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訊播放器 正在載入。
目前時間 0:00
總共時間 -:-
載入完畢: 0%
串流類型 直播
剩餘時間 0:00
 
1x
  • 章節
  • , 選擇關閉描述
  • , 選擇關閉字幕
    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經講義節要—戒律很重要  悟道法師主講  (第九十四集)  2023/6/28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94

      《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經本一百一十四頁,我們看第三行,我們再把這段經文念一遍:

      【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

      我們上一次學習到這段經文,《講義節要》第一條。這段經文是講過去世的事情,「歌利王事」,歌利王割截身體這樁事情,就在「本劫」,我們這個賢劫。世尊出現在住劫當中的第九個減劫,我們現在就是在第九個減劫當中。減劫,在世尊那個時代(三千年前)是人壽(平均壽命)一百歲,平均百歲,到我們現在過了三千多年了。減劫就是一百年減一歲,一直減,減到十歲。我們今天距離世尊滅度已經三千多年,三千年,一百年減一歲就三十歲,我們現在這個地球上人類平均壽命是七十歲。這講平均壽命,不是講個別的,個別的、少數的,活個一百多歲的也有,但是不多,一般七、八十的是比較多一些,五、六十,六、七十的,甚至四、五十歲就往生的也不少。我們現在看到好像醫學發達,七、八十歲都很多,八十、九十幾的也看起來還不少,好像我們現在平均壽命應該不止七十歲。上個星期也跟大家分析,這是講平均年齡,平均壽命,有比較長壽的,有比較短命的,最短的就是墮胎嬰兒,那才一歲。墮胎的,一年有多少?如果你把這個平均起來,恐怕現在七十歲都還不到。所以這個是講平均年齡,不是講個別的,這一點我們要明白。所以現在講六、七十歲是平均年齡,跟世尊所講的也都相應。

      人壽最少到十歲,到十歲已經是最底谷,不能再低了,再低就沒人了,那個時候人就很少了,互相殺的,都殺得快沒人了。苦到極處,人慢慢就反思,觀察到這個都是造惡業,所以慢慢又回頭修善。慢慢修善,修了一百年又增加一歲,一百年又增加一歲,增加到八萬四千歲,那也是頂端了。所以在六道裡面生死輪迴就像輪子一樣,一直輪一直輪,爬到最高的就要下來,下到最低的時候又要爬上去,那就是一個輪迴的現象。爬高山,爬到最頂尖,你再走就是要往下坡。我們一般講走下坡,因為你已經走到最高端了,再走就是往下,不能再上了。所以八萬四千歲是修善到一個極端,十歲是造惡業到一個極端。在我們中國諺語講「物極必反」,就是任何事情到了一個極處它就反過來。造惡,惡到極處他就再反過來,就修善;修善修到極處又反過來,又慢慢造惡業。所以六道輪迴,上上下下,一直輪迴、一直輪迴,就是這個道理。

      為什麼會有六道輪迴?為什麼造善造惡?因為都是有我。有我相,有我,這些貪瞋痴都是從我來的;沒有我相,這些貪瞋痴就沒有了。實在講四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後面這三相都是從我相發展出來的,根本還是我相。我們凡夫迷執(迷惑執著)主要就是我執,著相,執著這個身體是我,執著人我相,這是最粗的一個執著。這是我們無始劫以來這個執著都很堅固,很堅固的執著,執著這個身是我。所以證須陀洹果,要斷八十八品見惑。見惑歸納為五大類:身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第一個就是身見,哪一個人不把這個身體認為是我,很堅固的執著這個身體就是我?這是無始劫來的執著,迷執。執著這個身是我,我這個身體受到傷害,我們自然會生瞋恨心。不要說割截身體,肉一塊一塊的割,那怎麼受得了!人家打我們一個耳光,恐怕我們就氣得半死了,我們得恨一輩子,何況這樣的屈辱,割截身體?如果有我相,肯定就是這裡經文講的『應生瞋恨』,「應」就是應該,應該要生瞋恨心。這個很自然的,因為著我相,第一個就是身見,執著這個身體是我,所以身體受到傷害的時候,瞋恨心很自然就生起來,那個就是我相。所以須陀洹他能夠證得初果,第一個要破的就是身見,就是不執著這個身是我。不執著這個身是我,主要是在那個見,也不是說叫我們去把這個身燒掉,燒掉了還是我。現在如果你把它燒掉,去自殺,就破我見了,自殺的人不都證初果須陀洹了嗎?沒有那個道理,他還是執身見。這個道理比較深,這個要深入,放下你心裡那個執著。放下這個執著,不是說叫你故意去破壞這個身體,也不是。這裡講,主要是遇到這種逆境,沒有辦法去抗拒的逆境,他不生瞋恨。關鍵要破四相,破四相第一個就要破我相,從身見破起,這個就很不容易。第一關,不執著這個身是我。我們接著看第二條:

