和。我們都知道人和很重要,請問我們現在在單位、在身邊的人當中,有沒有陷在不愉快、摩擦的情況?有。請問我們有沒有想辦法化解?假如沒有,那我們也很被動,我們其實也不注重整個人和了。假如很注重,我要給團體一個好的影響,我不能造成團體的不和,趕緊化解。你就會去找方法,寧為成功找方法,孔子說,「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遇到事情你要趕緊想辦法,自己去突破、去解決。這麼被動,那孔子來教也沒辦法,孔子也拿他沒辦法。您看在我們整個經典的教誨當中,如何達到和?看到這個和平了,平等心現前沒有?禮敬一切人,都有明德、都有本善。恭敬的態度,不輕慢、不輕視任何一個人,不要有高下見。我比較高,他比較低,就沒有敬。其實坦白講,愈覺得自己高的人,是自卑感作祟,自卑的人才希望抬高自己去壓別人,好像這樣心裡比較舒服一點,那叫病態。自愛的人要看到自己的病態,要把它去掉。聖人都是謙退的,自卑而尊人。

  你看孔子遇到人家眼睛瞎了,多麼的柔軟恭敬,跟在一旁攙扶,扶著扶著,有樓梯了,趕緊告訴他,「要上樓梯了,小心」,體恤備至。《論語》裡面都有,大家好好讀《論語》,太多都是孔老夫子的行持。包含夫子在的那個巷子裡,有人家裡辦喪事,夫子那一天飯都吃不下去,就是他能夠去感同身受人家失去親人的感覺,那種仁慈、設身處地,都在這些生活的自然情感流露當中表現出來了。《論語》要善學,包含孔子家裡馬廄失火了,夫子第一個念頭是「傷人乎?」人有沒有受傷?外在的這些物質的東西、財富的東西,決定沒有變成心上的累贅。我們剛剛講到不能傲慢,給人家很難受,壓迫別人。大家注意看,佛陀是大覺者。有一個殺了很多人的人,他不相信世間有大聖人,剛好有一天,他等在佛陀要經過的地方,要去挑釁,他拿著一支刀,想「我就看你有多大本事」。他看到佛陀之後,以最快的速度衝過去要傷害佛陀,可是他愈跑愈快,離佛陀愈來愈遠,跑到精疲力盡。諸位學長,奇怪了,為什麼愈跑愈遠?佛是性德,我們瞋恨起來了、殺氣起來了,離我們的自性怎麼樣?愈來愈遠。佛陀表性德,菩薩表修德,要靠修,性德才會慢慢恢復。釋迦牟尼,釋迦是仁慈的意思,本有的慈悲心;牟尼是寂滅清淨,我們本有清淨無染之本心。結果他真的是跑得精疲力盡了,佛陀突然回過頭來,對他講了一句話,說「仁者,止步」。仁者,你看在佛陀的眼中,一切人都有佛性,他都尊重。稱他仁者,哪有一絲一毫的輕慢?佛陀都沒有一絲一毫的輕慢,那我們還有什麼好傲慢的?師父常講,我們常常想,跟古聖先賢比差這麼多,不好意思都來不及了,哪有可能還增長傲慢?

  所以「德比於上則知恥」。諸位學長,德比於上則知恥,大家的腦海裡有沒有浮現哪一句話?大家都有感覺了,不簡單,都有體會,馬上浮起來一些教誨,可能不一定每個人一樣。我冒起來的是學儒要學孔子,學道要學老子,學佛要學釋迦牟尼佛。德比於上,三教聖人會怎麼說、會怎麼做,我以他們為標準,一比較差太多了,慚愧心起來了。改過要發羞恥心,才有勇心出來,「為什麼他能成為聖人,我不行?」羞恥心才提得起來。而且今天不改可能就沒有機會了,因為人生無常。佛陀叫他止步,「止步」在印度話跟「止惡」的音是完全相近的,所以這句話一語雙關。佛陀用大慈大悲的心講,觸動了他的心靈,當下他善根流露,跪下來痛哭流涕。造惡之人其實良心折磨,他遇到善緣就把他的善給喚醒了。他回頭了,出家修行,當了佛陀的弟子。結果他出去的時候,因為以前殺了太多人,跟人家結仇,人家就拿石頭丟他,可不可憐?可憐。但是該受的還是要受,消業障,以前造的業當然會有果報。甚至於好幾個國家後來知道他在這裡,他是好幾個國家的通緝犯,派軍隊要來抓他。幾個國家的軍隊都到了,但是很尊重佛陀(當時十六個大國王都是佛陀的學生),他們表明要帶他走。佛陀告訴他們,「你們看看,這個還是以前的那個殺人犯嗎?」他們冷靜一看,法相莊嚴,都現慈悲相了,紛紛就離開了。這是佛陀,一絲一毫傲慢都沒有。

