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與佛法的修學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十五集) 2005/3/9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52-118-0015
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同修,大家好!我們剛剛提到:
【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
昨天我們從中國的文字,也了解到如何把瞋恨、把憤怒化解掉,用什麼方法?用寬恕的方法。《格言聯璧》裡面有句話提到「謙卦,六爻皆吉」,謙虛走到哪裡都會得到很好的利益,無往不利,所以六爻皆吉;「恕字,終身可行」,曾經學生問孔子,有哪一個字可以終身奉行?就是這個「恕」字。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去體會他的難處,甚至於去體會他為什麼會做出這些不好的行為的因在哪裡。不要在果上生氣,我們從因上去了解;往往當你了解到他的原因,你的怒氣就消一半以上,所謂「可惡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昨天也有提到,我一個學生他常常打人、罵人,所以人際關係不好,很多老師看到他也會覺得很難管教。我們去了解到他的家庭狀況,整個怒氣都不見了。父親根本都不回家,媽媽也不知道到哪裡去了,後來父親又娶了個泰國人,她根本無法教導孩子。確確實實,我們要用一分寬恕、包容,甚至於是去幫助、去成就的心,就能夠轉怒為恕。當然在這個過程當中,要先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我們的慈悲心現前就沒有困難。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也要先伏得住情緒,憤怒。昨天我們也了解到,一句萬德洪名是最好的方法,但是一句萬德洪名,絕對不是要跟人有言語衝突的時候才拿起來念。什麼時候就要念?我們要遵印光大師的教誨,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這個方法不得了,很重要。很多朋友說:蔡老師,你講課怎麼比較不緊張?我說就是因為念佛,當要緊張的時候,趕快念阿彌陀佛,把自己的情緒穩定下來。
我在海口前年十月份要講第一場演講,結果是對三百多個老師,我也很緊張,又怕睡不著覺。因為我大學聯考吃了兩顆鎮定劑也沒睡著,結果隔天藥效發作,考得一塌糊塗,「一飲一啄」。我怕這個情況再度發生,我就到孔老夫子面前跟他頂禮三拜,孔夫子你要保佑我今天睡得好。結果確實一覺到天亮,坐在台下就一直念佛,上了講台,三百多個生疏的面孔,我也一直想,這都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特別親切,所以也很自然才能夠侃侃而談。所以持佛號益處很大。在那第一場當中,也是很重要的因緣,我們後來中心的老師,大半都是那場演講當中結識的好友。