      【二、生當此際,惟有勸導大眾,同歸佛法,持戒修福,能種善因,必得善果。】

      《講義節要》也勸我們大眾,『生當此際』,我們出生在現前這個時代,是釋迦牟尼佛的末法時期,末法也過了一千年了。末法時期我們這個世界,《彌陀經》講「五濁惡世」。五濁(濁就是污染),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五濁惡世,這五種的污染(染著)相當嚴重。在這個時代,現在的人我們冷靜去觀察,造惡業的多,修善的比較少,少數。所以江老居士在此地也勸導我們大眾『同歸佛法』,大家同共發心來皈依佛法,皈依三寶,也是勸社會大眾來學佛。江老居士跟印光祖師是同一個時代的人,都是清末民初這個時代的大德。當時民國年間,遭遇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中國大陸軍閥割據、對日抗戰,全球人類真的是民不聊生,天災人禍。所以當時這些祖師大德也都勸導大眾要皈依佛法,因為佛法對因果報應、生死輪迴講得最明白、最詳細,而且有理論方法教我們來修學、來解脫這些苦難,是我們唯一的一個皈依處。

      同歸佛法,主要要『持戒修福』,從這裡修起,持戒修福。「持戒修福」這四個字就是出在本經,就在《金剛經》。《金剛經》,我們前面看到「持戒修福」,須菩提請問世尊,當時他聽金剛般若非常感動,感動到流眼淚,得未曾有,遇到這個殊勝的大法,圓頓大法。須菩提也代我們眾生問,他就請問世尊,因為我們出生在佛的時代,有佛來指導、來講解,我們修學金剛般若也都沒有問題。但是到了末法時期,佛滅度,到那個時候還有誰能夠來受持《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誰能來受持這部經典?我是很幸運遇到佛,聽佛來講經說法,我們開悟了,我們明白了,能夠信受奉行。但是後五百年那些末法時代眾生(五濁惡世)業障深重,到那個時候還有人能夠受持《金剛經》嗎?須菩提就問這個問題。實在講這個問題也是替我們問的,替大家問的,請佛來說明這個問題。佛的回答就說,告訴須菩提說,你不要這麼講,你不要以為後五百世就沒有人能夠受持《金剛般若經》,你不能這麼講,不是沒有。在末法,只要能夠持戒修福,這樣的人他遇到《金剛經》能夠信解、能夠受持。佛講這個話意義深廣,雖然經文「持戒修福」四個字看起來好像滿簡單的,其實這四個字也意義很深廣。

      為什麼講到持戒修福?這個也是讓修學般若的修行人不至於著空。因為聽到這些空,什麼都是空,空了還修什麼?恐怕就墮到惡取空,墮入惡取空那就比著有更麻煩了。著有,佛還比較能夠救,你執著有,有善惡因果、有報應,你執著這個還比較好教。雖然沒有破四相,起碼他知道要斷惡修善,不至於墮三惡道。如果執著惡取空,他以為什麼都空,造善業也空,造惡業也空,那不如惡業多造一點。他就不執著,他是不執著善,但是他執著惡,執著惡墮三惡道去了,他沒有把不執著真正搞清楚。因此中國佛教,自宋朝以後很少法師講《般若經》,因為怕人產生誤會。這個問題江老居士在《講義》裡面說得很多,也特別強調不能因為這樣就不講,因為般若畢竟是佛法的中心。佛四十九年講經說法,般若講了二十二年,可見得這個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也可以說,如果離開般若,那就不是佛法了,你講得再怎麼樣天花亂墜,那也不是佛法。所以佛法跟世間法不同的就是般若,有了般若,那才是真正的智慧(般若智慧);沒有般若,那就不叫智慧,在佛法叫知識,就是聽得很多、懂得很多,也會講,講得天花亂墜,但是不能解決問題,知識。像現在佛教大學,把它當學術來研究這一類的,都變成知識了。