  我們中國開悟的聖者,六祖惠能大師。你看六祖在黃梅的時候,神秀大師講的,「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句話接上根人。大家不要聽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句話水平比較高,就瞧不起上一句。上一句是接大乘人,後面這句是接上上根人,這個都要學,徹法源底了。我們相信自己本自清淨、本不動搖,但是平常歷事鍊心要「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要善觀己心,趕快「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還是要在起心動念下功夫。結果神秀大師寫完了,六祖大師也請旁邊的人說,「你幫我寫一下」。那人心裡想,「你又不識字,又是南方人,又沒什麼讀書」,以前稱南方人叫「獦獠」,就是有點野蠻民族的味道。《六祖壇經》這個故事很精彩,你看他一開始,五祖見六祖,說「你來幹什麼?」諸位學長,我們來幹什麼?你看人家六祖大師說,「我來學作佛」,目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有沒有說「我也是凡夫」?沒有,這種氣概衝天地,我來求作佛的。五祖說,「你是獦獠,怎麼作佛?」六祖大師說,「佛性哪分南北?」這麼一講,趕緊把六祖支開來,到廚房去舂米。知道這是根性很利的弟子,怕會被嫉妒,趕緊藏起來,藏在舂米室裡八個月,在舂米室修福,為人服務,福慧雙修。最後時間到了,五祖在門口敲三下就走了。心靈感通,六祖半夜三更就去找師父,講了半部《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開悟了。

  您看那時候六祖大師謙卑,他請人家寫上去,人家說,「你不識字,南方人,你能寫什麼?」他怎麼說?他說,「仁者」,你看還是仁者,這麼尊敬一切人。六祖大師說,「下下人有上上智」,你不要瞧不起那些販夫走卒,他有可能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有的當很大的官,但他沒有智慧,那是他的福報,他不見得有智慧。「若輕人,則有無量無邊罪」,你假如輕慢別人,當下都在積累罪業,不可以這樣。這個人善根也很厚,聽完之後恭敬心提起來,然後對六祖說,「好,我幫你寫。可是你假如得法了,你以後要回來度我」,這個人求道之心還是很切,抓住機會。當然六祖答應他了之後還是又給他講經說法,最後就寫上去,「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不過這一首偈已經被擦掉了,五祖大師把它擦掉的,現在留在牆上的是神秀大師的偈子。從這些佛菩薩跟古聖先賢的行持,讓我們更了解人與人相處要人和,一定要謙卑。和謙、和善,時時善意對人,跟人結善緣,念念為人著想。您看其實我們中國的文字太有智慧、太美妙了,都在字當中就告訴你如何做了。還有哪個詞?和順,你要順從父母,恆順眾生才能和,不能格格不入。和睦,講信修睦,不要吝嗇,要多布施。我們小的時候,整條街很有人情味,一家人綁粽子,每一家都香,都送幾個,很熱鬧。結果這一家娶媳婦了,整條街的人都來幫忙,你看多和睦。大家還有沒有想到有哪個詞?(聽眾答:和藹。)和藹可親。(聽眾答:和諧。)非常好。您看,我們的心地都能在這些德行當中下功夫,我們所在的地方一定有人和。假如我們這些都不學,那我們鐵定是破壞人和的人,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我們再回到剛剛跟大家講的,現在務本的現象太缺乏,父母教子女,不懂得什麼是根本;事業什麼是根本,不知道。你看學歷高的還瞧不起他爺爺,其實他爺爺才是真正懂企業管理的人,老路子就是手把手教。我聽過一個小故事,有一個人去學能力,到一個藥局(中藥鋪)學能力。老闆就叫他掃地,他就掃了三年,挺老實的,也沒有嫌棄這個工作,掃了三年。有一天客人來了,老闆不在,他全部都可以招呼了。他就每天看,看老闆怎麼跟人應對的,他慢慢積累那些經驗、知識,就會了。「帶著」重要。諸位學長在各地負責,人不是聽課就一定能聽出來,一般人達不到。你要帶著他才知道他理解得對不對,理解到哪,你才能順勢的再幫助他。可是你要手把手帶,父母不能常不在,剛學習的人需要你的支持、護念。我們負責人常常不在,對於整個團隊的安全感就比較缺乏,就好像父母不在,小孩沒有安全感。我是很有安全感的人,因為我媽媽每天都在,回家都有紅豆湯可以喝,那是很幸福的。大家不要小看,孩子十幾歲以前有母親的愛,他的人格非常健康,他一出社會,甚至於去念高中離開家,他沒有匱乏。他一跟人相處就是去愛別人,他在家就是這樣慢慢形成對人的愛心、關心。所以我們與人相處沒有任何條件,也沒有任何索求,因為我們不缺乏,從小就覺得自己有滿滿的愛,不需要去佔有什麼,效法父母無條件的愛我們。

