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集)  1983/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8-004-0002

  請看下冊七百九十八面第五行。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在前面給諸位介紹過經題,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是品題。大義法師在註子裡面註解得很詳細,我們讀這一段註解,首先說明菩薩得名的由來,為什麼他叫觀世音菩薩。

  「《悲華經》云,過去散提嵐界,善持劫中,時有佛,名曰寶藏,有轉輪王,名無量淨。第一太子,三月供佛齋僧,發菩提心,若有眾生,受三途等苦惱,凡能念我稱我名字,為我天眼天耳聞見,不免苦者,我終不成菩提。寶藏佛云,汝觀一切眾生欲斷眾苦,故今字汝,為觀世音。」這是說明菩薩得名的來由,可見得,得名確實與菩薩成就之後大慈大悲的願力完全相應。這一段文裡面,都是敘說菩薩在過去世中因地的本事,最重要的,我們在這裡看到發菩提心。後面這個願就是四弘誓願,所謂「眾生無邊誓願度」,發的是這個願。

  菩提心是我們修學的根本,佛在大經上常常教我們,不發菩提心,或者是忘失菩提心,菩提心我們發了,發了怎麼樣?發了忘掉了,這種情形可以說太多太多了,把菩提心忘掉了。菩提心是覺心,我們在境界裡面一念迷,菩提心就忘掉了。忘失菩提心,修一切善法,皆為魔所攝持,你們想想這個東西嚴重不嚴重?所以講到學佛,真難!有幾個人心是安住在佛道上、安住在菩薩道上?如果我們把心真正安住在菩薩道上,就是說不失菩提心,給諸位說,修行證果也只不過是三、五年間之事,這是一點都不假的。為什麼不能成就?就是心不在道,時時忘失菩提心。

  對於菩提心,我們在此地也得要做個簡單的介紹。因為我們這個講堂,不僅僅是諸位在此地聽經,你們看到我們現場錄影,這個錄影帶馬上就要寄到國外去,在國外流通得很廣。所以我們會想像到,許許多多人要看這個錄影帶。

  我們再看底下一段經文。「楞嚴」,這是引用《楞嚴經》上說的,「菩薩自陳云」,這就是《楞嚴經》上「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在第六卷,《楞嚴經》的第六卷,「由我供養觀音如來,蒙彼如來,授我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成就三十二應,十四無畏,四不思議。彼佛如來,歎我善得圓通法門,於大會中,授記我為觀世音號」。這是說明菩薩得名第二個因緣。是由於他供養、親近觀世音佛,與觀世音佛同願同行,蒙佛授記,他叫觀世音菩薩。這段經文在圓瑛法師講義第八百七十九頁,如果諸位有圓瑛法師的講義,可以參考。大義法師註解「普門品」,引用《楞嚴經》的文很多,所以我們在黑板上將《楞嚴經》一段重要的經文特地寫出來,供給諸位做參考。下面這些話都是觀世音菩薩自己說的。

  「世尊」,這是佛問圓通,觀世音菩薩對答釋迦牟尼佛,稱本師釋迦牟尼佛為世尊,「憶念我昔」,回想我在過去生中,這不是過去多少年、多少月,是在過去生中「無數恆河沙劫」。菩薩記憶力太好了,我們過去一個月、兩個月的事情都想不出來,他知道前生的事情,不但知道前生,知道無數劫前生的事情。我們想不想知道?當然很想。能不能知道?給諸位說能。如果你要會用觀世音菩薩這個修行的方法,你依照這個方法修,我剛才說過了,不要幾年就成功了。但是決定不能忘失菩提心,這是關鍵的所在,要念念不忘,決定有成就。一天二十四個小時,菩提心才現幾個剎那、幾秒鐘,那有什麼用處?沒有用處。甚至於,不學佛的人不談,我們講真正已經出了家,天天在受持聖號、受持經典,一天當中能有幾秒鐘發菩提心?我們不要論一分鐘,我們就問,你曾經有幾秒鐘你這個心是菩提心?那我們談什麼成就?念念都是迷而不覺、邪而不正、染而不淨。這個修法,我看再修無量阿僧祇劫之後,我們還是現前這個樣子,不會有進步的,這是我們要認真警覺的。我們把經文念下去。「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就是他親近的這一尊佛,「我於彼佛發菩提心」。你看看,在此地又看到人家發菩提心,剛才在《悲華經》裡面我們念的這段經文上,第一句也是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經文到這裡是一段。

  首先,我們要跟諸位談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發心。在前面,我們在經題裡面講到「法」這個字,「法」是世出世間無量無邊的法門,把它歸納起來不外乎三大綱領,就是眾生法、佛法、心法。我們不必再重複的講。最重要的就是心法,心是一切萬法的本體,一切大乘了義經典全都是說的心法。悟心法,這個心法就叫佛法,迷了心法,那個心法就叫眾生法。三法原本就是一法。菩提心就是這個心覺悟,換句話說,就是佛法,菩提心就是佛心,這是修行證果的因地心。學佛的同修都聽說過,古人給我們講,「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我們無量劫修行到今天,現在得的是這個果報,什麼道理?應該懂得了,那就是因地不真,我們常常把菩提心給忘掉了。