所以講課可以用念佛,脾氣要現前的時候,也可以透過念佛把它伏住,但是這個功夫一定是在平常要練。很多朋友都問我,你什麼時間念佛?我們常常要講課,要固定一天拿出來一個小時、兩個小時都很難。都是抓什麼時候?煮飯的時候,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洗衣服的時候,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都可以有節奏;走路的時候,差不多兩聲一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這樣化整為零。所以,凡事為成功找方法,不可以為失敗找藉口。常常都說,我這也沒時間,那也沒時間,其實時間是人找出來的。當我們坐下來,別人聊的是是非人我,又不干擾你,趕快修行,念佛。而當行住坐臥常常念佛,我們的心就很平靜,就好像一潭湖水一樣,等你有得失心、有瞋恚心,念頭一起,好像湖面起了波浪,你一看就知道了。突然自己的妄心一起來,馬上有警覺,這個時候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趕快再把它伏下來。這個覺照的能力都取決於平常用功的功夫。所以,一句佛號也可以做到『言語忍,忿自泯』。
我們學習聖教,也要經過幾個過程的考驗跟提升,師長也常常說,學佛最重要,要提升自己的境界,我們學《弟子規》,也是要不斷提升自己實踐的境界。孔老夫子在《論語》裡面有提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這句話已經點出來,學問有四個境界,第一個境界是學習;第二個境界,適道就是力行,去做了;第三個境界,是在做的當中,時時可以屹立不搖,如如不動,這是定功。還不是最高境界,最高境界是什麼?懂得通權達變,開智慧了,不會學的死板板的,學成書呆子,這樣也不好。
我們這次這個因緣是可與共學,大家一起來學習,我們也發現到每位同修都相當用功,學了以後馬上做,這叫適道。我們曾經在初中、高中、大學這麼多的同學,畢業以後,雖然受的是同樣的教育,畢業完出來社會,走出來的路一不一樣?統統不同,所以那只是在共學的狀態,不在適道的境界。古代有兩位兵法家,龐涓跟孫臏,他們兩個跟同一個老師學習,學出來結果一不一樣?完全不同,所以學習最重要還要存心正確才行,不然學不入。兩個人同一個老師教,結果兩個人出來風格完全不同,到最後還自相殘殺。
「可與適道,未可與立」,雖然這麼多的讀書人念念都說我要當孔夫子的好學生,要當聖賢人的好學生,看起來都是走在聖賢大道上。但是只要出現跟他的利益有關係,跟他的生命存亡有關係的時候,他就不見得能夠死守正道。所以老子《道德經》裡面有一段教誨,「國家昏亂」才看得出誰是忠臣。國家沒有問題的時候,好像大家都是忠臣,但是真正出狀況,就可以了解到誰能夠屹立不搖。「六親不和,有孝慈」,其實雖然我們現在社會亂,但是你可以真正看出來,誰是真正的孝子。在這樣的風氣之下,他還能夠屹立不搖,抓住做人的本分,他的境界已經到了這個立的狀態。
唐朝出現了一個很大的禍亂,就是安史之亂。那時候因為唐玄宗寵愛楊貴妃,國政荒廢,結果安祿山開始作亂,快速的就把整個國土都佔領。幾個月之內,半壁江山都打掉了,所有這些科舉出身,這些念聖賢書的人到哪裡去了?統統都舉白旗投降。剛好有兩個忠臣,張巡、許遠死守睢陽城,死都奮力抵抗,安祿山的軍隊就打不過去,這才讓唐朝的軍隊得以喘息,得以重新調整,重新備戰。假如沒有張巡、許遠,唐朝可能就敗掉了。所以諸位同修,你的人生能夠有這些知心至友,很可能在你危難的時候,他們能夠真正幫你化解。後來安祿山把張巡、許遠抓起來,對他們嚴刑拷打,叫他們投降,結果他們不肯,還大罵安祿山,安祿山把他們的牙齒都拔掉,他們依然含著血罵。我們在想,安祿山那個時候雙腳都發抖,他面對這樣的浩然正氣,他也會覺得很慚愧。好,這是可與立。
再提升,就是懂得通權達變。在古代,有個孝子叫毛義,因為他們那個時候是亂世,讀書人大半都不願意出來當官,自己獨善其身,好好教學,不想貪圖這些功名利祿。但是毛義就接受了一個官職,要出來當官,他一些讀書的好友就覺得他怎麼可以這麼做?看不起他。因為毛義在接受官位的時候,還露出微笑,所以這些朋友慢慢都遠離他。後來當了一段時間以後,毛義的母親往生了,毛義就把官職辭掉,從此就沒有再出來當官。他的好友當中,也有一個很有名望的讀書人叫張奉,他看到毛義後來辭官回來,他內心很慚愧,他說毛義當初這一個笑為誰笑的?我挨餓沒關係,怎麼可以讓我的母親挨餓!他是為了奉養母親,心生歡喜。等母親往生以後,他要守氣節,他就不願再出去。所以這是通權達變。
