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斷惑證果說—大乘佛法,圓成佛道  (第四集)  檔名:22-012-0004

  第三頁第五行,括弧裡面是第六「疑」,這是接著來說明佛法裡面所說,一切眾生迷於苦諦當中的十品惑,前面的五品已經說過了,今天這是第六,第六品是「疑」。諸位要特別注意這個順序,它這個順序跟我們平常講的稍稍有不一樣,那就是更說得詳細。我們一般平常講的,都說得很簡略,同時在見惑裡頭,我們一般只講了五條,而沒有講得這麼圓滿;在思惑裡頭也只講了五條,實際上見思煩惱統統具足這個十條,具足這十種惑。懷疑,疑的是什麼?疑苦諦之理。這是說我們所疑境界裡面最為普遍的一種,不相信佛說的三界統苦。我們仔細去觀察一下,不相信三界統苦的人實在是很多很多。為什麼?如果他一旦要看到三界都苦,他一定會修道。為什麼?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沒有發心修道,當然對這個問題,縱然是聽得很多,也是半信半疑。把這個意思引申起來說,就是對於佛所講的種種道理與法門都沒有堅決的信心,都包括在這一條之內。為什麼這個次序這樣安排?底下括弧說明了,說明以上這個六品惑是直接的,就是直接從苦諦裡面而來的,迷於苦諦而生的,所以它這裡面有分親疏的差別,這是親迷之惑。後面這個四品,比較上疏遠,換句話說,是間接的,不是直接的,這個親疏差別,從這裡分的。

  第一個是貪。貪從哪裡生的?是從前面六品惑裡面的前五品,為什麼?疑沒有貪,這個裡頭起不了貪,除了疑之外,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這個裡面都有貪的煩惱。所以諸位要曉得,這個貪心不但是指五欲六塵,乃至於修道法門裡頭也有所不免。疑,前面五見,他把它當真了,認為是真有這回事情,所以在裡面起執著。瞋煩惱也是從前面這五個境界而生的,我們說得簡單一點,順心了,稱心如意,貪心增長;違背了自己的心願,瞋恚心就生起來。由此可知,如果沒有前面五種境界,貪瞋都不會起來,貪瞋是指外面境界引發而生的。接著下面是痴,痴就是對於事理的真實相不能夠完全了解,不能夠正確的了解,我們就稱之為愚痴。最後一種是慢,慢我們曉得,這也是俱生煩惱之一,就是生起傲慢之心,我們平常講貢高我慢。這個四種惑(貪瞋痴慢)跟前面六種稍稍不相同,前六種是直接的,這四種是間接的;前六種為親,這四種為疏,都是迷於苦諦。所以在苦諦裡面來說,這十種惑統統具足。這個十條,就是這一段非常重要,因為向下我們要來講,都可以以這個為基礎,不過就是所迷的對象不一樣,明白這一點,我們就很容易懂了。

  第二段講,迷於集諦,這裡而起的有七種見惑,就是七品惑。這個七品惑,諸位一看就明瞭了。第一個,他有邪見。你看這個裡頭沒有身見,沒有邊見,他有邪見。邪見是講不信集諦之理。集是煩惱,招感見,是煩惱。在前面我們已經研究過這個問題。苦是講的果報,集是說的造因,有因必有果。我們造作的是什麼因,後面一定就是什麼樣的果報。佛法流傳到今天,今時今地的佛法,佛在三千年前就看得非常的清楚。在今時今地應該怎樣弘揚佛法,應該怎樣修學佛法,佛也給我們指示得清清楚楚,如果我們要是依教奉行沒有不成就的。最清楚、最明白的指導,給諸位說,統統都在《法華經》裡面,我們今天的習氣、毛病、障礙、苦難都說得清清楚楚。

  將來我們也得要找機會,我想是我們這次霧峰講完之後,今天高居士他給我打個電話,我們館前路那個講堂可能有點問題,人家大概不同意借給我們用,這個也無所謂,不到那邊去也好。為什麼?我現在很不願意到市中心區,因為那個地方是爭名爭利的地方,我們是「於人無爭,於世無求」,我們還是偏僻一點好。真正學法,我們也不必在乎路途的遠近,菩薩戒裡面四十里地,這是真正修菩薩道,還是要來聽經,希望大家能多發心。我想我們抽一點時間,《法華經》講這個經文,那是要很長的時間。如果可能的話,我們講大意,一次講一品,《法華經》只有二十八品,我們二十八個星期就講完了,這個講法也很有味道。在講之前,先把這一品念一遍,我們一到講堂就開始念經,把這一品念完,念完之後再來講大意。離開經文,這個樣子也比較活潑,也生動,把這個裡頭重要東西統統都講出來。諸位以後回去再念這個經,這就很有味道,就會很有受用。同時,將來在外面弘法,我看向後也勢必要走這個路子。為什麼?在目前整個世界上來講,講經只有台灣,除了台灣之外,香港還能講,其他的地區都不行。縱然有法師發心肯講,沒有人聽,不是不願意聽,沒有時間聽。你要是做一個專題講演,他很歡迎,講一部大經,他不歡迎。所以我們得把這些大經大論都把它編成幾個專題來介紹,弘揚佛法在現在這個工業社會的時代,必須要如是的變通,首先引起大家修學研究的興趣,然後再讓他深入經藏。在台灣的人可以說,在今天這個世界上確實是福報最大的,你沒有這麼大的福報,你怎麼能生在台灣,你怎麼能夠聽到大經大論。

