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七集) 1983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2-011-0007
「普賢行願品」第四講,請掀開經本第十二頁倒數第六行,「第二教門權實者,若三藏十二分教,諸經大同,權實教門,今當略說」。這段大意是講佛法的教學,佛法的修持理只有一個,但是在教學的方式上是有所不同的,並不是佛法不一樣,而是由於眾生的根器不相同。猶如世間的教學,因為學生年齡的差別、志趣的差別,所以教育它有幼稚園、有小學、有中學、有大學,還有許多專門技術的傳授,才能夠適合於廣大的群眾,成就他們的智慧、德能。佛法教學也不例外,它也必須要適合各種不同根性的眾生。所謂是眾生根性不相同,善根不相同,智慧不相同,因緣不相同,他所需要的因此也不相同。何況佛法的教學,它的對象是九法界的眾生,上自諸菩薩,下面到六道凡夫,都是佛陀教化的對象,這點我們不能不知道。
大師在此地,這段文字就是跟我們討論這個問題。教是佛教的教學,門就是方法,我們今天所講的教學法,教門要用今天的術語來講,就是教學法。權實怎麼講法?權是講方便,實是講真實,方便是以種種方法來誘導。因為在初級的教學,沒有辦法講真實法。譬如我們現在世間教學,可以說從幼稚園到高中都是方便法,到大學這才講真實法。為什麼?你學了之後到社會,就可以服務在社會,學以致用。換句話說,幼稚園到高中的教學,要想在社會上服務他是很困難。換句話說,自己還不能成就一技之長,在社會上難以立足。大學那裡有專門的學術,你有專門的技能,可以在社會上立足,可以服務於大眾。佛法也是如此,佛法裡面三乘是權,一乘是實,這到以後我們還要來討論。文字很長,我們首先在重點上提出來,與大家共同研究。
大師在此地把它分作四門,第一是講「大意合離」,第二是講「古今違順」,第三是講「分宗立教」,第四是「總相會通」。前面這兩門我們把它省略掉,第三門分宗立教這個很重要,就等於我們學術上分科教學,像大學教育它要分科、分系。這究竟是為什麼?真的有此必要嗎?當然是有必要的。如果沒有必要,全世界這些大學何必要分許多科、分許多系?佛法它的內涵,可以說把世出世間所有的學說統統包括在其中。我們世間一座完整的大學,也就是說各種科系都具足的,要是跟佛法這個教育來相比,還是小巫見大巫。佛法裡面的科系更多,所謂是八萬四千法門,就是八萬四千個科系。分宗,宗就好比我們現在所講的學院,一個大學包括有幾個學院,文學院、理學院、工學院,宗是大分,門是細分,立教是建立教學的方式。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實在說,運用的善巧方便真正是不可思議。佛法傳到我們中國來,我們中國這些祖師大德非常的聰明,一眼就看出佛教學的方式、方法實在好極了、妙極了。這種情形實在就是我們世俗一般人講,譬如說看戲,看戲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聽門道。佛的講經說法,外行人去聽得的利益很淺。得一點什麼?得一點修身養性,待人接物的原理原則,得世間的利益這就是叫看熱鬧。內行人他看出門道了,玄義裡面所講的就是門道,內行人看出來了。他把佛教學的門道一語道破,所以他看的是門道,這是深入的看法。所以我們中國祖師,最著名的就是華嚴宗與天台宗,華嚴將世尊一代時教,就是他一生的教學,從佛陀教學的儀式方法,把它歸納為五教。就是五種教學的儀式方法,天台歸納的四教,這種歸納法就是各人看法不一樣。五教跟四教其實是一樣的,就是講解的時候有開合不同,開就是分析,合就是歸納,其實都是一樣的。
