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乘起信論  (第二集)  1981  台灣華藏圖書館  檔名:10-003-0002

  這第三句是:

  【救世大悲者。】

  這句是說如來的口業,特別是在我們娑婆世界,娑婆世界眾生就是耳根最利,像文殊菩薩所說,「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所以,佛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以我們世俗眼光來看,他老人家一生說法四十九年,四十九年是算實足的。如果要中國人算,連頭帶尾是五十年,這五十年當中都是以音聲為佛事,說法利生。所以此地講的,是『救世大悲者』,以音聲做種種方便令一切眾生覺悟。由此可知,真正的救世是要教世人覺悟的。凡是不能教世人覺悟,無論用什麼方法都不是真正的救世。今天這個世界上這些學者專家,這些政治家們,科學家、宗教家哪個不是在那裡叫著要救世、救人?都是在那裡喊救世。可是我們沒有聽說有人叫的是如何教眾生覺悟,沒有。只是他提出的方法、提出的辦法,認為這個可以能夠救世,而結果是這個世界愈來愈亂,愈來愈不可收拾。

  這是佛法跟我們中國古時候的思想不相同,譬如以儒家來講,儒家在「學記」裡頭就說得很清楚,「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建立國家領導全國的老百姓,第一要緊的是教學,教學就是覺悟,跟佛法講的是一樣的。不是以軍事為第一,而是以教學為第一;也不是以經濟為第一,是以教學為第一。所以你看看古人這個想法,跟我們現在不一樣,像這些地方都是應當要覺悟的。這個三句都是說如來三業大慈悲的作用。我們歸命佛陀,就要效法佛陀,要完成自己的清淨三業,與諸佛如來三業的大用無二無別,這才是真正的歸命。向下三句是皈依法寶,這個三句皈依法寶,後面一句是皈依僧寶,皈依法寶的三句,第一句是:

  【及彼身體相。】

  『彼』是指前面所講的身口意三業化身,『體相』是指下面法身與報身,法身是體,報身是相,應化身是用,法身是化身的本體。這句的意思,不但我們要歸敬佛的應化身,同時知道應化身的本體是法身,所以法報應三身是不一不異的,法身、報身、應化身,這是三類不一樣,但是又不是兩樣。因此我們的歸命是皈依佛,也必得要皈依法寶。

  【法性真如海。無量功德藏。】

  這句也是說明前面的,法、報身就是『法性真如』,「法性」稱之為真如,法我們可以稱之為一切萬法,我們講十法界依正莊嚴一切法。性就是本性,就是本體,一切萬法的本體。今天在哲學裡面講的本體論,可是哲學家們還沒有找到宇宙萬法的本體。在我們佛法裡稱法性,法性是真,決定不是假的,不是虛妄的。法性是如,如就是永遠沒改變,沒有變化的這個叫如。在有情眾生,佛法裡面叫它作佛性,在無情眾生就稱它作法性。諸位要記住,佛性跟法性是一個性不是兩個性,是一個性,揀別,要拿今天來講,在動物的分上說佛性,在植物、礦物的分上說叫法性,實際上它是一性。因為性體,就是本體是一,因此動、植、礦也是非一非異,就是不一不異,我們從這個地方認識它的真相。『海』這個字是形容詞,廣大無有邊際,是既深又廣,我們常講豎窮三際,橫遍十方,這就是用「海」來表這個意思。同時也比喻佛度化一切眾生,是從法性海中生出無量無邊的功德,無量無邊的功德就含藏在法性真如海中,所以這就有『藏』的意思,「藏」就是含藏。這三句是講的法寶。

