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三集)  1983/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8-004-0003

  請掀開經本七百九十九面,我們還是繼續看品題,從第五行看起:

  「《大悲經》云:此菩薩不可思議威神之力,已於過去無量劫中作佛,號正法明如來。大悲願力,安樂眾生,故現為菩薩耳。」這一段經文就是說明,菩薩是屬於帶果行因,所謂是倒駕慈航,他久遠劫已經成佛了。為什麼不以佛身來度眾生,而降到菩薩的地位?這是我們在經論當中常常看到。佛是老師的地位,老師必定是尊嚴的,老師,我們一定向他請教,跟我們中國古禮一樣,只聞來學,未聞往教。所以師道是非常尊嚴的。即使世間帝王,對於老師也不敢南面臨之,這是古禮,都非常尊重的。皇帝接見老師,皇帝自己站在東面,老師站在西面,以賓主之禮來對待,不敢以君臣之禮,這是對老師的尊重。所以學要求學。現在老師的身分降低了,為什麼?有家庭老師,所以學生對老師不尊重了。家庭老師,我請你來教,什麼時候打個電話,你來,我今天不想上課,你就不要來。呼之即來,揮之即去,這哪有師道?學生求學,對於老師要沒有尊重的心,給諸位說,那什麼都學不到。今天講求學,不是求道,不是求學問,求的是什麼?求的是一點技術、科技,這個行;求道、求學不行。那就是古德所謂一分恭敬心就能得一分,兩分恭敬心就能得兩分,沒有恭敬心什麼都得不到。佛法非常現實,佛法講的是道,沒有恭敬心就不會得道,縱然來聽,也聽不出門道。

  因此,佛真正是慈悲至極,把自己的身分貶低,我在菩薩地位上。菩薩的身分跟我們是同學的身分,菩薩是同學,好像一個學校的校友一樣,他是前期畢業的,我們是後期的,遇到是學長而已。學長說話就比較隨便,不像老師那麼尊嚴,可以隨便說話。老師不能說隨便,學生沒有請求就去教他,沒有這個道理;但是學長、同學就可以,同學可以做不請之友,你不請我,我也可以來教你,你不願意學,我拖著你來學,行。同學可以,老師不行,老師的尊嚴一定要保持住。所以,以佛的身分就是老師的身分,降低身分作菩薩,就是不以老師的身分來教化眾生,而以同學、學長的身分來教化眾生,這樣對接引眾生來說有許許多多的方便。所以,無論哪一尊佛,他在這個世界成佛,他到那個世界,他就以菩薩身分來教化。這種情形好比我們現在的學校,佛就好比校長,他一定要保持他的尊嚴,這些教授就好比是菩薩,那就隨便多了。他在這個學校做校長,他可以到另外一個學校去做教授,去作菩薩。佛法,諸佛菩薩如是示現,可以說非常的普遍,無量無邊。

  由此可知,菩薩已經是成佛再來之人,在楞嚴會上所示現的是初住菩薩。今天送一本《華嚴選讀》給諸位,這裡面也有一章是觀世音菩薩章,他所示現的是第七迴向位的菩薩。可見得他示現的身分,就是菩薩的身分,從初住到等覺,四十一個位次的菩薩他統統都示現,這樣才能普度眾生。到後面我們能看到,看到他三十二應,三十二應那是示現無量無邊的身分,這是我們要曉得的。你說觀音菩薩究竟是什麼身分?什麼身分都有,無類不現身。

  「別行玄云」,別行就是這一品經,這一品經,古大德把它從《法華經》裡面提出來單獨流通,就叫別行。單獨流通這一品可以說太多太多了。玄是玄義,就是《別行疏》玄義裡面說,「觀世音者,西方正音名阿那婆婁吉底輸」,這是梵語,梵語音譯的,翻成中國的意思叫觀世音,「觀者能觀之智,世音者所觀之境」。所觀之境裡面又有四種,這裡頭都有。能觀之智就是在昨天晚上所講的「入流亡所」,也就是反聞的功夫,這是非常非常的重要。智揀別不是識,智是無分別智,有分別就叫識,就是第六意識,有分別、有執著是第六識、第七識,那不叫智。

  智是無分別智,換句話說,就是清淨心所起的作用,清淨心能照,照的作用就是觀智。古德常常用水做比喻,水在平靜的時候,沒有風浪,像一面鏡子一樣,把它比作清淨心。它起的作用,它能照,正像一面鏡子,把外面所有的境界都照在裡面,照得清清楚楚,比作什麼?比作無分別智,照得清楚。你心要是動了,就好比水起了波浪,水起了波浪它有沒有作用?也有作用,它也能照,但是能照就照得不完全,為什麼?它有界限,它有波浪的時候它照的是局部,局部也不清楚。我們的心在不動的時候、清淨的時候,所起的作用就叫智,的確無分別。雖無分別,一切明瞭,不是說無分別什麼都不知道,無分別比有分別還要明瞭、還要真實,所以這叫智。凡夫所用的心是妄心,用的是分別心、用的是執著心,所以那叫識。昨天跟諸位提過,交光法師在《楞嚴正脈》裡面一再的提倡捨識用根,就是把執著、分別捨棄掉,用無分別智,用這個作本修因才能得成無上菩提。

  我們中國自古以來,世間法裡面、佛法裡面的教學都是從根本智下手,這是我們應當要明白的。唐大圓居士在《唯識新裁擷彙》裡面就提出這個問題,而且非常的感嘆,說民國以來,教育制度改革了,不在根本智上下功夫。沒有根本智就沒有後得智,你所修學的,正是清涼所說的,不是墮在無明,就是墮在邪見。這也是今日之下我們修學很難成就的原因之一,這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根本智的修學就是在背誦,所以背誦,不但佛法裡面,從前念書都是從背誦下手。你看中國的小學跟現在小學不相同,古代的小學是以求根本智為目標,就是求無分別智。小孩七歲上學,「就外傅」,傅是師傅,就是老師,七歲就親近老師,離開父母跟老師。

