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第六十五集) 2001/8/6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5-013-0065
諸位同學,大家好!請掀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科會》第二十二面,經文第六行看起:
【道之含覆。包弘天地。不達之人。自作罣礙。】
這一小段意思還沒有講盡。佛在《楞嚴經》上告訴我們:「性空真覺,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這幾句話非常重要,可以說將虛空法界、國土眾生的來源給我們說出來,到底從哪裡來的?這幾句話說得很深。真性,它不是物質,所以稱它作空;它不是無,所以稱它為真;它永遠是靈明不昧,所以稱它為覺。空、真、覺都是形容「性」。在有情眾生,佛學裡頭的名詞稱為佛性;在無情眾生,它的名詞稱為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個性,不是兩個性,佛為說法方便起見假設的名相,「名可名,非常名」,名相是不得已而建立的,便於溝通,便於說聽,這是方便法。從方便法裡面,我們要去體會真實法。
「性」,是自己的本能,禪宗裡面講「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就是指這個。禪宗教學的目標,明心見性。諸佛如來圓滿的明心見性,法身菩薩雖然明心見性,不圓滿,明不圓滿,見也不圓滿,但是他所見的、所明的是真的,不是假的。佛在經上有個比喻說得非常好,他用晚上月亮來做比喻:佛的明心見性是十五滿月,一絲毫欠缺都沒有;等覺菩薩就像十四的月亮,還不是到真正的圓;初住、二住的月亮就像初二初三的月牙,我們講蛾眉月,那是真月,那不是假月,不是水中之月,水中之月是假的,不是真的。祖師大德把水中之月比喻做觀行位,把捏目所見之月,《楞嚴經》上講的,我們把指頭在眼睛裡頭深深的按下去,看外面東西兩個相,我們看月亮看兩個月亮,兩個月亮有一個真的,一個假的。那個假的是捏目所視,相似的月,相似,比水裡頭那個真,相似的。用這來比喻什麼?真的月就是分證位,我們分證位是法身菩薩;相似位,四聖法界的聲聞、緣覺、菩薩,他們見的是相似的,沒有見到真實。六道凡夫修得很好,所見的是什麼?水中之月,觀行位,也不錯了。有很多人一生連觀行位水中之月都沒有見過。這比喻我們不難體會。
真性,它明、它覺、它清淨,它本來就是這樣,本來就不染污,本來就不迷惑,所以用空、用真、用覺,而且它的範圍都是等虛空遍法界。覺是什麼?知覺,在眼曰見,在耳曰聞,見聞覺知的範圍多大?都是盡虛空遍法界,超越空間、超越時間,過去能見到,未來也能見到。這個我們聽起來似乎很玄,好像今天的科幻小說一樣,但是這是真的。我們今天把佛性迷了,迷了的時候,我們起心動念是假的、是妄的,不是真性。性是真的,我們用什麼?我們變了,用識,性變成識。這一變成識,識裡面就帶著妄想、分別、執著,於是把我們的空,我們現在心不空,心裡頭有牽掛,牽腸掛肚的事情太多太多了,不空了,「空」沒有了;「真」也沒有了,全是虛妄,虛情假意;「覺」也沒有了,覺沒有就變成迷,這是凡夫位。凡夫跟佛陀就是這麼一念之差,覺跟迷。
凡夫一念覺,凡夫成佛;佛要一念迷,佛就變成凡夫了。兩個會不會交換,會不會再輪流?佛告訴我們沒有,凡夫成佛之後永遠不會再迷。《楞嚴經》上有個比喻:好比金,金在礦裡頭,跟礦石、泥沙混在一起,那就好比是凡夫位。經過修練,就好像我們開採,經過鍛鍊把渣滓統統捨掉,純金出現,那就好比我們修行成佛,純金絕對不會再變成礦石。佛在《楞嚴經》上用這比喻來給我們說。
所以今天無論是真心、是妄心,它的範圍都是周遍法界,但是真性「清淨本然,周遍法界」。諸佛如來如是,我們也如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是講法身菩薩、諸佛如來在十法界裡面應化。他是怎麼來的?不是他有意思來的;「眾生很苦,我去幫助他、度他」,這是凡夫。為什麼?他起心動念了。他確實有感應,眾生有感,他就有應,感應道交。眾生有感是有有心的、有無心的,無心也有感。有心是有求,有求必應。我們是有心去求,佛菩薩是無心而應。我們無心裡面有求,實際上那就緣成熟了。緣成熟了,雖然我們還沒有求的念頭,佛菩薩也應了,這叫做冥感顯應。感應有四種:顯感顯應、冥感冥應、顯感冥應、冥感顯應四種。這就是《楞嚴》上說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這是講佛應。