      我們再進一步講,無論修學哪個法門、修學哪一部經典,如果沒有持戒修福,實在講,懂得再多也都變成知識,不能開智慧。經典也能講得頭頭是道,但是不能斷煩惱、不能破四相,就變成知識了。知識反而是成了一個障礙,變成所知障,知道得愈多,障礙就愈多,變所知障那就更麻煩了。所以持戒修福,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都是共同科目。持戒就是斷惡、止惡,持戒就是諸惡莫作。比如說不殺生、不偷盜、不邪行、不妄語、不綺語、不惡口、不兩舌、不貪、不瞋、不痴,這是止持,就是諸惡莫作;修福就是眾善奉行。一部《太上感應篇》講到最後,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久久必獲吉慶」,這是講人天福報。如果我們有持戒修福的基礎,我們再來學《金剛經》,那就能夠超越了。《金剛經》幫助我們離四相,離四相持戒修福,那就超越六道,就不是得人天福報,超越六道十法界了。

      講到持戒,在經典上講「戒為無上菩提本」,戒是無上菩提的根本。我們老和尚過去在講席當中也常常講到持戒的重要性。他老人家常常講到他年輕的時候學佛,對戒律他就不重視,但是對經典,大經大論,他很有興趣。因為他入佛門是因為親近方東美教授學哲學,那時候方東美先生在台大教哲學,他仰慕他的學問,要去跟他學哲學。方教授給他介紹,佛經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這個話打動他。特別給他介紹《華嚴經》,因為方教授抗戰期間到四川峨眉山去養病,沒有報紙看,借寺院的佛經來看,剛好被他看到《大方廣佛華嚴經》,他看了才發現,佛經怎麼有這麼高深的哲學!他是用哲學的這種角度去看佛經,所以他寫的有「佛經哲學」、有「華嚴哲學」。方教授當時也是用哲學的眼光來看佛經,所以給我們師父講,他說有一些是哲學,有一些是迷信。當時我們師父也是這樣的一個看法,因為他主要是學哲學,迷信的他不學。所以這樣他才開始看佛經,對大經大論就很感興趣。因為經過方老師的介紹說,佛經是世界哲學的最高峰,他要學哲學,這個高峰的哲學怎麼能不學?被他這句話打動,他才開始看佛經、接觸佛教寺院,到寺院借經書來看,才開始接觸佛法。

      他的因緣也很好,經過半年就一個前清(清朝末年)的蒙古的親王,介紹他認識當時的總統府資政章嘉大師。當時章嘉大師住在台北市青田街,現在變成他的文物館,屬於蒙藏委員會在管理的。每個星期去親近章嘉大師,親近三年,章嘉大師教他修布施,他就很認真修。三年後章嘉大師就圓寂了,六十八歲就圓寂了。當時在荼毗,中國佛教會在北投一個寺院的旁邊給他蓋一個火化爐,在那裡火化,我們師父就在旁邊搭一個帳篷住了三天,追思。追思什麼?他就回想章嘉大師這三年當中教他什麼?教他修布施,他依教奉行了,還有什麼大師對他教導很重要的提示?後來他就想到,每一次去見章嘉大師,要離開,章嘉大師就送他到門口,就會輕描淡寫的跟他講一句說,「戒律很重要」。那三年,每一次去就會跟他提醒,戒律很重要,這句話他聽了三年,印象當然很深刻。當時不是很在意,但是話聽得很多遍了,當然印象很深刻。我們師父在講席當中也講了,他說當時如果章嘉大師硬要他去受戒、持戒,那個時候他肯定不能接受,他也不會相信。為什麼?他跟方東美教授學哲學,他的看法,戒律是三千年前古印度人的生活規範。那我們現代人,二十世紀了,又是中國人,叫我們去過三千年前古印度人的生活,這個怎麼行得通?他是這樣的想法。所以他覺得現代已經用不上了,他的看法是這樣。但是後來他深入佛法才明白,戒律跟世間生活規範、跟世間的一些常禮不一樣,那些風俗民情因時、因地、因人而有不同,戒律它是一定的。如果你要超越三界六道,這個規則是超越時空的,你三千年前要這樣,三千年後還是要這樣,不然你就不能超越六道。所以它跟世間的那些禮俗就不一樣,那些禮節,各地方的風俗民情會隨著時代而有所改變,但戒律它超越時空。後來他才想明白,才開始重視戒律。