我們學《弟子規》,也要從立到權。比方說『財物輕,怨何生』。我們對兄弟是不是「弟弟,所有的財產都給你」?也要看情況。當弟弟不成熟,他的很多德行還沒建立,你把錢給他,他會統統敗光。所以我們學聖賢學問,還是要有個核心的思惟,念念為他著想,這個時候你就會權變。應該跟他好好溝通,你把生活、把家庭好好弄好,哥哥這些財富一定會給你,你要引導他、要協助他,不然他會倒下來。
再來,『言語忍,忿自泯』。言語什麼時候要忍?是會結怨的時候我們要忍;以退來感化對方,要忍。但是面對公共事物、公德心的時候,該講的時候你也必須講,不然整個人群都沒公德心,我們「言語忍」就變成姑息養奸。我在搭公車的時候,常常會看到有人在抽煙,你看車子上都寫著什麼?「禁止吸煙」,他們都在吸,所以整個社會沒有公義,這時候我們要主動勸誡。但是勸誡的時候我們要記住「親有過,諫使更」,然後怎麼勸?「怡吾色,柔吾聲」,你假如對他很兇,可能明天報紙就會寫一篇「昨天公車上發生鬥毆」,那就不好。
有一次剛好看到一位男士在抽煙,我馬上走過去,我說:對不起,這位先生,我有氣喘,可不可以不要吸煙?我有沒有氣喘?這叫方便妄語,讓人家有台階下,所以得理還要饒人。說我有氣喘,可不可以不要抽煙?我還笑笑跟他講。結果可能從來沒有人勸過他,這個突如其來的勸讓他不知所措,又想罵我又不知道怎麼罵,所以就這樣口齒不清,臉色不好看。這時候我們要有定功,繼續看著他微笑,然後緩緩移過來,繼續拉著。拉著的時候,我們就想「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我們要趕快念佛迴向給他,把他的善根喚醒。就在那裡閉著眼睛一直念佛,阿彌陀佛,一直念。差不多過了一會,我就聞了一下,沒有煙味。後來我就下車,下了車以後,同行的兩位老師就跟我說:這位男士瞄了你兩次。他在那裡看我一下,看我一下,這時候我們很鎮定,他會生起慚愧心,我們又無意跟他起衝突,讓他有空間自我反省。所以面對公義,我們還是要仗義執言,注意態度就好。
後來我們的老師聽完以後,他們坐在公車上,常常就會聽到一句話:這位先生對不起,我有氣喘。剛好有位女老師,她就勸了第一個人,這個人就把煙熄掉;結果又上來一個人,又再抽,她又走過去跟他說「我有氣喘,可不可以不要抽」;結果上來,又有一個人在抽,她突然覺得是不是佛菩薩要考驗她是不是真心的?結果一勸勸到了第五個,突然她要勸那第五個的時候,那第一個說:不要抽煙了!所以我們要形成社會的公義,自然就有一種團體的力量,這就是社會教育,慢慢人就會收斂,這個時候我們也要通權達變。往後每一句《弟子規》,我們也要學的通權達變。
禮是儒家的本,戒是佛家的本,戒也有開、遮、持、犯,《弟子規》也有開遮持犯。但是這一句教誨當中,我們看到未可,未可,未可,但是前面有一個可,可,可。怎麼樣讓這些境界不斷提升?它有個關鍵字,就在前面,「學」,「好學近乎知」。只要肯好學,一定可以不斷提升境界,而這個好學還要善學,善於觀察別人到底是如何把事情做圓滿,這個我們也要善於去觀察才行。所以時時刻刻我們都在做「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我們抓住一個原則「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而且我們面對惡人,不只是在他的行為當中我們不去學習,更要把他惡的因找出來,我們隨分隨力去引導他們、去幫助他們,讓他們從惡因當中去轉掉、去改正。我們看下一句經文,一起念一下:
【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飲食,坐走』都是我們生活當中,常常會出現的情景,當我們有好的食物,一定是先讓長者先吃。在幾十年前,吃飯一定要等爺爺奶奶,要等父親回來,為什麼?因為家庭的生計都是父親辛勞工作的成果,當子女的要尊敬、要感恩父親的付出,當然要請父親先吃。所以在這個禮儀當中,都是時時提升人的孝心跟恭敬之心。現在食物拿出來,誰先吃?小孩就在那裡,還沒拿筷子,拿手就在吃了,所以這個機會教育都沒有抓好。
我們用經典教育的小孩,就很懂得食物都先讓給長輩來吃。然後在坐位子的時候,這個「坐走」,還教導他們吃飯的時候位子應該怎麼坐。主位一定是對著入門的這個方位,因為主位坐在那裡,他就能夠掌控整個餐廳,或者是這個空間的情況,所以要讓主位給長者坐。我們晚輩儘可能坐在哪裡?坐在門口旁邊,常常有什麼事要處理,或者要端菜,就可以坐那裡。小孩子學了要馬上就做,老師還告訴他們,假如這個桌子有條紋,那個條紋一條一條不能指著主位的人,這樣沒有禮貌。剛好有一次,我跟這些孩子一起吃飯,我坐下來,孩子馬上就在那裡調桌子,他們說這個一條一條的痕不能對著蔡老師,他們還把這個轉過去。這麼細微之處,孩子都提得起恭敬,他在辦大事的時候就能夠沈穩,從這些小地方去增長孩子的善根相當重要。
有個老師她學了以後,回去都跟她婆婆問安,問安的時候都鞠一個躬。在吃飯的時候,她也主動夾菜給她婆婆吃。有一次她婆婆剛好要嘮叨一下,剛好她把菜就夾過去,她婆婆的話突然停在嘴巴,然後接一句話說:你學得不錯。所以,恭敬可以讓很多人與人之間的小磨擦都化解掉。
「或飲食」,我們也要學的通權達變。因為我們這幾天都過著天堂般的生活,大家都互相夾菜,還有同修夾給對面的,這樣怎麼樣?要通權達變,你這麼一夾過去,所有的人都很緊張,還要幫你看衣服有沒有被菜給弄髒了,我們就心意了了就好,太遠就不方便。再來,你拼命跟旁邊的人夾這個菜,結果這個菜他又不大喜歡吃,你夾了他又不得不吃。通權達變就是我們有這個心意,夾了以後夾一點,之後就每個人想吃什麼自己夾,這樣就不會出現這種尷尬的情況。剛好您是跟師長坐,或是跟一些長輩坐,而這個長輩正忙著,可能在吃飯過程還要跟很多的朋友做溝通。當然這時候我們就可以主動服務,幫長者把菜夾好,因為他可能連夾菜的時間都比較少。所以任何時候都要伺機而動,觀察一下時機。所以「或飲食」。
「或坐走」,坐的時候,『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有一個小朋友,他們學了以後,剛好跟媽媽到朋友家裡去。他母親在打電話,用行動電話打,他就跟他母親說:媽,你坐。他媽媽說:你趕快坐。他接著又說:媽,你坐。他媽媽說:叫你坐就坐,你怎麼都講不聽?他說:媽,你沒坐,我不能坐。學聖賢學問首先要老實,所以孩子這樣老實,很容易有成就,我們當長輩的要成就他這種學習的心。所以當孩子讓你坐,孩子給你夾菜,你都要歡歡喜喜接受。
有一個老師他們剛好出去旅遊,結果很多年輕的老師都衝在前面上車,因為沒學過《弟子規》,都坐在前排。因為這個老師已經學過《弟子規》,她一上去就想勸一下這些年輕老師往後坐,把前面的位子應該讓給長者。這個時候怎麼辦?她也是「怡吾色,柔吾聲」,她馬上說:女士優先,你怎麼都不讓我們坐?用比較緩和的語氣跟他們講。這位老師她又馬上坐下來,坐在前面一點,然後有一位年長的老師一起來,她馬上站起來:這位老師,您坐這兒!就引這位老師來坐。沒有用言語勸,用什麼?用行動來勸。所以我們處處要善巧方便。