  在賢首國師科判裡面,他這個每句都跟我們分了一個小科,所以這個文義非常的明顯。第一句這是講的法寶總標,第二句這是解釋體大,第三句解釋的相大,這是把這個意思用最簡單的文字跟我們點醒、點出來。如果要從一體三寶上來說,福慧具足是佛寶,法性功德是法寶,三業化身是僧寶。近代圓瑛法師他老人家所住的所在,就是他住的寮房叫「三求堂」,他要求三樁事情叫三求堂。你們看到圓瑛法師相片旁邊的對聯,有三求堂的,他求什麼?求福、求慧、求生淨土,這就是老人家的三求。在沒有福報不能利益眾生,所以利益眾生是要有福報。你看福報大的,我們就以講經這個場所來說,那個福報大的人,聽眾都幾千人、幾萬人,福報大的;沒有福報的人講經,就三個、二個在聽,可見得就是說法利生也要看福報,所以沒有福報不能辦事情。如果有福報,沒有智慧,也不能利益眾生,所以說一定要有智慧。福慧兩者都具足才能夠利益眾生,兩者缺一條都是障礙,所以一定要福慧雙修。

  這個福慧修的方法,修慧這是破所知障,修福是要破煩惱障,人沒有煩惱,福報就現前。這是稱性的福慧,不是修得的,是本性裡面具足的,這是真正的福、真正的慧。可見得只要去煩惱、所知,我們的福慧就現前。所以說佛稱之為福慧二足尊,足就是圓滿,滿足,再沒有欠缺,我們稱佛寶,從一體三寶裡面講稱佛寶。法性功德,法性裡面本具的功德,這是法寶,都不是從外面來的。換句話說,只要你見性,你法性現前,無量無邊的功德也同時現前。我們最普通所說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神通,全是我們自性本具的,不是從外來的。如果我們從外面來修,能不能修到?也能修到,修到的不是自己本性的。因此,你所修到的,既能得到就能夠失掉。所以有修神通的,他修得了,修得之後他也會失掉。為什麼失掉?他或者有別的差別因緣也會失掉,喪失。換句話說,凡是用識心所修得的種種智慧、德能是會失掉,有得就有失。

  凡是稱性的沒有得失,一恢復了,永遠不會失去的。不會失去的這是真的,凡是會喪失掉的,那就是假的。因此,一個聰明的人要覺悟,我們現前在世間最寶貴的是光陰,我們要以最寶貴的光陰修真的,不要再幹假的了。光陰一去不回頭,連佛都教我們要愛惜光陰,勇猛精進,何況其餘的人?三業化身,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給我們講得很清楚,成佛證果的人三業自在,那是沒話說,不必講了。我們現前也能學到相似的境界,相似就是雖不是真正證得,但是有幾分相應;換句話說,你就有幾分受用。這些我們都必須要明瞭的,而後自己自然就曉得修學從哪裡下手、從哪裡入門。末後一句,這是講的僧寶,僧寶是:

  【如實修行等。】

  『實』是講的真實,真實是什麼?前面說的一句「法性真如」。可見得我們的修行與法性真如相應,這就是僧寶。不能夠與法性真如相應,我們都稱之為名字僧寶,這有名無實。真實的僧寶是要「如實修行」,我們簡單的講,「如實修行」頂要緊的,心要像佛心。佛的心是什麼?佛的心是覺心。第一句說「最勝業遍知」,沒有迷惑的,在一切萬法裡面他不迷,這個心就是佛心。一切境界裡面迷惑顛倒,這就不是佛心了。什麼叫做迷,什麼叫做不迷,就是覺與迷之分,這部論裡面就是要討論這個問題。我們六根在一切六塵境界裡面,起心動念就是迷,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是覺,這個說的真是簡單明瞭。

  要如實修行,佛在《金剛經》裡面告訴我們,「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就是如實修行。六根對六塵境界一切明瞭,不取不捨,如如不動,這個心是覺心,這個心是真心。才有分別就迷惑顛倒,諸位要能明白這個意思,你就曉得怎麼樣學佛,你就曉得怎麼樣真修。我們眼見色為色所迷,心動了,就為色所迷;耳聞聲,在音聲裡頭起了分別,就為聲所迷。我在這裡念《大乘起信論》,你就想想《大乘起信論》這什麼意思,這個意思很不錯,你就被《大乘起信論》迷了。所以我前一個鐘點跟諸位講,聽而無聽,無聽而聽是覺,聽而有聽這是迷。我們什麼時候能夠做到聽而無聽,無聽而聽;見而無見,無見而見。這個時候才是如實修行者,如真實。

