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八六集) 2013/8/10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386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六百七十頁,我們從六百七十頁倒數第二行註解看起,從這看起:
「右顯池岸妙樹莊嚴之相」。這右面的經文,兩行經文,為我們說出七寶池岸邊樹木的莊嚴。栴檀是一種香樹,古人稱為香木,是稀有,也能夠入藥,可以治病的。栴檀的品類很多,最好的稱為牛頭栴檀,牛頭是牛頭山,應該是這個山裡面有栴檀樹林,這個樹林裡面的樹特別的香。我們常常用它來供佛,檀香,是不是真正檀香?不是經上所講的這個栴檀,這個香現在已經沒有了。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一句話說「境隨心轉」,人心善良,人心厚道,這些七寶、樹木花草,珍品東西、稀有的東西都會出現;人心不善,這些珍寶都沒有了,珍寶變成沙礫,這些香樹就變成普通的木材了。所以現在的檀香,跟過去四、五十年前檀香就不能比,那個時候確實有檀香味道,很遠就聞到這個香氣,現在沒有了,現在拿在手上,放在鼻子裡頭,聞不到從前那個香氣。
我們學佛,多數人都是素食,蔬菜的那個鮮味也沒有了。我記得我小時候,我父親在福建工作,我們住在老家安徽,過年的時候父親寄了一包冬菇,一、二朵煮在鍋裡,那個香味外面路上都聞得到。現在沒有了,現在吃到口裡都沒有那個味道,變了,真的是境隨心轉,這一點都不假。我們門口種的這個香椿。香椿的味很濃。大概二十五年前,我在紐約,韓館長還在,住在浩霖法師的小道場,館長就聞到香椿味,這香椿味從哪來的?到走廊一看,盆子裡面,他栽了一盆香椿,館長就把它葉子採下來,中午燒豆腐了。浩霖法師就說,這香椿不錯,從哪來的?趕緊跑到走廊上一看,那個香椿樹的樹葉都摘光了,盆栽,沒有多少,一餐就吃掉了。它真有味道。現在我們香椿樹在門口,聞不到味道。摘下來,有人摘下來拿給我,放在小碟,我吃起來沒有味道,是很脆,還有一點甜味,那香椿味道沒有了,變成普通的樹木了。
佛陀在世,這個世間當然好,如果不好佛陀不會出現在這個世間。人的心好、行好,才能感動佛菩薩、阿羅漢出現世間。亂世也有來救苦救難的,亂世現什麼樣身?現跟我們同樣的身,不會現佛菩薩、阿羅漢的身,為什麼?你毀謗他,罪很重;他示現跟我們一樣的身,凡人,你毀謗他,沒有那麼重的罪。這都是佛的慈悲,佛菩薩的善巧方便。所以我們看到栴檀,會聯想到很多,不勝感慨。
「吉祥果,印度所產。此方所無」。那印度現在還有沒有?很難講了,有也變質了。中國古人用石榴來比吉祥果。石榴,中國古人因為石榴籽多,中國人講五福臨門,五福裡頭就有一條多子多孫,這人家有福報,石榴籽多,用這個來做比喻。「狀似瓜蔞」,我們參考資料裡面,同學們很用心,這個瓜蔞有圖案,你可以看得到,這上面可以看到有圖案,這是很用心。所以這個,有些資料裡頭說得很詳細,大家自己看就行了,我們就節省一些時間。「石榴一花多實」,實就是籽,一個石榴裡面很多籽,「故以石榴擬吉祥果」,它有吉祥的意思在。
「今經云」,《無量壽經》裡面所說的,「池流華樹」,這四個字說四樁事情:「池」是七寶池,「流」是八功德水,「華」是蓮花,十方世界往生的人都是在寶池蓮花當中化生,「樹」是池兩岸旁邊的樹木,所以四個字說四樁事情。「皆以無量寶香合成」,不是一種香,無量寶香。「是故華果恆芳」,因為這個緣故,它們的花、果實永遠芬芳,芬芳是香氣。「恆芳者,常香也」。鼻所嗅的,你聞到的是香氣,這個香氣可以幫助你斷煩惱、消業障,幫助你身心健康、福慧增長,這是真正的寶。
