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與佛法修學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三十九集) 2005/3/13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52-118-0039
尊敬的師父上人,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同修,阿彌陀佛!我們上一節課進入「餘力學文」的部分,而學習首重「立志」,所以我們回去以後,一定要首先做個好兒子、好女兒。再來,還要做到哪些目標?諸位同修,還有什麼目標要達成?好學生,做佛菩薩、古聖先賢的好學生。還有?好公民,我們「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當社會大眾的好榜樣。
再來?好媳婦。太好了!這位同修抓到了一個學習的很重要的關鍵,學要從最難克的地方克下去,一克下去,平等心就現前。因為我也曾經遇過同修說到:老師,孝順父母可以,但是婆婆…。其實能夠有緣在同一個屋簷下都是希有難逢,只要我們放下分別執著,能夠提起一種恭敬孝心,相信婆婆也會非常能夠接受;甚至於因為你的表現,她說不定這一生還能夠學佛,因為她說:我媳婦學佛以後變了一個人,所以佛法很好,我也應該來學。有一個老師她學了以後,回去每次都跟她婆婆問好、敬禮,有一次婆婆正要嘮叨一下,她剛好順手夾了菜給婆婆吃,婆婆那句話剛好吞回去,然後接著說:你學得不錯!因為她常常跟婆婆鞠躬,她的孩子才一歲三個月,現在最會的動作就是鞠躬。她沒有教他,所以潛移默化的影響。
還有什麼樣的目標要達成?好父母。還有沒有?為什麼「好先生」、「好太太」都排在最後?好,我們立定這個志向,勇猛精進去落實、去力行。第一句提到:
【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
我們都知道根本煩惱,貪、瞋、痴、慢、疑,我們一般都會覺得貪、瞋、痴很厲害,其實在修道的路途當中,這個「慢」也很有殺傷性,諸位同修有沒有感覺?它好像不知不覺就出來。我們也想到漢朝時期有一則公案,當時晁錯建議景帝,要能削弱這些諸侯的封地,結果諸侯群起叛亂,造成「七國之亂」。而晁錯確實念念是為國家,他是「善謀國,不善謀生」,沒有想到自己。後來七國就以要討伐晁錯的名義,要把他殺了,其實重點是要奪取國家的權利。那時候袁盎就建議漢景帝,只要把晁錯殺了,問題就解決了,晁錯是漢景帝的老師,景帝迫於無奈把晁錯殺了。所以,晁錯跟袁盎的冤仇結上了。
袁盎之後,下一輩子是高僧,而且累世都是高僧,幾百年後就是悟達國師。這悟達國師因為德行很好,所以皇帝賜給他一個沈香木做的寶座。修行那麼高,得到這個沈香木的寶座,起了一念貢高我慢心,馬上晁錯的冤魂就跑到了他的腿上,長了一個人面瘡。後來因為很嚴重,悟達國師想起了當初他年輕的時候,遇到的一個很可憐的老人,身上有些地方腐爛了,悟達國師還親自幫他療傷,也都不會嫌他髒。這個老人告訴他,假如你的人生遇到了很大的問題,你可以回到這個地方來找我。所以悟達國師又到這個地方去尋找這個長者,而這個長者就是迦諾迦尊者。迦諾迦尊者就帶悟達國師去一個溪邊,打算用這個水把它洗一洗,應該就可以痊癒。當要洗這個傷口的時候,突然這個人面瘡就說話了,說到他就是晁錯。所以這個冤仇結了幾百年,怨氣沒消。
諸位同修,從這個故事當中,給了我們相當多的警惕。第一個,當然要「廣結善緣」,這樣很多時候我們才有助緣進來,可以逢凶化吉;再來,也要警覺到,惡緣不可結,冤冤相報,沒完沒了。所以迦諾迦尊者就同時跟他們說法,晁錯也放下了執著,不再互相這樣酬償了。當然悟達國師會遭這個難,起因在哪?也是有一念的傲慢,所以對治傲慢的習氣,我們也時時要觀照自己的念頭。當別人給我們建議,跟我們的想法不同的時候,我們要察覺是不是有不耐煩的心起來,其實那都是傲慢的因子在裡面。這個時候趕快調整自己的態度,要廣納雅言,自己才會得利益。
