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圓覺經—修行成佛的方法  (第五集)  1981  檔名:09-009-0005

  (請從09-009-0005a音檔開始)

  第一頁第九行:

  【與諸眷屬皆入三昧。同住如來平等法會。】

  我記得這個幾句好像上一次講過了,因為這是一個段落,經的序分是分兩個大段,到這個地方是一個大段落,就是六種證信到此地,下面是發起序,所以說是上一次講絕對不會留這幾句而不成為一個段落。請接著看底下經文:

  【於是文殊師利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這個六種成就已經說完了,法會就從這個時候開始,於是文殊菩薩在大會裡面也是代表我們啟請。這幾句話,就是本經的發起,而文殊菩薩正是發起眾裡面的上首菩薩。這一章,文殊菩薩這一章,嚴格的講,從這個地方開始。我們仔細研究本經的經文,確實是具足發起全經的義趣,文殊菩薩在此地提出了三個問題(經文後面我們也讀到),第一個問題他問,「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這個問題對我們來講,實在是太重要,簡直就是可以說,問修行成佛的方法。我想這是自古以來每一個修行人,所迫切需要知道的問題。其次,他又提出菩薩「發清淨心」,這個經文等一下大家要注意,特別注意「清淨」兩個字,清淨心就是菩提心,沒有菩提心決定不能成就,所以諸位要想成就一定要發清淨心。「遠離諸病」,這個病就是指的煩惱無明,這是我們的大病。第三個問題,那是問到我們的身上來了,就是末法時期的眾生發大乘菩薩心了,怎麼樣才不會墮落在邪見裡面。這個問題可以說在今天來講,是我們切身的問題,我們看有許許多多發心修行的同修都墮在邪見,非常非常的可惜。

  他這三個問題就貫穿了全經,我們看世尊答覆的地方,在這一章裡面佛是總答,也就是從綱領上來答覆。全經可以分為信、解、修、證四個大段落,我們在每一章的經文裡面,佛都跟我們指出修行人的毛病以及如何來對治,由此可知,成佛這一樁事情不難,難在不明正理,不曉得如法修行,難在這個地方。我們在一切大經裡面,像昨天我們談到的《彌陀疏鈔》裡頭也有這樣的文字,所有的障難,障了誰?障了迷惑顛倒愚痴之人,這種人才會有障、才會有難。如果是信心堅定、心地清淨的人,他沒有難,他也沒有障。這個問題也就連帶產生,如何叫我們常覺不迷?這個是大問題,哪一個人願意迷惑顛倒?迷惑顛倒是遭難,是遇到障礙的原因。如果想不迷,正覺常常現前,只有一個辦法,初學的人來說就是依善知識,只有這一個辦法。我們在座同修,有許多是老同修,你們過去聽過《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那是小乘經,經文一翻開,第一個小段,就叫你要參訪明師。所以老師是成敗決定的關鍵所在,你能夠遇到一個好老師,那你就成功一半了。

  像《華嚴經》裡面善財做一個修行的榜樣,善財的老師是文殊師利菩薩。也許你會問,善財運氣好,遇到文殊師利菩薩,我們到哪裡去找文殊師利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在你眼前你也不認識,那就無可奈何了。老師那裡成就了之後,也不是就是一切都了了,還要到處去參學,善財五十三參。老師那個地方成就的是什麼?跟諸位說,成就的是定功、智慧、神通、辯才,成就這個,成就了根本智。然後再出去參訪,博學多聞,成就真實的智慧。由此可知,從初發心到你成佛以前,都不能離開善知識,都不能離開老師。初學的人一個老師,你跟老師究竟跟多久?不一定,而是以根本智現前為一個段落。你跟這個老師三天你根本智得到了,那你三天就畢業了;三十年才得到,那你就三十年畢業。總而言之一句話,根本智沒有得到之前不能離開老師,為什麼?你要離開老師怕的是邪見,墮到邪見裡頭去。你在老師面前等於說老師領路,老師帶著你,不會走錯路,走錯了他負責任。這就好像我們培養一個小孩一樣,他還不能夠自立之前,一定要依靠父母;等到他獨立了,那他就不依靠父母。我們初學也是,沒有得到根本智以前,就像個小孩一樣,必須要有依靠。