「光明照耀」,就是前面所說「無量光炎,照耀無極」,前面所講的。極樂世界是光明的世界,沒有一樣東西不放光,為什麼?它是從自性裡頭流出來的。自性就是常寂光,淨宗用這三個字來形容,說得好。常是不生不滅,永恆不變,這叫常;寂是清淨寂滅;光,光明遍照,宇宙之間,佛法說遍法界虛空界十方剎土,佛光遍照。證到究竟的果位就是常寂光,用這三個字來形容它,這個境界裡面是一片光明,光明裡面含攝無量無邊的功德,變成物質形相那就是珍寶,變成精神的現象就是智慧。佛在《華嚴》上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個智慧德相是自性本有的,沒有緣的時候,清淨寂滅,遍法界虛空界;有緣的時候,有緣就是有感,自然就有應,感是屬於外面來的,諸佛跟眾生。諸佛也有感,佛跟佛也有感,像諸佛讚歎阿彌陀佛,這是佛的感,阿彌陀佛就有應,感應道交。十法界裡面眾生念佛想佛,《圓通章》上所說的「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我們想佛、我們念佛這就是感,縱然沒有分別執著,平常心來念;平常心很重要,平是平等,常是永恆,我們的心保持在清淨平等覺上,這叫平常心,平常心是真心,平常心是佛心;這個心才動,佛就知道,動就是感,佛知道,他就有應。「可見此諸華樹,既吐芬香,復放妙光」。蓮花有香、有光,這寶樹也有香、也有光,香光莊嚴。
「修條」,修是長的意思,修條就是「長枝」。古人在文字常常形容柳樹,柳樹的條很長,很細很長。「交」是相接,交覆,「覆」是垂蓋在,像織成一個網一樣,蓋在樹上面。「岸側」就是岸邊,岸邊的「寶林」,寶樹林,「枝長葉茂」,像柳條一樣,枝很長,葉子很多。「凌空相接」,在空中布成羅網一樣,「垂覆池上」,在寶池上面。「如是林樹出種種妙香,其香殊勝,非世間所有,故云世無能喻」。我們沒見過,沒有聽說過,沒有接觸過,所以佛怎麼說我們也沒辦法體會,佛只可以說不可思議,我們無法想像,言說自然就有困難。好在佛法最重視的是教你現證,你自己親自證得才算數,自己沒有證得,聽佛說的都不算數,我們講那是常識不是智慧,親證是智慧,聽說是常識,自己得不到受用,親證就得受用了。這些林樹出生種種妙香,其香殊勝,非世間所有,所以佛也沒有法子比喻。「隨風散馥,隨德風而散播其香馥」,馥也是香的意思,很濃的香叫馥。
極樂世界這些寶香普薰無量無邊諸佛國土,遍法界虛空界,無時不在,無處不在。那我們為什麼聞不到,我們的眼睛見不到光,鼻聞不到香,耳聽不到說法聲音?極樂世界種種莊嚴真的就在我們眼前,而是我們六根有了故障,所以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我們一絲毫的感覺都沒有,是我們迷失了自性,迷了之後完全用妄心,阿賴耶是妄心。所以這六種妙境,六根所對的境界,那就是阿彌陀佛無盡的慈悲在加持。佛加持我們了,我們沒接受,沒有接受的原因是自己有障礙。如果我們恢復清淨心,等於阿羅漢,接受少分;如果我們恢復到平等心,平等心是菩薩,清淨心是羅漢,恢復到平等心,我們就接受多分,得到多分的加持。
修行修什麼?怎麼修法?總而言之,無非是在六塵境界裡面,六塵境界就是色、聲、香、味、觸、法,色是眼見的,聲是耳聞的,香是鼻嗅的,味是舌嘗的,觸是身體接觸,接觸到的,念頭是第六意識的對象,意知。這六根的根性不生不滅,它是真的不是假的,真心起作用。迷失了真心之後,我們的見聞覺知變了,變質了。見聞覺知變成什麼?變成受想行識。受想行識就造成六道輪迴,我們就變成輪迴裡面的眾生,不知道自己的六根深廣無際,不知道,我們的能力侷限到,眼隔一張紙就看不見了,音聲稍微遠一點就聽不到了,能量大幅度的衰減了。
