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如何提升自我的靈性到達圓滿  (第四集)  2005/11/8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節錄自華嚴經第12-017-1466集)  檔名:29-037-0004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我們接著看「淨行品」,五門分別第四段解妨。前面講到十度齊修行,接著下面是四弘誓願行,我們看這段經文,「又皆願利生,皆成佛德,見惡必令其斷,見善必令其具,即四弘誓願之行也」。四弘誓願是諸佛菩薩行門的總綱領,同學們都非常清楚,常常念在口裡,念熟了。「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叫四弘誓願。一切諸佛都是依這個綱領修成的,一切菩薩無不依之修行,所以它是行門裡面的總方向、總目標、總綱領。我們在講席當中也講過很多次,需不需要再講?需要。為什麼?沒做到。

  佛法的教學跟儒家的教學確實不一樣。夫子教學,「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夫子就不教了,你太笨了。佛法不一樣,佛法真是慈悲到極處,「慈悲為本,方便為門」,說得太好了。佛法不怕麻煩、不怕重複,為什麼?佛知道一切眾生的根性,煩惱習氣太深太深,不是無數次的重複,提不醒。你說的時候,他點頭,他聽得很對,一轉眼忘掉了,境界現前還是煩惱做主。他自己知不知道?不知道,你就曉得煩惱習氣是多麼嚴重。什麼時候你在一切境緣狀況之下都能提得起覺觀,就是宗門講的觀照功夫,我們一般講提得起警覺,功夫才能得力;提不起警覺,你功夫沒有辦法得力,所以說脾氣常常發作,有意無意。什麼原因?佛說得好,見思、塵沙、無明煩惱習氣太重。

  所以大乘教裡頭許許多多經典都說「閻浮提眾生剛強難化」,不是只有《地藏經》。這個事跟理都要知道,知道之後,你自己就曉得怎樣處理。對於剛強難化的眾生,真正是學佛的人,對佛法能夠通達理解,這個環境好不好?好,不是不好,正如同佛在經上跟我們講的,娑婆世界修行一天等於極樂世界修行一百年,你說娑婆世界好不好?好!為什麼娑婆世界修行有這樣殊勝的功德利益?這邊逆境多,你在逆境裡面能夠修到如如不動,順境裡頭也修如如不動,你成功。外面境界風一動,你就受不了,你到哪一天才能成功?

  一般修行人總希望自己找一個清淨環境,沒有煩惱、沒有障礙的地方,你想想看,你有多大的福報才能找到這麼個地方?說老實話,釋迦牟尼佛都不行。我們在經教裡看到,佛陀當年在世,外面有六師外道干擾、批評、毀謗、障礙學生,讓學生對佛失去信心,這外面的環境;裡面有六群比丘,這不聽話的學生,在僧團裡面搗亂,製造麻煩。佛陀威德大!把他們震服了。震服了他還是再搗亂。這也是釋迦牟尼佛為我們做出的示現。

  佛陀在世,僧團裡頭都是這樣的,何況後世,又何況現在末法時期。要想僧團裡頭沒有人來搗亂的,那豈不是比釋迦牟尼佛福報還大?不可能的事情。要想僧團裡頭沒有人來搗亂,只有一個方法,不要搞僧團,我一個人在家修,那行。一個人在家修,也許你還有家親眷屬來找麻煩,你就想多麼困難。這些困難你都能克服,所以你修行的功夫超過極樂世界,為什麼?極樂世界沒有這個麻煩,都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那裡頭沒有找麻煩的人,沒有一個不善的人,所以他的進步慢,煩惱習氣不容易消掉。娑婆世界找麻煩的人多,消業障消得快。問題在哪?你要認識。

  哪個道場都不例外。我親近的三個老師,方東美先生他是大學教授,毀謗他的人很多,批評他的人很多,都在我面前說。而且還有批評的是同鄉的,桐城人,對他們家庭狀況了解得很清楚,搬出很多是非。我聽了,心動不動搖?一動搖,誰吃虧?我自己吃虧,我什麼都學不到了。我聽了之後,如如不動。我們要明一個理,縱然他講方先生種種不是,那至少是二十年前的方先生,我也不認識;你跟他在家裡認識,我不認識。二十年之後,古人講,士是讀書人,「士隔三日,刮目相看」,他天天讀書,天天用功,天天改過,從前有不好的習氣,他現在都改過來了。改過來,你不知道,你沒有接觸過他,你不認識他,我跟他學習,我每個星期跟他見面,常常見面,你講的那個,我沒在他身上發現。要懂這個道理。

