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斷惑證果說—怎樣才是真供養  (第五集)  檔名:22-012-0005

  下篇,斷思惑。八十八品見惑怎麼來的,以及大乘法裡面所講的一百一十二品,這些頭數我們明白了之後,今天我們要再繼續介紹八十一品思惑。思惑是迷於事相而起來的。古人常講,見惑雖然綿密,但是容易斷,為什麼?悟了就斷了,所以那是迷悟的問題。我們常常講理可頓悟,這一頓悟,見惑就能夠斷。可是思惑就沒有那麼簡單了,為什麼?思惑它帶著無始劫來的習氣,縱然在事上斷了,我們在經典裡面常常看到,這些阿羅漢們見思煩惱確實是斷了,可是還帶著有思惑的習氣。譬如我們在經裡面讀到的畢陵尊者,他證阿羅漢果了,還帶著有我慢的習氣,這就是說他無始劫以來多半都是生在富貴的家庭,富貴家庭都有傲慢的習氣在。證得阿羅漢果了,這個慢確實是斷掉了,心裡面決定沒有說是瞧不起、貢高我慢的心理,沒有,可是在待人接物表現當中還帶著有個習氣在。由此可知,思惑要斷,不像見惑那麼容易,必須要在境界裡面去磨鍊,要把這個習氣磨掉。所以思惑也叫做修惑,一定要靠修行功夫才能夠把它斷除。

  見惑斷了之後,這是證小乘初果,從二果以後全都是斷的思惑,這是一開頭就已經給諸位介紹過了。在這個表裡面它也列得很清楚,我們不必照這個一句一句的解釋,諸位自己看就可以了。我們看這個表裡面,表裡面第一行是講的斷見惑,斷見惑就是見道位,見道了。諸位必須要記住,見道而後才有修道;如果說道都沒有見到,那修個什麼?現在學道的人,對於佛法的誤會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因為我今天還聽說有一些大專學生學佛的,學了之後好像在佛法裡頭沒有什麼成就,就學外道去了,這真正是顛倒其事。給諸位說,世出世間所有道門,都不會有真正的結果,我們在佛法講證果,不會有證果。有沒有果報?有,有不是證果。為什麼沒有證果?因為無論哪一種宗教都沒有見道,他修個什麼?見了道才能夠修道。你見道,並不是佛法裡面講,唯有佛法可以講見道,不是這樣的。這個事情絕不是我們自尊自大,自己在這裡誇耀自己,如果諸位這樣想法就錯誤了。佛法非常的開明,你沒有皈依三寶,有沒有見道?有,經裡頭有一類獨覺,他出生在沒有佛出現的世間,他自己修行,就是從十二因緣裡面修,他也見了道,也能得到證果。可見得佛法它並不是專門只說自己,不顧別人。如果其他的這些外教,他們也是把這個八十八品見惑斷盡了,那他當然也見道。學佛的人,怎麼樣虔誠皈依佛菩薩,如果你沒有能夠把八十八品見惑斷盡,你還是未見道。可見得佛法教法非常公平,並不是說你皈依了佛門你就會成就,沒有這個話。

  大乘的見道位比這個標準更高,必須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個叫見道位。所以大乘見道是圓教初住菩薩,這個是見道位,從二住以後就是修道位,因為這是我們從圓教來講。像這些事理都要明瞭,我們的修學才有真正的成就;像古人所說的,我們功夫才不至於唐捐,唐捐就是白費了,我們功夫沒有白費,這個功夫下得值得。不但是大乘佛法裡面講這個開悟要緊,你看小乘也是講悟。大小乘在原理原則上都不例外,都是要求開悟,小乘人是小悟,大乘人大悟。見了道之後,就是到修道,這個地方講見道的時候還是在這個預流向,須陀洹向,實際上這個見道可以包括預流果,就是初果,它這個地方,表裡頭已經把預流果列在修道位了。這個講法,理也可以講得通,不是講不通。見惑斷盡了就證果,就是到預流果(初果),從此以後就是修道。由此可知,修道修什麼?從這個講題的內容我們應當要覺悟,修的就是去思惑,就是修的這個東西。

  這個以後一共是有六個位次證阿羅漢,從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這一共是六個位次,這個底下註解註得相當詳細。初果須陀洹既然斷了見惑,這個時候雖然煩惱沒有斷盡,他總算是正知正見,是一個正覺之人。從此以後,雖然還沒有出三界,但是不會再造三界有漏的業因,因此他不再受三界的果報,三界的果報他總算是離開了。這個三界裡面有三惡道,就是三惡道的果報他不受了,以後這就是天上人間七番生死。這七番生死,為什麼有七番,在這個題裡頭我們會要講到的。