佛告訴我們,我們並沒有失掉,只是迷失,不是真的失掉,什麼時候恢復清淨平等覺,這個能量立刻就恢復了。所以證得阿羅漢,阿羅漢用清淨心,還是阿賴耶,不是真心,見思煩惱斷了,於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執著了,有分別、沒執著,這就是阿羅漢。如果分別都沒有了,那就平等了,平等是菩薩。如果在一切法裡頭見色聞聲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沒有起心動念,恭喜你,你成佛了,你入佛的境界了。佛菩薩、羅漢是誰?是自己,是自己在修學過程當中的法號。如果六根在六塵境界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你就叫做六道凡夫,你出不了六道輪迴。佛說得很多,說得很清楚、說得很詳細,也說得很扼要,我們明白了,抓住綱領,自己知道怎樣修學。修學就是過日子,這日子怎麼過法?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這就對了,這種人過佛菩薩的日子,過佛菩薩的生活。
末後這一句,「此乃第四十三」願,就是四十八願裡頭第四十三願,「寶香普薰願之所攝」。極樂世界為什麼有這麼好的境界?這個境界是阿彌陀佛願力成就的。明白之後,我們對於阿彌陀佛感恩戴德。不知道不曉得感恩,明瞭之後真正感恩,實在是太難得了,讓我們生活在這麼美好的環境當中,真正是名實相符,離苦得樂。
下面第四段,池內莊嚴的形相,寶池裡面。這裡面分兩小段,第一段「寶池體相」。
【又復池飾七寶。地布金沙。】
這是寶池。『池』用什麼造成的?用的是『七寶』。池底下是什麼?是『金沙』,不是泥土。我們這邊世間寶池,這個池的周邊是什麼?大理石做的,是石頭裡面質量最好的,大理石,叫雕欄玉砌,那個玉就是說寶石,實際上是大理石,不是真正的玉。極樂世界珍寶,許許多多我們這個世間沒有,所以佛只說金、銀、琉璃、瑪瑙這些來做比喻,實際上這些品質跟極樂世界不能比,相差太遠了。這是池中莊嚴。
《吳譯》本裡面說:「皆復有自然流泉浴池,皆與自然七寶俱生。」支謙的翻譯本,經文上有這一段,說明寶池德水是自性所變現的,唯心所現,沒有唯識。十法界裡面心現,上面再加了個識變,隨著一切眾生心想生,這是識變。我們如果真正明白這個道理,我們起心動念專門想美好的,想純淨純善,我們地球居住的環境就改變,肯定會變的。你真想,天天想,這也是做很大的功德,為什麼?環境變好了,眾生都得到受用,都會生歡喜心。所以心地不能不善良,心地不能不清淨,為自己想就是為眾生想,為眾生想就是為自己想,念頭要精要純,它起作用,頭一個身心健康,然後我們居住的環境美好,沒有災難。如果我們念頭錯了,念頭是自私自利,念頭是損人利己,念頭是貪瞋痴慢,第一個對自己身體造成病苦,你身心多病,第二個居住的環境災難很多。
現前的社會,我們不要跟太遠距離比,我們跟去年比,好像去年還行,還能過得去,今年比去年差了,再過一年,跟今年比,又比今年差,那一年不如一年,這個事可麻煩大了。古老社會裡頭,是一個世紀不如一個世紀,一個世紀是一百年,中國人講的是甲子,一個甲子是六十年,一甲子不如一甲子,走下坡,不是向上提升。什麼原因?是我們接受教育出了問題。記住,人是教得好的,人性本善。《三字經》是中國古代啟蒙的教科書,什麼人念的?五、六歲小朋友念的。開宗明義第一句話就告訴你:「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這幾句話把宇宙人生奧祕全都揭示出來了。佛講得更清楚,佛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儒只講人性本善,佛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佛是止於至善者。維繫你的本善,希望你本善永遠不變,全靠教學。中國古代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就在此地,它不是為別的。如何保住你的本善不變質,如何將這個本善發揚光大,那就是佛事,菩薩事業。
