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斷惑證果說—因滅則果滅  (第三集)  檔名:22-012-0003

  還是先說果,再說因。悟果,這是覺悟,首先看這個字很要緊,這是講的悟。前面苦集是講的迷,迷了就叫苦集,悟了就叫滅道,那個叫滅諦。滅諦裡面,就其綱領來說,「滅以滅無為義」,是對涅槃而說的。涅槃能夠滅惑,惑是迷惑,惑為生死之根本,換句話說,惑如果是斷了,三界六道的生死就了了。由此可知,這個滅就是滅三界六道的苦本,這是滅的生死。三界六道的生死滅了以後,究竟是一個什麼境界?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的,佛法裡面常講,清淨寂滅的境界。小乘人所證得的清淨寂滅是相似的,不是究竟的。究竟的清淨寂滅,要把無明斷盡了,這個境界才能現前。這個境界正如同我們現前在《彌陀疏鈔》裡面我們有讀到過,《圓覺經》裡面現在也正講的這一段,也講的這個境界,那是要把無明斷盡才能夠證得。所以小乘人證得的清淨寂滅是相似的,在《楞嚴經》裡面所謂是法塵,這從果上說。清淨寂滅的境界,當然比六道生死輪迴的境界那殊勝太多了。所以我們只要比較比較來看看,這個境界實在是殊勝,值得我們領悟修學。這是第一個意思,就果上講。

  第二個,它又能夠滅集的因,集諦是講煩惱,煩惱是生死的業因。昨天給諸位說,煩惱結使是可以斷掉的,因滅則果滅,所以我們真正講斷滅的,是要從因上去滅。因此滅諦的意思,雖然是通於因果,可是真正要講修學證得,一定要從因上講。換句話說,首先我們要能夠滅貪瞋痴三毒煩惱,可是這個事情,常言說得好,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雖然難,但也不能不做,不做是不能成功的,一定要做。為什麼?我們辛辛苦苦的修學,為的是什麼?念佛的人為了是求生淨土,求生淨土要不能把這個貪瞋痴慢把它念掉,我們那個淨土生不了。一定要把貪瞋痴慢念斷,要把它念掉,一定要把它滅掉,業因、業緣斷了,苦果自然就離開了。所以我們要曉得這個業,業的苦果、苦因、苦緣,滅的是這個。苦要是滅了,你後來得的就是樂,離苦得樂,得樂不要說,苦離了就是樂,所以不用再說得樂,只說離苦就可以了。

  下面就講因,這個因就是修學的方法,道就是途徑,這個方法。道諦,道有道路的意思,有通達無礙的意思,交通大道,這一條路能夠通大涅槃,能夠通到大涅槃的境界,所以叫做道。在大乘裡面講「菩提大道」,菩提是印度話,諸位要記住,菩提是覺悟的意思,菩提大道是覺悟的大道。在小乘裡面講,就是三十七道品,大乘法門裡面講是六度萬行,那個萬行不必說了,六度是綱領。如果不認真的修學六度,不能成就大乘法。但是我們也常常講到,這個大乘法實在是要以小乘法來做基礎,如果沒有小乘法,諸位想一想,哪裡來的大乘法!我們現在將我們固有的文化,儒家、道家的學問都疏忽了。從前人以儒、道做基礎,可以直接入大乘,現在我們這裡所講的都是些大經大論,小乘的典籍可以說我們都聽不到了,也沒有人講。小乘經雖然有,幾個人去看?我們今天講的修行,實在說,許多人都免不了好高騖遠,不能夠腳踏實地,所以我們的功夫不得力,這個原因我們自己一定要曉得。