  二果叫「一來向」,這個「一來向」都是中國的意思,印度梵文的名稱就是斯陀含向。為什麼叫做「一來」?就是在這個位次上還要到欲界來一次。為什麼要到欲界來一次?因為八十八品思惑是三界六道生死的種子。八十一品它是配在九地,迷地有九品,九九八十一品。這個九地怎麼算法?欲界算一地,四禪算四地;無色界就四空天,算四地,這樣就是色界四地、無色界四地,加上欲界一地,一共是九地。每一地都有九品,這個九品它是以上中下來說,就是從煩惱粗細上來分,有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這叫上三品;再往下煩惱比較輕一點,就是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一來向就是二果斯陀含,他就是在五趣地裡面這個思惑,他是斷了前面的五品。它一共是六品,九品惑裡面他斷前面的五品,這個叫一來向。如果把後面這一品,就是中下品也斷了,那他就證到斯陀含果,這證果了。這個是斷惑證果。

  這個六品惑是欲界一次的往來,是欲界的業因,如果把這六品惑斷盡了,欲界就不來了。不來到哪裡去?底下,斷最後的下三品就證三果羅漢,這就是不還向。不還向一共有三品,他斷前面兩品,就是下上品、下中品,這叫不還向;若是將最後這個下下品惑也斷了就是三果斯陀含,這就叫「不來」,不來是不到欲界來。不到欲界來,他到哪裡去?佛在經裡面給我們講得很清楚,他在四禪天。四禪天很特別,四禪是凡聖同居土,這個裡面有一類所謂叫「五不還天」,他就住在那個地方。住在那個地方,就是斷色界、無色界的七十二品惑,都是在第四禪,五不還天裡面去斷。這個七十二品,把前面七十一品斷盡了,這都是阿羅漢向。必須要把最後的一品斷盡,最後一品是哪裡?就是非想非非想天裡面的下下品,這是最後一品,最後一品斷了的時候,這叫證阿羅漢。所以你們想想看這個修道修的是什麼?修的就是這些東西。

  這個表看了之後,我們把前面表解的意思略略的說一說,念念意思就懂了。我們從一來向看起,就是斯陀含向,這個是斷欲界九品惑中的前六品之位,我們看底下這個表就清楚了。斷盡了,這就是證一來果,已經斷欲界前六品,為一來果。因為還有下三品惑沒有斷,這個下三品它是在欲界,所以欲界還要來一次。欲界下三品斷盡了,沒有了,這個就是不還向,正在斷下三品的不還向,斷盡了就是不還果。這個不還,也有的地方翻做不來,不再來人間了,不再到欲界來受生,他的生活環境就是在色界跟無色界。但是在這個時候,三果以及四果向的這些聖者,就是阿羅漢向的這些聖者,佛經裡面有一些地方稱他們為淨居天人。我們常常在經上看到淨居天,就是他們,就是在五不還天裡。淨居天人有的時候到人間來。他不是不來了嗎?他為什麼還要來?諸位要曉得,他那個來是乘願再來,他高興來就來,他不高興可以不來,他是願力,不是業力。如果他這個欲界九品惑要沒有斷盡,他非得來不可,業力要他來的,他不自在。所以這個業斷盡的時候,他是願力來的,跟我們一般凡夫是大大的不相同。淨居天人來的時候,一個是幫助佛弘法;有許多經典都是淨居天人來代我們啟請,我們不曉得怎麼問,他們來變化一個人身向釋迦牟尼佛請教,來幫助釋迦牟尼佛弘法。另外一個,就是我們欲界裡頭還有他過去生中的家親眷屬,他看這個機緣成熟了,他要來度他,他會來的。所以在這兩種情形之下,都說之為乘願再來,他是生死自在的,不受業力的支配。這就是沒有到阿羅漢的程度,只要到了淨居天三果聖人就有這個能力。特別是在我們中國,示現的非常之多,諸位要是看看《高僧傳》、看看禪宗的語錄,你就曉得我們中國古時候許多高僧大德都是淨居天人再來的,到我們這個人間來投胎、來修道,示現的弘法利生,那都不是普通人;我們俗話說,這些人是有來歷的。這是機緣成熟的,他會來。