  菩提心在大經裡面,像《大乘起信論》裡面所講的,第一個是直心,第二個是深心,第三個是大悲心。其實這個三心也是一心,以直心為本體,深心是自受用,就是自己的享受,大悲心是他享受,他受用,就是我們待人的心。我們對待別人,對人、對事、對物是要用大悲心,對自己是要用深心。註子裡面註得很多,怕諸位愈看愈迷惑、愈看愈看不懂,我用最簡單的話來說,直心就是平等心。我們想一想我們有沒有?我們在一切境界裡面,幾時平等過?都是不平。總是我比別人強一點,總是那些人都不如我,這是凡夫心,是分別、執著、妄想,那是迷,不是悟。覺悟了,萬法平等。

  我們前面也說過,佛與大菩薩境界當中是「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唯有直心才能夠證得這個境界,才能入這個境界,才能夠安住在這個境界當中。這是我們的真心,是我們的本心,本心本來是平等的,無有高下,我們失掉了。佛勸我們要發,但是剛剛第一剎那發了,第二剎那就不平等,就失掉了。菩提心是以這個為基礎,如果沒有直心,深心跟大悲心都沒有。諸位不要以為他雖然是對人不平等,但是他那個人還很慈悲。諸位要曉得那個慈悲是愛緣慈、眾生緣慈,不是大乘佛法裡面講的大慈悲心,因為大乘佛法的大慈悲心是從直心裡面生的。或者說深心,我們也很清淨,小乘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也相當清淨,見思煩惱都斷盡了,那難道不是深心嗎?給諸位說,不是。聲聞、緣覺根本沒有菩提心,所以在楞嚴會上說他們是外道,阿羅漢跟辟支佛都是外道。這個外道叫門裡外,佛門裡面的外道,不是佛教之外的,是佛教裡面的外道。為什麼叫他外道?他沒有發菩提心;沒有發菩提心還是心外求法,所以叫外道。可見得問題關鍵就在菩提心,我們要特別重視它,不是說天天念過就算了。我們無量劫以來,哪一生哪一世不念?念了有什麼用?從來就沒有認真發過。

  深心就是清淨心。所以我們自己受用,自己享受,享受什麼?心地清淨,這是最高的享受。無論在什麼境界當中,如果心清淨,這是一味的享受,這就叫正定,這種享受叫正受。這個享受,對一切境界來講就是一真法界。在天堂,你沒有樂受,你心清淨,如果你有樂,你心不清淨,失掉清淨了;在地獄裡面,你覺得有苦,那你心不清淨。如果是清淨心,在天堂跟地獄是平等的享受,他都不接受,這叫真正的享受。所以佛法裡面講三昧,你看前面華德菩薩,末後這句經文裡講,「華德菩薩得法華三昧」,三昧就是正受。我們現在所受的都不正常,喜怒哀樂愛惡欲,這七情五欲的享受不正常,那是凡夫的享受,虛妄不實的享受,不是正常的,不是真正的享受。幾個人能懂得這個境界?幾個人能夠認得這個好處?這是直心所起的作用。

  所以你心平等,你的享受,自己享受一定是清淨,對待別人,待人待物待事必定是大慈大悲。所謂是「無緣大慈」,無緣是無條件的,「同體大悲」,同體的意思,經題裡頭看出來了,一切萬法都是一心所變現的,它怎麼不同體?《華嚴》裡頭說得好,「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那是哪個心?就是自己的真心。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自己一心變現出來的境界,如果你不迷,這一切境界都是佛境界;你要迷了,才有十法界,才有無量無邊的法界。這是菩提心最簡單的解釋。

  不發心沒法子修,不發心,佛菩薩不能教你;換句話說,佛菩薩想教你,你程度不夠,你的條件沒有具足。譬如我口渴了,我想問人家要一杯好茶,不但解渴,而且還可以享受一番,可是我們自己連個茶杯都沒有。人家有,怎麼辦?沒有法子給你,至少你自己要帶一個茶杯。所以佛法講法器,你自己要具備法器的條件,什麼條件?就是發菩提心。真發菩提心,諸佛菩薩常常就來找你,為什麼?你夠資格了,你可以學大乘佛法了,而且你這一生當中必定成就,諸佛菩薩哪有不歡喜的道理!生生世世勸你,你都沒有真發心,都沒有真回頭,這一下真發心、真回頭了,你們想想諸佛菩薩多高興!所以你不要以為我都遇不到佛、遇不到菩薩,沒有這麼好的因緣;佛菩薩時時刻刻環繞著你、照顧著你,幾時你回心轉意,他就現身了。你要是還是念念都是迷惑顛倒,他現身也沒有用處。不但沒有好處,還有壞處,為什麼?增長你的邪見,增長你造罪業的機會。諸位能夠從這個地方體會得到,才曉得佛菩薩真正慈悲。

  底下一段這就講到供養,供養我們後面會講到。供養有兩種,一種是身供養,我們親近、承事,就是替他服務,這是一種供養。第二種是最重要的,發心供養,就是發菩提心,依教奉行,這叫真供養。你看《華嚴經》裡面講,讚歎供養的功德,那真是「唯佛與佛方能究竟」。《華嚴經》裡面有一品專門讚歎發菩提心的,叫「初發心功德品」,這個經我們過去講過。有了因地心,佛菩薩來照顧你,就一定教給你修行的方法。講到修行方法,這就是修三慧。「教我」,這是觀音菩薩說的,古觀音佛教他,「從聞思修入三摩地」。我們初學的人,往往就把聞思修三個字錯解了。聞,是不是我在這裡跟諸位講,你們在那裡聽,這就叫聞?一面聽一面在那裡想,想這個道理,是不是叫思?給諸位說,那你就全都錯了,你在那裡打妄想。

