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第十五集) 1993/6 美國加州迪安薩大學 檔名:01-011-0015
請掀開經本,二十三面第三行,最後一句看起:
「常寂光土,分證者穢,究竟滿證者淨。」這是說明常寂光淨土裡面淨穢的現象,一般大乘經裡面告訴我們,常寂光淨土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就天台家的講法,藏、通,就是藏教跟通教,只是斷見思煩惱,沒有破無明,當然就不算。別教成佛,證常寂光淨土,但是別教佛要跟圓教做個比較,別教初地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就是我們通常講的法身大士。菩薩,十地菩薩十個位次,再加上等覺十一個位次,無明就破了十一品,妙覺,這就成佛了。所以成佛實在講只是破十二品無明。可是無明總共有四十二品,他才破十二品,後頭還有三十品還沒破,他也叫佛,這是別教的佛,他所證得的境界,就是寂光土裡面的穢土。圓教佛,四十二品無明統統斷盡了,圓滿證得常寂光淨土,他就叫淨。這是寂光土的現象。淨土法門就非常的奇特,即使帶業往生的人,生在凡聖同居土,也能夠享受寂光淨土的境界,這是其他經論、法門裡面都沒有的。我們看底下的解釋。
「今云極樂世界,正指同居淨土,亦即橫具上三淨土也。」極樂世界稱淨土特別著重在凡聖同居土,因為上面三土確實不是我們凡夫在一生當中能夠證得的;換句話說,我們的煩惱要斷實在不容易!縱然斷了見思煩惱,也不過是小乘阿羅漢的境界,圓教菩薩七信位的地位,論淨土那只是方便有餘土,這在我們一生當中實在做不到。那實報土、寂光土就更不必談。唯有凡聖同居土,我們只要能夠伏煩惱,這個不講斷,把它伏住就行了;斷不容易,伏比斷容易得多了。但是要真正伏煩惱,也得要下一番功夫,如果不是真正下功夫,伏也不容易。
「伏」是說我煩惱不起作用,雖然有,不起作用。用什麼來伏?在通途法門裡面,用定,能入定,煩惱自然就不起作用,煩惱一起作用,定就沒有了。所以是用定,要得禪定就能伏得住。淨宗法門就用一句佛號,「執持名號」,用這個方法,這個方法比修禪定實在講容易太多了,我們自己試驗試驗就曉得,就能體驗出來。佛號的念法,一定要依據經典的方法,也就是像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淨念相繼簡單的講就是「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古德常常教給我們,「萬緣放下,提起正念」,正念就是一句佛號,除這一句佛號之外,可以說所有一切的念頭都不是正念。不是正念是什麼?都叫妄想,實在都是妄想,沒有一樣是真實的。正是《金剛經》上所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有為法裡面包括我們的思想、見解、念頭,都是屬於夢幻泡影。唯有這一句佛號是真的,一點都不假,將來必定可以證得。
西方淨土的殊勝,就是我們生到凡聖同居土,我們只有這麼一個本事,到達這個境界,往上不可能。但是到達西方極樂世界,方便土、實報土乃至於寂光淨土裡的受用,我們統統享受到、統統都得到,這是妙極了,這叫真正不可思議!在其他諸佛世界,你必須親證這個境界,剛才講了,見思煩惱斷了,你才能享受到方便土的受用;無明破一分,你才能得到實報土的受用。所以一定你要有功夫。不像西方極樂世界,我見思煩惱沒斷,無明也沒破,這是帶業去往生,上三土裡面的受用我們統統都能享受到。所以這叫不可思議,這個叫難信之法!難信不是講凡夫,是講阿羅漢、辟支佛、菩薩們,他們難信。