  所以在這一章裡面,確確實實是本經的發起。經文裡面說,菩薩在大眾當中,從自己的座位起來,『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這個都是禮節。學佛的人先要從這個地方學起,諸位必須要記住,誠敬是入佛之門。你看看每一位菩薩請法的時候,都是這樣的虔誠恭敬,所以他才能入門。前面是身業禮敬,『而白佛言』,這個「白」是下對上。下對上喊白,上對下叫告,告訴你,這些都得要學。我們現在也沒人教了,小孩對著長上:我告訴你。告訴你是長輩對底下說話,現在也沒人教,也不會有人怪你,但是總得要學。

  向下就是文殊菩薩白佛的言詞,這個文長,我們一段一段的念:

  【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來法眾。說於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

  這就是剛才跟諸位介紹的三個問題的第一個問題。『大悲世尊』,這一句是讚佛。我們在《華嚴經》讀普賢十大願王,「禮敬諸佛」,我們看到,前面是禮敬;「稱讚如來」,這也是禮敬。「大悲世尊」就是讚歎如來,就是稱讚如來具足廣大平等的慈悲心。慈能與眾生樂,悲能拔眾生苦,我們常講救苦救難,稱之為大悲。這個慈悲心是從真如本性裡面流露出來,這叫大。不是心意識裡面生出來的,心意識裡面生的慈悲心不大,那個我們平常講愛緣慈,眾生緣慈,不能叫大慈,大慈一定要稱性。本經是一乘了義的經典,所以它的著眼都是在見性,與《華嚴》、《法華》、《楞嚴》是相同的,這個教義都是相同的,著眼點都是一乘。特別是佛在《法華經》裡面曾經跟我們開示的說,末法時期有人來問佛法,都應該跟他說大乘,不跟他說小乘,這個話意思非常之深。為什麼?末法時期修小乘法,跟諸位說,我看十分之九十幾都墮在邪見裡去。那就是說這個社會不是修小乘的環境,而是修大乘環境。這個裡面的道理我不能在此地跟諸位細說,我只提醒諸位這個環境不適合修小乘。但是,如果沒有小乘的基礎,大乘法不能成就。那怎麼個學法?要以大乘心修小乘法奠定自己的基礎,這就對了。小乘心修小乘法或者修大乘法,這個麻煩就大,會走錯路,這個岔路太多太多了。

  『願為此會』這一句以下,這就是請法之詞,就是求釋迦牟尼佛為現前這一次法會,『諸來法眾』就是指前面所說的十萬菩薩,皆入三昧這些大眾。皆入三昧,諸位要記住,這個法會是平等大會。請的意思有三點,這個是第一點,就是請佛說如來的因心,因是講最初的發心,什麼樣的因緣你修行成佛了。就是請教釋迦牟尼佛你是怎麼修成佛的,請你說出來給我們做一個參考,我們也好依照這個方法來修學。諸位想想,這多重要!

  先說『如來』,「如來」在此地,表面上是指的本師釋迦牟尼佛,實際上是指的真如理體。佛在《金剛經》裡面明白的解釋著說「如來者,諸法如義」,這樣的解釋我們人人都有分,如果解釋為釋迦牟尼如來,那我們就沒分了。但是諸位必須要曉得,一切大乘經裡面所說的諸佛菩薩依正境界全是自己。你要不相信,你看《法華經》,你看智者大師的《法華文句》,你看清涼的《華嚴疏鈔》,你要不曉得這個意思,那就心外求法,不解如來真實義。所以大乘法它的好,就是字字句句確實都是歸於心性。我們把大小乘要是仔細的比較上來看,小乘法是心外求法,無怪乎在楞嚴會上說它是外道,心外求法。大乘法裡頭決定沒有這個情形,可是我們今天說大乘法,在我們思想觀念當中還是心外求法,那我們真是連二乘都不如。

