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圓覺經—解行相應,才能入圓覺大法 (第四集) 1981 檔名:09-009-0004
(請從09-009-0004a音檔開始)
第一頁第六行,今天我們給諸位介紹本經裡面所列的上首菩薩:
【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普眼菩薩。金剛藏菩薩。彌勒菩薩。清淨慧菩薩。威德自在菩薩。辯音菩薩。淨諸業障菩薩。普覺菩薩。圓覺菩薩。賢善首菩薩等。而為上首。】
到這裡是一段。今天也就是介紹這十二位菩薩。這十二位上首,大家要注意到《圓覺經》裡面包含了十二會,我們也叫它做十二章(也可以稱十二會)。這個十二位菩薩就是十二會的會主,我們對他認識了,本經的內容旨趣就可以說都能夠完全的了解了。同時這個十二位菩薩在大乘佛法裡面也都具有代表性的這些人物,我們不但要熟知,而且要曉得他所代表的義趣,然後我們才能真正達到修學的目標。
第一位,是『文殊師利』。在這個之前,首先要提醒諸位同修,世尊當年說法的時候,與會的大眾都非常之多,這麼多的大眾當中,結集經的人往往只在序分裡面記錄了幾個人,究竟應該記哪幾位?實在也沒有一定。選擇的標準究竟是什麼?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實在說證得了菩薩的果位,這部經是一乘了義的經典,一乘了義菩薩最低的位次也是圓教初住菩薩,我們一般講這是明心見性的菩薩,像《華嚴經》裡面所說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明心見性的人。列名的標準是這些菩薩們他們知見可以說是平等,無論在智慧、在德行、在願力沒有不平等的,在平等這種情況之下就無從選擇,無從選擇是不是隨便就可以列幾個人,這樣也不行,這樣就沒有意義。平等當中,這些聲聞弟子、菩薩弟子在跡象上示現的各有各的專長。諸位要記住,這種示現是從平等法中示現的,實際上大家能力都一樣。我們今天講,文殊菩薩代表智慧,智慧第一。這十二位菩薩哪一個不是智慧第一?個個都是第一,個個都是第一就不具代表性,所以必須每一個人在德行裡面他代表一樣,這樣將來在表法上非常的便利。所以經論開端列名是具有代表性。
這些人他的專長,就是他示現所代表的某一類的專長,有這個人在會裡面,就代表這部經裡面含著有這個意思。譬如文殊代表智慧第一,這部經也就有智慧第一的旨趣在裡面,我們一看到他就曉得這部經的性質。由此可知,經前面所列的上首用意完全是代表經義、旨趣的,也可能與他本人根本都沒關係,這一點我們必須要曉得。將來諸位看一切經,只要看到經前面幾個人,你就曉得這部經裡講些什麼。正如同我們世間開會一樣,這次開會了你看看那個會場裡到底是一些什麼人物,你就曉得他們一定討論什麼問題。如果這個會議是財政部長住持的,都是經濟專家們,那你一看到這些人,他們一定是討論財政經濟的,看到這些人就曉得。如果是教育部長做主席的,都是大專學校校長教授在開會,那你一想,這個會一定是討論教育問題。佛經就是如此,叫你看看這些上首人物,就曉得這個會是在幹什麼,他們是在討論什麼。所以明眼人一看這幾個人就知道,這個會的內容就曉得。
既然這十二位菩薩是本會的上首,又是十二會的會主,我們要多知道一些,要把他介紹一下。文殊菩薩他的名氣,在佛法裡可以說是很大。我們一般講起來,在中國的佛教裡面,菩薩名氣最大的,大概總是算觀世音了。觀世音算是第一位,幾乎沒有一個人不曉得觀音菩薩,還有不曉得文殊菩薩的,學佛的人曉得有文殊菩薩,不學佛的人還有不知道文殊菩薩的。但是不學佛的人幾乎沒有不知道觀音菩薩的,觀音神通廣大,名氣也最大。