  不相信集諦之理,換句話說,不相信因果報應,就不相信這個道理。這個道理,給諸位說,一般初講很淺顯,實際上這個理非常之深,愈講愈深,理也是愈講愈妙。如果不能夠深入經藏,我們講要斷疑生信,的確是不容易的事情。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開示法達禪師,就是講《法華》的大意。我們在《壇經》裡面讀到過,他老人家真正是言簡意賅。一部《法華經》講的什麼東西?就是講的因緣,所以這部經是以因緣為宗。它的目的就是教我們斷疑生信,信什麼?信我們自己有佛性,信我們自己能成佛。所以佛在《法華經》裡面講末法時期,尤其是在今天的弘法,無論對什麼人,人家來問佛法,統統以大乘法來答覆,不要說小乘法。我們看看今天這個社會是不是這個情形?的確是這個情形。你如果跟人家說小乘法,人家掉頭而去,不會理睬你,為什麼?跟這個社會完全不相應。你要說大乘佛法,人家點頭,人家歡喜。可是大乘的理論,大乘的修學,一定要很透徹。大乘法裡面事事無礙,小乘法有障礙,譬如小乘法是空與有不能圓融,凡夫執著有,小乘執著空,空是一邊,有是一邊,他圓不過來,於是乎就有障礙。凡夫學小乘,學空,他不願意,他有離不開。小乘人你叫他來度眾生,他也不肯幹,他認為清淨寂滅的環境被破壞了,他也不肯。唯有大乘佛法,空有不二,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個現在人一聽,不錯!這個法門可以學,才能夠接引大眾。所以大經是破迷開悟,是教我們在這裡面建立信心,增長信心。可是大乘的道,一定要講得圓融,不圓融,毛病就生了。圓融,這個裡面有無量的功德,所以大乘法確確實實是非常適合於我們這個時代。問題在哪裡?問題就是像江味農居士所講的,要深解,要圓解。圓就是沒有欠缺,深則不是淺,因為你解得淺,你解的是局部的,不是圓滿的,那還是有障礙,還是有流弊。只要能夠解得深,解得圓,一切的毛病都不會生,真正是可以能夠做到我們今天人所謂是幸福圓滿的人生,就在幸福圓滿裡面也就圓成佛道,這個功德實實在在是無量功德。

  第二種惑,就是見取見。見取見就是對於前面的邪見,他不承認自己是邪見,他認為他自己這個知見很正確,還說我們學佛的人、相信佛法的人是迷信,是邪見。你們想想今天這個世間,這種見解的人也太多了。佛法實在講是破迷起信的,是破除迷信的,很可惜的就是佛法弘揚的人太少了。所以在今天,凡是佛弟子,無論是在家、出家,都負有弘揚正法的責任,我們應當要努力。只要發心弘法,必定有諸佛菩薩、龍天護持,這是我們意料中之事。特別是佛法在今天可以說是衰到了極處,只要發心,龍天就護持。第三種是疑,諸位在此地也注意到,這個裡面沒有戒禁取見,後頭還會有說明。疑,疑集諦之理。可見得它這個惑的名稱相同,但是他所迷的對象不一樣,前面是以苦諦為對象,這個地方是從集諦上所起的迷惑。底下這就可以合起來看了,貪瞋痴慢,他也有四品惑,也有貪瞋痴慢。這個貪瞋痴慢跟迷於苦諦裡面意義是相同的,迷於苦諦裡面,直接的有六品;迷於集諦的,直接的只有三品,間接的有四品,跟迷於苦諦是一樣,他間接的有四品。