  惡人會變成好人,好人會變成壞人,我們親身經歷的。身邊的人,以前非常要好,受別人挑撥之後,馬上態度就改變,就變成仇敵了。我們心裡很清楚,我們受了冤枉,他不知道;到他知道了,他也後悔。後悔,面子放不下,不願意跟我見面。我很想跟他見面,他拒絕,面子放不下。這些統統是煩惱習氣。李老師有人毀謗他,章嘉大師也有人毀謗他,我從來沒有動搖過,只有一心尊師重道,我們才能學到東西。印祖講得好,「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

  我們這一生做得再好,沒有學佛之前,有沒有造過惡業?有。過去生中生生世世有沒有造過惡業?有沒有跟人有過過節?我們相信、肯定很多很多,那就得了!今天我們想學好,這些過去今生冤親債主,他來障礙,他來找麻煩,應該的。他來擾亂道場,他來毀謗我們的師父,他來毀謗我們的法門,我們清清楚楚,這來報怨的,這是來做障礙的。只要我自己如如不動,不破壞我的信心,不破壞我的願心,不破壞我的學習,反而使我進步更快。我對於這些造謠生事毀謗的人,我更感激他。為什麼?他加速度幫我往上提升。

  所以蕅益大師講得好,「境緣無好醜」,順境逆境、善緣惡緣是平等的,沒有好壞;「好醜生於心」,這你自己要負責任。是非善惡是自己生心,自己用善心對,全是好境界,自己用不善的心對,都不是好境界。換句話說,人家那邊來的是感,我們怎麼應。這個道理你要是懂得了,在娑婆世界修行,進步的快速肯定超過極樂世界;這個道理不懂,順境善緣生歡喜心,逆境惡緣生瞋恚心,你肯定墮落。生歡喜是生貪心,生瞋恚心,就是外面境界來的時候你生什麼心?你生貪瞋痴;你貪瞋痴增長,你不是戒定慧增長。貪瞋痴的反面是戒定慧,不為外面境界所動搖,依舊如法修學,一點沒有受到干擾,你戒定慧增長,大幅度的增長。所以外面境緣真的沒有好醜,有人在這種狀況之下大幅度增長戒定慧,有人是大幅度增長貪瞋痴,果報不一樣!所以這個境緣真的沒有好醜,好醜在於心,我們用什麼心態來對人、對事、對物。

  我學佛這麼多年,二十多年前在美國寫的這副對聯,現在掛在佛堂上,這就是我學佛的心得。我們用什麼心對人對事對物?「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用什麼態度來處世?「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你問我的修學,我的修學就二十個字。學佛五十四年,沒有離開這二十個字,所以任何境界我遇到我能轉。轉,比忍讓功夫要高一等。忍讓你還著相,你還是在伏煩惱,還在壓住;轉的時候,轉變,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為聖,轉境界。這二十個字就是我的轉捩點,永恆不變。

  「看破、放下」,章嘉大師教的;「清淨平等覺」,《無量壽經》經題上教的。李老師把這部經給了我,我有使命把它普遍弘揚。過去許許多多的聲音反對會集本,我講得很清楚,真正的意思不是反對會集本,是反對淨空法師,我很清楚。無論是音聲,無論是文字,我沒有理會,沒有反應。毀謗,隨他怎麼說,愛怎麼說怎麼說,決不回一句話;文字,在雜誌報紙上儘管你寫,你願意寫多少你就寫多少,我沒有一個字反駁。二、三年自然就沒有了,這個好!我們自己的修學清淨心沒有被他撥動,大風大浪與我不相干,我每天還是讀經,還是在講經。同學當中,有聽到了心不平,來跟我說。我就勸導他,心平氣和,「冤家宜解不宜結」,不可以跟人結怨。所以人家罵讓他罵,罵累了,他就不罵了;他要打隨他打,不要還手,打到他手累了,他就不打了。這個樣子罵不起來也打不起來,天下太平。這就是化解怨懟的方法。

  如果我們道場有這麼一個人來擾亂,他要來罵,隨他罵,我們好好念佛。他罵累了,自然就走了。來罵過幾次都不生效果,他就不來了。可不能跟他吵架,吵架愈吵愈有勁。吵了之後,外面警察來了,新聞記者來了,把我們道場的形象就破壞了,真正損失是我們,他沒有損失。可是我們置之不理,隨你怎麼做法,罵不還口,打不還手,好像我們是吃了一點虧,實際上佔大便宜。外面傳出去,這個道場的人有修養,這個道場的人是好人,外面人讚歎你,外面人都到你這裡來學習,你這個地方真有道!