這句註解旁邊有幾句小字,「以淨宗是同居淨故,以上善俱會故」。為什麼曉得經裡面講的這個境界是凡聖同居土的境界?經上說得清楚,淨土三經所說的都是同居土的境界。為什麼知道上三土我們都能夠得到它的受用?因為經上講的,到達西方就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如果不能夠同時享受上三土的境界,你怎麼會見到諸上善人?我們的娑婆世界也是四土,釋迦牟尼佛的四土,也是三輩九品。我們現在在凡聖同居土,我們見不到阿羅漢、見不到菩薩,見不到文殊、普賢、觀音、勢至,都見不到。這就是我們此地凡聖同居土的人,沒有辦法享受上三土的受用,不能享受。西方世界跟我們這裡不同,每天都可以跟這些等覺菩薩們在一起。因此在修持上來講,信、願、行非常簡單、非常容易,成就不可思議。也正因為這個事實,世尊在《無量壽經》裡讚歎阿彌陀佛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這是西方世界遠遠超勝十方諸佛世界的處所。
讀了這段文,我們應當深信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深信釋迦、彌陀的教誨決定真實不虛,信願持名一定能夠達到佛在經典所說的殊勝功德利益,我們一生當中都可以能夠圓滿的得到。下面一段文,這是說明淨土的正報莊嚴。
「有佛號阿彌陀,序正報教主之名,翻譯如下廣釋」,下面再詳細的解釋。前面講的是依報環境,現在給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的導師阿彌陀佛。「佛有三身,各論單複」,像這些是教下裡面所說的,我們要明瞭。為什麼說他三身?三身還有單、複,什麼叫單三身,什麼叫複三身?其實三身是一而三,三而一。「法身單,指所證理性。」三身,經論裡講得很多,法身、報身、應化身,「法身」是說的理,報身跟化身都是講的事,有理有事,理是能現的、能變的,事是所現、是所變。理也就是經裡所說的真如本性,《華嚴》裡面講的一真法界,「行願品」裡面講的不思議解脫境界,都是說的這樁事情。這樁事情在經典裡面所用的名詞、術語有幾十種之多,統統說的一樁事情。為什麼說這麼多名詞?佛有他很深的用意。告訴我們,明白這個事實就好,不要執著在名相上,只要說的是這樁事,怎麼說都可以。教我們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你才能真正體會到這個事實。所以它是本體,我們現在哲學裡面所講的宇宙萬有的本體,這個叫法身。
「報身」是的講智慧,所以報身是能證,法身是所證。你怎麼會知道這個道理?這是真正智慧領悟了。智跟理是一不是二,這是哲學裡面所沒有的。哲學裡面能跟所是相對的,不像佛法講的,佛法講能證之智、所證之理是一個,是一樁事情,不能夠分開的,在哲學裡沒有這個說法。這是智慧,真實的智慧,智慧開了,心性就明瞭了,叫明心見性。
「化身」也叫應身,是利益眾生的,像《普門品》裡面所講的,應以什麼身得度,自自然然就現這個身相。應是感應道交,眾生有感,佛就有應,所以應身叫變化身。諸佛菩薩的應身是隨眾生而應的。三身,諸佛菩薩有,我們每個人也有,這個要知道。諸佛菩薩的三身明顯,我們的三身很不明顯。為什麼不明顯?我們的心被迷了。大家想想被什麼迷了?第一個被妄想迷了,一天到晚胡思亂想,胡思亂想是迷,不是覺;第二個為七情五欲所迷,裡面有貪瞋痴慢,外面有五欲六塵。迷在這些東西裡面,所以法身有,有,顯不出來;報身也有,有也等於沒有,智慧沒有了。所以,佛法的教學沒有別的,就是去迷而已。破迷就開悟了,悟就是報身,這一悟,法身也就現前,智慧一現前,法身就證得了,身相就變成應化身。我們今天被妄想、執著迷了之後,我們現在這個身叫業報身,這是佛經常講的可憐憫者。業報身很苦,隨業受報,你造善業,三善道受報;你造惡業,三惡道受報。這就說明六道輪迴怎麼來的?迷失了自性,自己造作一切善惡業,這樣變現出來的。所以六道也是幻化,也是自己自性隨緣,隨著業力的緣,變現出六道輪迴,六道是這麼來的,總得要搞清楚。所以三身我們有,我們應該如何恢復,如何能真正得三身的受用,這是佛教導我們一個主要的課題。