華嚴宗講的是五教,第三分宗立教,這個意思剛才所講的。這個五教很重要,這是佛教基本常識,所以在此地我們應當要做個概略的說明。五教第一個是小乘教,第二是大乘始教,第三是大乘終教,第四是頓教,第五是圓教,這就是著名的華嚴宗所說五教。專門討論教學儀式與方法的,賢首家有五教儀,這是專門研究教學方式與方法的。我們現在接著往下看,第一小乘教,聲聞、緣覺有這兩類,什麼叫聲聞?所謂聲聞是聞佛說法而悟入四諦、人空,證得偏真涅槃,我們稱之為阿羅漢。阿羅漢是梵語,翻成中國字的意思叫無學,無學就他所學的東西都學完了,相當於我們現在所講的畢業。他所有功課都修完了,他畢業了,所以阿羅漢就有畢業的意思。
緣覺是聞佛說十二因緣而證入的,聞佛說四諦法而證入的叫聲聞、叫阿羅漢。聞佛說十二因緣而證入的,就叫緣覺,他是從因緣當中而覺悟的。緣覺印度話稱之為辟支佛,辟支翻作中國就是緣的意思,佛是覺的意思,所以緣覺是用中國的意譯,辟支佛是梵語音譯。也像阿羅漢,阿羅漢是梵語音譯,無學是中國的意譯,翻成中文是無學。下面大師有解釋,「謂佛說,四諦十二因緣」,四諦就是聲聞所學的,十二因緣是緣覺所學的。「但明人空,未辨法空」。他對於人我不執著,真正做到了無我。雖然是小乘,這個境界已經不是世間學術能夠辦得到的,所以他們是超越世間,這些人稱之為正覺,他是真正覺悟了。「但斷煩惱,不斷所知」,佛常說凡夫有兩種障礙,所以不能夠明心見性,不能夠成佛。這兩種障礙就是煩惱障與所知障,小乘聖者就是聲聞、緣覺,他們在小乘法裡學圓滿了,他們的功夫可以斷煩惱障。
諸位要曉得,六道輪迴的根本就是煩惱,有煩惱就不能超越六道。煩惱要斷了,六道就超越,不再有六道輪迴之苦了。就單單這點,就不是世間一般的學術、科技、宗教,所能夠辦得了的,這是真正超越世間。實在說如果世間人能夠辦得了的,釋迦牟尼佛又何必多事?不會出現於世間。大家很想解決這個問題,可是又解決不了。佛知道這樁事情,如果他要不來幫忙,那就沒有慈悲心。當你想解決的時候,很懇切的希望解決,這就是因緣成熟。在這種情形之下,佛菩薩必定要來幫忙,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
因為他所知障沒有斷,你看說「但出三界成於小果」,等於說在佛法裡小學畢業,他是成小小的果報,但是這個果報是超越三界,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六道輪迴超越。「不求菩提」,他到此地他就滿足了。菩提是大智大覺,對於無上菩提他疏忽了,沒有發心再往上去求。譬如說小學畢業他自己很滿足,他不再想升學就是這麼種情形。「故法華云: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為求辟支佛者,說應十二因緣法」。這就是這種人他的眼光很淺,他的志願不大,只有這麼小的願望,佛對他,也要滿足他,你的心量很小就給你說個小法,為什麼不說大的?說大的接受不了,不願意接受。
再翻過來第十四頁,「二始教者」,這講大乘法,大乘始教,始教是開始,終教是終極,就是圓滿。「亦名分教」,分是講少分、是講部分。雖然是講大乘,大乘的內容包括的範圍非常廣大,在理論上也有淺深不相同。所以大乘的修學也得由淺而深,由少分而達到圓滿,這稱為始或者稱為分。「以立五性」,這是始教裡頭建立有五性,就是五種根性。「定性二乘及無種性定不成佛」,那我們一看就曉得,這是方便說,不是真實說。雖是方便給諸位說也是實話,為什麼說實話?在現前這個階段你不能成佛,為什麼不能成佛?因為你死心死在小乘裡頭,你自己執著聲聞、緣覺就非常滿足,不求上進,那有什麼辦法?五種性裡頭,他根本就不相信佛法,他怎麼能成佛?根本就不接受佛法。你想想看,所以說雖權是事實,理上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皆當作佛,這是理上是沒錯。可是事上你迷惑顛倒,不能破迷開悟,返本歸真,你還是凡夫。你還是起惑造業受輪迴的苦報,這不是我們眼前的事實嗎?夢雖然是假的,不能講沒有,它真存在。