結果到了旅社去,她一些同事馬上就把整個房間的燈都打開,為什麼會這樣?人覺得我花錢是老大,所有的電,所有的水,我就盡力去把它花。其實不然,電是不是我們的?地球的能源是不是我們的?不是,地球的能源應該是屬於世世代代的人都應該可以擁有。假如在我們這一代我們這麼浪費,統統把它花掉了,可能後代子孫不知道會怎麼看我們。所以做人要對得起上,對得起下,水也要節儉,不可以浪費。假如人對於這些能源不珍惜,對於水源繼續浪費的話,那往後最後一滴水將是什麼?將是人類的眼淚,因為到頭來,可能因為水而打起仗來都說不定。這些對於所有事物應該珍惜的態度、勤儉的態度,一定要從小藉由這些生活情境去教導。
很多孩子學了以後,坐電梯他也都讓長者先走。但是孩子才三歲、四歲,年紀都還小,這時候能不能我們先走?不行,到時候那個電梯門關起來,就有危險。所以,他比較年長的時候,可以服務長者;當他比較年幼,在坐電梯的時候,還是要讓小朋友先走,比較安全。
我們看下一句,『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古代客人到家裡來,我們晚輩一看到,「您要找我父親」,他就馬上去叫父親。假如父親不在,他一定會恭恭敬敬回來跟這位長者報告,甚至於會詢問長者:請問您有什麼事嗎?我可以通知我父親,再去跟您報告。在接待的過程當中,就訓練一個孩子處理事情有恭敬,處理事情有始有終。有時候我們交代學生去找某個人,結果一去找就沒有再回來,後來找他來:你找的怎麼樣?沒找到。他不習慣說沒找到,他覺得他已經完事了,其實還要再回來報告,有始有終,對一件事情負責任。
我們這一句教誨把它延伸成接待的禮儀,接待客人的禮儀。諸位同修,您的孩子您有教他接待的禮儀的舉手?這個很重要,禮是人與人之間很優美的距離,當我們不懂禮的時候,給人家的印象就不好,人與人之間可能就會有一些誤解、一些磨擦。我們看看現在的現況,孩子在家裡,長輩來了,阿姨來了,叔叔來了,孩子正在看電視,他會怎麼接待?看看阿姨,然後往屋裡面喊「媽,阿姨找你」,繼續看他的電視。然後長輩出來:這個孩子!來來,我們這邊坐。有沒有教?沒有教,你愈晚教就愈難教,所以接待的禮儀一定要落實。
我們在學校裡面也同樣是遇到這種情況,隔壁班老師來找,學生一看到,也是打開他的嗓門喊老師,這都沒有恭敬。有一次幾個小朋友,我們一起教導他們接待客人,這句教誨不只要用說的,一定要讓他們用做的,現場示範,你當客人,我當主人。所以他們學得不亦樂乎,還角色替換。結果學完剛好中午吃飯,也很巧,就來了一個阿姨,當他們聽到門鈴聲的時候,六個人飯都不吃了,要幹嘛?接待客人。僵持不下,六個人排成一排,準備接待客人。門一打開,六個小朋友深深鞠躬:阿姨好!結果這個阿姨不敢進門,她說受寵若驚,假如我們的下一代孩子都像這樣,那一定很有希望。
進門就教他們要擺拖鞋,怎麼擺?一定是順著客人一走進來,馬上就可以穿下去。所以仁愛之心在哪裡落實?時時處處為人著想。你這麼一講,孩子就愈來愈細膩。一進門來:阿姨,你先請坐,我去幫你倒杯水。然後就恭恭敬敬倒了一杯水,說:阿姨你稍等,我去叫我母親。這就是接待的禮儀。有一個母親,她常常接待客人的時候都會切一盤水果。有一天剛好她不在家,來了客人,結果她一進門,看到桌上也有一盤水果,她的孩子才小學。所以上行下效,我們好好表演,孩子無形當中都在學習。
在公司裡面,我們也應該落實這一條教誨。比方說同事的朋友來了,可能公司也滿大的,剛好你碰上了,你能不能跟他說「他在那裡」,這樣就顯得有點失禮。你可以「你請坐」,給他倒一杯水,「我去幫你叫」。這個客人會感覺到公司氣氛很好,很好相處,留給人家非常好的印象。等你的同事來了,看你還幫他的朋友倒水,他的內心很高興。所以這點點滴滴的付出,都在拉進了同事之間的距離。還有,假如有客戶來找,剛好要找經理,能不能說「經理在那裡開會,在那一間,你去吧」?假如這個客戶走到經理辦公室,一打開,剛好在開會,那會很尷尬,他是要接待還是要繼續開會?所以我們這些細微之處要謹慎、要小心,不然連客人都接待不好,有沒有可能被重用、被提升?不可能!小事辦不好,怎麼可能辦大事?