  下面這是講無學道位,無學道位包括阿羅漢向。以後漸漸斷色界、無色界這八地,就是色界有四地、無色界有四地,裡面一共有七十二品思惑,這是阿羅漢向。它這底下說明,就是不還果的聖者,更進一步斷餘殘的煩惱,就是上二界的煩惱,而趨向於小乘最高的果位,阿羅漢果,所以叫他做阿羅漢向。阿羅漢果這是已經斷了,把色界、無色界八地七十二品惑都斷盡了,思惑斷盡了,這個是阿羅漢果,就是證得了小乘羅漢。小乘羅漢在一般經典裡面翻「阿羅漢」,阿羅漢有三個意思,這一個名詞裡頭含多義。第一個意思把它翻做「殺賊」。這個賊是說的什麼?就是指的見思煩惱,煩惱斷盡了就好比是那個賊被殺了。有一些人讀佛經是望文生義,我有一次遇到一個天主教的神父,他見了我,談到這個很奇怪,你們佛教不殺生,阿羅漢還開殺戒?我說阿羅漢怎麼有?阿羅漢不是叫殺賊嗎?他認為是殺戒,這個就錯誤了,這很大的誤會。這就是望文生義,他不曉得這個賊是比喻,是說的煩惱賊,而不是指外面的小偷、盜賊,不是指這個。這是從斷得上來說,就是他自己修行斷證的功夫,他能夠把煩惱斷盡,從這上來說的。

  第二個意思叫「應供」,這個應供是從福田上說的,他有資格為一切眾生的福田。福報是要修的,不修哪來的福報?可是福田,你要有慧眼,要能夠認識;如果你不認識,縱然有很好的種子,你種到那個沙土裡面去了,或者種到那個碎石子地裡面去了,不會生長的,你沒有收穫的。換句話說,你要認識哪些是真正的福田,哪些是最殊勝的福田,你要把它認清楚。一切凡夫,你叫他修慧,你叫他成佛作祖,有許多人還沒有這個志氣,他不敢這樣想法;你叫他修福報,一窩蜂都去了,沒有一個不想得大福報。聽說佛氏門中好種福,於是無論哪個廟都去燒香拜拜,都去供養修福去了,以為這個就是福田,這個裡頭問題多了。你讀《楞嚴經》,佛在楞嚴會上給我們說過,講我們這個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太多太多冒充的佛教。他不是真正的佛教,是冒充的佛教,你要到那個地方去種福那就壞了,那是假的,不是真福。到那裡去種福,不但福沒有種到,恐怕還有禍害連累,這個事情麻煩了。所以說這個修福還是有福的人,沒有福的人修福他也修不到,真正是不容易。修福還要自己有善根、有福德的人才碰到這個機會,才能夠真正種福。

  說到這個地方,我講經講了二十多年,講到現在,有許多地方人看到我就討厭我。為什麼原因?這裡面有忌諱,因為我常常說真話,與他們利害就發生衝突,所以聽我講東西就很不高興,是又想聽、又討厭,就產生了這個現象。我們要不講真的對不起佛菩薩,也對不起自己,也對不起大家;可是講真的,得罪了恆河沙數的那些邪師,要得罪好多好多人。現在我說話,有很多同修給我提出警告,也有寫信勸我,說我說話要稍微圓滑一點、含蓄一點,不要講得那麼露骨,好像不要去批評別人。好吧!說含蓄,你們聽下去能懂了當然也很好,現在的人含蓄的話聽不懂,說得再露骨他還聽不懂,那含蓄更不行,這真正叫無可奈何。

  我過去一向勸人家修福怎麼個修法?印經,這是真正的功德。印經,今天我還看到一封信,外面有個人寫給我的,說是在哪一個商場裡面看到有我們《彌陀經疏鈔》在那裡賣。我們這個書從來沒有拿到外頭賣過的,現在外頭商場、舊書店裡賣我們的書。這個事情我聽到不止一次,從前那個牯嶺街舊書攤就常常有我們印的書在那裡賣,而且賣的價錢很高。所以這個結緣贈送的書,你們大概有些人不曉得,人家來問我們要,我們為什麼不給他?他拿去幹什麼?他拿去賣的。向你這邊要,要了之後他就到舊書攤去賣去。所以為什麼限制一個人送一部,不叫你拿多?送一部,今天拿一部,過幾天他又來拿一部,這個我們就要考慮,看看這個人他如果是真正虔誠的佛教徒,是我們道場常來聽經的道友,這個沒有問題,他也許轉送給別人;不常來的人、偶爾來的,他來要的時候,我們就得考慮。我們行方便,幫助他去造惡業,他是主犯,你是幫凶,還是個麻煩事情。所以佛門俗話說,「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佛法本來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但是要曉得慈悲與方便都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礎上,是理智的慈悲、理智的方便,不是感情用事。現在我們趨向感情用事就要造罪業,自己還以為自己是對的,前面講邪見、愚痴,自己認為自己這個見解很正確的、對的,做錯了事情自己還不曉得,這個叫感情用事。所以佛法講理智,理智的時候,打人、罵人還是大慈大悲,是慈悲方便;建立在感情上,待人怎麼樣好,那都是禍害,所以諸位一定要明理。