今天我們有緣看到了斯里蘭卡,這是世界上一個佛陀教育文化大國,它有二千五百年的歷史。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曾經三次在這個地方講經,當地人接受佛陀的教化,二千五百年來沒有改變,還是尊重傳統,不願意改變,所以它保留著佛教原始的面目。你到那邊去觀光旅遊、去訪問,你就都看到了。它是把佛陀的教化完全融合到生活,融合到思想。在斯里蘭卡什麼最大?佛最大。什麼人最大?出家人最大。出家人是佛陀的繼承者,他們學佛,把佛陀的教義發揚光大。全國都是學佛的,不是短時間,二千五百年沒中斷,遵守著老規矩。佛說的話,二千五百年之後還有效,人人都遵守,人人都奉行。對佛陀的禮敬,對法寶的珍惜、尊重,對出家人的尊敬,在這個世界上找不到。斯里蘭卡在過去,國王、大臣見到出家人要禮拜,國王、大臣不例外。現在總統、部長也不例外,見到出家人都行跪拜禮、接足禮。家裡面有兒女出家了,父母見到他,父母要對他禮拜。他是你的兒女,沒錯,他現在是佛的學生,他是佛教的繼承人,是佛教的傳人,父母要拜他,祖父母也要拜他。斯里蘭卡現在是民主國家,民選總統,總統尊重佛法,他也依教奉行,見到出家人,長老,大庭廣眾當中你看到總統拜出家人。全國人在學,他不迷信,他有經典做依據,無論在家出家統統要學經教。假日學校,就是星期天的學校,每七天當中有一天要去上佛教課程,就是星期天,全國一萬多所寺廟統統開放,讓附近的居民到寺廟裡面來學佛法,寺廟裡面的出家人給他們講經,教導他們。出家人幾乎個個都會講,他們都受到良好的佛陀教育。國家有專門為出家人開辦的學校,有研究所,現在正式要辦個大學,中學、小學就更多了,這普及教育,到處都是。非常值得我們尊敬。二千五百年不變,現在依然不變。
全世界有很多真正修行人都在斯里蘭卡。他們修行在樹林裡,居住在石洞裡面,真修,與社會完全脫離。學經教的多半住在農村裡頭,道場大小不一定,小道場一、二個人,大道場幾十個人、幾百人,研究經教,持戒參禪,真幹。戒律,還是嚴格的遵守三衣一缽,基本上出家人沒有財產,他全部財產就是三衣一缽,真放下了。研究經教到寺院,寺院裡面收藏經典豐富,是所有出家人共有的,是真正名符其實的共產,你研究經教可以長住在寺院,講經、教學、著書,這出家人的事業。供養都歸常住,沒有私人的。出家人私人沒有財產,而且出家人手都持金錢戒,你去供養他,他日中一食,他需要就這個,其他的一概不收。你可以供養寺廟常住,不是專門供養一個人的,是供養常住的,這常住收。我們在那邊看到佛教的本來面目。僧團決定是修六和敬,六和敬每一條他們都做到。這是我們念三皈,「皈依僧,眾中尊」,眾是團體,出家人這個團體最值得人尊敬,它如法。他們是真正的共產,不是假的。佛陀在世的時候,他的姨母做了一件袈裟,出家人穿的,供養釋迦牟尼佛,佛沒有接受,佛勸她供養常住:供養常住就是供養所有出家人,我也是一分。這都是做榜樣給我們看,供養僧團,我是僧團一分子,我有一分;不能供養我,供養我,大家沒有。這是什麼?利和同均,真做到了。今天我們要想真正做一個出家人,不違背釋迦牟尼佛的教誨,真正依教奉行,至少要到斯里蘭卡去住個二、三年,向他們學習,你才知道什麼樣的人才是真正的佛弟子。不能做假的,要做真的。
