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如何提升自我的靈性到達圓滿  (第十七集)  2005/12/10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節錄自華嚴經第12-017-1479集)  檔名:29-037-0017

  諸位同學,請坐。請看「淨行品第十一」,長行第四段,這段還沒有講完,我們把經文念一遍:

  【云何得因力。欲力。方便力。緣力。所緣力。根力。觀察力。奢摩他力。毘缽舍那力。思惟力。】

  前面我們學到『所緣力』,現在接著看第六,『根力』。清涼大師註解這個提示是「根謂信等」,這就是五根,這個「六」是這十句裡面的第六句,「根謂信等」,就是五根,信、進、念、定、慧,這叫五根。五根對我們的學習關係是非常重要。第一個信根,如果你不信,你就沒有法子學。所以《華嚴》跟大論,佛都講得很好,說「信為道元功德母」,入道的根源。「母」是比喻能生,也就是能生一切功德,是什麼?就是這個五根,能生一切功德,特別是信根。我們自己在一生學習過程當中,這樁事情就非常的明顯。

  求學第一個要對老師有信心,對老師要是懷疑,不尊重,你什麼都學不到。古大德說得好,師生之道建立在對老師的信根上;印祖說得好,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就得十分利益,這個一分、二分就是你的信心。所以對老師要有真誠的信心。不管老師自己修行如何,他修得再好,他是佛菩薩再來的,你對他不相信,你跟他也得不到利益;他是個凡夫,沒有什麼修行,你對他有十分的誠敬,你能得十分的成就。

  這個東西說起來很奇怪,所以佛在大經上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句話是總的原理原則。你說人生病,這是每個人都不能避免的,生病你要找個醫生,是真的醫生把病給你治好了嗎?未必然也。誰治好你的病?信心,你對這個大夫有信心,你對他開的藥有信心,信心把你的病治好了。這個道理你懂不懂?那個大夫是真的高明,你對他不相信,有懷疑,他給你的處方、開的藥你也有懷疑,你吃了醫不好病。所以哪個是善知識?哪個是好老師?哪個是好大夫?都不要緊。首先問你對哪個老師、哪個大夫相信,只要你深信不疑,對你都有好處,很重要!「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你說這多麼重要。

  所以有信才有精進,五根第二個是進,進就是精進。信當然會精進,不信,不信就懈怠,不想學了。有信而後才有念。我們今天講念佛,有人功夫不錯,念得很好,有人心很散亂,念不下去,念個一個小時就不錯了,再往下念就胡思亂想,這就不行。你要問什麼原因,頭一個信有問題。對淨土法門半信半疑,沒有信根!所以精進心提不起來,念力就不能集中,他怎麼會有成就?這個統統都是有連帶關係的,不能不知道。我們在哪個環節裡面出了問題,最重要的是要把毛病找出來,把它改正過來,問題就解決了。

  七菩提分裡面,佛教給我們擇法,我們想修法,八萬四千法門,你選擇哪個法門?你要對這個法門具足圓滿的信心,你認真去修學,沒有不成就的,很重要。選擇法門不是個容易事情,我初學的時候差不多是用了七、八年的時間。老師把淨土法門介紹給我,我不是一介紹就接受。介紹,感恩老師,我要把這個法門的經典、祖師大德的註疏,好好的去看幾遍,對它有個了解、有個認識,然後再來決定我要不要學這個法門。不容易!真正下定決心學這個法門,我在講經跟諸位也報告過好幾次,是我在講《華嚴經》,第一次在台灣講《華嚴經》。講了一半的時候,有一天心血來潮,想到《華嚴經》上的文殊、普賢,他們學什麼法門?特別是後面的五十三參,善財童子是文殊菩薩的入門弟子,傳法的弟子,他修什麼法門?