  真實還有一個定義,這個佛法裡頭常講的真與妄,凡是會變的就是虛妄的,不變的就是真實的。譬如我們眼見色,心起來了,動念了,動這個念問問是不是有生有滅的?既然有生有滅的,這就是假的,不是真的。為什麼?真的是不生不滅。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有取有捨這是假的,無取無捨是真的,那是常住的,沒有變化的。所以交光大師在《楞嚴正脈》裡面一再的教給我們,「捨識用根」,為什麼?根性是不生滅的。他教我們用見性去見一切色,用聞性去聞一切音聲,用六根的根性去對六塵境界。如果要是會用了,《大乘起信論》就不要講了,全都會了。因為《大乘起信論》所講的不外乎這個道理,你就都會了。實在說我們有沒有捨了六根的根性?沒有。六根的根性是常住,是真的不生不滅的,我們一天用到晚,一年用到頭,從來也沒有說一剎那時間斷滅過,沒有,無始劫來從來就沒有斷過,天天用它,但是不曉得它。

  識從哪裡來的?識是依真性變現出來的。好像影子,影子從哪裡來的?影子從我們身體來的,身是真的,影子是假的。我們身在燈光之下有影子,燈光沒有了,影子就沒有了,影子是有生有滅的,是暫時的,不是常住的。這個妄心也是如此,它是生滅心,它不是常住真心。我們六根根性是常住的,你看《楞嚴經》裡面好長的經文,來辯論這個問題,「十番顯見」,說明我們這個見性是常住真心。真心前面起的這個影子就是眼識,五俱起意識,這是真心的影子,是真心的障礙。如果我們覺悟不用這些影子,直接用真心,這就叫捨識用根。眼見一切色法是平等的、是清淨的、是一味的,無差別的,這也稱作無分別智,這是真智慧。

  經論裡頭說得這麼明白、說得這麼清楚,我們為什麼不會用?為什麼六根接觸六塵還要用意識,還要用八識五十一心所?這是自己找來的無邊煩惱,這是不如實修行。如實修行這個才叫僧寶,如實修行的人這一生哪裡會不成就!說煩惱斷不掉,智慧不能現前,決定沒有這個道理。無始劫的煩惱可以斷掉,本性的智慧能現前,問題就是什麼?我們用功沒得法,那就是我們不如實修行,所以才落到今天這個地步。如實修行的人決定不是,哪怕他業障再深重,障礙再多,他要能如實修行也會在很短的期限之內,大徹大悟、大開圓解這是必然的。古德有個比喻,好比是千年暗室是一燈能破,千年暗室就比喻無明業障的深重,可是怎樣?一覺全都消除了。如實就是覺,如實,這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念佛人,祖師常常提倡的「老實念佛」,老實就是如實的意思,決定成就。不如實也就是不老實,不老實的人用心意識,根塵相接觸的時候他用煩惱,他不用菩提。稱自己心意了,就生歡喜心,歡喜是煩惱;不順自己意思了,生瞋恚心,瞋恚也是煩惱。七情五欲都叫做煩惱;換句話說,動了心就叫煩惱。為什麼要在境界相上動心?那個境界又不是真的,十法界依正莊嚴是自己心性變現之物,不是外面來的。統是自心變現的,有什麼取捨?所以這一句這五個字,我們不能夠含糊籠統的就把它念過去就算了,不可以的。

