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  (第四七四集)  2017/7/5  英國威爾士三一聖大衛大學蘭彼得校區  檔名:02-041-0474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一O四二頁第六行看起:

  「夫淨土乃一切世間難信之法,於此能信,是即無相智慧。」念老在這一開頭就告訴我們,這個法門,不但是在我們這個世間,是無比殊勝的法門,即使是在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剎土,都是難信之法。所以底下的話,是祖師們常常樂道的。能信是即無相智慧,無相智慧這句話不好懂,這句話是大乘空慧的現象。確確實實明瞭一切法是假的,不是真的,在一切法裡頭,能夠不起心不動念,當然更不可能有分別執著,這叫無相智慧。無相智慧,換句話說,就是禪宗所說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大徹大悟是從無相而顯現的,這個智慧是自性本來具足的,不是學來的,本來具足的,這是事實真相。除這個之外,都是幻相,都是妄相。無相智慧是真相,心地清淨,一念不生,具足大圓滿智慧。大圓滿智慧是自性本有的,這個時候現前了,障礙沒有了,智慧現前,佛說這個他能信,他不懷疑。能信的人,見阿彌陀佛、見極樂世界,確實輕而易舉,他想見就見到、想看就看到。

  念老下面引《金剛經》的話說,「如《金剛經》云: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又」,還是《金剛經》上的話,「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都是《金剛經》上的話,我、人、眾生是形相,壽者是壽命,壽命的長短是屬於壽者,衍生所有一切物質現象存在的空間與時間。這些現象都看破了,都不會起來了。

  眾生有沒有?有。壽者有沒有?有。有相跟無相同時存在,一生一切生,一滅一切滅。好像這個大螢幕,我們按下頻道,屏幕上的相就出現了,同時出現。實際上不是同時,有先後,有先後次第,但是這個先後次第,我們覺察不到,也就是說它的速度太快了。一秒鐘它的生滅次數,是二千二百四十兆,單位不是萬,不是億,是兆。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次的生滅,我們覺察不到。我們能夠覺察的,大概是二分之一秒、四分之一秒,再快就看不到了,肉眼的能力很有限,要知道。所以見不能用眼見,用什麼?用見性見色相,用聞性聞音聲,用六根的根性就能照見五蘊皆空,就看到真相,那是真心。我們現前用的是妄心,妄心就是生滅心。我們一分鐘能見到的相分很粗,換句話說,許許多多的幻相重疊在一起,被我們看見了。個別的幻相決定見不到,它就在你面前,眼看不到,耳聽不到,鼻聞不到,六根沒有辦法接觸到,這是事實真相。

  我們學佛這麼多年,對佛經上講的現象,還是感到懷疑,它到底有多快,生滅的頻率到底多快?佛經上有說,我們聽了不能接受,不以為然。當我們看到量子力學家的研究報告,我完全相信了,這是經過科學的證明。量子力學家告訴我們,量子的生滅頻率很高,高到無法計算,跟佛在大乘經上講的完全相同,我們對於佛經才相信,不懷疑了。

  如果沒有量子,那只有一個方法,自己禪定到一定的功夫,豁然看見了。大乘佛法裡面修行人,無論在家出家,定功,因戒得定,因定開慧,定到某個一定的程度,智慧豁然現前。正是所謂小悟開小慧,大悟開大智慧,徹悟就能見性,也是經歷很多層次,定功不斷的加深,一直到明心見性。宗門用這個方法,教下也用這個方法,教下叫止觀,止是放下,觀是覺悟,同一個道理,止是放下,觀是看破,明白了。明白之後怎麼樣?妄心就不動了。妄心不動的時候真心就現前,真的本無動搖,真心本來不動,你回歸到不動,妄心止住了,真心現前。妄心就是虛妄,動它起作用,不動它不起作用。這個道理要曉得,我們能夠看到宇宙,能夠觀察到太空,能夠看到細菌,在顯微鏡下面小的,大的,藉著儀器都能看到,能看到的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這個要知道。《心經》裡面告訴我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大乘教裡頭這樣的句子很多,都是提醒我們一定要見性,見性問題才能解決。見性以後再聽到淨土,完全能接受,功夫不夠的人,用念佛的方法快速成就。

  《破空論》上說,這蕅益大師說的,「設復計有少許我人等相,決不能信此經」。此經是講的《金剛經》,《金剛經》是屬於般若,對於般若經上所說的看不懂。單單講這物質現象是假的,我們就很難接受,明明是真的擺在我面前,它怎麼是假的。深入大乘經典的人能接受,佛在經上講的可以接受,他心清淨,知道清淨心的境界,跟我們一般起心動念,確實不相同,確實不一樣。所以佛常教我們用心,要用真心,不要用妄心,用真心你就成佛了,用妄心你還是凡夫。怎麼樣用真心?離一切相真心就現前,把一切相放下,假的不是真的,不要受它干擾,真心如如不動,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