  真正斷惑證真的,這個是修行人,供養這樣的人有福。可是你還是要有慧眼,為什麼?有一些他曉得,他可以裝做那個修行的樣子,裝做清淨的樣子,他用這個方法來欺騙一切善心,所以這個問題是麻煩事情。但是我要告訴諸位,這個事情佛在《法華經》裡頭講得很清楚,對於這些妖魔鬼怪,既然他示現出家的樣子,決定不毀謗。你眼睛裡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最好是不要分別、不要執著,為什麼?你自己修清淨心。你要看他,他裝這個樣子欺騙我、欺騙信徒,他造罪業,將來要墮地獄,你心裡何必生這些煩惱?這個就錯了。他墮他的地獄,與你不相干,你心裡起這個念頭你就錯了。所以我們要明白、要明瞭。對於這些人,要不要供養他?連惡道眾生我們都要布施,對他當然要供養,可是供養要記住,四事供養。他沒有飯吃,我們供養他飯;沒有衣服穿,供養他一件衣服,就是說他這個生活能夠維持修學就可以了。你要是不曉得這個道理,大家拼命供養,好了,他財產有幾千萬、有幾億萬,麻煩大了!這就錯了。

  佛在經裡面教給我們供養是四事供養,這個四事就是限於飲食,一樁事情;衣服,必須要穿衣服;臥具這是第三樣;第四樣就是醫藥,他有病的時候醫藥,就這四事供養。現在大家都免得麻煩,全都用金錢來代替,你有了錢,這個事情你自己可以辦了,這個方便多了。這個金錢供養是能夠維持生活,這個很好,心在道上。那個錢一多就壞了,錢多了他就打妄想,他就要造罪業。你去幫助,這個錢天天去供養他,錢供養愈多,他的壞事做得愈大,你們統統是幫凶,你們把那個修道人給毀掉了。我說這個話是真的,可是外頭聽的時候他不高興,為什麼?他們都希望信徒多、供養多,多多益善,那我這樣一說,把他都限制住了,他對我就恨透了。我們要真正修福,你要曉得這個修法。這是應供,他是真正的福田。

  真正的道場,我是一出家就提倡,一直提倡到今天也沒有實現,也沒有一個人聽我這個話來做。最初這個地方建大樓,我的意思就是想,我們如果能夠有同修蓮友,大家合計起來,我們大樓買一層做道場,我們這裡講經,你們各人都在這住家,一講經,一搖鈴,大家都來了,這多好,這個地方就是共修的道場。確實今天在工業時代,這種進修是最理想的。上一次我去參觀淨業林,我覺得淨業林建築得很不錯,雖然很小,很實用。但是它那個性質,已經有像養老院的性質、安老院的性質,統統都是老人在一起,會影響情緒,每個人一看都是七老八十,所以你到那個地方去一看,有個悲觀的感覺。尤其外面人來一參觀,佛教都是這個樣子,他就灰心了,他就不敢學了。所以我去了之後,我就給他們建議,像淨業林,應當要有年輕的人,一半老人,一半年輕人,這個道場就活潑了。老人看年輕人很可愛,年輕人對老人照顧很尊敬,這樣一個大家庭,這是最理想的。它那裡統統都是老人,所以變成一個養老院的性質。我們覺得如果是能夠有個道場,也不必太大,大了怎麼?大了沒人來,大了變成觀光地區,沒有意思。如果下面有個小型的道場,能夠住五、六十個人,大家在一塊進修。他們那個房子都是自己買的,所有權是自己的,不來門就鎖到,這個道場不能夠充分的發揮利用。

