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斷惑證果說—八十八品見惑  (第二集)  檔名:22-012-0002

  斷惑的大意,做了一個概略的介紹。今天我們印的有一份參考資料,這個資料是在民國初年,有一位林祥居士在上海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裡面發表的。有這份資料,我們來研究就方便得多了。

  昨天我們將見惑的頭數,八十八品是怎麼來的?在第二頁,在第一面下面,表上大家一看就清楚了,這是「迷於四諦」。欲界一共是有三十二品,色界、無色界各有二十八品,所以合起來是八十八這個數字。在這個地方特別要注意的,色界、無色界為什麼會比欲界少了四品?這裡面講得很清楚,色、無色界沒有瞋恚。這個特別我提出來給大家說明白的就是,瞋恚這個煩惱很麻煩,在三界之內,連個色界天都是障礙,所以瞋恚心要不斷,你們想想你能帶業往生嗎?這是我們要大大的覺悟。你心裡頭還有怨恨、還有不平,怪不得別人,障礙了自己。為什麼色無色界沒有瞋恚?色無色界禪定成就,四禪八定成就了,所以這個裡面瞋恚沒有了,這是值得我們特別注意。

  在這個裡面,貪瞋痴慢這四種,這是見惑裡面的;昨天也跟諸位說得很清楚,與思惑裡面的貪瞋痴慢有連帶的關係。雖然有連帶的關係,屬於見惑與屬於思惑還是有差別,為什麼?前面給大家說過,見惑是迷的理,迷四諦之理;思惑是迷在境界,這一切萬法的事緣上,所以它那個迷的對象不相同,這是一定要把它搞清楚的。

  底下給諸位介紹的,就是要說明十種惑怎麼迷四諦而起的迷惑。這個資料裡面,在第二頁前面最後這一行,諸位從這裡看起。「各惑」,各惑就是指前面的八十八品。八十八品,現在頭數大家已經看得很清楚了,這是因為迷於四諦真理而起的,我們對四諦當然要有一個概略的認識。底下有一個表,簡單的將四諦做一個概略的介紹。四諦是講苦、集、滅、道,我們也常說,在此地單單是講對於四諦起迷而成為見思煩惱。

  苦、集是世間因果,滅、道是出世間的因果。世間因果是迷了才有,悟了就沒有;換句話說,世出世間不過就是迷悟而已。這是佛在一切大經裡面都講得非常清楚,悟了就成佛,迷了就是六道生死凡夫。我們現在頂要緊的事情,就是這個迷與悟。學佛,再給諸位說,不在乎在家、出家,不在乎這個,而是在乎迷悟。我們不要有個錯誤觀念,學佛一定要出家修行才會成就,這是錯誤觀念,絕大的錯誤。成佛決定不在出家、在家。出家是什麼?出家是傳法之人,佛法需要承傳,你要是發心續佛慧命,弘法利生,這個就是應當要出家。就好像我們世間各行各業裡面,這是志願當教員,去念師範學校,終身奉獻於教育,所以這是少數人事情,不是大多數人的事情。你們諸位要讀讀《法華經.法師品》,你就曉得為什麼要出家,出家人什麼責任。《法華經》裡面講,當面罵佛這個罪過小;佛不在世了,傳法的法師,你要是誹謗他,這個罪過比當面罵佛的罪過還要重。這個原因是為什麼?古人有個比喻,傳法的人就是佛的代表人,你要敬佛,就更要敬重這個代表;如果對佛的代表人不敬重,比不敬重佛這個過失還要來得重。諸位想想這個道理,世法裡頭也是如此,你派出一個代表,代表要不受人尊重,比侮辱自己還要重,同樣這個道理。