      持戒,戒在中國佛教也是一個宗,叫律宗,南山律宗是專門持戒的。所以《大藏經》裡面經、律、論三藏,律藏就是戒律,戒就是三藏當中的一藏,這個也不容易,你要把律藏搞通。三藏你能夠通一藏,這個就不容易。一般翻譯經典的法師,三藏都要通達,經、律、論三藏,所以稱為「三藏法師」,經律論他都通。一般能夠通一藏就不得了了。持戒,我們一般講戒律,戒就是禁止的意思;律就是處斷輕重,開遮持犯,那個叫律。律是法律,戒是禁戒,禁就是禁止的,比如說不殺生,那就禁止,你不能殺生;不偷盜,不能去偷盜,這個就叫禁戒,就是禁止的。律就是法律,這個法律在佛法講,法律就是處斷輕重,開遮持犯。處斷輕重就是說你犯了戒,用律來處斷,犯得嚴重還是不嚴重,這個叫處斷輕重,是比較輕的還是比較重的?還有開遮持犯,開遮持犯就是說,在什麼情況之下你要開,不開也叫犯戒。我們常常有聽過一句話,叫開殺戒,以前看武俠小說,看那些說大開殺戒,其實開殺戒就是佛教戒律的開遮持犯。開就是開戒,每一條戒都有開、有遮、有持、有犯。比如說不殺生,在什麼情況之下你要開這個戒;你不開,那也叫犯戒,所以叫開殺戒。但是不能開的時候你開了,就叫犯戒。所以該開要開,該遮要遮,遮就是預防的意思。開、遮、持,持就是你要保持,你要持這個戒。要執持這個戒,不能持戒那就犯戒了。犯戒,我們一般講又叫破戒,破戒是破壞戒體。因為我們去受戒會得到一個戒體,如果不能持戒,違犯了,這個叫破戒。破戒有破得比較輕的,有破得比較重的。

      我們要學戒,先不要好高騖遠,一下子要學菩薩戒、比丘戒、沙彌戒,那個太高了,做不到。實在講,五戒持好了,你要提升才有可能;五戒你都修不好,你怎麼能受那些更高層的戒?所以我們一個五戒都搞不懂,受了那麼多的戒,一條也做不到,那就沒有實質的意義,只有受戒這個名義而已。所以我們戒要學,學戒學懂了、學會了,那才能夠持戒,不然不曉得怎麼持戒。現在大家對受戒,有沒有得戒體也不知道,都是搞一個形式的。現在講真話也沒有人要聽了,搞個形式的,那不會得戒的,不會得戒,就你沒有得到戒體。沒有得到戒體,你沒有戒,所以你犯了就是造惡業,實在講破戒都談不上。破戒是什麼?你有得到這個戒體然後破壞了,那個叫破戒;你都沒有得戒,你破什麼戒?所以現在人破戒都談不上。破戒是他有得戒了,他有戒體,然後這個戒體被破壞。五戒,它有律,法律來處斷輕重。就是說,如果你得到戒體,你犯了這個戒,比如說不殺生,你殺生了,這個有分可悔、不可悔,可悔有小可悔、有中可悔、有不可悔,不可悔就不通懺悔,不可以懺悔,你戒體破了,不能再受戒了,沒有了。這個在小乘戒裡面的開遮持犯。殺生,比如說殺螞蟻、蟑螂,這個是犯小可悔,這個可以懺悔。中可悔就是說你殺比較大的動物,殺牛、殺馬,這個中可悔。殺人,如果是無意的誤殺,那個也可以懺悔。但是你故意殺,那就不行,故意殺人,把人給殺死了,這個就犯了不可悔,不可悔就是你的戒體破了,不能再受戒了。所以律就是處斷輕重,它可以處斷你犯的這個戒輕還是重。最嚴重的就不可悔,比較輕的可以懺悔,還有中可悔、小可悔。

