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八集) 1983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2-011-0008
「普賢行願品」第五講,諸位展開經本,在我們所用的這個本子,是《普會大藏經》所校訂的本子,從第一頁到第四十六頁是這一品的玄義。原來我們是想略略的介紹過就好,而仔細去看看,還是無法省略,更不能過分的省略,因為這部分可以說是全經的精華之所在,非常重要。研經它的目的是教給我們隨文入觀,也就是教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如何將經中玄妙的義理,應用在我們生活上。換句話說,要使我們實際的生活就是《大方廣佛華嚴》,如果我們的生活與《大方廣佛華嚴》,完全相融相應了,我們自己就與十方諸佛沒有兩樣,生活在一真法界的境界裡面。這是佛說經的本意,也是我們修學最重要的一個目標。所以玄義我們雖然不能每句這樣的細說,而其中重要的部分,我們還是不能夠缺少的。
在前一次我們講到第十八頁第一行,「佛身無為有為別」,我們今天繼續再往下面看,在這一面當中還有些很重要的開示,我們必須要記住的。在十八頁第七行諸位從最後一句看起,「唯第五教圓融具德,名別教一乘,今經正是第五教攝,以一一圓融包攝無盡」。這個在教相裡面講,本經是屬於五教當中哪一教?第五教是圓教,《華嚴經》是屬於圓教所攝。常說的「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一乘法裡面特別要說明的別教一乘,這到後面底下一章,我們還會詳細的來討論到。
底下一段在圓圈的下面,「第二會化儀前後」,會是會通,化就是教育,儀是方式、儀式,我們今天講的教學的方式,教學的方法,化法就是方法,化儀就是儀式,這是說明化儀的前後。「不曉此意,或謂如來初成說小,或初說大後方漸次,或謂初時說有,次時說空,後說中道,異解不同,故今會通一代時教,總以十門,收無不盡」。這一點的確是相當不容易理解,但是又不能不知道,不知道的這個毛病在什麼地方?就是我們對於世尊一代時教猶疑不定。不要小看了猶疑不定,猶疑不定是大病,它障礙我們的信心。修學的次第前面說得很清楚,信解行證這四個過程;換句話說,在第一個過程就被障礙住。當然是不得其門而入,所以這樁事情,一定要明瞭。大師在此地將這個問題,融會貫通以十門來說明,就是分作十條來說明。這十條的名目列在底下,「第一本末差別門,第二依本起末門,第三攝末歸本門,第四本末無礙門」,乃至於「第十重重無盡門」。
下面這個文字都是依這個順序來說明,在倒數第六行圓圈下面,「今初」,初就是第一,「謂本末同時,始終一類,各無異說」。這幾句話很重要,但是這種說法的確是很難理解,很難讓我們接受。為什麼會本末同時?前後不異我們得用個比喻來講,實際上比喻只能比喻個相似、比喻個彷彿,沒有辦法把這個事情比喻得恰到好處,這是辦不到的事情。譬如我們看電影,我們在銀幕上所看的畫面有前有後,這個常識大家都曉得,當放影機鏡頭開的時候映出一個畫面,很快的這個鏡頭就關了,又打開是再映出第二張的畫面,第一在前,第二在後,這就有前後。實際上這個前後是我們一種幻覺,不是真實的,真相,我們展開這個底片,你看底片呈現在我們面前,你說哪一個前、哪一個後?同時呈列在我們面前,所以說沒有先後。如果我們以底片做為本,銀幕上映的畫面做為末,本末也是同時起作用,也沒有先後。
諸位可以從這個比喻裡面去聯想、去推想,實際上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就是整個宇宙人生的面面觀,它是一個整體,是一不是多,一體的多面觀。為什麼要面面觀?如果不能做到面面觀,這個整體的真實相你不能明瞭。明瞭叫做大徹大悟,明瞭叫圓滿智慧,大徹大悟、圓滿智慧就叫做成佛。從此以後再不會迷惑,再不會顛倒,這樣才能將苦源、苦本斷盡,離苦得樂。如果諸位明白這點意思,你就曉得佛法對於我們是多麼的重要。一切法裡面最重要的無過於佛法,我們一生當中能遇到,真是古德所講的慶幸之言,「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我們想想這兩句話的含義,對於自己得聞佛法是何等的幸運!底下的文字希望諸位自己去研究。