  我們曉得這個事情,正確的把這個修學的要領找到,如何破迷開悟,這才是我們當前的大事。你要想破迷,先要曉得你為什麼迷的,你迷在哪裡,這個一定要搞清楚。每一個人迷事、迷理,淺深各個人不相同,因此講到開悟證果也就不一樣,有的人很快,有的人很慢。我們在古大德修學的歷史當中去看,有一些人硬是十年、八年、二十年、三十年才開悟;有些人在祖師會下,一次指導他就開悟了,當時指導當時就能開悟。還有一種情形,祖師還沒有開口,他就開悟了,他悟在先。這個我們在禪宗裡面,最具足於代表的有兩個人,一個就是六祖大師,你看他一見五祖那個情形,他是悟在先,五祖給他做證明。還有一個就是永嘉大師,我們在看《壇經》裡面看到的,永嘉大師也是悟在先,到曹溪請六祖給他做證明,這就是沒有講之前他已經開悟了。像言下開悟的,《壇經》裡頭我們剛剛讀過,這個很熟的,講別的大家沒有印象,講這個印象深刻,法達禪師,六祖大師當時講解當時開悟。我也跟諸位說,人家有三千部《法華經》的底子,但是他確確實實在六祖會下當時說當時開悟,像這種人在六祖會下就很多。在六祖會下十年、八年開悟的人也不少,這個人數還佔的比例比較上多一些。

  實實在在講,開悟,你說難不難?在我看起來不難,難在什麼地方?難在你自己不肯放下,難在這裡。尤其是斷見惑,見惑是理障,理上一悟,把你過去所有分別執著,那些顛倒妄想統統放棄掉,立刻就悟入。這就是宗門教下常講的大徹大悟,就是悟的這個,破迷了,破迷就叫悟。悟後起修,悟了以後再修行,修什麼?就是四障難斷。俗話說得好,理可以頓悟,事需漸除。但是諸位要曉得,理悟了之後,事才能夠修;如果理沒有悟,事上修都叫做盲修瞎練,沒有辦法的,你怎麼樣修,你這個見思煩惱,說老實話,一品都斷不了。你要不相信,現在你拿這個講義,你仔細去看看,你能斷得了哪一條?苦諦裡面這個十惑,哪一惑你斷了?這個十品,哪一條你斷了?我們講欲界,不要講色界、無色界,集諦裡面七惑,你斷了哪一條?滅諦七惑、道諦八惑,這個東西擺在面前,我們自己可以檢點的,我有沒有斷一品?

  學佛學這麼多年,修了這麼多年,一品惑都沒有斷。不說斷,你能不能伏惑?我們講帶業往生,帶業往生沒有斷,就是這些煩惱都有,有能力伏住,它不起現形。好像石頭壓草一樣壓住了,根雖然沒有刨掉,根在裡頭,但是現在石頭壓住了,它不起作用了,這叫伏惑,這個功夫可以帶業往生,佛號念了才管用。我們現在一天到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個惑一品都不斷;不但不斷,它還在增長,這有什麼用處?沒有用處!所以這個念佛叫不會念。會念的人,這一句佛號是什麼?這一句佛號就是石頭,看你在四諦裡頭,哪一個煩惱它要動了,開始要動了,一句阿彌陀佛壓下去,煩惱不起作用了,這叫會念佛,這叫會用功,用功是用在這個地方。不是一天念多少佛,念給佛聽的,阿彌陀佛,我一天你看念你這麼多聲了,這沒有用處的。要曉得不是念給佛聽的,也不是念給菩薩聽的,誰也不要聽,念這個就是降伏自己的煩惱、破除自己的迷惑,如此而已。你連這個基本的道理都不懂,還談什麼修行?

  諸位現在請看這個表,第一個這講苦諦,苦諦前面提的這個綱是迷與果,果就是三界六道的果報。我們對這個果報實際的狀況確實是一無所知,迷惑顛倒,所以才在裡面起十種惑,這個十類的迷惑。十種迷惑,給諸位說是綱領,這個綱領如果要是把它展開,那就所謂是八萬四千塵勞煩惱。八萬四千還有頭數,你們看看《教乘法數》裡頭,確確實實給你說的八萬四千,實際上還不止八萬四千,你看四弘誓願裡面,「煩惱無邊盡誓願斷」。歸納起來,見惑八十八品、思惑八十一品,展開來是無量無邊。所以這個地方講話都是從綱領上說,我們學佛的人,頭腦總要伶俐,要能夠舉一反三、聞一知十,古德常說的「一聞千悟」,這樣才能入道。聽一個只知道一個,這個事情就麻煩大了。聽一個只曉得一個,不但他不開悟,那真是清涼大師所說的增長邪見,所謂是食而不化,這個是最麻煩、也最痛苦的事情。