  今天早晨我到霧峰去看洗塵法師,我下午五點鐘才到台北,才回來。我們在一路上研究,館前路道場借它是沒有問題了,我們訂的是下一個月十五日,就是星期天,星期天的晚上在那個地方講經。一個禮拜一次,大概是不會有中斷的。因為我到南部去講經的時間,都是訂在星期一到星期五,所以星期天的課我們不會間斷。究竟講什麼,我們想像這樣小的單元實在是很有必要,這個小單元。小乘經,分量實在也相當的可觀,我們可以在裡面選個二十部到三十部來研究。一部經最長不超過十小時,像我們一次講一個半小時的時候,我們決定不超過七次。分量少的大概一次、兩次就可以介紹一部小部經。如果有個兩年的時間下來,大概可以能夠研究二十部到三十部。這個對我們修學的基礎,可以說是有很大很大的幫助。我們在一起研究的人並不太多,所以這個經本像這樣影印也非常的方便,也很方便。因為這小乘經的分量都很少,能夠超過五頁的就不多,所以分量都不太多,我們要認真的來奠定基礎。

  小乘沒有基礎,實在講,大乘法的六度我們真正不曉得怎麼修法。修布施,我們拿錢施捨出來,這叫布施?如果這就叫做布施,那世間上哪一個人不天天在這裡修布施?他為什麼沒成佛?這個裡面理要是不能通達,境界不清楚,往往就發生誤會。所以我們現在新的道場,統統都在講大經大論,我們不妨利用這個地方,有這麼一個機會,這個道場專門來講小經小論。在目前我們也可以說是,也是必須的,都要正助雙修,我們今天是以念佛為正修,六度是助修,而且是重要的助修。小乘方法,這個法就是大乘法的助修,我們這個功夫才能上道。一方面求解,理論上要通達;一方面,你了解修行的方法,以及修行的效果,這個是我們要重視的。修因證果,這樣才能夠達到佛法修學的目的。

  它這個後面一段就說明,為什麼有四諦。不但是四諦,佛說一切法,他那個模式,都是先跟你講果報,後說業因。理由就在這四行裡面,把這個理由說出來了。這個諸位自己去看。

  四諦大意我們有了一個輪廓的了解,這個八十八品惑怎麼來的就容易講了,否則的話,這八十八品惑從哪裡來的,真正是搞不清楚。昨天我也給諸位說明了,這個見思惑的頭數如果要是不清楚,換句話說,你就談不上觀照,沒有觀照的功夫就不能夠斷惑。我跟諸位講這個觀照的功夫,這是大乘裡頭用的,我們今天斷見思,我們曉得見思怎麼來的。知道見思惑的這些境界,它的體相作用,我們斷見思惑的方法不用小乘的方法,我們用大乘的方法,為什麼?大乘來得快,小乘人的那個是太麻煩了。大乘,像《心經》裡面講的「照見五蘊皆空」,這講照見,五蘊都空了,見思煩惱全都沒有了。所以我們要能提起觀照的功夫。

  前面講過,欲界有三十二種見惑,這個迷四諦,大家要記住,迷於苦諦裡面是具足的,十種惑統統具足,這個十種惑的名相要把它記住,身見、邊見、戒取見、見取見、邪見,一定要把它記清楚,貪瞋痴慢疑。這個貪瞋痴慢疑是屬於見惑裡面的,這個不是講思惑的。這個十種都有。迷於集諦裡面有七種,就是有七品。因為集是迷的因,因裡面沒有身見,果上有身見,因上沒有身見。果上有邊見,這個名相,接著底下就解釋。因上面沒有邊見,果上有戒取見,因上沒有戒取見,因此迷於集諦就少了這三種,就是裡面這十種惑裡頭,沒有身見、沒有邊見、沒有戒取見,有其餘的這七種惑。這個迷於滅諦,與迷集諦品數是相同的,也有七品惑。這個道諦叫修道,修道裡面再加一個戒取見,換句話說,在修道裡頭沒有身見、沒有邊見,其餘的統統都有,這個一共合起來,十加上七,再加七,又加一個八,這是欲界三十二品惑這麼來的。所以這個頭數很容易記,很容易。這是佛學的基本常識,必須要記住。人家一問,見思煩惱多少品?大概你都答得出來,八十八品,都可以答得出來;八十八品怎麼來的?不曉得,到底怎麼來的不曉得,這個怎麼行!這個八十八品怎麼來的要知道,要曉得怎麼來的。色界跟無色界,就拿欲界做一個底子,這個三十二惑做底,三十二惑就是欲界跟色界他們修的四禪八定,因為心常在定中,所以他不起瞋恚,這是三十二品惑裡頭扣除瞋恚,他沒有瞋恚,而瞋恚是苦集滅道都有。換句話說,四諦裡頭,集諦裡的瞋恚這個惑統統除掉,除掉了四條,三十二除掉四,還剩二十八。色界跟無色界是一樣,色界有二十八品惑,無色界也有二十八品惑。這個三界總共加起來八十八品,八十八品就是這麼來的。你要是不把它搞得清清楚楚,試問問,我們如何能提得起觀照的作用?