十八頁最後一行,「二依本起末門」,本是真如本性,末是現相。譬如我們作夢,能作夢的心是本,夢中所現的境界相是末。本只有一個,末有無量無邊,譬如說能作夢的心只有一個,每天晚上做的夢都不一樣,可見得夢境是無量無邊,但是夢境是從心變現出來的。佛為我們分就是把這個歸納為五大類,這是就現相上來說的。第一類我們講菩薩的法界,第二類是緣覺的法界,第三是聲聞法界,第四是為善根眾生的法界,第五是為邪定,這是依本起末開出有五類。它在這一節文字裡面最後有幾句話說,這幾句話在第十九頁第三行最後一句看起,「約法」,約法是就法來講,「名為從本起末,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就是大乘、中乘、小乘,或者是說菩薩、緣覺、聲聞,這都是講的三乘。
「約機各是一類之機,非為一機先大後小」。機是機感,就是眾生,如果就眾生的善根福德上來講,那就不相同了。有大乘的根機,有小乘的根機,有凡夫的根機這個不一樣。為什麼先大後小,而不是先小後大?佛度眾生先度根機成熟的眾生,先度他,然後再度不成熟的眾生,所以,佛這一出現世間首先就講《華嚴經》,二七日中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啟講《華嚴》。然後再從阿含、方等、般若、法華、涅槃這個順序,這個順序的意義不難明瞭。譬如說我們現在要想辦教育,諸位想想,你辦教育首先應該辦個什麼學校?從幼稚園辦對不對?一般人觀念一定是這樣的,我們辦教育從幼稚園辦、從小學辦,這個概念實際上是似是而非,為什麼?你要辦教育師資從哪裡來?現在講我們辦個小學能找到師資,為什麼?國家替我們已訓練好了,有師範大學年年畢業的學生,我們請他來做老師就可以了。
如果你在一個落後地區,根本就沒有師資,你怎麼辦?所以先辦什麼?先要辦師資訓練班,我有了老師才可以辦小學、辦中學、辦大學。所以一個真正懂得教育的人,他想辦教育,第一個要辦的就是研究所,最高級的,辦了二年、三年的研究所,研究所裡面培養的學生,然後我再辦各級學校,他們就是師資。諸位曉得,張曉峰先生他在台灣辦的文化大學,現在相當的成就。他辦學校也相當的艱苦,他最初就是辦研究所,研究所招收大專畢業的學生來培養他們。研究所畢業之後他就辦文化學院,就用這批學生做老師,於是這麼多年來逐年的發展,形成這樣規模的學府。
釋迦牟尼佛要想在這個世界教化眾生,他也是先辦研究所,即二七日中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開《大方廣佛華嚴》的法會,這就是辦研究所,所以先大後小。因為初學的眾生無量無邊,還用不著佛陀親自來教導。佛陀的學生來教導那已經足夠了,這就是先大後小的意思。尤其是我們在本經裡面所看到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在哪裡教化眾生?我們展開經卷看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恍然大悟,原來這些菩薩們,佛的弟子散布在人間,各行各業、男女老少在那裡代佛教化,普度眾生。可惜的是咱們肉眼凡夫就說當面也不認識,如果你要是開了悟,你也入了境界,這些諸菩薩你都認識;換句話說,你天天見面,一天不知道碰到多少。你才曉得完全入了佛華嚴的境界,這是說明先大後小。
譬如我在過去也很想辦佛學院,有不少人來給我建議,希望辦佛學院,可是我們就是財力有限,場所太小,沒有法子。但是要想辦佛學院,當然首先要辦師資訓練班,就是辦研究班,培養五六個、七八個研究生,以二、三年的時間他們成就之後,我們再辦佛學院,再普遍的招生這才能有成就。也許要問,辦佛學院到外面聘請老師不行嗎?諸位必須要明瞭,外面聘請老師教研究生可以,教小學生不可以。原因在哪裡?從外面請的這些專家,各人有各人的見解,各人有各人所修的法門,雖然都是修學佛法,他裡面確實存在著宗派、法門的差別,這樣是不適合初學所需要的。初學人接觸這些大善知識,譬如說接觸禪宗的善知識,他一定教你學禪;見到教下的善知識,他一定勸你去研究經。這個樣子這初學的人變成一種無所適從,到底走哪一條路好?到底跟誰學好?反而造成修學上的一種錯覺,一種迷惑。初學的人只能夠指出一個方向,一個目標,誘導他向前進,這是對初學。前面曾經跟諸位說過初學要專攻,到大學這才博學多聞。