所以唐太宗做皇帝的時候,有個臣子來給他諫言,諫言完以後退朝,旁邊的臣子就說:皇上,剛剛他諫言的,根本很多都是不實的事件,你為什麼都沒有反駁他,都沒有糾正他?唐太宗就說到:假如我反駁他,假如我制止他,這個消息傳出去,人家都會說皇上不接受諫言,到時候這個進諫的風氣被隔斷了,我、還有國家就會有損失了。所以,縱使別人給我們的建議、批評可能有太過,甚至不實,我們也能夠虛心包容,把確實提醒我們的缺點我們好好的去對治、去改正。
我也曾經問過小朋友:大學畢業有沒有文化?諸位同修,大學畢業有沒有文化?不一定,有沒有學佛差很多,諸位同修都知道不一定。我接著問學生:不孝父母有沒有文化?沒有。那大學畢業不孝父母有沒有文化?當然也沒有。一般人的認知,會覺得學歷高叫有文化,這是不正確的認知。文化裡面最重要的就是道德、倫理,當不孝順的時候,根本就不知道倫理道德,怎麼可能會有文化!所以現在學歷愈高,只代表他對某項專業特別懂而已,大學以上是知識技能的傳習所。
我們也看到一些現象,現在高學歷高離婚率。學歷愈高,可能所產生的傲慢跟所知障會更深,所以跟太太、跟親人無法相處得好。這也難怪,他們可能常常都是面對電腦,電腦很聽話,叫它做什麼它就做什麼;但是人不一樣,人需要溝通、需要交流、需要包容才行。有個朋友他是研究所畢業,有一天他母親叫他幫忙做些家事。就在做家事當中,可能把一個東西弄不好,他的母親就說到:這個事情這麼簡單,你怎麼這麼不小心,怎麼這麼笨!這位朋友一聽媽媽罵他笨,馬上很生氣,就說到:我都已經研究所畢業了,你還罵我笨?諸位同修,研究所給他什麼?給他傲慢,這麼一點小事做不好,我們應該虛心學習才對。所以盧叔叔都說:假如是我的孩子,假如是我的晚輩,絕對不讓他一讀就讀到博士。一讀到博士,眼睛都長到哪裡?頭頂上。大學畢業先出來好好磨鍊,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才對。
所以真正學問絕對不是「記問之學」,一定要了解到,知到、悟到、做到,才能得到,就像我們修行也有信、解、行、證的境界提升。雖然說知到、悟到、做到、得到,而真正知到的人一定是體悟到了,體悟到的人一定會付諸行動,他就會去印證這個真相。諸位同修,當我們真正落實《弟子規》,我們也才了解到,為什麼聖賢人這麼重視根基的落實,當有根基的時候,我們整個道德、學問才會站得穩固。
所以也有朋友反應到,他說:本來以前都讀大乘經,在讀的當中心裡不踏實,後來開始學習《弟子規》,每天早晚念一遍,心裡覺得很踏實;而且每一句每天都在對照,都在提升境界。所以很重要的信、解、行、證,當我們的「信解行」都融成一體,那才是真正能夠契入境界。我們一般可能會回答「這個我知道了」,當我們根本沒有做的時候,這個還差得太遠。所以「不力行,但學文」,這樣會「長浮華,成何人」,往後我們面對每一句經文一定是觀照自己落實的程度。
諸位同修,我們學習一定要長時薰修,現在諸位一天《弟子規》念幾遍?我感覺大家勇猛精進,飯前也要念一遍,好像睡前也都快念一遍了。一定回去以後一天最少要念兩遍,早上念的時候,提醒自己今天一定要把所學落實,你這樣去做,警覺性就特別高。晚上回來觀照一下,今天處事待人接物當中有沒有做?假如沒有做的,要反省一下,明天再努力;早上提醒一次,晚上反省一次,一天兩次。諸位同修,這帖藥是中藥,治標又治本,我在海口有個老師真的念了三個月,三個月以後她就出來,回故鄉教書了。下一句;
【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
我們可能知道的程度、理解的程度不夠,隨順自己的認知去做,又沒有好好聽善知識講經,很有可能就『任己見,昧理真』。比方說我們提到孝順,很多人可能覺得什麼都順,那就誤解了。當他能夠讀經典深入,又能聽講,他就了解到「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所以能聽善知識講經,我們才不會依文解義,那三世佛都喊冤枉。