「法身單,指所證理性。」理跟事是一對,性跟相是一對。實在性就是理,理就是本性,事就是相,相就是事;換句話說,這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人生真相就叫做法身。「報身單,指能證功德智慧。」證就是證實,就是徹底、正確的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這叫做智慧,就稱之為報身。「化身單,指所現相好色像。」相好色像是他受用,不是自受用,如果自己有受用,自己就迷了。試問問我們為什麼會有生老病死?這從哪來的?因為我們有一個自受用,而以為享受,這一享受就生老病死,讓你去享受去。諸佛菩薩沒有自受用,所以他自己沒有身,自己也沒有相,身相是他受用,與自己不相干,因此他就沒有生老病死。這是事實的真相,我們一定要曉得。所以佛法講「無我」,對自己來講是無我,對別人來講有我。有我是他受用,為了教化眾生的,幫助眾生覺悟,這是個工具,是一切眾生覺悟的一個工具,與他自己毫不相關。這個身是隨眾生感應而現的,《普門品》裡面,《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裡頭也是這樣說的,觀音菩薩三十二應,三十二是三十二大類,應以佛身而得度者就現佛身,應以菩薩身得度者就現菩薩身。
諸佛菩薩有沒有心、有沒有念頭為眾生現身說法?給諸位說沒有,完全沒有念頭,也沒有心。沒有心,沒有念頭,怎麼會有感應?給諸位說,因為沒有心,沒有念頭,就真正有感應。我跟你不能起感應,為什麼?我有念頭,你也有念頭,就沒有法子了。眾生有念頭,佛菩薩沒有念頭。佛過去曾經舉個例子答覆這個問題,舉的例子很有趣味。他取的鐘鼓,我們敲的。你看鐘沒有心,也沒有念,我們敲它一下,敲是感,它立刻就有聲音,它就有應,我們敲重一下,它響就大一點;輕一點,它響的聲音小一點。隨著感應,有感就一定有應,說明諸佛菩薩對於一切眾生心感,他是沒有念頭的,沒有心的。
乃至於諸佛為一切眾生說法,像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佛有沒有曾經動一個念頭?沒有。在佛自己身上來說,佛一個字也沒說,一生當中一個字也沒說,一句話也沒說,叫無說而說,所說的都是眾生有感。感有兩種,一個是明顯的感。眾生提出問題來發問,這很明顯的,佛立刻就回答。佛聽到人家發問,絕對不會想一想,這個問題我要怎麼答覆他,那就變成凡夫了。沒有考慮的,沒有想一想,自自然然就答覆出來。另外一種叫冥感,心裡頭有念頭,沒說出來;還有更深密的,他確實心裡有感,但是那個感自己還不知道。像佛說《阿彌陀經》,眾生心裡確實有感,佛才會說的,但是這個感本人不曉得,這就是非常的微細、微妙。佛知道,所以這叫無問自說。
我們把這些事情明白了,這才曉得學佛要怎麼個學法,要用什麼態度,什麼方法?那就是一念不生。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之中,境就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無論在哪個地方,真正修行人是一念不生,一念不生就是定。一念不生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不容易!這個法門裡面有個很巧妙的方法,教我們一心去念阿彌陀佛,比修定容易多了。這就是用一念止一切妄念,把一切妄念都止息住,單單用阿彌陀佛這一念,這個法門巧妙、容易就在此地。我們守住一念,比做到無念真的容易太多了。禪家是講一念不生,我們淨土宗把念頭歸到一個阿彌陀佛,只許心裡有阿彌陀佛這一念,不能有第二念,這就對了,這叫真正用功,這是會用功的人。