  道場的建築,自古以來就是兩個主人,一個就是國家建的,主人是國家;另外一個就是私人建立的,主人也是在家居士,是供養出家人修道的場所。你看那個佛經裡面講的,你們大家很熟悉的,祇樹給孤獨園,那個主人是祇陀太子、給孤獨長者,他們兩個人出錢出力建的這個道場,供養釋迦牟尼佛與這些弟子們在那裡共修,主權是他們的。那個祇樹給孤獨園,沒有說是送給釋迦牟尼佛;送給釋迦牟尼佛,那個鬧大笑話!釋迦牟尼佛出了家,你再送一個家給他,那不是開大玩笑?那個等於說是借給他住,我們世間人講借住,我們對他的尊敬。我們叫供養,四事供養裡面的一種供養,是供給他安心在裡面辦道,不是給他的;給他的,所有權也是他的,那就壞了,那他還修什麼道?他出了他那個小家庭去接受一個大家,那不就顛倒嗎?既然出家了,如果你還有房屋,還有所有權,諸位要曉得,你已經還俗了,你已經再回到家裡去了。這寺廟所有權,財產、名字要是你的,你也回了家,你也還了家。我說這個話還有錄音,你不要看到聽的人不多,這個錄音帶到處都流通,人家聽到我這個話又要罵了,這是沒辦法的事情。我是決定不要的,圖書館的所有權不是我的名字,我也沒有所有權。這個大樓正式完工之後組織一個財團法人,或者管理委員會,你們居士們大家去管理,你們愛怎麼辦就怎麼辦,出家人決定不聞不問。為什麼?這是在家事。你們發心供養,我們在這弘法;你們不發心,我們另外找地方去,多得是,哪個地方請我們到哪裡去。這樣供養才叫真正福田。

  所以諸位一定要記住,因為我在此地特別跟諸位聲明,我們今天這個圖書館,現在這個財產登記名字是我們館長,她來代表。為什麼?我們財團法人沒有組成,它這個所有權狀拿了之後,我們才能組成財團法人。為什麼不用我名字?用我名字我又還俗了,我這個罪就大了。所以你們諸位要曉得這一點,你們出家人到哪裡還搞個所有權狀,完了!我是哪裡聽到罵我,我也不怕他,我講的不違背佛法,我對這些人的心意那就無所謂了。總而言之,我絕不墮地獄;我不但不墮地獄,我來生,這個娑婆世界我都不願意來,跟你說吧!我不在乎這些,所以我還是跟大家講老實話。你在這個世界有所有權,你就離不開這個世界,你還能離開嗎?

  出家人東西多了,你看看戒律裡面講說淨,譬如大家供養我,我的錢很多怎麼辦?用不了,一時也沒有辦法,不曉得怎麼個用途。因為我這個錢就寄放給某一居士,這個說淨是什麼?這個錢我給你就布施給你了,實際上是什麼?就是你替我保管。我布施給你,我沒有了,清淨了,我要用的時候你再供養。這叫修戒,做這個手續;不做這個手續,你出家人存那個錢是犯戒的,所以諸位要曉得這個道理。我在合作金庫還有一個戶頭,這是圖書館的,存摺、印章統統是圖書館保管,那裡頭怎麼進怎麼出我一概不知道。也許你們問,我們道場這個情形,好像法師一點責任不負?法師負責任,道場以及道場的管理決定是在家人的事情,這樣在家人才有福,才真正修道。如果在家人什麼都來找法師,這個名字是你的,不要被別人騙去,錢你自己要保管,這樣就把出家人統統拉回來了。人家已經出了家了,你好心好意,全都把他勸回來,又勸回在家,將來你不墮阿鼻地獄誰墮阿鼻地獄?你們自己冷冷靜靜好好的去想想這個道理,後頭是什麼因果?你們不要聽了不高興,我說的這些,苦口婆心是希望把你們從地獄裡拉出來。話雖然不好聽,到以後你會感激我的。如果你真墮了地獄,想想那時候沒有聽淨空法師的話,今天落到這個下場。

  這是告訴諸位,這個「應供」,應該接受人天供養,確實為人天的福田。他是貪瞋痴慢煩惱都斷盡了,確實沒有了,才有這個資格,否則的話,你這個供養是增長貪心。沒有這些,他的貪心不起現形;愈來愈多,愈多愈捨不得,愈多又想多,你不是把人害慘了嗎?所以我們今天的供養,供養法師的統統都是歸圖書館收入。圖書館收入,沒有法會,也沒有經懺佛事,收入很有限,維持這一個局面。一般還有年節供養,供養法師的,你看看我在此地分的一律平等,圖書館一共有多少人,大家一律分配,沒有哪個多、哪個少。我們要做到利同均,沒有等級的,不能以為好像我是個法師,我要多拿一份,沒有這個道理,這個講不通的,一律平等。圖書館十個人十個人分,十一個人十一個人分,一律平等來分這個供養,這樣供養的人才有大功德,這是大福田。一有分別,這個功德就沒有了。這是阿羅漢第二個意思。

