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普賢行願品  (第十一集)  1980前  台灣圖書館大專  檔名:04-011-0011

  好好的學一樣,選定之後不能見異思遷,一會兒看這個經也不錯,那個也很好,那就叫著魔了,魔來了,選定之後就如如不動,要真正能夠信解,法門是無有高下,門門第一。在近代,在家居士當中成就的人不少,你像江味農居士一生研究《金剛經》,他在《金剛經》上用了四十年的工夫,寫成一部《金剛經講義》,可以說今日之下《金剛經》的權威。周止菴居士一生在《心經》上,《心經》只有兩百六十個字,你們看看《心經詮注》,他先後也是用了四十年的時間,這都是我們的榜樣。像梅光曦專門攻唯識,楊仁山居土專攻《華嚴》。你看民國初年這些大居士們,他們一生幾乎就是一部經,一門深入,在一部經用上幾十年,所以有很大的成就,一般的出家人都比不上他,這是我們特別要記取的。

  這個四無礙辯第二就是義,義是講義理,就是一切事的道理,道理要通達,理上要貫通。理要是通了,事可以說是無有不通之理,理通了事也就通了。因此,這個修學一定要著重在教理上,才能夠做到一切法無不通達,從教理上著眼。因為理是貫一切法的,所以古人才說一經通一切經通,道理就在此地。世出世間法無量無邊,理就是一個,真理。這個理是什麼?就是一心,《起信論》裡面給我們講的一心為本源,一心是真的,是貫一切世出世間法。如果我們讀經沒有辦法掌握到教理,那就不得已而求其次,也要著重在教義上,教義是義理,義理是局部的,還是理,是局部理。教理,譬如說是根本,教義是大的枝幹,千萬不可以尋枝摘葉,那就麻煩了,那就很難貫通。譬如說學這一部經,只懂這一部經的道理,換一部經就不懂了,這怎麼行?這不行。這個經上的道理懂了,看看別的經,處處都通了,觸類旁通。所以至少要通與這個教義類似的,至少這一部分要能貫通。這是我們講的教義,著眼要在這個地方,不著重在文句上。佛的四依法告訴我們,依義不依語,可見得義的重要性。四無礙辯這兩條都是著重在理法上。

  第三「辭無礙辯」,辭是言辭,言辭不但要無礙,言辭要美,人家聽了才悅耳。我們要達到言辭的美以及無礙,言辭是要學習的。學什麼東西?古人說的話很有道理,教我們學詩詞,所謂俗話講讀了《詩經》就會說話了。那不讀《詩經》難道就不會說話了?說話人人都會說話,不過言辭沒有人家那麼美。所以詩詞是麗言,美麗的言語。這是我們值得重視的。在過去的教學,小孩一上學就念《千家詩》、念《唐詩》,意思他不會懂,小孩怎麼會懂得詩裡面的意義、境界?他不懂。但是就是叫他念熟,就是叫他熟背,將來幫助他言語,幫助他寫作,有很大的作用。所以詩的教學在從前是列在初級,剛剛開始就學這些東西,而不是像現在把它擺在大學文學系裡面,不是的,以前小學就學,從前小學學的東西現在大學才學。

  說到這個地方就感慨萬千。我告訴你們一樁事情,我們這個地方的劉居士,他的小孩今年小學三年級,四書可以背一半了,你們念中文系的有沒有能把四書背下來?再告訴你一個鄭石岩居士,他很少到我這來,年前到我這來過,他有兩個小孩,一個是幼稚園中班,一個是幼稚園大班,四書也差不多都背完了,幼稚園就開始。他兩個小孩帶到我這裡,我非常喜歡。我就告訴他們兩個人,我說你們做父母的有責任,小孩既然從這個時候已經歡喜念,能夠背得下來了,一定要督促他背兩百遍。他問我要背這麼多遍?我說要!沒有兩百遍不能扎根,兩百遍背下來,他將來到了八十、九十都不會忘掉。

  從幼稚園開始到小學,現在國民教育是九年,到小學這六年當中,把十三經、諸子裡面重要的東西選出來統統叫他背。我告訴他的父母,小孩到學校考試有六十分及格就行了,不要跟人家爭,把這個時間、精力背中國的古典。到國中就隨他去。將來他讀書一帆風順,他的國學能在這上奠定基礎,恐怕將來他到大學,他的國文老師都不如他,這是我們可以能夠想像得到的。我也希望你們同學們要留意這一點,將來你們結婚有了兒女,從幼稚園培養起。這個不是為你一家,這是為了國家、為了民族、為了整個世界培養人才,培養底下一代,人才是國家之寶,我們國家有人大家就有福享了。人才一定要從小培養。我們這一代父母疏忽了,沒有督促。