  底下有一個解釋就說明集諦一共有七品惑,這是像苦諦裡的十品惑,他沒有身見、沒有邊見、沒有戒取見,為什麼沒有?這個地方就說出這個理由。第一個,集是業因,它不是果報,它是業因,所以說沒有「以業因而迷執我體者」,這個我體,造業的時候,不會有這個,這個身體,五蘊的身心,這是果報。我們在果報上,確實是迷惑,認為這個身心是我。可是造業與這個就不相干,所以他沒有身見,因為沒有身見,所以他也沒邊見。邊見,前面解釋得很清楚,特別的是說明常見與斷見。常見就是這一生是人,再來生還是人,生生世世都是人,叫常見。斷見,所謂是人死如燈滅,永遠就消滅了,沒有來世,不相信有來世,這個屬於斷見。可見得斷見、常見,都是從身見而來的,如果沒有身見,當然這個見解也就不會有了。第三,理由,這是講,說明為什麼他沒有戒取見。此地這個解釋也是很清楚的,他說當外道修種種境界的時候,是迷執於我身之上,自以為苦行之身為生人天之因,這個是很大很大的錯誤。特別是在印度許許多多外道的修學上,在中國還比較上少有,但是也有,很少就是。在印度比較上普遍,能夠看到持牛戒的、持狗戒的,還有瑜伽裡面修苦行的。現在瑜伽師在國外種種表演,你們都沒看到的,赤身露體,從火裡面走過。這個都是因為修苦行,他也真能做得到,他以為這個樣子修行,才能夠得到人天殊勝的果報,哪裡曉得這個錯誤的。

  還有一點,諸位必須要曉得的,那就是佛法裡面戒律跟其他宗教的戒律不一樣,不相同。譬如說其他宗教裡面的戒律,這個戒律是決定不能夠毀犯,不能破戒的。佛法戒律精嚴,不能夠毀犯,給諸位說,小乘戒律。所以佛法的小乘,確實有很濃厚的宗教的意味。我們講佛教是宗教,要拿小乘來講,行,能講得通,帶著有濃厚的宗教的色彩;大乘就沒有了,大乘沒有。實際上,小乘雖然宗教這個色彩比較濃厚,畢竟還不是宗教,為什麼?因為這個戒律還是手段,不是目的,這個跟其他的宗教不一樣的。

  我昨天有個小同學會,我們同學當中有個是信回教的,回教的戒律不能吃豬肉。昨天我們坐在一起,我吃素,他不敢吃豬肉,別人就跟他開玩笑。我就告訴他,我說我可以吃肉,你不能吃,你吃是破戒,我吃不破戒。我們佛教這個戒律裡,沒有說不吃肉,我們只有不殺生,沒有說不吃肉。不吃肉這個素食運動,諸位要曉得,是我們中國梁武帝提倡的,所以我們這個不是戒律。你要是吃了豬肉,你就破了戒;我要在此地吃肉,我不破戒。所以這個我們要曉得。但是我們為什麼不吃肉?這是養自己慈悲心。還有肉食,離了二十多年,這是不習慣。事實並不是不能吃,而是離久了,不習慣。再說,現在這個肉食,說老實話,現在這個肉,你請我吃,我也不吃,我害怕不乾淨。不像從前,從前像養豬、養羊都養在野外,現在吃的,我看都是用化學肥料餵的,所以吃人長種種怪病,有道理的。以前雞活活潑潑在外面養著,現在雞是終身監禁,一孵出來就等於說住在那個籠子裡頭,一直天天給牠打針,餵什麼東西,讓牠長大,統統不正常。所以你想想看,那個肉會正常嗎?那個味道會正常嗎?我是在想像當中,我們小時候吃的那個雞或者雞蛋的味道,跟現在的雞跟雞蛋味,絕對不是一個味道,牠心理上不一樣。好像活活潑潑的一個人,一個是一生都關在監牢獄裡頭,那個心情怎麼會相同?所以身心都是病態,這個裡頭就帶著有許許多多的病菌,所以吃了,奇奇怪怪的病才發生,不如素食來得好。所以我也常常勸人,你實在是忍不過的話,我覺得魚比肉還好一點,畢竟魚是海裡面的,不是家裡養大的。這個人工養大的,這個東西是很麻煩的事情,不是正常的事情。

  外道有許許多多的戒律,實在講他是違背因果律,是違背因果的。如果是培養慈悲心,這是正確的。如果說是持這個戒律就能夠證道的,沒有這回事情。這在佛法裡頭也是不可能的,你說我持戒,持戒持好了,我就能成佛作祖了,這是不可能的。佛法終極的目標是開智慧,持戒是幫助你得定,所以戒律是手段,定之後才能開智慧,目的是在開智慧。定是開智慧的手段,戒律是手段之手段,也可以說是方便之方便,所以諸位要懂這個道理。這個理明白了之後,你才曉得,將來你看《高僧傳》、你看《神僧傳》,好像過去那些高僧有很多都是不守清規、不守戒律的,你就不生毀謗了,為什麼?人家目的達到了。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頭,他心清淨的,他不迷惑,不生煩惱,不但不生煩惱,他還在裡面長智慧。所以這個戒律,對我們初學的人來講,就是我們還沒有得定,那是很有用處,能夠幫助我們得定。假如我們得到定之後,進一步就要求智慧,要在智慧上下功夫,根據我們終極的目標。