  無條件愛人很輕鬆,帶著條件愛人挺累的。一有條件,求不到了,自己苦,對方壓力也很大。道義人生,愛人不帶條件。你看父母帶小孩,不也是陪伴帶出來的嗎?我們現在看夫妻、男女找對象,本末也倒置了。諸位學長,找太太最重要的條件是什麼?賢德,這叫標準答案。我們這個時代的人特別會講標準答案,真正遇到境界了,漂亮也是很重要的。我們曾經到一所高中去講課,講「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娶一個好太太旺三代,講了兩個小時。那個學生說,「對,你講的挺重要,德行。不過漂亮也很重要」,根深蒂固,你不能怪他,為什麼?他從小看電視、看廣告,全部都彰顯女人,而且都要很漂亮的、很高的,統統是這些價值觀,你能怪他們嗎?你又沒有從小給他看孟母三遷,你又沒有讓他看「德育故事」裡面這些女子的美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你讓他一看,他對女人的一種印象就是這樣,甚至於女人臉都要瘦成這樣才叫好看,審美觀都有點扭曲掉了。大家看五倫都在顛倒,朋友相處看有沒有錢,看有沒有地位。以前人選朋友,「擇交如求師,君子忌苟合,無友不如己者」,結交好友都是找自己可以效法、可以向他學習、可以當老師的人,結交這樣的朋友。我們在「曾文正公文集」當中看到這個味道,曾國藩先生常提到,「這個人有什麼優點,我以他為師」,在他的書當中看到好多這種家書。君臣,很多公司都是首先看學歷。不過現在人慢慢醒過來了,我聽說現在中國大陸很多政府規定,只要沒有孝順的人不提拔。還有北京大學好像已經通過,就是不孝子不能讀北京大學,假如他已經讀了,不孝可以給他退學。這都是好現象,人現在都慢慢的清醒過來,要務本了。