  這樣細細把《華嚴經》看一遍,他們修的什麼?修的念佛法門。文殊發願求生淨土,普賢也是發願求生淨土,善財是文殊得意門生,當然傳老師的法。我們仔細再看看五十三參,五十三參第一個善知識德雲比丘,教他什麼法門?念佛法門,求生淨土,這非常重要。中國跟印度人都相同,都懂得先入為主,第一個先入,先入為主。再看看最後第五十三參,普賢菩薩,普賢菩薩教他什麼?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我從這個一頭一尾明白了,善財是專修念佛法門,五十三參是廣學多聞。他有沒有被其他的法門所動搖?沒有,樣樣都明瞭,如如不動,老實念佛,給我這個啟示!我這才死心塌地修這個法門。這差不多是我學佛二十多年了,才決定選擇這個法門,不是容易事。

  我進入佛門的因緣,是方東美先生把佛經看作哲學介紹給我的,所以我入佛門是學哲學,學佛經哲學。這在佛門裡面稱為教下,我是來學教的;不是學禪,也不是來學念佛的,我是想學教的。教裡面最歡喜的,真的是《華嚴》,總是過去生中有緣分,看到這部經就生歡喜心。這我們應當曉得,對這個有信心、有興趣、歡喜,這就是有根!這信進念定慧。

  定,定在這一門,世出世間聖人教學都著重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跟我們現代教育的理念完全不同。現在的教育,從小就開始廣學多聞,小學課程有好多門,同時授課。每天第一堂課,像小學生,第一堂課國語,第二堂課數學,第三堂課地理,第四堂課歷史,一天要上好多門課,不一樣!一堂課一個小時,實際上只有五十分鐘,十分鐘休息。模糊的印象還沒有形成,第二堂課就換了,換了課本,所以他所學習的都是皮毛、常識,沒根。這跟我們中國、跟佛法傳統的教學不一樣,中國傳統的教學是一門深入。你看看《三字經》上就講得很好,「教之道,貴以專」,不能雜,不能多,這些都是講定。

  所以,老師開課只開一門,這一門功課你沒有學好,沒有學完成,決定不能學第二門功課。讓你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譬如以佛經為例子,《華嚴》雖然大,它有三十九品,每一品就是一門功課。這是一系列,三十九門課,我們學習是一門一門的學。大概我們每一品(它每一品長短不一樣)都需要幾十個小時,有的時候要一百多個小時。我們現在學到這個地方才第十一品,用了多少時間?差不多用了三千多個小時,要是平均來算,大概每一品經需要二百個小時的樣子。一品一品的來學,不是同時學好多品,不是的!這樣你的心專、心定,一門深入,他能有成就。如果同時學好多門,我們的心是散亂的,思想不能集中,意志不能集中,那要成就太難了。

  所以定,定自然就開慧!我們學習的目的就達到了。世間人的學習我們現在明瞭,記憶力再好,他所學到的是一般常識,不開智慧。為什麼不開智慧?沒有定,這是不能不知道的。這是根力。

  下面第七句,『觀察力』,清涼大師說「於自他事理藥病善揀擇故」,這個說得好。「觀察」就是屬於慧,慧起作用。你善於觀察,自己、別人(他是別人),或是事、或者是道理、或者是藥、或者是病,病就是錯誤、過失,藥是方法,怎樣把它糾正。善於揀擇,揀擇就是我們一般講的選擇,這是智慧。對於我們個人來說,一定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根性,知道自己現前生活、工作、學習的環境,知道學習外緣,老師、善友、外在環境,統統都了解。選擇什麼樣的方法來修行,讓我們自己在這一生當中,總是希望早一天成就,誰不是這樣希望?

  那麼擺在我們面前,以大乘佛法來講,禪宗、性宗需要上上根人。真正是煩惱輕、智慧長的人,他才有能力學習,我們是不是這個根性,這個要知道。不是這個根性!上上根性的人,受善知識教誨所謂是一聞千悟,一聽他就開悟了,就明白了。我們聽多少遍都還沒聽懂,不是上上根;換句話說,大乘教裡面禪宗、性宗我跟它沒有緣,你就不能選擇這個。你真正想去找這些師父,師父一看,你不是這個根性,不收你,你到別的地方去,這是真正善知識。門庭施設不同,攝受的根機不一樣。

  密宗說實在的話,它也是上上乘佛法;佛門裡面說,不學密法不能成佛,密法是最高級的佛法。什麼時候學習?在大乘教裡面,地上菩薩,登了地的菩薩,這個時候學密。我們連初信位菩薩都還沒得到,你看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五十個位次,他前面四十個位次都修滿了,四十一個位次才是初地!我們哪有分?這是當年章嘉大師教我的,他是密宗大德,他不騙人。