我們也常常聽到教誨裡面說到,「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也聽到「佛不度無緣之人」,諸位同修,這兩句話有沒有矛盾?佛氏門中確實不捨一人,而諸佛菩薩都是眾生的增上緣,緣有深有淺,所以雖是不捨一人,也要觀機而行。當無緣的時候怎麼辦?當然要趕快結緣,有緣要讓它增長,緣成熟了要幫助他成就。其實佛不度無緣之人,同時也提醒我們要廣結善緣。我回台灣,因為比較有有機的食品,我就帶了幾包有機的餅乾到了海口,很多家長是第一次來,我們就請他吃東西。吃人家的嘴軟,最重要是修布施,讓他生歡喜心,當他生歡喜心,自然緣就加深了。所以我們念念是要如何成就因緣,絕對不是去退縮。
經典裡面也有提到「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但是又聽到「只聞來學,未聞往教」,這兩句有沒有矛盾?所以聽善知識講經很重要,因為師長一定會把它開顯、圓融,這樣我們才不至於在學當中有很多不明白,可能做就會有偏頗。「只聞來學,未聞往教」,最重要是要讓人求學有恭敬之心,這樣他才會得到利益。假如這個朋友確實對於諸佛菩薩、古聖先賢已經有恭敬心,但是他又不知道從何問起,而我們已經體會到他的恭敬、他的需要,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主動「為諸眾生,作不請之友」,所以凡事要觀機而行。當我們能夠時時薰習,對於道理的理解,還有如何通權達變,就能夠不斷提升境界。
《弟子規》每一句經文都有境界高下,我們之前也提到孟夫子的一段開示,「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這就有四個不同的境界,我們當然是往屹立不搖、往通權達變去邁進。比方說「凡出言,信為先」,所以不可以說謊。今天假如你遇到一個獵人,剛好之前跑過一隻兔子,往東邊去了。獵人氣呼呼的跑過來,問你:兔子往哪裡走?你要怎麼說?西邊!「凡出言,信為先」,你們已經過關了,往西邊。很多人就會覺得,那我這樣對這個獵人是不是結惡緣?其實剛好相反,結善緣。確實事事無礙,只要我們是從真誠心出來的,統統圓滿。對兔子來講,逃過一命;對這個獵人來講,少造一個殺業;對我們來講,我們的真誠、慈悲心都留住了,那是皆大歡喜!諸位同修,有佛法就有辦法,而這個辦法都是圓滿,只是我們的境界還沒到那裡,但是一定要往這個方向努力。為什麼戒律裡面有開遮持犯?就是讓我們懂得通權達變。
孔夫子有一次也是剛好離開魏國,要前往另外一個國家的時候,看到一個魏國的大臣正在那裡大興兵工廠,要製作一些叛亂的武器。夫子一看到馬上就聯想到,假如他們叛亂會有什麼結果?一定是民不聊生。這個叛臣看到夫子已經發現了,就把夫子包圍起來,不讓他走。他就對夫子講,他說:你要對天立誓,不把我的事情說出去,我才放你走。夫子就說:好,我答應你。軍隊就撤掉了。撤掉以後,夫子馬上對學生說:走,回魏國,告訴他的國君。子路就說:夫子,你怎麼可以言而無信?夫子就跟子路說:在威脅之下的信用,可以不用遵守,而且縱使我去通告,我個人的信譽毀壞沒有關係,只要千千萬萬的人民不免於災難就好。所以夫子可以捨外在虛幻的東西,而去成就人民真實的利益,這都是懂得如何去通權達變。所以我們學《弟子規》,每一句也都要不斷把境界向上提升。
之前在「泛愛眾」,我們也學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那每個人從今以後嘴巴都貼住了。話該說的時候也得說,我們只要抓住一個原則,對事不對人。在共同決策對團體重要的一些決定的時候,應該要把很多情況都反應出來,讓這個決策能夠做對,這也是懂得要權變。當我們是抱持著共同去完成這件事情,這分為公的心,這分真誠的心,相信對方縱使講到他一些過失,他也能夠接受。當離開會議以後,絕對不能再互相批評,而且離開以後,我們也要用平常心,你不要下次看到他就怪怪的,你怪怪的,他也會怪怪的。我們先把心平了,到時候有吃的、有喝的,第一個拿給誰?就拿給他。他就覺得你確實是為公,而不是為私在挑他的毛病。所以,這裡處處我們也要懂得伺機而動去轉化。