  修行人,佛教的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要做到才行。對善人如是,對惡人亦如是。佛在這裡教導我們,並不是說你對善人你就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對惡人可以,沒這麼說。既然沒有這麼說,那就是對一切人,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善人惡人,一律平等,都是以善心善意對待,那你沒錯了。這樣才能夠斷自己的煩惱,才能夠普度眾生。

  因為這些事情,我們學佛半個世紀以來,遭遇到太多太多了。許多同修不知道怎麼處理,感覺得很憂慮、很煩惱,其實沒有,如果我們憂慮煩惱,我們就上當了,為什麼?他的目的達到了。若無其事,他一切的作為都不起作用,起不了作用,他就不做了。他自己也知道做這個事情不是好事,希望能達到效果,沒有效果,他還幹這個幹什麼?不幹了。

  我們讀書明理,一定要懂得,從境界裡頭斷煩惱是真斷,沒有境界考驗,你說你煩惱輕了,從哪裡看?看不出來;你說你智慧長了,也看不出來。都從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才真正知道自己功行到什麼階段,有沒有長進。前些年遇到這個事情會發脾氣,現在遇到這些事情心平氣和,不發脾氣了,說明你有進步了。對於這些找麻煩的人,你自自然然會很客氣恭敬對待他,為什麼?老師,來考試的,考考我的功夫有沒有進步。對他不但沒有怨恨,感謝!都是真話,自己的境界大幅度向上提升。往生縱然不敢說我有把握,生天是肯定有把握,一絲毫疑惑都沒有。有生天的條件,對淨宗真信切願,一心修學,往生淨土你就真有把握,一絲毫不懷疑了。

  既然往生西方淨土,親近阿彌陀佛,諸上善人是我們的同參好友,這個世界過不了多久,我就離開走了,這個世界上一些找麻煩的人還跟他計較嗎?不應該。無論找什麼大的麻煩都不要計較,心平氣和。你在這個世界還有得過,我馬上要走了。縱然這個人把我殺掉,我非常感激他,為什麼?他叫我馬上就走,真的是送我到極樂世界,要不然我還得住兩年;他把我害死了,我立刻就走了。一絲毫怨恨心沒有,一絲毫報復的念頭都沒有,你才能往生。如果你有怨恨,你要報復,好了,你還墮三途,然後找機會來報復,那就錯了。百千萬劫難遭遇作佛的機會,哪有那麼輕易就丟掉?那是業障深重,真錯了!

  所以學佛,我們一定要把念頭轉過來,基本的。教學,我對許許多多從事教育工作的人說過,在大學我跟許多教授們說過:從事教育工作的人,第一個信念要肯定人性本善,中國《三字經》裡面講的「人之初,性本善」,你才有資格從事教育工作。人性本善,為什麼變成不善?他沒有受到好的教育。《三字經》下面接著說「性相近,習相遠」,性相近是孔子說的,習是習慣,不善的習慣使他跟自己的本性(本性本善)逐漸逐漸的遠離,他受了外面境界的影響,學了一些不善,是這麼個道理。

  教育之建立就是為這個事情。古書裡面所記載的,堯舜那個時候政治辦得好。堯王、舜王都是仁德之君,教化百姓,使百姓們都能夠豐衣足食,社會安定,天下太平。但是,如果這些人不教他,飽食終日無所事事,這跟禽獸有什麼兩樣?所以這才委任契(契是一個人,人的名字)做司徒。司徒是政府一個官位,掌管教學,這是中國政府裡面設專職管理教育的開始,像現在國家的教育部。中國早,堯舜時代政府就設這個官員專門管教育。教什麼東西?教倫理道德,也就是教你要知道人與人的關係,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你把這關係搞清楚了,關係處理好了,家和、國泰民安這個目的就達到了。其他一切的這些技術,小事情,人是根本。所以中國教育是人本教育,是聖賢教育。人人都是聖賢,人人都是好人,人人都懂得「孝養父母,奉事師長」,人人都懂得尊重別人,敬愛別人,互助合作。

  近代西方的教育偏重在科技。科技,這是事物上的教學,把人本疏忽掉了。科技是發達,愈來愈進步,人與人的關係愈來愈陌生,甚至於父子相殘,這種事情常常聽說;兄弟互相殘殺,學生殺老師,同學殺同學,常常聽到,已經不是新聞了。這就是堯舜所講的,沒有倫理道德的教育,人連畜生都不如。中國在幾千年前,就看出這個事實真相,所以歷代帝王沒有一個不重視教育,提出是「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這再國家治國。社會怎樣能安定,國家怎樣能夠昌隆(國運昌隆),靠什麼?靠教育;不是靠法律、不是靠警察,靠教育。古時候政府組織,教育排在第一。宰相下面六部,第一個就是教育部。那個時候不叫教育部,叫禮部,禮部尚書就是教育部長,六部裡頭他最大。這些設施都給我們後人,特別是現代人,很大的啟示。

