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入門 劉克雄教授主講 (第十集) 2015/8/7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56-181-0010
教授:首先,昨天我們的課程,同學們有什麼問題可以提出來。倘若暫時沒有問題,我們進行下一個字,翻開五十六頁,「阜」這個字,同學妳幫我讀一遍:
學生讀誦:阜ㄈㄨˇ,阜是高大山丘的象形。
備註:《說文》:「大陸也。山無石者,象形。」段注:「象形者、象土山高大而上平。可層絫而上。首象其高。下象其三成也。」
典籍所見:(1)大陸。《詩經.小雅》:「如山如阜,如岡如陵。」(2)旺盛。《詩經.鄭風》:「叔在藪,火烈具阜。」(3)豐厚。《國語.周語》:「不義則利不阜,不祥則福不降。」(4)肥大。《詩經.秦風》:「駟鐵孔阜,六轡(ㄆㄟˋ)在手。」
阜為部首字,偏旁作「阝」,凡由阜組成的字,多與山丘有關,如:陡、陟、降等。
常用詞:物阜民安。
教授:大家看看甲骨文這個阜字:
板書:
《說文》說是「大陸也。山無石者,象形。」是高大的一個陸地,這種高大的,是一種土丘,沒有石頭的,所以它說是「山無石者」。從甲文到小篆都是這樣寫,意思是什麼?這個土丘可以一階一階的往上走,阜。也許同學們會問,為什麼到小篆這樣寫?
板書:
我們說過甲骨文可正寫、可反寫,在甲文裡面,你也能夠找到反方向的。小篆它這個方向就是我們現在習慣用的,也是根據甲骨文來的。這是這個象形,山丘。翻到會意後面,同學們有一個「降」和「陟」,會意的字例裡面,多少頁?
學生:二百四十八頁,是陟。
教授:看二四八頁:
板書:
這是甲文,甲骨文。
板書:陟
看到這兩個腳印,腳趾頭向上是嗎?表示兩個腳印往上走,陟。我們剛才說,甲文這樣寫,這個方向,你看到這裡,它就反過來寫了,陟。看到這個字,金文跟甲文很相近,到小篆有點變化(筆畫),由小篆再變化到隸楷。所以從金文、甲文就很清楚看到兩個腳印往上走。把「陟」這個字我們把它看完,由低向高處走是會意,尤其是甲文可以看到拾級而上。所以《說文》說:「登也。从阜,从步。」段注說:「緣而步也。有層次可尋。」典籍我們引到一個《詩經》,一個《出師表》。《詩經》說:「陟彼高岡。」這裡的「陟」很清楚,同學們告訴我什麼意思?登,登上高岡。《出師表》裡面,我相信有很多同學一定都背過這篇文章。「陟罰臧否,不宜異同」,這裡的「陟」是由往上走這個本意引申為什麼?升高、升遷的意思。另一個我們想找「降」字,有嗎?
學生:沒有,好像。
教授:好,我們沒有舉例。
板書:
降它就是腳印往下。這是往上,往上爬;這是往下走,升降機的降。雖然我們這本《漢字入門》,我沒有引到這個例子,這很容易認識,這是兩個腳印往下,在甲文尤其清楚。再回到我們剛才第幾頁?
學生:五十六頁。
教授:五十六,阜。首先,同學們翻開《說文》的內文,看它的反切。房九切,同學們找到嗎?
板書:房九切
教授:房九切,那到底是四聲、是三聲?阜。聲調:平、上、去、入四聲,一般取決於反切下一個字的聲調,「九」是第幾聲?第幾:
學生:三聲。
教授:第三。所以它應該是第三聲,讀它為ㄈㄨˇ,不讀它為ㄈㄨˋ。這是告訴同學,對注音符號有疑問的時候,最根本就是看它的反切,反切的上字是它的聲符,反切的下字是它的韻符,兼管聲調,是這個原則。我們以前說,文字學廣義的包含三樣,告訴我:
學生:形、音、義。
教授:形、音、義,字形怎麼寫,字音怎麼讀,字義是什麼。
板書:形 音 義
我們漢字三要素,有字形,這個「阜」是這樣寫;有字音,它是房九切;有字義,它是山無石者,高大的山丘,形、音、義三者是結合在一起的。廣義的文字學就包含這三樣形、音、義,形,講字形;音,講字音;義,講它的字義。為著教學的方便,現在各大學裡面分為三部分來教學,側重字形的叫文字學,側重字音的叫?
學生:聲韻學。
教授:聲韻學。側重字義的?
學生:訓詁學。
教授:訓詁學。所以這三樣,字形、字音、字義,它本來是一起的。因此,我們現在說是漢字入門,側重字形,實際上離不開字音跟字義。譬如這個字(阜),一碰到問題,注音是第四聲ㄈㄨˋ,有懷疑,有疑問,我們馬上要應用到反切。反切又是什麼東西?是屬於聲韻學的問題。所以這下它都牽扯在一起。這是說明一個文字的三個要素,形、音、義。因此我們沒有辦法說光講字形,我們這門課叫漢字入門,光講字形,字音、字義不管,這不可能的事。字形兼字音、字義,只是我們側重於讓各位先有個基礎認識,文字最基礎的認識,所以我們叫入門。把這個基礎的認識弄清楚之後,接下來你再慢慢的可以深入研究《說文解字》,這是要有步驟。我說到這裡,同學們有問題嗎?
