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悟道法師晨間講話—身死,根性不滅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一六集)  2025/3/24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32-007-0516

  《太上感應篇彙編》節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上午好,阿彌陀佛!請放掌。我們繼續來學習《太上感應篇彙編》節要「算盡則死」,節要第十二條:「此身既死,一箇識神,或墮地獄,或墮餓鬼、畜生,展轉輪迴,受無量苦。」

  這條是更進一步給我們說明「算盡則死」。我們一個人生到這個世間有一定的福祿,這個福祿就是「算」,這個算是一百天,我們一百天的壽命就有一百天的祿。如果造惡業,會損福,還有壽命減少。大的罪業是奪紀,一紀就是十二年,那是重大的惡業。比較輕的,就累積奪算,一算就一百天。這個小惡,累積多了也很可觀,我們不能疏忽,這個就跟我們有很切身的關係。天地有司過之神,我們有過惡就記過,我們有善他就記善。所以《了凡四訓》裡面講記「功過格」,善比較多,還是惡比較多?如果惡比較多,這個惡報就要先受報;善比較多,善的先報。「算盡則死」,是指我們這一生的壽命,造惡業損福減壽,福報減少,壽命減少。原來有一百歲的壽命,可能減到五、六十歲。原來他的福報很大,那個福報也折損,原來有百億的財富,現在變成十億,這個就折扣掉了。福報減少,壽命減短,減到沒有,「祿盡人亡」,算盡就死了。

  《感應篇》是講我們現在這一生的,現前這一生,沒有講到死了之後,死了之後去哪裡?這個地方就引用佛經,佛經才有講到我們人往生之後的情況,特別《地藏經》講得最詳細。大乘經講得很多,佛經講得很多。所以「此身既死,一箇識神」,我們死是這個身體,我們這個身體有生老病死,這個身死了,不是就沒有了。有很多人他不相信有輪迴這樁事情,他認為人死如燈滅,人死了就沒有了,什麼也看不到了,誰去輪迴、誰去墮地獄、墮餓鬼、墮畜生?古今中外很多人他是這種觀點,他是這種看法。但是佛給我們講的是事實真相,因為我們眾生迷惑顛倒,不知道事實真相。我們可以從晚上睡覺來做一個例子,晚上睡覺,我們這個身體也沒有在活動,你到睡覺作夢了,白天這一切就沒有了。你有多少錢,家親眷屬,你一睡著了,統統跟自己都沒有關係了,包括自己的身體也沒有關係了。我們晚上睡覺就像死了一樣,過去先師淨老常講,我們每一天要小死一次。這一口氣斷了,叫大死;這一口氣還沒有斷,睡著了叫小死。這個我們要覺悟,每天都要死一次。

  你晚上睡覺,你想想看這個身體沒有在活動,統統沒有了,那你為什麼會作夢?你那個神識還在活動,就是那個不會死,那個沒有死。所以這個身體死,實際上換一個身體。在我們台灣有一些老人他們也知道,以前我小時候常常聽人講,人死叫過身,過身是什麼意思?過,你換過一個身體,不是沒有了。如果沒有,那事情也好辦,反而死了就了了;問題是死了就不得了,沒完沒了,是這樣的,你還要去換一個身體。換一個身體,換一個新的生活環境,關鍵就是你現在要愈換愈好,還是愈換愈不好?你從人道換到三惡道,那個就不如現在,就更不好了。如果你生到人天善道,那就比現在好,你修善業,來生生尊貴家,或者生天享天福。如果造惡業造得多,那就到三惡道去了,這個就不好,愈換愈不好。

  我們念佛人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才究竟,才圓滿。因為在六道裡面,縱然你生到人天,還是要輪迴,沒有脫離輪迴。所以佛勸我們要信願念佛,求生西方淨土,才能徹底解決六道生死輪迴的問題。我們要聽佛的話,我們這一生就能夠脫離六道輪迴這個生死的大苦。所以這個地方就是引用佛經講的,因為道教沒有講得那麼深入。道教、儒家,大部分都講我們現在這一生,現前這一生的。像《感應篇》講的這些,屬於現世報,你現在這一生就可以看到,但是死了之後,這邊就沒有講到。死了之後,我們要去讀《地藏經》,人四十九天,中陰身到陰間地府去,在那邊審理,那個亡魂念念之間希望陽上的家屬給他修福迴向,眼睛眼巴巴的看著。

  所以過去早年我在佛陀教育基金會,我在那裡出家,簡豐文居士他是護法,他是捐那個道場的。他說現在很多子孫分到父母的財產,他父母死了,死了之後在陰間,眼巴巴的望著子孫幫他修福,那個子孫就不會幫他修福。如果不會幫他修福也就罷了,如果他拿這個錢再去造罪業,那他就要墮落了,那就更慘了。這個沒有佛在經典上給我們講,我們誰會知道?科學家知道嗎?科學家自己死了到哪裡,他也不知道。哪一個知道?上自帝王,下至乞丐,各宗教、哲學,統統不知道,只有佛知道。我們不信佛的,吃虧在自己,那是我們吃虧了。

  所以經典講的都是事實真相,我們現在六道、四聖法界、十法界、一真法界,都講宇宙人生事實真相。我們人不是死了就沒有,死是就這個身體來講的,你這個身體有生老病死,但是你身體裡面那個六根的根性,它從來就不生不滅的。你眼睛能夠看,為什麼能看?耳朵為什麼能聽?鼻為什麼能嗅?舌能嘗、身能觸、意能緣,這個六根它是一個。《楞嚴經》講,「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就是一個精明,就是我們的真心,分成六和合。所以六根它是一不是二,你明心見性了可以六根互用,眼睛也能看、也能聽、也能嘗、也能觸,每一根都可以六根互用。為什麼能互用?因為它本來是一,「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所以六根,你從任何一根回頭,回歸自性,其他五根同時就解脫了。《楞嚴經》講,你一根有六個結,一個結、一個結,像觀音菩薩耳根圓通,「反聞聞自性」,「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初步的,一步一步解六個結,解到最後就明心見性,那就還原了。所以《楞嚴經》,我們六根對外面六塵,當中六識,再加上七大,地水火風空見識,一共二十五個圓通,每一個圓通就是一個菩薩代表一個圓通法門,你修任何一個法門,只要回歸到自性,那都一樣了。所謂「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這個事實真相,我們要知道。

  所以「算盡則死」,不是死了就沒有了,有的人說死了就算了,死了那才麻煩。所以為什麼佛教要有超度?如果死了就沒有,那超度什麼?就沒有必要了。問題是死了更麻煩,有三惡道。你還沒有判定要墮哪一道之前,在中陰身這個當中,不是大善大惡,總在那邊。那個陰間的判官在那邊判、在衡量,這個時候陽上的家屬如果懂得佛法替他修福,就幫他超生了。陽上的家屬不懂佛法,幫他造惡業,他原來可以生到人天善道,反而被耽誤了。所以我們常常看到我們民間,父母死了,他很有錢,請那些很熱鬧,殺生祭拜。我們學了佛看到,那就太可憐了,兒孫無知,不但不能幫助他父母、祖先超生,反而幫助加重罪業,讓他墮落更深。所以不學佛,真的是前途愈來就愈黑暗。學佛,讀經典,學習經典,如理如法來修學,我們才有光明的前途。

  好,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