  歸敬偈裡面真正明白這個意思,我們就學了不少,歸敬三寶就是前面這兩首。下面這一首是講歸敬的意思,為什麼要歸敬?菩薩造論,心地跟如來一樣的慈悲,一切的示現都為了後世眾生著想;換句話說,要為後世的眾生做個良好的模範。縱然是等覺菩薩要講經說法,也得要依三寶。這個三寶意思當然很深,跡象上講,要依佛的經論,要依如來所說的為依據,無論自己怎樣的發揮,都不離開如來所說的宗旨。這就是給我們做的模範,我們初學的人怎麼可以離經隨便信口開河?這是給我們立定一個榜樣。其次的深意就是依自性三寶,佛一切的言教是從真如本性流露出來的,菩薩也是從真如本性流露出來,唯有從真如流露出來的,才是真正的佛法,這個才是覺悟之法。所以特別聲明歸敬造論的意思。

  【為欲令眾生。除疑捨邪執。起大乘正信。佛種不斷故。】

  這個四句意思很明顯,造論、說法、示現所為的是為了一切眾生,為了那一切沒有覺悟的眾生,他還有疑,他還有邪見,他還有執著,是為了這些人。因為對於自性、對於三寶有疑惑的人,心裡面還有種種見解的人,在有見解就是邪見。你看《般若經》裡面講的「般若無知」,它起作用的時候「無所不知」。我們是邪見之人,我們有知,我們知道的不少,可是有所不知,這不行,因為有邪見必定就有執著。佛執著沒有了,人我執沒有了,法我執沒有了,他為什麼沒有執著?因為他在一切法裡頭沒有見解就沒有執著。他心是清淨的,心是定的,在一切法裡頭,他不動。所以你有疑,有疑是無明,有邪見、有執著這就是罪業,這樣的人在大乘法裡面,當然不能夠建立信心,不能起信。這句話我們要多想想,想想自己在大乘法裡面有沒有起信?恐怕像古人所說的,永遠都是覺今是而昨非,今天不錯,昨天還是錯了;到明天,今天還是錯了的。那真正進步的人、勇猛精進的人確實如此。

  可是大乘正信是有個標準的,這個標準正像《金剛經》所說的,「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那就不是的了;換句話說,四相也破了。四相怎麼破?對於四相的真實相明白,沒有疑惑了,不起邪見,不生執著,這四相空了。這個時候在圓教裡面,是初住菩薩的地位,叫見道位,就是大乘這個道理你見到了,這個地位就叫「大乘起信」。所以不要看到起信,這是入門的,不錯,是大乘入門,不是普通入門。好像是初入學,一年級的課程,但是這是大學課程,不是小學課程,它是有相當水準的。『起大乘正信』,「起」是講發起、生起,在大乘法裡面要生起「正信」。馬鳴菩薩造論目的在此地,我們自己的修學目的也在此地。菩薩教我們,我們今天來學習,菩薩的意思跟我們的意思一樣,菩薩的目的跟我們的目的是一樣的,這才能稱之為機感相應,師資道成。這個教學就有成就了,必定有很好的成績可觀。

  末後一句,『佛種不斷故』,這句是講的利益,是講「成益意」。每個學佛的同修都發大願,要續佛慧命,如果對於理事都搞不清楚,這個續佛慧命是一句空頭的口號,只是在那裡喊喊而已。怎麼個續法?從什麼地方去續起?諸位一定要曉得,從自己本身續起。我們要想叫佛種不斷,首先要叫自己的佛種不斷,佛種是什麼?佛種是覺心。我們在一切境界裡面不迷、不惑、不顛倒,這就是「佛種不斷」。一切境界裡頭迷失、顛倒,這佛種就斷了。這個四句偈將菩薩的心意表白得清清楚楚。

  我在這裡特別提醒諸位一句,沒有為名聞利養,是為了一切眾生起信,佛種不斷。絕沒有說除此之外,還要為我自己的名聞利養,沒有這個意思。這點我們也不要小看,我們現前所謂自行化他,能不能像菩薩這樣的純潔,這樣的單純,除了利益眾生之外,沒有附帶任何條件。如果說我們今天講個經、作個論,首先就要提出條件,於我自己要有利益。縱然是作了一本書,都在外面流通了,後頭還要印一個「版權所有,不准翻印」,馬鳴菩薩這個地方沒有說它版權所有,不准翻印。如果有這幾個字樣,那就不是菩薩。菩薩為了利益眾生,那翻印得愈多愈好,你看這點就不相同。佛菩薩教誡人絕對不會談報酬的,你對我要恭敬,你對我要供養,你供養得多,我就多教你一點;你供養得少,我就少教一點,你們看看,歸敬偈裡頭有沒有這個意思?