這個教學普遍度化眾生,是先小後大,像善財所示現的榜樣,先跟文殊菩薩,只跟他一個人,學成了以後再去博學多聞,這是五十三參。諸位要明瞭這個意思,你才曉得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他在這個教學,我們今天講教學的制度,這個化儀,儀式就是教學制度。今天講法就是制度(學制),這個構想太圓滿,他要教化眾生先辦研究所,然後再辦小學、中學、大學,用研究所的學生來做師資,你看這個構想多麼圓滿!研究所的學生畢業了之後,立刻就辦各級的教學,善財童子就是一個典型的學生,從小學、中學、大學,最後也到研究所畢業。
初學,自己教初學是沒有問題,初學的學生如果是太多了,不是一個人能夠照顧得了的,那就需要人幫助你;換句話說,要聘請教員。這些教員如果是自己的學生,跟自己的見解完全相同,思想是一致的,你的學生去教,也等於你自己去上課沒有兩樣,所以學生才能夠收到教學的效果。這種現象在台灣將近二十年來,大專佛學講座裡面我們已經證實了。有些講座時間很短,只有一個星期,居然可以排上十幾門課程,講十幾位老師為學生講解,各講各的。學生當中有反應來告訴我,他說我們好像聽很多人在那裡講演比賽,講完之後我們不曉得要學哪一個法門,因為指路的人太多了,一個人指一條,究竟哪一條好?反而起了疑惑。
更糟糕的是他退心不學佛了,這可是遇到裡面有牴觸的,譬如學禪的,他是標榜禪,唯有禪好,其他的都不行,互相的排斥,互相的毀謗。初學的人一聽他不信了,說我想學佛,還沒有入門就聽到你們在裡面打架了,在裡面爭論是非,這種是非場合,最好我退出,我不要參與了,反而叫人退心。所以在我們這個地區,大專講座辦的最有成就的台中慈光圖書館,慈光圖書館的講座所以能辦得成功,就是遵守佛的儀規先大後小。這個大專講座就叫小,李老師先訓練自己的學生,把自己的學生訓練了幾個之後辦大專講座,大專講座他也開六門課程,自己教一門,其餘五門讓學生來教,這個學生代他教,所以六個人一個思想,六個人一條路,這樣學生到那個地方去接受短時期佛法的教學,他能深得利益。為什麼?他解行都能夠專一,雖然是六部經六個人講,一個方向、一個宗旨,一鼻孔出氣。諸位要明白這個道理,你才曉得先大後小學問之大,構想得圓滿。這是我們應當要明瞭的,將來自己要想普遍教化眾生,你要留意著,佛陀這個辦法高明。
「三攝末歸本門,依無量義經,初時說小,次說中乘,後時說大乘」。這是普遍的教化眾生,等於說是辦學,辦學校,研究所的學生畢業出來之後,我們就正式來辦學校,來教化廣大的眾生。攝末歸本門,末是什麼?末是小學,本是大學,你們想想看這個題目,依本起末,最後攝末歸本門,這個教學制度才是圓圓滿滿。這兩條為主、為總,後面是比喻。
「四本末無礙門」,本末無礙這個裡面通論總有五位,在第十九頁第七行當中,諸位看「通論總有五位」,這五位的名字在此地念一念,「根本一乘,如華嚴經」,諸位曉得《華嚴經》是佛法的根本法,一切法都是從《華嚴》流出的,好像一棵大樹,《華嚴經》是樹根,是樹的主幹,一切經無量法門是這棵樹的枝葉,所以《華嚴》稱為根本法輪,根本一乘。第二「密意小乘」,第三有「密意大乘」。這個兩種我們今天稱之為密法。第四「顯了三乘」,我們今天講的顯教,這個三乘就是聲聞、緣覺、菩薩乘。第五「破異一乘,如法華經」。異是異見,破是破壞種種的異說,破他的種種的邪思,也是一乘法。如《法華經》,《法華經》是一乘,《華嚴經》也是一乘,性質不同。可是如果要不破異見、異解,你就不能回歸到根本一乘。我們如果明白這個道理,對於佛教學的義趣就能夠體會到。在一代時教當中,四十九年教化當中,你也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會曉得,佛說這句話,佛做這樁事情,他是什麼用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法,他這種做法功德、利益何在,都能夠明白而不疑惑。