這位菩薩在《華嚴經》裡面他是上首菩薩,「文殊師利」是梵語音譯過來的,他的意思不得不把它翻作「妙吉祥」,吉祥是世間法,世間法的吉祥不妙,菩薩的吉祥妙。又翻作「妙德」,德是道德的德,這是說他的智慧、德能既深且妙。這個「妙」實在是不容易說明白,要諸位細心去體會。如果從綱領上來說,世間法的不妙就是有心,有心就不妙了。世間人無論做什麼事情,做再多的好事情,他有心去做,所以不妙了。那無心妙不妙?無心也不妙,阿羅漢們、辟支佛無心亦不妙。這個「妙」是非有心非無心,這就妙了。所謂是空有二邊都不著,以清淨心成就無量功德,這個叫妙德,叫做妙吉祥。
在《華嚴經》他代表的根本智。諸位學佛,你的目標如果要是真正想成佛的話,一定要以文殊菩薩為老師才能成佛。剛才說過了,文殊菩薩代表的根本智,沒有根本智不能成佛;沒有根本智念佛理一心不亂念不到,決定達不到。所以我告訴諸位,要諸位以文殊菩薩做老師就是以根本智為老師,我們首先要求根本智。根本智的求法是從定中得到的。你說是講習裡面,講堂裡、經論裡靠研究、靠思惟都得不到,你所得到的是增長邪見,得不到根本智。根本智得不到,跟諸位說,後得智就沒有。好像一棵樹一樣,它沒有根、沒有本,哪來的枝葉?後得智是枝葉花果,換句話說,沒有根本智也就沒有後得智。學小乘勉強可以成就,大乘佛法裡面沒有緣分,大乘佛法是建立在根本智的基礎上。所以本經一開端,第一位是「文殊師利菩薩」來做代表,像《華嚴經》一樣。由此可知,這個根本智的重要性。
我們現今求學的方法,要從佛法的修學上來說,我們犯了很嚴重的錯誤。錯在哪裡?就是把根本智疏忽掉,這個是非常嚴重的錯誤。開頭就錯了,這一直錯到底了,不會有成就的。在以前無論是世出世間的教學,或者是佛法的教學,儒家的教學,乃至於道家的教學,從前的教學都是著重根本智的培養,所以他有成就,他能夠得禪定、能夠開悟,功夫好的能證果。我們現在修學並不比古人懈怠,我們也很勤奮,我們所用的時間、所用的功夫都已經超過了古人,但是我們的成績比起古人相差太遠,我們要把這個病根找到,毛病究竟在哪裡。如果我們自己要找不到,釋迦牟尼佛實在是大慈大悲,把我們現前此時此地,這些修學佛法的同修們,毛病、習氣都給我們說出來,而且告訴我們如何去修正,慈悲到了極處。這些開導都散在大乘經論當中,特別是《法華經》,《法華經》是世尊最後的遺教,把我們現前的毛病說得清清楚楚。
在以往念書,六、七歲上學,一上學就培養根本智。根本智的培養,就是培養你心地清淨,不要去胡思亂想。所以從小,這一上學,小學。小學教的是什麼?在佛門裡面講是行解兩門,行門著重於生活教育,灑掃應對,如何去侍奉父母、侍奉長上,教這個,這是行門;解門裡面培養根本智,背誦經典,不需要講解,不需要知道,把這些經論由老師給你選擇出來讓你背誦。從小學六、七歲到十二、三歲差不多重要的經論全部都背過了,經過這麼長期的訓練,都能夠背誦,背誦得很熟,老師一提起,你就曉得這是哪一本書第幾頁、第幾行都清清楚楚,背得太熟了。這個階段就是訓練根本智的培養,到十三、四歲之後,這就著重於後得智了。就好像根本培養成了,要有枝葉、要有花果,所以這個時候老師才講解。根本智的老師(那個老師是根本老師),這個老師也不需要有什麼學問,所以三家村的秀才他就能負起這個責任。為什麼?他不需要講解,只要把句讀都念清楚,字念得沒錯,句子沒有念錯,督促學生要背遍數。小孩念書,這個時候心清淨、記憶力好,念一、二遍就可以背了。