眾生,《楞嚴經》上也講得好,「妙明真心」,這跟佛沒有兩樣。「譬如澄清百千大海」,這是比喻妙明真心像大海一樣,百千大海是形容大海無量無邊,這什麼海?性海。佛說:棄之,你把它捨棄了,單單認定海裡面起的水泡,一浮漚。起了水泡,你把水泡當作自己,在這裡面生的什麼?妄想、分別、執著,這麻煩大了。不曉得大海是自己,把大海的水泡當作自己,以為水泡就是大海,這就叫迷惑顛倒。
佛的身是什麼?佛的身叫法身。法身是什麼?盡虛空遍法界依正莊嚴一個身,一個大海,他知道那大海是自己。凡夫有沒有離開他?沒有離開,把大海水泡當作自己,這水泡跟那水泡對立、摩擦,要打仗,要糾紛。什麼時候他覺悟?水泡破就覺悟了。麻煩就是這種堅固的執著很不容易破。破是什麼?迷破了。迷破了,原來只是一個身!所以佛在經上,我們常常念到:「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十方三世佛包括我們自己在內,我們現在是眾生,一切眾生是未來佛,包括我們在其中。
我們今天這水泡它就是不破。怎麼樣才破?覺悟它就破了。所以佛菩薩全心全力照顧自己,大海裡起了無量無邊水泡,那還是大海。大海哪裡能夠把水泡丟掉?不可能。水泡不承認大海是自己,大海會承認水泡是自己,所以佛菩薩對一切眾生「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同什麼?同體,一個法身;無緣大慈,無緣是沒有條件,無條件的照顧一切眾生。為什麼?因為同體,是自己不是別人,哪能不管?我們想想這個意思,細細想想這個道理。
佛菩薩冥應、顯應,照顧一切苦難眾生,苦難眾生不領情,還要加以毀謗,還要加以陷害,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我們對佛菩薩侮辱、毀謗、陷害,佛菩薩有沒有傷害?沒有。就好比說你那水泡不管你怎麼作為,你傷害不了大海。你可以傷害別的水泡,水泡跟水泡兩個衝突,你們可以有傷害,但是大海決定不受傷害。我們從這裡體會到,覺悟的人不會受傷害。傷害誰?傷害的是自己,這道理很深。所以佛菩薩回過頭來看眾生,「可憐憫者」,好心幫助還不接受、還排斥。但是不管你怎麼樣排斥,佛菩薩的照顧決定沒有間斷。所以我們講的念佛人,佛念眾生。佛念眾生沒有間斷,眾生念佛有間斷。佛念眾生,真心;眾生念佛,妄心。我們要是用真心來念佛,立刻就感應道交。
凡夫不曉得這個道理,不知道『道之含覆,包弘天地』,這個「道」就是真如之道,前面跟諸位說過了,就是自性。這地方「弘」,做「大」講。『不達之人』是凡夫、六道凡夫。四聖法界裡面稍稍有相似的通達,不再執著水泡是自己,但是水泡還沒破,已經快要到破的邊緣,還沒有破,這是四聖法界。他們也不會再退轉,不會退到六道。我們講三不退裡頭,那是叫位不退。四聖法界位不退了,保證不再墮落到六道去輪迴。往上提升的速度快慢在乎自己的精進,所以說精進是菩薩善根,菩薩唯一的善根;凡夫有三善根,菩薩只有一個善根,精進。諸位要記住,「精」就是純而不雜,那才叫精;「進」是進而不退,這就是我們常常講的「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就是這個意思。這是用《楞嚴經》上這幾句話,把『不達之人,自作罣礙』補充出來。再看底下一段:
【善惡之事。由人心作。禍福由人。如影追形。響之應聲。】
這是第四段。善惡由心,佛在此地用比喻讓我們去體會。『善惡之事』完全是『由人心作』,心要不作,事有沒有?事有,沒有善惡。這道理你能懂嗎?確實有其事,但是沒有善惡。什麼人做這事情?諸佛菩薩、阿羅漢應化在世間,他們做的事,佛法裡頭給它另外起一個名字叫「淨業」。他做的善也是淨業,做的惡也是淨業。為什麼?他沒有善惡的念頭,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是淨業。什麼淨?心清淨。心清淨,身就清淨,境界就清淨,就這麼回事情。正是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裡面所講的:「境緣無好醜(好醜就是善惡),好醜起於心」,不跟這個一個意思嗎?蕅益大師對《楞嚴經》很熟,他有一部《楞嚴經註解》。過去香港有一位海仁老和尚,老和尚一生專攻《楞嚴》,專講《楞嚴》,他採取的註解就採取蕅益大師的註解。我有緣跟老和尚見過一次面,那時候是1977年,我在香港講《楞嚴經》,第二年他老人家就往生,九十多歲。他有六個學生。做他的學生很不容易,聽說《楞嚴經》要能夠背,而且還要背蕅益大師的註解。如果這條件做不到,就不夠資格做他的學生,門檻高。他的幾個學生也都很不錯。
