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法師晨間講話—世人不悟,置焉不察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七五集) 2024/7/30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32-007-0475
諸位同修,大家上午好。阿彌陀佛!請放掌。上一次我翻錯頁,「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這個節要還沒有講完,因為又貼了一個紅的標籤,看錯了,就跳到「算盡則死」。我們今天再回到「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這個經文的節要第十四條。
「十四、但世人不悟,置焉不察。其報之遠者,固不及見矣。即及見之,其尋常順逆,既忽之而不覺;至大迪吉、大逆凶之可信者,又援他不盡驗之事,以自眩自疑,沈豫不反。」這一條也是講「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這個我們不要說一般人他有懷疑,就是我們學佛信佛的人,我們對佛講的善惡因果報應,我們當然也相信,但是總是免不了還是有疑惑,所謂半信半疑。這個居大多數,半信半疑。完全不信的人他不會來學佛,他完全不信的。學了佛總是信了,但是這個信當中還是有疑惑在,為什麼?因為佛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看到一些造惡業的,不但也沒有怎麼樣,反而更好;看到那個做善事的,好像也沒有比較好,還遭遇到很多不幸的災難,於是乎心裡就起了疑惑。這一樁事情我們還是要深入經教,再來對照我們現實生活發生的事情(周邊發生的事),特別是三世因果。這個善我們也要互參《了凡四訓》講的「積善之方」,「積善之方」講做善事,善有大有小、有難有易、有陰有陽、有半有滿、有偏有正、有端有曲,講了八對。可見得這個善當中,我們如果不認識清楚,往往我們修的善是不是真善,那也不一定。
特別我現在在Youtube的網路看到,現在有人把我們十八年前,我請北京陳曉旭居士他們公司,還有我們台灣中視的一個王時正導演拍的《俞淨意公遇灶神記》,現在都放上去,這個好事。《俞淨意公遇灶神記》,這個也是給我們世人很大一個啟示,印光大師說它這一篇的文章可以來補充說明《了凡四訓》,這一部分《了凡四訓》還沒有講到,就是意惡。俞先生,你看他也組一個社團,像我們現在的社團法人,古代明朝就有了,他那個社叫做文昌社,就是一些讀書人大家發心來結一個社團。這個社團也是我們現在講,做社會公益事業,就是放生、做慈濟、勸善等等的,做這些善事,他也做了很多年。但是他的命運是愈來愈不好,生了九個兒女,死了七個,一個兒子失蹤,剩下一個女兒。他的太太哭兒女,哭到眼睛都瞎了。這個我們現在看到死了一個兒女,哭得都快瞎了,她死了七個,她怎麼會不瞎?這個俞淨意公他就很不平,我讀書積德,難道都沒有善行嗎?怎麼上天給我這種果報這麼悽慘?考試都考不上,他很不平。但是他有一個好處,就是他對他家的灶神非常恭敬,每一年都是燒疏文,除夕的那一天燒疏文請灶神代向上帝報告,他做了這麼多好事,怎麼給我處罰這種果報。後來他這個誠心也感應灶神來現身跟他說法,指出他的錯誤。因為他修的因不真實,不是真的善。就像《了凡四訓》講,不是真善,是假善。你不是真的善,招感的果報當然就不善。《楞嚴經》講,「因地不真,果招迂曲。」你修因修的不是真的,你果報招感就是很迂曲。
所以這個是從修因上,你要去對照、去檢討。所以這個也是要學習才知道。我們要做一點好事,沒有學這些經教,真的,我們做的好事到底是真善,還是不是真善,都搞不清楚。有時候這個真善當中又有夾雜一些不善的,不善當中也有一些善的,這個《了凡四訓》分析得很清楚,再把《俞淨意公》這一篇再把它合起來,那就很完整了,我們對這個善就有一個很清晰、很正確的概念。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善惡,我們表面的、粗的,大家都可以看得出來,但是比較細的、比較錯綜複雜的,如果沒有深入經教,我們一般人就很難去辨別。我們這一條講,「世人不悟,置焉不察」。世人不悟,為什麼不悟?他不去觀察、不去學習。所以,「其報之遠者,固不及見矣」。果報比較遠,比如說他的果報是在晚年,或者是在來生來世,那個都看不到。有一些不要說到來生來世,就是這一生到晚年,幾十年後,有的我們也看不到。「固不及見矣」,當然果報遠的我們看不到。「即及見之」,我們即使可以看到的,我們現在即使可以看到的。「其尋常順逆,既忽之而不覺。」其實平常你去看一個人的言語造作,馬上它就有一些回應,善有善的回應,惡有惡的回應。我們平常這個順境逆境,我們是疏忽。「忽之」就是疏忽了,沒有去覺察。「至大迪吉、大逆凶之可信者,又援他不盡驗之事」,就是大吉大凶。大吉大凶這個都可以相信的,但是不相信的人他又會拿一些,「不盡驗」就是說你看到這個人他做了什麼壞事,他果報來了,他又會舉出那一個人他不是也做那麼大的惡事,他都沒果報,他就拿這個來否定,就是這個意思。所以「自眩自疑」,自己炫耀自己講出的好像很有道理,但是自己還是心裡有疑惑。「沈豫不反。」如果等到他年紀大了、業力久了,這個人已經老了,但是你那個惡的習氣毛病愈老就愈不好改,就改不過來。所以這個改過修善愈早愈好,愈早愈好改,愈晚就愈不好改,這是在這裡勉勵我們的話。
好,今天就跟大家學習分享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