我記得我在小學、初中的時候,那個國文一遍就會背,所以不念書。考試太容易了,考試前十分鐘,老師指定多少篇,我們一看應付考試決定及格,所以不要念書。可是從前那個老師就督促,你一定要會背了,要背一百遍,為什麼?這一百遍背過之後到老都不會忘記。像這種博聞強記,一遍就會背了,三天就還給老師,忘掉了。二、三遍能夠背誦的,老師就要督促他念兩百遍,所以老師的責任如此。這些經書都能夠背誦了,根本智有基礎了,這個時候可以去外面去留學,哪個地方很有名氣的,這些在儒家稱之為宗師,就可以到他門下去拜訪,聽他講解。那些學生聽經的人手上絕對不會有經本的,帶了經本人家不會讓你入門的,都瞧不起你,為什麼?你還不能背誦。所以那個時候的講學,並不是在講堂規規矩矩坐在那裡講,老師帶著學生,帶著酒菜,一天到晚遊山玩水,走到哪裡講到哪裡,為什麼?書都在肚子裡,不要帶書,所以讀書是樂事。有的時候一出去玩好幾個月才回來,你看讀書真樂。哪裡像現在念書這麼苦,一天到晚背這麼重書包,從小學背到大學,這簡直是太可憐。以前帶書本是小學,小學以後不帶書本,沒有書本了。這是講根本智的培養。
在佛門裡面,這一出家五年學戒。你看跟現在不一樣。學戒就是學生活教育,出家人的生活,學沙彌律儀。除這個之外,這個五年當中沒有資格上講堂裡聽經,沒有資格,也沒有資格去參禪,也沒有資格去念佛。總而言之,禪堂、念佛堂、講堂都沒有你的分,你去都是伺候別人。這個五年除了訓練生活教育之外,背誦經典。也是以五年的時間來培養根本智,你所修學的經論都能夠成誦了,都能背誦了,這個時候才有資格到講堂聽經。我們今天的教育就是疏忽了背誦,輕視了背誦。因此,今天說到根本智可以說是完全沒有,沒有根本哪來的枝葉。諸位想想,我們今天所做的、所為的,真正照佛法來說,實在是盲修瞎練,說食數寶,增長無明,增長邪見,還自以為是,這個就難了。他不覺悟走的是條錯誤的道路,還自以為是,誤的是誤了自己,誤不到別人,是耽誤了自己。我們看看古人修學,三年、五年開悟的,有,根利的。十年、八年開悟的,更多,中等根性的。十年、二十年開悟的,是大有人在。我們學多少年了,為什麼不開悟?真正學佛的人對這個事情應當要關心,毛病就在我們沒有文殊菩薩,沒有普賢菩薩,這兩個一個是解門的根本,一個是行門的根本,我們少了這兩個老師,這是自己的路走錯了。
經裡面說這位文殊菩薩,我們講都從跡象上說,不能從本體上講。本體上講,前面跟諸位講過,法法平等,本來成佛,那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能夠言說,都從跡象上說,就是諸佛菩薩應化事跡上來講,只能說這個。這位文殊菩薩,過去也曾經示現過佛的身分出現於世,現前所示現的是等覺菩薩的身分。雖然在華嚴會上為上首,華嚴一會與彌陀淨土關係非常密切,你們把《華嚴經》念到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個裡面就有文殊師利菩薩在,所以這個關係非常之密切。
本經裡面以他為第一個上首,意思就很鮮明的告訴我們,《圓覺經》如果不是至高、最上、圓滿的智慧不能夠法喜。如果沒有這樣的智慧,我們也不能夠悟入。再跟諸位說,根本智是我們每一個人本有的,不但智慧是本有的,福德也是本有的。我們現在感覺得自己業障深重,沒有智慧,沒有福德,要到外面去求,哪裡去求?本有的迷失了,要向外面去求,能求得到嗎?求不到。你所求得來的不是邪見就是無明,為什麼?心外求法。所以諸位要曉得,智慧福德是從自性裡面去求,心平等了,心清淨了,就生智慧,就消業障。
《華嚴經》裡面有證明,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第一句話就說,就歎稀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這不是說得清清楚楚嗎?哪一個不具足,個個具足。既然具足了如來智慧德相,為什麼失掉?佛接著說,就是因為我們有「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換句話說,你要恢復你圓滿的智慧,你要恢復你自己的萬德萬能,去掉你的妄想,去掉你的執著,你本具的智慧德能就現前了。千經萬論都是教我們去執著、去妄想的,恢復我們的本能,這就叫佛法。佛有沒有東西給我們?沒有一樣東西給我們,是叫我們恢復我們自己性具的功德,諸位要曉得這個道理,我們要珍重文殊菩薩這一會。