  第三個意思叫「不生」。不生是什麼?是指果報上來說的,這個不生就是不生不滅。這個不生的意思正是外教裡面所講的永生,他得永生,不生不滅。如果他要到人間來,剛才講了,乘願再來,一切都自在。

  這八十八品惑,諸位在底下這個表裡頭看得是一目了然。在此地就得要說了,我們平常講的是貪、瞋、痴、慢、疑、惡見這六種根本煩惱,這六種根本煩惱就是見思煩惱,惡見就是見惑,貪瞋痴慢疑是思惑,這個裡面在最後這一頁,這一頁上面已經給我們說明了。

  已斷思惑之後便超出三界生死輪迴,達到阿羅漢果,這是小乘的結果,在小乘裡面講這是最高的果位,達到了極處。如果從三種執著上來說,實在講,他只斷了一種;這三種執著就是人我執、法我執、空執,他只斷一種而已。從三空方面來說,只得到一個我空。我空、法空、空空,這叫三空,法空、空空他還沒有得到,他只得到一個我空,只破了一個我執,這是講小乘斷證的功夫只到這個地位。由此可知,他距離大乘佛果有相當遙遠的距離。這是在賢首與天台斷證裡面講,他在圓教果位的時候只相當於第七信位的菩薩,距離圓教初住還有三個等級。他七信、八信、十信心滿,入初住位,還有三個位次,只是相當於圓教第七信位,圓教初住到如來果地有四十二個位次,所以說他有相當的距離。

  底下給我們說明,就是這個大小乘頭數不同,小乘一共有十種惑,大乘有十六種。小乘這個十種,從欲界、色界、無色界,諸位一看就明瞭。欲界裡面有貪瞋痴慢,諸位要記住,這個地方的貪瞋痴慢的名詞與前面的見惑相同,前面見惑跟諸位講過,貪瞋痴慢這四種與思惑名字相同。可是它不一樣,前面見惑的貪瞋痴慢是迷於四諦之理而起的,這個地方是迷於五欲六塵四相上而起的。所以我們講那個貪,貪有見惑裡面的貪,也有思惑裡頭的貪,一定要把它搞清楚。瞋恚也是如此,有見惑裡面的瞋恚,有思惑裡頭的瞋恚,它的對象是不一樣的、是不相同的。色界跟無色界裡面少了一品,就是瞋恚沒有,因為色界、無色界都是有禪定的功夫,四禪八定,定當然離瞋恚,有瞋恚怎麼能得定?所以佛在一切經裡面,特別教誡我們要離瞋恚的煩惱。你看《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經裡面記載,提婆達多跟釋迦牟尼佛是世仇,不是一生的冤家,生生世世的死對頭,專門找釋迦牟尼佛的麻煩,破壞他的好事。可是釋迦牟尼佛怎麼看待他?釋迦牟尼佛說提婆達多是善知識,如果沒有他,他自己成就不了六度的功德、成就不了神通道業。為什麼?就因為提婆達多天天找麻煩,事事找麻煩,他在那裡修忍辱,把這個瞋恚的煩惱斷掉了,他才能成就。所以提婆達多是他的善知識,沒有他,釋迦牟尼佛成不了佛。佛不把他當做冤家對頭,也不去報復他,還要去讚歎他、恭敬他,還要稱他做老師。

  我們想想這世間法裡頭,我們常講大舜,我們講到孝道,中國孝道第一個是舜王。舜王能稱之為大孝,誰給他做善知識?他的父親、母親、弟弟。你們去讀《詩經》、《尚書》,裡面所記載的,他那個母親是後母,他的父親聽後母的話,弟弟是後母生的,對他就像眼中釘一樣,時時刻刻要謀害他,要斷送他的命。可是舜王盡孝,絕定沒有看到他父親、母親、弟弟有過失。他是一片慈悲,事事要小心提防,對他特別加以恭敬孝順,在最後把這三個人都感化過來。那時候堯王聽說這個人,在這樣的家庭當中,把這麼一個死對頭能夠感化得了,如果請他做皇帝,一定可以能感化一國。所以聽了這個消息之後把他找來,一見面很佩服,堯王把兩個女兒嫁給他,培養他三十年,從地方官吏做起,看看他,確確實實是這樣做到,最後把皇帝位子讓給他。他的善知識就是他的父母、弟弟,惡人,不是善人,逆境裡頭成就的。你們讀《金剛經》,你看《金剛經》忍辱仙人,那是釋迦牟尼佛的前生,五百世修忍辱仙人,他那個忍辱度圓滿了,六度裡頭忍辱度圓滿了。誰是他的善知識?歌利王。「歌利」是梵語,印度話,翻成我們中國的意思就是暴戾無道。歌利王就是暴戾無道的昏君,他做他的善知識,使菩薩圓滿了忍辱波羅蜜。

