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乘起信論  (第十一集)  1981  台灣華藏圖書館  檔名:10-003-0011

  一樣都很精彩,都有很豐富的內容,所以看了、聽了都喜歡,這也是個麻煩事情,這也是要能夠捨得。要在一切經論裡面,只能夠學一樣,其餘的要能夠放得下。這個世出世間的學問要想成就,都是在專攻,雖然是專攻一樣,其餘的可以多聽,也可以多看,自己的功夫、功力一定要用在一門上。萬不可以常常去更改,見異思遷,這個連自己的信根都沒有了。前面講的初信位都談不上,那就陷於不覺了;真正覺悟人,他在境界裡面是如如不動的。前面說過法身菩薩覺念無念,念無有相,無念亦無相,這是捨。我們要是把分別分為上中下三品,可以說捨中品的分別,還沒有到究竟圓滿的地位。

  再看底下一段文,這是第四位,第四位是講究竟始覺。一般是講十地位,就是法雲地的菩薩,通常可以包括三個位次。我們講究竟位裡面的上中下三品,實在也就是《仁王經》裡面講的寂滅忍三品。《仁王經》裡面講五忍,這個地方講的四種始覺,住相就是前面講的第三位的始覺,相當於無生法忍。而究竟始覺這就是寂滅忍,寂滅忍也是有上中下三品,下品是法雲地的菩薩,就是十地菩薩,中品是等覺菩薩,上品是妙覺如來果位,就是究竟的佛位。所以這個地方能觀人,這個地位比前面高得太多了。

  【如菩薩地盡。】

  這是無學,拿我們現在話是畢業了,學完畢業了。小乘畢業是小乘阿羅漢,就四果羅漢;大乘第十地菩薩畢業了,所以他稱大乘阿羅漢。就是大小阿羅漢不相同的地方,都稱阿羅漢。等覺那是後補佛,所以第十地大乘法就是圓滿。所以他可以算得上是究竟始覺,我們講下品究竟始覺就是『菩薩地盡』。

  【滿足方便。】

  跟前面所講的覺與迷、覺與念住不一樣了,不相同了,這個地方是『滿足方便』。「方便」是指已經達到佛的果位,「滿足」就是圓滿的意思,善巧方便達到究竟圓滿。

  【一念相應。】

  『一念相應』是指始覺與本覺的相應,始本不二。

  【覺心初起。】

  這個地方的『覺心』,是指阿賴耶。

  【心無初相。】

  『初相』就是生相。這是我們學佛人,研究佛法的人,也是一個關鍵的問題,常常聽說「一念不覺而有無明」。這個一念不覺是幾時起的一念?為什麼原因起的一念?我們要追究時間是什麼時候起的,要追究它的原因。這是我們眾生無始劫以來的習氣,不能說不對,在世間法裡頭這正確的,在出世間法裡頭也是正確的,不能講不對,可是向上一著就錯了。這一句就給我們解答了,「心無初相」,為什麼?如果要有初相的話,這是真的,妄沒有初相。譬如作夢,夢醒了,要去追究這個夢是什麼原因作的?這個夢幾點幾分幾秒作的?你們想想這個有意義沒有意義?夢境是虛妄的,虛妄的再去追究叫妄中加妄。虛妄是教你斷,你這一追究斷不了,不但斷不了,無明上又加無明,這不是給自己添麻煩嗎?

  所以這就是超出世出世間,這一切邏輯、辯證、理則,這方法統統用不上,才能證得。為什麼?原本沒有初相。這個時候完全是般若智慧觀照的功夫照見的,沒有初相。沒有初相,證明個什麼?妄本空,八識五十一心所本來空。證明了什麼?真本有,見到這一層。這一關要是不能突破,在修學上造成了嚴重的障礙,他心裡老有這個問題在;換句話說,這個病根永遠沒辦法拔除。只要有這個病根在,那個枝枝葉葉對治好了,過幾天它又生,這麻煩大了。諸位想想,這個問題到十地菩薩才把這根拔掉,才恍然大悟。