  你們這一代實在講很冤枉,我們這一代父母沒有督促,父母過失還不大,為什麼?抗戰期間,抗戰八年,我居住的地方搬來搬去,恐怕至少搬了幾十個地方,八年走了十個省,沒有交通工具,完全靠兩條腿走,所以生活極不安定。我父親是軍人,他在前方作戰,我們在後方,照顧不到的。我從小學二年級就訓練獨立的生活,早上起得很早,早飯我要下廚房去燒。目的在從小培養自己獨立能力,萬一將來兵荒馬亂當中流離失所了,你一個小孩怎麼生活?所以在那個時候父母考慮到這一點,小孩從小要培養他有獨立的生活能力。你們是生活在安定之中,不知道這個苦處。我能夠念一點書,都是在台灣一面工作一面念書,也是從二十幾歲才開始。所以背書的年齡過去了,這是愈小愈好。

  過去我們不曉得這個利害,今天我們覺悟了,我們的過失希望底下一代人不要再犯,我們把這個機緣失去了,希望下一代這個機會我們要特別留意,要給他,不能叫他錯過,從小要培養他。我們對國家、對民族盡到責任了,在菩薩道上我們也真正是菩薩。所以鄭居士的小孩能從這個時候開始,他的一些朋友看到都很佩服,必定仿效,你看人家的小孩這麼一點大,四書都能背了,我家的小孩也得好好管教他,一定照學,否則到將來不能跟人家相比,這一定的道理。我叫他背唐詩,《唐詩三百詩》我手上有一個好本子,我影印了一份送給他。我這裡大概還有六、七份,你們同學如果要,在這裡登記,我們一齊拿去影印。這個本子是讀本,讀誦本,要看註解另外有註解的本子。這是講的辭無礙。

  第四是「樂說無礙」,樂是愛好,這是屬於慈悲心。既然世出世間法一切事理都通達了,又有無礙的辯才,如果你懶得給別人說,不願意教人,那也是枉然,只有自受用,別人得不到好處。所以第四種就是喜歡為別人演說,歡喜教別人,在佛法裡是屬法布施,你要樂意幫助人。實在講教學是相長的,如果你不肯教別人,實實在在有許多問題你自己不能發覺,到你教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很多的問題。沒有教的時候,好像我讀這個書,沒有難處,從頭到尾沒有問題;到你一上台一講解,問題多了,處處都是問題,這個難處就來了。所以實實在在講教學相長,對自己收穫非常大,聽講的人得的實在是很有限,你講的東西遍遍都不會一樣、遍遍不相同。這是無礙,我只給諸位介紹四種。

  四無礙辯才在佛法一般講是在法師地才具足。法師地是什麼地位?十地菩薩第九地是法師地。凡是九都叫做法師,都可以稱之為法師,譬如十住第九住是法師住,十行第九行是法師行,十迴向第九迴向,你們看《華嚴經》的經文就能看到。第十位是圓滿,叫灌頂住。第九居在法師的地位,就是四無礙辯才統統具足。

  底下幾句話說,「微妙舌根」,如大經裡面所講的菩薩,尤其是大菩薩,登了地的大菩薩,具足圓滿的舌根,這個圓滿是說他說法的圓滿,實實在在就是此地講的圓滿的辯才。第一,所謂「開示演說無盡眾生行舌」,一切眾生無量無邊,眾生的心行更是無量無邊,他都知道,都能說得出來,這樣說法才能夠契機。第二「開示演說無盡法門」,法門就是對治我們心行的,好比學醫生治病一樣,眾生的心行就是病狀,病是怎麼生的、是怎麼個情形,他能講得清楚,演說法門就是給你治療,用什麼方法來對治。諸位要曉得,佛法無非是對治我們不正常的心行,所以佛法講對治的方法。第三種就是「讚歎諸佛無盡的功德」,第四種是「演暢慈辯無盡」,第五種是「能開闡大乘助道」,在大乘法正助兩種方法,都有能力為一切眾生開示闡揚,發揚光大。