  家庭重視教育,所以在家教裡頭有所謂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個「後」不是說你有子孫,不是這個意思;你子孫裡頭有沒有賢人,這是大事。聖人、賢人是教出來的,所以無後為大就是你的家教最大!在從前的社會,夫妻結合組成一個家庭,家庭裡面兩樁事情兩個人要分擔,所以「夫婦有別」,不同的任務。先生負責經濟,家庭經濟,這物質生活,他去謀生賺錢養家,太太在家裡面教下一代。下一代,你家裡頭有沒有聖賢,有沒有君子,有沒有好人,太太的任務。所以太太的工作比先生大得多!先生只是賺錢養家。你家裡面有沒有前途,有沒有希望,靠底下一代的子女成不成材。

  所以印光大師在《文鈔》裡頭說得很多。今天講男女平等,男女在爭權,印祖就說得很好,中國自古以來,女子的權力超過男子多多。家道能不能傳下去,事業能不能傳下去,甚至於國家政權能不能傳下去,都在後繼有人,所以無後為大。你要沒有後代,你家就完了;你的事業,你底下沒有傳人,到你一死,事業就完了。培養繼起的人才比什麼都重要,這是家庭裡頭的大事業,婦女承擔。孔夫子,多少人知道孔夫子的母親,不知道孔子的父親;多少人知道孟子的母親,不知道孟子的父親,為什麼?母親教出來的,道理就在此地。

  所以印祖的主張,女子不要跟男子在社會上爭權,好好在家裡把兒孫教好,使你家裡出聖人、出賢人。不但你家庭裡頭光宗耀祖,全國的人、全世界的人都得到你們家的福蔭,這個工作多偉大。可惜現在沒有人講,沒人知道,我們要不看《印光大師文鈔》,也不知道。多少人看《文鈔》看到這一段,也就大意的疏忽了,沒有留意到這是根本,這個事情太大!所以自己一定要發大願利益一切眾生。

  這個地方一百四十一願,願願都是利益眾生。見到惡,要想方法幫助別人斷惡,用什麼方法?用自己斷惡,做出來給別人看。你不用去勸他,你勸他,他未必能接受;你天天這樣做,他天天在這裡看,二年、三年他不覺悟,十年、八年他就覺悟了,「你做得對,我做得不對」,就覺悟了。要時間、要耐心!見善,希望別人也有善(也有同樣的善),也是要做出來給人看,不做決定收不到效果。

  現在社會動亂,衝突頻繁,所以在這個社會上,國家的領導人,企業團體的領導人,宗教的領導人,學術界的這些學者專家,哪個人不關心化解衝突,促進安定和平?聯合國設專門機構來研究這樁事情,每年不知道開多少會,投下去的人力、財力、物力,我參加過五次,我了解,收不到效果。我們聽聽專家學者的談話,有道理,說得頭頭是道,最後怎麼樣?不能落實。動亂頻率年年上升,災害一次比一次嚴重,使許許多多參與和平工作的人都喪失了信心。會開完了之後,有很多學者專家(我們很熟了),地位很高的,有些是擔任國家教育部長的、大學教授的,見面談談都苦笑搖頭,做不到。這些會以後我不再參加了,我明白了,了解了。不參加不知道,參加之後統統了解,根本原因在哪裡?我們自己本身沒做到,所以不具影響力,自己沒做到。

  自己不高興的時候還發脾氣,還拍桌子,這怎麼行?這怎麼能和平?心平氣和,你看平就有和;心要平,氣就和了,和平從這裡來的。平等對待後面才有和睦相處。我參加會議也講了不少次,我也算是一個主要的講演人,每次我都提出來,「平等對待,和睦相處」。大國跟小國要平等,富國跟窮國要平等,種族要平等,宗教要平等,每個行業也要平等,平等後面才有和睦相處。如果不平等,哪來的和睦?不平等就會產生衝突,會造成誤會,會造成對立。所有一切衝突的根源就是不平等,平等對待太重要!

  中國人講和平,和是果,就是和睦相處。果從哪裡來?平等對待,那是因。中國跟印度有很多相同的地方,都是把果報講在前面,因說在後頭。世間人都重視果報,你先講果,他注意了。然後講為什麼會有這個果,因是什麼。和睦之因是平等,平等一定是從本身做起。從哪裡做起?要把自己內心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對立的念頭化解掉,誤會的念頭化解掉。別人誤會我,可以,我不誤會別人;別人跟我對立,可以,我不跟他對立。諸位要曉得,對立一定是兩方面的,一方除掉了,那一方就對不起來了,他對立,我沒有對。衝突是雙方的,誤會也是雙方的,只要我這一方沒有了,他那一方一定慢慢也就化解了。佛菩薩修行之所以能成佛,道理就在此地。