所以諸位必須要了解,佛所講的善巧方便,我們千萬不可以掉以輕心,這是方便法,殊不知那個方便法對我們才真有用。佛所講的那個真實法,對我們反而沒有用,我們程度不到。譬如幼稚園小朋友,你教他注音符號、教他拼音、教他認識字,教他算數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他真有用;你把最新的太空科技講給他聽,他沒有用。教他拼音、教他數數那是權巧方便,權巧方便對他才有用。所以要記住,沒有這些權巧方便,你就不能證得真實。由此可知,權巧方便是階梯,好像我們上樓那是樓梯,到了樓上這是真實。那個權巧方便叫樓梯,試問要不要藉這個樓梯上樓?你明白這個道理,對於方便法就重視,才知道非方便不能證入。所以說是定性的二乘,就是死心塌地鑽牛角尖的這種二乘人,他不能夠迴小向大。不能相信佛法,不能接受佛法的,這叫無種性,他為什麼定不成佛?就是他不肯修學。如果他要肯回頭,他肯回頭就是古人所講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屠刀就是比喻二乘人他把偏真涅槃放下,無種性的人他把不信放下,他相信,二乘人回頭,無種性的人相信,這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他就可以開始修學大乘法。
始教裡面所講的這些道理,「以其未盡大乘法理」,它只講一點淺顯的大乘的道理,沒有把大乘理論講盡,它只講了部分的道理,沒有把它講圓滿。「故名為初,有不成佛,故名為分,多說法相,少說法性」。換句話說,偏重在現相上說,多說事相,對法性講不講?也講,講得少。法相講得多,法性講得少。「所說法性即法相攝」,縱然講法性,那個法性還是在法相裡面講的。「然與法相,抉擇分明」。可是對於法相,如果拿我們現在的哲學名詞來講就是現象,哲學裡面區分的有本體論、有現象論,講本體就是講法性,講現象就是講法相,法是一切諸法,相是講它的相狀,十法界依正莊嚴說的是相狀。這是大乘始教。
我們說到這個地方要跟諸位說明一下,就是我們自己現在當前的修學,大乘法,大家知道一定建立在小乘法的基礎上,如果沒有小乘的基礎,大乘很難建立。譬如世間教學,大乘是大學,我們要想讀大學,沒有小學、中學的基礎,固然也有,那是極少數所謂天才兒童,不是大多數人,不是一般人能夠辦得到的。佛法也是如此,大乘始教就是大學裡頭一年級,初學的,無論在哪種科系多半還是讀概論,讀一些共同科目,還沒有到嚴格的分科分系,可是必須要有中小學的基礎。我們今天修學佛法難處來了,難在哪裡?我們沒有修小乘法。中國佛法的特色是大乘,中國人很少學小乘,幾乎沒有人學小乘。這為什麼?因為中國人有儒家、道家的基礎直接就入了大乘。我們這一代儒家、道家沒有基礎,四書五經幾個人念過?《老子》、《莊子》幾個人研究過?沒有這些學術基礎,又不讀小乘經,就想直接入大乘,那只有是天才兒童。試問我們是不是天才兒童?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我一再的勸勉同修們要讀《四書》,就最低的限度,儒家、道家的學術經典也不在少數,最低限度你要讀《四書》,要讀《老子》,拿這兩本書來代替小乘經典,做為大乘佛法的基礎。所以我們圖書館才印《四書集注》,分送給諸位同修,意思就在此地。
《四書》的讀法是要背誦,背誦的好處太多,背誦的目的不是在記住。實在說跟佛法的教學它有會通之處,那就是說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有這樣殊勝的功德利益。四書五經、《老子》、《莊子》,它之所以能稱之為經典,這些書念一百遍、念一千遍、念一萬遍,從小念到老念不厭的,這叫經典。世間一般的書籍刊物,我們看一遍之後,就沒有看第二遍的價值;好的文章念個十遍、二十遍,就不想再念。可是經典之作就不一樣,你念的遍數愈多,你悟入的境界就愈高,遍遍味道不同,愈念愈有味道,愈念體會愈深。就以《四書》為例子,在過去讀書人從六、七歲上學,老師就教他背誦,到他八、九十歲鬍鬚全白,頭髮全白了,念的《四書》還搖頭晃腦津津有味,可見得這本書念一生都念不厭,這稱之為經典之作。裡面所含的是宇宙人生無盡的道理,讓你自己去體會、去領悟,這種體會、領悟不是一下就得到的,是要隨著你的功夫、隨著你的境界逐漸向上提升,逐漸的被發掘出來。