第二位是『普賢菩薩』,他是代表行門。我們可以說前面,這是代表智慧、學問,這個是代表實踐、實行。從菩薩的名號上去看,「賢」上加一個「普」,「普」是普遍,並不是說我自己是個賢人、是聖人,別人都不是的,這個觀念,這種行持是錯誤的。所以從菩薩名號裡面來看,這個是修的什麼行?平等行。成佛了,佛看一切眾生個個都是佛,現在就是佛,並不是說現在你是凡夫,將來你要成佛,不是,那是方便說,那是隨順眾生說的。隨順他自己境界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圓覺經》裡講的,《華嚴經》講的,本來是佛,真的是佛,這叫「普賢」。
我們是不是以這個眼光來看一切眾生?我們為什麼不能像佛菩薩一樣的看眾生?這一說大家都懂,不是不懂,佛菩薩像《楞嚴》裡面講的捨識用根,他平等;我們把那個根性忘掉了,專門用第六意識,所以不平等。第六意識的分別,第七識的執著,這個麻煩大了。離心意識,我們用見性見外面色性是平等的,無二無別,這個叫明心見性。用見性見外面的色性,不叫做色塵。我們用眼識對外面叫色塵,識是無明變現出來的,識是無明,塵也是無明。我們耳用聞性聞的是聲性,耳識聞的是聲塵,聞性聞的是聲性。換句話說,我們如果要是會用,用六根的根性接觸外面這六種境界,是六種性。諸位能這樣去修,那你就是普賢菩薩了。你能夠這樣修,你就成佛了,可見得凡與聖確確實實是一念之間。
如其不能,大家一定要在大經大論上去討論、去探究,一定還得要如法,不如法不行。剛才我講的修根本智,修根本智還有一個方法,有個祕訣,這很重要。就是你背誦經典的時候,好像我在這裡第一次,在此地講的時候,我跟諸位說過,絕不能想經裡面的意思,那一想就糟了,一想落在意識裡去了,只許背誦,不能想裡面的道理。可以悟裡面的道理,這一念之後,豁然開悟了,裡面的意思完全湧現出來了,這個可以,這是開悟。一想裡面這一段什麼意思,這一句什麼意思,這就壞了,落在意識裡去了。換句話說,你背誦經典的時候,決定不可以用心意識,這個叫修根本智。如果用心意識去背誦經典,這叫打妄想,那不是修根本智。
所以諸位要修根本智,離心意識。離心意識,你的智慧,你的見解,你的行持,就與文殊、普賢無二無別,從智慧上來說,你本身就是文殊菩薩;從德行上來說,你就是普賢菩薩,文殊、普賢不在我們身外,就是自己。菩薩裡面這兩位是給我們做榜樣的,是提醒我們,我們自性裡面有文殊、有普賢,這樣才管用。這兩位菩薩把他放在這部經的前面,這就是說明了,必須行解相應,才能夠入圓覺大法。只有解沒有行不能入,有行沒有解也不能入,一定要解行相應。
第三位是『普眼菩薩』,這位菩薩的德號,我們顧名思義也就能夠明白了。我們現在這個眼不普,不普的什麼?有偏見。在一切事相裡面我們是用差別的眼來看,因此無論在理法界,在事法界,我們所見所聞都不能夠圓滿。這個原因什麼?就是我們有偏見,離開偏見就是「普眼」現前。一切萬事萬物你只要看一樣,看一樣全部都曉得,這叫「普眼」。我們俗話所謂說「聞一知十,一聞千悟」,這是「普眼」。藉一樁事情,三世十方無量無邊的恆沙世界,一切事事物物統統都明瞭。跟諸位說,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這是我們的本能,沒什麼了不起,人人本具的德能。問題在哪裡?去偏見就行,這個功能就現前。換句話說,這個也是諸經裡面所講的,平等觀、清淨觀、圓融觀、無礙觀都是「普眼」的意思。我們要想恢復到這樣的本能,達到這個境界,怎麼個修法?你把那個觀字去掉,你就曉得修法,要修心。我們心要修平等,要修清淨,要修圓融,要修無礙,心清淨了,觀就清淨;心圓融了,一切事理統統圓融。這就是佛法之所以稱之為內學,佛法是講心地功夫。