  所以我們中國古聖先賢就教導我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在這上下功夫,無論世法佛法都能成就。怎麼樣教人修善?怎麼樣教人斷惡?都從自己本身做起。「學為人師,行為世範」,要做出好樣子來給人看。人生在世很短很短,一百年確實一彈指、一剎那。我八十歲,想到以前在農村裡面生活,七、八歲的時候就像昨天一樣,八十年一彈指,有什麼意思?佛講的話一點都不錯,「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這個世間什麼是你的?哪一樣東西你能帶走?身體都帶不走。既然帶不走,就全部放下,不要了。帶得走的,那要特別留意,唯有業隨身。惡業你會帶走,善業你也會帶走,淨業你也會帶走。你明白這個道理,我們最好帶淨業。

  淨業是什麼?以純淨的心、純善的心,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帶得走。你的來生是在天上不在人間,你修淨土,你在西方極樂世界,你一生成佛,這多殊勝!帶淨業不帶染業,善惡都是染業。什麼叫淨業?行善而不著相。斷惡修善不為自己就是淨業,沒有自己,只為眾生,這就是純淨純善,四弘誓願的菩薩行。好,這堂我們就講到此地。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接著看下面的《疏》文,「故智首總標諸德以求其因,文殊令善用心,頓獲眾果,但言惟願,豈不惑哉」。這句是總結,前面是「解妨」,假設有人提出這個問題,這一百四十一願裡頭好像沒有行,只有願沒有行。在這段清涼大師給我們分析,細分說了十四種,大分也有六段。所以總結裡頭講智首菩薩,這品經是智首菩薩問,文殊菩薩來解答,這一問一答讓我們開智慧。

  智首菩薩。你看他名號,這名號都是表法的,這不可以不知道。總標諸德。一切諸德智慧為首,這是因。所以前面行裡面,在事行裡頭有理行、有智行,這是修行證果的真因。文殊菩薩答覆,都是叫我們在一切境緣當中善用其心,你就能頓獲眾果。這我在前面講了不少,要會轉境界,《楞嚴經》上佛說得好,「若能轉境,則同如來」,無論什麼境界,再惡劣的境界,一轉都變成善因。前面我說過,縱然有個人無緣無故把我殺掉了,我一點怨恨都沒有,一點報復都沒有,我還歡喜感謝他,為什麼?他把我送到天上去了,他把我送到極樂世界去了,要不然我去,總還要耽誤若干時間,他這麼快就把我送去了。念頭一轉,一絲毫惡意都沒有,純淨純善,決定不結冤仇。縱然過去世的冤仇,那統統都化解了,善用其心。

  宗門常說,考驗學人,你會麼?這個「會」就是你會不會用心。凡聖就是用心不一樣!會用心,純淨純善,沒有一樣不善。這個人,甚至於是神經分裂症,無緣無故到道場來吵吵鬧鬧的,要會用其心,若無其事,也是為我們大家消業障,來考考我們大家的定力,考考大家的智慧;如果你心一亂,證明你修行沒功夫。你如如不動,善巧方便,應付得圓圓滿滿,不結怨懟(不對立,不結怨),頓獲眾果。眾果是很多果在裡頭,不是一個。往往這一樁事情六波羅蜜都成就,《華嚴經》上十波羅蜜。但言惟願,豈不惑哉。這句是責備的口吻,你怎麼能說這一百四十一首偈只有願,沒有智、沒有行?這是你迷惑。文殊菩薩一講解,你就明瞭了。

  這下面還有兩段,我們看這前面一段的問答,「復有問言」,這是又有,又有人提出疑問,「夫妙行者,統唯無念,今見善見惡,願離願成,疲役身心,豈當為道」。諸位想想,有沒有人提這個問題?有,而且很多!總是離不開妄想分別執著,提出這個問題。要講到妙行,妙行是高等的修行,我們現在用這個講法,大家就容易懂了,佛門裡面講「向上一著」。無論是哪宗,無論是哪派,顯教密教、宗門教下、大乘小乘向上一著,統唯無念。講到最上層的,無念。惠能大師傳的禪宗,「以無念為宗」,宗就是宗旨,修行之最高指導原則是無念。這個地方看到,這修行人、這些菩薩見善見惡,善願成,惡願離,這不是分別執著嗎?對自己不是疲役身心嗎?疲是疲勞,修得很辛苦!豈當為道,這是菩薩道嗎?菩薩道是這樣的嗎?菩薩道應該離念。我們聽起來好像滿有道理。

  再看看清涼大師底下給我們的解釋,「答,若斯見者」,所以像上面這種見解,「離念求於無念」,他的見解功夫不過如是,離念求於無念;「尚未得於真無念也」,你說他是不是真的無念?真的無念就不講這些話。說了這些話,他已經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他哪裡得無念。「況念無念之無礙耶」,這才叫真無念。念即無念,無念即念,念跟無念是一法不是二法,那才叫真無念。他犯的毛病在哪裡?都墮在二法裡頭,無念跟有念對立,見善跟見惡對立,願離跟願成對立,全是二法。要用《壇經》的話來說,二法就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六祖惠能大師答覆印宗法師的話,你想想看有沒有道理?那叫真無念。