  聞慧,這個三慧難得,為什麼難得?因為你沒有菩提心。沒有菩提心,只給你講什麼?講戒定慧,講三學,你可以修學的,我們初學的人可以修學;三慧沒有資格。你想想看,聞思修叫三慧,我們連定都沒有,哪來的慧?這個定不是普通的定,連聲聞緣覺的定都不行,是菩薩所修的大定,定當中開慧。其實,小乘人到四果羅漢,九次第定成就了,可惜的是他住在定中,他不願意把定的境界捨棄,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他果然發心不住定境,再要向上提升,這就叫發菩提心。所以說回小向大,這個時候他有慧,往上一提升就是慧,而這個慧裡面佛菩薩一定來教他,這個慧裡頭有聞慧、有思慧、有修慧。可見得慧的層次,我們講樓房,那是第三層,第一層是學戒,第二層是修定,第三層是開慧,而後才有聞慧、思慧、修慧。這是一種修學的綱領,是大乘佛法裡面修學的總綱領。小乘修學的總綱領是三學,戒定慧,大乘修學的總綱領就是聞思修。小乘的目標是證得偏真涅槃,大乘的目標是入三摩地。三摩地是什麼?在《楞嚴經》裡面講就是楞嚴大定,在我們念佛法門裡面來講,就是理一心不亂。名稱不一樣,它是一樁事情,在每一個法門裡頭說的名稱不相同,同樣一個境界。

  觀音菩薩在楞嚴會上所示現的,這是講他過去,他依照觀音佛教給他這個方法、這個綱領修學,證得楞嚴大定。在菩薩地位上,《法華》與《華嚴》都是圓教,他是在什麼位次的菩薩?《楞嚴經》裡面所說的,他是初入三摩地,換句話說,他是圓教初住菩薩。在《華嚴經》裡面我們所看到的,那就不是初住,境界已經提升了。在「普門品」裡面所看到的,菩薩沒說他的修行,只說他度眾生的大願大用,當然他已經成就了,他自己要沒有成就,怎麼能夠從體起用?說他自己已經入三摩地,從聞思修入三摩地了,他還沒能教化眾生,還沒能發揮他的作用,他證入的境界還淺;如果說他普度眾生了,那他證的位次必定甚深甚深。所以這三經合看,才能對於觀世音菩薩有真正的了解、有相當的認識,才能夠建立我們自己的信心,如何跟觀世音菩薩打打交道。所以,對於教理絕不能夠疏忽,一定要認真去研究。

  既然講到聞慧,聞是什麼?是講耳根當中的聞性,是以聞性聞如如之理,也就講的是真理。這個方法立刻就起始覺的妙智,像《起信論》裡面給我們講本覺、始覺。這個始覺,跟諸位說是正覺,就是經上常常念到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成中國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這個始覺之現前,就是正等正覺開始顯現出來了。聞是說這個意思。

  什麼叫思慧?思慧就是你正覺的觀察,絕對不是意識心。交光大師在《楞嚴正脈》裡面,教導我們捨識用根,識是什麼?心意識。禪家參禪叫離心意識參,禪家那個手段多半是從意根,就是意根的根性,也有用都攝六根,用這個方法。觀音菩薩他是從聞性上下手。凡是用六根根性必定成就,你要用六識,用意識、用末那識,那就糟糕了,不管你修的哪個法門,都叫凡夫行,眾生法,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這是我們要記住的。

  用凡夫心,就是用心意識,只有一個辦法還有救藥,那就是念佛法門,帶業往生。所以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因為所有大小乘經論都沒有這個說法,哪有帶業的?只有這個法門。但是這個法門也要把理路搞清楚,不要自己誤會了。為什麼?我們在過去生中跟菩薩一樣,他修了無量劫,我們也修了無量劫,他已經成佛了,我們還在當生死凡夫。原因在哪裡?他曾經回頭過,我們是從來沒有回過頭。不但沒有回過頭,我們就是念佛也沒有念好,也是盲修瞎練,生生世世都盲修瞎練。如果你要是不盲修瞎練,你早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尊稱你為諸上善人了,你已經成了大菩薩,你怎麼還會跟我們坐在一起?可見得你那個佛沒念得好,就是說,功夫成片都沒有念到,沒能夠往生。這一生我們又遇到佛法,假如還是盲修瞎練一通,這一生又空過了,像過去生中一樣。來生的境遇可能還不如今生,這個事情麻煩大了,所以不認真怎麼行?

  要認真,先要把理論搞通,我們費這麼多的時間、費這麼多的精神來研討《彌陀經疏鈔》,目的何在?無非是想把這個道理、方法、境界搞清楚,我們這一生決定往生,不要空過了。《疏鈔》講一遍四年,我們現在這個錄音帶,一次錄一個卡式錄音帶一個半小時,現在這個帶子已經有三百二十五個了,經還沒講完。所以要曉得我們目標之所在。可見得這個念佛法門也不是想像那麼樣容易,說它是易行道、說它容易,是比其他一切法門容易,那是真的,一點都不假。為什麼?其他的法門要成就,必定是戒定慧、聞思修、入三摩地,你必走這個路子,八萬四千法門都是不能違背這個原則的,這裡頭沒有帶業的。這個路入三摩地,剛才講了,就是理一心不亂。淨土之易,易在哪裡?易有帶業往生,有凡聖同居土。前面也跟諸位說過,那得要有觀照的功夫,佛號念得才能得力。