  第六種是說「遍覆十方虛空舌」,佛門常講的廣長舌相,這個裡面有事有理,經裡面多半著重在理上說,就是以慈悲的教學、演說,能夠普遍的利益一切眾生,就是這個意思。第七是「普照一切佛剎舌」,這是講的智慧光明,智慧光明表現在言語上,所以言語也是光明的一種,光明遍照,言語亦屬於光明的一種。第八是「普使眾生悟解舌」,這是從效果上來說的,教學目的是要叫眾生開悟,如果你教了,教了眾生沒有開悟,換句話說,必定是方法不太妥當,如果有善巧方便,必定能令眾生開悟。這就是說諸佛與大菩薩,我們要遇到他很容易開悟,為什麼?他的方法巧妙,技巧高明,能夠針對我們自己的毛病,所謂是藥到病除,這是高明的大夫,沒有治不好的病,就怕你碰到大夫不高明,不但治不好反而把病加重了。

  我們佛門裡面有一位好法師,道安法師,這大家都曉得,台北的大專講座就是道安法師倡導的。這個事情是在民國五十八年,那一年我第二次,佛光山的夏令營,請我在那裡講點東西。我們北部有十幾個同學參加夏令營,回來以後,到台北來找我,希望我給他們開個班。我說找我講一點東西可以,我沒有廟,沒有場所,你們去找場所。他們就到很多廟裡去拜訪法師們,人家都不同意。找到松山寺道安法師,道安法師說沒有問題,好,我來辦。道安法師是第一個在台北市創辦大專講座,對年輕人非常的照顧。他死就是死得很冤枉,他不該死,他那點小毛病遇到蒙古大夫把他醫死了,真叫冤枉!這是一點常識,我在此地順便告訴你們。

  道安法師沒有病,他是晚上,他住在松山寺樓上,所以這個年歲大的人,他是單獨一個人住,很危險,我現在對這個事很注意。沒有人照顧他,如果有一個人他就沒有事情。他晚上起來到洗手間不小心跌了一跤,冬天很冷,洗手間地下都舖磁磚,跌了以後,大概是跌得很重,然後又站起來,站起來走了幾步又跌了一跤,這一下就爬不起來了,於是乎在洗手間就凍了一夜。那一天正是我們圖書館館長高居士她先生過世,請道安法師去說法,約的時間是八點鐘。結果八點鐘道安法師還沒有到,我們就打電話,打電話沒有人接,於是派兩個人到松山寺去問,到底是什麼情形?結果敲門沒有人答應,把門弄開了之後,人進去,道安法師躺在洗手間。

  他是被凍的,凍的急救有常識,不能馬上用熱的東西給他暖和,不可以,要用涼水給他按摩,使他能夠恢復,這樣就對了。他們這些人沒有常識,馬上把老和尚送到醫院,開上暖氣,給他蓋上被子,還用熱的爐子,懷爐,這裡一個,那裡一個,這下好了,把寒氣一齊逼到裡面去了,發不出來,冤枉死了。到以後老和尚被這個懷爐燙傷,肉燙破了,可能是破傷風死的。這就是被這些沒有常識的人胡整,把他整死了,冤枉,實在太冤枉了。這個常識不夠,那些人也不是壞心,都是好心,好心把和尚整死了,真是冤枉。所以諸位要記住,你們家裡如果父母年歲大的話,絕不能讓他一個人單獨住,必定要有個年輕人照顧,有什麼事情馬上就曉得。道安法師如果有侍者在樓上,就不會出這個事情。

  底下一條講「悉令諸佛歡喜舌」,怎麼會叫諸佛歡喜?諸位要曉得,諸佛所歡喜的是弘法利生,這個是諸佛所歡喜的。如果人人都能發心弘法利生,續佛慧命,諸佛就歡喜了。弘法利生,續佛慧命,前一點鐘給諸位說,我們自己必須要一門深入,無論在解或者在行,都要專一。要講到求學,有時候學校同學們請我去講演,提出了許多問題,我說是說了,怕的是大家做不到。佛陀給我們講的四依法,我們今天能夠遵照四依法來修學,我們就親近釋迦牟尼佛,什麼時候離開過他了?沒有離開過。他教我們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智是智慧,識是心意識。我們能做到這四點,就是一天到晚跟釋迦牟尼佛在一起,從來也沒有離開過;你要不能照這個教訓去做,一天到晚跟釋迦牟尼佛手拉手,也不行,也沒有用處,佛是佛,你凡夫還是凡夫,一點用處也沒有。所以諸位要明白這個道理,親近善知識要接受他的教誡,有疑問去問他,遠道的可以通信,現在方便了,在外國,國際電話也很方便,一接就通,可以請教的。這個叫做親近善知識。弘法利生,續佛慧命,諸佛歡喜。