  中國的家庭,自古以來是大家庭制度,不像現在的小家庭,大家庭制度,大家庭有內外之分的。中國古時候建築的式樣,我們上一次到墾丁青年活動中心,它那個建築是我們中國古代的建築。諸位到那個地方去一參觀,它那只能夠代表中國南方的一個地區,北方的規模比那個還要大。大家庭制度,四合院,有好幾進的,所以它有內外。家室在內,客廳以外的都算是外。請來的老師,老師住西廂,西邊是招待賓客的,客房,西席;主人住在東廂,東道主,接待客人的。所以請老師,老師住在西面的客房,那一邊就是教室。學生、家裡的子弟都跟著老師,就不再往裡面去了,只有放假,放假的時候才可以到裡面去看看母親、看看兄弟姐妹。

  七歲就要跟老師在一起過生活了,老師當然要照顧他,學生要學著侍候老師,學什麼?學灑掃應對,學這個;學禮節,學知道尊敬長輩,知道如何侍奉尊長,學這些。他學會侍候老師了,他回到裡面就曉得怎樣侍候父母、怎樣奉事父母;換句話說,所教的是生活教育,不是書本,是生活教育。現在的學生連掃地都不會掃,你看地一掃,掃得滿房子的灰塵,這就是不會掃地。會掃地的,地掃得乾乾淨淨,灰塵不會起來,你學過了沒有?從前小學學這個。以前的地不像現在,現在磨石子地乾淨多了。以前的地是泥土地,大家庭講究的,富有的家庭,地上鋪磚,所以灰塵我們比現在多,人家掃地的時候灰塵不會飛起來。所以生活教育現在已經不重視了。

  除這個之外,老師再有一個重要的科目,就是訓練學生的根本智。根本智訓練的方法就是背誦經典,老師只教句讀,字的讀音讀得很正確,一句一句念得很清楚,不會把句子念錯,教這個,教學生背誦。所以,他從七歲大概到十二歲,把這些四書五經、諸子百家重要的東西全都背過了。你問他什麼意思他不曉得,他只會背,就是他沒有分別,老師也不講。這個老師叫啟蒙的老師,叫根本的老師,這個老師最重要。這個階段當中,所有東西都背過,而且背得很熟,老師的責任就是督促他背誦。有些小孩很聰明,教他的東西他念個幾遍就會背,老師把課程就要給他加重。一般中等根性的人,大概一天可以背三百個字,普通的,三、四百個字。如果這三、四個百字他三遍就會背了,那老師必須要多上他的課,就是加重分量,要他背六、七百個字。原則上,十遍之內他要能夠背,十遍到二十遍一定要能夠背得出來。

  能背出來之後,再督促他遍數,要背多少遍?要背一百遍以上。我們圖書館有《五種遺規》,那是清朝,也是一個總督叫陳弘謀,他作的,裡面就講童蒙教學,古時候的童蒙教學,清朝也是如此。根性要是鈍一點的,老師要督促他背兩百遍到三百遍。為什麼背這麼多遍數?這樣背下去之後,他一生都不會忘掉。到他成年之後,將來入社會上作文章、應對,引經據典隨手拈來,他不費力氣,不要去找參考書。你說現在叫你寫篇文章,去翻了好多參考書,翻累死了,找都找不到,你說多苦。從前人家提起筆拈手就來了,這個功夫都是從小做的。在佛法裡面,就像善財童子在文殊菩薩會下,就是學這個本事。

  這個本事學會了,就是這些經書統統都背熟了,只要提一句就曉得在哪個書裡頭、在第幾頁第幾行,都背得這麼清楚,於是有資格參學了,這才有資格參學。參學就是哪個地方有宗師,儒家稱為宗師,他通一部經,或者他通某種學問、學術,他在某個地方講學,你就可以親近他。他講《論語》,《論語》你會背了,你可以親近他,去聽他講解。所以,講解是另外一個階段。親師訪友,到外面去參訪,參訪就是要了解經義。講學的時候老師不用書本的,不像我們現在講經要把經本擺在面前。為什麼?老師也是背過的,學生也是背過的,所以沒有書本。你要不會背,那你就沒有資格去聽。講解的時候是啟發後得智,從根本智裡面啟後得智,這是大用無方,受用無窮。

  老師講學又沒有一定的方式,有的時候在講堂,從前講堂沒有桌子,都是用蒲團,就像我們念佛堂一樣,坐在蒲團聽講,不用書本,在一起研究討論。老師要高興了,帶大家去郊遊,準備一些好茶、好菜,一路遊山玩水一路在講學,所以讀書樂!現在讀書苦,提到讀書都害怕,從前讀書是最樂的。我們不幸而生在這個讀書苦的時代,沒有享受到古人那種讀書樂的滋味。從前苦在哪裡?就是小學苦,背誦苦,從七歲到十二歲。十三、四歲那就非常瀟灑了,參學非常瀟灑,真正叫讀書樂。