  所以有一些人是完全執著在這個戒律裡面,很好,執著戒律。你執著在這個戒律上,上面那一步你就不能超越了。這個東西很麻煩,就好像爬樓梯一樣,底下一級要捨掉,才能往上頭升一級。這個地方不錯,你老執著這個地方,不肯往前進,這也不行。戒律清淨,所得的果報是人天福報,這個確確實實可以得到,得到人天福報,要想得到定就得不到。你們諸位想想,這個戒律,如果說是執著在戒律裡面,這個人不能得定。為什麼?你有執著的心,你有分別、有執著,我的戒清淨,他的戒不清淨,這個心就不定。定心是清淨的,裡面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個才能得定。所以你這些理不明,這個戒沒有辦法守,你不會守,持戒不是個容易事情。會持戒的人,持戒他真是因戒生定、因定開慧,他成佛作祖。不會持戒的人,死在戒律之中,連個定都得不到。這個戒律是不是就善法?不定是善法,為什麼?你自己戒律清淨,天天批評別人,這個人犯了戒、那個人有罪業,你的心裡頭亂七八糟。由此可知,你見別人的過失,說別人的過失,自己就犯了過失,你的戒就不清淨了。自己戒律清淨,不見他人過,自己這個戒才清淨。成天見到別人都不是,你自己這個戒怎麼會清淨?所以學這一點點戒律,天天拿這個戒的尺碼去量別人,不量自己,天天量別人,還認為自己戒律清淨,這糟糕了。所以我們要了解這個道理,才曉得佛法當中應該怎麼樣的修學。因此這一條也是苦諦裡頭有,集諦裡頭沒有。所以集諦裡頭沒有戒取見,只有果裡頭才有,因裡頭沒有,修因裡面沒有。

  第三段講迷於滅諦裡面,這是出世間的因果,它也有七品惑,直接的有三品,間接的有四品,這個表裡頭諸位一看就很清楚。第一個邪見。邪見,這是依滅諦而起來的,就是不相信滅諦之理。滅是什麼?滅生死,滅煩惱。他不相信這個道理,他在這個地方起了邪見。能夠信得過,經論裡面常講,這是很大的善根福德因緣,他能夠相信。譬如佛經論裡面常講的,我們以《起信論》來說,本覺本有,妄覺本空;換句話說,不生不滅是本有的,生滅與煩惱(習氣)是本空的。六祖大師偈子說得更妙,「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一句話說盡了。生死煩惱是本來空,本來空當然可以能夠滅掉。如果說生死煩惱本來就有的,那這個東西麻煩了,那個就滅不掉了。本來空!不但生死煩惱是本來空,你們看看唯識裡頭所講的,九十四種有為法都是本來空,連阿賴耶識也是本來空,這個我們應當要相信。相信這個道理,這是真理,我們學佛修行,信心就堅定了,知道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會有成就。如果你對這個有疑惑,懷疑了,這個裡頭就有障礙,為什麼?你的煩惱斷不掉。但是諸位要曉得,不斷煩惱不能成佛,一定要斷,而且斷煩惱是從心地上斷,不是在身上斷。成佛是心清淨成佛,身怎麼樣清淨,心不清淨不行。這就說明了,那個戒怎麼個戒法戒得清淨?戒只能戒你的身清淨,身清淨成不了佛,要緊的是心清淨。所以小乘戒,戒在身、口;大乘菩薩戒,戒在清淨心,所以它不一樣。大乘菩薩能夠明心見性,小乘人沒辦法,做不到。這講起來小乘戒容易持,大乘戒難持,大乘戒戒在心地。

  實實在在講,在今天修大乘比修小乘容易,大乘是在境界裡頭磨鍊,歷事練心,在境界裡頭磨鍊出自己的清淨心。理論與方法,《法華經》裡面說得非常之多,特別是講我們現在這個社會當中,講這個末法時期。你們諸位去看這個《法華經》裡面的「法師品」、「提婆達多品」、「勸持品」,跟「安樂行品」,你們仔細去研究研究,統統講的我們現前這個社會。所以會修的人,這個時代修大乘佛法,確確實實比從前農業社會要殊勝得多,容易成就。