我們學佛的人都知道有六道輪迴,六道不是假的,六道輪迴不是佛說在先的,是婆羅門教就說出來了。婆羅門教根據什麼說的,這個我們要知道。婆羅門教的歷史很久,我跟他們有往來,現代的興都教,他們告訴我,他們的歷史至少有一萬三千年。佛教不到三千年,它比佛教早一萬年,他們修四禪八定。得定的人對於六道輪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為什麼?他看到了,定中他見到。佛教修行人、教弟子,從哪裡學起?從四禪八定學起。佛法的行門就是禪定,禪定是樞紐,因戒得定,因定開慧。婆羅門教有戒有定,沒有慧,所以他們的功夫只能到四禪天、四空天。他們把四禪跟四空天以為就是古聖先賢傳說的大般涅槃,以為那個境界就是般涅槃,以為自己成熟了,修行圓滿了,而實際上去大般涅槃還非常遙遠。真正證得涅槃,小乘涅槃,脫離六道輪迴了。四禪八定沒有脫離六道,釋迦說它叫世間禪定,必須突破,走向出世間禪定,那才行。他是世間禪定走到頭了,出世間禪定不知道。這個大乘經裡面佛說得很詳細、說得很多,不能產生誤會。所以六道輪迴、四禪八定是婆羅門教傳下來的,釋迦牟尼佛全用上了,用它來教初學。但是佛初學裡面有少分出世的思想,這個在其他宗教裡頭沒有。
我們今天修淨土,淨土還是離不開戒定慧。念佛堂的堂主有一句口頭禪,時時刻刻提醒大家,「放下身心世界,一向專念」,這堂主天天說的,提醒大家身放下、心放下,一心專念,求生淨土。這是修什麼?這是修戒修定,只要沾到定的邊緣就成功,跟其他法門不一樣。其他的法門要很深的定,為什麼?你才能脫離六道輪迴,你要沒有很深的定不行,出不了輪迴。淨宗不一樣,沾到定的邊緣就能往生。這個邊緣是什麼?功夫成片。什麼叫功夫成片?從早到晚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除一句阿彌陀佛之外,統統放下,不聞不問。我一天到晚就是阿彌陀佛,無論什麼人跟我講話,我也是一句阿彌陀佛。講話就聽進去、沒聽進去,聽進去是阿彌陀佛,沒聽進去也是阿彌陀佛,他就是阿彌陀佛。回答別人,人家問你問題,統統是阿彌陀佛回答他,除阿彌陀佛之外不會講第二句話,這叫功夫成片。
這種人有沒有?有,不少。諸位稍稍留意,也許你就會遇到,在鄉下、在偏僻的地方,寺廟或者寺廟的外面,看到有些阿公阿婆在念佛,你去問候他,他滿面笑容,向著你念阿彌陀佛。看他好像是痴痴呆呆,其實他的佛號字字清楚、了了分明,我們就知道那是真正的念佛人。這種人可能不認識字,沒有聽過經,沒有學過教,但是他真正做到了淨宗的標準,他真相信,他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相信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一點不懷疑,一天念到晚,佛號不間斷。他將來往生,品位不可思議。許多人見到這種人,都沒放在眼裡,認為那是愚夫愚婦,除念佛之外他什麼也不知道,輕慢他,真正小看了人。你問哪一個念佛能往生?那個能往生,決定往生。我們遇到了,對他禮拜、恭敬、稱讚,我們清楚明白,我們在研究經教,他真幹,他全落實了,這個是他的行。信、解、行,他不需要解,為什麼?他相信,他不懷疑,所以不需要解。信、願、持名,這三樁事情他具足了,所以決定得生。而且往生品位非常高,我們無法想像。
下面是「地布金沙,地指池底」,池底不是泥沙,是金沙。「《漢譯》曰:有純白銀池者,其底沙皆黃金」,白銀池,池底是黃金,是金沙。「中有純黃金池」,黃金池,它水底下的沙是白銀,銀沙。這個中間省略了。「復有二寶共作一池者,其水底沙皆金銀」,兩種寶成的池,底裡面的沙也是兩種寶。「乃至中復有七寶共作一池者」,那就是無量的珍寶造成這個七寶池,池底的沙也是七寶,各種珍寶統統都有,像我們這個世間,「金、銀、水精、琉璃、珊瑚、琥珀、硨磲、瑪瑙」。這是寶池德水。
再看下面一段,寶池裡面的蓮花,「寶蓮彌覆」,彌是遍滿。請看經文:
【優缽羅華。缽曇摩華。拘牟頭華。芬陀利華。雜色光茂。彌覆水上。】