  因為我們首先要把現前果報究竟是一回什麼事情要搞清楚,這個說起來也是很不簡單的,在此地略略的說明。諸位如果要是透徹的去了解,這個事情《大智度論》裡頭說得詳細,《成唯識論》、《瑜伽師地論》裡面講得詳細,此地略說。苦諦,我們在平常講席當中也講得很多,但是今天我們特別著重與見思煩惱配合起來講,這是說的三界六道輪迴的根本。他這個地方提《大論》,《大論》就是《大智度論》,引用《大智度論》裡面的話來解釋。「無量眾生有三種身苦,老病死」,我們不講、不細說,三苦、八苦不細說,略說、粗說。這個可以說一切眾生都不能夠避免的,所以這個東西自有因果報應。苦,就是不出三界,沒有破迷開悟,我們這個苦也能夠減輕,也能夠不受,不學佛的人也能夠做得到。譬如有人一生他沒有進過醫院,沒有病苦;有的人一生到老,八十、九十了,身體很健康,跟年輕人一樣,他沒有老苦;臨命終的時候清清楚楚,自己曉得到哪裡去,歡歡喜喜走了,沒有死苦。我不是說出家學佛的人,我給諸位講在家人、還沒有聞過佛法的人,這樣的人我都親眼見到過。世間人不曉得,某人好福氣!究竟他怎麼修得來的不曉得。學了佛之後,一看才知道,才曉得他到底是怎麼來,哪一樣福報(這個福報是果報)都有因緣的。

  所以成佛了,成佛是什麼?煩惱斷盡,智慧全都透出來。你看看經上講,佛還要用一百劫的時間專門來修福、修相好,專門來修殊勝的果報,可見得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各有各的因緣。你們看《大智度論》,哪一個相,這個相怎麼修得來?所以諸位對這個要是了解得很透徹,一看到某人相,就曉得他前生造的什麼因。為什麼?你的相是果報,你眼睛長得怎麼樣,鼻子長得怎麼樣,耳朵怎麼樣,舌頭怎麼樣,統統都有過去有因,不是無緣無故的。像《彌陀經》裡面講的阿彌陀佛、華藏世界的毗盧遮那佛,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可見得那個修積就不是一百劫所能夠修得到的。因此我們要想我們的果報殊勝,那你不修怎麼行?

  像前天,也是一個同修,昨天我給諸位提到了,他是前兩年的時候天天到圖書館來聽經,現在差不多一年沒來了,今天他也沒來。他做生意,在這兩年當中很不景氣,現在稍稍好轉一點。他來看我,他就說有一個人教給他,說密宗裡頭有個咒子,他特地來請教我,可不可以跟他學?他這個咒子一持就靈了,他做生意就可以發財了。我說這個咒子如果這麼靈,密宗的上師我們總統應該拜他為國師。為什麼?我們這個國家就財富多了,可以成為世界上經濟大國,我們人人都發財。我說你想想看,能不能有這個果報?你相不相信?確實他那個咒子一念,大家可以發財,不但我們總統拜他為國師,全世界哪一個國家總統都要請他做國師,誰不想富有?這個咒子一念,做生意就發財,給諸位說,迷信!佛法是破迷開悟的,是叫你怎麼樣修因才怎麼樣得果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我不要耕種,咒一念就現前了,有沒有?有,那個是魔術,魔術師變把戲的,他可以能變得出來。那個畢竟是假的,不能作用,如果有那個作用,我們國家何必費那麼多精神,費那麼多精力、財力,請一些外國科學家來給我們發展科技?不用了。把這個咒子學會了,我一念,飛機就出來,一念飛彈就出來,不用製造了。一念就出來,哪有這個道理!這個是真正的迷信。他來問我,他說我因為過去學佛,一開頭跟章嘉大師學的,他們還以為我學過什麼密咒。看到我精神很飽滿,一定有祕密的功夫。還在外頭給我胡造謠言,說我學的有密咒,不肯告訴人的。