如果你要是見到外面這個境界相,所謂清淨寂滅相,換句話說,最低限度你已經證得圓教初住菩薩,分證佛。什麼境界相在你看來都是清清楚楚,不生不滅,怎麼會不清淨寂滅?我們要舉一個比喻來說,我們拿一面鏡子照外面境界相,照得清清楚楚,我問問鏡子裡面的相是不是清淨寂滅相?我們今天凡夫迷,迷的心是動的,在這個境界裡面苦不堪言。
(09-009-0004b音檔從這開始)《般若經》裡面常講的,「諸法實相」。一切動亂的這個境界相,妄相。《金剛經》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就是妄心所見。真心所見的,凡所有相皆是實相,一相。行是一行,對自己一切的行為永遠是清淨,對一切眾生來說永遠是慈悲,慈悲就是清淨,清淨就是慈悲,清淨慈悲不二,這一。慈悲不清淨,清淨不慈悲,這二,二不是一。這個一行和一相,比喻大概如是。我是用最淺顯的比喻,把這綱領給諸位說明,希望諸位要認真幹,我們的修學不要落意識,我們很快就能入這個境界。度化眾生無量無邊的示現,從體起用,體用不二,體用也是圓融無礙。我們自己的心沒有做到這個功夫,要在外表上學佛菩薩,那就壞了,這學不到東西,愈學愈糟糕。所以一入門,剛才講了,都是在根本智,都是在清淨心上用功夫,向後還要詳細的來說明。
第四位是『金剛藏菩薩』。「金剛」,相信諸位同修對這個名詞都很熟悉。因為《金剛經》在一切經裡面流通得最為廣泛,講的人也多,「金剛」就跟《金剛經》裡面所講的一個意思,它是代表的堅、利、光明;「藏」是含藏的意思,含藏有無量無邊不壞的功德,所以稱之為「金剛藏」。在此地的意思,他所代表的是法身不壞之理,般若智慧利劍,能破根本無明煩惱。在佛法裡面唯有般若智慧的利劍,才能夠斷疑生信,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所以稱之為「金剛藏」。將來十二會裡頭,每一會就與菩薩的名字,他的名字可以說就是那一會的題目,這一會的內容就是講這個東西。
第五位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我們對他也很熟悉,因為他在中國示現可以說是有很多次,他以居士身示現的就是傅大士,是彌勒菩薩化身;以出家人示現的,大家曉得布袋和尚。我們現在塑的,彌勒菩薩的相,就是布袋和尚的相。曾經有一個李代表告訴我,我們老總統的家譜裡面還有一段記載,他的祖先曾經將布袋和尚請在家裡面供養兩個月,他們家裡的祖先都是虔誠的佛教徒。所以李代表說他們家出了兩個總統,大概就是供養彌勒菩薩供養了兩個月。
「彌勒」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是「慈悲」,慈的意思。經裡面也說得很多,他姓彌勒,名字叫阿逸多。在《彌陀經》裡面我們也念到他,有「阿逸多菩薩」,阿逸多菩薩就是彌勒菩薩。這一位菩薩心地非常慈悲,實在講哪個菩薩都慈悲,他代表慈悲。凡是講到慈悲,以他做代表,他代表慈悲。他修學的法門,他的特長是修唯識,所以我們大乘佛法裡唯識這個學派是他創下的。經裡面所說,他是補處菩薩,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後補佛。釋迦牟尼佛的法運過去之後,底下就是他成佛。他什麼時候到我們這個世界來成佛?《彌勒下生經》裡面有記載,五十六億萬年之後。彌勒菩薩,現在一貫道說,彌勒菩薩掌天盤,快要下來。他胡造謠言,決定沒有這回事情,我們萬萬不可以相信。