這個六句是介紹池中的蓮花。註解裡頭說,「下」,是指這六句經文,說明「池花有四種妙蓮」,四色。四色是四種原色,四種顏色再一交配就無量花色。《會疏》裡頭說,『優缽羅』是梵語,翻成中國是「青蓮花」,青色的。『缽曇摩』是梵語,意思是「紅蓮花」。『拘牟頭』,此云,這是中國的意思是黃色的蓮花。『芬陀利』是白色的蓮花,「白蓮花」。「小本所謂四色華也」,《彌陀經》上講的「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這講的四色。四種顏色混合起來就是無量色,美不勝收。
「又《箋註》」,《箋註》是丁福保居士註的,民國初年,他有《無量壽經箋註》,「西方之蓮,有青黃赤白四種。又隨未敷」,未敷是沒開,蓮花是花苞,沒有開;有開的,蓮花盛開的;有落,「三時而異名,芬陀利為白蓮華之正開敷者。又此華最大,花瓣數百,一名百葉花」。蓮花跟我們這個世間蓮花不一樣,它的花瓣細長,不像我們這邊的蓮花。《法華經》裡面講的蓮花,就是「此白蓮華百葉之芬陀利華也」。《妙法蓮華經》,《妙法蓮華經》這個蓮花是什麼樣蓮花?是芬陀利,是白色的蓮花。「又此華多出於阿耨達池,人間無有,故稱為人中好華、希有華等」。阿耨達池,這個參考資料裡頭有。喜馬拉雅山山頂有一個湖,通常在佛經裡面稱它為阿耨達池,印度的河流發源地就在這個地方。這在高山,雪山,裡面有這個蓮花,其他地區沒有,就成為非常稀有。
又『雜色光茂』,「雜」是眾多,不是一種顏色,許多顏色和合在一起。所以雜有「和」的意思,有「合」的意思,有「眾」的意思,有「集」的意思。所以叫雜色,「眾色和合」。「光茂」,茂是茂盛,為什麼?它全是珍寶,無量珍寶和合在一起成就的蓮花,所以蓮花非常之美,香光莊嚴。小本經裡頭有,「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亦顯雜色光茂也」。大如車輪,在我們這個世間所看到的。極樂世界沒有一法不稱人意,這個事實真相我們必須要記住。稱人意就是我想什麼顏色它就變什麼顏色,我想花多大它就多大,想大一點它就大了,想小一點就小了,一切都如人意,如每個人之意,而且各個人互相不妨礙,妙就妙在此地。我們無法想像,什麼原因?就是那是稱性的,是法性變現的。我們概念當中所有一切法是阿賴耶變現出來的,自性變現出來的我們沒有見過,沒有聽說過,沒有遇到過,作夢也想不出來,夢中沒有這個種子。
談到作夢,這正好有個人,我們澳洲的悟平法師,她有個疑問來問我。她說如果有人說他在個人念佛當中看到師父上人,那就看到我了,告訴他要怎樣怎樣做,而不是當面向師父請示,這樣一個感應所得的啟示是否可信?她記得我從前講過這些事情,在講席裡頭講過,有人說他在夢中見到師父給他開示,師父上人說他沒有給他開示,弟子一直有此疑惑。這是她來問我的。
夢中會夢到人,這是什麼原因?是因為你想他。一切法從心想生,想佛就會夢見佛;想菩薩就會夢到菩薩;想你的親人,你就會夢到你的親人;想你的父母,會夢到父母;想你的小孩,會夢到小孩。會想到師父,都是一個道理。師父在夢中跟你講的話,都是你自己心裡想問的。他說我沒有想問這個問題,從來沒這個問題。是,你有這個問題你自己不知道,這是一種反應,感應,你心有感,這個夢中也是應。誰應?都是你自性裡頭變現出來的。你看到我存在,我怎麼存在?是你阿賴耶識裡頭變現出來的,你看到的。現實境界跟夢中沒有兩樣。不但是師父的話,你好好去念念《觀無量壽佛經.上品上生章》,你就念這一段,你就會開悟。這一段講什麼?講念佛的信心。佛在經中舉個比喻,這個世間聲望很高,真的高僧大德,你修淨土法門,他告訴你,這個法門沒有《華嚴》好、沒有《法華》好,你應當改學這些大經。你聽了以後怎麼樣?如如不動,我還是修這個法門,決定不動搖。這是世間的,第一個大德高僧,你沒受他影響。