      實在講五戒,五條戒都叫遮戒。一般我們講,酒這條戒是遮戒,遮就是預防。酒本身沒有罪過,它也不是殺生,都是植物釀的,但是那個酒喝多了,人失去理智,會犯了前面的殺盜淫妄,所以佛把這個列為重戒,就不能喝酒,喝了怕你控制不了,喝多了那你就犯前面的戒。所以這個叫遮戒,遮就是預防的,預防你去犯那個戒。前面這四條,殺盜淫妄,受戒實在講也叫遮戒。為什麼?因為這四條它的性質就是造惡業的,你沒有受戒,你犯了這四條一樣有罪。這個叫性罪,它本身的性質是惡業,所以你造了殺盜淫妄就有惡報。這個是性戒,它本身就是不好的,現在你再受了五戒,受了這個戒也叫遮戒。遮就是說(你受了這個戒)預防,我們不去造這個惡業,它也是一個遮的作用,就是會提醒我們已經受了這個戒,我不能犯這個戒。所以它能夠預防,提醒我們不去造這個惡業。我已經受戒,不能去犯這個,犯了你就要懺悔。所以受戒的人,如果犯了殺盜淫妄酒,就是多一個破戒罪。破戒這個就有輕有重,有的可以懺悔,有的不能懺悔。所以受了五戒,實在講都是叫遮戒。有受五戒的人犯了前面四條,又加一重罪,叫破戒罪,因為本身它的性質就有罪,性罪,再加一個破戒罪就是兩重罪。沒有受戒的人,他沒有破戒罪,他只有本身那個性罪。很多人聽到這樣,那還是不要受好,萬一犯了,沒有受才一重罪,受了就變兩重罪了。但是反過來講,你受了也有功德,你受戒、持戒有功德,這也是沒有受戒的人他沒有。

      這個戒,我們學習《五戒相經箋要》,以前我對這個戒也是看到就敬而遠之,我也是很喜歡聽經論的道理,看到戒都怕怕的。這個戒我們做不到,好像這個戒非常嚴肅的。後來我在山東做百七繫念,那個時候每一天跟同學講一個小時的《五戒相經箋要》,講了四十多個小時,講得滿詳細的。講解當中才發現,原來佛制這個戒不是宗教式的戒條,它合情、合理、合法。而且你如果受了戒,你不能持戒,你可以捨戒。你如果怕你做不到,多了一重犯戒罪,你可以在佛前捨戒。或者找一個人,聽得懂你講話的人,你跟他講說不殺生我現在做不到,暫時先捨戒,以後做得到再來受。你只要給一個人講,那這個戒就捨了,但是一定要找一個聽得懂你講話意思的人。你如果中國人,不能去找一個外國人,你跟他講中國話他聽不懂,那個不算。你要講他聽得懂的,不然你就要講外國話,講他聽得懂的。

      弘一大師也鼓勵我們去受戒,但是他告訴我們,你去受戒不要以為你得戒了。你以為得戒,你受了比丘戒:「我是比丘了」,他說這樣罪過很重,冒牌的,你沒有得戒。所以在泉州的承天禪寺請弘一大師去講戒,他們傳授三壇大戒。弘一大師他是律宗的祖師,我們中國佛教民國時期大家公認律宗的祖師,對戒律很有研究。所以現在要學戒律的人,我都建議他們去看弘一大師的著作,比較能夠學到真正的戒律。弘一大師就跟大家講說,大家發心來受戒,跟大家講真話,是得不到戒的。但是看到大家都很失望,得不到戒,我們辛辛苦苦來這裡受戒幹什麼?他也鼓勵大家既然來了就要受,受了不要以為你得戒,沒有,你沒得戒。不要有增上慢這種心態,以為得戒,我受了比丘戒就是比丘,我受了菩薩戒就是菩薩,那這個就有罪過了。所以祖師是講真話,但現在有很多人不懂。我們看到有很多出家人受了比丘戒:「我是比丘」,他的罪過很重。弘一大師就用比喻說,你不是總司令,說你是總司令,恐怕就被抓去槍斃了。他說世間法冒名的都有罪,何況佛法!出世大法,怎麼可以冒充?