  是對於前面的邪見,他認為是正見。懷疑,是對於佛所講的大涅槃他半信半疑,不能夠全程肯定的相信,這個不但在行門裡面造成重大的障礙,就是對於解門也有很大的妨礙。這個是有疑問,對一切經的道理,無論諸佛菩薩怎麼說,祖師大德怎麼樣給你講解,還是很難徹底的明瞭,這個就是自己有疑的煩惱障礙了。底下貪瞋痴慢這四種是間接而起的,就是由前面邪見跟見取見當中而生的,而起的貪瞋痴慢。這個境界,諸位可以能夠想像得到,因為這種境界,在我們目前社會裡面,我們可以說是到處都能夠看得到。

  旁邊我也寫了一點,就是引用古德所說的,提供諸位做個參考。這個裡面都是《證道歌》裡面的話,《證道歌》我們以前曾經講過。永嘉大師說,「絕學無為閒道人」,《證道歌》裡面完全是講修行證果的境界。他老人家留給後世的東西不多,只是一個小冊子和《永嘉集》,《禪宗集》裡面主要是講修因,《證道歌》是講果地上的境界,分量雖然不多,但是修因證果可以說都交代得清清楚楚。這兩樣東西,我們都曾經討論過。

  真正要在佛法上成就,頭一句話就說出來,「絕學無為閒道人」,要著重這個「閒」。諸位要曉得,閒人才是高人,一天到晚忙忙碌碌的那個不高,唯有閒人才高。你看我們中國古時候所謂「人非有品不能閒」,閒人是高人,閒人是最有品德的人,為什麼?如果要沒有品德,他要一閒,他會胡思亂想,他會作亂,所以清閒不容易。我們二十五史裡頭,每一個朝代,對於這些清閒的人,還要給他立傳,留芳後世。你們打開來看看,實際上他對社會有什麼貢獻?我們看不出來有任何貢獻,一天到晚是遊山玩水,逍遙自在,搞幾個朋友在一塊喝酒吟詩,就這樣過了一輩子,歷史上還給他記個傳。他的這個功德之大,絕不亞於將相,他有什麼功德?就是他有潛移默化的功德,他不是以言教,他是以身教,表現這種樂天安分。人人都像他那樣的,不爭名,不爭利,天下太平。他所標榜的就是什麼?確確實實他做到的是「於人無爭,於世無求」,天下太平。所以歷史上要給他做傳。

  在佛法裡面講「絕學」,絕學是道。你看老子所說的,「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你在世間求學是什麼?學那是知識,天天要增加,現在科學知識日新月異,你求學要天天增長。修道怎麼樣?修道是去妄念。去妄念,妄念要一天比一天減少才行,少到自己心裡頭的一切妄念都沒有了,這個道就成就了。那我們要問,這個世間所有這些學術、科學新知,它算不算妄念?確確實實道地的妄念,是妄念。我們今天說這個妄念,這些學科學的人都起來反對,這個是正當的知識,我們要發揚光大,怎麼可以說妄念?這是不信滅諦之理,他不相信。科學無論怎樣發展,給諸位說,宇宙人生根本的問題,他不能解決。無論他怎麼樣的發展,決定不能夠明心見性;換句話說,他永遠沒有辦法斷煩惱,永遠沒有辦法斷生死。為什麼?因為生死煩惱是妄念裡面生的,他一天到晚在那裡增長妄念,妄念不能斷妄念,生死不能了生死,就這個道理。所以學佛的人心要清淨,不但這個世間一切的學術,你要能夠放得下,出世間這一些經論的道理,你也要能放得下,心才清淨。話又說回來,放得下是一邊,放不下又是一邊。你好像我放得下了,你放得下還是落在一邊上,還是不是真正絕學,還是不是真正的放下。你們諸位想這個道理。好,我統統都放下了,我書也不念,道也不學,錯了,邪知邪見。怎麼樣才是正知正見?這個放得下與放不下是一不是二,這個事情真難了,這才叫正知正見。換句話說,世出世間學問,你樣樣都可以看,樣樣都可以聽,樣樣都可以學習,學即無學。樣樣都看,樣樣都明瞭,心裡面不落印象,這叫「絕學無為閒道人」。這個「絕學無為」,不是他什麼都不懂,他樣樣都懂。

  所以這個歷史上所記載《隱逸傳》裡頭那些人,那都是非常能幹的人,他們有能力治國平天下,他有學問、有道德、有能力,他不做,他不幹。不幹有不幹的功德,表現出「於人無爭,於世無求」,這才算是清高。如果他沒有學問,沒有能力,他什麼都不曉得,他一天到晚也是清淨無為,那不行,那人家不給他立傳的。有能力,你不出來,這個才是清高,又不造反。那些是沒有品德的人,有這種能力,他要造反,他要作亂。所以絕學、無為、閒,這幾個字眼,我們都要特別注意到,這是整個《證道歌》裡面的大綱領。