  佛門裡面的參學也是如此,所以佛門一出家是五年學戒,學戒是什麼?那個戒不是叫你學戒律,五年學的是《沙彌律儀》,就是十戒二十四門威儀,生活教育,等於新生訓練。你們學校裡新生訓練只有幾個月,大概是一、兩個月,佛門裡面新出家的訓練是五年。這個五年學什麼?就是學侍候大眾,學服務。在從前寺院裡住的人多,所有粗重的活都是初出家人做,像燒飯、種菜、砍柴、挑水,這是侍候大眾,都是新出家的人做,這是生活教育。除這個生活教育之外,就是背誦經典。每個寺廟它都有學風、有道風,道風是行門,學風是解門。譬如天台的,它是依《法華經》,換句話說,你在這五年當中,你要把《法華經》背過,你要不能夠背誦,你將來沒有資格在講堂裡聽經,只有在講堂裡站在後面侍候大眾。人家說給我拿一杯水來,你趕快要端過來,給我拿個毛巾來,你也得侍候他,沒有資格坐下來聽經。天台家不但要背誦《法華經》,還要背誦註解,那就是智者大師所作的《法華經文句》,一定要背。除這個之外,所謂天台三大部,《法華玄義釋籤》,我們那邊書架上精裝本的就是的,三大冊,那個要背。還有一部《摩訶止觀》,分量跟這個差不多,也有這樣三大冊。所以天台宗的東西五年當中全要背過,才有資格學天台。

  古人的成就是真正下了功夫,我們現在什麼功夫都不下就想成就,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情!我們想想,我們今天哪一樁能夠比得上古人?只有一樁,享福超過了古人,我們的享受比古人超過太多了,除此之外沒有一樣能比得上古人。古人那樣的修學,還怕墮三惡道,底下的話我就不要說了,你們自己心裡明瞭。這是講觀照一定要用根本智,希望諸位重視根本智的重要,就是無分別智我們必須要認真的去訓練。

  「能觀」,就是觀智,就是根本智,「則明明不昧,了了常知,卓然獨存,返觀獨照,故稱觀也」,就是上面跟諸位講的入流。「所觀」,這是境界,境界裡,因為觀世音菩薩他用這個方法是從耳根而入,耳是對音聲來說的,是音聲所入,他是用這個法門。與大勢至菩薩用的法門不一樣,大勢至菩薩用的是「都攝六根」,觀世音菩薩六根裡頭用一根,單用耳根,這一點不相同,但是觀照、入流決定是一樣的。這兩位菩薩都是我們念佛人的榜樣,是做功夫的一個模範。我們取大勢至菩薩都攝六根行,是好辦法,取觀世音菩薩專攝耳根也行,也是好辦法,都有很了不起的成就。

  說到「音」,這個地方有了,有「正覺之音」,正覺之音就是法音。我們今天在講堂裡面講經說法,這是屬於正覺之音。有「眾生之音」,眾生之音就是我們一般談話,言語。有「器世界之音」,器世界,譬如風有音聲,雨也有音聲,甚至於包括一些樂器,樂器是器世界的。譬如我們這裡磬、木魚都是器世界的,在打擊、撞擊的時候都有音聲,這叫器世界之音。可以說包括我們現在所有樂器演奏的音聲,都是屬於器世界的音聲。很多人喜歡交響樂,那都是器世界的音聲。我們唱歌,歌唱那是眾生之音。

  還有「雜類之音」,雜類就包括一些六道鬼神裡面的音聲。雜類之音從哪裡見到?我們現在有許多神咒,都是雜類之音。那不是我們世間的言語,雖然是梵文譯過來的,印度人也聽不懂。咒子裡面很多是鬼神的音聲,你音聲念得很正確,能夠把鬼神召來。你把他召來,念另外一種咒可以把他請走,把他送走。所以神咒能夠役使鬼神,等於說為鬼神發號施令。但是你這個音一定要正確,你不正確,你說的他聽不懂,他就不會來,那就沒有效果。所以發音要很正確,但是正確的確就相當之難,很不容易。說起來實在很簡單,咒雖然是翻譯保持它的原音,一定要有人傳授,沒有人傳授,我們照這個字去念,不會正確。你如果要不相信,你就拿英語或者是日語,你用中國字翻它的音,翻一段,然後你照中國字這樣念,你看看是不是它原來的音?你照這個音念,我是中國人,念得沒錯,一個字都沒念錯,可是他聽不懂,他莫知所云;咒語就是如此。我們現在念咒也就是紀念的意思,誠心誠意去念,音不會正確的。因為釋迦牟尼佛所傳的,照中國的記載,釋迦牟尼佛到今年是三千零十年,這是我們中國歷史上記載的。這麼長遠的年代傳下來,那個音早就變了,不準確了。

  所以咒,西藏藏語的發音比較上正確一點,因為藏文是直接從梵文變過來的。藏文裡面有很多的音保存著梵文的原音,所以比較上正確。說完全正確,我都不敢相信。我們中國的古音,在廣東話裡面,甚至於閩南語裡頭還保存一些,國語裡面幾乎都沒有了。譬如我們念南無(拿摩),南無(拿摩)是古音,現在念南無,這個音變很多了。我們今天念南念無,照這個字念沒念錯,你查查國語字典很正確的,沒錯,可是古人就聽不懂。所以那時候的音,跟我們現在有許多的音都變了。四書裡的《大學》,我們講大學你們都曉得。可是古音那個大不念大,念太,學念教,念太教。我們現在聽古人叫太教,我們不懂;我們現在念大學,他也不懂。可見得文字沒有變,語音是每個朝代都會變。今天我們對於神咒就是恭恭敬敬的去念,不要有分別,拿它來訓練我們的無分別智,那是很好的工具。就是不許你分別,不許你執著,也不要求它什麼意思,拿它來訓練根本智,是個非常好的工具。這叫雜類之音,總稱為「世音」。至於怎麼個觀法,昨天已經跟諸位說過了,在此地我們就不必再囉嗦。