      戒律,現在在佛法的修學是最冷門的一個功課,但它卻是最重要的,你不學這個,你不管修什麼法門都不能成就,連我們修淨土法門也不例外,你看淨業三福不是持戒修福嗎?所以修學任何法門,都必須持戒修福。現在講到持戒,我們老和尚提倡的《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經》是我們受戒的基礎,有了這三個根,我們受三皈五戒就能得戒。所以弘一大師也勸大家,你也不要失望,還是受,受了之後不要以為得戒了。受了之後要學戒,你學會一條就去落實一條,那就真得戒了。所以以前的人是先學戒,學會了、學懂了再去受戒,受了戒他就知道怎麼來持戒。現在人,弘一大師也很慈悲,勸大家你先受,但是不要以為得戒,受了之後再學戒,學一條做一條。這個跟章嘉大師跟我們師父講的是一樣的,章嘉大師就是講比較務實的,重實質的,就是說你學會一條就落實一條,你就得這條戒,這個是比較務實的持戒修福。

      持戒修福,『能種善因,必得善果。』種善因得善果,這是人天福報。如果你能離四相就超越六道十法界;如果不能離四相,持戒修福就能得到人天福報。但是我們要離四相,也要持戒修福,再來學金剛般若,持戒修福幫助我們離四相。江老居士在這個《講義》也講得很清楚,他說古來(從宋朝以後)的祖師大德不敢講般若,就怕大家著空。佛在《金剛經》講,你要持戒修福,在末法你持戒修福,你就能懂金剛般若。持戒修福就是有,就是把你著空這一道門給你堵起來,你就不會著空了。你持戒修福,你不要去著這個相,那你空有就離了。所以它妙就妙在這裡,妙在持戒修福,那你不要去執著持戒修福的相,你就超越了,二邊都不著了。所以不只種善因得善果,種善因得善果講世間的善因善果,你離相就出世間的善因善果,就能證果,證阿羅漢、菩薩果,證得佛果。好,我們再看第三條:

      【三、佛言一切唯心造。又言一切法莫非幻相。故壽命、世事,雖有定數,實則定而不定,事在人為而已。更當普遍發大悲心,一心念佛,求生淨土,得一個究竟。則世出世間,皆有一個辦法矣。報佛恩在此,救一切苦在此,滿菩提願亦在此。】

      這一條主要的地方就是第一句話,『佛言一切唯心造』。我們做三時繫念,都有加一個小蒙山,小蒙山一開始就是念《華嚴經》的一首偈,「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唯有我們的心造的,沒有別的,這句是總說。既然是一切唯心造,我們心要怎麼造,那是我們的事。所以過去的寺院道場都有印一個十法界圖(這個好像很久沒有看到人印出來流通了),就在當中畫個圓圈,寫一個心,然後圓周就是十個法界,從佛法界到地獄法界,十法界圖。十法界都是心造的,不是上帝造的,不是閻羅王造的,都是自己的心造的。你心善,造人天;心惡,造三惡道;你心修四聖諦就是聲聞,修十二因緣是緣覺,修六度是菩薩,修平等是成佛,你的心怎麼造,那個都是自己的心造的。所以一切法唯心所造,我們要作佛也是我們心造的。特別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的開示講得非常具體,「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阿彌陀佛誰造的?還是我們的心造的。我們的心念阿彌陀佛,我們就是阿彌陀佛,那不是我們的心造的嗎?所以心作心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一切法唯心造。