這時候來個阿羅漢,證果的,四果羅漢來勸你,不要修這個法門,還是如如不動。再往上升,菩薩來勸你,最後佛來勸你,到最後阿彌陀佛親自來勸你。你可以跟阿彌陀佛說,佛陀,你講的《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攝受我就夠了,再高的我不要了,我就這一門。誰來都不動,你決定得生。如果叫你改變法門,這就錯了,這不能接受。世尊在《觀經.上品上生章》這一段經文非常重要,堅定我們,永遠不變,永遠不改,永遠不後悔,這一種堅定信心一直到底,堅持到底。十方諸佛來,我還是念佛求生淨土,這叫真信,這叫真願。那段經文是真好。
真正學淨土的人,因為我們在過去五經一論都講過,可以把五經一論都聽一遍,然後專一門,這五種東西隨便哪一門都可以,專攻一門。五種經裡面以《無量壽經》介紹得最詳細,無論是理論、是事實真相,都講得詳細、講得透徹,能夠幫助我們堅定信心。《彌陀經》太簡單了,所以蓮池大師做了詳細的註解,就是《疏鈔》,又給疏做鈔。古德法師是他的弟子,根據老師的《疏鈔》再做註解,就是《演義》。所以《彌陀經》有《疏鈔》、《演義》。早年間我講過一遍,我記得從頭到尾講一遍是三百多個小時,一天講一個小時要一年的時間,一部《阿彌陀經》。這一部經,那個時候有錄音帶,圓盤的,老式的錄音帶,我們保存了一套帶子。這套帶子曾經帶到美國,確實也幫助很多美國同學對於淨宗生起信心。原來看《彌陀經》這麼短,這小小的一部經,沒放在心上,都誤會了,認為這是釋迦牟尼佛教這些沒有知識的人,這麼簡單,念佛求生淨土,大概是安慰安慰這些人的,所以對淨土很輕視。結果看到這一套錄音帶我擺在桌上,那個時候,卡帶,一個卡帶是一個小時的,三百多個帶子擺在這個桌子前面,大家一看,這是什麼?《彌陀經》。《彌陀經》講這麼長的時間,大家震住。那如果是現在我要把蓮池大師的《疏鈔》、《演義》搬過來再講一遍,跟這個一樣,至少要講一千二百個小時。三十年前講的。
淨土經典分量不多,只有三經一論,加上後來祖師加進去的,五經一論,這五部經都不長,五經一論合訂本裝訂在一起,是薄薄的一冊,淨土宗經典全在其中。如果要細說,字字句句都說不盡,決定不能小看。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集註。集註,同學們給我們蒐集的參考資料,分量不亞於黃念老的集註,我們《科註》兩冊,我們參考資料也是兩冊。才知道經典裡面義趣無窮,說不盡,講不完,這一部經妙義沒有邊際,境界真正不可思議。
「蓮花遍滿寶池」,一朵蓮花是一個往生的人,「覆蔭水面」,故曰『彌覆水上』。下面一科,科題好,「水如人意」。我們從這個地方能體會,引申的意思,極樂世界萬事萬物都如人意,這個不可思議。我到極樂世界,我希望阿彌陀佛你就教我一個人,能不能做到?能,阿彌陀佛真的教你一個人,在一個小房子裡面,沒有別人,就是你跟阿彌陀佛兩個人。阿彌陀佛有本事生無量無邊身,化身,跟他的真身完全一樣。每一個人都希望阿彌陀佛教我,阿彌陀佛也做得到,極樂世界有多少菩薩,他就可以分多少身,你想學什麼,他就教你什麼,一定叫你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幫助你真正回歸常寂光。這他方諸佛世界沒有,只有極樂世界獨妙,所以諸佛稱讚彌陀「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這個稱讚得來不易。