  在修學要領上講,「不除妄想不求真」。為什麼?因為妄想跟真是一不是二,你要除妄想,加了一個妄想。佛法裡面教那個除妄想,是教你覺,你曉得這個是妄想,妄想就不起作用了,它就沒有障礙了。怕的是什麼?怕的是你不知道這是妄想,你把這個妄想當作正確的見解,你在那個裡面固執著,這個就麻煩,這就叫迷了,這個叫惑,就是見思惑裡頭,這就是一品惑。你曉得它是妄想,曉得妄想,也可以打打妄想,沒有關係。就譬如說作夢一樣,我知道是作夢,知道作夢,我再作一會也沒有關係,不礙事,妄不礙真,真不礙妄。所以你要想去妄想,這是迷惑,你把妄想當真了。你不把它當真,你去它幹什麼?譬如說我們人在燈底下有個影子,這個影子虛妄,我要把它除掉。你不知道是虛妄的,影子不好,我要把它去掉,你這不叫多事嗎?你要曉得,這個影子是虛妄,不礙事,隨它去,不理會它就完了。真也是如此,真如本性,真是本有,既然是本有的,你何必還求它?你求真,就又打妄想。你看除妄是妄上加妄,求真,這又是一層妄。所以諸位要曉得,學佛沒有別的,就是心清淨。你要想除妄,心不清淨;你想求真,心也不清淨。

  我們念佛之所以不能夠念到一心不亂,實在講,這個錯誤的觀念太深了。我們天天念,我怎麼還沒有念到一心?你別想念到一心,為什麼?一心裡頭沒有妄念,你天天起妄念,我還沒有念到一心,我幾時念到一心?這個叫妄念。我妄念這麼多,怎麼老去不掉?這就永遠不得一心,你不了解這個妄念。你要曉得妄念本空,一心本有,一心現在就證得,現前就證得,不費吹灰之力。你老打妄想,一心怎麼能證得?這個是大乘法裡講的,一乘佛法裡講的,無論在什麼境界裡,心永遠是清淨的,永遠是一不是二。

  所以我常常勸勉同學們,我們待人接物就是用一心,一才是真,絕不起妄念,絕不在境界裡面起分別執著,一起分別執著就二心、三心,無量無邊,亂心起來了,自己吃虧。弘法利生,經裡面常講,那是眾生的緣分。菩薩有這個心,菩薩的心是圓滿的。如果說我都要做,我不做我都沒有功德,迷在功德上,哪裡還會有功德?功德是覺而不迷。貪圖功德,在功德裡頭起了貪心;這個功德我沒有做到,他做到了,生了瞋恚心、嫉妒心,從那個功德裡頭生瞋恚、生嫉妒,迷惑顛倒,這個都是心不清淨,不曉得修行的綱領,理不明白,方法不懂,才會有這許許多多的錯亂,耽誤了自己的大事。

  「法身覺了無一物」。六祖大師說的,「本來無一物」。覺了就無一物,迷了就森羅萬象。覺了怎麼樣?森羅萬象裡頭本來無一物,這太妙了,這個理也太深了。這個道理我們在此地也不必細說,平常我們在大經大論裡面,這樣的消息也透了不少,覺了的時候,自己所證得的是清淨法身。但是你心裡面要清淨無一物的時候,才能夠證得清淨法身。這個森羅萬象是什麼?底下一句說,「五陰浮雲空去來」。十法界依正莊嚴是五陰浮雲,妨不妨礙?沒有妨礙,真妄不二,性相一如,到這個境界了。

  「三毒水泡虛出沒」,三毒指的貪瞋痴。貪瞋痴就是戒定慧,貪瞋痴跟戒定慧不二。我再跟諸位說,迷了的時候,貪瞋痴跟戒定慧是二。我們可以講,迷得淺的就叫做戒定慧,迷得深的就叫做貪瞋痴。悟了,悟了原來是一不是二。我們平常講是悟了,叫做戒定慧;迷了,叫做貪瞋痴,這樣講法諸位容易懂,可以這個講法不究竟、不徹底。你現在曉得,這戒定慧,你還是在迷,所以我跟你講,迷得淺的叫戒定慧,迷得深的叫貪瞋痴。你要果然悟了,既沒有戒定慧,也沒有貪瞋痴,原來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這個大家要細細的去揣摩、去體會,你真正能夠入進去,那受用無窮,確實給你能夠斷根本煩惱,永破無明。