  向下,把這十種惑做一個簡單的解釋。首先說明迷於苦諦而起的十種見惑,這個十種特別要緊。為什麼?這個十條明白之後,其餘的就好講了,其他的集諦、滅諦、道諦,可以舉一反三,可以類推。首先講身見,這個是迷惑裡頭最根本的,不曉得四大五蘊的身心是因緣聚會的假相,不知道這個道理,不曉得這個事實真相。誤會了這個身心是我,在這個裡頭起了我執,這個事情麻煩。不曉得這個身是假的,這個叫根本惑。好了,這一迷了之後,從這個根本就又起了一個我所有的,錯誤的見解,這叫我所。你看我們現在這個世間法裡面講所有權,所有權在佛法裡面是迷惑顛倒,哪一樣是你所有的?身心都不是我,還有什麼我所有呢?諸位想想,有幾個人能夠看破這一關?幾個人能夠把這一關打破,不迷了。你只要破這一關,這個佛法的門就可以入進去了。學佛的人多,發心的人也不少,看破這一關的人就不多了。

  諸位要問,假如我們真正把這一關看破了,我沒有了,我所有的也沒有,那這個人活在世間還有什麼意思?你一定要問,這個佛法不是太消極了嗎?實在講,這一關要是看破了,人生才有真正的意思。我們今天講人生的意義、人生的價值,這個有名無實;必須看破這一關之後,才有真正的意義、真正的價值。否則的話,這個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有的時候我們講的人生的真善美,佛法裡面講的常樂我淨,這是人間只有這些名詞,沒有實在的事相、境界,沒有這個實在境界。破了我之後,才有真正的常樂我淨,換句話說,有真正的真善美,才能說得上他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換句話說,這一關誓必要破。如果你要想破這一關,換句話說,你對於人生的真相一定要明白,就是要覺悟。「四大皆空,五蘊非有」,這個話佛在經論裡常常講,我們常常念。這兩句話,千真萬確的話。我們對於這個真實相迷了,誤會了,在這裡面起了身見,就是起了我見,起了我所有的見解。諸位要想想看,這一關突破了,真是天下太平。無論這些眾生怎麼樣身見,你的身心太平,清淨自在,這就是可以入聖人之流。由此可知,這個見惑裡頭最難破的這一關就是身見,身見破了,其餘的都不難。

  這個修學的方法,固然第一個要緊的是開悟,對於佛所講的真實義,全程肯定的相信,決定不懷疑。從此以後,你再不執著了,不執著這個身是我,不執著五蘊是我的心,不執著這個四大是我的身。我身、我心都不執著了,我所有的你當然不執著。你想想看,仔細的想想看,這是什麼境界?你們實在要想不通,經裡頭說得很清楚,《心經》大家常常念,這個境界是什麼?遠離一切苦厄。「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就是遠離,一切苦厄都沒有了。苦是什麼?苦諦。身苦、心苦、後世苦,沒有了。厄是什麼?厄是危險,災難。一切危險災難,統統都沒有了。你也不要去看相,也不要去算命,也不要去問吉凶,為什麼?統統都沒有了,這多自在!什麼妖魔鬼怪也是對你無可奈何,不會找你麻煩。為什麼?對你,他實實在在是無可奈何,他自然就遠離了。那些妖魔鬼怪能對什麼人下功夫?你對於這個身心虛妄很愛惜,他就來敲詐你,就來勒索你。你要曉得這個統統都是空的,他走了,為什麼?在你身上他什麼也得不到,他沒有用力之處,自然就走了。所以諸位是果然破這一關的時候,吉凶禍福都沒有了,得的什麼?清淨自在。這種真正的修行法,這是真實的修行法,絕不是世間人那些迷信,希望僥倖的去求福、求慧,得不到的。