  念即無念,這真無念。不起作用的時候,真的什麼念頭都沒有;起作用的時候,什麼都明瞭,無量的願行起作用。不起作用是體,起作用是相用,體相用是一不是二,有體有用,有用有體,體不離用,用不離體。如果有體無用,這個體也就沒用處了。法性是體,法相是用。法性空寂,痕跡都沒有,我們講空,空也沒有,法性;法相無有頭數,無量無邊,雖是無量無邊,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你說它是有還是沒有?性相不二,理事一如,真無念。這個道理很深很深,你對這個要是沒有一些認識,這個大乘圓教,你的疑問可就多了。

  所以最上一層,無障礙法。《華嚴經》清涼大師《疏鈔》裡面給我們講的四種無礙,「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四種無礙,這才是諸法實相,一切法的真相,怎麼會妨礙?我們今天怎麼樣?我們今天是事事都有礙,理事也有礙,理跟事不能會通就是障礙,理有礙,事也有礙,四種都有障礙,我們今天處在這個環境。為什麼這四種都有障礙?沒有智慧。

  所以這段經文,啟請的人智首,解答的人文殊,菩薩智慧第一。這裡說文殊令善用心,《金剛經》上說三心不可得,用什麼心?全是問題。怎麼樣把它講圓融?給諸位說,事實上就是圓融的,說很難說得圓融,為什麼?你說這邊,不能同時顧那邊,所以言語有限。不但言語是有限,思惟想像也有限制,放下言語思惟,你就見到圓融。「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四無障礙的圓融法界就在你面前。所以過錯在哪裡?過錯在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是過錯!把圓融無礙的法界全都給扭曲了,隨著我們的妄想在扭曲,是不是真的扭曲了?沒有,真的如如不動,決定沒有受到你干擾。你的那個扭曲,只是你幻想裡頭、幻覺裡面產生的虛幻不實在的境界,是這麼一回事情。佛菩薩要不給我們說穿,確實我們這一生當中作夢都想不到,迷惑一輩子,來生接著再迷惑。幾時能破迷開悟?那真是太難太難了。所以這大經上講的是百千萬劫難遭遇。

  前清彭際清,這是大德,他講「無量劫來希有難逢的一天」,你聞到佛法了。無量劫來希有難逢,人家看得多麼貴重、多麼難得,所以他那個求法的心、學法的心不一樣,成就自然就不相同。一分誠敬得一分成就,人家十分誠敬,難怪他得十分成就。彭際清確實看破放下,他是個很了不起的人,弱冠就考取進士;弱冠是不滿二十歲,十八、九歲的時候他就考取進士。他的父親是乾隆皇帝的兵部尚書,就像現在的國防部長,所以他是現在人講高幹子弟,又那麼聰明,不滿二十歲考中進士。他家很富有,不愁吃、不愁穿,他不做官,他去學佛;沒有出家,居士身,學佛非常有成就。

  「《無量壽經》即是中本《華嚴》」,就是他講的。他有《華嚴念佛論》。他的著作很多,在儒釋道上下的功夫很深很深,最後皈了佛門。真的有道德、有學問,不是一個普通人。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淨土聖賢錄》上有他的傳。無量劫來希有難逢,這句話也是他說的,這說什麼?說淨土。你這一生能夠遇到淨土法門,遇到《無量壽經》,是大事不是小事。他給《無量壽經》做了一個節校本,節是節錄,校是用其他的本子來校對,訂正經文。他所依的本子是康僧鎧的譯本,《無量壽經》康僧鎧的譯本,參考其他的譯本來做校對,節校本這個本子念起來通順好念。

  《無量壽經》現在留下來有九個本子,五種原譯本,一個節校本,就是彭際清的,另外三個會集本,王龍舒,宋朝的;魏默深,清朝咸豐年間,比彭際清後,彭際清是乾隆時候人;最後一個本子就是夏蓮居的,民國初年。總共有九個本子,《無量壽經》有九種不同的版本。這九種不同版本,我們都把它印在一起,印成一大本,修淨宗法門的你全都看到。你把九種本子統統看完之後,你愛受持哪個本子就用哪個本子,都好,都能成就。

  再看末後這段,「又無念,但是行之一也。豈成一念頓圓,如上所明也。行學之者,願善留心」。行是修行,學是學教,修行學教的人你要好好的用心留意。無念是八萬四千行門裡面的一門,像我們念佛也是八萬行門裡面的一門。念佛裡面還分實相念佛、觀像念佛、觀想念佛、持名念佛,都是《觀無量壽佛經》裡面說的。我們現在採取的是持名念佛,八萬四千法門的一種。這要知道。