佛家的經典更是如此,所以你要想學大乘佛法,如果沒有《四書》、《老子》,我這是講得最少,少到不能再少,沒有這兩種的基礎,那你就得要研究個二十種、三十種的小乘,沒有二、三十部的小乘經,大乘佛法確實是不得其門而入。你所修學的就跟學校一樣,你只是旁聽生而已,你也只是在這裡面瞧熱鬧而已,你不懂門道。你要想懂門道,你要基礎深厚!古聖前賢對我們的教誨,我們絕不能等閒視之,他們確實苦口婆心,而我們今天的人,的確產生了很多的誤會,認為他們是愚夫之談,不足重視,以為他們是落伍的。這些觀念都造成了嚴重的錯誤、嚴重的過失,吃虧的是我們自己。
什麼叫大乘終教?底下說,「終教亦名實教」,就是講真實的,大乘始教裡講方便,還是講方便法,小乘講方便,大乘還是講方便。到終教才講真實法,真實法怎麼說?經裡面講的,「定性二乘、無性闡提悉當成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怎麼不成佛?可見得前面講的定性、二乘、無種性定不成佛,是講現在你決定不能成佛。將來呢?將來那不能說,不能說是定不成佛。換句話說,你沒有迴小向大,還不信佛法這個時候決定不能成佛。如果信?信了另當別論,那不能說是決定不能成佛,不可以這樣說法。
闡提是梵語的音譯,翻成中國的意思沒有善根的人,不相信佛法的人就叫做闡提。所以說一闡提是也應當成佛,這是大乘最真實的說法;換句話說,這是事實,這是事實的真相,是大乘終教。從開始到圓滿,最後的教導是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以稱實理故名為實」,在終、實的教學當中多說法性,少說法相,性是真實的,相是虛妄的。像《金剛經》就屬於終、實的教學,它給我們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它多說法性,少說法相,縱然說法相也離不開法性。「相者性之相也」,所以它是終、實的教學教材。從始至終它是有漸次的,就是有次第、有程序,由淺而深,由方便而真實,所以這個也稱之為漸教,是有漸進按部就班,一步一步漸漸來。
第四是講「頓教」,頓就是對漸來說的,頓所謂說頓超,沒有次第,沒有階級,這叫頓。中國的禪宗尤其是六祖所傳的法門,東山法門是頓教。而神秀大師所傳北傳的禪宗是漸教,北傳的禪宗是終、實教學。南宗所傳的禪宗是圓頓教學。當然圓頓是我們非常羨慕的,這就是過去像方先生所講的,好是好,這是一步登天,你得有本事;如果沒有本事登不上去,摔下來粉身碎骨。漸的什麼?像爬樓梯,他爬一步他就升高一步穩穩當當。那個頓超的人好像他有飛行的本事,他一跳上樓上去了,他不要經過樓梯,可是你要沒有那個功夫,你跳不上去,你跌下來那就慘了。所以圓頓大法,不是一般人能夠修學的,必須是圓頓的根性才有這個資格。
我們看看頓教裡面,它這個教義的綱領,「但一念不生即名為佛,不依地位漸次而修,故名為頓」。這是頓教教學的可以說是總綱領,我們能不能做得到?所以自己試想想看,能不能在這一切境界裡一念不生?你能不能做到?果然能夠做到,你是圓頓根性,你可以跟六祖去參禪。如果在一切境界裡還起心動念,你就沒有資格跟六祖,你去找神秀可以,找六祖不行。這個地方諸位還曉得,我在一切境界裡頭都沒有念頭,你還是起了一念,起了什麼念?我都沒有念頭了,這也是一念,有這一念還是不行。所以說一念不生,起念跟無念統統都沒有。起念是一念生,無念也是一念生,生了個無念,有念無念統統沒有,才叫做一念不生。凡夫是有念,無想天人是無念,四空天人是無念,聲聞、緣覺是無念,可見得有念跟無念都不能見性,都是見性的障礙。我們能做到嗎?佛與大菩薩就住在這境界當中;換句話說,我們如果也能到這個境界就是佛,就是大菩薩,確實沒有階級。因為一切階級都是方便法,哪有階級可言!