接眾這就隨緣了,我們在過去看到不少大德,他們接引眾生的手法不一樣。有些大德接引眾生的方法用身教,他不用言教,就是無論什麼人去請教他,他一句話都不說,他用這種方式。有些大德,你去向他請教,他非常熱心,仔細來給你說明,給你討論。方法不一樣,因人而異,因事而異,但是都能夠啟發人,都能叫人得利益。這也正像善導大師講的「遇緣不同」,我們是哪一種根性的人,需要哪種方法來幫助,這就顯示出法門無量無邊。雖然法門很多、很深、很廣,它的方向、目標是一致的,正所謂是殊途同歸。所以色像教學都是為眾生建立的,這叫「化身單」。這就是通常我們講三身,法身、報身、應化身,就是這麼一個意思。下面的解釋比較說得少一點。
「法身複者」,「複」就是兩種法身,兩種報身,兩種化身。法身講兩種,第一種是「自性清淨法身」,這一句就是說的本體,也就是前面法身單的意思,所說的本體。第二種是「離垢妙極法身」,第二句是從事上講的。「垢」是無明、是煩惱,「離」是完全脫離,也就是圓教如來的果位,四十一品無明統統斷盡,我們稱他為離垢妙極的法身。因為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他還稱不上妙極,他妙可以說妙相,不能說極,因為他的無明沒有斷盡。由此可知這是從相上講的,自性清淨法身是從理上講的,是從本性上說的;換句話說,自性清淨法身,我們每個人都有,人人都有,離垢妙極法身,我們沒有。釋迦牟尼佛有,阿彌陀佛有,成佛的人有,菩薩以下都沒有。這就很容易懂得,前面是理,是大家統統都有。
報身是智慧,「自受用報身,他受用報身」,這個也非常的明顯。自受用報身就是《般若經》上講的實智,真實的智慧。實智,《般若經》上常講「般若無知」,所以實智是無知,權智是無所不知。自受用是無知,他受用報身是無所不知,是權智。佛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是權智,佛自己受用是實智,所以「無說而說,說而無說」。由這個地方能夠看到,佛心是多麼清淨,為一切眾生說法也沒有染著一個字,你看多乾淨。所以,釋迦牟尼佛並沒有留一個字給後世,沒有。經典是後來學生憑著記憶記錄下來,傳下來的,佛本身沒有寫過一個字,因為他本身無知,這是個很大的啟示。我們在這個地方究竟能夠領會多少,這一點很值得我們注意的。他這個心真清淨!這是報身的兩種。
「化身複者」,化身複者也有兩種,兩種都是感應而現的,一個是「示生化身」,一個是「應現化身」。示生化身就是實際上他在我們人間投胎,像釋迦牟尼佛這是示生,是這一類的。他要跟我們同住幾十年,所有一切生活狀況跟我們都相同。釋迦牟尼佛住世八十年,我們中國人算虛歲八十歲,實際上釋迦牟尼佛是七十九歲圓寂的。應現化身就不一樣了,是某一個人有感,佛菩薩忽然來了。這事情解決之後,他就沒有了,這個叫應現化身。
過去,周邦道先生的夫人,抗戰勝利之後她住在南京,遇到地藏王菩薩,地藏王菩薩就是屬於應現化身。在南京她住的房子很大,庭院很深,就是大門到她裡面住的房子是個院子,院子很大,進到她裡面的房間要通過三道門才能進去。那個時候周夫人還沒有學佛,但是這個人善根非常深厚,很難得找到這麼一個真正慈悲的人。周老師那時候在抗戰期間是我們學校的校長,我們做學生的對他夫妻兩個人非常感激,他照顧學生比他兒女周到。抗戰期間生活非常艱苦,有吃的、有穿的先分給學生。學生都分到了,剩下來的,他們家兒女才有分;學生不夠的時候,他們頭一個就沒有。所以一切是以學生為第一,對學生照顧無微不至。有一天,有個出家人到她家化緣。周夫人就問他,她說法師你從哪裡來?他說他從九華山來。你要些什麼?他跟她要五斤香油。那個時候周夫人也沒有學佛,也就沒有給他,敷衍了事,出家人就走了。走了之後,她忽然想起來,他從哪來的?我家這三道門都是關著的,怎麼走的也不曉得。如果想想這個事情非常奇怪,但是講話講了好半天,真的,絕對不是假的,不是作夢。所以這個事情就是耿耿於懷,放在心裡。一直以後到台灣,在台中跟李炳老學佛,就把這個事情告訴李老師。李老師就跟她講那是地藏王菩薩的化身。她後悔得不得了,真是,地藏菩薩跟我化五斤香油,我都沒有給他。以後她學佛很認真,每天念地藏經,拜地藏菩薩。