  「能所合標,境智雙舉,故云觀世音。」到這個地方,這都是解釋菩薩為什麼取個名字叫觀世音,是說他名字意義的來源。下面則是講「普門品」。「普是遍義」,就是普遍,「行彌法界,隨心益物,稱體而周,故為普」。行,就是菩薩利益眾生的事業,行就是事業。實在講太普遍了,盡虛空遍法界哪個地方有眾生,菩薩就到哪個地方去,為眾生服務,幫助這些眾生,滿眾生的願望,有求必應,這是普的意思。「隨心益物」,益是利益,物是一切人物,物包括了九法界的有情眾生。如果說利益人,人不包括天,也不包括餓鬼,也不包括畜生。說一個物就統統都包括了,我們講動物、植物、礦物,說個物全都包括了。所以,物的範圍比人的範圍大得太多了。隨心兩個字的意義很深,但是在此地不能細說,諸位如果要了解,去研究《楞嚴經》,隨心應量,利益一切眾生。「稱體而周」,體是法性,周是周遍,唯有稱體才周遍。這四個字我們還是不容易體會,我們說得淺近一點,你用平等心就周遍了,沒有分別。有分別,我做這樁好事只利益某一個人;沒有分別,一樁善事就盡虛空遍法界,所以叫普。

  門是通達的意思,「門是通義,出入無壅」,就是沒有障礙,「法法全彰」,彰是明顯,沒有藏在裡面,全部都露出來,「事事無礙,故為門」。「此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不思議神力,照窮法界」,他的智慧、他的清淨心,將整個法界全體照在他清淨心中,就像一面鏡子一樣,無有不照。「萬像流動」,這是指境界裡面森羅萬象,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流動是指這一切法的生滅現象。「殊音異類」,前面講四大類的音聲不一樣,各個不相同。他能夠「普現色身,隨機說法,妙行圓應」,圓是圓滿,應是眾生有感,菩薩就有應,感應道交,「無所障礙,故云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這是把品題也簡單的介紹出來了。

  下面,在表解裡面有一段講的「來意」,這個意是意思的意,此地這個字寫錯了,意思的意,諸位改一改。這一段來意就是底下這段文,我在這裡頭節錄的,我們念這段文就更清楚了。「又妙音現形說法」,妙音是前面一品「妙音菩薩品」。妙音跟觀世音菩薩關係非常密切,就好像兄弟姐妹一樣,是一家人,因為他們是同修一個法門。妙音也是普遍的現身說法,「救濟眾難,與觀音無異」。諸位把前面妙音菩薩這一品跟「普門品」一對看,你就了解,大同小異。異在什麼地方?「但略而未普,妙而未圓」,換句話說,妙音菩薩救度一切眾生,他的範圍小,不普遍。觀世音菩薩實際上就是把妙音菩薩的發揚光大,周遍法界。所以你看在讚佛偈裡面,都是用「妙音觀世音」,把他合起來一起來讚歎。

  「觀音不離是行」,觀世音菩薩這個行門跟妙音菩薩是一樣的,就是他的範圍大,「而能大千圓應」,大千是講大千世界。「無去來相,所謂自在之業,普門示現,則進於妙音矣。」進是進步,比妙音菩薩更進一步,將妙音菩薩的行法發揚光大,周遍法界,普利眾生。「其實二聖一道」,這個二聖就是妙音、觀世音,這兩位菩薩是同一個門、同一個道路,「相為終始」,妙音菩薩是開端,觀音菩薩則是發揚光大達到極處,達到一個終極,一個是開端,一個是表終極。「故後頌」,偈頌裡頭,頌「觀音之德,而兼云妙音。是知二聖一道,即妙音之行,而演為普門」,觀世音菩薩把它發揚光大,成為普門這個法門。「是知相為終始」,終始比始終意思要長得多。說始終,從開始到結束,這一個段落就過去了;說終始,就永遠沒有完的時候。譬如說今年七十二年年終,到第二天,七十三年開始了。所以,終始是相續不斷的相,始終是個斷滅相,意義不相同。「欲體前法,須兼二行」,這就是教給我們,你要想學觀世音菩薩普門圓應,要從妙音菩薩下手,為什麼?「從妙而普,有始有終,然後圓備,故繼妙音而說普門焉。」普門品就是這麼來的,是由妙音而發揚光大才說普門品,這個來意就是說明這一品的來意。

  底下有兩段,諸位看表解上,丙的這一段略略的介紹這一品的內容。觀音菩薩一共有三經,有三部經,三部經都不是獨立的。第一部經在《華嚴經》裡面,諸位在《華嚴選讀》裡面看到,是在「入法界品」當中的一章,就是善財童子參訪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代表是第七迴向的菩薩,這一章我們過去講過。第二部經就在《楞嚴》上,我們是按照佛講經的順序,釋迦牟尼佛成道是第一部講《華嚴》,《華嚴》以後就是阿含,阿含之後就是方等,《楞嚴經》是屬於方等,在《法華》之前。所以,第二部講觀世音菩薩就是在《楞嚴經》第六卷「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第三部就是在法華會上,這個「普門品」。前面兩經都說到菩薩的修行,他自己怎麼成就的,尤其是在《華嚴》上,《華嚴》稱為「觀自在」,稱觀自在,偏重在自己的成就,偏重在自成就;稱觀世音,偏重在利益眾生這方面。自受用稱之為自在,他受用稱之為觀音,大慈大悲。所以「普門品」裡面就沒有講到他自己修學的經過,沒有說這個,完全說菩薩利益眾生的事業。它的內容完全是圓應大千,把眾生的苦難歸納為十大類,跟《華嚴經》裡面用十來表法是一個意思。