  末後一條「降伏一切諸魔外道」,這裡面方便實在是有許許多多,降伏魔外的。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很要緊,就是必須要滅除一切生死煩惱。生死有兩大類,分段生死與變易生死,有這兩種。到達大菩提、大涅槃的彼岸,也就是圓滿成佛。菩薩如果能夠依照這些方法修學,就能獲得如來果地上的廣長舌相,遍覆一切諸佛國土的廣長舌相。

  下面一段經文是「總結無盡」,我們把文念念,不需要多解釋,因為每一段後頭是一樣的,跟前面是相同的。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讚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讚歎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你們看到普賢行末後兩句話非常有味道,不疲不厭,『念念相續,無有間斷』。這個十段前面兩段是基礎,正如同世間法禮樂的教學,這是大根大本,我們要用心認真的去學習。在日常生活當中,先學著待人要有禮貌、有敬心,對一切人、一切事要有敬意,有禮貌,在在處處我們稱讚人家的長處。每一個人都有缺點,也都有優點,缺點不要去理會,不要把它放在心裡,優點我們要讚歎。如果這個社會上大家都讚人善,惡人都不造惡了,自自然然就變化了。我們今天看看報章雜誌、新聞媒介裡面,處處都是在那裡說人家壞事,壞事說多了,好人他也覺得,我做這麼多好事,好事誰說我?做了壞事,報紙上登這麼大字,出了名,他也就幹壞事了,這對社會風氣影響很大。

  我再勸諸位同學,凡是像有暴力的,對我們心情有不善影響的,這些電影、電視不看。為什麼?因為你自己功夫不到家,你看了之後阿賴耶識落印象,給你自己在修學上添障礙、添麻煩,這個要注意的。真正到不動心了可以,所謂是八風吹不動,那個境界可以。我們現在到不了那個境界,換句話說,就要選擇,選擇善良,對我們身心有好的影響的,我們選擇這些,不良影響的我們要遠離它,你自己要能夠善於選擇,這關係很大。無論是什麼樣的人,自己的家親眷屬、朋友同學之間,隱惡揚善,這就是修普賢行。如果還到處說這個人壞話、那個人短,你修什麼普賢行?普賢行願裡沒有教你毀謗別人。

  也正因為如此,佛制定戒律,出家戒,比丘戒、比丘尼戒,不准沒有受過戒的人看,你出家沒有受戒不准看,在家人更不能看。難道戒律有什麼祕密不成?愈是不叫你看,愈偷偷的看。實際上佛是大慈大悲,你要不看,出家人有什麼過失你不曉得,你對他還很恭敬的;你要是看了,這個犯了戒了,那個又犯了戒了,一天到晚腦子裡都看到別人犯戒,都看到別人的過失,一天到晚在毀謗三寶,造無量無邊的罪業。不看,減少你造罪業。你看佛的心多慈悲,不是不能看的,你要是不毀謗人,一切恭敬,那你沒有受戒也可以看。因為你一切恭敬,對惡人、破戒的人也一樣恭敬,像佛一樣恭敬,那佛這個戒就不要制定了,出家戒你們大家都可以看。所以佛法決定沒有祕密,一切設施都是大慈大悲。

  看底下一段,第三段,「廣修供養」。

  【復次善男子。言廣修供養者。】

  這一句是別名,底下解釋他的境界相。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種種菩薩海會圍遶。】

  這個一念諸位就曉得,這是所供養的境界。

  【我以普賢行願力故。起深信解。現前知見。悉以上妙諸供養具。而為供養。所謂華雲。鬘雲。天音樂雲。天傘蓋雲。天衣服雲。天種種香。塗香。燒香。末香。如是等雲。一一量如須彌山王。然種種燈。酥燈。油燈。諸香油燈。一一燈炷。如須彌山。一一燈油。如大海水。】

  這幾句是講所列的供具,此地都是舉一個例子,我們一定要曉得,要能夠舉一反三。供養非常重要,俗話常說,法輪未轉食輪先,譬如我們今天在此辦個講座,如果我們沒有道糧,大家到這裡七天,我們在這裡聽七天經,這個地方很窮沒有飯吃,我們都要在這裡餓肚子餓七天,你們能受得了嗎?受不了。所以頭一樁大事情就是要解決衣食的問題,佛門講四事供養,我們才能安心辦道。