  豈成一念頓圓。《華嚴》是一念頓圓,一念圓滿。怎麼圓滿?離妄想分別執著。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在世出世間一切法中決定不起心、不動念。起心動念尚且沒有,哪來的分別執著?在這個境界裡頭,一念頓圓。頓是快速,圓是圓滿。怎麼個圓滿法?這一念就是八萬四千法門的圓滿,八萬四千法門總不離一念。一念是無念,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圓滿了。什麼人能做到?圓教初住菩薩就做到了。初住以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每位法身大士都是一念頓圓。

  為什麼有四十一個位次?無始無明習氣厚薄不同。除這個之外,你連痕跡都看不出來,不思議的境界!這我們要知道,這才是真正向上一著。前面所問的,雖說向上,向上也有階級,他不是真的上上。好像我們上樓一樣,幾十層的高樓,最高的那一層。我們向上,登到第一個樓梯、第一階,還有人在第二階,還有人在第三階,那都是叫向上。雖然在向上,每個人他的樓梯不一樣。我們從這些地方細心去觀察、去思惟,漸漸就明瞭了。所以佛法叫慈悲為本,叫方便為門。慈悲是根本!慈悲就是四弘誓願的第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眾生種類不齊,那要用方便法。方是方法,便是便宜,用現在的話說,最恰當的方法,最合適的方法,最有效率的方法,就叫做善巧方便。善巧方便不是定法,一定是應機說法,眾生是什麼根機就用什麼方法教他,他學了之後,一定是把境界逐漸向上提升,那就有效了。

  對初學,制定戒律,嚴格的要求。有障礙,好像什麼都不方便。我初學佛的時候,我們同事當中有學佛多年的,我那時候剛剛學,他就告訴我:佛教的經典理論不錯,戒律不行。我說怎麼?他說:戒律太繁,教你持戒,你就動彈不得,好像許多繩索把你綁起來,不自由。喜歡經論、理論的佔多數,真正學就很少很少了,原因在此地。那個時候我們想想,不錯,是有道理。這個經教我們喜歡讀,理論講得太好了,但是教你做的時候都不肯做。教你布施,很吝嗇,放不下;教你持戒、教你素食,做不到。以後慢慢把道理搞清楚了,才知道佛這種教導是正確的。

  教你不殺生,教你素食,目的是什麼?長養慈悲心,不忍吃眾生肉。菩提心裡面,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養慈悲就是養正覺、養平等、養清淨、養真誠。為什麼?菩提心,一個心!有體有用,哪一個得以養,全部都得到了,一即是多,多即是一,目的在此地。這是第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不與眾生結冤仇。殺生吃肉,跟眾生結下的冤仇,佛講世間的刀兵劫,就是戰爭;戰爭這個災難不是好事情,戰爭是災難!為什麼會有戰爭?跟一切眾生結的冤業。佛經上講「人死為羊,羊死為人」,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很殘酷。我們要化解這個怨結,最有效果的方法,不吃眾生肉,道理在此地。

  現在我們又遇到一個劫難了,現在大家常常在談的,身心都不安,禽流感(瘟疫)從飛鳥傳來的。那就是說這瘟疫是從天而降,麻煩很大!現在是冬天,中國古人常說,就怕冬瘟轉變成春瘟,這個災害就大!可是我們看到目前的現象,由冬瘟轉變成春瘟,很有可能。前天有朋友來訪問,我們還錄了一個帶子,我們華藏電視台也特別問這個問題。真正的原因是什麼?還不是禽獸吃多了,牠來報復。你們想想有沒有道理?

  我們看到這個瘟疫,又看到報導說是哪個地方開始發現這個瘟疫,把這個地方的雞、鴨、鵝都殺掉,一殺幾十萬隻、幾百萬隻,這就造成禽流感的業因。你殺的這麼多畜生,這裡有些沒有感染的,你就先把牠殺掉了,那個怨氣還得了嗎?你把牠的屍體埋在那裡,腐爛之後就變成病毒。哪天起一場大風把它吹上去,飄到哪裡、哪個地方,病毒就散到什麼地方,不是辦法,不能殺!人要是中了這個病毒,你難道把這個地方人全殺掉嗎?沒有這麼做法,趕緊去把他治療,還能救一半。我聽醫學界的人告訴我,染上這個病菌的生存率是二分之一,就是一半可以治好,一半治不好。如果你是懂得人道,你有愛心,你發現這些家禽或者是鳥類(鳥類,你是不容易控制牠,家裡面的家禽容易控制)哪些染了,你要好好的給牠治病,就像對待人一樣,研究治療的方法,幫助牠恢復健康,這就對了。不能殺,愈殺愈嚴重,愈殺愈多,這不是辦法。