  所以他教我的時候,勸我學教,特別是教我學戒律。為什麼?戒律是一切佛法的根基,沒有這個東西,什麼佛法都不能成就。大法像禪、密,小法像小乘、阿含、人天法,沒有戒律統統不能成就。諸位念《十善業道經》就知道了。最低級的佛法,來生保住人身,也就是說你不會墮三途,你來生還能享人天福報,死了以後投胎又到人間來了。要靠什麼?要靠十善業!上品十善生天,欲界天,中品十善得人道,下品十善是阿修羅,你去想想看。所以戒律是根本,不管你修哪一宗、哪個法門,先學戒,這正確的。

  章嘉大師就教我這個,教我看破、放下,這幾個重要的原則。原理原則一定要遵守,囑咐我戒律很重要。因為那時候我沒有把戒律放在心上,自己有個很錯誤的觀念,認為戒律是我們日常生活的規範。日常生活規範當然重要,但是佛經上制定的戒律是三千年前印度人的生活規範,不是中國的。中國生活規範,儒家有禮,中國古聖先王不是以法制國,是以禮治國。所以中國古時候常常稱為「禮義之邦」,它是用禮義治國。義就是道德,就是以德、以禮,外面表現是禮,內裡面是道德,這是中國傳統的教育。

  佛法是以戒,戒就相當於中國儒家的禮,所以禮沒有了,儒就沒有了;戒沒有了,佛就沒有了。佛經雖然在,學佛的人沒有了,學佛的人一定從持戒下手,真正持戒才叫做學佛。如果不持戒,天天誦經,天天念佛,跟佛結個緣,不能算是佛弟子,不能算是學佛,佛法裡面殊勝的功德利益你得不到。所以我們想想,上乘的,我們不是那個根性,真的叫沒分。

  再看看教下,是從經論上下手。經論太多了,三藏十二分教,我們這一生能讀得完嗎?無論哪個宗派的典籍,真的都是浩如煙海,深廣無際。不是短時間,像讀書一樣,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沒有十年二十年,還得要有好老師指導,同學在一塊切磋琢磨,鍥而不捨,搞個一、二十年才會有成就,不是件容易事情。現在縱然你自己本身有這個條件,你找不到老師,你也找不到同學,你也找不到修學環境,外緣不足。

  所以末法時期,淨土宗殊勝!為什麼?淨土宗的經典最少,只有六部。最大的經典是《無量壽經》,最短的經典《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只有二百四十四個字,最短的,比《心經》還短;《心經》二百六十個字,《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二百四十四個字。所以我們淨土宗的經典,《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普賢行願品》、《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五經;淨土宗只有五經,還有一部論,《往生論》,不長。五經一論印成一本,也是薄薄的一冊,對於現在人最適合。現在人怕太多、怕太難,這個少又容易。

  這五種經你統統都學當然好,你對於淨宗理事、因果、方法、境界,你能夠徹底明瞭,好事情;如果能力不行,沒有關係,學一種。自古以來,選修《佛說阿彌陀經》的人最多,有沒有成就?有,成就很殊勝!他怎麼成就?具足信進念定慧,信心成就的。他有這個能力選擇得好,選擇淨土法門,選擇《阿彌陀經》,這是觀察,他有觀察的力量,有觀慧。知道自己根性,知道自己的環境,選擇這個叫易行道;在一切法門裡頭這個法門最容易,而且最穩當、最可靠。即使沒有老師指導也沒有關係,你一心一意靠著阿彌陀佛就行了。

  可是這裡頭諸位要知道,你還是要具足十善業,沒有十善業,念佛不能往生。你要問為什麼?《彌陀經》上講得很清楚,西方極樂世界都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我們要不是上善,怎麼能去?阿彌陀佛再慈悲接引你過去,那邊的人不接受你,你怎麼辦?為什麼?你不是上善。前面我們說過了,十善業道上善生天,欲界天,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具備有生欲界天的條件,念佛的人就決定生淨土。這個事情我們一般人要認真努力一下,可以做得到。