學生:老師,請問反切下字的音調,古時候跟現在會不會有不同?
教授:對,我們會受現在講的國語的影響。實際上反切是中古音,不是現在的國音。因此,我們往往會被現在的國語所誤導,本來切出來,譬如這個九,現在讀三聲;有的不契合,那是因為反切是中古音。隋朝:
板書:隋 陸法言 切韻
我們現在講聲韻學,用的是《廣韻》。
板書:廣韻
《廣韻》,宋代。最早的韻書,這個時代,看,說出來增加你的印象,什麼時候?
學生:隋。
教授:隋代,唐朝以前那個隋,有個人叫陸法言,他跟幾個朋友在一起討論韻的問題,因此他們編訂一本書叫《切韻》。這是我們中國最早最早的一本韻書,《切韻》。到了唐代,隋後面是什麼?
學生:唐。
教授:唐。到了唐代,文字就慢慢增多了。因此到了唐代,就把這些新增加的字又收編到裡面去,叫《唐韻》。
板書:唐韻
這是唐代孫愐的《唐韻》。《唐韻》是根據隋代的《切韻》增廣,多收一些字,《唐韻》。到了宋代,唐後面就是宋,宋代又把後來新增加的字,又把它蒐集進去,編成這本書叫什麼?
學生:《廣韻》。
教授:《廣韻》。所以《廣韻》是根據《唐韻》來的,《唐韻》是根據《切韻》來的。《切韻》已經亡佚,《唐韻》也亡佚,可幸《廣韻》完整,我們現在還能用到很完整的《廣韻》。所以《切韻》雖亡,《唐韻》也亡了,不要緊,《廣韻》俱在。它是根據《切韻》、《唐韻》增廣而來,所以前面的《切韻》、《唐韻》雖然亡佚了,不要緊,我們還有《廣韻》在。所以《廣韻》是我們研究聲韻學最為基本、最為重要的書。就像我們研究字形,《說文解字》是最為重要、最為基本的書一樣。這是說到《廣韻》。
敦煌藏經洞被一個英國人、被一個法國人盜走很多,六馬車、六驢車,他們都精挑最好的帶走。現在大英博物館,法國國民圖書館裡面那些個寶貝就是敦煌的。敦煌藏經洞裡面發現有《切韻》的殘卷。
板書:殘卷
不完整,但是已經是彌足珍貴,讓我們來對照《廣韻》。所以像敦煌的這些哪怕是片紙、隻字都是非常寶貴,用來對照,譬如《切韻》用來對照《廣韻》,非常有價值。這是附帶說到,剛才提到《切韻》,我們最早的一本韻書。我們現在說反切,標的是隋唐以前的字音,不是標的現在的國語,明白嗎?反切。所以反切你會發現,有時候你會發現跟現在的國音很多不一樣,因為它是標的是當時隋唐以前的中古音。這個問題也許以後我們還詳細再談到,關於反切。
到底什麼是反切?也許不清楚,不要緊,先翻到最後面,我們有個「聲韻略說」,先看三百八十六。聲韻的問題,我只能夠給同學們一個最簡要,讓你有個簡單的概念,簡單正確的概念。一開始你看到,我引到的就是我的太老師季剛先生,他的《聲韻通例》有這三條,根據這三條就可以做出這麼一個簡單的表,看到這個表嗎?什麼叫「音」?是由「聲」和「韻」拼起來,所以字音是由聲和韻組合。像剛才反切上字,房九切的「房」,這是聲;房九切的「九」,就下面這個韻。
再翻到後面有一個表。接下來第二節反切,我又引到黃季剛先生,他說:「反切之理,上一字定其聲理,不論其何韻;下一字定其韻律,不論其何聲。質言之:即上字只取發聲,去其收韻;下字只取收韻,去其發聲。」後面就根據黃先生這一段話,我們舉一個例。
板書:
我們舉這個字「同」,相同這個同,這個字音反切是徒紅切。反切的上字只取它的聲符。
板書:
徒的拼音是這樣嗎?應該還有個第二聲,ㄊㄨˊ。「紅」的拼音,
板書:
ㄏㄨㄥˊ,都會嗎?這好簡單,小朋友一年級就學的拼音。反切徒紅切,就是來切「同」這個音,也就是說同這個字,古時候沒有注音符號,它用兩個字來標音,這兩個字拼起來就是這個字的字音。所以所謂「切」,說清楚了,就是拼音的意思。明白嗎?很簡單。
它有個小麻煩,反切的上下字,上字要把韻給去掉,只用它的聲,我用紅色的粉筆;下字只用它的韻,聲符要去掉,用紅色的粉筆。所以把這兩個字拼起來,上字去其韻,下字去其聲:
板書:ㄊㄨㄥˊ
ㄊㄨㄥˊ,清楚嗎?簡單嗎?所謂反切原來這樣簡單。「徒紅切」,切這個「同」字。這是在這裡我們先明白說到的反切。接下來我們看下一個字「厂」,同學妳幫我讀一遍:
學生讀誦:甲文 金文 小篆。厂ㄏㄢˇ,厂是山邊石崖的象形。甲文、金文及小篆像山石的崖壁,上部突出,其下人可居。
備註:《說文》:「山石之厓巖,人可居。象形。」段注:「厓,山邊也。巖者,厓也。人可居者,謂其下可居也。象形。謂象嵌空可居之形。」
厂(ㄏㄢˇ)本義古今罕用,只用作部首,凡由厂組成的字,多與房屋、山崖有關,如:原、厓、厚等。
教授:這個同學們看過一次就明白了,不必怎麼樣費事說解。尤其你再加上段注,說「人可居者」,是說石壁下面可以住人。
板書:
像山石石壁突出來,底下可以住人。這是厂,這個本意是如此。現在只作部首。有沒有疑問?應該沒有疑問,很簡單。這是從甲文、金文跟小篆都一樣。翻過來,同學妳讀這個「玉」字:
學生讀誦: (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 玉(楷書)。玉ㄩˋ,玉是將幾片玉用繩子串起來的象形。甲文中,像幾片玉用繩子繫成的一串玉,「丨」這一豎是串玉的繩子,兩端的繩子外露,中間有三道、四道不等的橫線,代表一片一片的玉。金文和小篆,串玉的繩子兩端不再外露,到了隸書的字形,為了與王字區分,不使混淆,才在小篆的字,多加了一點,成為今天我們通用的玉字。
備註:《說文》:「石之美有五德者,潤澤以溫,仁之方也;䚡(ㄙ)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忮,絜之方也。象三玉之連。丨,其貫也。」(按:古人佩玉,是用來時時警惕自己,學習玉的美德。)
典籍所見:(1)玉製成的。《論語.陽貨》:「玉帛云乎哉?」(2)尊美他人之辭。《公羊傳.宣公十二年》:「是以使寡人得見君之玉面。」(3)珍貴的,精美的。《文選.左思.吳都賦》:「矜其宴居,則珠服玉饌。」
玉是部首字,凡由玉組成的字,多與玉石類有關,如:璧、璽、玦等。
常用詞:金玉良言,亭亭玉立,拋磚引玉。
教授:繼續看後面那個「王」字,把它讀一遍:
學生讀誦:(甲文)(金文)(小篆)。王ㄨㄤˊ,王是古代國君端拱而坐的象形。甲文王字,像人端拱而坐之形,隸楷王字的寫法,自甲文、金文、小篆遞變而來。
備註:
典籍所見:(1)君主。《禮記.樂記》:「王此大邦。」(2)尊稱。《爾雅.釋親》:「父之考為王父,父之妣為王母。」(3)統一天下。《孟子.公孫丑》:「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
常用詞:君王,王子,內聖外王,王公貴戚。
板書:
教授:好,之所以這個「玉」字,講解之前順便要看這個「王」字的原因,有人在電視上講解這個「玉」字,說王旁邊這一點就是玉。玉是很貴重的,這位先生引用《史記》裡面《廉頗藺相如列傳》,說秦王要用十五個城池跟趙王換那塊「和氏璧」,可見璧玉是多麼貴重。他是說王旁邊這一點是玉,玉是非常貴重,因此只有王才能夠擁有,所以我們文字裡面,王旁邊這一點就是玉。你如果在電視機上聽他這樣講,而你事先對這個玉也不認識,你一定會點頭稱是,對嗎?嗯,很有道理。好,接下來他說,如果把這點放在「王」的上面,那是什麼?
板書:主
天下共主,主。有道理嗎?是,真有道理。這個玉是那樣的寶貴,王才可以擁有,這個玉如果放在王上面就是天下共主,這種說法是他個人的臆說。而這種說法在電視上面講不太合適,會誤導電視機前的觀眾,完全誤導。
第一個,我們先認識「玉」是什麼字?我們課本上,剛才同學們看了。
板書:
小篆這樣寫,這是一片一片的玉,當中這個符號(丨),可以讀它為ㄍㄨㄣˇ。(丨)這個符號代表繩子,把這一片一片的玉串起來,是什麼?一串的玉。玉這樣寫,就是用繩子把幾片玉串成一串。在甲文裡面,你可以看到:
板書:
有這樣寫的。
板書:
有這樣寫的,這是繩子露出來的絮,鬚鬚。這是串這幾片玉的繩子,所以有三片、有四片不等,這是玉的真正它字形的結構。到了小篆就規整化,這個繩子不再外露,就規整化了,寫成三橫一豎,這是玉。
許慎在《說文》說:「石之美有五德者」,一種美石它有五種美德。哪五種?第一,「潤澤以溫,仁之方也」。《論語》裡面我們看到,夫子是溫、良、恭、儉、讓。溫,「潤澤以溫,仁之方也」。你看這一片玉非常溫潤,用來體現一個君子人修養很好,修養得非常的溫潤。一個人看起來修養很好,像孔子一樣溫良恭儉讓。所以玉本身它很溫潤,是仁德的表現:
板書:仁
「仁之方也」,玉。第二,「䚡理自外,可以知中」,是什麼表現?「義之方也」,看到嗎?一塊是玉石,它往往有些紋路在外面,這種紋路是從裡面發出來的,它沒有任何掩飾,它不會有文過飾非,所以是義的表現。看起來很溫潤,是仁德的表現。它有些紋理,似乎是有些瑕疵,它是從內裡面發出來,它沒有文過飾非。一個君子人難免偶爾有些過失,但是當他偶爾犯過的時候,就像太陽暫時被烏雲遮住,人皆見之,他不文飾;等他改過以後,又一樣的光輝,人皆仰之。這是君子對自己偶爾有過失,他不文過、不掩蓋。所以這玉上面的紋理是從裡面發出來的,毫無掩蓋,這所謂的「義」的表現。兩種美德了。第三種美德是什麼?你告訴我:
學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