  我們把它分開來看,凡夫見色聞聲,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都是起心動念,極其微細的起心動念。但是它的變化非常大,也就是經上給我們說的,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起心動念。從起心動念就生起分別,由分別生執著,六道凡夫。阿羅漢的定功智慧比我們高,他知道一切法是假的,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他還有起心動念,沒有執著,阿羅漢還有分別,沒有執著。到菩薩,功夫比阿羅漢高,菩薩不分別,不但沒有執著,分別沒有了,比阿羅漢高。再提升一級,能做到不起心不動念,這在大乘教裡稱為法身菩薩,也就是我們常常看到的,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到不起心不動念,那是破一品無明見一分本性,見到真性了,他六根對六塵境界,沒有起心動念。示現在人間,我們看起來,跟世間一般人沒什麼兩樣,實際上不同。不同就是我們六根在六塵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他六根在六塵境界上,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我這幾句話就說明,佛、菩薩、阿羅漢、凡夫有什麼不一樣,這就說清楚了。

  我們修行怎麼個修法?一定要知道,就是六根在六塵上面修行。修什麼?我們先修不執著,執著放下了。真放下了,證阿羅漢果,超越六道輪迴。不可以執著,這是我的,那是你的,這都屬於執著。分別這個身是我,這個衣服是我的,從分別起執著,阿羅漢沒有了,菩薩也沒有了。菩薩比阿羅漢高,不但沒有執著,連分別也沒有。不分別,就肯定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萬法,跟自己同一體,這是菩薩境界,阿羅漢、辟支佛還沒到這個境界。最高的,佛陀,六根在六塵境界裡,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我們看蕅益大師的《破空論》,接著看底下這一句,「設於此經信解受持,決能了達我人等相,當體即是無相。」好!講得真好。一經通一切經通,你對《金剛經》信解受持,能了達我人等相,當體就是無相。《心經》上說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就是這一句的註解。什麼叫當體即是無相?《心經》上這幾句話,當體就是無相。「可證能信之妙德,舉體即是無相智慧」,佛說這個你為什麼能相信?你為什麼能接受?你入了境界,你完全看到事實真相,佛看到了,法身菩薩看到了,你也看到了。

  再回過頭來,「蓋此淨宗乃最極圓頓,超情離見,不可思議之微妙法門」。這是淨土宗,沒有比這個更圓更頓,圓是圓滿,絲毫欠缺沒有,頓是快速,一生數十寒暑,就能保證你往生極樂世界,見性成佛,這超情離見是到極樂世界去證得的。「若人於此法能生實信」,你真相信了,「信事信理,信因信果」,信自己能往生,信阿彌陀佛決定來接引,這是「信他」,信有這六種,這六種信你統統具足,這叫實信。所以下面說,「如是六信具足,當知其人,亦必超情離見,與無相智慧相契」,相契合。

  「是故經中《獨留此經品》曰:若聞斯經」,這就指我們現前這個經本,這部經,你要聽到了,你要看到了,「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獨留此經品》裡頭,有這四句話,你聽到這部《無量壽經》,或者是這部《阿彌陀經》,你能夠信,能夠喜歡,能夠接受,持是依教奉行,能夠依教奉行,難中之難,無過此難。所以我們這些人遇到這個經,也相信,也學習,學了幾十年功夫不得力,什麼原因?這幾句經文,幫我們說出了答案,能信,能依教修行,難中之難,世出世間一切法裡頭,沒有比這個更難。

  為什麼你一聽就相信?佛經上說過,你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諸佛,不是一生一世修來的,生生世世累積這個功德成就的。所以聽到這個經,叫他一門深入,他真幹,叫他長時薰修,他也肯真幹,我們就知道這個人善根深厚,跟一般人不一樣,一般人沒有這麼深厚的善根,真是難中之難。有這樣的深厚善根,他完全接受,依教奉行,三年五載,就有很好的成就現前。心地清涼自在,對世出世間一切法,執著放下了,六根對六塵境界,有很好,沒有也很好,不放在心上。對於佛所宣說的無量法門,你看到《大藏經》,恭敬禮拜,歡喜讚歎。無論哪個人,修學哪個法門,都好,不必計較。如果要論成就,圓滿的成就、究竟的成就,那只有念佛求往生,其他的法門不能跟淨宗相比,這個事實我們要知道。

  我們接著看這後面,前面說「取相分別,雖種大福田,求出輪迴,終不能得。是乃取相之過」,著相。我們修學這麼多年功夫不得力,什麼原因?就這四個字,取相之過,著相,樣樣都認真,沒真放下。我們再看下文,「今云若以無相智慧,植眾德本,當生佛剎,永得解脫。是乃離相求生之功」。一句話把我們的病根說清楚了,只要離相求生就成功了。看下文,今云若以無相智慧,植眾德本,當生佛剎,永得解脫。是乃離相求生之功也。「或入三輩」,上中下三品,三輩往生,「或墮疑城,關鍵所在,已昭然若揭矣」,真的給我們講清楚講明白了。「身心清淨,遠離分別者,蓋無相智慧」,無相智慧是什麼樣子?這裡說得很好,「即萬法一如,染淨平等,故身心清淨。淨念相繼,自然遠離分別」,不再執著了。