  佛在一切經裡面告訴我們,財富是修財布施而得來的,智慧是修法布施得的果報,身體健康長壽是無畏布施的果報,什麼樣的因有什麼樣果。今天你們要從這個樓梯來的,你們看到我們樓梯從一樓到三樓,那個燈被人打壞了,我去看了一下,是有意打的,是用鐵器打壞的,裡面傷痕很重。人家修福的人點燈,點燈開智慧,眼睛放光明。這個是我們道場點的燈,他把它打壞了,這個果報是愚痴,沒有眼睛,可憐!他將來得這個果報。這個果報必定得的,絕不是說妄語,千真萬確的事實。為什麼造這麼重的業?他不知道這個果報之可怕。

  我剛才給諸位說,不學佛的人他修福,心地善良,他修福,待人慈悲,所以他沒有老苦、他沒有病苦,他臨命終時沒有死苦。這個是我曾經見過一次,那時我年歲很小的時候,在家鄉,已經記事了,有一個,也是住在我們一個村莊上,也有一點親戚關係,有一個老太太過世的時候,我們做小孩也在旁邊看。她是叫她家裡人把她的新衣服都給她穿上,給她洗澡、給她梳頭,弄得乾乾淨淨的,家裡一樁事情交代子孫,一個個交代完了之後,我走了。我想想,這個人沒有學佛,如果她要學佛,必定往生。像這樣這麼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交代清楚走的人不止她一個,我聽說就非常多,我親眼看就看到這麼一個,那沒有死苦。不像我們現在有的時候在醫院看到那個人臨終的時候,那個臉都好難看,好像是痛苦不堪,害很久時間的病。世間不學佛,修福都能夠得到,何況是個學佛的人?你們到台中去看看李老師,他今年九十三歲,他一生,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他沒有病苦、他沒有老苦,九十三歲了還跟年輕人一樣。大家曉得從前一個長壽的將軍楊森,那個楊森比不了李老師,差太遠了。所以這個,人家可以修得到的,我們也能修得到。也許諸位過去世沒有修,過去世沒有修,現在世修還來得及。你們要不相信,你去看《了凡四訓》,連壽命都可以轉變的,何況這個老病死?「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句話是千真萬確的,不欺騙人的。所以只要大家如理如法的修學,身三種苦可以離開,我們這一生就能夠辦得到。你要問怎麼個修法,在此地我沒有辦法詳細給諸位答覆,為什麼?這個裡面太複雜了,因果很複雜。我們在講席當中也是常常在講,希望諸位能夠細心去體會。

  第二就是三種心苦,貪、瞋、痴。諸位必須要曉得,我們如果要想離身三種苦,要先離心的三種苦;心的三種苦要不斷,身的三種苦報沒有辦法,你怎麼個修法還是斷不了。所以千萬不要把佛法的意思聽錯了,佛給我們講,修財布施可以得財富,法布施可以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可以得健康長壽,好,我們就天天去修。用什麼心去修?用貪心去修,用瞋恚心去修,用愚痴心去修,果報有沒有?有,果報有,但是果報不見得在人天;不在人天,到三惡道裡去享受。你看那個畜生,牠也有一生沒有病苦,身體強健的,臨命終時牠也很自在的。到惡道裡享受去了,為什麼?沒有斷貪瞋痴,我們眼前的業轉不了,轉不過來。所以會修行的人對於這個身三種苦,他根本就不在乎,不聞不問,功夫下在斷貪瞋痴。不但世法不貪染,給諸位說,只要你不貪,就不瞋了,這是一定的道理。瞋恚心怎麼生的?貪不到才瞋恚,貪到了怎麼會瞋恚?看到別人得到了,自己沒有得到,這個瞋恚心才起來。如果你貪心斷掉了,看到別人得到就如同我得,心是平靜的,自然不起瞋恚;心裡頭沒有貪瞋,一切事理你就能看得清清楚楚,不愚痴。這個是心之大苦,無量無邊的煩惱都是從這三毒而生的,所以這貪瞋痴叫三毒煩惱,是根本中之根本,這是三種心苦。