  你選擇這個法門,正確了,回過頭來想想自己的毛病,毛病是什麼?十惡,要用十善來對治這個毛病。沒學佛的時候不知道,喜歡吃肉、殺生;現在曉得,吃肉、殺生不能生極樂世界。你犯的是什麼?不殺生,你犯了殺生。處處都想佔別人一點便宜,這是偷盜。盜心不能夠放下,不能往生,有偷盜的念頭怎麼可以往生?所以我們要把佔別人便宜的念頭放棄掉,不可以有。不能有傷害眾生的念頭,念頭都沒有,當然不會有行為。西方世界是清淨世界,一定要斷淫欲。在家同修夫婦結合,所以佛常常講不邪淫,夫婦以外的是邪淫,邪淫不能往生。即使是夫婦,在你往生那段時間,淫欲的念頭也斷了;或者在生病的時候斷除,念頭都沒有,這是往生的條件,很重要。

  不妄語,不欺騙人,說老實話。現在這個社會,很多同學跟我說,我們說老實話吃虧,別人都騙我們,我們怎麼可以跟人家說實話?那我就要問你,你願意到極樂世界,還是願意搞六道輪迴?要願意到極樂世界去,那一定講老實話,現在吃點虧不怕,我將來到極樂世界去了。如果現在不願意吃虧,那還要搞輪迴,極樂世界這一生去不了,這個帳要好好算算。學佛的人不怕上當、不怕吃虧、不怕人欺騙我。各人有各人的果報,他欺騙我,我知不知道?知道,我要不知道,那是愚痴,糊塗!我要知道,不放在心上,這叫功夫。而且各人因果各人受報,清清楚楚,了了分明。他在迷,他省悟不過來,你還不能說他,說他他懷恨在心。這樣的狀況之下,只有隨他去,他自作自受。將來受了果報,他覺悟了,回頭,再去度他,再去幫他忙。我們這一生當中決定取淨土,這比什麼都重要!所以,決定不可以欺騙人,表裡一如,你自在,你快樂,沒有一絲毫虛偽。

  不兩舌,兩舌是挑撥,在張三面前說,李四說你的壞話,在李四的面前說,張三說你的壞話,使這兩個人不合,這叫兩舌。破壞別人的家庭,破壞別人的團體,破壞別人的友誼,破壞別人的善事,這個因果很重很重,戒經裡面都講得很清楚。不綺語,綺語是花言巧語,說得非常好聽,目的是騙人,讓別人上當。惡口,說話粗魯,態度不好,讓別人聽到心裡感覺得難過。我們有沒有這個毛病?有,要趕快改,就在日常生活當中改,天天反省,天天改過。意識裡面,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貪、不瞋、不痴。這叫十善業。

  所以我們的病是十惡,我們的善就是十善。要用什麼方法對治我們的毛病習氣,使我們修行能得到真正的效果?這一條對於一個真正發心修行,真正想在這一生當中往生淨土的,太重要了!所以最近這幾年,我們特別提倡《弟子規》,為什麼原因?《弟子規》是戒律,基本的戒律。目的是什麼?目的是教人做個好人。所以我們的十善做不到,十善為什麼做不到?十善做不到,就沒法子入佛門。你看淨業三福,佛教導我們,「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頭一條。這條你統統做到,你才可以「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受三皈這才入佛門。所以十善業是沒有入佛門要具備的基礎,也就是入佛門的基本條件。佛經上一展開,大家都看到「善男子、善女人」,那是有標準的,不是隨便說的;「十善業道」你統統都做到了,你這才是善男子、善女人。你要沒有做到,不算!做到才算是善男子、善女人,希望我們特別要注意。

  為什麼做不到?就是我們沒有善的根底。善的根底從哪裡建立?從《弟子規》建立。我們現在不用小乘戒律,用《弟子規》,《弟子規》代替小乘,這不能不重視,不能不好好的學。所以我勸大家要下定決心,用一年的時間,把《弟子規》落實。它總共三百六十句,真正做到了,你就是善人,世間善人。用這個基礎再修十善業道,不難!換句話說,你有善根了。《弟子規》是善根,你有善根,學十善業道就很容易。有十善業道的基礎,你受持三皈五戒、十戒就不難,你真正都可以做到。出家,你可以能做到《沙彌律儀》,其他的我們不談,那太高了,最低的《沙彌律儀》。真正出家人,諸佛護念,龍天保佑。