  再告訴諸位,一般人要求福,佛門裡面好修福,佛門真正辦道的地方這是修福。一些世間人不懂得,到神廟裡面去供養,你看看這幾天過年,龍山寺、行天宮,到那裡去燒香、拜拜去供養的不知道有多少,他能不能得福?決定不能。媽祖,那些人怕他,我不怕他,媽祖能不能保佑人?不能保佑人。你有福是你命裡該發財,該有福的,如果你供養他,他就可以賜福給你,媽祖受人家賄賂,去幫人家忙,他犯了什麼罪?不得了,他有什麼能力?福是自己修的。所以我們要曉得真正的福田。

  我在出家以來,一出家就講經,講經二十多年了,一般寺院對我都不歡迎,因為我所說的他們聽了不太滿意,我是教人不要蓋廟,蓋廟錢花得很冤枉,不能修福,廟裡要沒有道,這個廟就是是非場、鬥爭場,你不但沒有修福,你在那裡造罪,何苦來?所以一般人沒有智慧,迷信,認為拜神、拜菩薩,佛菩薩就能保佑你,哪有這個道理!你沒有聽說過,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他保佑你?沒有這個道理。佛菩薩之所以能保佑你,是你懂得道理,見到佛,我自己就是佛;見了菩薩,我要學菩薩;見觀世音菩薩,我要學大慈大悲;見地藏菩薩,我要孝順父母,這是保佑你。不是說你天天給他磕頭,念經給他聽,每天供幾支香蕉水果,他就保佑你了!這是世俗的迷信。

  佛像是表法的,它代表一種道理、一種方法,塑這個像放在那裡是提醒你。如果每天有一個人在你旁邊,你要孝順父母、孝順父母,你聽了不厭煩?塑地藏菩薩像,天天看,不厭煩,它就是提醒你,觀世音菩薩像提醒你要慈悲一切,以慈悲心待人處世,文殊菩薩是提醒你要求智慧,普賢菩薩就是提醒你這些理論方法智慧要表現在生活上,要把它做到,不是空口說的,要表現在生活當中。所以佛菩薩形像是提醒我們的,這是無量功德,這就是保佑我們。那些天神,我們是真正佛弟子,走到神廟裡,你是沒有天眼,你看不到,你要有天眼就能看到,那個天神早在大門口迎接了。你到廟裡去一坐,他在底下就頂禮了,真的一點都不假。世間人怕媽祖,我們到媽祖廟,媽祖早就在門口迎接了。所以要曉得道理。

  修供養,真正的道場,這是真正的福田,正法道場。所以大家在這個地方七天,凡是在這裡供養你們的真是培了大福報了。我不但在此地給諸位講解《普賢行願品》,我也修供養,我過年的時候人家供養我的錢,我全都供養你們吃飯,都供養給你們了。明乘法師也很好,人家送他的錢他不要,他退回來了。我說打齋供養。這是修真正的福報,比蓋廟塑佛像功德還要大,這是真正的福田,四事供養。也許你們會說,我們是初發心,什麼都不懂,供養我們有那麼大的福嗎?福大,你們是初發心的菩薩,更需要培養。這就說明供養的意思。如果這個地方有個善人、有個善知識,我們要不曉得供養他,他就到別的地方去了,他在此地生活成問題他就到別地方去了,他在哪個地方,這個地方就有福報。

  你們再看鳩摩羅什大師的傳記,我們國家在古時候對於賢人的恭敬,鳩摩羅什大師到中國來是中國派兵搶來的,他是人家國家的國寶,人才。他當時在龜茲,龜茲在現在新疆天山南麓,和闐一帶,是個小國,當然沒有辦法跟中國抗衡,我們中國派了七萬大軍到那裡去,幹什麼?就是為了要這個人。你把這個法師給我們,我們就不打仗,兵就撤回來;你不給我們,我們就打仗。就為這個事情,為一個人。人家也不肯放,但是打不過,沒有辦法,法師也很好,法師勸他,我還是去,免得兩國戰爭,要死傷多少人,生命財產損失多少,何況還是打不過,最後還是被人家搶去。國王還不錯,聽法師的話。這樣我們把人家請來了。

  從前對賢人多尊重,不像現在。這些諸位要讀書要留意。我們遇到賢人,遇到有學問、有德行的人,我們一定要供養他,要照顧他的生活,要把他留住,請他講經說法,請他在這一方弘道,這一方就有福了,大家都受益。廣修供養最重要的意思在此地。好,下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