  第三,有三種後世苦,後世苦就是地獄、餓鬼、畜生,就是後來果報苦。真正墮到三惡道,那這個事情很麻煩。從三惡道要想超越出來,給諸位說,比登天還難。我們要想修欲界天、色界天還不難,修欲界天,這是十善業道,我們認真的修,實在講不困難;修色界天,這個是世間禪定,世禪,我們也還能做得到。超生能夠出頭,這個事情太難了,這是我們要提高警覺的,不可以不知。但是惡道最容易墮落,為什麼容易墮落?第一個是因為我們迷惑顛倒,愚痴,沒有智慧,我們往往自己認為這個很正確的,應該這麼做的,哪裡曉得這個做法是入地獄的。所以告訴大家,修行首先要開智慧,就是要開悟,悟後起修。你要不開悟,念阿彌陀佛也不行,念阿彌陀佛的人也會墮地獄。我過去就這個問題請教過李老師,那時候我在台中修學的時候,我是讀到古人的一個小冊子,書名我一下想不起來,它裡面頭一個就是講到念佛人果報在阿鼻地獄,然後再說餓鬼道、畜生道。我對這個問題起了懷疑,我說念佛為什麼會念到阿鼻地獄去?李老師經過我這一問,他說好,他說這個問題留在講堂裡面給大家講。為什麼?這實在是個大問題,所謂是「因地不真,果招迂曲」。

  所以貪瞋痴三毒要不去,縱然念佛也是有大障礙。所以這是佛法的根本法,戒定慧,它的對象就是貪瞋痴,戒的對象是指我們的貪心,定的對象是直指我們的瞋恚心,慧的對象是破愚痴。佛法的根本教義就是三學,戒定慧,破我們心中三毒煩惱。三毒煩惱是大病,戒定慧是藥,是對治這三種病的良藥。縱然在人間,諸位要曉得,有這個三種後苦等流的苦報。有一些人雖然是人身,他的生活連畜生都不如、連餓鬼都不如,有的時候受那個苦就跟地獄一樣,這就是人世裡面所說的等流果報,這個是罪業深重,他受這個等流的果報。我們首先了解苦、認識苦,才能夠叫我們自己內心感發,覺得我應該要離苦。你不曉得,這個心發不起來;徹底明瞭了才能夠真正發心,對這個問題徹底明白、了解了,明白這個四諦裡叫苦諦,我們對於這個果報不迷了。

  我在此地這麼說一說,你們是不是就不迷了?一說就開悟,這事就好了,我們這個法會就莊嚴了。為什麼說了之後,你對於這個苦諦還是迷?如果要說諸位沒有善根,這個話說不過去。因為我們在一切大乘經典裡面,尤其是了義經典裡面所看到的,像《法華經》裡面「授記品」所講的。《法華經》裡,佛不但為菩薩、聲聞授記,還為一切眾生授記。特別是在末法時期,能夠聽到《法華經》,能夠讀誦受持、為人演說的,這在過去生中都親近無量無邊諸佛,實在是善根深厚之人。我想諸位都念過《法華經》,也都歡喜《法華經》,這就是證明了你們善根深厚,不是普通人。實實在在,這是理也聽清楚、也明白了,問題在哪裡?問題在放不下,問題在忍不過、放不下。