  說到我們,觀音菩薩有求必應,念觀音菩薩聖號,也要念到一心不亂。那個一心不亂,跟《彌陀經》裡面講的是一樣的,有事一心、有理一心、有功夫成片。與菩薩感應道交、有求必應,最低限度要念到功夫成片,到這個時候有求必應了。那我們要問了,你求什麼?到這個時候,你有資格跟他交上朋友、打上交道,「觀音菩薩,我現在有一點事情麻煩你,你得幫助幫助我」,他一定答應。這個時候你要是求世間的功名富貴、名聞利養,行,都求得到,他都會幫助你。那就太小兒科了!求什麼?求成佛、求成菩薩,不求則已,要求求大的,不求小的。諸位果然在這個地方要明白這個道理,信心啟發了,你這一次觀音佛七就沒有白打了。對你這一生的修行,這是個關鍵的時刻,應當要好好的把握住。所以思慧簡單的說就是正知正見,正等正覺是正知正見,也是《法華經》裡面所講的佛之知見。

  參禪要離心意識,教下也要離心意識,不離心意識不能夠大開圓解。念佛也要離心意識,不離心意識不能得理一心不亂,但是可以得事一心、可以功夫成片,所以念佛好就好在這裡。禪與教如果不離心意識不能了生死,沒有辦法超越輪迴。由此可知這個法門的殊勝。我在美國講經,我不投其所好,他們喜歡禪、喜歡密,我禪的東西也講了不少,密的東西拿來我也能冒充行家,我不講,我專講淨土法門。為什麼?去一次機緣不容易,不去則已,去就說真實法。有沒有人接受?有很多人接受,原來學禪、學密的,聽了我講幾次,他們的心都動搖了,都要修淨土了,你看這是好現象。可見得真實法必定有人接受,有諸佛菩薩冥冥當中加持。

  什麼叫修慧?修慧就是這個地方所講的,「聞熏聞修」。菩薩在《楞嚴》上,聞熏聞修上還加了個幻字,「授我如幻」。幻這一字就是三輪體空,這非常重要,要「即相離相」,決定不能住相。為什麼?一有住著,那就不叫反聞、不叫做內照,心又跑到外面境界上去了。這個功夫非常的細密,念念要回光返照。《楞嚴》上講的,「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所以你要懂得反聞,這是功夫的訣竅。可是剛才說過了,那個條件是在菩提心,你沒有菩提心,反個什麼聞?反過頭來還是妄想分別執著;你往外攀緣是妄想分別執著,往裡面攀緣還是妄想分別執著。所以歸根結柢菩提心太重要了!菩提心是真心,不是妄心,真心是平等心,離一切相,即一切法,要在這個裡面去修。

  修慧所生的功德不可思議,那就是智慧現前;智慧現前,對內就是《楞嚴經》講的解六結、破三空,這樣自己才能夠證得楞嚴大定,才能夠入三摩地。所謂三摩地就是定慧一體。六祖大師,你看在《壇經》裡面給我們講的坐禪、修定,他那個坐禪咱們得要搞清楚,那個坐禪不是在那裡盤腿打坐,叫坐禪。六祖講的禪,六祖是從《金剛經》上開悟的,所以他所講的東西都離不開《金剛經》,在《金剛經》上都找到依據。什麼叫禪?「不取於相」就是禪。什麼叫定?「如如不動」就叫定。坐禪,行住坐臥只要你心不向外面攀緣,在一切境界如如不動,都叫坐禪。不是說坐在那裡,坐是什麼?坐是最穩當,不動,它取這個意思。是我們心在一切境界裡面都如如不動,這就叫坐禪。

  六祖這個說法,固然是在《金剛經》上找到理論依據,六祖之前,我們在經典裡能不能找到這個修行法?給諸位說,有。《四十華嚴》裡面五十三參,善財童子參訪鬻香長者,他是修禪定的。我們在經文裡面看到了,他禪定到哪裡修?到市廛,古時候的市廛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市場、百貨公司,最熱鬧的場所。他不是到那個地方去盤腿面壁,坐著給人看,不是的,他去逛街,看看,這樣也看看,那樣也看看,這叫修禪定,這叫坐禪。百貨公司常常去看看,曉得什麼?曉得科技的進步,現在有哪些東西新產品,這是開智慧。你問起我,我樣樣都知道。可是我絕對沒有那個心,看了這個稀奇我也想買,動心了,動心,定沒有了,禪也沒有了。樣樣都清楚,是智慧,法法裡頭皆如如不動,這叫禪定。所以,普通人到百貨公司看,那個誘惑力太大了,新的稀奇東西心裡都動心了,那是凡夫。一個修行人也跟普通人一樣去看,這個點頭、那個也很好,他不動心,那叫修禪定。所以坐禪在那個地方去坐,不是去找一個人跡不到的地方,到那裡去面壁,不是的。那是小乘人修禪定,菩薩修禪定不如是,哪個地方熱鬧到哪兒去。這叫修,修什麼?修我們的妄想,修我們的分別,修我們的執著。我們在一切境界裡面起心動念了,那就是病,要把它修正過來,在一切境界裡頭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叫修慧。