  這就是講你要用智慧觀察,選擇法門,知道自己的根性,也可以幫助別人。對自己、對他,在一切事理、因果統統清楚、統統明瞭。有這個能力,你看今天社會上病態太多,別人向你請教,求你幫助,你確實能幫他解決問題。好,現在時間到了,我們休息十分鐘。

  諸位同學,請坐。下面第八句是『奢摩他力』,第九句是『毘缽舍那力』,這二個名詞都是梵語。「奢摩他」翻成中國意思叫止,清涼大師註解裡頭,「奢摩他,此云止,九毘缽舍那,此云觀」,止觀。在大乘法裡面,像華嚴宗、天台宗,都是修的止觀,所以這二個名詞經典裡面講得很多,講得很詳細。我們先就普通的、一般的解釋,什麼叫止,什麼叫觀,淺顯的介紹出來。然後我們再看清涼大師《疏鈔》裡面,對「奢摩他力,毘缽舍那力」的解釋,著重在力。現在我們先講這個名詞。

  止觀,梵語是奢摩他、毘缽舍那,它有止觀的意思,有定慧的意思,有寂照的意思,有明靜的意思。從這四個名詞上,我們也能夠體會到它的意思。止就是定、就是寂、就是靜(寧靜的靜),那是止;觀就是慧、就是照、就是明,這樣子四個字來解釋,意思就很明顯了。「止者,停止之義,停止於諦理不動也,此就能止而得名」。為什麼叫止?就是我們的心,儒家講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所以知止非常重要。止在哪裡?止在真理,諦理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真理,我們要止於真理。決定沒有懷疑,決定沒有動搖,這就是止的功夫。所以在教下,《華嚴》跟《法華》確實是止於真理。真理是什麼?就是自性,也就是法性,心安住在這個地方,決定不動搖。所以,止是從能止得名的。

  「又止息之義,止息妄念也,此就所觀而得名」。止什麼?止妄念,初學功夫要從這裡下。妄念再細分,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是妄念!說實在的話,有念皆妄,無念也是妄,這個事情就難懂了,也難講了。有念皆妄,有念你總是落在妄想分別執著,那當然是妄念。無念,無念落在無明,還是個妄念。四禪天裡面無想定,外道天,他不是真的止觀,他把止觀的意思錯會了。誤以為無想定是修行最高的境界,涅槃的境界,不生不滅。四空天人也是這個誤會,把非想非非想處天當作究竟,殊不知定功失掉之後,還是要搞六道輪迴,出不去。這個道理不能不曉得。

  止息重要,太重要了!我們一天到晚妄念太多,妄念就是煩惱,所以心得不到清淨。淨土宗的修行修什麼?修清淨心,你妄念止不住,清淨心怎麼會現前?心淨則佛土淨,清淨心現前,往生西方你就有把握,那就是心淨則佛土淨。妄念要從哪個地方下手?從執著下手,先學於一切法不再執著。個人不執著了,像公家常住的事情要不要執著?常住的事情要有規矩,訂一個規矩,大家都能夠遵守,那就是止於規矩。佛給初學人制定戒律,儒給初學的人制定些禮法,就像學校的學生他有校規,人人都必須要遵守的,你一定要止於一處。所以知止很重要!三大類的煩惱,首先我們要止息見思煩惱,就是執著;再進一步,我們止息分別。世出世法一切分別都是不實在的,都是虛妄的,妄念!最後到什麼?起心動念,起心動念也是妄念。

  下面講觀,「觀者,觀達之義」,觀是觀察,達是通達,你一觀察就通達了,「觀智通達,契會真如也,此就能觀而得名」。所以止跟觀有差別,止是如如不動,觀是清清楚楚。古人用水來做比喻,止是風平浪靜,水在沒有風浪的狀況之下,像一面鏡子一樣。觀是什麼?岸上的這些風景統統照得清清楚楚,像一面鏡子一樣,照得清清楚楚。