我們真的把理事都搞清楚了,自自然然死心塌地,就這一個方向、一個目標,再也不改變。而且希望什麼?我到極樂世界去愈早愈好,你對這個世界不產生留戀。這個很重要。對這個世間有絲毫留戀,你就想想極樂世界,沒法子比。特別是在今天,地球被嚴重染污,現在連水都被染污。科學家警告我們,將來可能空氣被染污,我們呼吸怎麼辦?空氣裡頭有毒。今天我們的飲食,吃飯提心吊膽。素食是比較好,素食有農藥、有化肥,還有現在改變基因。我們每天吃的這些東西,會不會碰上?肯定會,只是多少的問題。雖然到市場買菜說有機的,是真有機還是假有機?現在人不誠實,不是親眼看見的都靠不住。它冒充有機,價錢提高,你歡歡喜喜買,買回去之後,還是農藥化肥培養出來的。這樁事情三十年前沒有,無論在什麼地方吃東西都很放心。三十年前我第一次到香港來講經,這些同參道友們,因為講經都是晚上,白天他們帶我去玩,無論走到哪裡,小攤子,坐下來,大家就吃東西,放心,從來沒有想到過這東西不乾淨,沒想到過。現在吃東西提心吊膽,連大飯店都不放心。連水果都有問題,你看那個樣子,好看,長得又大,但是吃起來味道沒有,不是以前的味道。
我們學佛,常常記住佛在經上所說的「境隨心轉」。現在的人心跟三十年前的人心不一樣,現在的環境跟三十年前環境當然不一樣。為什麼不能向好的方面轉?這是教育問題,扎根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全都有關係。現在教育教人教什麼?都教人自私自利。所教的、所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全是負面的,正面的沒有了,倫理沒有了,愛心沒有了,道德沒有了,因果沒有了。這些古聖先賢用心真苦,傳了幾千年,傳到我們現在,全部把它放棄了,不要了。要什麼?要科學,科學能改變這個地球。是的,一點沒錯,我們今天這個社會環境、生活環境就是科學帶來的。科學還繼續不斷在進步,將來發明用機器人來代替人,生產需要人工,將來工廠不需要人工,機器人,那麼人都失業了,富的變成更富,窮的變成更窮。窮人怎麼活?日子怎麼過?機器完全操縱在少數人手上。這個事情是很有可能出現。
李老師往生前一天下午,這是最後跟同學們說話,告訴大家:「世界亂了,佛菩薩、神仙下凡都救不了。我們同學唯一只有一條生路,趕快念佛求生淨土。」這是老師最後的遺言。那個時候我在台北,同學打電話告訴我。第二天早晨老師往生。我那個時候好像也有預感,一個月之前我訂做了一件袈裟,就是這件衣服,老師往生前一個月做的。送他往生,我穿這件衣,搭這一件衣。這件衣咖啡色的,這是第一件。過去這個二十五條衣都是紅色的,紅色是正色,跟佛的意思不一樣。佛教比丘穿的衣服,叫壞色衣,讓你不起貪心。紅、黃、藍、白、黑,叫正色,叫五種正色。壞色是什麼?五種顏色混合在一起,染色,染成這種顏色。這種顏色大家看都不喜歡。比丘應該著壞色衣,袈裟裡頭有壞色的意思,還有混雜的意思。所以托缽這一缽飯也叫袈裟,為什麼?不是一家給的,沿門托缽好幾家,好幾家的人給的混合在一起。
佛是時時刻刻教導我們,對這個世間萬事萬物要放下,不能夠貪戀,不能佔有,不能控制,所以教我們學斷見思煩惱,從五種見惑下手,身見、邊見、見取、戒取、邪見,從這裡下手,恢復自己的清淨心。見思煩惱斷盡,就證阿羅漢果,就出六道輪迴。那我們念佛人,在小乘只要能做到初果向,沒證得初果;在大乘只要能做到初信菩薩,去學初信位的菩薩,沒有證得初信。證得初信,你是聖人,證得初信,你往生極樂世界是生方便有餘土。沒有證得初信位的,生凡聖同居土。所以我們自己要把自己鎖定,我決定要往生,我生凡聖同居土。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得到阿彌陀佛威神加持,也作阿惟越致菩薩,這不可思議,沒有比這更殊勝。我們要牢記在心,佛法大海,我只取這一滴水,沒有貪心,老老實實念佛,學阿公阿婆。蕅益大師告訴我們,下品下生他就滿足了,這是我們應該要向蕅益大師學習。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