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三集) 1983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2-011-0003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三次,今天我們開始從入定這個地方看起,在《綸貫》的第十三頁第三行。「又有八入三昧,第一會普賢入毘盧遮那如來藏身三昧」。這是講的定體,自性本定,毘盧遮那是梵語,它的意思是遍一切處。如來藏身就是法身理體,是清淨寂滅相,無量無邊的三昧都從這個地方出生的,因為它的體性本來是寂靜,所以從體變現出一切現相作用,無一不是清淨寂滅相。所以佛與大菩薩證得諸法實相,真如理體,在他們境界顯示之中,就是清淨寂滅相。「第三會法慧菩薩入菩薩無量方便三昧」,三會是說到十住菩薩,他的心要能夠得到安住必須要有無量三昧。在無量的境緣當中,這個境是講物質的境界,緣是講人事的環境;換句話說,無論在物質的境界,或人事的環境當中,他都能夠如如不動,這叫做無量方便三昧。這個時候他的心才真正有所安住,換句話說,他的心已經不為境緣所動,已經得到了定。這種定在念佛人來說,就是初得理一心不亂。
「第四會功德林菩薩入菩薩善思惟三昧」,這個境界比前面要高出很多,在一切境緣當中不動心,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還容易辦到。如果在這一切眾緣當中,自己還要發心如何去救度這些眾生,與樂拔苦,還能保住自己的清淨寂滅相,這是不容易的事情。這個地位的菩薩是十迴向的菩薩,定功比前面當然要深了。在這個時候利他之心偏重;換句話說,利他重於自利,所以入善思惟三昧。五會這登地了,「第五會金剛幢菩薩入智光三昧」,般若智光。「第六會金剛藏菩薩入菩薩智慧光明三昧」,這個智光圓滿現前,普利眾生,就是菩薩智慧光明三昧。在這個地方我們著重的是三昧,可見得菩薩在九法界當中捨身受身,以無量無邊的方便,與一切眾生和光同塵,為一切眾生做殊勝的增上緣,令他開悟證果圓滿菩提。而自己卻未曾動過心,未曾起過一念,這是三昧,這是智慧光明三昧。
「第七會如來自住剎那際三昧」,七會是講等覺、妙覺,所以以如來果德上來說,剎那是極短的時間,即使極短的時間還在定中,這叫剎那際。無量大劫就如剎那際,剎那際就如無量大劫,正所謂「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第八會就「離世間品」,完全講的行門,「普賢菩薩入佛華嚴三昧」,什麼叫佛華嚴後面我們還要提出來研究討論。佛是個覺悟的人,華是代表因行,在因地當中覺而不迷,自利利他,莊嚴十身,這就叫做佛華嚴。像這一品就是「普賢行願品」,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就是入佛華嚴三昧的榜樣。
「第九會如來自入師子頻申三昧」,師子頻申是比喻,獅子是獸中之王,所謂獅子一吼,其餘那些野獸聽到獅子吼叫,腿都發軟發軟,跑都跑不動,由此可以顯示到獅子的威猛。頻申就好比睡了覺伸伸懶腰,你想想這多自在!所以在這個地方,是用師子頻申,來比喻如來果地上的大自在。這是「入法界品」善財與諸善友,就是五十三位善知識,他所代表的從初住到如來的果地,無不是得大自在,這就是師子頻申的意思。示現在世間,與我們世間人沒有兩樣,無論在意境上、在生活上所呈現的,是智慧、是自在、是灑脫,正是所謂人生當中,最圓滿、最真實、最快樂幸福的人生,這是佛法定慧具體表現運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由此我們了解大乘佛法的確是活活潑潑,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是我們在五十三參當中所見到的。