  要把這個瘟疫除掉,要用治療,不可以用殺害。許多人問我,我是這麼一個看法。家畜,雞鴨感冒了,一樣可以給感冒藥給牠吃,很容易治好,比人還有效。為什麼不幫助牠,不治牠的病,要把牠殺掉?你結這個怨結得多深,冤冤相報。現在人他不相信這個,這就沒有法子。不是說不相信就沒有,一樣還是有。到冤冤相報的時候,你後悔遲了,你怎麼跟他解釋?你說我當時無知,冤枉殺了你們。將來你的果報也是被別人冤枉把你殺了,一報還一報,因緣果報絲毫不爽。

  佛在經上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我們這一生的造作就是來世的果報。這一世時間短,來世的時間長。六道裡面只有人道時間最短,天道壽命長,畜生裡頭有長壽的,地獄、餓鬼壽命都很長,他受苦果。佛又說「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過去半夜殺豬沒有現在這麼多,現在是大量屠殺,所以現在戰爭跟從前不一樣。現在有大殺傷武器,一顆核子彈爆發就要死幾百萬人,豈不是現在屠殺這些畜生一樣?一個瘟疫屠殺幾萬、幾十萬,上百萬,那不就跟核子彈爆炸一樣的事情嗎?什麼樣的因決定感什麼樣的果報,不能不知道,不能不多想想。

  同學來問我,我講佛法給他聽,講一個正理,決定不要驚慌。災難還沒到身上,自己又驚又怕,被它嚇死了,你說冤枉不冤枉?很冤枉的事情。你還沒有中,你在家天天害怕嚇死了,錯了。古人講的話有道理,「生死有命,富貴由天」。你不該死,什麼樣災難現前,你能夠免除。不是說這個地區有這個災難,人都死光了,一個都沒有了,不可能,還是有少數活得很好,沒有受這個病毒驚害。這裡頭就有業因,每個人的業不一樣。

  我們從聽到佛法之後,曉得這些道理,就下定決心不再跟眾生結惡緣。過去做的業緣,我們常常懺悔,把自己修積的功德迴向給他。天天修懺悔,天天給他迴向,希望他也能知道我們過去無知,現在我們好好修行,將來自己修成之後,他跟我們有緣,一定先度有緣人。他在六道裡頭是苦不堪言,如果有人度他,他也歡喜,這個樣子我們是自他兩利。如果他報復,他來障礙,彼此雙方都不利。話要講清楚,理要想明白,我們心定了。心定,沒有疑惑,不容易感染。感染是什麼?有恐懼心。聽到這樁事情很害怕,容易感染;一點都不在乎,反而不容易感染。縱然感染到了,也不驚不怖,若無其事,好好的念佛;不能治就往生,往生時間就到了,能治好也行,再修幾年,有什麼好害怕的?

  中醫有處方。前年SARS,我們得到一個很好的處方,三鮮湯。這個處方公布了,我們在網路上傳遞,在華藏衛星電視台也播出。實在講很簡單,大白菜、蘿蔔、綠豆就這三樣東西,比例要正確;如果咳嗽加幾個梨,沒有咳嗽,梨都不要加。把它熬成湯當茶喝,一天喝個二、三次可以預防,也能治療,很簡單,一點都不麻煩。冬天這正是大白菜跟蘿蔔生產的季節,上天對人都安排好,這個時候有瘟疫,這個東西可以解除瘟疫的。你要相信,你要會用,不但自己幫助自己,也要沒有一點私心幫助別人。這個方子,我已經通知華藏電視台,這幾天我們再多播幾次,讓大家都知道。中醫實在講治這些的方子很多,應該都有效。諸位有這個機緣,都可以向這些大夫們請教,多一些處方做參考。我前天也有個朋友送一個處方來,治禽流感的,他好像用的是含羞草,乾的含羞草把它煮水加冰糖。如果找不到乾的含羞草,應該中藥鋪裡頭有含羞草的根,也有效。他用這個方法。

  所以希望同學們遇到這些災難,不驚不怖,不要恐慌。吃素的人已經不跟眾生結冤仇了,重要的,我們天天懺悔,我們要認錯。過去無知,殺害了很多眾生,我們要認錯,我們要悔過,從今之後決定不傷害眾生。這一念的善心會化解很多怨恨。我們的起心動念,境隨心轉,要相信佛所說的這句話,「若能轉物,則同如來」。我們這品經一百四十一首偈,就是舉出這個例子、事例教我們在境界上怎樣去轉。懂得就好了,能自度又能度他。所以我們修行學教要好好的留意。清涼大師的《疏》,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