  有些地方,我們也是看到靈媒,有感應,也有靈驗,駕乩扶鸞的那些。他當然有個小靈驗,他要沒有個小靈驗,哪有那麼多人去信他?世間人這個心理,古今中外都一樣,好奇,這些妖魔鬼怪就利用人這些弱點,弱點是好奇心,他搞這些奇奇怪怪的來誘惑你,你就上他的當。關於這樁事情,我在初學的時候,我也很好奇,而且這個扶鸞,我過去在大陸上所看到的,跟在台灣看到的不一樣。台灣的扶鸞我去看過幾次,我不太相信,我認為扶鸞的這個人他在那裡作弊,是假的,不是真的。我在大陸上所看的,我小的時候在福建住過六年,福建對於這個駕乩扶鸞很盛行,他們也沒有什麼鸞壇,為什麼?幾幾乎乎每一個家裡面他都有,而且是很普遍。我們那個時候住在一個老百姓家裡,他家的堂屋就有一個小畚箕,竹子編的,編的畚箕,新的。這個畚箕上面,有個木頭刻的龍頭,是用鐵線綁在這個畚箕上,掛在他家堂屋,堂屋供的祖先牌位,掛在這個當中。我們都很奇怪,那時候初到福建,看了這好多人家,家裡堂屋都掛著這個東西,不知道幹什麼的。這是幹什麼的?畚箕上有個龍頭,有的時候龍頭是彩色的,也很好看,就不曉得是什麼意思。

  有一天看到房東,他們有幾個人,在那裡擺上沙盤,點上蠟、燒了香,這又化了金紙,把這個請下來,在沙盤上寫字,才曉得這個東西的用處。他那個扶乩的什麼?無論什麼樣的人,那個時候還有拉黃包車的,拉黃包車不認識字,做苦力的。在福建那個時候還有挑水的,這個諸位現在都沒有看到過,從前這個都市沒有自來水,水是專門有挑水來賣的人,挑水的也是不認識字。這個扶鸞就找他們來,隨便找哪個來,而且是兩個人扶,這麼小的畚箕,一人是托著這一邊,一個是托在那一邊,桌子沙盤在當中,兩邊兩個人在那裡托著,看著那裡就動。而且那個字寫的時候寫得很規矩,寫的是正楷,我們小孩也看得很清楚。這字寫的什麼,一個一個寫,寫了之後,底下這個人,旁邊人把它記下來。不是像現在台灣的畫畫,我怎麼仔細看,一個字也看不懂,一個也看不出來,只看到亂動亂畫,扶乩的人口裡頭念,長長一大篇,沒有一會兒幾千字寫下來了。在福建,我沒有看到這樣子,他們那個寫字,大概就十幾個字、二十幾個字,那個我很相信,我是因為過去我看到過的,在沙盤上。還有些畫符,畫符咒給人治病,這個我也看到過的。畫符是什麼?龍頭上面那根棍子上套一個筆,哪筆是朱砂筆,沾著朱砂,用黃紙,它就能畫畫,畫的那個符能治病。這個是我親眼看到過的,很靈,確確實實。

  所以我一學佛的時候,我就把這個事情講給章嘉大師聽,我請他老人家給我解釋。他就告訴我,他說這個東西不能相信。有沒有?有。是不是那些佛菩薩、神仙、呂洞賓降壇?決定不是。那是什麼?章嘉大師說,那是些靈鬼,是些鬼冒充佛菩薩,冒充神仙。所以他也很靈,但是他的智慧能力很有限,小事情他知道,大的事情就不曉得了,你大事要問他,一定誤事。無關要緊的事情問他很靈,重要的事情問他就不靈。所以他就告訴我,滿清政府的亡國就亡在這個乩壇上。那時候慈禧太后很相信,滿清政府的王公大臣對這個都很迷信,國家的大事不用智慧,不用會議來決策,用扶鸞來決策,結果把國家扶掉了,亡掉了。所以章嘉大師告訴我,這個東西不能相信,我們學孔子的態度,「敬鬼神而遠之」。你要是跟他開開玩笑,這個可以,可不能當真,把它當成正經事情,那這個問題大了,那個就有問題了。