  這個事情,我當年學佛,剛剛接觸佛法,跟章嘉大師初見面的時候就討論到這個問題。那個時候我還談不上信佛,還談不上,只是剛剛接觸,跟章嘉大師討論這個問題。我們的結論,佛法裡面是知難行易,放下容易看破難,通達一切理,這個難。所以我們來觀察,世尊示現成道之後,四十九年講席沒有中斷。釋迦牟尼佛沒有說,經典裡頭你們去查查看,也沒有記載說他領眾打一個佛七,你看看有沒有?領眾跟大家在一起打個禪七,你去看有沒有?沒有的。這樣說起來,好像釋迦牟尼佛對於修行很不重視,專門在理論上講解、探討。理悟難,修行容易。如果你要說他不重視行門,那我們是看走了眼。我昨天給大家舉的這個例子,《楞嚴經》你們很熟悉,我們也講過很多遍,摩登伽女,你看看楞嚴會上一開講,她是什麼人物?經講了一半,她就證到三果了。要沒有行,怎麼能證果?單單是解,沒有行,那能證果嗎?不能證果。佛雖然在那裡講經,行在其中。理明白了才解,一解之後迷就破了,破迷就叫做行,他這個心理馬上就變了,本來是個凡夫心,這一變就是佛菩薩的心,所以立刻就超凡入聖。

  後來佛教傳到我們中國來,佛七、禪七都是在中國興起的。大概祖師看到天天聽,聽了以後怎麼樣?聽了以後不照做。理都明白,可是日常生活當中還是老毛病起現形,於是乎再加強行門;在行門裡加強,不是不要理論。所以這個打佛七,我也常說,佛七等於說什麼?念佛法門裡面功夫的考試,你平素沒有功夫就沒有資格參加考試。所以佛七應當什麼時候舉行?不是說我這裡打佛七了,哪個人都來報名,歡迎大家來參加,這個不可以,這個一點效用沒有的。至少對於淨土教義要通達,自己用功,用過個一年、兩年、三年,有這個功夫了再來參加佛七。佛七是加行,剋期取證,叫你在這個地方證一心不亂。上乘的人得理一心不亂,中等的人得事一心不亂,下品的得功夫成片。這是古德佛七,人家是這個修行法。過去老師曾經跟我們講過,佛七參加的人數不能超過十個人。為什麼?十個人以上,主七師照顧不了。就是主七和尚對於每一個人的境界都要能夠觀察得到,都要曉得他功夫到什麼地方,他是不是要開悟了?他在這個將悟未悟,什麼地方障礙了他?主七師要有本事,把這個結給他一解開,他立刻開悟,有這個能力。人數多了他照顧不到,所以人數不能超過十個人,這目的是一心不亂。今天我們目的不一樣,那就無所謂了,幾千人、幾萬人打佛七都可以,為什麼?佛七法會,既然是做法會,人愈多愈熱鬧,愈多愈好,目的不是在一心不亂,不是在剋期求證。所以我們對於這個事理要不能通達,功夫就用不上力。不曉得我們三界之苦,不曉得這個苦是怎麼來的,我們怎麼能夠離開六道輪迴?如何能夠脫離苦海?這是我們切身的問題、眼前的問題。

  第二個再講苦因,集諦,這就說明三界六道怎麼來的。集以招聚為義,招是招感,自己招來的;聚是聚集,我們今天話叫累積。世出世間聖人教給我們積功累德,而世間人怎麼樣?積業累罪,那果報還會有好處嗎?不會有好處。我們想一想,我們一天到晚是不是在這裡聚集、在累積?我們聚集的是什麼?我們累積的是什麼?這個就是講的現前所造,我們一天到晚造的是什麼?你造的是善因,後來必定是善的果報;你造的是清淨因,後來一定是清淨果報;造的是不善業因,後面一定是不善的果報,因果一定相應。

  這個地方講的,要講到集諦,總是離不開起惑、造業、受報。起惑是迷,對於這些因果的道理不能夠透徹的明瞭,這就是迷。譬如說我剛才所講的,把人家這個路燈破壞,這不是跟一個人結罪。你到我家裡來,甚至於把我家的房子燒掉、破壞掉,跟我一家人結罪,這個罪不大,為什麼?一對一的,還債也不過是還你一個人而已,賠償也就賠償一個人而已。我過去跟大家說,公共設施破壞了,這個罪過大。譬如說台北市政府的設施,你把它破壞了,你這個罪向誰結?台北市有兩百多萬市民,向兩百多萬市民結罪,這個罪太大了!三寶常住物,不要看那個廟很小,就看它那個常住,他這個住持的人心量很大,是十方的心,換句話說,你要破壞這個常住,要向十方結罪。這個事情麻煩了,向十方結罪,沒有不墮地獄的。如果它這個廟的主人,它是私人子孫廟,我一家的,外面來的人我都不理會、不招呼他的,這個罪就比較小,為什麼?等於他一家的,它不是十方道場,十方道場的罪過大。