底下是引經來說,「如思益經」,就是《梵天思益經》。「得諸法正性者,不從一地至於一地」。一地一地就是階級,真正入了法性,哪有什麼一地到一地?《楞伽經》裡面說的,「初地即為八,乃至無所有」,何次第之有?「不同前二漸次修行」,不像前面始教、終教,它是以漸次修行。這個地方沒有,因為它也不通後面的圓教,圓教是圓融具德,萬法圓融,它跟那也不一樣,圓教是最圓滿的。他雖然能頓悟,但是他的德不圓,能夠頓悟法性,但是相用不圓,這樣才建立為頓教。
底下幾句說「頓證此理,即是頓教,故於其中,總不說相,但顯真性,亦無諸識差別之相。一切所有唯是妄想,一切法界唯是絕言,五法與三自性俱空,八識與二無我雙遣,呵教勸離,毀相泯心,生心即妄,不生即佛,亦無佛無不佛,無生無不生」,生是講眾生。「如淨名嘿住,顯不二等,即其類也,今諸禪宗多依此教」。禪宗是指南宗,是能大師所傳的這一支。再說圓教,圓是最極圓滿,「明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這是圓教,圓教裡面雖講菩薩有五十一個階級,不錯,確實是有五十一個階級,可是怎麼樣?它又是圓融的。
我們還拿從前教學來做個比喻,譬如說我們中國古時候私塾的教學,童蒙就是童子,所謂小學,與現在的小學不一樣,從前小學裡頭課程分為兩門,一門是德行,一門是言語,只是教這兩門。在德行上教小孩服務,從小就培養他服務社會的習慣,所謂是灑掃應對,教這些生活的教育。這跟我們現在的教學的確是不相同,教他怎樣為長者服務,童子為長者服務,伺候老師,伺候學長,他將來回到家裡去,他就知道如何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建立一個和睦的家庭、和睦的社會。同時教他背誦經典,因為兒童心地清淨,所謂赤子之心天真無邪,這個時候在一生過程當中,記憶力最強的時候,所以重要的經論,在這個裡面老師除了教他怎樣待人接物,學這些禮節之外,督促他背誦。
老師教學不需要講解,只教句讀,就是把每個字念得字正腔圓,每一句念得清清楚楚就可以了。所以四書五經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讀誦的,他只是照這個字去讀,字裡面什麼意思小孩並不知道,老師只要求他讀,這個什麼意思是隨著他的智慧,隨著他的年齡隨便說一點,這就好像大乘分教一樣,以讀誦為主,隨便說一點。而且這個讀誦老師是督促遍數,譬如這個小孩他很聰明,一遍就會背了,當然老師上課是有分寸的,天分好的人、記憶力強的人大概是一天念七百字,就是課程給他安排的進度大概一天七百個字。中等程度的一天就三、四百個字,比較上鈍一點的大概一天是一、二百字。所以從一百字到七百字不等,這老師看學生的程度他能夠接受多少。但是怎麼觀察法?就是一遍到十遍,譬如說這個小孩很聰明,教他一百個字他一遍就會背了,那可以再增加一點,增加到六、七百字他念十遍能背,這個小孩就教他念七百字。這個小孩教他一百個字的時候,他要念十遍才能背得出來,他的程度就是如此,每天只能教他念一百個字,是這樣來說的。所以每個學生天賦不一樣,這個進度不相同。
這在私塾教學是個別教學,沒有妨礙,老師的督促是什麼?督促遍數,大概一般講二百遍。就是你已經會背了,已經會背了也背到二百遍,為什麼要背的遍數這麼多?這個時候二百遍背下去之後,所謂是滾瓜爛熟。到你八十歲、九十歲你還能記得,你一生當中不會忘掉。不會忘掉,你在平常待人接物當中常常想到:孔老夫子怎麼說的,他就會把這個運用到生活上去了。這就是佛門所講的觀照功夫。所以你要不熟就提不起觀照,提起觀照的時候就開悟。這個意思不需要講,古人所謂「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那個意思自己就明白,道理在此地。所以這個教科書是從一開始就教,就用這一本教科書適合於各個階段的學者,這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不像我們現在學校用的教科書,一年級的教科書拿到二年級不適用,二年級拿到三年級不適用,年年有新的課本。你看儒家從前的教學,就一個課本。