  這是說明了如果我們身見破了,這些東西都用不上。身見破了之後,給諸位說,所在之處無不吉祥。你沒有破身見,才有吉凶禍福;破了身見,就沒有吉凶禍福。吉凶禍福沒有了,因果報應有沒有?給諸位說,有,因果報應算不算吉凶禍福?不算。沒破身見的時候,這個因果報應算,是吉凶禍福;破了身見之後,吉凶報應,不是吉凶禍福,這個境界統統轉變了。這個時候無論你在什麼境界裡,順境也好,逆境也好,你這個心是安然的,而且果報清楚,不是不清楚,曉得什麼樣的果有什麼樣的因,什麼樣的因會結什麼樣的果,清清楚楚,受之安然,這個是佛菩薩的境界。我們世間人常講,心安理得,理悟得了,身心就安穩,無論在什麼境界裡,身心安穩,這個就是得大自在。所以我們講到,真正講修行,那就是斷煩惱,列在第一條;換句話說,這就是根本煩惱,所有的煩惱都是從這個地方生的。

  第二個是邊見,邊見是講二邊。我們今天科學裡面所講的相對論,相對的,相對就是二邊,這個叫邊見。而在相對的境界裡面,此地說的是最嚴重的,最重的,就是一種錯誤的見解,一個叫斷見,一個叫常見,斷常是二邊。斷見的人怎麼說?人死如燈滅,死了一切就完了,不相信有來世,不相信有未來世的果報,他不相信,這個叫斷見,這是邊見裡的斷見。另外一種是常見,他相信什麼?人死了,死了有什麼關係,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他認為什麼?人死了來生還是人,狗死了來生還是狗,好像永遠不變的,這個見解也是錯誤的。這是我們講邊見裡面錯誤最嚴重的,無過於這兩種見解。因為這樣一個錯誤觀念,這個人在世間上他就可以肆無忌憚,什麼樣的壞事他都敢做,他不在乎,這個地方我做壞事有什麼關係,死了以後就完了,哪裡還有什麼來世、還有什麼報應?他不相信它,他會做壞事。另外一種常見,他也做壞事,做壞事有什麼關係!好,判了刑,槍斃我,我二十年後又來了。他不曉得輪迴遞償的這個事實,他不知道這個事實,他不曉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果報通三世。所以這是講邊見裡頭這個兩種錯誤的見解。通常我們在大的區分裡面來講,這個邊見不外乎小乘人著空,空是一邊;凡夫著有,有是一邊。凡夫認為一切萬法都是有的,執著一切萬法這是真有,執著有這一邊;二乘人曉得一切法都是空的,所以他在一切境界相,他不執著。小乘人是不是真的不執著?不是的,他還有執著,他執著不執著,我什麼都不執著了,他有這個念,執著什麼都不執著,他執著這個,所以他不能見性。因為這個裡頭都叫做邊見,這些毛病我們統統都有,我們自己要曉得。

  第三種叫邪見,此地所講的,不信苦諦,不相信三界統苦,以為這個人生還有什麼樂趣。樂在哪裡?世間名聞利養,你就統統都得到了,得到必定有失掉的那一天。得到的時候你認為樂,失掉那一天你就苦來了,這是我們講的壞苦。有得一定有失,得是因,失就是果報,必定要失的。壽命盡了,一樣也帶不去,統統都失掉了,正是古人所說的,「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所以世間這些東西,哪一樣能帶去?這個身體,軀殼也帶不走,沒有一樣能帶走的。死了的時候,真的像佛家講的時候,一把火燒成灰塵,來這幹這個。像古來的帝王,死的時候多少人陪葬,多少金銀珠寶陪葬,死了都不得安身,後來有很多人盜墳,把你挖出來,把你那些陪葬東西拿掉,死都不能安身,這又何苦來!那些普通人那些墳墓,為什麼沒有人去挖它?它沒有東西。那個富貴人家的死了,人家就動腦筋了,還要把墳墓挖開來,叫你屍骨都不能夠安身,為什麼?你陪葬的時候棺材裡頭有金銀珠寶。你們諸位想想,哪個人聰明,哪個人愚痴?這些我們都要覺悟,人生確實是苦。覺悟的人,在現世我們這個身體還在,就可以離苦得樂。這是邪見裡第一個。這就是相信佛所說的話。第二個,這個邪見是不相信因果報應,這個是大邪見。一個人不相信因果報應,他就不能修行。為什麼?修行是要講斷惡修善,他不相信因果報應,他那個惡他也不想斷,善他也不想修。還有是不屬於前面幾條,一切不正確的見解,錯誤的見解,統統叫邪見。