  我們如果現在就悟了,雖然我們現在還不到這個地位,我們曉得這樁事情,能相信,能夠肯定,不把它當作一回事情,甩在一邊不要理它,根雖然有,它不大起作用。為什麼不起作用?因為你不培養它。你要常常去照顧它,幾時起的無明?什麼原因起的無明?等於說在根上常常給它施肥料,常常加水,唯恐它長得不快,長得不大,它起作用。你把它擺在旁邊根本不理會它,雖然它有根不起作用,不去照顧它。所以,這修行人要常常照顧覺性,不要去照顧煩惱,不要去理會無明,無明才能破。你常常去照顧它,常常去理會它,這個事情就麻煩,不容易把它斷掉。阿賴耶既然沒有初相,諸位想想看,阿賴耶當然是虛妄,不是實在的。

  【以遠離微細念故。】

  『微細念』,就是我們平常講初起的妄念,這個問題到後面還要討論,所謂是一念不覺而有無明,還要討論這個問題。到一念不覺而有無明,這就是依本覺說明不覺,這個文字在後面。

  【得見心性。】

  這個地方的『心性』,就是指的真如本性。

  【心即常住。】

  這句就是平常所講動靜一如,始本不二,常住不變,

  【名究竟覺。】

  我們現在看這一切境界相,動就不是靜,靜就不是動,這是舉個例子,我們生活在相對的境界裡,不知道這是虛妄。正如同初信以前造一切惡業,不知道是造惡,那是不覺。幾時忽然曉得我自己在造惡,這就是覺。為什麼曉得自己造惡?畢竟自己有善根。要沒有善根的話不會覺悟,善根現前,依自己善根覺悟到自己造惡,所以這種始覺還是依根本善根而生起的。這是講初相,我們容易覺察到,我們觀察自己;我們看別人,很容易能夠體會到這個事實的真相。這個地方是講到究竟圓滿,十地菩薩的境界,實在講到這個時候是親證得,是究竟證得。一般大經裡面講,八地菩薩叫不動地,八地菩薩;換句話說,八地菩薩已經親證動靜一如。動靜既然是一如,生滅不二,就是證得了萬法是一不是二,這是很深很深的證入,毫無疑問,這是講常住真心現前。

  佛法它這個妙處跟世間法不一樣,這個是提起來大家都曉得。但是,這個境界要能常常提得起來,不要忘掉,那就是修學的方法。初發心的人可以修十地菩薩的方法,也可以修等覺菩薩的方法,可以不必按次第,這是它特別的地方,「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就是到了等覺菩薩也還修什麼?修十信初信菩薩的斷惡修善,還修這個。所謂一修一切修,這是佛法的修學跟世間一切法修學,決定不相同地方。就算你們大學生,你們總不會還常常念幼稚園的課本,小狗跳、小狗叫、小貓叫,還不會。但是,菩薩法裡頭確實如此,譬如到等覺菩薩還修五戒十善,他不離開。而初發心的菩薩就修等覺的妙門,譬如這個地方講的心性、常住裡面,動靜一如,本始不二,我們現在就可以修。曉得這個境界常作如是觀,常作如是觀就能轉境界,就能夠斷煩惱開智慧。

  上一點鐘我跟諸位提到「孝」字,你要從這一個字上去觀,宇宙萬物是一不是二,這一個孝字是豎窮三際,橫遍十方,整個宇宙人生是一個整體,這叫做大孝,這才叫做盡孝。你要不曉得這個意思,這個孝怎麼講法?孝裡面有順,十大願王裡頭「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所以這一個字裡面的意思,把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包含在其中,你做圓滿了就叫佛,做得沒有圓滿這是菩薩,沒有兩樣。我們今天把一切眾生都看作是自己,這就是我們在凡夫地初信的地位上,修十地菩薩、等覺菩薩的法門,功德利益不可思議。念佛人來講,幫助我們念到理一心不亂,所以人能夠說有如是觀,怨親平等。如果你在這世間還有哪個人說跟我有仇,哪個人與我過不去,給諸位說,你那叫背道而馳,這是錯誤的觀念。決定沒有仇恨的,沒有怨恨,那是假的,煩惱性空。

  你這種從哪裡生起的?你把《百法明門》打開來看,心所法。心法都是虛妄的,何況心所法?《百法》後面六種無為法,前面五種無為是相似無為,只有真如無為是真的。這搞來搞去都是假的,假的搞得多冤枉,別人討厭我,別人恨我,是他迷惑顛倒,他在搞假的。我們也要一樣對付他,那自己不也搞假的,這就錯了。所以別人跟我畫界限,我們不跟別人畫界限。他怎麼畫界限,我包容他,他不包容我;他怎麼樣敵視我們,我們以慈眼看他,這自己清淨自在,一天到晚法喜充滿。再給諸位說,學佛的人在任何地方沒有冤家、沒有對頭,沒有仇恨、沒有嫉妒、沒有瞋恚,一片祥和。世界縱然是大亂,一切顛倒,迷在這裡面,你的心祥和,你的境界祥和,那些造罪業眾生落在阿鼻地獄,地獄境界現前,你在地獄裡頭是一真法界現前,不一樣的享受。

