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長篇東北大鼓書六祖惠能  高春艷居士主講  (第五十集)  2006/3  北京  檔名:52-183-0050

  第五十回 剃度出家

  話說惠能以高妙的見解、精闢的言論,贏得法性寺全體出家人對他的敬重。印宗法師更是對他仰慕之極,當即留他在寺院裡為大眾師父們說法。惠能見時機成熟,就要求印宗法師給他剃度,印宗法師當即答應下來。「祖師,您現在雖現俗人相,但畢竟是一代宗師,貧僧雖居方家,只是一介小僧。聞道雖有先後,得道卻在自己的修持。您修得比我好,所以貧僧為大師剃度之後,還請大師收我為門下弟子,讓我禮待大師,求道究竟,懇請大師慈悲。」

  諸位,印宗法師這個做法真是太偉大了,我情不自禁的要在此多說兩句。評書評書,就是有評有書,評者評論也,書者故事也。印宗法師的道德如此的高尚,不能不讓人心生敬仰,加以評說。在世間法,人都知道管仲知遇鮑叔牙才得建奇功,若是沒有鮑叔牙,就沒有管仲的建功立業;而在佛門中,人都知道惠能在禪宗史上的成就,卻不知印宗之不可及。印宗法師也不是一般人,他久談經論,也有著非凡的見地,不然惠能的風幡非動之機,怎麼能觸開他的正眼,贏得他的刮目相看?這叫英雄所見略同。惠能在東山寺的時候,除了五祖大師欣賞、認可他之外,其他人怎麼不把他放在眼裡?尤其那東山武僧,得知五祖大師把衣缽傳給惠能的時候,都心裡不服,埋怨五祖老糊塗了。這叫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他們自己心迷糊塗,還說五祖老糊塗。他們為什麼不能像印宗法師這樣恭敬惠能,對惠能誠心供養?因為他們沒智慧,不認識智者,唯有英雄才認識英雄,聖賢才認識聖賢。

  所以說印宗法師也不是平常人,那也是佛門中有名的高僧大德和尚,廣東佛教的領袖人物,諸山長老之一。如果他要是像世間人一樣在乎名利,嫉妒毀謗惠能的話,惠能想在嶺南大施弘化,光大禪門,那可就不容易了,最起碼也得十年八年。可印宗法師不但不嫉妒惠能,反而還這樣自卑謙下的尊敬惠能,要拜惠能為師,讓惠能留住寺中為大眾師父們說法,真是了不起!要知道法性寺是他的道場,他弘法的地方,他能這麼自卑謙下的讓給惠能,犧牲自己的法緣來成就惠能殊勝的法緣,實在是不容易做到。這也說明他修養的純粹,一個真正得道的解脫者,一定是虛懷若谷,決不會在乎世間的名利,個人的名望都會拋到腦後。天下無自是的豪傑,世出世間愈是學問、修養愈高的人,他愈謙虛、尊敬別人。大聖大賢沒有一個不謙虛的,飽穗垂首,謙敬是性德的流露。有人說惠能知遇印宗法師,就像管仲知遇飽叔牙,因緣際會,成就一番非常事業。這就叫一佛出世,千佛護持。

  說到此處我心潮澎湃

  禁不住打起鼓板抒心懷

  自古來品德高尚人敬愛

  倘若是心胸狹窄難成才

  盧惠能大智慧傳頌千載

  印宗他僧格魅力永不衰

  前賢高風亮節令人崇拜

  因此上才將此書撰寫出來

  弘揚先哲偉業古德風采

  演唱傳播繼往開來

  可以說我說此書的動力,是因為我對惠能超凡的智慧十分的欽敬,同時也被神秀和印宗法師崇高的人格魅力所感動。所以我才自不量力,斗膽撰寫並播講此書,弘揚先哲偉業,揭開古德潛光,昭示前賢高風。且說印宗法師這一舉動,不光感動了我,也感動了當時的惠能。惠能急忙從上席中走了下來:「老法師,你何必如此的拘泥於師徒的名分?這師者是名為師,迷時師指路,悟時自修行,法師非要執著如此,惠能應了便是。」印宗法師很高興,當即吩咐全寺的僧人做準備,他要為惠能剃度。