第五就在圓圈下面,「隨機不定門」,這教學在方法上講千變萬化,一定要隨順眾生的根性,不是一個方法就能夠教好一切學生,不行。所以現在每個學生他的智慧,他的性情,他的家庭背景,他的志趣,他的能力,老師統統了解,只有十個人。所以他能夠應機施教,這個學生我用什麼方法教他,那個學生我又用什麼方法教他,個個成就。一個老師最大的能量,不能超過二十個學生,二十個以上就沒有法子應付了。今天我們這個學校裡面,每一班五十、六十,你說老師有什麼辦法?看看作業本也只有勾一勾就算了。你說學生作文本子一個星期作一次作文,有六十個學生六十本,一個老師要花多少時間去看、去批、去改去?他沒有時間。所以馬馬虎虎看一下就算了,對學生的確是無法照顧。如果這個老師只教十個學生,你看看他改作文本就很有味道。他有的是時間,分量不多,每一分東西他都能詳細的去看,看得很仔細,改得很仔細,學生怎麼不得利益?這我們舉一個例子說,所以不能教多。
教學跟講學不相同,我們講經這是講學,講學是什麼?講者只歸講,聽者只歸聽,講者對聽者不負責任,所以再多的人不妨。教學不一樣,教學的人要負責任,所以人數不能多道理就在此地。你說我們古時候寺院裡面,有講學、有教學,教學、講學可以連在一起,講學來聽的聽眾,聽完之後他回家去了,他自己顧他自己去了。教學受教的這些學生他必須跟老師生活在一起,他所聽到的經論,老師一定安排時間讓他複講,或者教他寫聽經的筆記,提出他的心得、感想,老師來給他修正。所以教學跟講學是能夠連在一起,不必另外開班。台中李老師當年教學就是用的這個方法,你看他講經的講堂,前面兩排是他學生坐的,一般聽眾三排以後,前面兩排就是他教的那些學生,那個座位是有固定的,別人不能坐。現在無論在學校,無論寺院裡面講經,或者佛學院的教學,都很難收到預期的效果,這種因素我們不能不明瞭,那就是已經沒有辦法做到隨機教學。
第六「顯密同時門」,有很多人他不了解,他學密就排斥顯教,學顯他就排斥密法,這是錯誤的,他不曉得顯密是一不是二。所謂密是顯之密,所謂顯乃是密之顯,它是一不是二。如果明白了他就不會排斥,他曉得法門無有高下,殊途同歸。此地這幾句大師為我們解釋,「若異聞互知,是顯不定,若互不相知,即是祕密,密顯同時,亦無前後」。這迷的時候有祕密,前面說過,這五位裡頭有密意小乘、密意大乘。譬如我們現在在此地講經,我們有許多聽眾在此地,所講的、所聽的這是顯,大家都聽得很清楚,但是你的感受是密,你的心得是密。為什麼?你所得的心得跟他的心得未必相同,我聽了我有這個悟處,他有另一個悟處不相同,這就是密,密是互不相知。看經也是如此,你看這個經的講義,這個註解擺在面前,我們十個人來看,教他來講講,這十個人講都不一樣。你在這裡看,這是顯,大家都看,一樣的;有人看的意思深,有人看的意思淺,這就是密。有人看的意思圓,有人看的意思偏,這就是密。試問問顯密是不是同時?
第七「一時頓演門,上來諸門,隨一剎那一時頓演」。演是表演,演是呈現,前面所講的六門,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處所,無不是同時顯現。我在此地跟諸位講,多從比喻上來說的,本記住真如本性是法性,末是法相,面面去觀察才能看出這麼多的花樣。真是經題裡面所形容的,雜華嚴飾,好像我們一個人身上戴了許多的花,看得很美,雜華嚴飾,飾的什麼?飾的是一個人。
第八「寂寞無言門」,這裡頭有六義,諸位自己去看。寂寞無言是真實的。請掀開第二十頁第一行當中,有兩句話很值得玩味,「兩佛相見,寂無所言」。佛跟菩薩兩個相見有言,有問有答,菩薩有所不知,向佛請教,佛就會給他開示。兩尊佛要見了面,一句話都沒有,為什麼?因為他沒有疑,沒有問,無問也無答,心地都是清淨光明,像兩盞燈一樣,這個燈照那個,那個燈照那個,都是圓滿光明,一句話也沒有,這兩句話很有味道。這個無言跟諸位說不得了,無言就是一念之中,十方三世無量無邊所說的諸法,一念當中都呈現出來,什麼都不必說,一切是法爾如是。
總結裡頭有兩句,諸位細細看看,二十頁第三行第二句開始。「故說如來不說一字,不說即是真實說也」。我們一定要了解這個意思,凡是能夠說得出的都叫方便說,我們要從方便法裡面去悟入真實,真實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但是沒有言語,這個真實的沒有言語,沒有念頭那是真實,不起心不動念是真實,於法性完全相應。這個地方我們不能把它當作一種道理來看,如果你把它看作一種道理來看,那你是錯了,你是不得其門而入。