在「入則孝」裡面,我們也說到「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但是假如你爸爸拿起來是這麼粗的木棍的時候,怎麼辦?趕快跑。「小杖則受,大杖則走」,這都是通權達變。我們看下一句經文,我們一起把它念一下:
【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
『讀書法』,這是讀書的方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所以讀書、讀經典,甚至於聽經,很重要的一定要專注,專注才能定得下來,因定也才能開慧。老和尚常說,我們不打妄想,靜下心來讀佛經,就是在修戒定慧三學,能夠不散亂,能夠句句分明。當然不只讀佛經,我們在念《弟子規》、在念聖賢經典也都能信守這個原則,也都在修戒定慧。而小孩學習的態度一定要從小就是正確的,當他讀經的時候,頭會搖來搖去,看來看去,這不專心形成,往後就麻煩了。我們看到現在的孩子坐不坐得住?坐不住,這個根源在家長沒有一開始就把正確的讀書態度、方法告訴孩子。
我們也很少看到父母帶頭念書,大半大學畢業,書都再見了,很可悲!這就是學習得不到樂趣,得不到成長,都覺得學習就是為了考試,反而對學習有距離感。人生只要不學習,那可麻煩!真正需要學習,往往都是大學畢業踏出社會的時候,那是更需要學習。所以孩子,我們要帶頭跟他一起讀書,養成好的習慣,有不正確的態度、姿勢要趕快修正、制止。諸位同修,修正、制止,我們也可以多多鼓勵他,他有好的部分我們趕快稱讚他,他就往這個好的部分來發展。
早上就有同修問到:假如弟弟常常會欺負姐姐,對姐姐很凶,應該怎麼辦?諸位同修,應該怎麼辦?治家如治國,治國要怎麼樣?也要賞罰分明。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假如沒有皇上的寵幸,他敢這麼造次嗎?所以我們要從源頭開始下手。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想到「鄭濂碎梨」,鄭濂把兩顆水梨砸碎了。所以治家最重要的要平等對待,孩子才不會恃寵而驕。
當然現在已經出現狀況了,我們要去根治、對治,其中有一點最重要,先要「見和同解」。沒有家規當然沒有遵循的法度,這個時候趕快全家一起吃飽飯,七點半,來,統統坐好,開始《弟子規》念五遍。念熟了,情況一發生馬上,「讀書法」,他就接「有三到」。你給他「凡是人」,他什麼?「皆須愛」;「財物輕」,什麼?「怨何生」,你看效果都出來了!一來,一定要見和同解,這是團體能不能夠安和樂利一個根本原因。再來,有狀況出現,我們就要機會教育。當弟弟表現出有友愛的行為,我們馬上鼓勵他;當他又對姐姐無禮,馬上制止,要處罰。你不能兩個人都處罰,兩個人都處罰公不公平?不公平;兩個都處罰,那姐姐搞不清楚對錯,這個拿捏分寸很重要。
很多行為的形成,也都必須要不厭其煩的提醒。我們讀經教室,這些孩子也來自非常多的家庭,有些一開始念,這個腳都已經踏到前面同學的椅子上面;還有些在念的時候,比方說讀經,「讀書法,有三到」,看起來確實滿專心的,結果兩條腿在那裡晃來晃去。這個都不專心,我們都要給他導正。當然一開始要讓他先對經典、對書本恭敬,不可怠慢。雖然經本是送的,但是我們會告訴他,這是楊淑芬老師親筆一筆一劃寫出來的,楊老師是四十多年書法的經驗積累,所以我們要感謝。再來,是很多善心人士捐款來印,還要有印刷公司,還要遠渡重洋幾千里運過來,才到我們的手上;而且這又是幾千年來聖哲人傳承給我們的智慧,我們一定要好好愛惜這本書。當有引導,態度就會不一樣。剛好一個同學走過去,把另外一個同學的《弟子規》弄掉下去,另外那個同學撿起來,馬上拍乾淨,「你怎麼把我弄掉下去」,也可以看出孩子他對這個書本很珍惜。