  所以諸位要問學佛要從哪裡學起?要從這裡學起,這是入門。無論什麼人他做利益眾生的事情,一個學佛的人都生歡喜心,都是恭敬讚歎他,決定不會有障礙,不會有毀謗嫉妒。還有這個心,這就是魔障礙了自己的心性,什麼是魔?嫉妒是魔,瞋恨是魔,障礙是魔,這些魔蒙蔽了自己。《八大人覺經》大家念過,五陰是魔,煩惱是魔,煩惱魔障礙了你自己的心性。所以那個魔不是從外來的,是從你自己裡面生出來,是你八識五十一個心所裡面生出來的,那是魔境。連八識本身也是魔,五陰裡面就有,色受想行識這就是魔。我們遠離魔境,頭一個就是不要讓煩惱障蔽了自己的清淨光明,不要叫煩惱障蔽了自己無量的功德藏。所以馬鳴菩薩是為了要一切眾生除疑障、去邪見、破執著、起信,紹隆佛種,才造這部論,除此之外,沒有任何自己自私的意思。本論的序分就是這三首偈,向下這就是論文了。賢首大師判入正宗分,科判很明瞭,所以我們為了要趕進度只說大意,這個細科諸位自己去看。

  【論曰。有法能起摩訶衍信根。是故應說。】

  『論曰』就是菩薩自己造論,這自說自話的。頭兩個字這個味道就深長了,『有法』,不是沒有法,「有法」這個法就是方法,有方法、有辦法,什麼方法、什麼辦法?『能起摩訶衍信根』。「摩訶衍」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大乘,要完全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有法能起大乘信根。『是故應說』,因為這個緣故應該要說明,如果沒有法子,那就不必說,說了也是枉然,有法子。這個地方特別要注意的,第一個是「有法」,第二個是「信根」。我們在《彌陀疏鈔》裡面剛剛講過五根、五力,五根、五力裡面第一個就是信根,信要有根才能起作用。信雖然是有,沒根,那個沒有根的信,這個信是靠不住的。所以我們特別要看重的就是信要有根,信有根它就堅固,它就不會變更;凡是會變的,這個信沒有根。信要有根了,跟諸位說,任何一法你都會有圓滿的成就。

  凡是一切法你去做不能成就的;換句話說,你要找那個不能成就的因素,第一個因素就是你沒有信心。因為沒有信心,所以你才一事無成,世出世間法都是如此。我們現在為什麼不能開悟?對自己的開悟沒信心,總以為說對自己業障煩惱深重很有信心。我的業障深重,我的煩惱深重,因為你對這個有信心,你的業障煩惱永遠就重下去了。對於我種菩提開悟,往生極樂世界沒有信心、沒有把握,那就永遠搖頭,一直就搖下去了,那當然不會有成就;換句話說,教你成佛作祖你懷疑。教你曉得一切罪業將來輪迴生死墮三惡道你不懷疑,很有信心不懷疑,這個辦法問題重了。

  馬鳴菩薩就是對我們這些人說的,告訴我們,有方法、有辦法教我們在大乘法裡面建立信根。曉得我們決定相信,煩惱可以斷,生死可以了,你在這個地方建立了信心,煩惱生死確實可斷可了,菩提可以成,沒有疑問了。話說得很簡單,這個裡面有許多複雜的問題,這些問題要不能夠一樁一樁的把它解開。你這個疑根斷不掉;換句話說,大乘信根無從生起。菩薩也就是為了要教一切眾生,生起大乘清淨信心,斷除一切眾生無明煩惱、邪見、執著,依據一切大乘了義的經典開示我們,有方法能教我們生起大乘信根。基於這個理由,菩薩應當說法,應當把這個方法告訴我們,不應該隱瞞,要明白的告訴我們,這就應說。下面講了:

  【說有五分。】

  『五分』就是五條綱領,我們在章法結構裡面講,可以說有五章。

  【云何為五。一者。因緣分。】

  要敘說這個『因緣』。

  【二者。立義分。】

  『義』就是義理。建立義理,把佛法的義理大綱,先給我們提示出來,提示出來之後再詳加解釋。第三是:

  【解釋分。】

  上等根性的人在「立義分」裡面這個立一建立,他就大徹大悟了。中等以下的人必須要詳細解釋之後,自己才能恍然大悟。悟後要起修,所以第四是:

  【修行信心分。】

  你們特別看到這個地方,『修行信心』,這都是非常重要關鍵的所在。我們現在修行在修什麼?要說盲修瞎練,我們還不服氣,聽到人家說盲修瞎練,立刻就起煩惱,修什麼?佛法一開頭就是修信心,你看看在五十一個位次上,前面第一個十信位修什麼?修信心,首先修信心。十住位修直心,直心才能住,常住不變;十行位修深心;十迴向位修大悲心,這是菩提心,直心、深心、大悲心。這前面是十信修的信心,然後這才登地。所以說我們修什麼?連修什麼都不曉得。縱然是念佛,跟諸位說還是修的信心,這《阿彌陀經》裡面講的,信願行三資糧,三資糧信在第一。念佛念了多少年,連個消息都沒有,為什麼會是這樣?第一個沒有信心。沒有信、也沒有願,信與願都沒有了,諸位想想還有什麼行?那個願,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我們願要跟阿彌陀佛的願不一樣,志不同,道不合,到那個地方去天天跟阿彌陀佛吵架了,怎麼能相處?一定要志同道合。那四十八願我們有幾願?

  再把它歸納一點,四弘誓願這最普通的,四弘誓願裡面我們有哪一條?「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有沒有度眾生的心?見到眾生就生氣、就生煩惱,這還能度他嗎?就遠離了,捨棄了他,可見得這一願沒有。這一願沒有了,後頭三個都沒有了,為什麼?自己煩惱不能斷,煩惱天天增長。法門也不願意學,也不曉得怎麼學法,所以統統都沒有了。信也沒有,願也沒有,行也是似是而非,這怎麼能有消息?怎麼能往生?所以諸位學佛要幹真的,這個事情不能幹假的,要如實修行,實實在在的幹。所以你看看這個地方,這是大乘的開頭,首先是修行信心。修行信心也是相當一個長的時間,不是短時間。不是說我一發心,我現在信了,信了就好,到了明天又退了心,又不信了。所以這個信心是要修的,這是講修行,解以後修行。修行的重心是在信心,與這個論的題目完全相符合,起信。末後這就是流通這一分:

  【五者。勸修利益分。】

  說明修學的功德利益,不肯修學那是無量無邊的損失。這個五種等於說後面的五章題目,也就是綱領說出來了,下面就是依照這個順序來給我們解釋。論的體裁是採取問答式的,不一定真有個人來問馬鳴菩薩,這是假設問答這種體裁,來做研究討論。底下就是第一章:

  【初說因緣分。】

  『初』就是第一,按照這個順序這是第一,解釋『因緣』這一分。這個『分』也可以當作部分講,全論一共分為五個部分,它的體系、組織非常的嚴整。

  【問曰。有何因緣而造此論。】

  佛常說萬法因緣生,不會說無緣無故而生起一法的。因此,佛菩薩說法必定有因緣,首先要把這個『因緣』說明,也就是全部的旨趣都含在「因緣」之中。

  【答曰。是因緣有八種。】

  這是首先把數目舉出來,說明這個造論解說有多方面的理由,不是一個、兩個,是有很多的理由,一共『有八種』。

  【云何為八。】

  下面這是一條一條的來給我們說了。這個八種因緣裡面,第一條是總因緣,後面七條是別因緣。總因緣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說法利生共同的,也就說這是一個根本的因緣。