  我們用一個務本的心來看每一句經文,就看到《弟子規》,要當一個好的父母,首先我們要當一個好的兒女。所以《弟子規》不是給孩子學的,是父母做給孩子看的,身教。我們今天要當一個好老師,首先我們要是一個聖賢的好學生,不然我們拿什麼教給孩子?我們要讓他入聖教,首先我們要是聖賢的好弟子。所以從事教學的人,時時要從根本,我要先好學,我要先依照三教聖人的教誨去做,我才有資格教學。再來,在團體當中是領導者,你如何帶下屬?我自己要是一個好的臣子,我才能指導他如何當臣子。我們每個人很可能又是君、又是臣,又是父、又是子,又是師、又是生。你看古代的皇帝不簡單,他為什麼叫天子?整個國家他最大,上面沒人管,危不危險?很危險的,英文講Very dangerous(很危險的),為什麼?沒人管,人的傲慢、放縱很容易起來。皇帝知道他權力太大了,危險,戰戰兢兢,所以叫天子,誰管他?老天爺。所以一有什麼天災,到天壇向老天懺悔。包含他的祖先在天之靈,你看康熙常常到他們的宗廟去,時時緬懷這些開國聖祖的德行,不能給祖先丟臉。所以《弟子規》是我們父母、老師、領導者要先學的。規是規矩、禮貌、禮節,孔子有說,「不學禮,無以立」。你不從禮下手,道德學問立不起來,就像佛家不學戒,也決定成就不了。「道並行而不悖」,你看儒釋道的道理完全是相通的。不管是禮還是戒,根本大戒就是孝道,禮也是從孝養父母做起。我們看總敘裡面說到,「弟子規,聖人訓」,這本《弟子規》是照孔子在「學而篇」當中講的一段話,掌握了一個人學習修道的七個重要綱領,「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李毓秀夫子很有智慧,他能從《論語》裡面挑出夫子這一段,把整個學習最重要的綱目都講得很清楚的句子。這七個綱目,他又把它編成細目來落實,這些細目也是依據聖人訓,像裡面很多周禮這些古書裡面的教誨,一脈相承。古人特別重視道統,述而不作。所以聖人訓除了依照孔子這一段教誨之外,還是古聖先賢的教誨,把它編成這些細目。「首孝悌」,首先要從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開始。「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他以後在社會當中的發展,這些好的做人做事,完全是在家庭裡面養成的。所以人才從哪裡來?人才,坦白講,很難是後天才培養出來的,人才是先天有基礎,加上後天的栽培。先天基礎就好像根基一樣,假如他先天根基不牢、習氣很重,要培養,真的除非他下大決心,不然很困難,根都壞掉了,不好培養。所以從事於幼學教育是神聖的工作,「蒙以養正,聖功也」。這是栽培聖人最重要的基礎,首孝悌。「次謹信」,其次就是謹言慎行,因為在家也好,處世待人要能謹言慎行,家才能和,事業才能發展。而且成就道德,下手處都在謹慎、都在誠信上面。「汎愛眾」,再延伸到愛護一切的眾生,這個是慈悲。「而親仁」,智慧,悲智雙運,「就有道而正焉」。事實上,一個人的自私自利從哪裡調伏?他從小假如「首孝悌」,這個人不會自私自利,因為他有好吃的、好穿的,首先給父母,先給兄長。

  我們看孔融四歲能讓梨,大的他讓給哥哥,有東西讓給弟弟。人家問他,「你怎麼讓給哥哥?」「哥哥比我大」。為什麼讓給弟弟?「弟弟需要照顧」。可是我們現在人不一樣了,當老二的人都很鬱悶,「我怎麼要生成老二?我假如不是老大,也是老么,幹嘛生這個老二?」大家去觀察,老二特別獨立,沒什麼壞處。告訴大家,吃虧就是福,吃虧就是佔便宜。你說老么挺好,得到的照顧最多,他最不獨立,他依賴心很重。我的二姐,我們家三個孩子,二姐能力最強,為什麼?老大第一個來,家裡第一個孩子,老么最小,媽媽最疼。所以我姐姐出國去念研究所、去念大學,統統是她一個人單槍匹馬,我父母從來沒有去過美國一次,而且還拿獎學金,都不用我爸怎麼操心。你看那個能力,不都是環境給她培養起來的嗎?所以諸位學長,人生沒有吃虧的事,心平氣和,所有的遺憾、所有的埋怨,放下。當下你就轉念了,從埋怨變成感謝上天的安排。

  我們剛剛講到的也是《論語》裡面的一句,「食無求飽,居無求安」,他在孝悌當中,對物質看得淡。你看子路,只要父母有的吃他就高興了,他百里負米都高興。自己當大官了反而吃不下飯,心中只有父母兄弟。有些太太常常在那裡Complain(抱怨),「我先生父母排第一,兄弟排第二,兒女排第三,我排第四」。你要知道,愈親的人擺最後,愈親的人就不用怎麼講,心是相印的,不用打招呼,當然要先照顧其他的。你在團隊裡面,領導都不怎麼找你,都讓你好好做,那是對你放心,他常常要去關心的是他不放心的人。OK,轉個念都是陽光了,就好像我們修行,說「人家都夢到觀世音菩薩,我怎麼都還沒夢到?」人家要夢到才有信心,你沒夢到就信心十足了,幹嘛還得要摸摸頭你才高興?他得哭才有糖吃,你都不哭,就不用吃糖了,就是比較有承擔的人。「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你看都跟謹信相應,太多的教誨都是以這個為綱領。「就有道而正焉」,你看親仁,親近有道德的人,這個「正」是請教,讓他能指正我們。「有餘力」,就是做到上面這六條了,還有多餘的氣力、時間,再多學一些其他有益的學問。所以學問奠基在孝悌、謹信、愛眾、親仁的基礎上。現在很多人很喜歡看書,但他就是想看什麼就看什麼,反而忽略掉自己德行的基礎。自己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很緊湊,但是不關心父母,這就不妥當了。他那樣的人生價值觀也在以自我為中心。