在此地第二會,文殊菩薩沒有示現入定,這也有表示,表示什麼?因為二會文殊菩薩是表信位,十信位,十信還沒有入位,他還沒有地位。為什麼沒有地位?因為他的信心沒有圓滿,時時有進退,有的時候有信,有的時候又有點懷疑;換句話說,半信半疑。因為半信半疑,所以他的修學無論是在解門、無論是在行門,都不穩定,就是有進有退。十信心滿了這個情形不一樣,他決定不退,所以他就有三昧了。信位菩薩沒有定。由此可知,在這段文當中我們所見到的,定是佛法修學的關鍵,非常的重要,我們可以講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都是修定的方法,方法雖然很多,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三昧。
「又九會各有會主」,會主就是代表這一會解行的目標、宗旨,我們一看到會主這個人,就曉得這一會所論的中心問題是什麼。好像我們世間開會也有這個性質,如果我們看到這個會場出席的大眾,是經濟部長、是財經界的這些要人,我們這一看就曉得,他們一定是討論財政經濟的問題。如果看到都是些教授學者,我們曉得他們討論一定是教育上的事情。所以看會主就知道那一會的宗趣之所在,本經九會第一會的會主是普賢,這是非常重要,第二會是文殊。實在講文殊跟普賢是分不開家,一個代表大智,一個代表大行,把普賢擺在前面這個意思就是說明重點在行。古人所說的「識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寸」。由此可知,佛法的特色是在實行,這是在一開端就給我們表示出來。
雖然講到行,行必須要智慧之行、覺悟之行,所以二會就是文殊菩薩。是以這兩位菩薩,代表整個佛法的總綱領,這是根本法輪裡面所顯示的。我們在《圓覺經》裡面,《圓覺》有十二會,它的經文短,我們所見到的,也是前面兩會最為重要,代表的根本修學,第一會是文殊,第二會是普賢,跟此地這個次序恰恰相反。在經題裡面這個味道就顯示出來,這部經主題是「佛華嚴」;《圓覺經》的主體是「圓覺」,圓覺是智慧,所以文殊擺在第一,普賢擺在第二。「佛華嚴」是重在行門,所以普賢擺在第一,文殊擺在第二。一一行都要依據智慧;換句話說,起心動念、一切造作行為,都要以理智為基礎。不可以感情用事,感情用事是凡夫,依據理智就是「佛華嚴」,就是佛菩薩。
第三會法慧菩薩,於一切法當中增長智慧,就像六祖所謂的「心中常生智慧」。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全是生智慧,以文殊表根本智,以法慧表後得智,後得智就是根本智在境緣當中起用。第四會是功德林菩薩,唯有智慧之行才能夠修積無量無邊的功德。諸位曉得,三會是十住菩薩,四會是十行菩薩,這個地位的修行,他的目標是成就自己無量的功德。功是功夫,功夫是什麼?是定,在一切境界裡面不動心。德是什麼?德是智慧。
我們現在開始,從第五會就是「十地品」講起,金剛幢菩薩,六會是等覺金剛藏菩薩。這就是智慧到了最高、最圓滿的境界,稱之為金剛般若智慧。第七會是普賢與如來為會主,因為七會是講修行,修行裡面它又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行布,一類是圓融。所以普賢談平等因,「如來出現品」裡面談平等果,這是普賢行裡面最重要的理論基礎。它跟其他法門修學不相同的地方,就是講的平等因果,平等因果怎麼修法?首先修平等因。也就是說首先修平等心,心平等了境界就平等,境緣平等是果。所以佛眼睛裡面看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本來就是佛,你看都平等了。佛看一切眾生絕沒有高下,沒有愛惡,這是平等心裡面所呈現的平等境界。