  所以地藏菩薩在地獄裡度眾生,他老人家住一真法界,他才不住地獄法界。我們問問,地藏菩薩在地獄他要不要下油鼎?要不要上刀山?你們想想他要不要?他要,他要不要他就度不了那些眾生。可是他雖然上刀山下油鼎,他沒有苦受,為什麼?他苦樂憂喜捨都不受,那些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他沒有受。所以在天堂裡頭他沒有樂受,在阿鼻地獄他沒有苦受,他是平等一味。這個叫真樂。苦樂兩頭他都坐斷,所以這個心叫常住真心,永遠不改變的,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這是人家證得了。我們有沒有?我們有,人人都有,雖有,你要不用,那是你自己找苦頭吃。我們人人都有一個常住真心,所謂是在凡不減,在聖不增,不增不減。

  我們讀佛的經論,原本我們不曉得這個事情,現在總算知道,聽說有這個事情,聽說了就要生信心,這相信。聽了就能夠信,這是大善根;信了他就能時時提起觀照的功夫,這個人就有大福德。我信,信了在日常生活當中,提不起觀照功夫,還是隨業流轉。信了以後,是時時念念之中都提得起觀照功夫,這把我們整個人生生活統統改變。怎麼變?所謂是超凡入聖,原本我們這個心行是墮在凡夫,迷而不覺,現在我們整個生活?生活的是覺而不迷,完全是兩個境界。不覺的境界裡頭則有十法界,覺的境界十法界融成了一真法界。不覺的時候有人我是非,覺的時候是萬物一體、天地同根。這是究竟覺,究竟覺就是大覺,這是如來的果位。始覺的四位到這個地方讀完了。

  下面這段是引經解釋「心源無念」,這些理要不是很清楚的明白,我們的信心不能生起,信心不能生起一切妄執就不能夠放下。理明了,信心生起來,妄執統統放下,心行就如法了。

  【是故修多羅說。若有眾生。能觀無念者。則為向佛智故。】

  馬鳴菩薩在本《論》裡面引經所說的,都沒有指出哪一部經來講的,而是泛指一切大乘經,『修多羅說』。因為這部論前面給諸位說明過,是依據一切大乘了義的經論,古人所謂是總百部論而造的,這就是依據大乘一切經論。經裡面常說『若有眾生』,「眾生」當然是包括我們初發心的眾生,就是十信位的初信位眾生。但是,這個初信位在以前,講的時候都是含糊籠統沒有這麼清楚,《起信論》講的實在界限很清楚、很明白。能夠覺悟到因緣果報,這是十信裡面的初信,能夠在修學法門裡面選定一個法門,一門專入,不為其他法門所動搖,這在修學裡面的初信。所以這個界限都劃得很清楚,交代得很清楚。

  『能觀無念者』,為什麼「無念」?當然底下會講得很清楚的。禪宗達摩祖師到中國來,教給學人修行的方法就是「觀無念」,他用觀心的方法。這個實在講是一般要心很細的人,用這功夫會很得力,你這個心只要一起念頭,這就是有念,不管你起什麼念頭,你不要管這個念頭是善是惡,不要去理會這個,念一起立刻就照住它,就去觀照它,這念從哪裡生的?去找念從哪裡生。你這一找,一會兒念沒有了,沒有了再仔細觀念到哪裡去了?就用這個方法。這個方法用久了就妄念不生,這樣觀無念,用這個方法入禪定,證得禪定。行住坐臥都在定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看得清楚、也聽得清楚,他不起心不動念。諸位要曉得,凡是起心動念都是妄心,真心不動。