  通常的解釋,「如來」是佛的十號之一。這個十號是通號,十號就是我們自性理體本具的十種德能,十就是一,一心本具。一心的功德無量無邊,哪裡說得盡!古德這個說法是把無量無邊的德能歸納為十點,就用十號來代表,這是十號裡面的第一種稱號。一般的說法,如是不動,不變的意思。從來沒有動過,從來沒有改變過,如如不動。我這麼一說,老參的心裡頭有數,是說的什麼?真如本性。《楞嚴經》裡面講的,六根根性。交光法師教給我們「捨識用根」,根是什麼?就是如。識是什麼?識不如了。我們常講不如法,捨不如法用如法,就是捨識用根。用識不自在,煩惱無邊。你看看第六識的分別妄想,第七識的虛妄執著,第八識落一些染淨善惡的印象,就搞這些東西,這些叫妄心,這些是不如法。去了這些東西,不用這些東西,我們用根性,我們見色用見性見色性,就不是見色塵了。眼識見的是色塵,見性見的是色性;耳識聞的是聲塵,可是聞性聞的是聲性。所以諸位要是用六根根性,這個六根的根性是「如」,永遠不變,永遠不動。

  《楞嚴經》裡面十番顯見,就是講見性,說明它是真實,它絕不是虛妄的。你會用這個了,外面這些色,就色性,色性也是如,妙極了,一如一切如,無有一法不如。經本一掀開「如是我聞」,那個「如」字的意思妙極了。這個如的意思說不盡,可以說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說個什麼?就是說個「如」字。千經萬論就是說個「如」字,說不盡。幾個人能夠曉得這個意思?見性的人就曉得了;換句話說,捨識用根的人就曉得了。如果你還是用心心所,你決定不曉得。你所曉得的,聽說而已,自己沒有見到,只是聽說而已。經上看看有這個說法,在哪裡聽經,我聽說這個樣子,自己沒證得。如果諸位能夠捨識用根的話,當下就證得。

  這個如來就是自己。「來」,來是隨緣的意思。「如」,不變。不變而隨緣,這就叫「如來」。如來就是佛,這樣叫佛。我們就這四個字來給諸位解釋解釋,佛是如來,不變隨緣;菩薩,隨緣不變。我們現在隨緣,隨緣裡頭學不變,這是菩薩;隨緣隨著變,這就是凡夫。凡夫,你看眼見色心裡起分別打妄想,這會變。耳聞聲也在那裡分別、執著、打妄想,隨緣隨著變是凡夫。菩薩是隨緣裡面練習不變,歷事練心,練什麼心?練真心,這個叫真修行。二乘人怎麼樣?二乘人是不變不隨緣。所以二乘人是如而不來,他不變;不變,他也不來,他不隨緣。由此可知,佛法的教學最為可貴,最為殊勝的就是菩薩法。菩薩心廣大無邊,往來六道,雖然與六道眾生和光同塵,他並不染;乘願再來,不住涅槃,不住生死。凡夫住生死,二乘住涅槃,菩薩是生死、涅槃都不住,所以叫做「無住涅槃」,《金剛經》裡面講「無住生心」,這是菩薩。

  菩薩學佛,學佛在一切境界裡面不為一切煩惱所動。佛門裡有個俗話說「八風吹不動」,什麼叫八風?八風裡面第一個就是利,與你有好處了,心動了。一個人要能夠做到利害不動心,無動於衷了。這個時候凡是動的,為境界風所動的,跟諸位說,不是真心,是妄心。真心,前頭講過,如如不動。八風所謂是利、衰、毀(毀是毀謗)、譽(我們今天講榮譽)、稱(是稱讚)、譏(是譏毀、諷刺)、苦、樂,包括物質上以及精神上的享受,都能夠不動心,境界現前心是平等的,你到這個境界,你就曉得,你心意識都不起作用。心意識不起作用起的作用是什麼?起的作用是六根根性,這是六根根性起作用。我們要學佛就得從這個地方學起。