  很有意思,我認識一個馬來西亞的企業家,他講了一段話,他說,「我們馬來西亞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從小受英文教育,不怎麼會講普通話,他小學就讀英文、馬來文,沒學華文;一種是小學、初中都念華文。結果這樣的人退休以後,非常分明的情況是什麼?接受英文教育的人,常常去休閒、打高爾夫球;學華文的人,一退休去做義工」。有沒有看到?真的不一樣,他接受華文教育,中華文化重道義,所以他無形當中覺得人生的意義是助人為快樂之本,施比受更有福。受英文教育的,他從小就覺得「我的人生目標要享受、要有地位、要有財富」,他就這樣一直走,走到最後退休了,他也沒有概念要去服務社會,他就自己休閒。打一次高爾夫球可以印好幾本《弟子規》,我曾經有一陣子,什麼錢都會來換算可以印幾本《弟子規》,這個有點職業病。這次全國的華小應我們李金樺校長的號召,由他主要負責,編出來了《教師手冊》。印得不少,一個企業家全包了,丹斯里李金友一個人負責,不簡單,他受英文教育的。我也感覺很特別,我們中心兩個重要護法都是受英文教育,我覺得這冥冥中故意安排,來刺激我們這些從小讀華文的人,人家沒讀都這麼珍惜,我們讀了那麼久,還在那兒觀望,人家都衝在最前面,有沒有羞恥心?老天爺的安排都很妙。

  所以從祖國大陸來的學長們,你們是祖國大陸來的、祖國大陸成長的,你們要把祖國大陸從你們身上表現給全球華人看。全球華人一聽到祖國來的,多仰慕,這是海外華人的心聲,你們不了解。我們中心的董事主席丹斯里李金友先生,他第一次回祖國,在廣州,他說他一回到祖國,那濃濃的鄉情,念祖恩,自己在旅館裡面,第一次住祖國的旅館,他說在沖涼的時候,水沖下來,他想到以前念祖國的那些東西,邊沖澡邊流眼淚。你就看對祖國的那種緬懷跟思念。印尼雅加達有一個謝家悌居士,他們家十三個兄弟,怎麼取名字?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然後再加一個,叫「十三太保」。他媽媽真會生,十三個都是男的,他是老二,家悌,悌是老二。汶川地震的時候,他們一知道,以最快速度募款,他親自帶了錢回祖國去捐獻。真知道全球華人對祖國的那種嚮往,我們要真正讓整個中華文化在祖國復興起來,那是全球華人最期盼的一刻。總敘我們先談到這裡。接著我們看入則孝,在家裡面我們為人子要盡孝道。上個禮拜我們有讀到《孝經》裡面講的「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你們沒什麼反應,打算明天才背嗎?「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其實這五句就是整段入則孝。你看所有經典,它全部綱領都是相應的,所以為什麼一經通,一切經通,那些教義都是相同的,你通了一部,通了性德,其他部你一看就懂了。重要是要通,要見性就通了。