這就是屬於應現化身,是與他有特別的因緣,這是這種化身。所以說兩種化身都是屬於感應的。由此可知,法身、報身的自受用我們很能夠理解,化身兩種純是為他,都是為一切眾生,沒有為自己的。
「又佛界化身,隨類化身」,這是又一種說法。佛界化身,譬如三十二應來講的,單單指以佛的身相示現的,像在我們世間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實在講是我們眾生的執著,佛沒有這個念頭。你們世間人看相,這個相很貴,那個相很好,你們有這些執著,佛一現那個相,你們就好像佛統統都有,一樣也不缺。是這樣顯現的,並不是佛有意思要現什麼,這個諸位要知道。佛是沒有心,佛是沒有念頭,這是佛界化身。其他的,佛以下,像觀世音菩薩講的三十二應,應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這就是佛界化身,其他三十一種,那就叫隨類化身。所以這個也容易懂、也容易明瞭。下面這一段很重要。
「雖辨單複三身,實非一非三,而三而一,不縱橫,不並別,離過絕非,不可思議。」大師這段話是唯恐我們聽了前面的話,起了分別、起了執著,那就壞了,那就錯了。這個地方立刻把這些錯誤的分別、執著為我們糾正。我們知道,從理上講,有體相用;從佛上講,有三身,這是就佛來說的;就眾生來講,迷惑、造業、受報。諸位要曉得,這是三而一,一而三,這是理,這是覺,那是迷,眾生是迷,佛是覺。實在是一樁事情,理是一,事也是一。決定不要有分別、不要有執著,一切明瞭,沒有分別、執著,這就對了。
所以他說,實在非三非一,不可以說三,也不能說一;可以說一,也可以說三,在言說方便,使我們對於事實真相真正了解、真正明白。所以,這個三是「不縱橫」,非縱非橫,它是圓的,它是一個。「不並別」,別是差別,並是並列,沒有,它不是並列,不是並排的,它是圓融的。一就是三,三就是一,所以「離過絕非」。如果是執著是三,執著是一,你有分別、有執著,就有過失,就錯了,非就是錯了。離過絕非,不可思議。這也就是《大乘起信論》裡面講的,教給我們的原則,說法、聽法都要懂得這個原理原則,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說的人不離開這個原則,說法清淨,說的人清淨,譬如剛才講的實相,他執著,說的人清淨。聽的人不執著言語、不執著名相,不起分別、執著,聽法清淨,真正有覺有悟,他有悟處。說、聽都要清淨。譬如像《金剛經》講,「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是名三十二相」,也是這個意思。給你說三十二相,底下說即非三十二相,捨離了,是名三十二相。名是假名,希望你從假名當中體悟事實的真相,事實真相裡面,唯有不起心、不動心、不分別、不執著才能完全通達明白。你完全不迷,這是通達明白。再看下面這段文。
「今云阿彌陀佛,正指同居土中示生化身,仍復即報即法也。」現在這是經典上說的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究竟這個三身是哪一種身?大師在此地為我們說出,說得一點都不錯,是阿彌陀佛的化身,凡聖同居土裡面見到的是化身。「示生化身」,這不是隨類化身,不是應現的化身,是示生化身。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出現在我們地球上的印度這個地方,也是屬於示生化身。雖然同樣的是示生,示是示現,示現化身,但是他們的精神完全不相同。釋迦牟尼佛的示生有一點隨緣的味道,隨著我們的眾生。我們眾生在那個時候平均的壽命大概差不多是一百歲,在我們中國古書裡面記載,夏商周三代,活一百多歲的人很多。所以釋迦牟尼佛出現世間,我們人壽是百歲。釋迦牟尼佛八十歲就圓寂了,換句話說,按照一般的說法,他應當要示現一百歲才對。為什麼八十歲就走了?佛在經上告訴我們,第一個是化緣已盡。釋迦牟尼佛說法非常勤快,說法四十九年,應當還要加二十年,他提前畢業了,化緣盡了。第二個原因,魔王啟請,魔王說你教化眾生夠多了,可以入般涅槃,離開這個世界了。佛答應他,佛不妄語,答應了一定要兌現。所以釋迦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是隨順我們世間眾生之緣,因為成熟的人太多了,就用這種方式來教,因為時間要長。