  所以禪宗的那些學人,並不是一天到晚在禪堂打坐,挑水砍柴無不是禪。在寺廟裡大家一同過生活,尤其是馬祖創建叢林之後,這就是大家在一塊過團體生活,一切事情都是自己照顧。所以百丈禪師是一日不做,一日不食,也耕種,也種稻米、也種蔬菜,樣樣事情他都做。這些事情說老實話,要按照佛的戒律,是違背戒律的,佛的戒律只准許托缽,不准許去種地的。但是出家人種地,是我們百丈大師開始的。曾經有人問過他:你老人家這個做法是違背了戒律,他老人家回答怎麼說?因為我們自己不夠資格做比丘,不夠資格做比丘那就得自己下田種稻過生活,答覆得很有道理。這就是時代環境背景不一樣,在中國托缽的制度行不通,出家人多半在山林之中,以前交通不方便,一般寺廟建築距離城市,總是十幾二十里路的,那要走起來也要好幾個鐘點才能走到。所以什麼都是就地來生活,這是禪宗的修學。

  可見得他們是行住坐臥都在道上,都沒有離道,砍柴、挑水、種田,都沒有離開覺觀,念念在道上。換句話說,正是學如來果位上所謂「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這是最高級的修行方法。小乘的戒是小學生,他已經超越了,超越了要這樣說法是自己謙虛,不破壞小乘,不壞小乘。他連世間法都不破壞,何況小乘法?初一、十五還是照樣誦戒,所以你看人家修學確實是圓修、圓解、圓悟、圓證。這是在中國以往佛法裡面我們所看到的傳統,實在是美好。在家學禪得道的人很多,從事於各種行業他也沒有改變,也沒有改行:我要修道了,我得出家去了,沒有。你看那些做官,從事於政治得道的人多得很,他並沒有妨害他的公務。甚至於在家庭做家庭主婦的,她也沒有說她家裡凌亂不堪,她家裡理得上上下下樣樣都圓滿,她修行證果。可見得並沒有耽誤一樁事情,這是大乘佛法的圓滿。

  小乘的修學確實是要耽誤事,大乘修學是事事無礙,我們在《四十華嚴》裡面,就是「普賢行願品」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那尤其是看得清楚、看得明白,顯示出事事無礙的境界。這種理論、這些方法,確實這一千多年當中,在我們中國實現,我們中國這些修行人真做到了。這是『向佛智』,「佛智」是根本智、後得智,根本智就是本覺,後得智就是始覺,始本不二,我們稱為一切種智。換句話說,這就是教給我們,如果我們也能觀察一切妄念,一切妄念都是虛妄的,你就向證得如來智慧這個方向去精進了,這是真正的覺悟。千萬不要把那個妄念、妄想當真,這就是迷惑顛倒。再給諸位說,正念無念,無念之念是正念,心清淨光明,一切清清楚楚,妄念是有念。所以我們這個念經、念佛,心裡頭有經,心裡頭有佛,再問問這個念是正念還是妄念?用不了義的講法,就是比較的講法是正念。

  為什麼?你念佛總比念五欲六塵要好得多,念著貪瞋痴總不如念戒定慧,戒定慧對貪瞋痴來講那就是正念。如果貪瞋痴沒有了,沒有了你再念戒定慧,戒定慧就變成邪念,它對治法門,貪瞋痴是病,有病則吃藥,藥是治病的。所以藥是正,病是邪,病好了還要吃藥,那又吃出病出來,哪有好人吃藥的。所以要記住,藥到病除,病除,藥也不要了,這才是個健康的人。我們病沒有除,我們要藥,所以我們要念經,我們要念佛。等到我們的虛妄都念盡了,把一念生相無明都念掉了,這個時候就可以不念了;生相無明還在,等覺菩薩還要念經,還要念佛。再看下文:

  【又心起者。無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謂無念。】

  這段實在就是像《楞嚴經》裡面所講的,「達妄本空,知真本有」。通達一切虛妄本來空,本來沒有,而真如本性確實本來有的,這是真實的。經裡面講這個『心初起』,無念、一念不覺而有無明,講「初起」,諸位要曉得,這是不得已而說,是隨俗而說的。你們有空,把歐陽大師那兩篇文章看看,在《六祖壇經》末後一篇,「以俗說真之佛法」,這是講佛法,講經說法理論的依據,是隨俗說的。我們如果真的求起初相,就是最初這個相,一念不覺之相,給諸位說,了不可得。為什麼不可得?因為那個妄心根本就沒有,它又不是有形跡的事相,有著痕跡你還能夠去找它,它沒有跡象,這是一個念頭,念頭沒有相。所以你一追究,它連相都沒有,你怎麼能夠追究它的來源?怎麼能夠追究它的真相?它沒有,妄心本來空、本來沒有,哪裡還有什麼初相?