  造業總離不開貪瞋痴,他要沒有貪瞋痴,諸位想想看,他怎麼會造業?他不會造業的。無論是造善業、造惡業,都是貪瞋痴在那個地方做業因,它在做主宰。造的善業,果報就在三善道;造惡業,果報就在三惡道。善道也好、惡道也好,總而言之一句話,都離不開苦。欲界苦最多,有苦苦、壞苦、行苦,這三大類的苦統統具足,這欲界眾生;色界眾生雖沒有苦苦,他有壞苦和行苦,到無色界還有行苦。三界統苦,諸位要真正了解了,來世請你到天堂上去做天主,你就不幹了。為什麼?到那裡還是離不了苦,我幹這個幹什麼?世間人,叫他做天主他求之不得,那是什麼?迷!他有貪心,他才會去追求。覺悟的人決定不追求,覺悟的人必定是捨貪瞋痴,世出世間善惡業他都不造。都不造,他做什麼?他造的是清淨業、無漏業,這個果報就殊勝了。什麼叫有漏業?什麼叫無漏業?凡是從心意識起的都叫做有漏,離開心意識都叫做無漏。比此地講的貪瞋痴還要徹底、還要精進,因為這個地方只講的小乘法,小乘沒有離心意識。這個貪瞋痴,大家在百法裡看得很清楚,是心所法。心所是依心王而起的,心王都離開了,那心所當然就不必說,當然就沒有了。換句話說,如果你要是有集諦,迷集諦煩惱,這個是迷在因上;前面迷苦諦的十品惑是迷在果上,現在給你講的七品惑是迷在業因上。換句話說,我們現在日常生活行為,這些頭數不能不曉得。

  古德常說,所謂是「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你這個念頭起來,你自己不曉得,不曉得就是不覺。我現在起了個貪心,我自己曉得,這個貪心、這一品惑,它是屬於苦諦裡頭的還是屬於集諦裡頭的?屬於滅諦裡頭的還是屬於道諦裡頭的?清清楚楚,這個惑起來很清楚,而且知道這個惑的前因後果。你這個一清楚,清楚就叫做照、就叫做覺,這一念覺,這個惑不起作用了,疑惑沒有了。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換句話說,你連八十八品見惑、八十一品思惑的頭數,連它這個意義、形像統統都不了解,你怎麼個覺法?你無從覺起。樣樣清楚,心裡起心動念,自己清清楚楚,好像樹枝一樣,這個枝葉,知道它從哪一個枝、哪一個幹,它從哪一個根本生的,清清楚楚,絕不迷惑。你只要能夠這樣造作,用這種功夫,你就不造業了。

  這一段是講世間因果,前面的大題目裡說的「流轉之因果」就是生死流轉,苦集二諦。後面這一段,這是講出世間因果,還滅的因果,就是滅道二諦。三是滅諦,滅,滅的什麼?給諸位說,滅的世間的果報與業因,就是滅的苦果跟苦因,它是滅這個。這個地方所講的是對涅槃而說,「涅槃」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是不生不滅。前面這個世間因果是生滅法,我們現在要求的是不生不滅的果報。換句話說,世間三界之苦,身苦、心苦、後來果報之苦,能不能滅掉?給諸位說能,能滅。為什麼能滅?因為在真如本性裡面根本就沒有這個東西。你看《起信論》裡頭說得很乾脆,本覺本有,妄覺本空;換句話說,十法界依正莊嚴,它是從妄覺變現出來的,它本來是空的。所以就理論上說、就事實上來說,它是決定可以離開的,可以能夠滅得了。

