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辦學先搞什麼?就是培養老師  (第二五六集)  檔名:29-519-0256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論機,則有當機與不當機之別。三根之中,誰最當機,古說不一,今當明究」。三根是上中下,到底淨宗這個法門哪一種根性是最當機的?自古以來,許多祖師大德的講法不一致。念公老人說今當明究,現在我們應當明明白白的來研究這樁事情。「蓋以世尊五時說法,均是隨機設教,應病與藥」,研究要有個依據,還離不開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的教學,他教學可以分為五個階段,叫五時。這五個階段就像我們現在辦學校一樣,先辦小學,再辦中學、再辦大學、再辦研究所,他一層一層的把學生往上提升,這給我們很好的啟示。我們現在想搞一個一條龍的學校,就是這個辦法,就是向釋迦牟尼佛學習。你看他頭一個,這最重要,他一開悟,這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把宇宙之間性相理事因果,這開悟是徹底明白了,而且一絲毫錯誤都沒有,成就了圓滿的智慧。他怎麼成就的?從定功上,從禪定上,從修定入性定,這一點我們不能不懂。我們今天心散亂的,修定是把這個散亂心逐漸逐漸放下,讓這個心意識集中。放下一切雜念,《華嚴經》上講的,執著放下、分別放下、起心動念放下了,這是修定。到起心動念放下時候,性定就現前,自性本定。到性定現前的時候,一切就通了,那就是佛在《華嚴經》上講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全現前了。如來是什麼?如來是自性。你自性裡面的智慧、德能、相好統統出來了,完全明瞭了,這像什麼?這像我們今天想要辦學,辦學先搞什麼?就是培養老師,你沒有老師怎麼辦?所以先培養老師。

  我早年在台灣文化學院,那個時候叫文化學院,現在擴展為大學,文化大學。我在文化學院教了五年,教哲學系三、四年級,佛經哲學,我記得一個星期四堂課,我在那裡教了五年。這個學院,學校是張其昀先生他創辦的,我們從他的做法得到很好的啟示。他辦這個學校之前,他辦個研究所,研究所規模小,人少,他招的是什麼人?招大學畢業生,裡面有碩士班、博士班。辦了幾年之後,這學生畢業出來,他就辦學院,他訓練的這一批博士、碩士,就都到學校裡面去擔任教授、副教授、講師,一個都沒有外流,全部都留下來,這是好辦法,真聰明。所以他的學校辦得很成功,為什麼?老師都是自己學生,觀念、想法、看法都一致,我非常佩服他這個做法。所以我就想,如果將來我們要想辦佛學院、辦宗教學院的時候,一定要先搞研究所,先培養一批師資。釋迦牟尼佛這一悟之後,三七日中講《大方廣佛華嚴經》,那就等於是培養師資,先搞這個。這個完了之後,你看再開「阿含」,阿含十二年,這十二年是佛教的小學。十二年結束之後,再講「方等」,方等就好比是中學,方等八年;再講「般若」,般若是佛經裡面的精華,最主要的部分,般若是智慧,講二十二年。你看他講經四十九年,般若就二十二年,就曉得這是佛經裡最主要的一部分。最後,《法華經》八年,那就像研究所,他是這樣子教法。最後入滅的前一天講《涅槃經》,《涅槃經》是什麼?最後的遺囑,對後人的期望,對後人的交代,這《涅槃經》。這是釋迦牟尼教學的一個次第,五時說法。均是隨機設教,看著學生學習的程度往上提升,叫應病與藥,好像大夫給病人治病,你害的是什麼病給你什麼藥。

  

  節錄自:02-039-0036淨土大經解演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