  學佛的目的一定要成佛。我們不要說成佛,真正發菩提心的人,心地必然是一片慈悲。只顧自己不顧別人的,或者是只顧我自己這個道場,而不顧別人那個道場的,沒有慈悲心。菩薩的心是平等的,看別人跟看自己一樣,看一切眾生跟看自己一個道場一樣,沒有這樣的心不能作佛。沒有這樣的心,再跟諸位說,念佛也不能往生。我跟大家說老實話。為什麼?凡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都要發菩提心,因為西方極樂世界是大乘法,不是小乘法,小乘種不生,所以你的心量要大。我們力量做不到那沒辦法,但是我們的心一定是圓滿的,心一定是平等的,事上有不平等。譬如說我們想替人家做什麼,想幫助人家,人家不要你幫助,人家不接受你,不是我們心不圓滿,而是眾生有障難,障礙在他那一邊。所以菩薩所修學的沒有一樁不是圓滿的功德,這個圓滿是從發心就圓滿。像阿難在《楞嚴經》裡面所說,意思是一樣的,「發意圓成」,圓滿功德,功德就是圓滿。我還沒做,沒做就圓滿了。你們再不相信,看看梵網戒裡面,你看看大乘戒裡面,大乘戒是論心不論事,心圓滿就圓滿,不論事。小乘戒是論事不論心,一定要事圓滿,發心不算圓滿;大乘一發心就圓滿了,這是我們要學習的。

  講到如來,經上常講如來有三身,有法身,有報身,有應化身,像這些我們都應當要曉得。而法、報、應三身,是一而三,三而一。也許諸位常常從經上看,要登了地,這才證得報身。我們現在有沒有三身?跟諸位說,我們現在也具足三身。雖然具足三身我們自己不能證得,正如同我們具足了六根的根性,可是我們不能證得。再說得淺一點,淨土裡面講的一心不亂,我們每一個人具足理一心不亂,但也是不能證得,你說冤枉不冤枉?諸位果然要是證得了,你才恍然大悟,所謂是「圓滿菩提,歸無所得」,為什麼?早就具足了,就是沒發現,就在現前,從來也沒有離開過。

  接著這底下就要緊的事情了,就是「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這個地方的「如來」就是叫我們自己,就是說我們現在,我們在凡夫位。最初的根本,大家要注意「根本」這兩個字,這「本起」,注意這個「本」。我們這個修行所以不得力,所以不成就,根本沒有找到,沒找到根本,不知道根本是什麼。已經成佛的那些人,他們是再來人,他們是過來人,他們為什麼成就了?他們修行找到了根本。那他最初根本,他用的是什麼心?他修的是什麼行?實際上文殊菩薩在此地也說出了,因心而曰清淨。(09-009-0005b音檔從這開始)淨清心,唯有自性才是清淨的。你們想想看,第六意識不清淨,第七末那識不清淨,第八識也不清淨,前五識勉強說個清淨,但是它被第六、第七染污了,所以也不清淨。八識五十一個心所,連帶不相應的二十四法,二十四種行法沒有一個是清淨的。所以不要看到,佛是用清淨心修行,我現在的心好清淨,行嗎?你還有我,我就不清淨了,我是什麼?人我執。還有一個我很清淨,很清淨就不清淨,很清淨,法執。你看有我執、有法執,你清淨個什麼?所以說八識二無我永遠的離開了,這才算是清淨。有了八識二無我,就不是清淨了。

  特別要注意,本經是一乘了義經典,所以它的標準是第一個標準。這個清淨心就是楞嚴會上所說,「如來藏清淨本然」,也就是本經裡面所講的「清淨覺相」。換句話說,沒有到清淨程度的相是什麼相?迷惑顛倒相。你自己不曉得,為什麼?在清淨人眼睛當中看得清楚。就是好像你醉了,你喝酒喝醉了,你看那些醉人都醉了,你也不曉得你醉,你也沒有看到別人醉,旁邊那個清醒的人看到,一個個都醉倒,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幾時清醒過來?這很重要的問題。我們在這一章一開頭就看到文殊菩薩提出這個根本問題,成佛之道,因地心的問題。這個清淨心也就是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物的這個心,是清淨心。由此可知,六祖大師當年在黃梅參學的時候,他已經得清淨心,他心裡什麼都沒有,一物都不存在,他這種清淨只有五祖曉得,除了五祖之外沒有一個人知道。發心修道之人,一定要依這樣的清淨心,為我們的修行因地心。我們在四種緣裡面講有親因緣,好比是種子,要以這個種子,這個要緊,非常非常的要緊。