應該要把它當作事實來看,你要曉得這個事實,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就這樣訓練。無論是待人接物,不管做什麼事情訓練什麼?訓練在一切境界裡面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去練這個,這是最高的修學祕訣。心行處滅就是在一切境緣當中,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不是不接觸,接觸,六根對外面六境統統接觸,自在的接觸,接觸裡頭如何?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沒有妄想,這就叫心行處滅。這種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就是《楞嚴經》裡面講楞嚴大定,就是《般若經》裡面的文殊智慧,就是《華嚴經》裡面的普賢大行,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修。
所以諸佛如來跟我們什麼兩樣?一點兩樣都沒有。你看釋迦牟尼佛《金剛經》上示現,每天到時候也穿衣,也托缽,也到外面乞食,跟一般人完全沒有兩樣。他何以稱之為佛?別的出家人何以稱之為凡夫?不同的就是他六根觸境沒有妄想。凡夫才接觸境界妄念就生,不同的就在此地。幾時我們也能夠像佛一樣,在境界裡頭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我們自己就入了佛道,就契入了一真法界,就證得了無上菩提。所以說修行修什麼?就是修一個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沒有一樣不明瞭,沒有一樣不是自在受用。事相上是顯,意思是密,顯密圓通,這是諸佛菩薩。言說,心動了念才有言說,心沒有念有什麼言說?所以無言說的時候,實相現前那叫真實說。
佛門公案裡頭有,釋迦牟尼佛為大眾說法,文殊菩薩當維那,佛才一升座他就楗槌一敲,就唱出法王法如是,佛就下台了,一句話沒說,真實說。無說之說是真實說,有說之說是方便說,如果諸位能夠在方便當中體會到說而無說,無說而說,方便即是真實。換句話說,對佛來說不管他有說無說,都是真實的,對我們來講佛無說是真實說,佛有說是方便說。真實說是什麼?我們不懂,所以才方便說。真實說懂了就不必方便說了,那就是前面所講的兩佛相見,寂無所言。
第十「重重無盡門者,上之九門,隨處隨時,重重無盡皆無前後」,這句話一定要記住。「後之二門」,這個後之二門就是第九「該通三際門」,第十重重無盡門,這叫最後的兩門,「正是華嚴甚深境界,融取前八,皆此大用,若離前八,無可重重」。換句話說,這個十門就是一樁事情從十個方面去看,它的確是一。我們從哪裡去看?隨便什麼事情,從一個人去看,你看看這十個意思具足。從一個事情,我們抹個桌子,你去看這十個意思具足。一草一葉,乃至於一微塵,你去看還是十個意思圓圓滿滿,才入不思議解脫境界。
下面是玄義裡面第三個大段,「所詮義理」,經是能詮,義是所詮,這就說這部經裡面玄妙的義理,它的玄義、道理。我們把前面這幾行念一念,「已知此經總屬圓教」,教門權實裡面我們去觀察,《大方廣佛華嚴經》是圓教。「未知圓義分齊云何」,雖然是圓教,圓教的教義是什麼?分是分別,齊是等齊,圓教的教義,它在五教裡面應該怎麼說法?這是問到分齊,它分別跟哪一個能夠等量齊觀。下面再說明,「然此教海宏深,包含無外,色空交映,德用重重,語其橫收,全收五教,乃至人天總無不包,方顯深廣」。下面是比喻說不必講,這個幾句我們可以看到屬於圓教的大概,圓教什麼?圓滿究竟決定沒有欠缺。
在二十頁倒數第八行當中看起,這裡幾句很重要,「故此圓教,語其廣包名無量乘」,這個記住圓教也叫做無量乘。「語其甚深唯顯一乘」,所以一乘法是從它的深度講,如果從廣度講它是無量乘,為什麼?它無所不包。一乘有二種,同教一乘,別教一乘,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的。「同教一乘,同頓同實」,同是像禪宗所講頓悟,頓修頓證沒有階級,沒有次第,這個叫頓。同時真實法,無有一法不真實,凡所有相皆是實相,這是同教一乘。