  佛菩薩的心就像這樣的,心如止水,這是止;照見萬法,那是觀。我們凡夫,心水它不止,它起波浪,六道凡夫大風大浪,四聖法界裡面小風小浪。我們這個大風大浪,兩岸的景觀在風浪裡頭是支離破碎,照不照?照!但是是破碎的,你看不到一個整體。所以浪愈小,照得就愈清楚;完全沒有風浪的時候,就像鏡子一樣。完全沒有風浪,是佛果地上的境界。微微的小浪,我們都看不出來,覺察不出來,那就是十地菩薩,微浪。十迴向的菩薩,浪又大一點;十行、十住菩薩比他們的浪又要大一點,但是還是能看得很清楚,沒有差錯。當然沒有往上位次那些菩薩他們那麼清楚,但是已經相當明瞭了。阿羅漢,佛給我們講,他修的是九次第定,所以他的境界是正覺,也就是說看一切問題沒看錯。雖然他的止觀不是十分,大概也有六、七分,所以對於宇宙人生看得很清楚,沒有太大的錯誤。

  「又貫穿之義,智慧之利用,穿鑿煩惱而殄滅之也」,實在這個地方的殄滅就是轉煩惱為菩提,這是止觀。止是把妄想分別執著控制住,讓它不起作用;慧現前,智慧現前,這是觀,觀就把煩惱轉變成智慧;菩提是智慧,煩惱沒有了,智慧現前。我們常講煩惱少一分,智慧長一分,煩惱輕、智慧長就是這個意思。實在講煩惱跟智慧是一體,一體的二面。一個是不覺的一面,就是煩惱,一個是覺;覺即菩提,迷即煩惱,它是一不是二。怎樣化煩惱為菩提?止觀是個巧妙的方法。

  止觀也是從原理原則上說,我們念佛是不是修止觀?是!你看看念佛堂堂主常常提醒大家,「放下萬緣,一心念佛」,放下萬緣是止,一心念佛是觀。佛號念得清清楚楚,一個字沒有念錯,一個字沒有念顛倒,觀!念佛也是修止觀。跟宗門、教下的方法不一樣,我們用持名的方法修止觀,這個總要曉得。你都明白了,其他的法門你心就定了,你不會羨慕,不會厭舊喜新。如果有這麼個心態,今天學這個法門,明天再換個法門,一輩子都不能成就。要成就,決定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你真的止了,慧真的現前,這個才起作用。

  「若就所修之方便而言,則止屬於空門,真如門,緣無為之真如而遠離諸相也」。這是你真正懂得止了,止就是放下,觀就是看破。我初學佛,向章嘉大師請教,我說我知道佛法殊勝,有沒有方法讓我快速能夠契入?我提出這個問題。章嘉大師沉默了很長的時間,他眼睛看著我,一句話不說,差不多將近半個小時。這樣一來,我的精神意志完全集中,聽他開示,心定了。他觀察你心定了,沒有妄念了,這才跟你說話。心浮氣躁講的話沒用處,你不記得,你也不重視,所以他那套方法非常高明。

  沉默那麼久,然後說了一個字,有!我就很注意了,有,豎著耳朵聽,他又不說話了。這一次沉默的時間短,不到五分鐘,說了六個字,說得很慢,「看得破,放得下」;我的速度快,他的速度很慢。我們年輕,沒有他的修養,聽了這六個字,立刻就有反應:這六個字的意思我能夠體會到,從哪裡下手?老師又沉默了幾分鐘,說了兩個字,布施。我第一次跟他見面,差不多將近二個小時,幾乎都在靜坐當中,讓你心浮氣躁的毛病統統都收斂了。所以我當時體會到這種非常高明的教學方法,一生以後都沒有遇到過。說的話簡單、有力,叫你永遠不會忘記。所以看破放下就是止觀,他換個話來說。他講止觀我們不懂,講什麼叫止,什麼叫觀,那好,可費事了,這就是真實的智慧。