而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示生化身,我們在《無量壽經》上看到,他是創造的;換句話說,他不是應一個世界眾生之機,他不是的。我們在經上看得很清楚,他所感應的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的願望,他是應這個。所以他在那個地方是創立了一個世界,在那個地方示生化身;換句話說,身相是示生化身的,國土也是示生化身的。這是與一切諸佛菩薩度眾生的化身都不一樣的地方,非常特殊。就化身上來說,他也是報身,也是法身,為什麼?壽命太長。雖然他壽命不是永恆的,因為阿彌陀佛將來還是要入般涅槃,他的化緣盡了的時候,他要入般涅槃,觀世音菩薩就在他這個世界示現成佛。但是是哪一天哪一年?不像我們這個世間,彌勒佛將來下生,我們曉得是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它有這麼一段時間,有數字在。阿彌陀佛的壽命沒有人能夠算得出來。
諸位《無量壽經》都念得很熟了,佛在經上做了個比喻,說十方世界的眾生,這是假設的話,都成了辟支佛,那個地位還在阿羅漢之上,假設他們的能力都像大目犍連。大目犍連一天一夜,就是二十四小時,能夠將我們這個大千世界裡頭有多少眾生,他能夠統計出一個數字。二十四小時的時間就能統計得出來,有這麼大的能力。假使一切眾生都證到辟支佛果,都有目犍連這個能力,共同來計算。算多久?也算無量劫,都算不出阿彌陀佛的壽量。所以他這個身實在講就是真正的報身,真實的法身。所以西方世界這個佛,一即是三,三即是一,一體三身,三身一體,這是我們要認識清楚的。
佛的壽量不可思議,我們每個人往生到那個地方,壽量跟佛相同,與佛同壽量。不但壽量同佛,我們的身體、相好也同佛,一切的享受也同佛,乃至於智慧、神通、能力也跟佛很相似。這是真正不可思議,確實十方世界沒有,一切經典裡面佛從來未曾這樣說過。這個世界之好,是我們每個人都有分,都可以在這一生當中修得的。所以我們把這樁事實真的搞清楚,真的搞明白了,諸佛祖師苦口婆心的勸勉我們,念佛求生淨土是人生第一樁大事,第一真實的好事。其他都是假的,其他統統是落空,唯有這樁事情真實。我們為什麼不努力去做?做的方法就是信願一心持名。
「復次世界及佛皆言有者,具四義,的標實境,令欣求故。」這個地方是解釋「有世界、有佛」,這兩個「有」字非常重要。「有」是真實的有,決定不是假設的。蕅益大師在此地給我們說明它有四個意思,這四個意思就是「四悉檀」。四悉檀前面介紹過,四是四種,悉是普遍的意思,檀就是布施,布施一切眾生,佛是以法施與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得四種利益。第一是「的標實境」,「的」是的的確確、實實在在,標明這個境界。西方極樂世界真有,阿彌陀佛也是真有,因為它真實有,我們才會發願祈求,才希望真正能夠見到阿彌陀佛,自己也能往生到淨土,這就是「世界悉檀」,得歡喜的利益。這個歡喜是真實的,世間所有一切歡喜都是假的,轉眼成空,不是真實的,唯獨這個真實。