原來這個小學老師管束得非常嚴格,規矩決定錯不得,就好像嚴持戒律,不許犯一點過錯,天天有人看著,有人管著,小學教育就是如此。到十三、四歲這就開放了,為什麼?有這麼多年的規矩約束,自然一舉一動不越規矩了,所謂習慣成自然,他已經養成習慣,無論在什麼場合他不會失禮數。所以這個時候就出去參學,不是跟他一個老師,哪個地方有有學問、有道德的人在講學,他就可以去聽。那叫講學,專門講解經論裡面道理,他有資格去,所謂講尋師訪友,就是佛法裡面講的參學,所以這個時候一切開放。雖然無拘無束,但是一切都自然合乎規矩,這是大乘跟小乘教學法不一樣。童蒙的教學跟親師訪友的時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過程。到這個時候在外面遊學的時候,老師教導這些學生,學生要具備基本的條件,那就是所有課程都背得很熟。因為老師教學是不用教科書,教學也沒有一定的場所,常常是老師帶著學生遊山玩水,一面走一面討論。而將讀萬卷書跟行萬里路結合成為一體,這個時候不但是學術上的深入,而且這些學術與實際的生活能夠結合在一體,這種教育多麼的圓滿。就跟本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一樣。
我們在今天全世界講到教育,就像方東美先生所說的,比不上佛法的《華嚴經》裡面所敘說的,它是把理論跟生活完全融成一體,是在生活當中來教育,這叫圓教。我們中國過去儒家的教育,可以說也是圓教。而今天全世界的教育,要是在五教裡講是始教跟終教,看不到圓教。這個意思就是說,圓教初信位的菩薩他修學的課程,這個課程從初信到等覺全都有。好像從前一開蒙的時候,老師教你念《四書》,《四書》這個教科書可以用一輩子,到將來考舉人、考進士還是考這一本書。現在一開頭讀小學一年級了就念它,進士好比是大學還念它,這是個圓融。雖然同樣是一本書,隨著你的年齡增長,隨著你班級的提升,裡面所講的意思不相同,愈講愈深,境界愈講愈廣博。所以這一部經裡頭含得有無盡的義理,有無邊的境界,讓你漸漸去體會,慢慢的提升,這是圓教。等覺菩薩也離不開初心,初發心。
我們把這段文念一念就曉得了,「圓教者,明一位即一切位」,譬如圓教初信,初信這一個地位就包括十信、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統統包括了。等覺是一位,等覺裡面包括了十地、十迴向、十行、十住、十信,統統圓滿的包含。等覺菩薩也要守三皈五戒,三皈五戒不是初學人學的嗎?等覺菩薩也不捨三皈五戒。我們初學的人天天要反省自己這一天功過,等覺菩薩每一天也要反省一天的功過,這就是一位裡面具足一切位,一位裡頭就是一切位。「是故十信心滿,即攝五位,成等覺故」。成等覺就是成佛,十信心滿是圓教初住,圓教初住天台家的判法,是六即佛裡頭分證佛果,那是真佛不是假佛,禪家所謂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是圓教。
「依普賢法界帝網重重主伴具足,故名圓教」。賢行就是一行一切行,普賢法界是圓,只有一真法界,帝網重重主伴具足是說它的現相。帝網就是《梵網經》裡面所講的梵網,網就是講大梵天王宮中裝飾的羅網,我們在《梵網經》的經題裡面跟諸位講解過。佛是用梵網來比喻這個法界,十法界依正莊嚴,無論這裡面是因果、理事,都像羅網重重無盡這種現相。主伴具足,主是說法主老師,伴是學生,師資道成,才成就了教學,這是圓教的看法,圓教的思想。「其中多說十十法門」,本經就是圓教,所以《華嚴經》都是以十表法。十不是定數,你看從一到十這數目字,錯了,它不是數字。它是什麼?「以顯無盡」,這才是它的真實義,用十來表無盡的法門,是這麼個意思。「即是斯經之所宗尚」,這是講圓教經論它之所宗,它的宗趣所在,向是方向,它的教學方向,它的教學宗旨,是以無盡為它的境界,重重無盡。「後門之中當廣分別」,後門講以下,下面還要廣說,詳細的來說這個意思。
說到這個地方,這是將五教的大意給諸位介紹出來了,這在佛法裡頭是很重要的佛學常識,我們不能不曉得。知道之後,才能曉得我們在佛法裡頭應該如何來修學。見到修圓頓的人,我們知道,果真具足圓頓的根性,修圓教來得快,容易成就。如果不是這種根性程度的人,我們慢慢的學也能夠得到利益的。再跟諸位說明,其實哪有什麼小始終頓圓?小始終頓圓統是方便說。目前在我們境界裡確實是這樣的,但是說真的?真的這裡沒有。不過要明白圓頓的根性是培養的,不是天生的,你看頓教裡頭一念不生,我可以培養。我們在一切境界裡頭善於打妄想,六根一接觸六塵境界就分別、就執著、就起妄想,這就不是圓教的根性,不是頓教的根性。因為有分別、有妄想,當然不是圓教的根性,圓教是圓融,圓融就不會分別,分別就不圓融,不是圓頓的根性。
但是我們可以在生活當中去鍛鍊,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盡量的少分別、少執著、少妄想。我們由少漸漸到無,那不就是把自己根性培養成為圓頓了嗎?所以圓頓根性是可以培養的。我們中國古聖先賢明白這個道理,所以無論世出世間的教學,都是想盡方法來培養圓頓的根性,這是一種非常高明的教學法。剛才跟諸位講過,世間的教學是培養圓頓的,譬如說讀經,小學的時候讀誦不給你講解,就是不叫你分別,不叫你執著,不叫你打妄想,就教你念,念得很熟。念的時候你心裡面當然沒有妄想,不知道意思也不分別,就像當唱歌一樣,唱得很熟就行了。這修根本智。