  外面的災難有七大類,「免七難」,內在的災難,就是煩惱,有三大類,貪瞋痴,菩薩能夠幫助你「免七難,離三毒」。一切眾生還有許多的欲望,求不得苦,所以觀音菩薩有「應二求」,二求實際上講無論你想求什麼都包括在這裡面,不要看到觀世音菩薩應二求,只是求男、求女。佛當年講經,大概也最重視,世間人最重視就是後代,總想後代有好兒子、好女兒,連這個都可以求,其他的當然不成問題。所以是在一切求裡面舉重的,其餘這些輕的當然都包括在其中。這十二個就是觀世音菩薩十二大願,像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接引眾生一樣,他是以十二大願來救苦救難,普度眾生,流傳妙法,妙法就是《妙法蓮華經》。所以這一品在《法華經》裡面屬於流通分,不是正宗分,屬於流通分。

  底下有「勸發」,就是勸勉大家要發心,發什麼樣的心?底下有五條,這五條都是《法華經》裡面的,而且都是《法華經》裡面的流通分。「為法」,就是為了求法,「當如藥王苦行分身」,「妙音菩薩品」前面就是藥王菩薩這一品。自古以來,諸佛菩薩、祖師大德沒有一個不是為法忘軀,自己肯犧牲。玄奘大師當年到印度去求法,如果還顧及到自己身命、顧及自己的安危,不肯犧牲享受,怎麼能吃那個苦?那是徒步走去的!從中國到印度要走三年,不是短距離,當中要經過大的沙漠、要通過叢林,那是高山,比我們這個阿里山不知道要高多少倍。二次大戰的時候,飛機都不能夠飛越,要從山當中繞過,你說那個山多高。所以去的人,我們中國這些發心到印度去取經的,有一百多個人發心去,回來的呢?回來只有十幾個人,都是在途中遇難,喪失了生命。哪一個人都知道這個危險,他還是要發心去,為法犧牲。

  像諸菩薩,在本生經裡所講的,更不必說了,我們有沒有這個精神?稍稍受一點點苦就不肯幹了,那還能行嗎?還能有成就嗎?要知道古人求法之難,釋迦牟尼佛為半偈而捨全身,這個故事諸位都曉得。我們今天對於法物、對於經典糟蹋、不愛惜,這是過失!雖然今天印刷術這麼發達,我們對經典為什麼要尊重?古時候人求來不易!我們今天雖然容易得到,我們要尊重,要想到從前人求法之難。《楞嚴經》,般剌蜜帝法師把手臂剖開,經典藏在這裡面帶來,因為他那邊那時候海關這部經不准出去,是國家的國寶,禁止帶到別的地方去。他偷偷的用這種方法帶到中國來,你說那樣的苦心,我們今天拿到經典怎麼能不重視!這是講為法,為了求法。

  「弘法當如妙音觀音,普門圓應」,唯有弘法才能報佛恩。弘法要有觀世音菩薩的精神、有妙音菩薩的精神,有教無類。所以說眾生有感立刻就有應,感應道交,絕不分彼此。不分:你是中國人,我應當對你多說一點,他是外國人,那給他少說一點。那就不是觀世音菩薩,也不是妙音菩薩。盡自己所知道的完全說出來,利益眾生,幫助別人,幫助別人沒有任何條件。如果講經說法還要講條件,你請我講一座經,你得要供養我多少錢,這就是商場上談生意買賣,這叫「裨販如來」,把佛法當作貨物去販賣,這個罪過是阿鼻地獄的罪業。所以法師,你們諸位將來要發心當法師弘法利生,要曉得,搞得不好的時候將來果報在阿鼻地獄,你還不曉得怎麼去的。我一生弘法利生,做這麼多好事情,我怎麼還墮地獄?你弘法利生,原來你是在賣佛法,你是在買賣佛法。佛法是要弘揚的,怎麼可以當商品去賣?

  尤其現在你看印的經,版權頁一看,「版權所有,翻印必究」,這八個字就送到阿鼻地獄去,阿鼻地獄已經掛號、已經註冊了,等他去報到去。佛法要流通,歡迎翻印,印得愈多愈好,怎麼可以說不准翻印?這還得了!佛經不可以,不可以這樣用這個字樣,他叫你流通的,流通的功德無量無邊,怎麼可以說版權所有,不准翻印?縱然你是法師,你自己的著作,我註的註解,後面也應當要流通,要歡迎翻印。我自己註的,我不准流通,我這個「版權所有,不准翻印」,你這就是買賣佛法,你註得再好,你還是造阿鼻地獄的種子。

  我講經,有很多地方都不歡迎我的,為什麼?聽到我的,好像我在罵人,我句句說真話!他要覺悟,把那個版權頁撕掉,後頭印個「歡迎翻印」,他功德無量。所以我看到這些人造業,你要勸他,他還說是我囉嗦、是我多事。他說我這個書要不賣,我哪有錢再印?印經的錢來自十方,不必去賣。眾生有福,佛菩薩自然有感應,求這些幹什麼?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還跟我們談條件?而是我們眾生總是以凡夫心,希望觀世音菩薩幫忙,向觀世音菩薩許個願,將來一定要還願,這就是談條件:「觀世音菩薩你保佑我,我發了財之後我來供養你。」觀世音菩薩有能力幫助你發財,何必要你供養?他幫你發一百萬,你拿十萬塊錢供養他,觀世音菩薩蝕了大本,哪有這種道理?這都完全用凡夫心測度菩薩的心量,大錯大錯!諸佛菩薩對待一切眾生沒有條件的。所以弘法要如觀音、妙音,他們是榜樣。