在讀誦過程,我們就提醒他要心在、眼在、口在,還有耳也要在。在念的時候,我們也教導孩子,手要指著念的地方,這樣子會專心,而且你指在那個字上,那個印象一次一次在加深當中。有時候學生他背起來以後,他就不指、不看課本,當這樣去念,假如他起了傲慢心,念到最後會是有口無心;念得很快,一行一行接一行,其實並沒有深入內心裡面。所以我們都告訴孩子,念書就是滴水穿石,做學問就是如此,這隻手一點一滴的指清楚、指明白,就在提升學問。所以這隻手叫做滴水穿石手,工夫到,滯塞就通。
「信皆要」,我們在專注的領受聖賢教誨,信心特別重要,所以「信為道元功德母」。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也提到「六信」,要信己可以成佛,信阿彌陀佛跟釋迦牟尼佛絕無虛言;也要信,也要深入了解西方極樂世界的理事因果。當我們了解了這個信心清淨,效果就很好,所以《金剛經》也說到,「信心清淨,即生實相」。當我們真的很堅信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您的依報一定會轉得很快,因為依報隨著正報轉。
當初我到海口去了兩個月左右,打電話回家,也打給一些朋友,這些朋友也非常關心我,第一句話問什麼?「你在那裡好嗎?」因為一般對海口的印象都覺得是蠻荒之地,以前都是流放用的。所以我見到我們中心一些很有心的老師,一開始我也跟他們說到:恭喜大家,我們在海口相見,這代表我們過去生都是被流放來的忠臣,今天才有因緣又相會,不是忠臣還放不出來!所以當我打電話回去,這些以前的朋友會關心我,我就跟他提到,我說:我用三句話來回答你的問題,第一句,德不孤,必有鄰;第二句話,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他就說,那你應該混得不錯);第三句話,責任的承擔是成長的開始。這是我在那裡兩個月非常深刻的感受。所以經典所說都是真實不虛,而感應的深與淺決定在我們的信心問題,真信者必切願,切願者必真行,信願行是一不是三。
諸位同修,我們現在有沒有信心?我們現在要對什麼有信心?第一個要對阿彌陀佛有信心,因為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所以我們後台老闆很硬,你們盡量去開分公司沒有關係,只要能見和同解,阿彌陀佛的資源一定會源源不絕;而且我們的師長已經積累了非常多的智慧跟福報,來成就我們這些學生。楊老師帶著我到大陸去,能夠做得這麼順利,最重要還是師長在中國大陸的威德,我們才能得到這麼多的助力。
還要對什麼有信心?要對經典、對《弟子規》有信心。再來?自己,對!你們真的是學通了,對自己有信心。再來?對他人有信心,人之初,性本善,假如我們對人無信心,自己就障礙自己。還有沒有?對小孩有信心,要對家長有信心。因為我們也遇到一些老師,一開頭都說:孩子可以溝通,大人一定很難。這樣都是預設立場,因為老師跟家長的目標是一致的,只是現在缺乏了解,缺乏溝通而已。還有沒有?我們在大陸也會告訴他們說:要對「大方廣文化公益網」有信心,要對「海口孝廉國學啟蒙中心」有信心。因為我們剛開始去的時候,演講都免費的,他們都覺得是不是另有目的,很怕我們做一下就跑掉了。所以諸位同修,我們是同舟共濟,也歡迎大家常常可以上大方廣文化公益網,儒、釋、道三教的教誨,我們會不斷掛到網站上去,我們在網站都是同參道友。
下一句,『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其實讀書的態度,除了專注,也要一門深入,「方讀此,勿慕彼」就是一門深入,一定把這本經學通了,再學第二部,我們不貪多。當然,你在學《弟子規》可不可以去翻《大學》?可不可以去翻《中庸》?可以!剛好相應的,我們在講課當中有提到的,就去把這本書這個經句找出來,我們就可以把它完全融會貫通。但是這一門一定要掌握住,而這一門一定是要能夠掌握聖賢教誨的綱領,因為綱舉才能目張。