  【一者。因緣總相。所謂為令眾生離一切苦。得究竟樂。非求世間名利恭敬故。】

  這句剛才講了,十方諸佛、歷代的祖師大德、一切善知識,他們自己修學成就之後,利益眾生總不外乎這個因緣,是為了教一切眾生離苦得樂,而且是『離一切苦』,得的是『究竟樂』。苦無量無邊,不是叫我們離個一樁、兩樁局部的苦,不是的,是叫我們「離一切苦」。說到這個問題,我們在世間常說到的三苦、八苦,世人八苦是最為顯著,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熾盛(是講煩惱),無量無邊的煩惱,這是苦。這些苦離了之後再還有壞苦,還有行苦,三界統統捨離了,超越三界了,超越三界還有界外的見思、無明、變易生死之苦,一直到等覺菩薩,還有最後一分生相無明。一定要到成佛了,而且告訴諸位,圓教的佛,那個別教、通教那都不行,到圓教的佛才是「離一切苦,得究竟樂」。

  換句話說,這種悲心大願,我們沒有辦法讚歎。諸佛菩薩希望我們什麼?希望我們成佛,我們作了等覺菩薩,他那個心還不甘,認為你還有一分苦沒有離掉,還沒有能得究竟樂。這個心從哪裡生的?這個心是菩提心裡面的大悲心,菩提心是我們的真心,真如本性。可見得這是真如本性裡面本具之法。王陽明先生所說的,是我們自家的「良知良能」,他是個學佛的人,他要不學佛,這樣的話他也說不出來。他講的知行合一,就是佛家的行解相應,他變了變名詞而已,就是行解相應。

  末後這一句,這是馬鳴菩薩他自己加的,因為前面這句是一切經典裡面都有,他特別在此地註明,『非求世間名利恭敬故』;換句話說,絕不是為了貪圖名聞利養。我們今天這個修學,可以說最嚴重、最大的傷害、障礙就是名聞利養。名聞利養的心要不能夠斷掉,別說是大乘你無門可入,小乘法裡頭你也不得其門而入,沒有辦法的。所以我們講得要真正的修學下手處,就是要捨離名聞利養,不再貪名,不再貪利,絕沒有這個心求人恭敬。別人恭敬我就歡喜,別人對我不敬,我心裡就不高興,要有這個心這障道,障礙自己開悟,障礙自己修行證果。這一點希望真正發心,想在這一生成就的人要注意。你不願意這一生成就,你還覺得世間名聞利養還不錯、還很可愛,你還要貪愛它,那就沒有法子了,這個東西只能夠要一頭,說是名聞利養、大乘佛法我兼而得之,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你要想大乘清淨信心建立,就要捨世間的名聞利養。不捨名聞利養;換句話說,佛法就捨棄掉了。

  剛才我說得很明白了,不但是修證你談不上,就是你在這裡聽,不要說我來講,我的講不好。諸佛菩薩來講也是枉然,你也聽不懂,也聽不進去,這個話是真的,千真萬確的。剛才我跟諸位說過,你們每個人過去都親近無量無邊的佛菩薩,佛菩薩都曾經給你們說法,你們到今天還當生死凡夫。可見得這佛菩薩給你們講了還是沒聽懂,聽懂了之後不能照做,不能照做等於沒聽懂,所以才落得今天這個樣子。我們今天是真正覺悟了,就是要覺悟名聞利養障道,名聞利養把我們害慘了,今天總算是明白了,把它從根本捨離,這是覺悟了,這是開始覺。要是還不能捨離,你還是不覺,這個《大乘起信論》念上一萬遍,那個信還是起不來,還是不信,所以要曉得除障礙。好了下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