  「證實相無人法,剎那滅卻阿鼻業」。實相是什麼?一切依正莊嚴的真實相,我們現在所謂講宇宙萬有的真相。你有沒有看到真相?真相就叫實相,佛法裡面講實相叫真相。宇宙萬有的真相你一下看清楚了,這個裡頭無我相也無法相,就是人我執沒有了,法我執也沒有了,這個時候你見到實相,宇宙人生的真實相。換句話說,如果我們還有我執、還有法執,什麼叫我執?認為這個五蘊四大的身心是我,還執著這個。還執著一切萬法都是實在的,都是實有的,這叫做法執。有我執,有法執,給諸位說,這兩種執著是煩惱的根本,我執是煩惱障的根本,我們講二障,煩惱障是從我執而起的,所知障是從法執而起的,你有這兩大障礙,宇宙人生的真相就看不到,就障礙住了。換句話說,去了這兩大障礙,宇宙萬有的真相你就明白了,真相明白之後,這兩種執著一定是斷得乾乾淨淨。我法二執已經斷掉了,哪裡還會有罪業?這個是講最重的,一剎那之間,阿鼻地獄的罪業也沒有了,也空掉了。你們諸位想想,無我,誰去受地獄果報?沒有人受。無法執,哪裡來的地獄?地獄是法執。你有法執,才有地獄;你要沒有法執,哪來的地獄?沒有了。地獄沒有了,給諸位說,天堂也沒有了。地獄沒有了,諸佛國土也沒有了,這叫一真法界。我們淨土裡面講常寂光淨土,這是淨土裡面最高的位次,這個是一真法界。

  一真法界是什麼樣子?就是我們現前的樣子,天天穿衣吃飯,待人接物,還是這個樣子。到這個時候你觀念不一樣,心情不一樣,心是空寂的。我們淨土裡面講,一心不亂。心是一心,不亂,你看這一切境界相,清淨寂滅。到這個時候,你看看人人都是佛菩薩,人人都是和睦可親。為什麼?你分別心沒有了,執著心沒有了,你的心、眼目裡面統是平等的、是清淨的。你表現在外面是慈祥和順,一定是這種相,大慈大悲,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佛法裡頭的名詞常講,慈悲善順,能夠恆順一切眾生。這個是講的成就之相。

  後面這兩句也是《證道歌》上的,「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有六趣跟無大千是一不是二,諸位要記住這個。如果你要把它分做兩截,分成兩截就是迷。曉得這二就是一,是不二,這才是真正的覺。所以這個「夢裡明明有六趣」,在那裡作夢,那個覺是什麼?覺是在夢中覺悟了,我現在在作夢,曉得夢是空的、夢是假的,雖然知道夢是空的、是假的,還在作夢,這個就是空有不二,夢覺一如,這叫真正的覺。不能把它分成兩截來看,兩截來看又是迷惑顛倒,他又迷了。這個是大乘佛法,一乘了義佛法的義趣。所以才稱之為無障礙的法界,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如果夢中跟覺後,跟醒過來是兩樁事情,那就有礙了。為什麼?夢的時候,作夢的時候妨礙了覺,他不覺;醒了的時候,夢沒有了,又礙了夢,怎麼能叫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他明明有障礙,怎麼能叫無礙?所以說有礙是迷,無礙才是覺。

  我們自己學佛就是如何修學到一個無礙的境界,心真正清淨、平等、慈悲了。佛法裡常教給我們發菩提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個三菩提心說得簡單一點、白一點,就是平等、清淨、慈悲,直心,深心,大悲心。這個三心是我們本有的,不是說你發就有,不發就沒有,本有的。發是什麼?發現。不發的時候,好比這個地底下有礦,礦本來就有的,是被你發現了,這裡頭有礦產。你沒有發現,早埋在地下,地下本來就有,不是因為你發現它就有;你不發現,它就沒有,不是的,本來有。我們這個菩提心是本來有,就要你發明而已。這個是在此地附帶給諸位說明。你看大乘義趣裡頭跟這個小乘境界是不相同的。

  下面第四段,講迷於道諦,這個道是修道。迷之理我們如果明白了之後,必須要講求修學的方法,使我們能夠恢復本性,確確實實將煩惱生死滅除掉。這個事情決定是真實的,而且給諸位說,是決定辦得到的,我們這一生真能做得到,不是做不到。你想做到,這頂重要的,就是理論要通達。理論不通達,你說方法我曉得,我照這個方法去修,不行。必須先要把理論搞通,然後你再方法與理論相應,這才能成就。理論不懂,我照這個方法去修,那還是盲修瞎練。為什麼?照人家那個樣子去做,不行,人家那樣子裡頭有精神,你光照那個形式有什麼用處?沒有用處的。所以說一定要通達理論。這個地方我們也能夠看得出來,釋迦牟尼佛當年住世示現的是講經四十九年。為什麼?無非是說明這個道理,叫一切眾生都能夠懂得。理論懂得之後,方法自在其中,自在理論當中,所以修起來很容易,不會困難的。理論不懂得,照那個方法去描,不行,那真是苦不堪言。這一段說,這是迷於道諦之理而起的有八種見惑。前面這七種是一樣的,諸位只記住它是依道諦上起的迷惑,有八品惑。這八品比前面多了一種,多了一個戒禁取見,所以它有八種。戒禁取見,這是講修因,是講的修因,因此他有這個迷惑。