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一門,掌握綱領,深入,諸位同修,如何深入?怎麼樣才能深入?關鍵在解行相應,解幫助行,行又解得更深,這樣解行相應才能不斷加深我們對於經典的領悟。所以一開頭就講到,「力行」加「學文」就是解行相應。所以在第一次講《弟子規》和第五次講《弟子規》,感受一不一樣?截然不同,隨著自己的領會,這個經文的深度跟廣度都會加深加廣,所以一定要落實才行。後來也有一種深刻感受,《弟子規》每一句經文只要我們消歸自性,都是從性起修。諸位同修,「父母呼,應勿緩」修什麼?修孝心,修恭敬心,修真誠心。你每一句時時從念頭上去觀照,就能夠消歸自性。「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我們是修什麼?修「禮敬諸佛」,修真正的恭敬之心,這樣才能「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是透過我們去解行才能夠深入。
長時薰修,這個「長」是指時時要提起,讀經的時候是提起,處事待人的時候,也是要時時提起來觀照,這樣才能達到歷事鍊心。在歷事鍊心的過程,我們時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不要怕境界,只要常常能提起覺照,提起佛號,提起正思惟,就能夠在境界當中長時薰修。而「修」是修正的意思,修正行為,在哪些行為當中修正?在我們的想法、看法、說法、做法當中去觀照,其實就是身口意三業不斷往純淨、純善的方向邁進。所以「方讀此,勿慕彼」,一定要把這一門好好學紮實。
在學習的過程有兩個忌諱,第一個貪快,第二個貪多,當我們顧此失彼的時候就是貪多。在宋朝初年的時候,有個宰相叫趙普,有一天晚上,趙匡胤來找他,他在看《論語》,皇帝就跟他說:你看的這個是我們小時候在學的東西。但是趙普回答皇上:我是用半部《論語》幫你得天下,往後我要用另外半部《論語》幫你治天下。所以我們不可小看一本經典,因為這一本就已經掌握所有聖學的綱領,只要深入了這一門,就能夠真正達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曾國藩先生也提到,「案上不可多書,心中不可無書」,所以學習不可以雜,但是心上要時時把這些教誨能夠提起來。
我們也會給孩子看些有意義的戲劇,還是卡通。我拿了一套戲劇叫做《牽手人生》,這是大陸拍出來的一個戲劇,拍得相當好。它是敘述到有個殘疾之人,他完全沒有辦法行走,得了一個先天肌肉的問題。但是因為他很好學,又很希望當老師,所以他克服很多的困難,自己辦起學校來。而且確實他的真誠心感動了他的太太,他的太太還從千里之外跑來嫁給他,而且他的太太每天背著他上課、下課,所有的生活細節都是他太太在幫忙。我看完那一片也真的感受到,諸佛菩薩確實在各行各業之中示現。
因為他這麼樣的重視教育,也教出很多本來很壞的孩子,後來還有當醫生的,還有在很多各行各業很傑出的。那個當醫生的,當初是整個村落裡面最會打人的孩子,後來被他感化以後,他就想:老師生病,我假如有能力醫治他,不知道有多好!所以這個片子,我們就希望能給孩子薰習這種立志,這種決心,還有利益大眾的悲心。剛好我要拿給他們看的時候,這個孩子正在看,他們晚上已經固定在看一個片子,當我們拿給他的時候,小孩就說了:老師,「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我們也很受教,你看孩子很會用。
『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學習要有耐性,要依教奉行。所以師長給我們開出來的兩年打基礎,我們一定要放在心上,一步一步紮紮實實走過去,所謂「行遠必自邇」。好,這節課我們先講到這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