還有一些人對於彌勒菩薩很仰慕的,很喜歡親近他的,也研究唯識,希望將來能夠生到兜率天彌勒內院去親近他老人家。但是諸位要曉得,這個事情並不簡單,今天我們看看台灣真正有資格教唯識的老師恐怕就找不到。為什麼?真正老師是要過來人,他自己有沒有成就唯心識定,有沒有將我法二執都空了,都破了,這樣的老師才是明師。這個「明」是光明的明,不是有名氣的,有名氣的沒用處。這是明心見性了,這樣的老師才行,我們跟他才會有受用。
以前我聽說在台大有一個講唯識的徐居士,也許你們有人認識他,他在我講堂裡學了一些,他就到那裡去講。有一天碰到我說,我在台大裡面講唯識。我說講什麼?講《百法明門》。我說到底是明門,還是暗門?明門是什麼?這個《百法》聽了之後開智慧,曉得「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我、法二執空了,這是明門,這是入唯識的門。如果你所講的,那個聽者聽了之後,記了一百個法相名詞,阿賴耶怎麼講法,末那怎麼講法,這個就走了黑門,不明。為什麼?增長一百條邪知邪見,本來他心清淨沒有這個邪見,你去灌輸他,送他一百條邪知邪見。這個事情麻煩,不容易,跟諸位說。
唯識法相名詞非常的繁瑣,你要是記那個法相、執著法相,死在法相裡面,這個就是清涼講的「增長邪見」。不會開悟的,你也得不到利益,你心裡面想親近彌勒菩薩,彌勒菩薩沒看到你。所以我常常勸人,你們如果想親近彌勒菩薩,另外走一個道路,不走這個路,這個路難走,門檻太高不容易進去。走哪一條路?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在,我們可以說華藏世界裡面辦的佛教大學,他是校長,彌勒菩薩就在那裡做唯識教授,他在那裡教唯識。所以你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看到彌勒菩薩,聽說你的淨土很殊勝,我跟你去玩玩。彌勒菩薩:好,你跟我一道去。你看多容易,一下就去了,這個是走近路。親近彌勒菩薩有的是辦法,那個路走不通還有別的路,可以走得通路。所以大家千萬不要以為彌勒淨土很近,西方淨土很遠,實在講沒有遠近,遠近是方便說,沒有遠近。但是條件差別就很大,他那裡唯心識定不能成就,你就沒辦法進去;西方極樂世界可以帶業往生,這是給我們一個很大的方便,哪怕你下品下生同居土裡面,你也有能力到彌勒淨土去。彌勒菩薩大慈大悲,絕不是看,你的程度太低了,不能到我那裡去,不會說這個話的。這個菩薩是代表識心圓明,照徹生死根源,慈濟眾生。所以是慈,慈悲第一,沒有能夠超過他的,所以叫他做慈氏。
第六位是『清淨慧菩薩』。智慧是我們學佛人修學第一個目標,但是智慧要清淨。如何才能清淨?《般若經》裡面講得很多,無住就清淨。你的心有住就不清淨,無住就清淨。你看《金剛經》裡教給我們「無住生心」,生的什麼心?生的清淨心。六祖大師在這一句話裡面開悟的。我們現在麻煩的,就是我們這個心有住。也許說,假如我們是什麼都不想了,我們的心是不是叫無住?跟諸位說,什麼都不想,你的心還是有住,為什麼?住在什麼都不想上。凡夫住有,二乘住空,唯有菩薩是空有二邊都不住,這個叫做無住。空有二邊都不住,才能夠運用自在,這是大乘佛法。所以諸位要記住,這個無住並不是說我一切有相不住叫無住,空也不能住,無住也不能住,這才叫真正的無住。這個意思在《般若經》裡面發揮得很多,唯有無住生心,心地才能夠現清淨智慧,得入圓覺,成就圓滿的大覺。