  大唐高宗儀鳳元年丙子年,也就是公元六七六年,正月十五日的早上,法性寺內早早便是燈火齊燃,各個角落都早被精心的清掃,刻意的整修過。高台上的大雄寶殿,在數百盞油燈的照耀下,愈發金碧輝煌,燦爛奪目。佛祖釋迦牟尼正身端坐,垂目微笑,似乎知道這位西天第三十三代祖師,中國的禪宗六祖,今日要來皈依佛門,獻身三寶,薙髮壇前,燭光搖曳,香煙繚繞。就在這陣陣輕雲薄霧之中,三十九歲的惠能已然沐浴更衣,雙手合十,目光悲憫堅定的跪在佛前的蒲團之上。眾僧齊聚,分列兩邊,聲音舒緩抑揚的唱著佛門中有名的「爐香讚」。「爐香乍爇,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一時間,眾人都沉醉在這莊嚴肅穆,別有境地的祝髮儀式之中。

  身披大紅袈裟的印宗法師,在眾僧低沉的唱誦聲中緩緩步至壇前。先至誠合十,禮佛三拜,又向惠能雙手合十:「盧行者,今日貧僧便為你剃度,你不會生悔心嗎?」「弟子意誠如山,志心向佛,絕無反悔。」印宗法師問了三遍之後,便說道:「盧行者天生慧根,不同於凡夫,貧僧現在便為你剃度。」印宗法師說完,凝靜片刻,伸手從法盤中取出剃刀,開始為惠能剃度。要是一般的人出家剃度,他剃度師給他剃頭頂和兩邊這三刀的時候就得說,「第一刀誓斷一切惡,第二刀誓修一切善,第三刀誓度一切眾生,出家之德,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可是惠能不同於常人,所以印宗法師給他剃頭頂和兩邊這三刀的時候沒這麼說,而是邊剃度邊說道:「先成宗祖後落髮,先得大道後出家,先作師來後作徒,明心見性活菩薩。」

  惠能他剃度皈依佛門

  兩邊的僧眾齊聲唱吟

  金刀剃下娘生髮

  除卻塵勞不淨身

  圓頂方袍僧相現

  法王座上又添尊

  上求佛道恆精進

  下度眾生不惜身

  刀鋒閃處,惠能長長的烏髮紛紛離頂,彷彿都化成了深長微細的聲音,那是真理的呼喚,佛陀的呼喚,無量無邊苦難眾生的呼喚。一幕幕的往事,隨著剃刀的唰唰聲,一再浮現在腦海,一件件歡樂、憂傷的回憶,也隨著絲絲青髮,永遠從身上落去。在這莊嚴肅穆的祝髮儀式之中,惠能所感覺到的竟是難以言喻的悲欣交集。孟子有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方始能增益其所不能也。自古以來,世出世間所有的英雄豪傑,在他功名未成就之前,無不受盡艱辛苦難。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惠能的際遇確實如此,他二十四歲聞經悟道,千里迢迢到黃梅東山求法學佛。劈柴舂米,苦勞身心,一偈明心,密授衣法,夜離東山,惡黨追殺,石中避難,火中倖免,隱匿獵隊一十五年。又以風幡非動之機觸開印宗正眼,三十九歲才落髮出家,皈依佛門。總算如願以償,這也是他弘法利生的生涯開始了。

  他剃度完之後,便向他的剃度師印宗法師叩頭頂禮:「多謝恩師接引我入沙門為僧寶,還求恩師為我擇定日期為我受戒,以全佛門儀規。」惠能要是不剃度、不受戒,他就不能搭祖衣登壇說法,這是佛門的規矩。印宗法師一聽非常高興,當即便為惠能準備受戒之事。從此惠能日日安住房中,修習僧家律儀,等待受戒。出家受戒是至關重要的,二月初八這天,僧眾雲集,居士潮聚,印宗法師四處指授,為惠能受戒儀式奔忙。受戒儀式一開始,惠能便登上了當年西域高僧求那跋陀羅三藏所置建的戒壇上,受了具足戒。求那跋陀羅三藏創建這個戒壇的時候還立碑作記,說後有肉身菩薩於此受戒,今天惠能在此壇上受了具足戒,正應了他的預言。

  為惠能授具足戒的,都是佛門中有名的高僧大德和尚,其中西京的智光律師為授戒師,蘇州慧靜律師為羯磨師,荊州的通應律師為教授師,中天耆多羅律師為說戒師,西國密多三藏為證戒師。惠能受了具足戒之後,這些律師、僧眾們齊齊的向他跪拜,印宗法師也十分虔誠的恭請惠能為大眾說法:「啟稟祖師,合寺僧眾都想恭請祖師弘開東山法門,傳佛心印,拯救眾生。」眾位比丘也一齊給惠能跪下了:「恭請祖師打開甘露之門,拯救眾生,普度群萌。」惠能當即應允:「各位師父,我受五祖衣法傳承,得無上法寶心印,理當為各位說法解疑。我將定於四月初八為大眾開壇說法,到時再與各位結緣。」這才引出惠能開壇弘法,招來殺身大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