我們現在要談的是談別教一乘,同教一乘是總目,別教一乘是總之別,換句話說,也就是詳細的來觀察,來解釋一乘法。「別教一乘,唯是圓融具德法,以別該同,皆圓教攝」。這是我們要看圓教,大的方面來看,總相是同教一乘,別相我們叫別教一乘,總別統統是圓教,總別是一體,是一不是二。譬如說我們一個人,這個人身總相是人,別相有頭、有手、有足、有身,頭上還有眼睛、有鼻子叫別,總別都是一體。從別教一乘,你就能夠看得非常詳細。
底下說「略有四門」,再把它分為四方面來觀察。第一「所依體事」,體是理體、本體,事是事相,換句話說,就是性相,體性、事相,法性、法相,體就是法性,事就是法相。我們要想觀察,當然離不開性相,離不開體事。「二攝歸真實,三彰其無礙,四周遍含容」。從這個四方面觀察,這四方面每一方面又從十個角度去觀察,「各有十門,以彰無盡」。你要說諸佛菩薩他心清淨,在一切法裡他不起心不動念、無分別無執著,你要說他對事情看不清楚,你就大錯特錯了。我們對於一樁事、一個問題,能不能看得這麼清楚?其他的前後我們都不談,就談這段裡面講的,你看人家看從四十個層面去看,人家不比我們清楚嗎?我們對一樁事情,一面都沒看清楚,人家要看四十面,真是觀察得細密。
我們只看到表面那是個人,人家連毛細孔裡頭什麼東西都看清楚,怎麼能比得上佛菩薩?他有智慧,我們愚痴;他仔細,我們粗心。什麼叫細心?清淨心就是細心,愈細愈清淨,愈粗愈煩惱,粗心的相就是煩惱,細心的相就是平淨,平等清淨,那是細相。他觀察不是分別,諸位要曉得這個道理,他像鏡子一樣,一照照得清清楚楚,所以他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起心、沒有動念,就沒有一樣不知道。給你說出來這麼多的層次,他照見。我們對一切問題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用心去看結果怎麼樣?還是看走了眼,還是看不到。所以我們讀這些大經,我們自己要想契入法界,聽佛說了這麼多事情,彷彿也了解這麼個境界,如何才能契入?心清淨才能契入,才能夠見到這麼多的層面,才能夠覺了宇宙人生的真實相。換句話說,對於整個人生宇宙面面觀,沒有一面沒觀察到。要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自然照見,用意識心見不到的,意識心裡頭沒有智慧,用意識心是用分別心去修行。
佛在楞嚴會上跟我們講得很詳細,算你走的路很正確,不偏不邪,你也只能證得個阿羅漢果。阿羅漢怎麼樣?沒有開悟。什麼叫沒開悟?《華嚴經》所講的境界他都沒有見到,我們今天在讀經剛才講,好像是明白,其實呢?其實我們也沒見到,為什麼沒有見到?因為你用的意識心,不是佛華嚴的境界,道理在此地。幾時我們自己能捨意識心,就是捨心意識,這個境界就現前。現前之後,與諸佛如來所證的境界一模一樣,你們想想看,佛跟佛見面還有什麼話好說!大家都一樣。如果你要是見到佛:我證得的境界跟你一樣,叫廢話,你就又起心動念了。所以這個意思一定要懂得。
底下我們接著看,「今初,第一所依體事,略有十對」。名目在底下,「一教義,二理事,三境智」,境是境界,智是智慧。「四行位,五因果,六依正,七體用,八人法,九逆順,十應感」。大師在此地,只將前面的兩對做一個簡單的解釋,後面,如果前面兩個你要是明白了,後面也就可想而知,所以就不必細說。這個地方我們念一念,教,在佛在世的時候,就是佛所說的叫做教,佛滅度之後,佛不在世了,記錄下來、整理出來的經典就叫教,教現在講的話指經典。經典是文字,文以載道,這文好比車子,車是工具,裡面裝的什麼?裝的是道。
車是能裝,道是所裝,所以這個文字是能詮,道是所詮。「教即能詮,謂前五教乃至光香一切法等」。這都是講教,說到光、說到香,那就是六塵都可以說是教,不僅僅是文字,都能夠載道,都能叫你從這個地方去悟道。義是所詮,這個裡面所說的一切義理,佛在四依法裡面給我們說明,「依義不依語」,會學的人在經論裡面是體會它的義理。領納於心,不死在文字裡面,是依義不依語,曉得語言文字是工具,我不要這個東西,我所要的是車上所裝的那些貨物,我不要你這個爛車,我要貨物,這是會學的人。