  從修行方便來說,你看我問了,從哪裡下手?布施,布施就是放下,放下就是止。為什麼叫你要放下?《般若經》上講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執著它、分別它,錯了!一切都放下,一切都止了,你的心是定的。所以說,「止屬於空門,屬於真如門」;真如沒有相。真是講真性、法性,這是真的,能現一切相;如是法相,所現的一切相。能所是一不是二,稱真如。真性具足智慧、德相,真性它不是物質,也不是精神;它能現相,現的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我們今天講的宇宙人生一切現象,這是法相。法相從哪裡來?法性變現出來的。法性它本具有的智慧、德相,不生不滅。它所現的相分,這些現相裡頭,有沒有法性所具的這些智慧德相?有!性相一如,性相不二。

  「緣無為之真如而遠離諸相」,這個遠離就是不執著,不執著、不分別;在一切諸相裡頭不起心、不動念,這叫止。諸相有沒有?不能說有,不能說沒有,你要說沒有,相在;你要說有,這個相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所以「有」,佛法裡稱之為妙有,妙有不有;真如稱為真空,真空不空,它會現相,現的相沒有自體,真是妙不可言,這是性。所以契入大乘的人都知道,宇宙之間一切現相就是法性,就是真如。在哪裡?宗門開悟的人隨拈一法,無有不是處,對的。

  隨拈一法,它具有性德嗎?有,所以萬事萬物都有靈性。現在難得日本江本勝博士用科學的方法來做實驗,實驗出礦物,水是屬於礦物,它有見聞覺知,見聞覺知就是性德。它能看,它能聽,它懂得人的意思,隨著人的心意它現出不同的境界。說明十法界依正莊嚴,各個不相同的原理,顯示出來了。十法界裡面的眾生心行不一樣,所以色相不相同。色聲香味不一樣,心地清淨善良的,色聲香味非常之美;心行不善良的,色聲香味都很醜陋。我們如果真正把這個道理參透了,我們要修相好、要修身體健康,你就懂得了,你就知道怎麼修法。修善心、善意、善念、善語、善行,無有不善,那你的相貌就跟佛菩薩一樣,佛菩薩沒有不善;你的身體也像佛菩薩一樣,金剛不壞身。所以你要懂得道理,然後你就曉得怎麼修,修行還是離不開止觀這個原則。

  下面說,「觀者屬於有門,生滅門」。觀是什麼?觀有,有相你才能觀,真如你沒法子觀,真如只有止你才能體會得到,你沒有辦法觀察。觀是什麼?法相,法相是有門,有就有生滅,空沒有生滅;所以法性沒有生滅,法相有生滅,十法界依正莊嚴是法相。「緣有為之事相而發達智解」,觀是緣有為的事相,有為就是有生滅,所以它是事、它是相,遍法界虛空界。你從這些事相裡面,我們講開悟了,發達就是開悟,智解!發達智解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在我們大乘教裡面講,這是屬於後得智;止是屬於根本智,根本智是止,後得智是觀。

  「若就所修之次第而言,則止在前,先伏煩惱,觀在後,斷煩惱,正證真如」,所以這個有次第的。章嘉大師教我,看得破,放得下。我問他從哪裡下手?布施,布施是放下,先從止下手,這個有次第。為什麼?你要是不止,你心是亂的,散亂心怎麼會生智慧?哪有觀的能力?所以必須先要懂得止,就是止幫助你伏煩惱。譬如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起心動念了。這個東西我喜歡,我很想得到它,這個念頭才起,我們想想這個東西是不是必須要的?如果不是必須的,可以不要,把我們貪的念頭伏住。雖然到市場裡面去看,看到市場形形色色、琳瑯滿目,清清楚楚,明明瞭瞭,止。看了怎麼樣?如如不動,不起貪瞋痴慢,這是止,這是功夫。

  所以真正用功夫,先止,學止,就是學不被境界所動搖,不被境緣所誘惑,你先學這個功夫。好的境界不起貪欲,不好的境界不生瞋恚,這是修止。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起貪瞋痴,再加上後面兩個是貪瞋痴慢疑。六根接觸外頭境界,無論是順境逆境、善緣惡緣,不起貪瞋痴慢疑,這是止。功夫都在日常生活當中去鍊,練你的功夫,你要真修行!觀,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裡頭有觀。止,伏煩惱;觀,智慧開了斷煩惱,斷煩惱就是證真如。為什麼?煩惱就是真如,性相是一,理事不二!你知道煩惱就是真如,煩惱就沒有了,這叫真修行。