  念佛,這一句佛號就是在當你自己守不住的時候,心被境界所轉,就是在境界裡頭起心動念了,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提醒自己,怎麼又迷了?這個佛號的意思,「南無」是皈依,皈是回頭,我被境界迷了,在境界裡起心動念了,從迷裡頭趕快回過頭來。依,依什麼?依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意思是無量覺,「阿」翻成無,「彌陀」翻成量,「佛」翻成覺。無量是一切法這個境界無量無邊,無量無邊境界裡面我們都要覺而不迷,你懂得這個意思,這句佛號就是觀照。所以它是喚醒我們的迷惑、喚醒我們的顛倒。不是一昧念這句佛號,把它當作神明來看待,「你就保佑我,你看我天天念你,我對你這麼好,我有難你應當來救我」。你這麼搞法就錯了,那就迷信了,那變成宗教。告訴諸位,佛教不是宗教,宗教都是感情的,宗教都是迷信的,宗教都是要靠他的,自己無可奈何,要求他來幫忙。佛法不是的,佛法是叫你靠自己,叫你自己要覺悟。自己果然覺悟了,連各宗教的教主都要來拜你做老師,為什麼?他的問題還解決不了,他必定要來求你。所以,我們得認清楚佛法本來面目,它是智慧的教育,智慧的教學。

  對內有這麼大的好處,這是講自利,佛法的自利,解六結,越三空,破五蘊,超五濁,全憑三慧。這個三慧,它的總名稱就叫做根本智,你們在經上常常看到的,又叫做無分別智,三慧都是無分別智。無分別智是對內的,對外那是叫大慈大悲,是後得智,是為他受用的。我們現在顛倒錯亂,把他受用的當作自受用,自受用的沒得了,這才變成生死凡夫,才變成可憐憫者。

  下面有一段經文,這是講聞思修三慧,你看他是怎麼個學法,他入三摩地,請看經文。「初於聞中」,這一句四個字就是三慧裡面的聞慧,聞慧只有一句。我這裡有三個段落,就是三慧。從「入流亡所」到「空所空滅」,這一段是思慧、修慧都包括在其中。「生滅既滅,寂滅現前」,這是講境界,這就是入三摩地。所以我們自己要曉得,境界一定要知道,自己達到這個境界,曉得。好像我們走路一樣,我們先研究地圖,搞清楚了,到達那個地方,我知道我現在到什麼地方。寂滅現前這個境界,你是念佛人,是用念佛功夫達到的,你自己很清楚,你已經證得理一心不亂。自己證得的境界不需要去問別人,特別是在末法時期,佛在《楞嚴經》上說得很好,「邪師說法如恆河沙」,你要去請教別人,別人把你的路指錯了,你不叫冤枉嗎!本來你走的是一條正路,你自己不相信去請教別人,他指一條邪路讓你去走,那就壞了。所以自己一定要曉得境界,那就是多多的讀誦大乘經典。佛教給我們,佛滅度之後,我們「依法不依人」,法就是經典,我們一定要依照經典裡面的理論與方法,經典當中所給我們講的境界。

  說到功夫,就在「入流」這兩個字。「聞中」,前面講過了,這是聞慧。決定不能錯用了心,不要把六識裡面的耳識當作聞慧,那就錯了。不能把第六意識那個善於分別、思惟、想像的,把它當作聞慧,那也錯了,那就變成「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所以,它不是耳識,也不是意識,而是耳根的根性,就是六根根性。聞性,佛在《楞嚴經》上雖然沒有講,但是他講過見性,有很長的一段經文,「十番顯見」。你懂得見性了,你就懂得聞性,因為性是一個,「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所以,六根的根性只要舉一種說明就夠了,其餘的觸類旁通。功夫就是思修,思修就是入流,入流就是返照,觀音菩薩所講的反聞,「反聞聞自性」,入是返,向內,不向外。向內,完全是以智慧為基礎,觀智它是能入,耳門是所入;換句話說,他用的功夫,我們在此地做一個簡略的說明。因為這是講原理,這個原理懂得了,不管你用什麼功夫都用得上,都能幫得上忙。

  耳根它的對象是音聲,當你聽到音聲,怎麼個反聞法?開頭,說實在話還是要用分別心,為什麼?你要不用分別執著,那你跟觀音菩薩同一儔類,你不是凡夫,你的成就,三年就可以證到三摩地的果位,你不是凡人。所以我們還是要從觀照、照住到照見,要走這個路。觀照、照住都是用意識心,這是交光大師跟長水他們註解《楞嚴經》,所謂新舊兩派,那個不同的地方就在此地。舊註都是依據天台的思想,天台止觀,因為天台止觀修行方法是用意識心。而交光大師完全用《楞嚴經》本身所講的方法,就是說的奢摩他、三摩、禪那,捨識用根,那是一乘的修行法。用意識心,一般講是三乘的修行法、大乘的修行法。我們在中國禪宗也能看得出來,六祖大師他這個方法,就是從達摩祖師傳下來的這個派別,是捨識用根,所以他接引的根性是上上乘人。神秀大師當時在北方,接引的大眾是大乘人。可見得大乘人還是用的心意識,上上乘人捨識用根,無論在禪、在教,甚至於在淨土都是一樣。