      『又言一切法莫非幻相』,「一切法莫非幻相」就是《金剛經》到最後講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所謂幻相,就是它不是固定的,不是真實的,不是一成不變的,都是虛幻的,虛幻它就會有變化。『故壽命、世事』,就是我們講到一個人的壽命,世間的事情,『雖有定數』。看相算命的,如果你給高明的算命先生算,他能算出我們一生的流年,也就是我們一生的遭遇,算我們的命運。最具體的就是《了凡四訓》,袁了凡先生還沒有遇到雲谷禪師的時候他還年輕,大概十五歲就遇到雲南的孔先生,孔先生算皇極數算得很精準,給他排八字算流年,哪一年考試考第幾名,哪一年領公家的米領多少,會遇到什麼事情,大事小事都給他算出來。這個在算命的講叫排流年,從你生,給你算到你老死。算到他的壽命只有五十三歲,八月十四丑時當終於正寢。他會當官,當四川一大尹,一大尹就在四川偏遠的小縣,當個小縣官。告訴他,你的任期還沒到,你壽命到了,你要趕快辭職回家,你的壽命只有五十三歲。哪個時間要死、要怎麼死都給他算出來了,命中沒有兒子。他都仔細把它記錄下來,記錄下來,他也不是這樣就相信了,他還是去經過這些時間去對照,哪一年考試考第幾名,哪一年領公家米領多少,果然不出孔公所算,對照起來大小事情都很準,都相應,那個時候他才真正相信人有命運。所以他也就不打妄想,不想太多,想沒有用,到時候該怎麼樣就怎麼樣,我也沒辦法,過的日子就非常消極。

      他這樣的人,我們老和尚給他起一個名稱,標準凡夫。標準凡夫就是說他相信命運,也不打妄想,沒有非分之想,因為想了沒有用,這樣的人叫標準凡夫,相信命運,我們俗話講這個人認命了,他認命了。不標準的凡夫就是不認命,現在很多人他就不認命,他要跟命運搏鬥,他要戰勝命運,其實都是在打妄想。命中沒有就沒有,有就有,你怎麼拼?你命中沒有,你用什麼方法也求不來。命中有時自然有,命中無時莫強求,你沒那個命,你強求沒有用的,到時候你還是得不到。你命中有,到時候它就來了,你要推也推不掉,這是事實真相。

      他放下萬緣,去寺院,去找雲谷禪師,去跟他打坐,面對面坐三天三夜。雲谷禪師看到很佩服,這個定功不得了,坐三天三夜,眼睛都沒有合起來。還問他,你是修什麼功夫?他才說,我也沒有什麼功夫,就命被人家算定了,我想也沒有用,所以我就乾脆不想了。雲谷禪師才哈哈大笑,他說我原來以為你是什麼豪傑,你有什麼功夫,結果你還是一個凡夫。他就覺得很奇怪,怎麼說我是凡夫?所以才把孔先生給他算命算得很準,一五一十給雲谷禪師講。雲谷禪師聽了之後才給他開示,他說命是自己造的,你自己可以改變。你看這十幾年來都被他算得死死的,你一點都沒有改變,那你不是凡夫是什麼?才很訝異,因為他從來沒有聽說過命可以改的,孔先生只是給他算得很準,沒有告訴他命能改。我們現在去給人家算命也是這樣,算得再準,他也不會告訴你命要怎麼改。因為算命先生自己也不懂,他自己的命也改不了。為什麼改不了?因為他沒學佛,他不懂,他只有學那一套推算的技術。雲谷禪師給他開示之後他才明白,聽懂了。聽懂了,他就真的積極去斷惡修善,就這裡講的持戒修福,後來命運整個改了。他的壽命原來只有五十三歲,後來延壽二十一年,活到七十四,延了二十一年,相當長。命中沒有兒子,後來兒子很好,做大官。原來只能做四川一大尹,偏鄉地區的一個小縣長,後來做到寶坻知縣。寶坻就是現在河北省,現在的北京就屬於河北省,等於是現在的北京市長,那個層級就不一樣,命運整個改了。所以他寫這個四訓,他這個叫《袁了凡先生家庭四訓》,他寫這個四訓是在六十九歲。我們看《了凡四訓》,他六十九,他說孔先生算我五十三歲八月十四日就要死了,我現在已經活到六十九了,我還在,說明雲谷禪師給他講的是真的,命運能改。