教授:這塊玉,你敲它一下,聲音清脆悅耳,而且可以傳得很遠,這是一個人智慧的表現,「智之方也」。這是第三種美德。第四種是什麼?讀一遍:
學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
教授:你看這塊玉很溫潤,溫溫潤潤的,你以為它很柔軟,你想把它彎過來試試看,你用力試試看,它怎麼樣都不彎。你再用力,「不撓而折,勇之方也」。真正的勇,不撓而折,我們說「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這是第幾種了?第四種,四種美德。還有一種,我們一起讀:
學生:「銳廉而不忮,絜之方也。」
教授:這塊玉石,忮是有稜有角,但是它不刺傷人。這塊玉石雖然有稜角,但它不會刺傷人,這是一種修養到非常完滿的境界,「絜之方也」,完滿的境界。所以玉到了東漢許慎就附上這五種美德,當然玉還有其他的說解,在這裡我們看到許慎賦予它五種美德。所以我們就了解到,古人喜歡佩玉,身上佩掛一塊玉,就像現在有些女士喜歡佩戴玉的手鐲。古人喜歡佩玉,他並不是為著來跟你攀比我這個玉比你漂亮,我這個玉比你值錢,不是,是用來幹嘛?用來隨時警惕自己,我要學習玉這五種美德。明白嗎?佩玉不是為著你來顯你的財富,這是完全是為著警惕自己,隨時警惕自己要學習玉這五種美德。這麼說來我應該找塊玉來搞到身上來,佩戴身上的時候有點麻煩,是吧?
剛才我們附帶看到下一個字「王」,因為剛才我要說這個問題,有人說玉現在這樣寫,是說旁邊這一點是玉。我們現在要認識,玉其實是幾片玉用繩子串起的一串玉,絕不是王旁邊那一點是玉。然後順便附帶我們就接下來看這個字,像王端拱而坐,這是在甲文。甲文還有第二個寫法:
板書:
似乎這個君主,這個君王頭上還戴有飾物,還是端拱而坐的樣子。到了金文,看看底下就變成一豎了。
板書:
到金文變成這樣,就跟我們現在用的隸楷是一樣的,金文。為什麼我們現在隸楷這裡()要加一點?「玉」字。實際上就是為著用來跟這個王字區別,免得混淆。這小篆固然有區別,「王」上面這兩橫間隔比較靠近,「玉」這三橫間隔都一樣,這是小篆的分別,但是還是容易混淆。所以到了隸楷,乾脆我在這裡加一點,這是「玉」,這是「王」,清楚了。所以那點是為著分別,跟「王」的分別。
當中有幾個象形字,我們已經提前跟前面動物的象形放在一起。接下來就應該是六十四頁「貝」字,同學幫我讀一遍:
學生讀誦:貝甲文①②金文小篆。貝ㄅㄟˋ,貝是貝殼的象形。甲文金文①貝字,象貝殼之形,中象其紋理,金文②和小篆是從甲文遞變而來。
備註:《說文》:「海介蟲也。居陸名猋(ㄅㄧㄠ),在水名蜬(ㄏㄢ)。象形。古者貨貝而寶龜,周而有泉,至秦廢貝行錢。」段注:「象其背穹隆而腹下岐。」
典籍所見:(1)貨貝。《漢書.鹽鐵論》:「夏后以玄貝。」(2)用貝製成的。《後漢書.馮異傳》:「賜以乘輿,七尺貝劍。」
貝是部首字,凡由貝組成的字,多與貨幣有關,如:財、賤、貴等。
常用詞:寶貝,貝殼。
教授:好了,甲文我們印的是一本書上的甲文,很不清楚,其實跟底下金文①很相近,它就是畫貝殼的樣子。
我這要擦掉了,告訴我什麼是徒紅切?古代沒有注音符號,用兩個文字來拼音,徒紅拼「同」,得紅拼「東」,就是用兩個字來拼,叫反切。我們常常要提到這個名稱,「反切」。剛才我們說過,反切實際上就是什麼?拼音,我們現在說的拼音。那你會問為什麼它不叫拼音,搞個什麼反切,搞得我們很難理解。也許古人並不知道有拼音這個名詞,它起先也不叫反切,最早叫反:
板書:反
「同」,徒紅反。後來覺得這個反不好,反動、造反,不好,所以就改為:
板書:切
切。我們現在看到的《說文》段注裡的反切,它都用徒紅切,我們用的《廣韻》也是徒紅切。所以反切本來沒有固定的用字,「反」、「切」,還有用「翻」的:
板書:翻
怎麼翻一下,其實就是拼音。原來已經用了反切,所以我們現在說《廣韻》,依然稱它為某某切,不必要改成某某拼音,不必,我們理解它是拼音的意思。我們是用最簡單的方式告訴同學們反切是什麼,大家都很清楚。拼音,聲韻拼起來,拼音。
以前私塾的老師他自己沒有弄清楚,他搞了個半天就是弄不清楚什麼反什麼切。如果有學生問他,「老師,這個同,什麼叫徒紅切?」他就說,「注意聽,注意聽,徒紅切就是徒紅、徒紅、徒紅、徒紅同,同。」由慢漸快,到最快,把同出來。這是以前私塾老師往往他不清楚,無法解釋,原來它就是拼音。你如果問他:
板書:
「老師,這個東為什麼是叫得紅切?」「聽著。」這位同學開始就笑了,你能告訴我怎麼樣?這個老師。「老師,請你告訴我什麼叫得紅切?」你會嗎?