第八會是普賢,八會講修行,講行門,普賢行所依據的就是平等因果。從第二會到第七會,一共有四十一卷經講的是解門。我們在前面說過,差別因果、平等因果,前一半是講差別因果,講行布法門;後一半講平等因果,就是普賢菩薩跟如來,一個是表因,一個是表果。第八會是有七卷經文,是講的行門,就是成行的因果,而是以普賢菩薩為會主。這是我們到品題的時候要跟諸位來研究,什麼叫做普賢這非常重要,修學「佛華嚴」的人就是普賢菩薩。經中以善財童子來做代表,善財就是普賢,而善財、普賢,實際上就是代表所有修學「佛華嚴」的學人。
第九會以如來與善友為會主,這是講依人證入,善友是指一切眾生,古人常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師就是善友。三個人在一起,這裡頭一定有我老師,誰是我的老師?三個人,除了自己之外,那兩個人就是我的老師。這兩個什麼人?一個是善人,一個是惡人,這叫三人行。那個善人,我要學他,他是我的老師;那個惡人,我看到他作惡,我自己反省我自己有沒有惡行,自己如果有惡行馬上要改過。所謂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就是第九會,五十三位善友統統是老師,就跟我們中國古人所講的,「三人行必有我師」,必是必定,不是說或許,不是的,必定是我的老師。可見得儒家雖然沒有佛法這樣嚴格的強調,意思也算是到了。善惡境緣都是善友,都是修正我們自己心行的增上緣,不明白這個意思沒法子修行;不明白這個意思,正是處處當面錯過。會修行的人,無時無處不是道場,無時無地不是法喜充滿,成就自己無量無邊的殊勝功德利益。
下面講到說法,本經一共是三十九品,這就我們中文譯本來說,其中只有阿僧祇品與如來隨好光明品是佛說。這兩品經所說的境界,是如來果地親證的法門,不是佛說不出來。其餘的都是菩薩說法,乃至於六塵說法。佛是放光而已,可是佛放的光代表印證,說得不錯,你所說的與我的意思完全一樣,這就等於是佛說。所以我們不要以為那是菩薩說,菩薩智慧還沒有圓滿,也許說的錯了,我們不能這樣懷疑。佛這個放光就是佛同意、佛承認,就是毘盧遮那佛說的,我們應當深信不疑,依教奉行。許多所詮的義理都是從無邊香水海中流出,而無邊香水海又從一心上流出。這裡頭特別要注意的,就是一心。
這是說明,不但毘盧遮那佛,千百億釋迦牟尼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無盡的義理,都是從一心當中流出來的。如果我們自己證得一心了,豈不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的無盡義理,我們全都得到了。這不是從外得的,是從自家一心當中流出,與十方諸佛所說的教義無二無別。所以你自己只要證得一心,今天展開經卷,這個經卷就是你自己。這經是釋迦牟尼佛所講的,釋迦牟尼佛也等於你的祕書而已。是你自己一心當中流出來的,不是你的是誰的!由此可知,修一心要緊。在一切法門當中,講到修學最根本、最圓滿、最究竟,就是修一心不亂。在一切法門當中,專門從這點用功夫起修的,就是淨土法門。
淨土法門從哪裡來的?就從《華嚴經》來的。《華嚴經》到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直截了當修一心的是佛在華嚴會上倡導的。普賢菩薩領導我們起修,這還能錯得了嗎?八萬四千法門當中稱之為門餘大道。五十三參第一位善友吉祥雲比丘,教給善財童子念佛法門,末後第五十三位善友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是明明白白顯示出這個法門是徹始徹終。在行門裡面這是主修的法門,而八萬四千法門,可以說那是屬於助修的法門,幫助這個助修,幫助你修一心不亂,念佛法門是主修。這是在這個經中意思,明明白白呈現在我們眼前,我們不能看錯。