  佛經裡面常講,無明是幻有,不是真有。但是,無明是一切染法的根本,是一切染法的本源,我們向後要討論。而佛在一切大經裡面,講這個宇宙萬有的形成,所說的阿賴耶三細相,「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講這個發展的過程,是從這一個妄念演變為九法界的森羅萬象,變現出這些形形色色的,這是一切虛妄的根源。這是幻有而不是真有,就以《百法》來說已經就說得很清楚,它是以有為跟無為來區別的。凡是有為都是假的,有為法無自性,有為法的性在唯識裡面講,依他起性、遍計執性,依他起、遍計執都沒有自性,都沒有自體,沒有自體當然是虛妄的。所以《百法》的這門學科,它的宗旨、它的目的,就是教我們要悟入人我空,法我空。《百法明門論》裡頭第一句就把宗旨說出來,「如世尊言,一切法無我」,這就是百法的宗旨。一部《百法》就是說明這一句話,一切法無我;換句話,就是教我們從這裡面證明、證實一切法無我。

  果然要證得一切法無我,你們想想是不是入大乘之門?大乘之門是圓教初住菩薩,人我執沒有了,法我執也破了一分,跟《大乘起信論》是一個境界,同樣的境界。我們讀了《百法明門論》,我們有沒有入大乘之門?我們有沒有真正覺悟到人無我,法無我?有沒有能夠真正認識到,一切有為法是虛妄不是真實的?《金剛經》上說得更清楚,「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換句話說,一切的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應行法如夢幻泡影。如果我們真的明白了,真的肯定了,那個人怎麼會不開悟?怎麼會還有煩惱?確實《百法》要是通達了,三界六道沒有了,這是講的最低的功夫,我們說考試只能算及格六十分,三界六道就沒有了;換句話說,生死煩惱沒有了,這才得六十分而已。我們念了《百法》、念了《大乘起信論》,還是在當生死凡夫,念是念了,考試的時候得個零分,不及格,白念了。意思沒有懂,沒有能夠得到真實的受用,才會有這個現象。

  這個事情迷的時候好像是有,覺的時候才曉得,本來空。諸位要知道,這個空不是無。我們現在一聽到空,就是什麼都沒有就叫空,不是的;這些相還在,在叫本來空。為什麼?空跟有是一不是二。我昨天舉這個例子,就像我們這棟民生大樓,你現在看民生大樓有沒有?有,覺悟的人說:民生大樓本來空。這一堆建築材料堆在那裡,不叫它做民生大樓;排列出來了,叫它做民生大樓。這個大樓跟那一堆建築材料擺在那個地方,不增不減,所以排成這個大樓還是本來空,要曉得這個道理。宇宙人生一切森羅萬象本來空,知道本來空,在這裡面不生煩惱,沒有執著,受用自在。你在這個境界裡頭只有樂而沒有苦,離苦得樂,這多自在!覺而不迷,一切法的真實相看得清清楚楚,絕不被虛妄相所欺騙。

  《論》裡面講『知初相者』,就是了知本覺本來無念。六祖大師知道得清清楚楚,「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你看看,神秀都還沒搞清楚,還要「常常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換句話,他還有,不是本來空。六祖知道得清楚,本覺本來無念;換句話說,無念則是本覺。這四相生住異滅,四相都是妄念,有這個妄念,這個念諸位要曉得,這就是本來空的無明,要記住本來空的無明,本來沒有的無明。雖然它本來空,它有個相,好像我們大樓一樣,本來空,但是它有個相。你只要知道它本來空,這個相就無礙了,妄不礙真,真也不礙妄。佛在楞嚴會上把這個真如本性比作虛空,把這個無明妄相比作一切山河大地,比作這些境界,虛空不礙妄相的發揮。太虛空當中,多少星球在虛空當中運轉,不礙虛空,虛空也不礙妄相,真不礙妄,妄也不礙真,只要你明白就好了。