  一開始「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呼喊我們的時候要趕緊答應,馬上回應,不可緩慢,一緩慢就是輕慢、不恭敬了。「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行為就違背整個禮法了。這句從我們自身的修身來看,我們能不能真正愛敬存心,就看我們對父母做不做得到。「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我們現在對人還有傲慢,鐵定父母呼你的時候,你做不到這一點。因為我們都沒有在生活當中真正時時以恭敬心對父母,難怪對別人也是輕慢、忽略。既然這一生要成就道業,得老實從孝幹起,修行是來不得半點僥幸的,不能躐等,沒有孝就要大慈大悲,無有是處,不可能的。所以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所有整個智慧德行圓滿的佛,他修行怎麼修成的?首先孝養父母,奉事師長。你看師長、師父、君父,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對父母的態度很自然的移到君父、師父上去了,這大根大本在孝。修身,恭敬回應父母,不敢有絲毫怠慢,因為怕父母不高興,怕父母擔心,「怎麼都沒有應,是不是出什麼事了?」不敢讓父母增加一絲一毫的緊張跟煩惱,心很柔軟。修身、齊家,你家要齊,每一句《弟子規》就是你們家的家道。我們家看不看得到「父母呼,應勿緩」?在哪裡看到?父親對爺爺奶奶,自然孩子就會這麼做了。東北有一句話叫「老貓房上睡,一輩傳一輩」,那很自然。修身齊家治國,團體、國家,團體一定要以孝治天下。有孝了,家庭和樂,家齊。每一個家都和樂,這個國當然安定。

  但團體當中,團體的企業風氣文化也要「父母呼,應勿緩」,下屬對上司的恭敬態度要做出來。但是現在有一個問題,我們現在會要求孩子、要求下屬、要求學生,但自己沒有做。《中庸》裡面有一段話很有味道,「所求乎子以事父」,你對孩子的要求,首先要求你先對你父母做到。「未能也」,就是做不到,要求別人多,反而自己不肯做。「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我們要求下屬的,首先我們自己做到還是做不到?「所求乎朋友先施之」,你希望朋友怎麼待你,你首先這樣先待朋友,這個叫恕道。如其心,自己都沒做到,要求別人,人家心裡不服。「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不正己而求於人當然會有不服、有埋怨。所以這一句在團體當中,也要領導者首先帶頭做,主管首先帶頭做。假如由我們中國帶頭落實孝道,全世界就有福了。大家看,每一句可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每一句經文的義理都是無量的,只要中國帶頭,全世界一定有救,因為現在全世界的目光都看著中國。大好機會,禍福相倚,看起來這個世界現在是岌岌可危,這麼多災難,可是假如中華文化能由中國發揚開來,全世界都學了,那全世界也將走向一個新的世紀,全世界都懂孔子、都懂仁愛、都懂孝道。因為現在苦到人都覺得沒有活路,好像都是死路,競爭、鬥爭、戰爭,所以現在都往東方來找解決方法。

  我們掌握好這個時候,我們中國要當代表、要帶頭,誰來做?和諧中國、和諧世界,從我心做起,大家都是務本。具體的從「入則孝」做起,「父母命,行勿懶」,父母命令我們的時候,決定不可以拖拖拉拉、懶惰,交代的事要趕快去做。從修身來講,就是勤奮、不懈怠、不輕慢、守信用,答應了趕快去做。人現在為什麼不守信用?對父母都不守信用,媽媽說今天幫買一罐醬油回來,馬上說「好」,傍晚回來了,「醬油呢?」「我忘了,明天再買」。明天又回來了,怎麼雙手空空的?又忘了。可是客戶的事都不會忘,父母的事都會忘,客戶都不會忘。所以現在人把利擺前面,把義擺後面,客戶是利。現在有句話叫娶了媳婦就忘了娘,你們的反應是說你們那裡沒有這個情況,是我誤會你們的故鄉了。你就從這些經句看到,人現在不從根本出發,都不知道顛倒在哪裡,而且要人點出來他才省思到了。父母命,行勿懶,領導命,行勿懶,要有大局觀。師父命,行勿懶,師父讓我們發心為正法久住、為苦難眾生,這樣教誨我們。從今天開始,這個就是我的人生目標,每一時每一刻,就為了這一件事情,「當孝於佛,常念師恩」,古聖先賢、佛菩薩最關心的就是眾生能不能得福,能不能離苦得樂。命,行勿懶。