佛門裡面教學,出家五年學戒,這五年不是一定五年,有伸縮性的,根性利的人三年就可以,四年就可以了,不必要五年。那個根性笨的人得十年、二十年,所以不定的。不是說一定五年,以什麼為標準?是以心在一切境界上不分別執著,以這個為標準。你一年做到一年就圓滿,十年做到十年圓滿,五年學戒是這個意思。五年學戒是佛法裡面的小學教學,好像新生入學教育,必須要經歷的。這個五年東西是什麼?就跟世間小學一樣,學灑掃應對,在寺院裡頭服務大眾,伺候大眾修這個的。決定沒有例外,你就是開了悟,開了悟也要做。六祖他真的是開悟了,開悟怎麼樣?還在道場裡面去做苦工服務大眾,每天舂米破柴做苦力的事情服務大眾。他的時間短只有八個月,八個月是有老師,離開老師之後,他時間相當長,他有十五年。
大徹大悟的祖師如是示現,他示現的用意在哪裡?我們應當要明瞭。所謂學佛從什麼地方學,從服務於大眾這個地方學起,這是修福。福裡面有智慧,服務於大眾,自己心地清淨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妄想,只有一個誠心誠意待人來做事,這叫修戒。除這個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課程,就是背誦經典,他也不求解只是背誦,而背誦的目的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日常生活當中待人接物,也要求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像我上一次跟諸位講的,十度齊修,我們抹一個桌子、掃個地,都是十度齊修,都是三學一次完成,這是什麼?培養我們圓頓的根性。由此可知,以往古聖先賢教學法的完善,不是我們粗心人能夠體會得到的,不是一般人都能夠見得到的。所以古人這個修學他當然有成就,短時期殊勝了不起的成就,他有他道理在。而我們今天,這個修學所以不能成就,我們有不能成就的因素存在。這個因素要不能夠消除,永遠是我們修學菩提道上的重大障礙,我們應當覺悟,必須覺悟。所以細細研究大經的玄義,多少能夠領略到諸佛菩薩、祖師大德,教化眾生的苦口婆心。
下面再看,「總相會通」,這裡面又分為兩科來說,「先會諸教開合,後會化儀先後」。化是教化,就是教學,我們今天一般講教學,佛法講教化,教化的意義比教學深,因為教學是從因上說的,教化是從果上講的。化就是變化氣質,我們的教學有了成績,學佛超凡入聖,化凡為聖,所以教化是從果上講的,教學是從因上講的。儀就是方式、儀式,我們今天講方式,就講教化的方式,先用什麼方式,後用什麼方式,這就叫化儀先後。在第一段裡面,會諸教,會是會通,就是融會貫通,諸教開合。這段的文很長,有些部分必須要諸位自己去讀、去研究。
請看第十五面,第八圓圈下面,「第二,一性五性別者」。這個意思很重要,什麼叫一性,什麼叫五性,我們要了解它。「權教明說五性為了義,一性非了義」。什麼叫五性?你看第二行,「聲聞性,緣覺性,如來性,不定性,無種性」,這些意思大致可以明瞭。權教就現前我們的程度來講的,了是明瞭,一點都不錯。就我們現前而論正是五性分明,那就是說哪些人具足修學的條件,他在這一生當中有成就。哪些人他不具足條件,在這一生當中決定不能有成就,這是只論現前,只論現階段,這是權教說明,確實是要以五性為標準。如此地最後這幾句所說的,在第十五頁第六行最後這三句,「諸聖教中,說一性者,約通相說,非真了義,具明五性方為了義」,這幾句話都是就當前境界來下的斷語。
「若實教宗,則以一性而為了義,五性非了義,經說五性,約方便說」,這個話也說得很清楚、很明白。「且取長時不作佛故名無種性,非性全無」。這個意思前面曾經說過,在真實法裡面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是圓實教義。不是權教所採取的,權教是承認,但是不用它,因為什麼?境界太高了。修學的人沒有這麼高的境界,沒有這麼深的程度。所以,這個教義在當前用不上,暫時不取。《涅槃經》裡面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以凡是有心定當作佛」。《華嚴經》上說,「無一眾生不具如來智慧」。底下《法華經》裡面講,「一相一種,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這個都是說明,像《法華經》裡面所以說的,「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這是究竟了義。但是五性在我們當前,這個現階段當中來講是了義,這個意思我們應當要明瞭。