  「護法當如神咒降魔」,緊接著「普門品」下面是「陀羅尼品」。神咒,剛才跟諸位說過,是招呼鬼神請他們來護法、來降魔。而神咒能夠降魔,與鬼神打交道是一方面,可是更重要的一面,是要降服自己的心魔。諸位要曉得,魔來害你,就好比一個國家,外面有敵人要來攻擊你,你內裡面一定有漢奸、有奸細,有為他做情報人員,內外勾結,他才敢動手;如果你內面能夠團結一致,魔力量再大,他不敢侵犯你。外面的魔是什麼?你看《八大人覺經》裡面講四種魔,外頭魔只有一種,天魔,那是外面的。其餘的內應可了不得,內應有三大類,有五陰魔、有煩惱魔、有生死魔。內外一勾結,魔的勢力才大,你才有無量無邊的災難。內裡面沒有魔,外面天魔外道對你無能為力。到那個時候,你內裡沒有魔,外面魔很奇怪,外魔一看到你是個正人君子,他不但不欺侮你,反而佩服你,他發心來保護你。如果你一變心,跟他一樣,他就欺侮你,魔的性情就是如此。所以,我們行得正,你不要理會他,他自然對你恭敬,他來保護你。你天天要求他、拜他,要去拜託他,他看到你這個人很可憐,我可以欺侮你;換句話說,你始終就被他控制了,沒有辦法離開他。

  所以佛教給我們,「可得為世間事,不可得為世間意」,這兩句話在《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裡頭,諸位都念過,非常重要。世間意是什麼?就是跟鬼神打交道,像算命、看相、看風水,跟這些鬼神打交道,求這些鬼神能夠降福,求他保佑,跟他打交道。那就是跟魔套關係,猶如我們人的社會上跟黑社會的頭目拉關係。拉關係有一點好處,他有勢力能幫你忙,但是你一生得受他控制,得不償失。世間事,樣樣事我們都能做,喜歡怎麼做就怎麼做,自己做怎麼舒服就怎麼做,何必要去問神,要去求這些魔鬼?用不著。你發菩提心,你修菩薩道,那些鬼神見到你,對你就五體投地,頂禮膜拜。你是聖人,你是佛的弟子,他怎麼不尊重你?你再去尊重他,他瞧不起你。雖然你是佛門弟子,他曉得你是掛名的、你是冒充的,你不是真的,他更欺侮你。這些道理要懂。所以降魔,用神咒降魔,先降自己的煩惱魔,外面鬼神自然不敢侵犯。這是護法,我們過去在講席當中常常提到,護法先要護自己的法,護自己的法先要護自己的菩提心,不能忘失菩提心,護自己的清淨心,從這裡做起。

  神咒,一句「南無觀世音菩薩」就是神咒,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神咒,不要再去搞其他的咒子,搞得太多你心都亂了。這個咒子靈,那個咒子不靈,起了分別執著是一個都不靈。為什麼?你心不清淨,護就護清淨心,一個咒能得清淨心,這個咒就靈;兩個、三個,清淨心搞亂了,那咒都不靈了,沒有一個靈。所以諸位要曉得,一就靈,二就不靈,學東西愈簡單愈好,才有靈驗。多了分心,多了在裡面起許多無謂的分別執著,破壞了自己的清淨心,這個咒都失去效力。

  「修行當如嚴王轉邪」,就是「妙莊嚴王品」,也都在我們這一冊,我講這五種統統在下冊,都在這一冊。他是修行的模範,修行要緊的在哪裡?轉邪見為正見,轉邪行為清淨行;換句話說,妙莊嚴王是勇於改過自新。轉邪,拿現在話講就是改過自新。知道自己有過失,他馬上就能改正過來,我們修行要像他。我們修行所以不能成就,就是曉得自己有很多毛病,改不過來。譬如頭一個大的毛病,貪心,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放不下,明明知道應當要放下,就放不下,不能改過。還有一個什麼?懈怠、懶惰,明明知道我們要勤奮,可是偏偏就喜歡懶惰。這個就不能成就。自己的毛病自己一定要曉得,要想辦法去改,如果要不改,一生決定不能成就。我們哪個毛病最重,先要從最重的下手,因為最重的能夠改了,其餘那個輕的小毛病很容易改。

  我過去初學佛的時候,我自己曉得,我的毛病就是懈怠、懶惰。自己知道,很不容易改,別人勸我,跟著人家還是不行。最後用什麼方法?講經,把這個毛病改過來了。我講經,剛剛開始學講經,講一個鐘點要準備二十個鐘點,一個星期講一次,我至少要用二十多個鐘點的時間來預備,沒有充分的預備,到講台上下不了台。所以說一個老師督促我,我還是懈怠,到講台上,這麼多老師,幾百個人眼晴都盯著你,沒有辦法懈怠了。好辦法!所以有些人說,你怎麼那麼喜歡講經?我哪有喜歡?對治毛病!我說我在講台上做學生,講台下面都是我的老師、都是我的監學,一個個人都在督促我,天天在這裡聽,看看我有沒有進步。我哪裡在講經?我是在這裡提出報告,向老師報告。我用這個方法對治我這個毛病。所以你自己要想方法來對治,你要是不認真想個好方法來對治的話,這樣懈怠下去,將來以後一事無成。