  這個事情就比較上要難信,不像前面講這個苦諦、集諦容易相信,一說我們就相信了,為什麼?因為是我們眼前的事實。而滅道二諦不是我們的境界,是佛菩薩、聲聞、緣覺他們這些,我們把他看的是得道之人,得道人他們的境界。所以他跟我們講苦都可以離開的,我們不大相信,有的時候聽了就半信半疑,有的時候好像很相信了,實際上還是有許多疑問,並沒有真正徹底究竟去相信他。怎麼曉得?如果你真正信了,你就都做到了。先頭我給諸位說了,這個事情是知難行易。你真正透徹了解,相信了,你決定做到,為什麼?得大自在。換句話說,你今天放不下,就是對這個道理還是沒有透徹了解。大乘法跟小乘法用功的方式不一樣,小乘著重在私修,放不下叫你放下,勉強叫放下,難!很困難,很不容易。大乘,你放不下不要緊,沒關係;你放不下,理論上再加強,到你豁然貫通的時候,你一下就放下了。像《楞嚴經》裡面講一開悟,「歇即菩提」,歇是什麼?放下。《法華經》裡龍女八歲成佛,那就是歇即菩提最好的例子。

  我們今天是人與人之間放不下,人與事物之間放不下,這個事情麻煩了。我們仔細看看這個世道人心,我們同修當中,我也曉得有些人對於這個時局很關心,每一天去算命、看相,看了人家什麼預言,中國、外國的,將來這個局勢怎麼樣?哪個地方最安全?非常關心,都在搞這一套。想僥倖的來逃避,能逃得了嗎?逃不掉的。俗話說「在劫難逃」,你逃得了?逃不了,逃到哪裡都一樣要遭劫。你不在劫,把你送到火坑也燒不死你,你命不該死,不該在這個時候死。這就是說明命與數確實有,不是沒有,但是決定不是推算推算,自己就能改變的,沒有這個道理。有的人說風水改變改變就好了,哪有這麼回事情!要從哪裡改?從心地裡頭改,你心好了,境界自然就好,佛法裡常講「依報隨著正報轉」。你要是看相算命,給你改風水、改什麼八字,甚至於現在還有改名字的,以為命就好了,換句話說,你這個心隨境界轉,而不是境隨心轉。心隨境轉,迷惑顛倒,永遠迷下去,不會好的。佛法教我們改造命運,教我們自求多福,從哪裡改?從心地裡面改,教我們要學佛、學菩薩。我們現在美其名都是學佛之人,心像不像佛?心也不像佛,言也不像佛,行也不像佛,那怎麼叫學佛?這個名字好聽,有名無實。這個說得不好聽就是自欺欺人,欺騙自己、欺騙別人,這個罪過就大了!我又沒惹人,沒惹人罪就大了,為什麼?你掛上一個學佛,心也不像佛,言語也不像佛,行為也不像佛,那這就是自欺欺人,自欺欺人就是造罪業。佛的心是什麼?佛的心是清淨心,決定沒有貪瞋痴。阿羅漢就沒有貪瞋痴了,我們心裡頭還有貪瞋痴,我們算個什麼?我們今天看這個不順眼,明天看那個不服氣,不行!

  今天我們這個題目,主要就是把這些煩惱習氣頭數搞清楚,便利觀照的功夫,正是講的「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便利我們覺照。這些煩惱都照破,這句佛號才念得好。功夫到達極點,給諸位說,只能達到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這一份講義還不行,這個還達不到。這個東西裡面講的是小乘境界,必須要深入大乘了義的經典,依教奉行,才能夠證得理一心不亂。但是我告訴諸位,只要大家能真正用功,決定可以證得的,這個是一點都不假的。你要想證得,必須得依教奉行,要真做。我樣樣都聽,樣樣都懂了,我也說得天花亂墜,自己沒有照做不行。一定要照做,把這些理論融會到我們日常生活當中,運用在我們待人接物之間,這才叫真正的學佛。好,我們今天晚上就講到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