第七位『威德自在菩薩』,這一位菩薩有大威德。大威德從哪裡來的?跟諸位說,從清淨慧來的。沒有清淨慧,哪來的大威德?有了大威德,才能夠降伏一切眾魔。我們經裡面把這個魔分為四類: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天魔。才有能力降魔,自行化他,折攝自在。像諸佛菩薩示現在人間一樣,那麼樣的圓滿,那麼樣的自在。
第八位『辯音菩薩』,這個名義非常的顯著,是一位辯才無礙的菩薩。特別是在我們這個世界,娑婆世界在一般講,就是大多數,耳根最利。所以楞嚴會上文殊菩薩選擇圓通,他就說得很清楚,「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是以音聲作佛事,作佛事就是教學。佛事是什麼?令眾生覺悟之事,佛是覺悟的意思,令一切眾生覺悟,破迷開悟的這個事就叫佛事。這是說成就無礙辯才。
第九位是『淨諸業障菩薩』。眾生的業障通常說三障,「願消三障諸煩惱」。第一種惑障,就是迷惑。說得詳細一點,見思煩惱。這個不但是小乘法裡面非常重視,大乘法裡面不可以不曉得,如果你要不曉得你對它就迷,你迷你怎麼能夠斷得了它?所以對於見思煩惱的來源,它從哪裡來的要搞清楚。頭數要搞清楚,因為通常小乘裡面講見惑八十八品,思惑八十一品,從哪來的,怎麼來的,它有些什麼障礙,對我們究竟有哪些害處,我們應該如何來對付它,都要搞清楚,不搞清楚你怎麼斷法?大乘法裡面頭數就更多,這個在佛法裡屬於基本常識。所以你看一切經論都不細講,為什麼不細講?這在佛法小學教育,大經大論裡頭都是高級的教科書,這個小東西提一提,大家都應該曉得。必須要把這個頭數搞得很清楚,古人常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那念什麼?煩惱。一個念頭起來了,自己立刻就曉得這個念頭要斷,這是哪一個煩惱,從哪裡起來,立刻就曉得,認得清清楚楚,這個煩惱不起作用;起作用你不認識它。所以古人把煩惱比喻作賊,我們這個講堂,如果有一個賊、小偷進來,我們認識他,知道他的底子,他在這個講堂規規矩矩,他不敢動手。為什麼?他身分曝露,被發現,他只好做個好人,乖乖的。你不認識他、不曉得他,他暗中就下手。換句話說,八十八品見惑,八十一品思惑,你要認識它,它不起作用。這個叫惑障。
第二種是業障,業是造作。就是善業、惡業,非善非惡的這種業,叫無計業。善就有善報,惡就有惡報。諸位千萬不要以為惡業,這是業障,善業就不是障,那就搞錯了,善業還是障。為什麼是障?障礙你不能見性,障礙你不能得一心,這個意思很深,要不搞清楚很容易發生誤會。
古德,你們曉得,禪宗的龐居士,這很有名的,這個也是菩薩示現。龐居士在家居士,一家他的太太、他的兒女統統成佛,個個都證果。他有一次的示現,這個在佛門裡也是大家都知道的一個公案,他家裡很富有,他把他家裡的金銀財寶裝到一個船上,載在一個大船,把這個大船划到江當中,船打沉,全部的財寶全都沉到江裡面。別人看到這個樣子就問他,他說:長者、居士,你這麼多財寶,你自己不要了,為什麼不在社會上多做點慈善事業,多做點好事?他回答人家一句,「好事不如無事」。大家都拼命做好事,天下就不太平;大家都無事,天下太平。你們想想看,好事不如無事。真正好事什麼人做?心地清淨的人做,那叫真正好事。他做的什麼?做的是無漏的好事。世間人做好事什麼?後來要好果報的,這就不是好事了。如果說後面沒有,你造善後頭沒有善報,那你也不造善,可見得你這個心是假的,你不是真的。真心為善無條件的,絕不求後面的果報,這個善是真善,這叫無漏善。龐居士這個舉動,實在講就是引導人家問這句話,他來答覆這句話,就這個意思,教我們要覺悟,無事比那個好事還要好。你要是心不清淨、要著相,你做那個好事來生人天福報。你要是清淨無為的話,你可以證得一心不亂,可以成佛作祖,可以明心見性。到底哪一個功德殊勝!