  我們淨宗,剛才講就用一句佛號,一定要曉得,就在日常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煩惱才動,煩惱是貪瞋痴慢疑,喜怒哀樂愛惡欲,七情!這個念頭起來,就是煩惱起現行。古大德常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貪瞋痴慢就是煩惱,喜怒哀樂這是七情,煩惱、七情才一起,第一個念頭;第二個念頭,「南無阿彌陀佛」,一句佛號把這個妄念統統打掉,伏住了,止觀!把妄念伏住,這是止;六字洪名清清楚楚、明明瞭瞭,提醒自己,是觀。念佛裡頭,有止有觀。

  止觀就是禪定,禪定是定慧均等,止跟觀合起來,止觀不二,那就叫禪定。止觀一如,觀在止中,止在觀中。古德有個比喻,比喻得好,他說「止伏妄念,譬如磨鏡,磨已,則鏡體離諸垢」,就好比是斷惑。在這個地方我們要懂得,因為現在人講磨鏡他不懂,為什麼要磨鏡子,現在鏡子是玻璃做的,很進步,不需要磨。從前沒有發明玻璃,古時候用什麼做鏡子?銅,銅鏡,也做得很精緻,如果諸位有機會到博物館去參觀,你能看到銅鏡。它這一面是鏡子,做得很精緻,銅做的;另一面,背面都有花紋,也有常常警惕自己的格言,另外一面就是鏡子。鏡子久了它就有灰塵、有銅垢,你照的時候就照不清楚。所以必須要常常磨,所以講磨鏡,愈磨愈亮,把鏡面裡面的骯髒東西統統磨掉,這就好比斷惑。然後拿去照,跟鏡子一樣,你照到外面清清楚楚,「能現萬象」,這就好比是證理,「是即觀也」。鏡子的體,把垢物磨掉,這是止;它起作用照的時候,就是觀,觀是屬於慧,觀能證理。

  「若真止真觀必為不二」,這就像鏡子的比喻一樣,鏡子的體是止,起作用照是觀,它一定是不二。再看一個事實,「法性寂然是止,法性常照是觀」,這是宇宙的真理。法性,我們在講席裡頭講過很多,法性它不是物質,也不是精神,我們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都接觸不到,佛經說緣不到。第六意識是思想,想不到,眼看不到,耳聽不到,鼻聞不到,舌嘗不到,身接觸不到,心也想不到。它真有,它存在,它能現,現什麼?現虛空、現世界,宇宙之間所有一切萬事萬物都是它變現的,它能現。能現精神,又能現物質,精神跟物質統統是法性變現出來的。

  法性寂然,它如如不動,從來沒有動過,是止。雖然是寂然,可是它又常照,常照是觀;換句話說,沒有一樣它不明瞭,沒有一樣它不通達,這是觀。觀是屬於慧,寂是屬於定,真止真觀一定不二。所以真觀一定是寂然,真正智慧一定是如如不動。「真觀必寂然,故觀即止,真止必明淨」,真止必然是明瞭,必然是清淨,清淨就是一絲毫染污都沒有。「故止即觀也」,所以止跟觀的關係是一不是二,止是體,觀是用;觀是體,止是用,它二個可以互為體用。寂即是照,照即是寂;止就是觀,觀就是止,是一不是二,真正的止觀。

  大乘教裡面佛教我們修行,你懂得這個道理,懂得這個方法、原理原則,用在哪裡?用在日常生活當中,用在工作、用在處事待人接物。心地清淨光明,清淨是止,光明是觀;清淨是定,光明是慧。所以六祖惠能見五祖,跟五祖講「弟子心中常生智慧」,這個話你懂不懂?你如果懂得止觀的道理的話,你就明白了。他心如止水,對外面境界確實像《金剛經》上所講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他沒有一樣不清楚,沒有一樣不明瞭。常生智慧就是說不生煩惱,不起染著,這是人家的功夫。

  這一段是普通的常識介紹,下一堂課我們再看清涼大師就這一品經裡面的境界,他老人家給我們說的止觀。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