  我們既然沒有辦法捨識用根,我們就用第六意識,從觀照的功夫下手。那就是,當我們聽到音聲的時候,不論什麼音聲,你聽到之後是了了分明,了了分明就好了,不要再去執著。為什麼?你用的第六識,了了分明,一執著就變成第七識,那就跑得太遠了。這時候就回過頭來,像禪家功夫一樣,去研究、去思惟,能聞的是誰?誰能聞?譬如人家讚歎你,你馬上回過頭來,能聽到這個聲音的是誰?耳聽到的嗎?識聽到的嗎?性聽到的嗎?你往裡面去用功夫,外面那個讚歎你也就不生歡喜心了,你就不起煩惱了。人家罵你,你也聽到這個聲音,能聞的是誰?你把那個罵的人的話都忘掉了,你也不生煩惱了,你也不受氣了,用這個功夫。我們念個佛號,能聞這個佛號的是誰?用這個觀照功夫,這就是覺,這就是不迷。不隨外境流轉,把外面那個境界統統轉變為自己內照的功夫,這叫反聞,這叫入流。所以反聞、入流,思慧、修慧都在當中。

  可是諸位要記住,當你向內內聞的時候,你還在那裡起一個疑情,能聞的是誰?依舊是意識心。這個功夫如果用在念佛上,可以到事一心不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決定有把握。但是要證理一心,不行,那功夫差得很遠。可是,如果到你得到事一心,再往上提升到理一心,把心意識捨掉,不用這個心,那麼提升是相當快的,這個我們一生當中決定可以能夠證得的。這是屬於「智光內照」。

  入流就是與本覺相應,這叫合覺。「亡所」,所就是剛才比喻譬如讚歎你的音聲、毀謗你的音聲,你怎麼樣?忘掉了,沒有注意到。你整個意識都集中在反聞,集中在內照去了,不向外攀緣,把外面境界忘掉了。這個忘掉不是說外面境界你不清楚,你真的把它忘掉,不是。這個忘是個比喻,就是外面境界已經不取相,像《金剛經》裡講「不取於相」,不取外面境界相。把外境全變為智慧向內去照去,用這個功夫。這個功夫只要你用得稍稍得力,那我們講念佛功夫成片,帶業往生,的確不難!單單講用這個功夫,就是功夫成一片,帶業往生,給諸位說,我們從一個初發心、初學的人,用上三年功夫真的能成就。可是你不能失去觀照,你要失掉觀照的時候,三年就不能成功。就是說,人家讚歎你,你還歡喜,你心往外跑;人家毀謗你、罵你,你還生氣,你心也往外面跑。凡夫就是心往境界上跑,這很苦惱的事情。學佛的人的功夫,他心不往外面跑,他能守得住。觀照就是把心收回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方法。

  不但佛法裡面叫你收心,連儒家在學問上也講究這個功夫。你看孟子所說的,「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放,放在外面嗎?放在六塵境界上嗎?這就是我們佛法常講的流逸於六塵境界,把這個收回來,這就叫學問。儒家做學問也講這個,但是它沒有講到更上一層。佛法是講觀照,求其放心跟觀照功夫是一樣的,一個意思。講照住,照住是講修定,儒家有。但是講照見,儒家就沒有看到,所以它的境界相當之高。依儒家的修行法也能到事一心不亂的境界,但是它沒有迴向,沒有求往生;它要一迴向往生,那就不是往生凡聖同居土,而是方便有餘土。

  由此可知,儒家學術的基礎我們不能夠忽視,因為中國佛法是崇尚於大乘法,大乘法必定要以小乘為基礎。譬如大乘講三慧,你沒有三學,你就沒基礎。那個三慧是戒定慧之慧,你沒有那個慧,談什麼聞思修?所以它以小乘為基礎。可是小乘到中國來行不通,原因在哪裡?我們中國的儒家、道家代替了。儒家、道家的學術思想、修持的功夫不在小乘之下,在心、在願比小乘大得多;功夫相當於小乘,但是他的願力與大乘不相上下。所以大乘佛法特別能夠在中國發揚光大,確實得力於儒、道的基礎,這個道不是道教,是道家。有這樣的基礎在,大乘佛法一到這個地方來就行得通。這是我們應當明瞭的。

  亡所,在六結裡面,第一個結就解開了,就是「動」。因為人在這個境界裡頭常常用這個功夫,他心地清淨,外面無論境界順逆,好像都與他不相干,他自己的心很清淨,常住在清淨當中。這個時候的境界非常好,在佛法裡面講,第一個得到叫輕安。但是注意,這不是禪定,距離禪定功夫還遠得很。這是你剛剛得到的一個好境界,就是你心不為外面境界轉了,你心得輕安,無論是順境、逆境你都能夠處之泰然。

  心清淨,「靜」也是個結,這個結要不解開也是個麻煩事情,所以必須依舊要用入流這個功夫。入流的功夫,就是反聞的功夫,要用到底,從開始一直要用到成佛為止,不能夠中斷。不要說我現在得點輕安,好像舒服了,你就不用這個功夫,那好了,你的境界就止在這個地方。你境界止於這個境界,跟諸位說,修其他的法門不能成就。因為什麼?你沒有斷煩惱,你這是伏煩惱,伏住,沒斷,不能了生死,你還是要有輪迴。所以這個事情麻煩大。修淨土,功夫到這一層,功夫成片了,帶業往生沒有問題。可見得帶業往生不難,容易!但容易什麼?六結裡頭解一個,你要沒有這個能力,往生沒有把握。

  諸位要曉得,到你臨命終時來幫你助念,那個可靠大概只有千分之一的樣子。活的時候你都不願意往生,死了之後勸你往生,你真肯嗎?到臨命終時,我這個人還沒有見到,我那個事情還沒有交代好,你看看牽腸掛肚的事情那麼多,不行,放不下!所以學佛的,佛常常教你平常要放下。出家人修行比在家人方便在哪裡?出家人沒有家業,比較上簡單容易。可是現在出家人不行了,都有財產、都有所有權狀,銀行都有存款,到臨命終時還是放不下。不像從前,從前出家人沒有財產,三衣一缽,比較上容易放下,到臨命終時給他助念,他想想我真得去往生。現在出家人不行了,我還有廟,我還有那麼多財產,我辛辛苦苦經營的,又怕人家搶去,那你自己命也沒有了,這個事情麻煩大了!