下面講到修行,修行最重要的是歷事鍊心,這才叫真修行。歷是經歷,事就是境緣,物質的環境、人事的環境要在這兩種環境裡面鍛鍊,鍊什麼?鍊一心不亂。一心是三昧,不亂是明達、是智慧。在第九會末會當中,「善財童子於福城東際大塔廟前,參見文殊」。從這個地方開始,佛是以善財做出一個大乘修佛華嚴的榜樣給我們看;換句話說,教善財來做一次表演,做一次示範。由此可知,佛對我們的教學真正是極其善巧。我們拿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最高明的教學法,沒有比這個更高明的,極其善巧方便。福城,真正發心修學佛華嚴的這個人,就是有福之人,他所在之處那個地區就叫福城。所以福城不是指某個都市,不是的。凡是有大福德的人住在那個地方,那個地方就叫福城,所以福城是泛稱,而不是專指。東面是太陽剛剛升起的地方,取智慧光明在這裡發生,從此光大取這個意思。
五十三參所表的就是福慧雙修,從字裡行間去觀察、去體會,修福還在修慧之先,這要特別注意到的。如果不修福,要想開智慧,無有是處,沒有這個道理。我們要問,福怎麼個修法?經裡頭常講,供養如來,承事諸佛就是修福。我們這個經文常常念,諸位念得很熟,意思懂不懂?不懂,因為不懂,所以就不知道去做。說供養如來,如來我也沒看到;承事,承事是服務,服務於諸佛,佛也不在,不住在世間,這兩句話都變成空話了。這是不懂這個意思。如來跟諸佛就在眼前,他不曉得,如來是從心性上說,真如本性的名稱就叫如來;諸佛呢?諸佛就是一切眾生。佛在本經、在《圓覺》上說得清清楚楚,「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承事諸佛就是服務於一切眾生,無條件的服務於一切眾生。我們肯不肯做?我們沒做到,不肯做;換句話說,不修福。不修福,而想開智慧,哪有這種道理?
所以諸位要明白一樁事情,你要真正修福開慧,無條件的服務於一切眾生,也不是叫你故意去找著去做。隨時隨地遇到了,就要盡心盡力去做;遇不到的不必去找,找那是攀緣。是叫你隨緣,不叫你攀緣,隨緣沒有分別心、沒有執著心;攀緣是有心去做,那你這個心不清淨,你就不是一心。服務於一切眾生,又不失一心,這就是隨緣而不攀緣。我們在講堂當中,這個桌椅上有灰塵,我們見到了把它擦乾淨,這就是承事諸佛;馬路上有人丟了果皮,我們把它撿起來丟在垃圾桶裡,承事諸佛。懂不懂這意思?隨時隨地遇到了,這個東西於人有妨礙,我們把它清除;於人有利益,我們要想方法來設施,這叫做承事諸佛。供養如來是什麼?自己智慧增長,定功增長,就是佛在《金剛經》上所說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就是供養如來。在一切服務做事情當中,自己不著相,三輪體空,無作而作,作而無作,從這個角度來看是供養如來。所以從理上來看是供養如來,從事上來講是承事諸佛,這叫修福。諸位想想,這種樣子修福,他怎麼能不開智慧!所以慧就隨著福增長。
我們再舉一個例子來說,禪宗六祖大師當年在黃梅參學的時候,他在黃梅八個月跟老師只見過三次面,第一次見面是初到的時候,說了幾句話,就把他派在碓房裡面去修福修慧去了。碓房裡面做苦工,碓房舂米、破柴苦力,他知道老師對他慈悲,教他修行,他每天舂米、破柴是盡心盡力做,決定不偷懶,希望自己能多做一點這是修福。就在修福當中他的智慧是念念增長,一切境緣當中如如不動,所以他八個月定慧功德圓滿。老師又去到碓房看過他一次,問他米熟了沒有?這個意思是說你的定慧是不是圓滿成就了?能大師懂得老師的意思,說米早已熟了,還欠一道手續,欠篩一篩,那就是欠證明。老師拿個拐杖在他碓上敲了三下就走了,這是第二次跟老師見一次面。敲了三下就是告訴他,意思是半夜三更到他房間來,給他印證。能大師很聰明,三更就到老師方丈室裡面去求老師印證,證明他確實定慧圓滿了,送他下山。