這都是說明事跟心的關係,我們一定要把它搞清楚,絕對不是你聽我這一次講演你就能搞清楚,不可能。你聽了之後,常常放在心上,常常去想,常常去觀察,不定在什麼時候,什麼機緣來了,你豁然大悟,你了解事實真相,然後再肯定外面境界是中立的。你入了這境界有什麼好處?從今之後再不會怨天尤人,不造業了。我們凡夫不了解事實真相,稍稍有一點不如意總是怨天尤人,總是覺得別人對不起我、老天爺對不起我、佛菩薩對不起我,不知道過失完全在自己這一邊,你說可悲不可悲?佛法是清淨法,如果有紛爭,如果有一些糾纏,我們能離趕緊就遠離,決定不受其害。造作罪業的人果報還自受,尤其是障礙弘法利生,破壞和合僧團,果報都是在阿鼻地獄。誰叫你墮阿鼻地獄?「自作罣礙」,這道理要懂。
你的心地純善,無論你做什麼事都是善事,殺人還是善事。佛在經裡說了一個故事,這也是釋迦牟尼佛在多生多劫之前修菩薩道,沒有成佛之前修菩薩道,也修得很不錯,真有道行。有一次跟著商主坐在一條大船上渡海。古時候講商主,用現在話就是貿易團,大家一起結伴去經商。這一條船回國,帶了許許多多的財物,其中有一個人起了貪心,想把船上五百個人,想把這些人害死,把這些財物獨佔。這個修行的菩薩有他心通知道了,這個人利令智昏,沒法子救他。如果你要是勸他,他頭一個殺你,你怎麼知道我的祕密?殺人滅口。菩薩在這時候怎麼辦?只有一個選擇,趁他不備把他殺掉。菩薩開了殺戒,這殺生、殺人。他有沒有犯戒?他沒有犯戒,叫開戒。他不是犯戒。開戒什麼?把所有人統統都救了。那五百五十九個人被救了還不知道。這一個起惡心謀財害命的人也被菩薩救了,為什麼?他這事情要是做成功,他將來墮阿鼻地獄。菩薩把他殺掉,使他這個心雖然起了,事沒有做成功,他不墮阿鼻地獄,救了他,統統都救了。所以他做的是善業,他心善幹什麼他都善。
「善惡由人心作」,總要由自己的心做,這個人就是當事人,沒有例外的。怨天尤人的人都是不達之人,自作罣礙,那有什麼法子!『禍福由人』,禍福是講果報,你心善,你做的事情善,你一定得善福;你心不善,你做惡,你得的是禍害。禍害你自己一定要受。《太上感應篇》一開端就告訴我們,「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就是這道理。而佛在此地講「善惡之事,由人心作」,比《太上感應篇》那兩句說得還要明顯。唯人自召,怎麼召法?佛在此地說:「由你自己心裡做的。」你心善,事事皆善;心不善,事事都不善,就是這麼個道理,所以果報還自受。
下面用比喻來告訴我們,『如影追形,響之應聲』,這就是講善惡追著人。我們佛門裡常講,「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多麼可怕!世間東西沒有一樣你能帶得去的,什麼東西帶得去?業力帶去了。業力遇到緣,果報就現前了。明白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斷惡修善還要等到別人來勸嗎?哪有這種道理!擺在我們面前是利害、是禍福,於是趨吉避凶,遠禍近福,這個因都在斷惡修善,斷一切惡、修一切善,這就對了。
形跟影好懂,我們走在太陽底下都有個影子,影不離形,就好像善惡業一樣,永遠追隨著你,它不會離開你。如「響之應聲」,響,在山谷裡面我們長嘯一聲,立刻就有回音,響是回音。這些事情我們在經驗當中遇到的太多太多了。現在有許多建築物、大廈裡頭也有回音,特別是圓形的建築物。這比喻我們容易理解,佛用這比喻說明禍福追人。再看下面一段:
【戒行之德。應之自然。諸天所護。願不意違。感動十方。與天參德。功勳巍巍。眾聖嗟歎。難可稱量。】