      雖然有定數,定當中有不定,所以『實則定而不定,事在人為而已』。所以你命中,過去世有做好事,這一生命很好,如果這一生繼續做好事那就更好;如果這一生不做好事,又做壞事,福報享盡,惡業造多了就墮到三惡道,也可以把好命變成不好。也可以把不好的命變成好,關鍵都在個人的心,事在人為,你要怎麼修!怨天尤人沒有用,怪別人也沒有用,因為這些都是自己造的,自作自受。明白佛法的道理,這就是有句話講說,「有佛法就有辦法」,真的是這樣,這一句話真的一點都不誇張。你看佛法它能解決我們生死的問題,能幫助我們成佛,這個最大的事情都有辦法解決,那你得個人天福報有什麼問題?人天福報在佛法講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不是大事,生死才是大事。大事都能解決,小事哪有不能解決的?肯定能夠解決的。所以說「有佛法就有辦法」,這是一點不假,但是問題是你真正明白佛法,要如理如法去修學,沒有一樣求不到的,經典上講,求富貴得富貴,求長壽得長壽,求兒女得兒女,求官位得官位。現在很多人不都喜歡升官發財嗎?世間人求的不過就是這些,這些都是屬於人天福報,世間的福報。那你要求大涅槃,就得大涅槃,那就成佛了。你要求什麼,都能滿我們的願,關鍵就是要明白道理,如理如法來修學,沒有一樣求不到。這個是佛法在世間的可貴,我們稱為三寶,的確是寶。所以命運可以改造,因為你懂這個原理,那就什麼都可以改造;這個有定數,但是定當中它有不定。

      『更當普遍發大悲心,一心念佛,求生淨土,得一個究竟。』這最究竟的果報就是信願念佛,求生淨土,這是我們學佛終極的目標。我們就是要求生西方淨土,那才究竟;你求個人天福報,得有漏福報,不究竟,你不能脫離六道輪迴,還是生死不斷。在六道輪迴,生死苦海就很不自在。我們要修到破四相,靠自己修行超越,這個也難;不是做不到,難!少數人能做到,多數人很難做到。所以佛大慈大悲給我們推薦淨土法門,阿彌陀佛西方淨土法門,這個法門可以帶業往生。你只要具足信願行,這樣念佛帶業往生到極樂世界,到那邊再去斷惑,到那邊斷就容易了,不會退轉,壽命無量。這個淨土法門是人人有分,因為不用斷惑就比其他法門要容易。但是容易,我們也不要看得太容易,看得太容易,我們又疏忽了。我們還是要持戒修福,持戒修福,信願念佛,求生淨土。持戒修福不要求人天福報,像袁了凡他是求人天福報,我們不求人天福報,把持戒修福這個善因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一毫之善統統迴向求生西方,不求來生得人天福報。你迴向發願求生西方,把善事都迴向到西方,不求人天福報,實在講你得到的人天福報比你求的又更殊勝,你不求反而更殊勝。所以我們要迴向西方,不求人天福報。

      『則世出世間,皆有一個辦法矣。』無論世間法、出世間法,只要我們一心念佛,求生淨土,什麼問題都能解決。『報佛恩在此,救一切苦在此,滿菩提願亦在此。』那我們要「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我們要報恩,佛恩你怎麼報?你怎麼報也報不了。怎麼樣才報得了?信願念佛,求生淨土,你也成佛,你也來度眾生,那是真報佛恩。如果我們不求生淨土,我們還在六道生死輪迴,你怎麼報?你報不了。唯有往生淨土才是真正報佛恩,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救一切苦在此」,下濟三途苦。我們沒有去西方,我們沒有本事,想要幫助眾生,我們要度眾生度不了,不好度。在《地藏菩薩本願經》講,閻浮提眾生剛強難化,眾生哪有那麼好度?實在講不好度。我們往生西方就有能力,就有神通,有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又能夠分身、又能夠化身,那個度眾生就不是像我們現在一個一個度,大量大量的度,同時可以分身、化身去度了。像觀音菩薩一樣,三十二應身,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而為說法,那個度眾生才度得多。我們現在能度幾個?度一個都度不了。所以我們還是要先求自度,才能度他。如果你自己不能得度,自己還在苦海,怎麼去幫助苦海當中的人脫離苦海?這個辦不到。所以這裡講的都是真話,「報佛恩在此,救一切苦在此,滿菩提願亦在此」,成佛就滿菩提願了。我們再看第四:

      【四、歌利王事,見《講義》卷三第一一O頁。此王即憍陳如尊者之前身也。】

      這件事情我們大家要詳細的了解,可以去看《金剛經講義》第三卷第一百一十頁。『歌利王』就是憍陳如的前身,他這個公案在那邊有講,在其他經典也有講到。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