  所以,入流的功夫,諸位要記住,這個是不管八萬四千法門,包括念佛在內,這是修行的總綱領。不管你是用意識心還是用菩提心,都是這個原則。所以這個功夫決定不能終止,念念都要提起來,這就叫覺。古人所謂是「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這個覺就是入流,就怕你把這個忘掉,你一不入就出,心就被境界轉了。你在境界裡面起了名聞利養、起了貪瞋痴慢,心就跑出去了。如果是入流的話,決定沒有,決定沒有名聞利養、貪瞋痴慢,決定沒有。他心清淨的、平等的,雖不是真平等,但是表現在外頭確實平等。真平等什麼?要入三摩地才真平等。這個時候向平等這個路子走去,所以他的現相是平等的,他心是清淨的,這叫真功夫。

  現在還有一些出家人,年輕的,要去搞什麼博士學位,搞一個頭銜來,認為沒有這個,將來弘法利生不方便。他能成功嗎?決定不能成功。為什麼?心都向外攀緣,沒有做入流的功夫。六祖大師不認識字,你看今天全世界提到六祖,哪一個不崇敬?他不認識字,他不要說博士學位了,他連小學都沒有畢業。人家為什麼尊敬他?他做入流功夫。要那個學位有什麼用處?不要被那些世間名聞利養所欺騙,不能上那個當!當年遍融禪師教給蓮池大師的就是這句話。蓮池大師去參訪的時候,三步一拜,那麼樣的虔誠,拜到老和尚面前,求老和尚指示一條明路。老和尚就這麼一句話教導他,「不要被名聞利養欺騙了」。他一生的成就,得力於老和尚這一句話,死心塌地,老實修行,他能成為一代祖師。

  這個第二句就是把靜結也解開了,「所入即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這個境界在破五陰裡面,就是色陰突破了,色受想行識,破了色陰的區域,相當於小乘阿羅漢的境界。小乘羅漢從初果就叫羅漢。初果,如果照小乘的修學方法,給諸位說,麻煩!我們中國人就是最不喜歡麻煩,中國人個性喜歡簡單、明瞭。中國的文章,它的標準是簡要詳明,簡單、扼要,又詳細、又明白。你看看古文,你們讀《古文觀止》,一篇文章,短的幾十個字,長的也不過兩、三百個字,講得多清楚。現在把它翻成白話文,翻成幾千字都說不清楚。中國人說話也是簡單明瞭,不麻煩。小乘如果是證得初果的話,就是見道位,要斷三界八十八品見惑,相當的麻煩。前面這兩個結解開了,就相當於小乘見道位。你看用這個方法,比小乘人用那個辦法簡單多了,收的效果一樣。不但收的效果一樣,比小乘收的效果還要殊勝。因為小乘他有很重的執著在裡面,他必須再要將三界八十一品思惑斷盡,才能將我執破掉,法執還都在。所以,大乘佛法用這個方法,在功夫上等於小乘這個境界,但是在執著上比小乘人輕得太多了。

  下面講,「如是漸增」,這就是功夫不斷再往前面進,絕不終止在這個境界當中,不斷的向上精進。「聞所聞盡」,這就是「根結」。根結必須到動、靜這兩個境界消失了,根結就現前。古人註解《楞嚴》有個比喻,六結就好比我們穿六件衣服,我們看只看到外面這一件,必須脫掉外面一件,才看到裡面一件。根結從外面來說是第三件,前面二件脫了才看到第三件,一般人很不容易發覺的。我們現在能夠體會到的、所接觸的是動,一切都是動相,外面境界動,我們的心也動。至於靜,我們能夠想像得到、能夠理解得到,可是我們靜不下來,能理解到。至於根,那就不曉得了。就是外面這一件,裡面這一件彷彿還能看到一點,再裡面,再裡面不知道了。必須前面兩個結解開,這第三個根結就現出來,現出來就可以破它了;就是你功夫再繼續不斷的精進,定力愈來愈深,根結也解了。根結解的現象是什麼?能受跟所受沒有了,就是受陰破了。就是你有感受,像我們每個人都有感受,受就是根結的作用,能受是它,所受還是它。

  這個結破了之後,這功夫我們常講照住了,在念佛法門來講,事一心不亂得到了,就是念佛三昧得到了。三昧是正受,正受裡面是能受、所受都沒有,才叫正受。不像前面得到輕安,自己有感受,「我心好清淨」,你還有這個受。你有這個受,換句話說,你根結存在,這個受不是正常的。所以這個要不得,只要有受,哪怕很清淨的受都不行,那都是障礙,不是正受,就是不是三昧。怎麼辦?繼續不斷的用入流的功夫,還是用返照的功夫。