這是第五個小段,戒行參贊天地的化育,這種功德有多大。參是什麼?參與,參與天地化育之大德。天、地、人,在中國古代稱為三才。佛在此地給我們講,「眾聖讚歎」。『戒行之德』,持戒、行善,再加上有道德的這些人士,這一句裡面就包括三樣,持戒、行善、道德之人。戒有大小乘之分,善的功德也有差別。佛在經上講戒,一般講原則,三聚淨戒,通常我們提到戒律想到的都是屬於「律儀戒」,律儀戒裡面止持多;「饒益眾生戒」,饒益眾生、利樂有情,這個裡面作持多;「攝善法戒」,是對自己的。饒益有情是利益眾生的。我們都要懂得。
要認真、要細心,努力去學習,明瞭佛制戒的因緣,從制戒因緣裡面就體會到善惡的原理原則,你能體會到。然後要了解佛所制定的每一條戒,理論的依據是什麼,相狀是什麼,所謂戒相、戒行,以及這條戒、這個教誨,怎樣落實在自己實際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這就講求開、遮、持、犯。你要不把它搞清楚,怎麼能受持?條條都搞清楚、搞明白了,戒律是活活潑潑的。所以戒律稱為清涼、戒律稱為解脫,哪裡像現在一般人看到:戒律是吃人的、戒律是束縛人的。他全搞錯了,他不了解戒律是一門大學問,博大精深,他的的確確望文生義。諸佛如來看到,古人常講:「望文生義,三世佛冤。」三世佛都喊冤枉,你把佛的意思完全解錯了。
三學,「戒、定、慧」三學,大學問!就是五戒也不簡單,不要看輕了。人往往把五戒十善看輕了,它是屬於根本大戒,你不了解它的好處,你怕它、畏懼它。聽到經、論,講理還不錯,可以去聽聽;聽到戒律,嚇死了,不敢來了。所以我過去常講:「講經、講論的聽眾還很多;如果講戒,沒有人來聽了。」為什麼?他坐在那裡聽到,句句都不舒服,都好像在那裡罵我、在那裡教訓我;算了,不來了!他受不了。所以戒律很難講。戒律要講得真正透徹,才能叫人聽到生尊重心、生歡喜心、生敬畏心、生慚愧心。
佛家沒有「戒」、儒家沒有「禮」就完了。為什麼?只有學問,沒有行持;只會說,做不到。我們不明瞭這個道理,要不是腳踏實地去做,我們這一生幹的依舊落空,這不可不知道。經講得再好,講得天花亂墜,出不了三界,換得來生一點有漏福報。講經說法這是善,善感的是福報。因為你做不到,你沒有戒行,你沒有善德,你出不了三界,道理在此地。所以說老實話,佛法講到最後,「重實質,不重形式」,這意思裡面就很清楚包含,「佛法重實行,不重言說」,這道理不能不懂。如果對事實真相不了解,疏忽了、大意了,這一生很可惜!為什麼?空過了。這機緣好不容易遇到,「百千萬劫難遭遇」,怎麼可以輕易空過?
底下這一句『應之自然』。「戒行之德」是感,我們前面講感應,有顯感、有冥感,戒行之德是屬於冥感,並沒有求,什麼都沒有求,沒有求財,也沒有求名,也沒有求利養,也沒有求佛菩薩加持,戒行自自然然跟佛菩薩就感應。佛菩薩隨緣現相,不變本性,所以叫自然。也就是前面跟諸位所說的,「由人心作」,佛菩薩應化到這裡來,他心裡頭沒有善惡,你們眾生有善惡。善惡是什麼?還是分別執著。他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他是什麼境界?他是不二法門的境界,我們都是落二三。善惡是二法,禍福是二法,我們落二三,落二三是凡夫。他們應化到這世間來,他還住一真法界,所以對他來講是淨業,對我們來講是善業跟惡業。這裡頭我們要明瞭。離開兩邊,祖師大德常講,「兩邊不住,中道不存。」這是什麼?心清淨了,住在世間不管造作什麼業,全叫淨業。
念佛人要修淨業,「心淨則佛土淨」。我們要是不曉得這個道理,不懂得祕訣,淨業怎麼修法?淨業沒離開我們生活,沒有離開我們工作,沒有離開我們日常的應酬,全是淨業。釋迦牟尼佛為我們示現的、祖師大德為我們示現的;古大德當中,中國人家喻戶曉的濟公長老為我們示現的,濟公長老是淨業。民國初年金山活佛,鎮江江天寺就是金山寺,金山寺那時候有一個法師叫妙善,跟普陀山往生的妙善法師名字完全相同,不是一個人。那個人的行持也跟濟公長老差不多,人家修的是淨業。還有一些祖師大德修的是淨業,他不太明顯,我們很不容易看出來。印光大師修的是淨業、虛雲老和尚修的是淨業,入不二法門就是修淨業,你還在二三,你的業就不淨。修淨業的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生實報莊嚴土,這個位次高、品位高;修善業的人因為二三還沒離開,還沒有歸一,你生的是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這就有差別。好,現在時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