第二,「誠語指示,令專一故」。我們要相信本師釋迦牟尼佛真誠的言語,指示我們信願持名,求生淨土。相信釋迦牟尼佛,相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願,願願真實,願願幫助一切眾生往生淨土,圓成佛道。相信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對於阿彌陀佛的讚歎句句真實,使我們生起真實的信心,專心一意來修學這個法門,這一生當中決定圓滿的成就。這就是「為人悉檀」,得生善的利益。
「簡非乾城陽燄,非權現曲示,非緣影虛妄,非保真偏但,破魔邪權小故。」這一段說明,佛給我們講的西方世界阿彌陀佛不是寓言,不是「乾城」,這是講乾闥婆。乾闥婆的城是幻化,不真實,是幻化的。「陽燄」,這也是假的,陽燄就是《莊子》裡面所講的野馬。我想在美國也應該有這個現象。大陸的北方,在平原裡面,地的氣,地氣,遠看就像水一樣,走近去就沒有了,所以叫渴鹿陽燄。渴鹿,畜生,它不了解這個現象,看到前面有水,牠渴了就想到前面去喝水,怎麼跑也沒有。跑到前面,它還在前面,永遠沒有,那是假的,地上一種氣。這個情形我們也在那個地帶會常常踫到,但是我們曉得那是地上一種氣,遠看到像翻滾的水一樣,不是真的,假的。它比喻這個事不是真實,陽燄比喻不是真實。
「非權現曲示」,這句話是對李長者說的,李長者是唐朝時候人,也是位了不起的大德。《華嚴經》自古至今只有兩個註解,那就是李長者的《華嚴經合論》、清涼大師的《疏鈔》,這是《華嚴經》最著名、最完整的兩個註子。李長者在《華嚴經》上說西方極樂世界是權現的,換句話說,他說這個不是真實的,是阿彌陀佛方便接引眾生,等於在那個地方置一個設施,是委曲的一種示現。蕅益大師這個地方就是辯駁他,李長者是了不起的一個人,他《華嚴合論》裡面講的東西真的值得我們佩服,但是這句話說錯了,這句話是誤解了西方極樂世界。菩薩誤解西方的很多,不足以為奇,大菩薩常常都誤解,李長者這句話說錯了,有什麼值得奇怪?西方世界是唯佛與佛方能究竟,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
「非緣影虛妄」,緣影在《楞嚴經》裡講得很多,意思也不是真實的,是我們眾生把六塵緣影的現象錯認為是自己的心,舉這個例子。它不是六塵緣影,不是虛妄的。「保真」是小乘,小乘人證得所謂的偏真涅槃,也叫涅槃,但它不是圓滿的。世尊在大乘經上講,小乘涅槃好像走路,是個中途站,不是目的地,不能保證你到了究竟的目標。所以,這是破小乘人錯誤的見解。後面「破魔邪權小」,這是總結上面所說的是破除這些對於淨宗錯誤的見解、錯誤的看法,這個屬於「對治悉檀」。他底下有小註,「非權破華嚴合論之訛」。這是四悉檀裡面第三個意思。
「圓彰性具,令深證故」,這個是最後「第一義悉檀」,叫我們得證果的利益。圓是圓滿,彰是明顯,一絲毫隱瞞都沒有,性具是說明西方世界依正莊嚴都是我們自性本來具足的,不是心外之法。這個與一切大乘圓頓經教裡所說的完全相同,由此可知,它確實有理論的依據,它不是隨便說出來的,它確實能令我們深信不疑。因為它是自性本具的,正所謂「唯心淨土,自性彌陀」,正因為它是自性本具,我們一定可以證得,使我們修學、往生、證果更加深了信心。所以,這個深信不疑,從這個地方真正奠定了,我們把這個道理、把這個事實搞清楚,當然就不疑惑了。凡是疑惑,是沒有把這樁事實搞清楚,這就產生了疑問。疑是菩薩大障礙,何況我們凡夫!對於菩薩修行證果都造成障礙,我們凡夫如果有疑障在我們面前,這一生往生就沒有指望。所以,蕅益大師為什麼要作《要解》?蓮池大師為什麼要作《疏鈔》?他們的用心都是幫助我們斷疑生信。以真實甚深的信心發願持名,這才是不思議的功德,這才是得生唯一的條件,所謂是具足三資糧。
這是說明這兩個「有」字在此地有這麼深的含義、這麼廣的利益。到這個地方是一段,下面是末後一段,為我們說明說法莊嚴。發起序裡面三樁事情,先介紹西方世界的環境,再介紹西方世界的人物,最後介紹我們,西方世界那些人在那裡幹些什麼事情。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