「理即生空所顯,二空所顯無性真如等理」。理就是法性,法性如果你要是能夠修到人我空,顯出一部分。二空是人我空,法我也空了,就能顯出全部分,實際上三空,空也空才能完全顯示出來。如果我們有這樣的虛妄執著,人我也不空,法我也不空,樣樣都以為這是實在的,堅固的執著,這個理你是決定見不到的。你要依照經典為別人說,說得再好總是隔靴搔癢,還是要差一層,總是隔一層。不是你自己親證的境界,你是道聽塗說,聽別人講的,你自己沒有親自去體驗過,聽別人說的,不是自己親證的境界。
「事即色心身方等事」,這一切境界之相叫事,這是把教義一對,理事一對做個簡單的說明,下面境智、行位、因果一看就明瞭。境是境界,境界是所對,智慧是能對,智慧淺對的境界比較劣,智慧要高境界就殊勝。譬如說一切事相是境界,一切人事都是境界,我們很愚痴,我們用好惡之心來對境界,這個境界很粗,現的凡夫境界。如果我們以清淨心、平等心對現在的境界,這個境界是一真法界。境界就是境界,給諸位說,沒有十法界、也沒有一真法界,同樣就是這麼個境界擺在眼前,佛看這個境界,佛的感受是清淨心,所以叫一真法界。菩薩看這個法界,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本來成佛,現在迷惑顛倒,他興起大慈大悲,無條件的為一切眾生做增上緣,菩薩境界。
我們用歡喜心看這個境界,一切境界是美好的。換句話,我們用瞋恨心看這個世界,一切面目都可憎,可厭惡的。境界就是一個境界,是你心裡的感受不同,才現十法界。所以說境隨心轉,境永遠是一個,隨你的心在轉,你的心清淨,境界就清淨;你的心染污,境界就染污。你的心好,境界就好,你心壞,境界就壞,實際上境界根本就沒動,這叫做境隨心轉。這是事實,一點都不假。所以你在境界裡感受曉得什麼?曉得自己程度,我對這個境界還有歡喜,還有厭惡,曉得我是凡夫。我看到這一切境界都是清淨的,是平等的,我看到所有的人都是善知識,你是菩薩。那個殺人魔王,一天到晚起心害人的,你看他也是好人,那是菩薩眼睛看的。為什麼他是好人?你看到他所做的那些惡事、惡行、惡言,有很多人從他那裡開悟、證果,他不好誰好!
《金剛經》上看歌利王,歌利王是魔王,歌利是印度梵語,王是中國語,這個名詞叫梵華合譯,歌利翻成中國的意思是暴虐,我們中國人講暴君,無惡不作。忍辱仙人好人,他在山上修道又沒得罪他,他看到他生氣,凌遲處死。什麼叫凌遲?是拿著刀割肉一片一片的割,這樣把他割死。忍辱仙人看他好人,大善知識,考驗自己功夫,這個裡面不生瞋恚,忍辱波羅蜜圓滿了。沒有他的考驗,他不能成功,所以歌利王對於忍辱仙人來講,是忍辱仙人的大恩人,是忍辱仙人的大善知識,沒有他,忍辱波羅蜜不能圓滿。你說好人、壞人界限在哪裡分?哪有什麼標準?沒有標準。
提婆達多,我們凡夫看他惡人惡極了,釋迦牟尼佛的大善知識。《法華經.提婆達多品》裡面,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說,沒有提婆達多,他不能成佛。菩薩眼睛裡面看的跟我們不一樣。境智一對!我們講這個人壞,誰壞?我們自己的心壞。要用一個壞心去看那個人,那個人壞,我的心也壞。忍辱仙人看歌利王是大善知識,所以他自己成為大善知識。釋迦牟尼佛看到提婆達多是佛,他自己成了佛。這個道理幾時我們才能會通,幾時我們才能得到受用。行位,行是修行,位是地位,這位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這都是位,你要不修行就不能把你的地位向上提升。這個因果、依正、體用、人法、順逆,這不必說了,感應,有感則有應,感應道交。
「第二攝歸真實」,第二十面倒數第三行圓圈下面,攝歸真實。我們也把這個文念一念,「即上十門皆是真空,頓絕諸相,非色非空,無即不即,無相不相,無得不得,言跡頓絕,此絕亦滅」。即上十門,就是教門權實裡面所講的十門,從本末同時門到重重無盡門,是講這十門。這十門無有一門不真實,正是所謂凡所有相皆是實相,何以故?因為這個十門都是真空。因為這個十門都是頓絕諸相,非色非空,無即不即,無相不相,無得不得。這些話大概我們聽了愈聽愈迷惑,他說的什麼?我們現前就用電視機這個畫面來做比喻,這個畫面,你們想想是不是具足前面的十門?從本末同時到重重無盡,你們在電視畫面上是不是能看得出,這個十門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如果你要看清楚了再想想,是不是真空?是不是頓絕諸相?這個畫面相即非相。非色,螢幕上本來沒有畫面;非空,這個螢幕上現在又現的有畫面,雖然現的畫面還是沒有畫面。如果真的有畫面,你把電視機關起來,它還是這個畫面,那才叫真的。錄放機、電視機打開了才有,關起來就沒有,可見這個畫面不是真的,是非有非無,是無相無不相,你要從這個地方去參透,那就是言跡頓絕,此絕亦滅。如如的實相就呈現在你面前,而你自己現前的心叫清淨寂滅,一念不生。佛所講的這一切的現相,真是了了分明,就在眼前。