  大家看《地藏經》,佛陀交代地藏菩薩,摩地藏菩薩頂好幾次。諸位學長,你們念《地藏經》的時候有沒有覺得頭皮麻麻的?還是邊念邊想,「那是地藏菩薩的事,不關我的事」,這個讀經叫愈念愈分別、愈念愈執著。地藏菩薩是四大菩薩之一,表修德,修德就是我們一定要學習的,大悲觀世音菩薩,修慈悲;大願地藏王菩薩,廣大願心;大智文殊師利菩薩,要有智慧;大行普賢菩薩,力行,一絲不苟,學一句做一句,絕不玩弄經典。所以普賢菩薩坐的是大象,你看他每一步聚力萬鈞,沒有絲毫虛的東西。而且是廣大,普賢,普,橫遍十方;賢,豎窮三際。他這個榜樣超越時空,讓人們效法。我們看歷史當中,岳飛是孝子,他母親在他年輕的時候給他刻了四個字,「精忠報國」,終身奉行。我看不少學長都到香港去見過師父,見了,感激老人家,更重要的是師長給我們的教誨,終身要奉行,這個是最重要的。我們韓學長念念為眾生,不要為自己,隨緣妙用。雖然他見了師父,你們見了沒有?你們不要這麼分別,重實質不重形式。以後有見過師父的統統要講,不然你們下輩子會得愚痴果報,因為你們沒有供養。不能藏私,「物雖小,勿私藏」,可以利益人的,統統歡歡喜喜布施出來。

  岳飛終身效忠於國家,連被君王誤會了,要置他於死地,忠心不二。可是更讓人動容的是什麼?因為岳飛帶領的軍隊紀律非常好,「凍死不拆屋,餓死不當賊」。哪怕在冰天雪地沒有房子住,要凍死了,他都不佔老百姓的房子;哪怕餓死了,決定不拿老百姓的食物。這樣軍隊當然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金兵一聽到岳飛,手腳發軟。結果最後還是被十二道金牌給治死了,孤臣無力可回天,為什麼?福報,這是國家的福報問題。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這一生能做多少,盡心盡力就好,別罣礙。別陷到事相上面去,愈做愈痛苦,愈做愈悲傷,最後回不了老家就麻煩了。我們馬來西亞的華教能這麼興盛,依賴於很多大老對華教的整個保護跟弘揚,其中沈慕羽老先生,老人家活到九十七歲。你看他的父親給他取這個名字,也是父母命,慕羽,仰慕關羽,關羽的精神義薄雲天,過五關、斬六將,不為名利所污染,桃園三結義。而沈老一生盡對於祖國文化的道義,進監獄好幾次,如如不動,這也是「父母命,行勿懶」。現在師長教我們扎三根,「父母命,行勿懶」,在一個地方推展文化,十年不要動,教化是百年大計。甚至效法師父,除夕、大年初一不放假,上課。師父有沒有叫我們大年初一要上課?老人家沒這麼講,代表什麼?我們現在人不好直接講,講了不想做,不高興了。盡心盡力表演給我們看,就看我們看懂多少。教學最重要的是持續不斷,自己薰習,帶動大眾薰習。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既然要從事教育,最重要的是把大眾得利擺在第一位。其實大眾得利,決定自己得利,愛人就是愛自己,一體的。師父這些行持都有深意,為什麼老人家留在香港?香港經濟發展很大,造的罪業也很多。而且老人家在香港,我們整個祖國大陸這些弟子們就很安心,大家認真修學,把整個災難盡量把它化解掉。老人家從澳洲一飛回去,馬上就講經,都沒有怎麼休息,都給我們表法。

  接下來講「父母教,須敬聽」,父母教誨我們的時候,要恭恭敬敬的聽受,這是受教的態度。一個人能受父母教,出社會就能受領導跟長者的教誨。孟子接受孟母的教誨,有一次他學習,逃學回來,孟母抓住這個機會,把織的布就切斷了,「子不學,斷機杼」。年幼的孟子當然非常震驚,母親告訴他,「你逃學,不認真學,就像這一塊布,織了這麼久,最後斷了、廢了。學習不能半途而廢,要精進不懈才行」。孟子記住了、敬聽了,成為亞聖。我們肯敬聽,這一生一定可以成就道業。接著「父母責,須順承」,父母責備我們的時候,要順從父母的教誨意思。這個「承」是什麼?承接這個教誨,把它改正過來,不能講完又犯,那更生氣。不忍心因為自己做錯的事,再讓父母傷心了,順承。

  這節課就跟大家先談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