所以八個月在黃梅參學,跟老師只見過三次面,這是我們修學的榜樣。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處所,無論跟什麼人在一起,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像善財、要像六祖能大師一樣,修福修慧,這就是福城東際這四個字的含義。塔廟是道場,我們也不要單單看到,這地方是佛塔、這地方是寺廟,你要這麼看法,錯了。凡是能夠教我們長智慧的這個地方就叫塔廟,就是道場;凡是幫助我們成就三昧的,這個地方就是道場。由此可知,這個塔廟盡虛空遍法界無處不在,問題是在我們自己,我們自己能夠懂得這個道理依教修行,這個地方就是塔廟,這個地方就是文殊。
所以本經佛給我們開示,「文殊作象王回顧」,回顧是照顧。教誨,而當時六千比丘在言下成道,「五眾益友頓起初心」。善財開悟了,開悟是他得清淨心,如果以念佛法門來講,他是剛剛證得理一心不亂,成就了根本智。但是這個智慧雖然是現前,還沒起作用;換句話說,還不能表現在日常生活當中。所以告訴他,你得根本智,還沒有得差別智,叫他南遊。「經歷一百一十城,參見五十三位善知識」,後得智圓滿。這個意思非常重要,這裡面所講的全是表法,南是代表光明,剛才說,凡是教我們生智慧這個地方就叫南方。古印度跟我們古時候中國,對方位確實有很多地方是有相同的看法。中國人的看法,所謂是東方表春天,在五行裡面東屬於木;南屬於火,火的相是光明;西方屬於金;北方屬於水,水是黑暗的;這個當中屬於土,這是中國人講五行。印度也有這個說法,所以用南方來表光明。光明,是什麼地方光明?諸位要曉得,它是表的心地光明;換句話說,凡是能叫我心地光明,智慧現前的,這個方所就叫南方。所以此地這個南不是方向,不是東南西北,不是的,是指的心地清淨光明。
一百一十城也是表法,表圓滿,表這個意思。因為《華嚴》是用數目字表法的,數目字是一到十就是個圓滿。十個十這是代表究竟圓滿,再加上最先那個根本的十,所以是一百一十城。這一百一十城就是代表一切境界,一切的物質境界、一切的人事環境無所不包,是取這個意思。五十三位善知識,是代表菩薩乘裡面五十三個階級,我們通常只講五十一個階級,從十信位菩薩、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這是五十個,再加上個等覺五十一個。《華嚴》裡面等覺後面還有妙覺,就有五十二個,再加上一個真如本性就是五十三個,真如本性是體,是法身佛。前面這五十二位是報身佛,是應化身佛。由此可知,福城東際大塔廟、南方、一百一十城、五十三位善知識全是自己一個人,除了自己一個人之外,哪有這些事情?
經中,文殊囑咐善財童子珍重南行,百城煙水就是教給他歷事鍊心。這一出去參學就有個很不平常的現象,他到妙高峰去求見吉祥雲比丘,就是德雲比丘,八十卷經裡面所翻的名號是德雲,四十經裡面所翻的叫吉祥雲,是一個人,吉祥就是德。善財童子是找了七天都找不到,七是表法,代表圓滿的意思,也就代表全體的意思;換句話說,怎麼找都找不到。是用妙高峰來比真如本性,代表真如本性,真如本性裡面什麼都沒有。真心是空寂的,什麼都沒有,這是禪家所謂是向上一著。所以善財是比喻我們修學的人,你要去想找真如本性,到哪找去,找不到。
我在此地再用個比喻來說,我們還把能作夢那個心代表真如本性,就像此地所講的妙高峰。我們現在作夢,在夢中要想找能作夢的那個心,試問問能不能找到?這是沒辦法找到的。我們自己要是想找到真如本性,找不到。所以那些哲學家要找宇宙的本體,他找不到,同樣一個道理。如果要見、要聞,有見有聞、有說有聽那怎麼辦?到別峰,別峰就是第二個峰頭,第二個山峰。這是講什麼?從真如本性變現為八識那就行。只要到八識那就可以有見有聞、有說有聽,於是乎善財童子在第二峰頭上見到德雲比丘,所以代表這樣的一個意義。換句話說,我們今天能夠思惟、能夠想像、能夠研究討論,是第二峰頭的事情。第一峰頭裡面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那是真正的妙高峰。