  每個人的毛病不一樣,不是一個方法能夠治一切人,不可能的。而且每個時期的毛病又不一樣,這幾年有這個毛病,前幾年有那個毛病,不一樣的,會變的。方法也得常常變,就好像害病一樣,去年害一場病,今年又有病,病不一樣,一個方子,吃一個藥,那會害死人的。藥方要隨時去調整,藥物也常常要換,這樣才能把病治好。修行就是治病,我們的行為發生了毛病,要把它修正過來,所以說總綱領就是改過自新。譬如說大家都曉得修行一定從戒律下手,來修正我們身心行為。可是功過格,你看這些年印了多少多少萬本,總有幾十萬本了,幾個人照這個去做?有人拿到,很發心去做,做個兩天、三天,完了,就懈怠了,不再做下去。蓮池大師《自知錄》那是出家人的功過格,蓮池大師祖師位上,他一生就照那個修行。我們今天打開來真正慚愧,也很想做,做了一天,第二天就忘掉了,第三天就丟到腦後去了。他能成祖師,我們怎麼能成為祖師?就這一點就不如他,其餘的還談什麼?記個日記,記個三天,今天忙,算了,今天不要記了。到了明天,又忘了一天,乾脆算了,別記了。沒有恆心,沒有長遠心,那怎麼行?怎麼能成就?所謂是「有恆為成功之本」,無恆是大病,要改過來,要有恆,要有耐心,要有長遠心,這是我們應當要學妙莊嚴王修行。

  「勸發必如普賢要祈」,勸發就是勸一切眾生發心,要學普賢。普賢勸我們什麼?經文上有四條,第一個「諸佛謢念」,你不發心則已,你發心必定得諸佛護念,你不要害怕,不要有疑惑。大凡學佛修行人,就是一個是疑,一個是怕,所以他沒有辦法精進。疑怎麼?佛講的話真可靠嗎?我什麼都不求,什麼都放下,明天我沒飯吃怎麼辦?明天誰來供養我?誰送東西給我吃?你就懷疑了,對佛不相信。不相信怎麼辦?還得求人!第二個就是恐懼,因為有疑就有恐懼,所以必須還要存一點錢,還要搞個小道場,還準備自己還得養老。好像在這個娑婆世界日子還很長,還不想走。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又希望趕快往生極樂世界,這一邊還準備很多很多事情,還準備再過個幾十年、幾百年、幾千年的樣子,你看心口相違。心裡想的跟你自己所行的完全是兩樁事情,不一樣,這怎麼會有成就?

  出家人在從前是三衣一缽,每天到外面托缽,有的時候也托不到。托不到不怨天不尤人,托不到的時候,回來好好的念一天佛,明天出去再去托,不求人!你不求人,佛就來護持,護法神就來保佑,為什麼?他有責任,他要護持這些修行人。這些修行人如果缺道糧,他要想辦法送來。如果你要去求信徒,護法神「我樂得自在,他有辦法,用不著我幫忙」,護法神都走了。佛也跑掉了,菩薩也沒有了,護法神也沒有了,跟你往來打交道的是什麼?都是些魔鬼,都是些邪神,你跟他打上交道,你麻煩大了。我在大概十幾年前,我四十五歲的那年,在基隆大覺寺,靈老和尚請我在那裡結夏安居,給他們大眾講《楞嚴經》。講堂就在天王殿的隔壁,天王殿裡供的韋馱菩薩,我那個時候就勸大眾,我們修行人不求信徒,好好的辦道,如果我們道糧斷了,韋馱菩薩馬上要撤職查辦,他護的什麼法!我們要天天找信徒去化緣,韋馱菩薩塑的像在,韋馱菩薩神不在,他不來,為什麼?他一看到你們這些人都有辦法,那用不著護持了。所以諸佛護念,你真發心,心地清淨,諸佛護念,不要操一點心。

  我剛剛學佛,是第二次見章嘉大師,那時候我一個禮拜跟他見一次面,頭一次見他,他教我看破、放下,叫我從布施下手。第二次去見他的時候,他就跟我說,真正學佛的人,你的一生統統有佛菩薩、護法神給你照顧,你什麼都不要操心,什麼都不要過問。我就相信他的話,所以我從學佛以來一直到今天,什麼事不操心,什麼事不過問。你問我這個圖書館的事情,我什麼都不知道,圖書館怎麼來的?怎麼成立的?不曉得,圖書館這些開銷,不知道,什麼都不知道,你看心多清淨。無論到哪個地方弘法,他們要給我建道場,好,點點頭,你們去搞去。怎麼搞成的?不曉得,這才自在。要我去想方法,帶著多少錢到美國去建個道場,我才不幹。我到那裡去逛了一趟,他們就把道場建成了,要請我去。我說好,一年來一次,給你講一部經,這個多自在。所以給諸位說,一無所有就什麼都有。你要有了一樣,你只有這一樣,丟掉了就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什麼都現成,得大自在!諸菩薩得大自在,我雖然沒得大自在,得了一點小自在。所以我信心具足,諸佛菩薩護念。

  第二,「植眾德本」,植就是培植,我們自己要修養,要曉得培福、修德。從哪裡做起?從戒、從定,這是德本;修六度、修十波羅蜜是福之本。有德、有福,無論到什麼地方都不會缺乏。這一句著重在服務大眾,為大眾服務。戒律也是為大眾服務,你看看《沙彌律儀》這二十四門威儀就是服務大眾。

  「入正定聚」,這是自受用,修自己。自己要把心安住在定境上,也就是像《彌陀經》裡面所講的,把自己的心安住在「一心不亂,心不顛倒」,這是自受用。

  「發救一切眾生之心」,這就是菩提心,菩提心裡面的大悲心,四弘誓願裡面「眾生無邊誓願度」,要發這個心,你的心量才廣大,才不會自私。把我執,你看不破自然沒有了。破我執好難好難!小乘人斷惑多麼不容易,大乘菩薩斷惑那個方法太巧妙了,為什麼?把你的心擴大,小我就沒有了。這是普賢菩薩在法華會上勸勉大眾,我們今天在此地讀《法華經》,我們也是法華會上的一分子,普賢菩薩的勸發當然包括我們在內。