  如果說這裡有障礙,這是誤會,是不曉得事實的真相才會說障礙。你要曉得這個道理,說是別人、某人妨礙了我,哪有這個道理?沒有這個道理。環境對我有了障礙,我也障礙了別人,這都是虛妄的,沒有這回事情。什麼障礙了自己?自己迷惑顛倒障礙了自己;換句話說,自己起惑造業障礙了自己。你要不起惑、不造業誰能障礙你?同樣的,我們自己也沒有任何能力去障礙任何一個人。我們往往看到做一樁好事被人障礙,被人破壞,諸位要曉得,這是福淺的相。事實怎麼樣?你想做這個事情,如果福德因緣要不具足的時候,沒有人障礙也做不成。所以這個首先要曉得業果,我們這裡始覺,初位的始覺。《了凡四訓》那就是初位的始覺,他自己覺悟,世間常講的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真正能通達這個意思這就是始覺。

  我當年學佛的時候,一開端,就是朱鏡宙老居士送我一本《了凡四訓》,我讀了就相信,這個相信當然與自己念書有關係。我過去歷史念得多,在歷史裡面就想想歷代這些人因緣果報,再想想這個有道理。這個因緣果報是有道理,自己要是沒有福報,該餓死的,像那個鄧通一樣,皇帝給他一座銅山,做銅錢的,天下的錢都由他來鑄造,結果他還是被餓死,命裡該餓死的。等於像現在銀行的鈔票給你去發行去,你還能餓死嗎?結果還是餓死,命裡定的也無可奈何。命裡頭要不該餓死的,身上一文沒有,到時候有人請你吃飯,這是妙極了,不該餓死。所以如果我們能夠肯定這個理論與事實,你這個心就放下了,得失的念頭就放下了,不要再為這個操心,為什麼?操心也是枉然,白操心了,沒有用處。了凡居士肯定相信了,所以他為自己功名富貴生活,他什麼都不操心,一切都是命運安排的,操什麼心?不操心,心定了。我們一天到晚還為這個操心;換句話說,對這個不覺。也許諸位說,我們不操心,不操心明天就真的有人送飯給我吃?你對這個什麼?不相信,打個問號,懷疑,懷疑就是不信,還是操心,操心怎麼樣?操心還是出不了命運。

  所以諸位想信,難,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信就是入道了,我學佛的時候我就相信,很信這個道理。我離開我的職務想去出家去,身上一分錢沒有,公家給我一個月的薪餉,那個時候一百九十塊錢,我們趙先生在此地,他跟我同事,我出家的時候他送我出家,那個照片上有他。一般人難過,這不得了,這一百九十塊錢,你離開之後怎麼生活?我說該餓死就餓死,不該餓死到時候自有辦法,我就相信袁了凡。所以《了凡四訓》對我最初入佛,那是功德大極了,他給我奠定的信心。什麼都不想,我絕不想明天,要想明天那還能生活嗎?不想明天,只有今天,今天很自在、很愉快,明天,明天還沒到,考慮明天幹什麼?所以說根本沒有明天的念頭,我這個修學才會有點成就。

  想著明天就不能過了,那問題就太多了,根本不想明天,沒有明天,一直到現在還是沒有明天,只有今天,所以這個生活法喜充滿。明天打妄想,這就是佛法裡講「坐斷三際」,沒有昨天、也沒有明天,三際是一沒有三,這多自在。你要有過去,想想過去冤家對頭,什麼事情不如意,煩惱重重。想到未來就在打妄想,想過去也是妄想,想未來也是妄想,過去未來統統沒有了,妄想就沒有了,就無念了。所以要曉得,生住異滅都是本來空的無明,無念就是本有的本覺,無念是覺,無念是無妄念,不是無正覺,不是無正念。無妄念,正念才現前,《彌陀疏鈔》裡面剛剛念過的八正道,八正道裡頭正念、正思惟,無妄念,正念、正思惟才現前,這就是此地所講的本覺。再看底下一節,這是「舉不覺之失」:

  【是故一切眾生不名為覺。】

  『一切眾生』不覺,為什麼不覺?