學生:得紅、得紅、得紅……東。
教授:真好!好,請坐。就說明如果弄不清楚我們現在拼音的道理,到最後就得紅、得紅、得紅……東,東出來了。有人搞一輩子,頭髮搞白了,都沒有弄清楚。聲韻學有很多就是這種名稱使人糊塗,會讓你誤入歧途、弄不清楚。我的老師告訴我,有位黨國元老叫丁惟汾先生,他喜好研究聲韻學,但是他找不到老師。他自己很用功、很用功,頭髮白了,也有很多著作。最後,我老師兩個字評論說:「枉費」。白費,走錯路了,弄不通,枉費。所以,這個傳承是很重要。他因為沒有老師教他,他又喜歡去搞聲韻學,頭髮也搞白了,也有很多著作,結果得來兩個字,很划不來。剛才我們這位小同學,將來真正可以去弘揚我們的國學,得紅、得紅、得紅……東。
板書:
貝就是一個貝殼的樣子,我畫得不好,它就是一個貝殼的樣子。不曉得同學能找到比較清楚的甲文嗎?這個不好。
板書:
是一個貝殼的樣子,甲文。古人貨貝而寶龜,把這個貝殼當錢幣來用。以前我們提過一個字:
板書:
該是什麼字?
板書:賤
小的貝殼,不值錢,所以說是「賤」。如果以錢來說的話,它是一分一毛,小的,不值錢的。接下來我們看下一個字「角」。同學幫我讀一下:
學生讀誦:甲骨文 金文小篆 楷體。角ㄐㄧㄠˇ,角是獸角的象形。甲文、金文是全體象形,中為角上的紋理。小篆是從甲文、金文遞變而來。
備註:《說文》:「獸角也。象形。」
典籍所見:(1)角類。《易經.大壯卦》:「羝羊觸藩,羸其角。」又白居易《對酒》:「蝸牛角內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隨貧隨富且歡樂,不開口笑是痴人。」(2)星宿。《楚辭.天問》:「角宿未旦,曜靈安藏?」(3)五音之一。《周禮.春官》:「皆文之以五聲:宮、商、角、徵、羽。」
角是部首字,凡由角組成的字,多與角類、量器有關,如:觸、斛、觚、解等。
常用詞:視角,天涯海角。
教授:這裡我們看到字形是獸角的象形。小篆已經不太能夠看出是獸角,不過它是從甲文、金文演變過來的。我們看金文、甲文,就能清楚看到這是獸角的象形。這裡引到白居易的一首小詩《對酒》。這個我們講過嗎?
學生:講過。
教授:怎麼跟我們講的不太一樣?第三句。原來我們講的是怎麼樣,第三句?「蝸牛角內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原來我們是說「隨富隨貧且歡喜,不開口笑是痴人。」它這裡第三句不太一樣,給一點時間你們去想,到底是他這裡寫得合理,還是原來我說的那個合理,還是還有第三種版本。我很高興,看到同學們每個人都在那裡算它的平仄,這是正確的方法。不然怎麼知道這個版本對,還是我說的那個版本對。我們把它平仄分析一下。
板書:
蝸牛角內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身是韻腳)。隨富隨貧且歡喜,不開口笑是痴人。這裡面有幾個不對的?第一句,蝸牛角內爭何事,平仄完全標準是嗎?第二句,石火,你說石是第二聲;如果會閩南語的,或者會客家語的,石頭的石:
板書:石
閩南語「就」,它是仄聲字,它不是平聲字。國音變成了石,變成第二聲,你以為是平聲。所以第二句的石,它還是仄聲,石火,仄聲,仄仄。光中,平平。寄此,仄仄。身,壓韻,壓這個(ㄣ)的韻。隨富,本來應該仄聲,他用隨是平聲,隨富(仄);隨貧(平平),且(仄)歡這裡本來應該仄聲,他用個平聲,喜(仄)。不開口笑是痴人,這裡(是)本來應該是平聲,他用個仄聲。現在看清楚了吧。基本上他平仄相當的標準,只有這個地方(隨)該仄他用平。我們說過?再說一次:
學生: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教授:記得了。一、三、五,詩碰到第一、第三、第五個字,平仄可以不論,你可平可仄;碰到二、四、六的地方,最好遵守,該平就平,該仄就仄,二、四、六分明。所以這麼一檢查,基本上它非常的守規矩,非常的標準。那我們要問,這是隨富隨貧且歡喜,跟書本上用的什麼?