  這個裡面說,有一種外道,修習無想定,誤以為是入涅槃之正道,這個是屬於迷在道諦上而起的,這是說明他為什麼有這一條。我們讀了這一段,必須要提醒自己,無想定是錯誤的,所以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對於這樁事情說得很多。我們在《壇經》裡面看到的,在前面「教授坐禪」這一章,專門對這個問題來發揮。末後遺教,又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醒我們,這個就是他所講那些,是不動之不動,就是修的無想定。而禪宗裡面所講的是動中有不動,這是真正的禪定,所以他不是講的不動之不動,他教我們修動中之不動。動中之不動是動靜一如,動靜不二,這是真正禪定。所以這個佛法裡頭表法用法輪,法輪,表法。你看法輪,輪,那個周是個動相,心不動,所以動中有不動,圓心是不動的,動與不動它是一不是二。一般人他誤會了,認為修定,修定就是不動,身心統統什麼都不動,不動你跟石頭一樣。我們要修無想定,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分別、不執著,這叫不動,坐在那如如不動了。怎麼個修法也不如那塊石頭,那個石頭擺在那裡幾千年、幾萬年,確實它也不打妄想,它也不動,那它都成佛了?它成不了佛。我們如果這個修法,修到最後就變成石頭,那不叫成佛,所以這個是錯誤的。

  學佛的人修禪定,是外面境界什麼都知道,什麼都明瞭,心地清淨,如如不動。像佛在《金剛經》裡面教須菩提,弘法利生的態度,佛教給他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一天到晚弘法利生,「不取於相」就是不著相,我們常講三輪體空,不執著能說法的我,也不執著能聽法的人,也不執著當中所說種種法相,叫三輪體空。你看看正是符合無我相、無法相,事情做得圓圓滿滿,一天到晚都在那裡做,圓圓滿滿,這叫做動中之不動。動與不動是一不是二,這個是佛法。凡夫的毛病是在哪裡?做的時候心動,心裡面起分別、起執著,心動了,身動心亦動;二乘人的毛病是心不動,身也不動,所以都是過失,那都不叫做覺悟,都是迷。真正覺悟的人他有大用,所以叫無方大用,這個才能夠成就所謂是無量無邊的功德。這個無量無邊功德是我們凡夫腦子裡有,那個真正做無量無邊功德,他心裡乾乾淨淨,他決定不會有個我有無量無邊功德,那就壞了,那他心裡頭有執著,那又錯誤了。他的心清淨,他什麼也沒有,你別人怎麼讚歎,你有多少功德,怎麼樣,他心還是清淨,絕不會執相取相。這是佛在一切經典裡頭教誡給我們的。

  下面這幾行,我們把它念掉。以上所說的,這是欲界,一共是有三十二品惑。欲界裡頭三十二種,迷於苦諦有十品,迷於集諦七品、滅諦七品、道諦八品,所以十加上七,再加七,再加八,三十二,這三十二品惑就是這麼來的。所以色界跟無色界,跟前面頭數是一樣的,就是減少一個瞋,苦集滅道裡頭都沒有瞋。換句話說,三十二去掉四,就是二十八,色界、無色界頭數是一樣的。三十二加上二十八,再加二十八,這就一共八十八品。我們講小乘八十八品惑,就是這麼來的。這在小乘俱舍宗裡面所建立的,這是我們一般講到見思煩惱都是根據這部論所講的。

  至於大乘,是唯識宗裡面所建立的,就是一百十二。一百十二怎麼來的?諸位看底下這個表,一看就明白了。大乘法裡面,迷於苦集滅道裡統統是十品,所以欲界也四十品。色界跟無色界,都要除去瞋恚,因為色界與無色界它是屬於定地,修的是四禪八定,有瞋恚就不能得定,這一點上次也特別給諸位提起來。所以這個瞋恚心一定要斷,不斷瞋恚心,就是世間的禪定都不能成就,念佛一心不亂當然得不到,這個是一定的道理。你要想得一心,要想得定,不能有瞋恚心,不能有嫉妒心,這個是對自己傷害太大太大了,對自己有很大的傷害,希望大家特別留意這一點。這個色界、無色界的四十品惑裡頭,除掉這個八品,數字就是一百一十二品。

  好,我們今天把這個上篇,斷見惑的一段,給諸位介紹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