經上有幾句話,大師引用在此地說,「故經云: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取是講取捨、採取,見是講見不見之見,無見也無不見,無能取也無所取。「性空即是佛」,佛是大覺,心性空寂,朗然大覺就現前。所以六祖大師他有那麼大的智慧,覺就是智慧,他的大覺智慧從哪裡來的?他跟我們講得很清楚,「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物是性空,他的心裡面清淨一塵不染,「何處惹塵埃」,他心清淨一塵不染,所以他有大覺,他即是佛。在六即佛裡頭,我們不敢講他是究竟佛,他決定是分證位佛,分證即佛。「不可得思量,若知一切法,體性皆如是,斯人則不為煩惱所染著」。這兩首偈很好,我們如果明白事實真相,我們就不會生煩惱了,為什麼?在一切境緣當中你沒有得失心。你為什麼會有煩惱?因為你有得失,所以你才有煩惱。得到歡喜,失去了悲哀,你就煩惱。
如果你要明白這個事實真相,沒有得失,得到沒有歡喜心,你的心清淨,心是空寂的,本來無一物的。失掉,心也是清淨的,還是本來無一物的,曉得一切法當中無得亦無失。你看這個心多清淨!所以這個得失,在百法裡面屬於不相應行法。它這個範圍包括得非常廣大,不但在一切境界裡面的得失,包括你心裡面感受的得失,統統包括在這裡頭。外面境緣上確實沒有得失,為什麼?一切法體性皆如是,皆不可得。我們心裡面所有的念頭也是不可得,八識五十一心所,二十四個不相應也是不可得,不可得你說你得到了,是愚痴;不可得你說你失掉,那你是更顛倒。所以沒有得失,無得失當中,你起了一個得失的妄念,給你帶來無量無邊的煩惱,你這個煩惱是自己找的,自作自受。不是別人給你的,是你自己在境界裡所生的妄念。你要曉得在一切境界裡無得無失,佛也不可得,餓鬼、地獄也不可得。遇到佛了不生歡喜心,遇到餓鬼、地獄沒有瞋恨心,為什麼?一切法不可得。所以你的心是清淨、光明的,成就你無量無邊的功德,這是事實真相。
所以佛在本經裡面給我們說,你要是知道,「若知一切法,體性皆如是,斯人則不為煩惱所染著」。這個話說得多清楚、多明白,不染煩惱的就是佛菩薩,這就是把自己境界,豈不是提升了嗎?其實說提升也是方便法,不要到那時候還真有個佛菩薩可得,那又錯了,那你又掉下去了。所以叫你依義不依語。我們凡夫所謂講怎麼都入不了境界,就是什麼?依語不依義。聽經不開悟,看經不能證入是依文不依義,天天在經文裡頭打轉轉那有什麼法子?而不知道這意在言外,意在文字之外。你要是能悟入,每一個字、每一句裡面這個義理無有窮盡,一個字一句話,你要是把這義理來說,你說上個三大阿僧祇劫都說不完。為什麼?義是稱性的,法性是無盡的,所以義是無盡的。因此可知,會學的人是要悟入它的義理,不會學的人學文字、學語言。會學的人是學義理,悟入義理。
底下一段,這是講他無礙,「彰其無礙」,在第二十一面第一行圓圈的下面,彰是彰顯,就是很明顯的意思。諸位必須要仔細去觀察,清涼大師給我們講的這些話他有層次,你要看出層次,你才曉得他所說的是無量法門。前面跟你講的十對,是說四門裡面各有十門,每一門裡頭都有十對。「彰其無礙,然上十對皆悉無礙,若事理相望,成事理無礙」。我們講理事無礙是一樣的,理事、事理是一樣的。「若餘相望,便成事事無礙」,事事無礙就是周遍含容,彰其無礙是說理事無礙。底下講「總有二門」,把它分為兩個大段落來說,「第一正明無礙」。就是正式給你說明,前面這個十對教義、理事、境智、行位一直到感應,統統是無礙的。「第二彰其所以」,所以是說明理由,為什麼無礙。講正明無礙底下也分十門來給我們說明,說完之後再把它的理由說出來。
我們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這是一個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