經裡頭有首頌,「德雲常在妙高峰,行繞峰頭不定蹤」。這就講沒有定法,正是所謂佛法無有定法可說,雖無有定法可說,但是決定不離宗旨。「七日既云尋不見,一朝何故卻相逢,發心住處師緣合」。怎麼會相逢?發心住處就遇到,發心住處是初住菩薩;換句話說,不到初住的地位你不能見性。德雲是代表什麼?代表法身本性。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見一分真性,見一分真性就用德雲菩薩來做代表。「普見門中佛境容」,這是一見性,諸佛如來無量無邊的法門統統得到。為什麼?這個境界是理一心不亂,是才證理一心不亂,並不是證得很深,才證得。才證得就體會到,諸佛如來無量無邊的法門,無盡的義理,都是從一心當中流出來的。這個時候才真正的理解佛法,稱之為正知正見,入佛知見。
還有一點我們要特別注意的,就是五十三參當中,每參訪一位善知識,善財一定是戀德禮辭,戀就好像是我們世間人感恩的意思,念念不忘,他給我很多好處我不敢忘懷,這是戀德的意思。禮辭是什麼意思?禮辭是不著相,禮是恭敬,一切恭敬;辭是心地乾乾淨淨,一塵不染。你看在外表表現的非常恭敬,內心卻一塵不染,諸位要曉得,內心一塵不染叫真恭敬,這叫真正的至誠。如果心裡頭有染著就不誠,心裡面有染著會起變化的。俗話常說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香,為什麼?因為他心裡頭有染著。如果心裡頭要是沒有染著,那是盡未來際他永遠不會改變,他這個恭敬所表現的必定是一樣的,沒有一絲毫差別,這真心用事。妄心就有差別,妄心是剎那剎那在變化,今天好了,明天惱了,那是妄心,不是真心。初住菩薩是真心用事,不是妄心。所謂是一心用事,這是我們講堂常常提示同修們,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學什麼?學一心。無論待什麼人一心,無論做什麼事情一心,至誠心,至誠恭敬這是修一心最重要的祕訣。
一句佛號這是提醒我們自己,念念要修一心,一句佛號是皈依無量覺,覺心就是一心,二心就是不覺,二心就是凡情、是迷惑。依凡情迷惑哪有不造業的道理?既造業哪有不感果報之理?所以我們要學,善財童子念念之中都具足戀德禮辭,我們要學這四個字。就是樣樣事情我們做得盡善盡美、盡心盡力,而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就是戀德禮辭。他每見一位善知識,一定先說明他已經發菩提心,然後才提出疑問來請教善友,這個意思是表先悟後修,這點我們不可以疏忽。所謂八萬四千法門都離不開這個原則,淨土法門也離不開這個原則。所以一般修學念佛法門的同修,千萬不要產生一種誤會,認為我只要老實念佛就可以了,這個教義可以不必去涉獵,這個觀念錯誤的。而其他的法門,一定是先悟後修。淨土這個法門方便在哪裡?它可以說是悟修同時,這是它方便之處,這是它特別之處,一面修、一面求解。用在淨土法門行,用在別的法門,那就是盲修瞎練。
由此可知,我們講席當中時時提示諸位同修,我們修學是兩個階段,也就是兩個目標,第一個目標是開悟,第二個目標是證果。第一個目標裡面,就是要福慧雙修你才能開悟;換句話說,那就是供養如來,承事諸佛,你要修這個才能開悟,悟了以後歷事鍊心才能證果。兩個階段有兩種不同的修法,沒有開悟之前重點是在修福,開悟之後是在練心。佛法不欺騙人,佛法不迷信,佛法不談玄說妙,所說的字字句句踏實,所行的念念顧到,所謂是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念念顧到,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這是眾人心目當中,所理想的真善美慧唯有佛法當之無愧,確實是真善美慧。