學生:隨貧隨富且歡樂。
教授:以平仄來說怎麼樣,哪一個好?黑板的好,還是課本的好?要確認,不能猶豫。是黑板的好,還是課本的好?黑板是「隨富隨貧且歡喜。」告訴我,你確認哪一個好?
學生:黑板的好。
教授:這個好是吧?對。因此你可以把它改過來,它這個版本不知道哪裡來的,「隨富隨貧且歡喜」。當然你要真正再去確認,不是手機,手機網上往往很多是錯誤的,你要找到這首詩,找到白香山他這首詩《對酒》。我以前讀過,我以前還沒有網路,我到現在還不會用網路。我以前那時候沒有網絡,我讀過這首詩,是「隨富隨貧且歡喜」,就是黑板上說的。
板書:
以前我讀過的,書裡面讀過的是這樣:「隨富隨貧且歡喜」,可以把它修正過來。
剛才在休息的時間,我聽到一則非常興奮的事情,開吉師說她妹妹在政治大學,台北木柵,修中文系的博士班。談到林老師,開吉師的妹妹說,她們認為林老師在學術界是神明。因此我有幸成為神明的入室弟子,今天我來傳播,大家應該很高興,是嗎?
學生:是。
教授:但願我能不負當時林老師對我的耳提面命。說來是有點慚愧,我一直沒有做好。在去年,林老師他家鄉浙江瑞安,溫州,有位宋維遠老先生,比我年紀大,頭髮都白了,老先生,我們素未謀面。他知道我是林先生的學生,聯繫上我,就打電話跟我說,他是負責寫瑞安縣志的人。縣志知道嗎?對瑞安的鄉賢,前輩都極力的希望能夠傳播弘揚。聯繫上我,他電話裡也是這個意思,希望我能盡點力氣。我接到這個電話,我覺得很慚愧,我就回他一封信。這封信我摘錄了後面一部分,放在一篇文章裡,「懷念我的恩師林景伊先生」的這篇文章。這篇文章裡面我就提到,我為著要報答我的恩師,我有機會我都一定竭盡我所能,我希望能夠為章、黃、林尹這一脈的學術,能夠做些弘揚的工作。今天我到這來也是這個目標。
當時瑞安市政府要為林老師開闢一個文物陳列館,去年開幕,約我去做了一次講座,還要做一份,他們要掛在陳列廳上面的一份林老師的年表。這個年表我當然是仔仔細細做好。做好以後,我一邊做一邊就感覺到老師就在我旁邊。做完以後,我就有一段小小的讚語:
板書:噫 先生志節 光同日月 胷蟠萬卷 學比泰嶽 傳章黃之絕學 流布萬古 滔滔滾滾 等江河之永長
林老師的一個年表做完了以後,最後有這兩句讚語。「噫」,感歎,「先生志節,光同日月。胷蟠萬卷,學比泰嶽。傳章黃之絕學,流布萬古。滔滔滾滾,等江河之永長。」
這是林老師他一生這三個大事情。前面說的是他在抗戰時期投身報國,拯救民族危亡。汪精衛視同眼中釘,非要抓到他不可,果然被他抓到。先是利誘,你只要點頭,我這教育部長就是你的。林尹先生破口大罵,漢賊!利誘不行,威脅,關到牢裡,同時連他三個人叫出去槍斃,砰砰,暫停,又把他拉回去,這樣一次、二次、三次威脅他。他知道必死無疑,所以在獄中做了一首絕命詩。一開頭,絕命詩一開頭,「此心同日月,此志擬冰雪;日月長光輝,冰雪終皎潔」。然後最後兩句,「但惟後死者,毋忘滅虜賊」,虜賊指的漢奸汪精衛和侵略我們的日本。自比文天祥,他知道自己是不可能再能夠從這個監牢出去的,所以寫了這首絕命詩。所以他的同門師兄弟,像潘重規先生、高明先生都說他是今之文天祥,現代的文天祥,那時才二十多歲。這是一開始我說「先生志節,光同日月」,這一段是寫他為著救民族危亡,那種願意拋頭顱、願意灑熱血、願意犧牲這種志節。
至於他的學問,剛才開吉師說這個事,她妹妹在國立政大中文系修博士,一提到林先生,說他們把林先生當神明。「胸蟠萬卷」,讀很多書,林老師學問胸蟠萬卷。他的學問有多高?像泰山一樣,像一座泰山一樣,「學比泰嶽」,兩句話。
他第三件事情,這是他不得了的事,「傳章黃之絕學,流布萬古。滔滔滾滾,等江河之永長。」這是絕對能夠傳世萬古的,他的學生繼承他來傳章黃這一派的實學,實在的實,沒有任何一點虛假。清代的學術樸實無華,太炎先生是繼承乾嘉以來清代的學術,然後他單傳黃侃先生,黃侃先生單傳林先生,我指的是聲韻這方面。所以他自己,林先生自己知道要傳章黃絕學的重要的使命。季剛先生一九三五年過世,太炎先生隔年一九三六年也過世,他們三代單傳,剩他到台灣,他知道身上負有多重的使命。所以他不再單傳,他多收了幾個弟子,我才有幸成為他門下。他當時在師大、在政大、在文化大學,在我們東吳大學,他教的學生,碩士三百多,將近四百;博士有兩說,一說七十幾,一說一百。博士、碩士加起來四、五百個人,現在絕大部分都在大學裡面負責傳什麼?章黃之絕學。所以他是滔滔滾滾可以流布萬古,這是他最了不起的功業。