  因地心曉得了,「法行」又是什麼?「法行」就是如法的修行。但是諸位要記住那個如,前頭講的如,如是真如。換句話說,你修行的方法與真如一定相應,這就叫如法,就叫做法行。也就是平常佛門裡面所講的「稱性起修」,性就是如,稱性起修,修就是行,所以「稱性起修」這四個字就是法行。如法之行,是稱性之行。行的是什麼?就是我們日常生活,從早到晚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如果我們六根都會用根性了,所見的六塵塵性就是法行。這個行是佛與大菩薩之行,小菩薩還不夠,還到不了這個境界。佛與大菩薩之行法,也正是清涼大師在《華嚴經》裡面跟我們所說的,此無礙行。一一行通無障礙,怎麼無障礙?人家心裡本來無一物。六祖大師當年,每一天在那裡砍柴,天天在挑水在舂米,一天到晚在伺候大眾,無礙修行,一天忙到晚,本來無一物。這就是清涼所講的,事無礙,理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無礙行。

  要就大乘法裡面來講,菩薩修行歸納起來不外六度,行門的六大綱領。但是,必須稱性,這個六度才叫法行。如果不稱性,這個六度叫事行,不稱性。說到這個地方,諸位也應該有所警惕,大乘佛法發心的,它的關鍵就是在「清淨因地」。清淨因地,穿衣吃飯都是法行,何況六度?無有一行不稱性。既然心清淨了,清淨心就是圓滿大覺,換句話說,就是稱圓覺的法性,與法性沒有兩樣。圓覺法性就是我們自性,自性裡面本來就沒有貪。本來無一物,哪裡有貪?貪從哪裡來的?諸位要曉得,阿賴耶裡頭都沒有貪,末那裡頭有貪,第六識裡頭有貪,前五識受第六、第七的連累它也有貪,它那個貪是受別人連累。你們看阿賴耶相應的心所,只有五遍行,觸、作意、受、想、思,沒有貪。真如本性裡面連作意、受、想、思也沒有,所以他修的這個布施,布施就稱性了。本性裡面沒有染著,所以修持戒,持戒就稱性。本性是一片光明,不是愚暗的,所以他無痴。這樣修忍辱,忍辱就成就。其於就不必講,精進、禪定、般若,如果要再把它展開為十波羅蜜,方便、願、力、智樣樣都稱性,沒有一樣不稱性。所以古人說,用一句話總說,像《金剛經》所講離相的妙行,離相,行就妙了。佛在《金剛經》裡面告訴我們「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就是離相的妙行,也就是此地文殊菩薩所說的清淨法行,這是我們要修學的。

  佛在《大集經》裡面講,如果我們讀誦經典(現在在初學,我教給大家要背誦經典),譬如說初學,又肯發心研究經義,為人解說,這個算不算法行?跟諸位說,不算。為什麼不算?因為你沒見性,不算法行。一定要像《般若經》裡面所講,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證實相般若,這才叫法行。經裡頭這些道理我懂得了,剛才我們所講的,清淨心我懂得了,我的心還不清淨。我曉得這個意思,我也會講,我也勸別人修清淨心,可是自己心還不清淨,不叫法行。必須自己心真清淨了,而後自行化他都叫法行。心清淨是什麼樣子?跟諸位說,煩惱不生,法喜充滿,這個是心清淨的樣子。我們一天到晚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還有煩惱,心沒清淨。清淨心裡頭沒有煩惱,清淨心裡頭也沒有歡喜,歡喜也是煩惱。法喜,什麼叫法喜?與性相應,這個叫法喜。所以法喜大家不要誤會了,我聽了佛法好歡喜、好歡喜,法喜,煩惱起來了,哪叫法喜?那叫不會聽,用的感情聽,聽到得意忘形,手舞之足蹈之,煩惱起現行。法喜,法喜是如如不動。這個「喜」是一個形容辭,就像我們世間人遇到很順意的事情,心開意解,喜悅。我們世間人這個歡喜感情的,法喜裡頭沒有感情在,是稱性的。性裡面沒有情,性裡面什麼?性裡面是智慧。我們要是望文生義,那就是古人所講的三世佛怨,三世諸佛都喊冤枉。這個是決定不能夠錯解,真正心裡面到了本來無一物,這個就叫法喜充滿。充滿到什麼範圍?與法性完全一樣,盡虛空遍法界,是這麼一個境界。