  所以諸位一定要曉得,世出世法凡事都有個因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都有個因果。你今天發財了,發財是果報,前世修的因,因緣成熟了,今天發財。你今天升官了,也是前世修的因,你現在的果報成熟了。你去問神,你去看相、去算命,這一算很靈,哪裡是很靈?是不是他真靈?不是,是你命裡本來就是這樣的,你不算、不問神,到這個時候你也發了。換句話說,這個東西與鬼神,與那些看相、算命、看風水的原本不相干。如果那個風水要靈,這個地方的風水將來會出皇帝、出總統,他就不會告訴你,他一定把他的父母、祖先的骨頭葬在這個地方。為什麼?他家裡第二代兒孫要做皇帝,他就可以做太上皇,為什麼要把這個好機會讓給你?你們想想這個道理,他還會讓給你?

  還有這個學佛的人,真是我也實在想不通,迷信,說這個地方風水好,在這個地方蓋個茅蓬修行,將來可以成祖師,祖師是憑風水成就的?這個地方要出祖師,要會開悟,明心見性,那他自己找到這個地方霸占去了,他到那個地方去明心見性,成佛作祖。明心見性,成佛作祖,靠風水的?查遍了《大藏經》,也沒有這個說法,哪有這個說法!佛叫我們修因證果,沒有說叫你去看風水、看相算命,改你的五行八字,你就會成功。所以學佛的人,首先要破除迷信。迷信在哪裡?我們自己的心裡,不相信修因治果,而去相信這些鬼神,這些邪師胡造謠言,去相信他們,這是重大的錯誤。你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我們講過多少遍。為什麼不相信佛的話?換句話說,不能夠信受佛語,就免不了邪見,這是舉出邪見裡頭兩條比較嚴重的。

  第四是見取見。見取見,此地這個小註裡頭講,迷執前三見為正見,就是身見、邊見、邪見,認為他這個見解很正確,他執著這個是真的,不是假的,這叫見取見。在一般大乘經裡面的註解,就是我旁邊所寫的這個,「非果計果」,這個是見取見。我們世間一般人講成見,某人的成見太深。見取見與戒禁取見,都是成見。這個成見怎麼會分成兩條?一個是從果上講的,一個從因上講的。不是真正的結果,不是真正的事實真相,他誤會了,他以為是真的,執著是真的,不肯捨棄,這種見解就叫做見取見。你譬如說,有一些人修道他就想生天,認為什麼?人一到了天上就永生了,就沒有輪迴,就沒有生死了,就得到了永恆的快樂。天是不是真的像你想像的?不是的,查遍二十八層天,沒有一層是永生的,你們要曉得這個道理,只不過是壽命長一點而已,還是在生死輪迴,不是究竟的。你認為那是究竟的,這是非果計果,這個叫見取見。

  戒禁取見,這是講的因,迷在因上,「非因計因」。不是這一個修因,自己誤會了,認為這個修行法就能夠證果,這個是錯誤的。因為這個不但是在外道,他錯誤,譬如講,我們舉基督教來說,基督教講的天堂有沒有?真有,真的有天堂、有上帝。人能不能夠生天?能。怎麼樣能夠生天堂?說信了上帝就生天堂,這是假的,這是騙人的,「非因計因」,沒有這個道理。怎麼能說信了他就能夠去的?這講不通的。無論你造什麼樣的罪業,只要你相信上帝,好向上帝贖罪,那個罪都他一個人承當去了,你就可以到天國了,天下哪有這樣的便宜事!你要不相信上帝,你一生做好事,做善人,你將來還墮地獄,這實在太不公平了,理上講不通,太不公平。