  再進一步,「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第三個結解開了,第四個結現前,第四個結是「覺結」,就是你有覺,受沒有了,能受所受都沒有了,有覺。覺依舊是障礙,為什麼?它是法執的障礙,你有了它,它是無明根本。楞嚴會上佛說過,「知見立知,是無明本」,那就是你自己「我有覺」,有覺就是無明。你無覺,無覺你是凡夫。這個事情很麻煩,愈往後去境界愈微細。不將覺結解開,不能證得法空,不能破法執。所以,到一切受,能受所受都沒有了,只有一個覺性現前,我們還要曉得這個境界,這個境界不是究竟的境界。到這個時候,不要以為我已經證得大覺,我已經成佛了,覺性現前!你再看經上講的無上正等正覺,你要是誤會了,那糟了。好比你要到高雄去,你坐車才到了新竹,就以為到了高雄,就下車了,其實還遠得很。所以這個境界一定要很清楚,依舊功夫不能間斷,繼續不斷的去努力,去返照。

  到「空覺極圓,空所空滅」,覺就是能覺、所覺,能覺所覺都空了。覺結解開了,這個時候「空」現前,空還是障礙,為什麼?因為你還有能空、有所空。能空是你入流這個功夫,所空的是覺,能覺所覺沒有了,空了,可見得你還有能所;換句話說,空性雖然是現前了,不圓滿,功夫還要精進,不能間斷,不能終止。到「生滅既滅,寂滅現前」,這時候就是最後的一關,「滅結」。生滅,這六個結,前面五個結統統是生滅法,你用入流的功夫把它破除、把它消滅了,可見得它都是生滅的。總而言之,全叫生滅心,生滅心就是妄心,生滅法就是有為法。動滅了,靜生了;靜滅了,根生了;根滅了,覺生了;覺滅了,空生了;空滅了,滅生了,寂滅生了。這個寂滅、滅還不是個好東西,還是有為法,是最細微的有為法,這一關很難斷,斷掉這一關就入三摩地。入三摩地是什麼?見性!

  可見得我們真如本性上有六重障礙,我們的真性不能現前,真性裡面本有的智慧、本有的德能透不出來、起不了作用,就是上面有這六種障礙。這六種障礙去除的辦法就是一個返照。返照的方法那太多了,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方法,念佛也是方法,念觀世音菩薩也是方法。方法無量無邊,原理是一個,都是一個道理。所以才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為什麼?所有的方法你運用的得當,統統是解六結,破三空,叫你明心見性。

  到這個地方,就是見性了,像《心經》裡面所講的「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到這個功夫還不是圓滿,這就是你剛剛見性,所以說圓教初住菩薩的地位。好像我們念佛,剛剛得理一心,不要以為得理一心就完了,還不行。但是這個時候再用功叫「無功用道」,也是古人所講「此處著不得力」。這個以後的功夫是任運成就的,沒有法子用力的。但是功夫還是用智照,所謂的歷事鍊心,這是諸位必須要懂得。你要是再要深入一層問,到這個時候他的功夫怎麼用法?那你就看《四十華嚴》,五十三參就是這個方法。五十三參是已經入三摩地之後,再修成無上道。

  你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他是從圓教初住開始,初住菩薩是吉祥雲比丘,而初住菩薩的時候,吉祥雲比丘教給他什麼法門?念佛法門。所以,明心見性的菩薩,沒有一個不念佛的,可見得念佛法門之殊勝。我們自己過去真是無知,我剛剛學佛的時候也是瞧不起念佛法門,以為這是老太婆教。我們這樣聰明,有這樣的智慧,怎麼去學這個法門?到以後經典看多了,才生慚愧心。我們認為最好的、最高的,是佛門裡頭接引眾生小廣告,撒廣告的,我們所看不起的,原來是佛法裡精華之所在。我們看走了眼,不識貨,真正的寶貝不認識,把假的當作真的,把釋迦牟尼佛權巧方便的法當作真實法,真實法不認識。這麼多年,總算是搞清楚了,很慶幸,真正是難得。早一生搞清楚了,我也早一生到西方世界作菩薩去了,也不會到此地來了。這一生搞清楚了,那就決定不會空過了。

  今天晚上給諸位所講的,這是講一個開端。只是講到這個地方,就是大義法師引用《楞嚴經》上這一段話。「金剛三昧」就是三摩地,也就是理一心不亂,是同樣的意思。這一段對我們修行來說,是非常非常的重要,你要曉得這個道理,會用這個方法,你的功夫就得力,你會在修行當中法喜充滿,你不會退心,你曉得自己在進步,曉得自己的境界。你要不懂這個方法,你學佛,無論你修多少年,會半信半疑,學到最後可能變成不相信。古德所謂「學佛一年,佛在眼前」,你剛剛學佛,好熱心;「學佛二年,佛就在西天」,變成愈搞愈老油條,不在乎了,佛就遠了;「學佛三年,佛就化成雲煙」,沒有了。那是不明白這個道理。你真正明白這個道理修行,你自己會感覺到,佛與我一天一天接近,好像跟他通信愈來愈密,感情愈來愈深,非常有味道。古人教我們,「上友古人」,我們跟佛菩薩交朋友,這多自在,這多高尚。向下,「普門品」裡面所講的,都是以這個理論做基礎。所以菩薩才有那麼大的能力,與我們起感應道交的作用,我們有任何苦難,依照這個理論、方法來修學,必定感應,道理在此地。

  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