  我們今天學道的人怎麼樣?稍稍有一點小的逆境界受不了,趕快走了,完了,一切都完了。為什麼?大善知識來幫你忙,成就你,你還不要他,還要生他的氣,做冤家,還掉頭去之,你怎麼會成就?如果你說你這個學道一帆風順,沒有一點逆緣你就成就了,連釋迦牟尼佛都不行,都沒有這個環境,忍辱仙人也沒有這個環境。你修道一帆風順,你這個福報已經超過釋迦牟尼佛。說個實在的話,不會成就的,沒有經過風霜雨露的考驗、沒有經過逆境的折磨,你怎麼會成就?

  我那個時候求學的時候,剛剛到台中見李老師,李老師第一本書就是叫我看《禪林寶訓》。到以後我就了解他的意思了,教我什麼?教我去學古來那些祖師大德們,哪一個成就都是受過非常的折磨、無理的折磨。你們去看看,裡面有一個是折磨最深的,老和尚見了他就討厭,趕他走,講經的時候不准他聽,他在門外聽。遷他單,趕他走,他在那個廟裡頭走廊裡面睡覺。最後見到他,把洗腳水倒在他頭上,氣死他、侮辱他,還是不走。最後怎麼樣?老和尚把這個住持位子傳給他,法傳給他。種種的都是考驗他。如果不是一個人才,絕不加以這樣的折磨,不會的,對你很客氣。所以台中那個教學,李老師講,老師如果看重你,反而你天天是挨打挨罵,常常會挨罵的。如果沒有看重你的時候對你笑笑的,很客氣,為什麼?你不是材料,對你很客氣,跟你結個善緣;你是一個材料,就要折磨你、就要修理你。常言說得好,「不琢不成器」,要折磨你,把你所有那個稜角毛病都把它磨掉,你才能成得了法器。你不是這個材料,琢磨沒有用,那就不慈悲了。諸位要曉得,你是一個大器,這樣折磨你叫大慈大悲;你不是一個材料,如果這樣折磨你,這不慈悲,這個有失慈悲。所以對於不成器的人非常愛護,慈愛,說話都柔和;對那個想要成就他、栽培他的,面孔都板著,沒有笑容的,要成就他。做學生的,幾個人曉得這個道理?我到台中去,老師叫我看《禪林寶訓》,大概怕我受不了折磨的時候也會掉頭而去,那就完了,就學不成功了。因為我能夠在那個環境裡頭守了十年,沒耐心不行。你要想成就,你得禁得起折磨、禁得起考驗。

  所以修行修什麼東西?佛法裡面常講求福求慧,修福修慧。福慧到哪裡去修?你要不曉得這個道理,你修不到。給諸位說,福慧都是從清淨心裡面修的。你不要看到經裡常講,修福要修布施,修慧一定要研究經教,你們看的是什麼?看的這個枝葉、花果,你沒有看到根本。人家是這個修法,求得這個福慧雙修,那是菩薩修的,那是有根有底的人修的,我們今天根底沒有去學人家,你怎麼能學得成功?

  我昨天晚上在靈山講堂的時候跟大家講過,根本是什麼?清淨心。清淨心從哪裡修起?就要從忍辱修起。我們今天講修一心不亂,這個一心不亂的功夫超過四禪八定。我們連初禪的這種功夫都沒有,你還能談到一心不亂嗎?事一心不亂,他那個功夫等於阿羅漢;換句話說,見思煩惱統統都斷盡了,這念佛人得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是破無明,那是圓初地以上的境界。功夫成片是伏惑,就是這個八十八品、八十一品沒斷,沒斷但是怎麼樣?你這一句佛號能把它壓住,叫它不起現行。根雖然沒有斷,不起作用,這個叫帶業往生。所以這個都是講道理的,不是說感情的,不是說我多念幾聲阿彌陀佛,巴結巴結他,他對我很好,將來就會接引我往生,哪有這個道理?沒有這個道理!是你自己的境界達到這個地方,那一定要去的,感應道交,這個裡頭沒有感情作用的。我們現在念佛人都是套交情,以為跟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阿彌陀佛多套套交情,以後能僥倖可以往生,哪有這個道理?這就叫迷信,對於這個佛法道理不懂得,產生了很大的誤會。