  所以我那個時候,我最初學校念書的時候,我在基督教接觸過兩年,我對這個就打抱不平,我認為上帝還很不公平。如果是這樣的天堂,上帝請我去,我都不去。為什麼?上帝就好像黑社會的頭領一樣,罪惡的包庇所,你們造了罪沒有關係,我替你承當,這個地方我不去,我不願意去。為什麼?這個裡頭黑暗的社會,不光明。換句話說,這樣的傳教對於上帝是莫大的侮辱,他們還想生天?他們這個罪造得重,為什麼?侮辱了上帝,他罪造得大了。佛法裡面告訴我們,生天的條件是十善業道。我們看看它那個經典,「摩西十誡」,真正按照他的理論、戒律去修學,可以生天的。我們儒家聖人講,佛菩薩講,「物以類聚」,天有天的道德標準,人有人格,這資格,取得人道的資格;天有天的資格,只要你將這個十善,修得對這個條件,那你必定生天。與上帝信不信無關緊要,你不信他,你有這個標準,就去了。他自然志同道合,所謂是氣味相投,他就去了,信不信沒關係,是以這個道德的標準。

  色界天,不但要有十善業道,還要有禪定,從初禪到非非想天,這個就是定功的淺深而有差別。可見得佛法講因果,什麼樣的因,什麼樣的果報,絲毫不爽,這個才是正見,很有道理,我們就相信。說信了就成就,這是騙人的。佛法也是如此,佛法絕對沒有說,你信了佛你就得救了,沒有這個話。佛法教什麼?信了之後你要懂理、要解,解了之後要修行,行了之後才能證果,它講的是信、解、行、證,四個次第、程序,沒有說信了就行。阿彌陀佛沒有講,你信了我就可以到西方極樂世界,沒有,還跟你講信、願、行,後面才是證。

  這個地方他註得也很好,「迷知目前的苦身,做種種邪戒苦行」,「為將來此身,生於人天樂處之因」,這錯誤的。人一定要秉五戒,天一定要修十善,這個是取得天道與人道的資格。可是人生,這個是我們現在在人道,人生在世苦樂不等,有的人富貴,有的人貧窮,同樣都得人身,為什麼有的人一生很樂,有的人一生苦不堪言,這是什麼原因?我們看了這些果報,要覺悟。所以諸位要記住,富貴從哪裡修得來的?富是財布施得來的,貴是自謙尊人得來的,樣樣都有因果,為何我們不相信?你財布施愈多,你的財富愈多。你要是不肯布施,你那個財富就到此為止,為什麼?你過去修的因,果報就這麼大,統統現前了。而且這個果報,到底是真的是假的,還是一個未知數。為什麼?有的時候那個果報只給你看看而已,不是實在的。你譬如財發了,發了大財,沒有幾天倒閉了,全都跑掉了,這個財只是過路財神,在你的眼前過了一下就沒有了,這不是真的,是假的,這樣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你要是讀文章,古文裡頭,你念韓愈的《圬者王承福傳》,名字我記得不太清楚。那是講一個泥水匠,他天天做泥水工,給這些王公大臣修理房子,他就很感慨,今天我修的主人是姓張,去年我來修的時候主人姓王,姓王家敗了,房子賣給姓張的了,看著這個房子好像隔不多久就換了主人。一個家庭的興衰,絕大多數,只自己一生當中都保不住。就是你的富貴,能夠從發財保持到你命終,世間就少有;能夠保持到兒子,保持到孫子,能保持三代的,你看看有幾個人!這個我們在歷史上都看到的,你現今在社會上看到,發財能夠保三代,你看看有幾家?十之八九自身難保。今年發了,說不定二、三年敗掉,這個財是假的,確實財富能夠保三代不敗的,就不多見。為什麼原因?過去修的因不堅固。