在五十三位善知識當中,應當要提一提的就是逆境、逆緣。悟後起修,在這種境緣裡面怎麼修法?經裡面給我們講貪瞋痴,「煩惱即菩提」,貪瞋痴是三毒煩惱。勝熱婆羅門是外道,婆羅門是外道不是佛教,他代表的是九住菩薩。諸位要曉得,十住菩薩修平等心、修直心,不但是個外道,而且非常的愚痴,在三毒裡面這煩惱最重的,痴是最難斷的,他代表愚痴。善財童子到他那裡去參訪,在逆境裡面了了分明,如如不動,成就自己的大定大慧。這是三毒裡面痴的這關通過了,痴就是智慧,就是菩提。
又在七行位上,行是修什麼?深心,好善好德之心。深心也就是修自己的清淨心,這個清淨心,你看看第七行上他見到甘露火王。這個八十卷經裡面名字叫無厭足王,四十卷經裡叫甘露火王,他代表的瞋恚。他是見到任何一個人,都是以瞋恚的心,以瞋恚的眼光來對待,比我們在《金剛經》裡面看到,歌利王還要狠、還要毒。善財童子去親近他,在他那個地方也成就了,得到大智慧、大三昧。這兩個都代表逆境,根本煩惱,轉煩惱為菩提,他對這個境界不是不清楚、不是不明瞭,樣樣清楚、樣樣明瞭,他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講自利,沒有這兩位大善知識,他這布施波羅蜜、忍辱波羅蜜不能圓滿。所以他的智慧圓滿,三昧成就了。
利他是迴向法門,就是十迴向,在第五迴向他遇到婆須密女,在四十卷經裡叫伐蘇蜜多女,她是代表的貪愛,所以這三個人是代表貪瞋痴。在順序上面第一個是破愚痴,第二個破瞋恚,第三才破貪愛。因為貪愛是順境,痴與瞋是逆境,而是以愚痴為一切煩惱根本,因為愚痴是無明,不破根本煩惱,瞋恚與貪愛這兩大關不容易突破。所以三毒煩惱裡面先破痴再破瞋恚,後破貪愛,這是轉三毒為三慧,轉煩惱為菩提。這是五十三參裡面,三賢位我們所看到的,祖師特別提出來,就是教我們在順逆境界裡面,曉得怎麼去修學。登地之後有德生童子、有德童女,德生童子表智慧,有德童女表慈悲。這章過去我們在大專講座,曾經特別提出來與同學們共同來研究。因為這章裡面特別給我們講解求學的態度,我們以什麼態度去求學才能夠有成就。同時又告訴我們,大乘頭陀行是怎麼修學法的,都在這章當中。而它最重要的意義是以童子、童女,童是小孩,小孩的心天真爛漫,無有染著。我們運用智慧以慈悲濟物,裡面決定沒有染著,表這個意思。
末後這是以彌勒菩薩來代表大開圓解,德生、有德是表智悲雙運,所以圓通頓證。「若要一生成佛果,毘盧樓閣在南中」。這個法門就非常重要,善財到達彌勒樓閣前禮拜,而在樓閣當中見到了法界的全體,盡虛空遍法界過去、現在、未來,統統展現在目前,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這就好像什麼?好像我們在作夢,在夢中自己豁然覺悟了:我在作夢。曉得自己作夢,立刻就明瞭整個夢境就是自己的一心。心是什麼樣子?這就是我心的樣子。這是自心相,是自己心的樣子,是自己心的作用完全明瞭,一點都不懷疑了。你想這個時候的心,多麼清淨、多光明。
善財童子在這個時候,所謂是完全明瞭,大徹大悟,大開圓解,智慧圓滿了。這個時候他說了一句很重要的話,他說我今天所證得的這個境界,自己所親見的這個境界,要不是因為文殊的指教,我怎麼能夠到達這個境界!這句話是教給我們不忘本。你今天成佛了,智慧圓滿了,誰幫助你的?最初那個老師,啟蒙的老師文殊菩薩。這教給我們是報本反始,不背師恩,這個意思非常重要。這句話是為誰而說的?實在說後世之人自己稍有成就,所謂欺師滅祖,忘恩負義,他縱然一時有成就,後來必定墮落。所以這幾句話在這個地方,有它非常重要的意義在,我們如果要能夠保持自己所修所證永遠不失,要以最虔誠恭敬的心對待老師。因為所有的成就老師指點的,沒有老師哪裡會有成就?