  斷惑證真,說到這個地方,我貢獻諸位一點,諸位要是能夠做真正的正信佛弟子,肩負起續佛慧命、弘法利生的重責大任,你們一定要護法,要了解什麼叫法,你才曉得如何才能叫護法。有能力的建道場。我再給諸位說,道場不必大,在今天中等以上的家庭,說老實話,都有這個能力,可惜的是什麼?不曉得做。譬如說是你到寺廟裡頭捐個一百萬、兩百萬,很多。我在南部講經就有人告訴我,他到這個廟裡捐了一百萬、那個廟裡捐了幾十萬做功德,我也點頭、也讚歎,很好、很好!實際上不是真正大功德。真正大功德,你有個一百萬,你就可以建一個小道場,供養幾個真正修行人。釋迦牟尼佛當年在鹿野苑只有五個人,五比丘。這個道場所有權決定是自己的,不要說我這個房子送給法師,給法師修行,也過戶給他,那你又把他送到家裡去了,這不叫真供養。真供養是什麼?房子所有權是自己的,你有能力供養五個人、供養六個人,你就供養他生活費用。你零用錢給他個三百塊、五百塊,零用錢就夠了。你們四季的衣服照顧他,生了病照顧他醫藥,讓他安心在那邊修道,不必去趕經懺,不必去搞法會,安心的學道,你這個功德跟供養釋迦牟尼佛的功德沒有兩樣。他這幾個人在這裡修行,修行一年你供養他一年,修行十年供養他十年;他走了,房子是你自己的,收回來,或者你再供養別的出家人,這叫真正的道場,這是正法道場,諸佛菩薩、龍天護持。我們今天這個小圖書館就是這個做法,這是結合大家的力量來這個做法。如果你們個人有這個力量個人做,志同道合有十個、二十個組織起來,也可以這麼做法,真正修行。能夠規模做大一點,那就更理想了。能夠住幾十個人的時候,就像我過去給諸位講的,每天能夠有八個鐘點講經,有八個鐘點修行,那今天這個道場世界第一,佛法一定興起來。

  從前的道場裡面,你們看看印光法師,印光法師在普陀山藏經樓三十年不出山門。不是今天往這裡跑,明天往那裡跑,你心都跑散亂了。如如不動,真的有一個好的修行環境,一住在那個地方就住個幾十年不下山。十方來學,就是「只聞來學,未聞往教」,真正修道到我這來。現在是工業時代,跟過去不一樣。所以我今天跟張居士講,如果將來有這個機緣能夠發心,建了這個道場,居士們也可以來住。居士來住怎麼樣?居士來住,租房子給他。我這裡有寮房,我租給你,你在裡面住半年,我就租半年,住一年就租一年,自助的。你來修行,你也是來護持道場。出家人我們供養,在家人自費的。在家人如果你終生在此地修行,這個房子你也可以買一間去,寮房你也可以買一間去;你要是不打算終生在這裡修行的話,住個一年、二年的話,你在此地可以租房。正法道場,這個世界不要多,只要台灣有這一個正法道場,台灣的人就有福報。三次大戰的時候,我可以拍胸脯保險這個地方平安無事,為什麼?這個地方有一個正法道場。全世界只有這一個地方有,那個護法鬼神當然護持這個地方,這一定的道理。你用不著求神求佛求保佑,自然要護持,自然要保佑。

  大乘裡面有十六,你們注意看也曉得,它這個是有貪瞋痴慢,有身見、邊見,就是加上這兩種。這個身見、邊見是迷在事裡面的,不像前面,前面是迷理,這是迷在事上的。色界跟無色界也是沒有,就是少了一個瞋恚。這個品數後頭說得很清楚,觀略表,小乘思惑品數有十,合以前見惑品數為九十八,故稱九十八隨眠,這個在唯識裡面跟《俱舍論》裡頭都是這樣說的。大乘思惑品數有十六,合前見惑品數是一百二十八,故稱百二十八根本煩惱,這個頭數是這樣來的。今天我們把這個見思煩惱給諸位統統介紹出來,這一份參考資料大家帶回去。因為我們一般,凡是講到見思煩惱,幾乎都不能像這樣詳細的來講,都是略略的簡單帶過去。這一次我們做為詳細的介紹,以後在經論上看到的時候,一看就都明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