  覺悟了的人就不同了,為什麼?他能夠抓到機會,他曉得這個財富一發,來了,來了怎麼樣?馬上培福,拿這個財來修福,立刻就散掉,修福。他這個財怎麼樣?他這個財富它保持住,他不失掉。所以過去大陸上拜財神,做生意人拜財神,我們不曉得現在諸位是拜什麼人,大陸上從前做生意的人拜財神是拜陶朱公。陶朱公是誰?你們曉得,范蠡,就是越王夫差的大夫,文種、范蠡。范蠡做官,等於說做到宰相,打敗了吳國,越國復國之後,國家復興之後,他逃了,他是逃官,他不是辭職。他偷偷的溜了,不做官了,為什麼?這人聰明,他曉得越王句踐這個人,只能夠共貧賤,不能共富貴。受苦受難的時候,可以在一塊同心協力;國家復原了,他不能容人,他這個氣量很小,你要是留在他身邊,他會把你殺掉。所以他那時候勸文種一道走,文種不幹,認為他有這麼大的功勞不至於,結果文種被殺了。這個人聰明,逃了之後,改名換姓去做生意。歷史上記得很清楚,三聚三散,做了生意沒多久發大財,發了財怎麼樣?布施掉,統統布施掉。布施掉之後,再從小本生意做起,沒有多久又大發了。三次發大財,三次散財。布施,這才是聰明人。所以大陸上做生意人都是以他為榜樣,供他為財神。換句話說,你命裡面有的財,你統統散光了,沒有幾天又來了,而且來的時候會多一些,就好像利息一樣,它一定會多一些,一次比一次殊勝。

  學了佛的人對這個事情一看,太清楚了,你不散怎麼行!不散不行。散財是什麼?散財是這個財真正存在銀行裡,那不是存在世間銀行,世間銀行的利息很小,而且幣值會貶值,這個是存在福德銀行,這個福德永遠不會失掉,生生世世你享不盡的。你這個一散財,多少人得到你的恩惠,不但這一世跟你有緣,生生世世都跟你有緣。所以說你要會做,這就是要有智慧。所以一個人得財富,是你命中所有的,強求不得的。命裡沒有,你也求不到;命裡有的,不求也來。你過去修因,很難捨,今天這個財也很難得,會得到的,譬如有的人掙錢、賺錢,苦得不得了才賺到一點錢,那個錢是他命裡所有的,為什麼這麼苦才能賺來?前世布施難,布施忍痛布施的,不是甘心情願布施的,但是你布施了,布施還要得果報,那麼得來的時候也不容易,也要受盡很多辛苦才得到。有的人賺錢很容易,為什麼?那過去世布施的時候很痛快、很歡喜,就歡歡喜喜布施了,他得的果報很輕鬆、很容易,歡歡喜喜就得來了。什麼樣的因就什麼樣的果,一點都不會錯的。

  所以我們要真正認識因果報應,曉得這個事實的真相,我們自己應當如何去修學。所以這個財富得來的是命,但是財富的運用是智慧。那個會運用的,這個錢生生世世都用不盡,這會用;不會用的,換句話說,剛才講了,那些不會用、迷惑顛倒的,那個財富,連到自己這個一生都不能保,到年老的時候是窮困潦倒,生活可憐的狀況不能言之,為什麼?不會用。會用的人,兒孫都能夠得到福報;不會用的,你這一生都保不住。用是學問,是智慧;得那是命,命中擁有的。我命中沒有,現在可以修。你現在可以修,現在就能得到。《了凡四訓》那就是一個好榜樣,正是所謂「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你這一生沒有,現在修還來得及,何況命裡頭還有的,更應當努力的修學。所以要曉得什麼因結什麼樣果報,什麼樣的果報,前面一定是什麼樣的因緣,這個因緣果報,一絲毫都不會差錯,一點都不錯。心安理得,這個道理明白了,心怎麼不安?得到,曉得,知道;失掉,也曉得,也清楚,心都是安定的。得到,沒有歡喜心;失掉,絕沒有懊惱心,為什麼?一飲一啄,本來如是。所以說聰明人、有智慧的人,他會運用,那個假的福報也變成真的,在他智慧運用之下就會變成真實的,短暫的會變成恆久的,一世的會變成無量世的。這個不學佛的人沒有辦法,他做不到;學佛的人有辦法,能夠把有漏的福報變成無漏的功德。希望我們同學能夠覺悟到這一點,不可以迷惑顛倒。

  好,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