而這個老師是最初指路的老師,特別重要,這是指給你方向的,當中這些善知識是在中途幫助你。諸位想想,連那個最遠、最根本的老師,你都不忘,當中這些善友,當然一個一個都不會忘掉的。就好像我們讀書一樣,自己成就了,拿到博士學位,功名成就,想想最初那個老師是什麼?是你上幼稚園、上小學一年級那個老師,那是你的根本老師。你小學那個校長,那是你根本的親教師,這是念念不忘。你的中學、大學、研究所指導老師,你當然更不會忘記。我們看看今日之下,他功名成就,那個小學老師他早忘掉了,見到面的時候他根本瞧不起。為什麼?他的成就比老師高,高得太多了,沒有把老師看在眼裡,這叫做欺師滅祖,忘恩負義。縱然是一時成就很好看,後來必定墮落。
解圓了,行還沒圓,所以末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代表是行圓滿,解行圓滿就證如來究竟果位。所以他在感念老師的時候,老師示現,老師給他摩頂授記,「善哉善哉,汝所證法,解雖已圓,而行未圓」。勸他再去親近普賢菩薩,普賢菩薩會教你得到深妙大行,圓滿的行門。於是他就參見普賢,「悲智圓滿行願功成,得一切佛剎微塵數三昧門」,這才功德圓滿。說到這個地方,我們將全經的大意是以最少的時間,概略的給諸位介紹出來。經中有一首偈子說,「剎塵心念可數知,大海中水可飲盡。虛空可量風可繫,無能盡說佛功德」。這個四句偈,前面三句都是比喻,比喻佛的功德稱說不盡。佛的功德就是自性功德,這種稱說不盡的自性功德,是我們自己本來具足的。佛希望我們自己證得,更希望我們自己在一生當中證得。只要我們真正能夠明白這個意思,通達教理,依據這個理論,運用這個方法,天天提升自己的境界,就必定能夠證得。
也許有人讀了之後懷疑,善財童子成佛了,經上沒有說他到哪一個世界成佛,他成的佛叫什麼名號沒說。諸位要曉得,如果那麼一說,落到跡象去了,那就不圓滿了。到這個地方才真正證知法界原來是平等的,原本是一如的,所以佛說「上無佛道可成,下無眾生可度。一切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這是把真正的實相全給我們說出來。《圓覺經》上也說,「成道亦無得,本性圓滿故」。古德所說「學道先須細識心」,細是細膩,識就是認識,要細膩的去認識這個心。「細中之細最難明」,我們講八識心心所,粗細的境界容易明白,第六識能夠體會,第七識就相當深,就不容易明瞭,第八識的心心所那更難明瞭。不動地的菩薩,第八地的菩薩才見到,這是所謂「個中尋到無尋處,始信凡心是佛心」。換句話說,必須究竟圓滿證得佛位,才真正相信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對一切眾生的恭敬,就跟對究竟果位上的如來,一樣的恭敬,決定沒有一絲毫差別。
過去張無盡居士有幾句話說得好,他說禪宗的趙州和尚了不起的人,「趙州八十猶行腳」,趙州和尚八十歲的老翁,他還到處參學,為什麼原因?「只為心頭未悄(魚+恆)」,還有疑情放不下,還沒能大徹大悟。「及至遍參無一事,始知虛費草鞋錢」。與本經的旨趣不謀而合,這裡面最要緊的一句話就無一事,也就是六祖所說的無一物。《般若經》裡面所說的「不可得」,你幾時要真正證得一切法皆不可得,你就無一事了,也就無一物了。那個時候佛華嚴的境界,就圓滿的呈現在你的眼前,你的知見與十方諸佛如來完全相同,更無差異。
《大方廣佛華嚴經綸貫》就講到此地,下一次我們可以入經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