所以那個初學的人,在從前初學的人,循規蹈矩學什麼?學清淨,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統統訓練這個,這個心訓練成功之後你再去做好事,你做那個好事是無漏功德,沒有果報的。我們今天能不能做這一層,如果做不到這一層,好,到處結緣到處做好事,這緣結多了,生死不能了,為什麼?生生世世要酬償,這個事情麻煩大了,這個深理有幾個人懂得?所以佛法要不圓說,不深講,就會發生誤會。
所以佛法自古以來,做這個社會慈善事業,你看看誰做?在家居士做。出家人有沒有做?出家人不示現做這個工作,為什麼?怕人家在修學上發生錯誤的觀念。出家人要做也是交給居士去做,不是自己去做。這個十方供養多了,在以前說老實話,供養(十方的供養)都是歸寺廟、歸常住的,不是歸某一個人的,出家人決定沒有財產,身心清淨。出家人到處都是家,哪個廟都可以住,所以這個十方供養統統是供養寺廟,沒有供養某位法師的。所以法師心地清淨,他一有錢心就不清淨,講到最低的了,就算這個法師好得不得了了,他有錢他得考慮這個錢怎麼用法,這就不清淨了,把清淨心破壞了。所以你們看江味農《金剛經講義》,江味農居士他一再主張提醒我們修學的人,特別是出家人,如果要想佛法興盛,必須要回到托缽的制度。出家人只有三衣一缽,什麼都沒有,他心清淨,他不打妄想,才能夠如法的修學。否則的話,佛法前途不堪設想。
所以大家千萬不要以為今天佛教好像做種種慈善事業,博得社會政府的讚揚,那什麼?那是世間法,不是佛法。把佛法轉變為世間法是這個樣子,真正講佛法不是這個樣子。這種做法就是以真正慈善的心,同情心,誠心誠意在做,果報是人天福報,這是我們要曉得的。佛法的修學沒有別的,在基本上,我們現在就是要修根本,為什麼?沒有根本!根本就是修清淨心。《圓覺經》上一再講,我們心被外面境界擾亂就不清淨了,智慧也沒有了,福德也沒了,修了一點有漏的福報,招得來生不如意的果報。這個講造業,你造的惡業受惡報,造的善業受善報,總而言之一句話,你超越不了生死輪迴,這個事情就是麻煩。
第三種障礙就是報障,就是六道輪迴的果報。有了這個果報,麻煩了。果報,如果是老老實實在受果報,那還好。他一面在受是一面又造業,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因果循環永遠沒了,這個就是生死輪迴的現相。
「淨諸業障」,諸位注意這個「淨」,你要想消除這三種業障,真正不是口裡念的「願消業障三煩惱」,有口無心,嘴巴裡說得好聽,心裡完全不是那回事情,心裡面想的、自己所做的是貪戀三障。你要想真正離三障,求淨!心清淨就沒有。惑障、業障、報障都是不清淨之心。為什麼不修清淨心?你要修清淨心,要把一切妄緣放下,開始修學的時候,就是龐居士所講的「好事不如無事」。諸位要曉得,心無事才開智慧,才能夠真正成就福德,成就智慧德能,這裡頭有很深、很大的道理。我們今天所以不能成就,就是不能夠把修學重點放在清淨心上,這就犯了大錯。
「淨諸業障」之後,『普覺』了。這十二位菩薩都是連帶關係的,仔細一看就好像爬樓梯一樣,一層一層往上高,最根本的是文殊,文殊、普賢那是最根本的。現在這是枝葉茂盛開花結果了,到「普覺」了。「覺」對什麼?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這個「普」,普遍都覺悟了,無所不覺。這個時候則成就自己,成就眾生。「普覺」之後,你看底下一位『圓覺』,究竟圓滿的覺悟。「普覺」還是在菩薩位,「圓覺」就是如來位,這是到究竟的果地了。在本經普覺會裡面,這一位菩薩大慈大悲,特別為我們現前這個時代眾生來著想,這個時代法弱魔強,真正發心的人應當如何的修學,請佛給我們開示。「圓覺菩薩」也是請教世尊,末世修行的最初方便,跟我們說如何來建立道場,剋期求證。
所以本經最深的是前面,愈往後面去愈淺,愈往後面愈是講到我們現前的修學的環境,以及修行所依憑的理論與方法。這部經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但是諸位必須要曉得,最初的兩章是修學的大根大本,文殊章是解門的根本,普賢章是行門的根本,後面所講的理論與方法都離不開這兩章的範圍。換句話說,後面的都是這兩章的枝葉。
最後一位菩薩,這是代表流通的,也就是本經的流通分。『賢善首菩薩』,這個意思是講既「賢」又「善」而且為上首,換句話說,這個意思就很鮮明的告訴我們,若非大賢大善是眾中之上首不能夠流通大法。你要是一個流通佛法的人,必定是既賢又善,而且是上首菩薩。我們要不要發心來擔任流通?如果要發心流通佛法,先決的條件自己成就。自己不成就不能利益眾生,先決的條件是先把自己修成。自己修成之後再看這個經論、看人家說的話,你講話的語氣都不一樣,為什麼?自己真正見到了,真正證得了,曉得這個事情千真萬確,不是假的。如果自己沒有修成,自己沒有證得,自己在這個地方半信半疑,你講的如何叫人生信?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將十二位菩薩,略略的給大家介紹出來。詳細介紹那是很費時間的,略略介紹到後來每一會,我們都能見到菩薩的啟請、說法以及利益眾生的無量功德。
(09-009-0004b音檔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