冀望各位同學,在這裡學一點算一點,然後將來你們成為國學傳統文化的種子,散到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去弘揚傳播。好,回到我們課本,同學妳幫我讀下面:
學生讀誦:金文,小篆。毛ㄇㄠˊ,毛是人身體的毛髮,以及獸毛的象形。
備註:《說文》:「眉髮之屬及獸毛也。象形。」
典籍所見:(1)草。《左傳.隱公三年》:「澗谿沼沚之毛。」(2)微小。《詩經.烝民》:「德輶如毛。」
毛是部首字,凡由毛組成的字,多與毛髮有關,如:毫、氈、毯等。
常用詞:羽毛,輕如鴻毛,九牛一毛,不毛之地。
教授:這個字很容易認識,它是毛髮以及獸毛的象形。想想如果許慎《說文》裡面沒有這個字,同學們你自己要創造這個字,要怎麼辦?你試來試去,最後也不過像我們這個金文一樣,毛。下一個字「肉」,同學妳幫我讀:
學生讀誦:甲文,小篆。肉ㄖㄡˋ,肉是一塊獸肉的象形。甲文像被截割下來一大塊野獸的肉。小篆外像大塊肉形,中二筆,像肉的肌理、肋骨。
備註:《說文》:「胾肉。象形。」
典籍所見:(1)肥。《史記.樂書》:「寬裕肉好。」(2)刑法。《荀子.正論》:「治古無肉刑。」
肉是部首字,偏旁多用「月」表示,凡從月(肉)之字多與人體部位有關,如:肩、胃、腎、腸等。
常用詞:骨肉至親,血肉之軀。
教授:這個一樣,同學們先想像,如果沒有創造這個字,你要創造肉這個字要怎麼辦?到菜市場肉攤上看,這一大塊,上面還有一根一根的肋骨、肌理,那就畫一塊肉,就是我們書上用的這一塊。你還有其他的辦法嗎?我是沒有。接下來「首」:
學生讀誦:甲文,金文,小篆。首ㄕㄡˇ,首是人頭的象形。甲文像人頭有髮,金文、小篆是從甲文譌變而來。
備註:《說文》:「首,古文也,巛象髮。」
段注:「巛象髮。說上有巛之意。象髮形也。小篆則但取頭形。今字則古文行而小篆廢矣。」
典籍所見:(1)開始。《易經.比卦》:「比之無首,凶。」又《爾雅.釋詁》:「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權輿,始也。」(2)本也。《禮記.曾子問》:「不首其義。」(3)先。《禮記.射義》:「諸侯以貍首為節。」
常用詞:首先,首屆,群龍無首。
教授:好,這個甲文有點好看是嗎?有眼睛,還有頭髮。然後你看金文,就是從甲文演變。到了小篆,「」就跟甲文、金文不太一樣。所以從小篆來解釋字的本義,有時候就往往不太明確。所以,我們現在有幸能看到甲文、能看到金文,使我們更清楚,比小篆能更清楚的認識文字的構造。
典籍所見裡面引到一個《爾雅.釋詁》:「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權輿,始也。」《爾雅.釋詁》告訴我們,這幾個字,這一組的字都是開始的意思。在這裡也讓我們看到,有時候我們會看到文章裡面,他們用到「權輿」兩個字。現在知道了,「權輿」的典故出自哪裡?《爾雅.釋詁》。「權輿」就是開始的意思。接下來看下一個「頁」,妳讀一遍:
學生讀誦:甲文 金文 小篆。頁ㄧㄝˋ,頁是人頭的象形。甲文、首、頁應是一字,只像人頭,首上加頭髮,頁又加人身。
備註:《說文》:「頭也。」(按:頁假借為葉。如:書頁、頁岩。頁本是人的頭,無扁平意,疑是葉字的假借。)《說文段注》葉下曰:「凡物之薄者,皆得以葉名。」(頁,胡結切,十二部,匣紐;葉,與涉切,八部,喻紐。頁、葉古雙聲,可以通假。)
常用詞:頁碼,書頁,網頁。
教授:好,這裡面同學們看到甲文上面那一部分,跟前面我們讀的這個「首」字,是不是好像似曾相識?有眼睛,還有頭髮,只是方向不太一樣。還有一樣不同是什麼?底下加一個「人」字,看到嗎?那是人。而把這個頭畫得特別大,表示人的頭,「頁」就是人的頭。金文從甲文演變,也還看得出來。再變到小篆就不是很像了。
這裡我提出一個問題,頁本是人的頭,那我問你,書本,「各位同學,請翻開第幾頁」,難道是第幾個頭嗎?這怎麼回事?我後面註了一個按語,起先我也很奇怪,我沒有想通為什麼,書本一頁、二頁的頁為什麼用這個頁?後來我想它應該是樹葉那個「葉」的通假字,字音相同可以通假。樹葉是扁平的,所以看看我們按語,「頁假借為葉」。然後我又查到《說文段注》葉字,底下他註:「凡物之薄者,皆得以葉名。」這是葉。然後再查反切,這兩個頁(葉),看出什麼?雙聲或者疊韻,或者同音,它韻部不一樣,一個十二部,一個呢?