  【以從本來念念相續。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

  換句話說,眾生為什麼不覺?就是從無始以來,他的妄念從來就沒有中斷過,念念相續,這叫做眾生,這叫做不覺。賢首大師《義記》裡面,有兩條說明,第一,他說無明是最為微細,因為太細,所以不容易觀察得到。也就是說,因為它太細的緣故,所以無有從這個無明開始之物。這在比喻上都很難比喻,確實是不太容易比喻,到一個物形成,那個相已經很粗,在這個形成之前那就是無明,極細的無明。我們講一個物相現前,找它的開端、找它的終結,我們能找到。可是這開端之前找不到,那個找不到的,就叫『無始無明』。有沒有它?有它;沒有它,那一個物的生起不會沒有緣故生起。所以它生起之前,有微細的這個無明,從這裡產生的。

  我們就是拿經上講的,阿賴耶的三細相,業相、轉相、境界相,愈來愈粗,愈來愈明顯。業相,可以說是一切的相開始生起,我們能看到,能夠追究得到、觀察得到。可是在這之前業相從哪裡起的?業相從無明起的。可是這無明已經看不到,因為它太微細,觀察不到了,但是它有,它不是沒有。像我們中國所講的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實在講這太極就是無明。後來這些理學家,理學家大概也是受了佛學的影響,覺得太極還不夠,太極前面再加個無極,無極生太極。實際上在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只講太極,並沒有在太極上又加個無極,這個無極是後來宋朝理學家他們加上去的。兩儀就有陰陽,就可以觀察,可是太極沒有法子觀察。這是愈是微細的愈是不容易覺察得到,所以我們就叫它做「無始無明」。

  第二是講真如本有無始,真如是本有的,無始無明是依真如而起的,這在前面可以說也講得很細。我們拿身來比喻,身是個真如,無明就好像我們在光明之下有身照射的影子,影子依身而起的。身是本有,這個影就不能說有始跟無始,不能講有始跟無始,為什麼?因為它是一真。真如果本有,影也可以說本有。但是真的本有,它不間斷的,影的本有是有間斷的,它在光之下就隨緣,緣有它就有,緣無它就無。但是它的有無是從本體而有的,它是依真如而起的;換句話說,離開真如決定沒有它,這是我們從粗相來做比喻。從佛法裡面來講,像《楞嚴經》裡面講的,以我們眼根的根性,這個講法是非常恰當。我們的見性是真如,本有的,在「十番顯見」證明它是不生不滅,它是如如不動的,它不隨我們的身有生死、有生滅。換句話說,我們的身生滅與六根的根性不相關,性不生滅,我們的見性不生滅。

  但是依見性而起的識有生滅,眼識有生滅,你看,唯識裡面講的「眼識九緣生」,缺少一個緣,眼識不生,但是不能說見性不生,見性有的,眼識不生。五俱起意識也是依見性而生的,它是有生有滅的,這就是在我們這一個身體上,很顯明的顯示出有生滅的一部分,這一部分是妄的,六塵是虛妄的,六識是虛妄的,六根也是虛妄的,這都是屬於生滅法。這些根塵識都是依真如而生起的,真如本性不生不滅,不隨妄境所轉,看到好像是和合,又不是真的和合。所以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是事實,因此無明也是無始的,所以稱之為「無始無明」。這是講一切眾生不覺他的過失,有了無明,一切煩惱的根本就從這個地方生的,所以說一切眾生不覺,無始無明相續不斷。所以前面講這個如來藏,叫在纏的如來,我們是被這個無始無明所纏縛,不能解脫。學佛究竟的目的就是要破無始無明,破無始無明是要用真正的智慧來覺照,照破無明本空,照見本性本有,這就是說名為如來地,如來地就是這樣的。底下這一句是說「覺者之得」:

  【若得無念者。則知心相生住異滅以無念等故。】

  覺者如佛,親證得心行本來『無念』,這句話諸位要細細去想,一切念是妄念,妄就不是真的,妄不是本來的,本來是真的,真的是無念,真的是本來無一物。以『無念』才能夠得知念念無念,「無念」這個念是真實平等,在唐譯的《論》文裡面說,若妄念要是息了,就是得無念者,得無念者就是妄念息了,息滅了妄念,這個時候就自己知道了,心相的生住異滅都是無相,都是本來空。因為這是講覺的好處。禪宗裡面有所謂「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那是什麼境界?就是這個境界,就是徹底覺悟到真本有,妄本空,這就是本來面目。不單單是自己這個身的本來面目,一切宇宙萬法、世出世間法本來面目恍然大悟,確實是證得。這個不是自己想像,不是自己在推敲,不是的,是親自證得這個境界。這是說覺它的利益,它的德,不覺損失太大了;換句話說,世出世間法就是一個覺與不覺。覺我們叫悟,不覺就叫做迷,可見得這個事情就是於迷悟之間,我們學佛無非就是破迷開悟。好,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