向下,大師給我們做了個相當詳細的分析,在第十六面第六行圓圈下面,「第三唯心真妄別」,就是只就現階段來說,跟全體圓融上來觀察說法不一樣。但是諸位要曉得,這個裡面決定沒有矛盾,決定沒有牴觸。好像法律一樣,圓實的說法就好像國家的憲法,根本法,權宗講法是現階段的政策,我們為了現階段某些環境當中,要制定這些法律,這個法律決定不會跟憲法衝突。但是,它不是根本法,它是補助根本法的,是維持現階段社會秩序所必須要用的。所以權教的講法是就我們現前階段的修學,決定能夠得利益的,叫方便法,這個方便逐漸逐漸把我們提升到真實,所以方便就是真實。這兩個沒有衝突,清涼大師在這個地方,不厭其煩的給我們來說明目的就是在此地,希望我們能大開圓解,斷疑生信,捨煩惱長智慧,這個用意在此地。這裡面的文字諸位自己去讀。
倒數第五行第二句這圓圈底下,「第四真如隨緣凝然別」,凝然就是不隨緣,小乘人權宗,他認為真如是不隨緣的,可是圓實的說法真如是隨緣的,是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這將來到經文裡面,我們可以說是處處能看到,而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也的確是時時刻刻起心動念,都能與這個意思相應。
「第五」,在最後一行圓圈下面,「三性空有即離別」,三性是講的圓成實性、依他起性、遍計執性。這三性是即還是離,即是什麼?三性是一性,這是即,離是三性各別的。到底這個三性是一還是不一?即就是三性是一,離就是三性不一,決定是三,來給我們說明這樁事情。這是權宗與實教說法也不一樣,這個不一樣跟剛才所講的道理是相同的。實教是從整體來說的,權教是從現階段來講,所以它說法不一樣並無衝突,還是一樁事情。
「第六生佛不增不減別」,在第十七面第四行圓圈下面,生是講眾生,佛是講成佛。所以有許多人說,如果眾生都成佛了,那眾生就沒有了,佛多了一個,眾生不就少了一個嗎?到底這些學佛的人統統都成佛,還有沒有眾生?權教、實教也有不同的講法,就現前階段我們的常識當中,你跟人家講,這個眾生成佛,佛多了一個,眾生少了一個,他馬上就接受,就相信,為什麼?這是常識,他能夠接受的,他能夠想像的,他認為確實是如此。你要跟他說是不增不減,他就糊塗,他就莫名其妙。可是講真的?真的本來是無佛無眾生,怎麼能說有多少?但是這個意思深。
為什麼說無佛無眾生?給諸位說,佛跟眾生是假名,哪有成不成?我覺悟了我就叫佛,我迷了我就叫眾生。你們認為我悟了,佛就多了一個,眾生就少了一個,沒少,還是一個人,所以說穿了不增不減,哪有增減!可見得說有增有減是方便說,不增不減是真相。但是不增不減這個意思很難說明白,叫初學的人聽起來有疑惑。所以權教是針對現實,大家都普遍能接受,都歡喜、都愛好。實教的說法,必須他自己有相當的程度,明心見性,那你一說他就開悟了。縱然沒有到達明心見性,大概也差不多了,你說得出來有道理,他在理論上已經到這個程度才可以說,否則的話,沒有法子講。所以生佛不增不減,這是權實說法有差別,差別即是無差別,無差別當中說差別。
「第七二諦空有即離別」,在第七行一開端,第七二諦空有,二諦是真諦、俗諦,真諦空,真諦講空,俗諦講有。即離就是二,諦是一,還是二諦是二,空有是一,還是空有是二?來給我們說這個道理,權實這個說法也不一樣。
「第八四相一時前後別」,這在第十七頁倒數第六行。四相是生住異滅,它是同時的還是有次第的?權教是次第,圓教是同時。所以這個理論你只懂一個,其餘的都可以觸類貫通,了解宇宙人生的真實相。
「第九」,在倒數第三行,「能所斷證即離別」,能斷跟所斷,能證跟所證是一還是二,凡是講到即就是一,就是能所相即,能所是一。說離能不是所,所不是能,能所是二不是一。究竟能所是一還是二?權實說法也不一樣。
請掀開看第十八頁第一行圓圈下面,「第十佛身無為有為別」,佛身究竟是有為還是無為?權實說法也不相同。像這些在佛法教義裡面來講,都是屬於基本的教義。也就是說,我們修學佛法基本的概念,如果要是不清楚、不明瞭,不但在修證上是嚴重的障礙,就是在開悟上也是很大的阻礙,障礙你的悟門,為什麼?因為你有疑。你這個疑問要是不能夠解決,不但解行上有障礙,連那個信上都成了問題,斷疑才能生信。大師這些開示,幫助我們建立正信、正解、正行,這個經義就非常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