  從這一段問的意思,我們可以曉得,要想真正求得佛果。這句話我還必須要補充的來說明,為什麼?這是我們做得到的,如果要是大家都做不到,我在此地說這個吊胃口,沒意思。說這麼高的境界我們都做不到,那有什麼意思?前面也跟諸位說過,人人做得到,問題就是你肯不肯做?你要說這個事情很難,看起來不怎麼難,為什麼?《法華經》裡面,龍女八歲成佛。龍是畜生,畜生不如人;八歲是小孩,連一個八歲的畜生都可以做到,我們怎麼會做不到!所以說不是做不到,而是你不肯做。怎麼不肯做?不肯轉識成智,換句話說,不肯捨識用根,那這個怪誰?這不能怪人。你現在肯捨識用根,你就在講堂裡頭成佛了,當下就成佛了。《楞嚴》裡面講「歇即菩提」,歇什麼?歇的用識,不用識了,把這點歇了,歇了就菩提。菩提是覺,不用識了,本性的作用就現前。本性作用是圓滿大覺,那不是菩提是什麼?我們現在就是心意識障礙了菩提,去掉心意識,菩提就現前。因為菩提是如如不動,永恆不變,不來不去,它是真的,心意識是假的。這個話說得多清楚,這是真實成佛之親因緣。

  實在講這些道理文殊菩薩也可以講,但是文殊菩薩自己覺得分量不夠,雖然說出來怕大家不相信,請釋迦牟尼佛來講,佛講大家就相信了。所以在此地代表這些大眾們向世尊請教,正是所謂的「欲知山下路,須問過來人」,釋迦牟尼佛是一個過來人,他給我們解答這個問題,那我們就死心塌地的相信了,依教奉行。這是第一問。

  第二問,這就是問菩薩,這是講修行過程當中。第一問是講菩薩發心,這是根本的一問。發了心之後,不能一下就成佛,還有很長久的時間在修學。修學的當中,諸位曉得,障難重重,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如何能夠平平安安到達如來菩提涅槃的果位?所以接著說:

  【及說菩薩於大乘中發清淨心。遠離諸病。】

  問了發心,緊接著就問離病的方法。這個地方經文也跟我們說得很清楚,佛法是什麼?我在頭一天跟諸位說的,佛法什麼都不是,佛法就是給我們治病的,病治好了,這佛法也沒有。本來無一物,哪有什麼佛法?佛法也沒有。如果有個佛法,那你的心裡頭還有一物,這一物就又是個病,你就沒法子恢復健康。所以今天人說佛法是宗教,這是迷惑顛倒。如果佛法是宗教這個念頭去不掉,你在佛法裡永遠不會開悟,你修一輩子也是盲修瞎練,為什麼?你對於這個東西根本沒搞清楚。根本上沒搞清楚,你不曉得它的性質,它是對治我們毛病的,特別是修菩薩行。為什麼?菩薩修行不是一個人關著門在那修行,菩薩是要接觸大眾,他是在境界裡面把煩惱習氣給鍛鍊掉。換句話說,面對著境界無始劫以來的煩惱習氣統統現前,這就是病,佛法則是良藥,對治這個毛病的。所以不像小乘,小乘人怎麼樣?他躲在深山裡,他把這個社會統統都隔離,不聞不問,他的心比較容易定下來。雖然定下來了,如果再叫他到都市裡走一趟?他心又亂了,沒有經過考驗,沒有經過鍛鍊,這個不行。大乘菩薩時時刻刻都在鍛鍊,鍊到在一切境界裡面不起煩惱,不起念頭,不起心不動念,這是菩薩。