所以接待客人最好也要做訓練,讓每個人很清楚,這些情況發生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去應對。當然訓練可以短時間之內達到效果,而更重要,長遠的是要教育,讓人在做這些行為的時候,是打從心裡生歡喜,所謂誠於中,自然而然形於外。很多同修就說,有些規矩我都不懂。不用緊張,只要我們是用恭敬心去做,對方的感受也是很好。自然在做的過程,我們就會慢慢積累很多的經驗。
在政府單位,接待就更重要,不然我們無禮是丟誰的臉?丟整個單位,整個國家的臉。有個政府主管打了一通電話到其他部門去,一個年輕的研究生接的,態度不大好,他說:我找某某某。不在!去哪裡?不知道!就把他掛下去了。結果這個主管很生氣,開始調查,到底是誰接的電話?最後這個研究生的命運是什麼?被解雇了,開除了。後來整個單位接起電話都:你好,請問找哪位?風氣大變。當然除了怕丟飯碗以後,更重要的,還是要升起對人的尊敬。
所以接待,除了人與人的情況之外,還有電話的禮儀也很重要,我們也要教孩子接電話。接起電話來,一定要問候長者,問候對方:喂,你好,我是某某某,請問您找那一位?假如長輩說,請問父親在嗎?父親假如在,他馬上說;您先請等一下,我去叫我父親。假如父親不在,就請教對方:對不起,我父親現在不在,請問您是哪一位?假如有什麼重要的事,您交代我,我父親回來我再通知他;如果你現在有急事,也可以打我父親的手機跟他聯繫。孩子做事、辦事的能力,就從這接電話當中,從生活的細節當中,慢慢提升上來。諸位同修,您現在接小孩子的電話都是怎麼講?所以我們從中也要看到一些缺失,趕快把它補上。我們接著看下一句經文,一起念一遍:
【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餘。】
『稱尊長,勿呼名』。雖然是對長者的一個稱呼,更重要的是內心的恭敬。現在因為西方東進,西方人怎麼稱父母、稱長輩?直接叫名字,這叫平等。這是不是真平等?平等不是這樣講的,平等是對人的一個尊敬心,尊重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縱使我們是父母,也不能把子女當作附屬品,因為他往後是屬於這個社會、這個世界的。但是人生的歷練平不平等?人生的智慧平不平等?不可能平等!所以長者必然要有教導晚輩的義務,而晚輩如何能真正學到這些寶貴的經驗?必然是要從他的恭敬心中才能夠獲得。假如他沒有恭敬心的時候,他就不可能聽父母、聽長者說什麼,因為一分恭敬才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不是長者去希求晚輩尊敬,最重要的是要成就他們的人格,成就他們的學問。
我們也有些朋友他們就學西方,女兒就直接叫他的名字,叫沒有多久,他就感覺到孩子跟他講話很沒有分寸。我們自己回想,從小我叫我姐姐都是稱大姐,二姐,叫了十多年。有時候人家問我說,你姐姐叫什麼名字?我們把姐姐的名字講出來的時候,全身不舒服。所以一聲一聲的尊敬稱呼,恭敬心都一點一滴在提升。這個禮儀相當重要,而這一聲一聲姐姐,二姐,愈叫感情愈親密。所以稱呼絕對要尊敬。諸位同修,不然你去觀察看看,兄弟姐妹都用兄、尊長互相稱呼的感情好?還是直接叫名字的感情好?您自己可以去觀察看看,結果一定會非常明顯。
小孩現在也有常常取外號、綽號的習慣,這樣好不好?你不要看小孩在那裡取外號,你自己還跟著他一起笑,那就不對了。當孩子亂給同學取外號,甚至於還給老師取外號,他就沒有恭敬心,所以這個時候要適時導正過來。「將加人,先問己」,你希不希望人家取這種外號取笑你?假如你不願意,也絕對不能去取別人的外號。