  「或疑淨宗以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為願,如是欣厭,豈非分別」,這也都是祖師大德說的,佛經上講的,這幾句話好像自相矛盾,喜歡極樂世界,厭惡娑婆世界,這不是分別嗎?《妙宗鈔》,智者大師的著作,說得好,「取捨若極,與不取不捨,亦非異轍。蓋捨之若極,則萬緣放下,六根寂靜。取之若極,則六字洪名,一念單提。如是念佛,何異於不取不捨,故云亦非異轍」。這一段講得好,這是教給我們念佛的方法。

  又《彌陀要解》裡頭說,《要解》是蕅益大師的,「答曰:設不從事取捨,但尚不取不捨,即執理廢事。既廢於事,理亦不圓」。如果通達全事即理,「則取亦即理,捨亦即理。一取一捨,無非法界。如是妙諦,實非情見所能及」。情見的對面是智見,情見,六道凡夫,裡面帶著有情有欲;菩薩般若智慧現前,情欲沒有了。凡夫見的,幻相;菩薩見的,真相,妙諦是真相。妙在哪裡?有無一體,生滅一體,生滅同時,有無不異。放下七情五欲,七情五欲根本就不可得,是放下什麼?實在講是放下對於情見的執著。情見的是事相,只要不執著,不分別不執著就對了。那不起心不動念你就圓滿了,不起心不動念是佛的佛見;有分別執著是凡夫知見。阿羅漢有的時候還有習氣,確實他沒有執著了,他有習氣,這樁事情,佛在經典上也講得很清楚,我們能夠理解。

  所以大乘經上講的一切法,用的名字叫妙諦,我們世間人現在,用的術語叫真理,妙諦就是真理,事實的真相。真理是不二,二是假的,凡夫情見,不是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是妙諦,我們見不到。量子力學家在近代二十年當中,由於儀器的進步,發現了量子,原子、電子、粒子不是最小的,中子,微中子,也叫量子,這是最小的,不能再分了,再分沒有了。佛法叫做鄰虛塵,鄰是鄰居,鄰居是什麼?鄰居是空的,所以你不能分,分它就沒有了。這個東西被現在量子力學發現了,看到了,所以把結論告訴我們,根據量子力學家的研究,所看到的真相,是沒有物質這個東西。物質從哪裡來的?從心想生,跟佛經說的一樣,「一切法從心想生」,心想它就現,心不想它就不現,妙諦。實際上我們對整個宇宙,看法錯了,想法也錯了,對待的心態也錯了。真相不能說有,不能說無,不能說大,不能說小,為什麼?大中有小,小中有大。換句話說,在自性裡頭,沒有一法是對立的。那一法呢?一法是一體,不是對立,是一體。體是什麼?體是本性,當人自性,就是我們自己自性。自性是一個,是相同的,十方諸佛如來自性,跟我的自性是一不是二;彌陀、釋迦的自性跟我的自性,也是一,也不是二。動植物的自性,六道眾生的自性都是一體,是我們有情見,把它看錯了。諸佛菩薩給我們講的是妙諦。

  所以蕅益大師說得好,若達,通達,真的是通達,若達全事即理,則取亦即理,捨亦即理。一取一捨,無非法界。如是妙諦,實非情見所能及。「求生淨剎者,至心信樂,願生彼國也」,這句話重要。我們求生淨土,求生極樂世界,至心信樂,至心,真心。不能用妄心,用妄心功夫不得力,跟極樂世界不相應,所以這個願會落空。如果用真心,真心是什麼?真心沒有念頭。換句話說,阿羅漢有少分的真心,不圓滿;菩薩用到真心,但是也沒有圓滿;成佛就圓滿了。所以法身菩薩明心見性之後,到哪裡修行?他們到實報莊嚴土,這個地方統統是證法身的人修行的道場。在這個道場裡面,見到法身如來、報身如來,從法身現報身,現報身是為度報身菩薩。極樂世界最殊勝的地方,它的方便有餘土、凡聖同居土都彷彿像實報土,所以稱為極樂,我們要真的嚮往,至心信樂,願生彼國。

  「如是求生,是乃舉我介爾一念心願,投入彌陀無邊願海。亦即攝彼一乘無邊願海」,翻過來看,「入我介爾一念心中」。你看我這一念,佛一乘無邊願海,合而為一了。「是故十念必生,有願必滿」,這才能把這兩句話肯定了,不再懷疑了。十念必生,有願必滿,只要你想去,一定可以滿你的願。「趣佛菩提,因中即發菩提心也。果上則是必補佛位,究竟菩提」,果上就成佛,因上是發菩提心,果上是成佛,趣佛菩提是果。「以上六句即是今經之宗。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如宗而修,故當生佛剎,永得解脫。」這一部經,可以說字字句句,一個字不能放過,一句不能漏掉,真正是保證我們一生往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圓證無上菩提。決定不是假的,佛不是用這些話來哄哄我們的,不是的,句句都是真話。我們要牢牢記住,認真努力,信、願、持名,把我們的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念掉,感應就現前了。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