  到這個地方,講到這裡,我們把題目的意思全都介紹完了。下面這就是正式的講到經文了。這一品在全經體系裡面,在佛門裡面講科判,也就是章法結構、思想體系,它的題目標的就是「普門圓應」,這是「普門品」的總題目。底下分為兩段,兩個大段落,第一大段落是「問答顯德」,顯是顯示,就是菩薩的德能,也是菩薩的事業。德就是一種成就,他在事業上有了不起的成就,這個德跟得失的得在古時候通用。第二個大段是「聞品獲益」。那是就我們一般人,我們聽到菩薩與佛一問一答,說明觀世音菩薩無始劫以來,盡虛空遍法界,所做的利益眾生的這些事業,我們聽了之後,自己獲得利益。這個利益裡面最大的,啟發我們的信心,感發我們效法菩薩,菩薩能做,我們也應當要效法他,也應當要學他。

  第一大段裡面有「長行」、有「偈頌」,長行是散文的體裁,偈頌是以詩歌的體裁,偈頌多半屬於重頌,講到底下再給各位說明。長行裡面,問答有「兩番問答」。「初」,這是第一番,是「問答觀音人」,就是問答觀音菩薩這個人。「又二」,裡面又有兩小段,第一小段是「無盡興問」,無盡是無盡意菩薩,他發起提出這個問題。請看經文,八0一面倒數第四行。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這就是問觀音人,他是什麼因緣他叫做觀世音?這一品,品就是品類,是因無盡意菩薩發起的。我們看看菩薩的名字,裡面含義就很深,表示普門是無盡意,「表普門圓行應現無盡也」。所以哪一個人來問,他都代表的有含義。「若愚讚云,世間無邊塵擾擾,眾生無數業忙忙,愛河無底浪滔滔,是故我名無盡意。」這是古德對於無盡意菩薩的一首讚詞。觀音菩薩的事業跟讚歎無盡意菩薩這一首的讚詞是相當的,觀音菩薩的事業、觀音菩薩的悲願也是無有窮盡的。

  『偏袒右肩』這是禮節,所以在行禮的時候不忘承事,這才叫真正恭敬。在行禮的時候,把右面的手膀露出來,為什麼?做事情方便。如果老師有什麼事情吩咐你做,他立刻就起來,跪的時候跪一隻腳,不是兩隻腳都跪下去;兩隻腳跪下去,起來不方便。所以做事時要快、要敏捷、要確實,自古以來就講求。老是做個事情慢吞吞的、愛理不理的。不是老師要你這樣的、要求你的,你一定得對我恭敬,不是的。你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是你自己的事情。如果一個老師說「你非對我恭敬不可,你不恭敬我就不教你,你對我一分恭敬我教你一分,十分恭敬我教你十分」,這個老師是凡夫,不是菩薩,為什麼?他有分別心。所以,恭敬是你自己本身的法器、你本身的修養。老師同樣講東西,你能夠接受多少與你的恭敬心成正比例。你沒有恭敬心,你在老師會下縱然住上二十年、三十年,你也決定沒有成就。

  你們不相信你看《六祖壇經》,那個慧明在五祖會下多少年,一無所得,為什麼原因?沒有恭敬心。他去追六祖追到了,提了個包袱提不動,這時候恭敬心生了,他一下就開悟了,太顯然了!老師何必要求你對他恭敬?不是的,是你自己能夠得多少,與老師不相干,老師心清淨。你恭敬他,他要歡喜,那他是凡夫,他就退轉了。他絕對不會因為你對他恭敬而心動,你對他不恭敬他心裡就怨恨了,這個老師是博地凡夫,不值得我們跟他學。老師心地清淨,八風吹不動。所以,你自己態度之傲慢、恭敬,就是曉得你自己能夠接收多少東西,你能夠得到多少東西。老師對於學生,看這個學生,老師一樣講經,看到哪個人能夠得幾成、哪個人能得多少,他清清楚楚,他從哪裡看的?他從你恭敬心上看的,一點都不錯。高明的老師一看,看得清清楚楚,決定沒有差錯,根本不要考試,不要問的。現在還要來個考試、來個測驗,未必是真的,未必能測驗得那麼真實;從恭敬態度上、表現上來看,絕對正確。所以古德教學從來沒有聽說考試過的,沒有,但是老師對於學生的程度,進步、退步,了解得太清楚了。所以在行禮的時候恭敬心具足。

  『合掌』,諸位要記住,「合掌」也是表恭敬,十個指頭代表散慢,十個合一,表示一心,所以掌要合攏。有些人合掌當中是空的,大拇指伸得長長的,這表示什麼?不是一心,散亂心,還是散亂。有這個形式,沒有誠意。合掌是表一心,所以掌要合攏,指頭要併起來。有些還有出家人,合掌的姿勢不對,不知道在戒壇裡怎麼教的,就不曉得。大概現在戒壇引禮師也馬虎了,為什麼?受戒人多了。人多了就馬虎,這一定的道理,他精神照顧不到,不能一個一個的來糾正,所以有許許多多不如法的事情。

  『世尊』下面這就是問答的言辭。請教釋迦牟尼佛,問觀世音菩薩他這個名號是什麼因緣得來的?為什麼觀世音菩薩有這麼高的聲望,有這麼大的名氣?提到觀世音菩薩沒有人不曉得,今天講知名度最高。我們佛門裡面所有的諸佛菩薩要講知名度,觀世音菩薩第一。有很多人不曉得阿彌陀佛的,不知道本師釋迦牟尼佛的,但是沒有不知道觀世音菩薩的。前面我跟諸位說過,經典裡面知名度最高的是《金剛經》,佛菩薩裡面知名度最高的是觀世音菩薩。無盡意菩薩問的意思就在此地,為什麼他有這麼高的知名度?他是什麼因什麼緣而有這樣的成就?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