『對尊長,勿見能』。當孩子有些能力,就開始到處表演,絕對是增長他的傲慢。假如底下的大人還說:你真了不起,真不得了!這樣的言語聽多了,往後批評的言語就聽不進去。而且才華學到了,真正的目的在幹嘛?是表現出我比人家高一等嗎?那錯誤了,學到的才華,最重要的要服務他人,要奉獻社會。所以我們學歷愈高,代表我們接受社會的幫助愈多,社會的付出愈多,我們更應該回饋愈多。這些觀念一定要從小紮起,不然孩子都覺得我得到高學歷,就是為了我自己可以賺大錢,這樣就偏頗了。當孩子知道學能力、讀書的目的是要奉獻,他整個學習態度就截然不同。
有個孩子才三歲多,他的母親帶著他到商場上去買東西,剛好一個朋友遇上了,就對他小朋友說:你怎麼還沒有去念書?想說這個孩子可以送去幼兒園。這個小朋友就問他媽媽:媽媽,為什麼要念書?結果對面這個長者馬上回答:念書可以賺大錢!所以我們要謹言慎行,有時候假如我們思想、觀念錯誤,都在誤導別人。他媽媽很有教育的敏感度,很警覺,馬上就給她朋友示意,自己就蹲下來,她說:我們讀書是為了要學本事,學了本事以後才能服務別人,就好像你剛剛去買那個饅頭,就是因為做饅頭的叔叔有這樣的能力,我們才能夠吃到饅頭,整個社會就是互相幫忙,所以你讀書學好能力,就可以服務別人;因為我們要感謝叔叔做饅頭給我們,假如把你的玩具送給叔叔好不好?他可能不需要,所以我們就拿錢感謝叔叔,讓他也可以拿著錢去買他需要的東西。無形當中,都在引導孩子正確的人生觀;當孩子知道提升自己的能力是為了服務人群,他就不會見能,不會傲慢。
我們看下一句,『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遇到長輩要主動問好,行禮。其實我們接觸很多朋友,他們都說這個躬還真不好鞠,可能是因為現在人都長骨刺。有個小朋友躬鞠不下來,這個孩子才三、四歲,為什麼鞠不下來?原因在哪裡?因為他的母親有四個兄弟姐妹,父親有三個兄弟姐妹,只有他一個是男的;然後其他的他父母的兄弟姐妹沒有生孩子,所以三千寵愛就在這個小孩子;還有四個老人疼他,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他的爺爺在一次吃飯當中,跟所有的子孫講:這個孫子就代表我,他講的話就是我講的話,打他就是打我。所以你看,這個孩子他的權力很大。
他的父母有學佛,也警覺到孩子這樣帶下去不堪設想,用了方法把孩子帶回去自己教。有一天吃飯,七點的時候他母親拿了一些五穀粥給他吃,這個孩子說:我不要吃這個,我要吃麵。媽媽也沒有回應他,九點的時候又來問他:要不要吃?不要,我要吃麵。媽媽還是很有耐心,不理他。九點半過來:你就吃一口試看看。結果孩子已經餓得受不了,就拿起來吃,結果一吃,因為很餓,什麼都很好吃,就很快把它吃完了。他的父母就把他帶到用經典教育的幼兒園去,一去要學鞠躬,他的母親帶著他說:來,給老師鞠躬。他母親還親自鞠給他看,鞠了五次,孩子如如不動。他母親要去上班,就先離開,結果走到社區門口,想想這個機會點假如錯失了,往後更難教。所以打了電話給先生,先生趕過來,兩個夫妻又走過來:來,跟老師鞠躬,爸爸做給你看。父親就開始鞠躬,不知道鞠了多少個躬,一直鞠,一直鞠,鞠到孩子哭出來。這夫妻也很不簡單,用身教影響小孩,小孩一哭,有慚愧心,後來躬就鞠下去。他們的老師告訴我們,這個孩子的學習情況,隨著他的德行、他的禮貌成正比,效果就愈來愈好。
剛好也遇到這個孩子生日,一般孩子生日都想到什麼?想到禮物,但是剛好老師就開始引導,是母親受難日,我們要常常想著如何報答父母的恩德。後來這個孩子他就說道:今年的生日我不要蛋糕,我要給父母一個期許,我給父母一個願望,就是我在這一年要好好學好做人。當一個這麼小的孩子,他就已經了解到做人很重要,相信他這一輩子的人生方向已經抓正確了。
「路遇長,疾趨揖」,我們把它當作一種打招呼的禮儀。中國古代,人與人相見,都是恭恭敬敬鞠一個躬。諸位同修,您現在看到常常會鞠躬的是在哪裡?哪個國家看到?日本、韓國。日本、韓國跟誰學的?我們。所以你看,我們現在自己家的東西都到別人家裡去賣了,都快要自己都不會了。好,我們下節課再來討論,如何「路遇長,疾趨揖」,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