  所以菩薩法裡頭常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起什麼?念起是病,覺是什麼?覺是藥,病一發作了不怕它,老毛病,它一定會發作的,這個病一發作,藥馬上要下去,把病伏住,這是覺。我們一天到晚接觸外面境界,心一動念了,我病發作了,這一覺就行了,它就下去了,就可以止住了,不叫這個毛病再增長,這就叫觀照,這個就叫覺悟,什麼境界都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起心動念就是病。譬如說看到人家手上拿的珍寶,看得清清楚楚,一動念那是塊珍寶,這就是病起來了,病就起來了。這一念起來了,立刻要覺悟,我錯了。特別是女孩子,看到別人戴個手鏈,你這是什麼東西,病發作了,不曉得。不曉得,愈看愈仔細,多少錢,哪裡買來的,什麼成色,愈迷愈深,這病就愈來愈重。一天到晚念佛念了一輩子,所以你不能得一心,所以你不能見性,就是這個道理。看到了,清清楚楚,不動心,不起念頭,這就是你沒病,你是見性見的色性;一動念了,眼識見色塵。修行在哪裡修?就在這些地方修。我一年到頭講台上苦口婆心勸大家,不過我看大家都是無動於衷,一天到晚還是重病纏綿,沒法子,不曉得對治,觀照的功夫提不起來,這很苦。你們如果果然會觀照、會對治,跟諸位說,要真正用這種功夫的話,半年、一年以後自然就會變樣子,就不一樣。心裡不一樣,跟諸位說,相貌也不一樣,你的言談舉止都不一樣。看相的人說,相隨心轉,不錯。所以就是保持住,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起貪瞋痴慢,不起七情五欲,心是不動的,心是自在的,心是光明的,這叫修行。

  『大乘』,什麼叫「大乘」?一心至理叫大乘,念佛人講一心不亂,一心就是大乘,二心就不是大乘。六祖在《壇經》裡說得好,佛法是什麼?佛法是不二法,二就不是佛法。大乘就是佛法,念佛人講的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是大乘,本經裡面講得圓覺一心,這就是大乘。「於大乘中」,就是於一真法界中,於一心至理之中『發清淨心』,「清淨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從哪裡發?諸位要記住,「大乘中發」,一心至理中發。我再把這個話變一變,這樣講法恐怕諸位還不能夠領略,就是印光大師所講的誠敬之中,他老人家講「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所以菩提心要從誠敬之中入門,至誠恭敬。實在講我這個說法,把這個標準放低了一點,為什麼要放低?便利諸位入門;標準高了,你不曉得從哪裡進去。你們不學佛,那就不說了。要學佛,如果要想在這一生當中成佛,成就圓覺,從哪裡下手?從誠敬下手。無論待人接物,不管別人對待我們怎麼樣,我們對待人只是真誠恭敬,決定沒有錯,從這個基礎上才能發菩提心。你待人接物還是虛情假意,還是貢高我慢,那真是不得其門而入,不要說大乘門你找不到,小乘門你也找不到。這是諸位要老老實實記住的。

  清淨心就是菩提心,《起信論》裡面講的,「直心、深心、大悲心」;《觀無量壽經》裡面講的,「至誠心、深心、發願迴向心」。這個三心是一心,直心是理體,是真心的理體,真如本性的理體;深心就是講的清淨心,自受用,本來無一物;大悲心是他受用,一天忙到晚,利益一切眾生,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這是菩薩法,菩薩這個方法沒有什麼一定形式,所謂是無方大用,但是他有一個原則,一定是叫眾生破迷開悟,絕對不會叫眾生迷惑顛倒的。所謂是無論是什麼樣的行持,順行也好,逆行也好,宗旨是叫眾生背塵合覺。那不是菩薩心的?他的目標跟這個恰恰相反,是叫人背覺合塵,就這點不一樣。

  這個「發清淨心」,今天的時間到了,「遠離諸病」這八個字,就留到下個星期三再來講。

  (09-009-0005b音檔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