學生:八部。
教授:八部,韻不同部,表示不是疊韻。看它的聲紐,一個是胡結切,屬於什麼紐:
學生:匣紐。
教授:你怎麼知道?你不可以說這個書上的,以後你要自己找。再翻一翻那個聲紐表,找到匣紐嗎?
學生:找到了。
教授:找到那個胡結切的胡嗎?
學生:找到了。
教授:胡是屬於匣紐。再看另外一個字,葉是與涉切,那個「與」找找在哪一個紐?
學生:喻紐。
教授:有沒有真的看到?
學生:有。
教授:真的看到了,好。那你說這兩個一個喻紐、一個匣紐,聲紐也不同,怎麼可以說它是雙聲?同學們翻到三九O頁,就「切語上字表」前面,看到一個簡要的表嗎?發聲部位有「喉、牙、舌、齒、唇」,然後有「正聲」、「變聲」。正聲喉聲是影、曉、匣,變聲是喻、為。發聲部位「牙」,正聲是見、溪、疑,變聲是群,這一個表看到了吧?
學生:看到了。
教授:那你看到喻是什麼?喉音,喉音是影、曉、匣,喉音,喻是它的變聲。也就是古代古音,喻跟影、曉、匣同樣是喉音,也就是說明喻跟匣發音部位一樣,這個清楚了嗎?發音部位同屬喉音。細分分成影、喻、為、曉、匣五個紐,這五個紐同屬於喉音。這五個紐裡面,前面三個影、曉、匣屬於古本聲,古代就有,喻和為是今變聲,但是同屬於喉音,發音部位一樣。發聲部位一樣,它就很容易變化。因此,我們說這是同發音部位,就說它是雙聲。這兩個字,一個是喻紐,一個是匣紐,這兩個字都屬於什麼發聲?喉音。這下同學們一定很高興,要讓兩個字雙聲,原來還有這麼多方便的,就像平仄一樣,一三五可以不論。變聲是從正聲變來的,正聲是古本聲,古音就有的,變聲是今變聲。
好,再翻回來,「頁」。這是我們研究這個頁字,從甲文,從金文,一直到小篆、隸書、楷書,它的演變,原來是人的頭,這個頁。因此馬上我們就會聯想到,書本為什麼稱一頁、二頁,這很奇怪。所以你就假設它可能是哪一個字的假借,然後再查它的聲韻,終於被我們查到,它就是樹葉的葉的假借。到這有問題嗎?接下來,同學妳幫我讀一下:
學生讀誦:甲文金文小篆。目ㄇㄨˋ,目是人的一隻眼睛。甲文、金文目字,像人眼之形,小篆豎寫且框廓整齊,已失目的象形。
備註:《說文》:「人眼也。象形。」
典籍所見:(1)目光,眼光。《南史.檀道濟傳》:「目光如炬。」(2)視,注視。《史記.陳丞相世家》:「陳平去楚,渡河,船人疑其有金,目之。」(3)以目喻意。《史記.項羽本紀》:「范增數目羽擊沛公。」
常用詞:目不轉睛,刮目相看,耳目一新。
教授:甲文還有這樣寫的:
板書:
也有反過來:
板書:
他為什麼把眼睛畫得這麼醜,三角眼?我們說過,做弧線在甲骨上面不方便,所以常常是直線條。這都是很容易了解的象形,只是到小篆以後,比較規整,當中兩橫,它本來是人的眼珠,變成兩橫了。本來眼睛應該橫著畫,變成豎的,難道這個人是橫眉豎目嗎?它是為著竹簡豎寫的方便。你認同嗎?
學生:認同。
教授:下一個字,同學幫我念一遍:
學生讀誦:金文小篆。耳ㄦˇ,耳是人一隻耳朵的象形。小篆是從金文遞變而來。金文作「」,像耳輪廓及竅之形。
備註:《說文》:「主聽也。象形。」
典籍所見:(1)聞、聽。《漢書.外戚傳》:「又耳曩者所夢日符,計未有所定。」(2)聽覺器官。《詩經.大雅》:「匪面命之,言提其耳。」(3)垂。《唐書.南蠻傳》:「衣朝霞,耳金環。」(4)器物的兩耳。《史記.封禪書》:「有雉登鼎耳。」(5)位於句末。《史記.匈奴傳》:「以騎馳蹂而稼穡耳。」
常用詞:忠言逆耳,耳濡目染,耳目一新,耳熟能詳。
教授:這個字也是很容易明白的,我們人體器官上的一個象形文字。尤其在金文所用的這個字,到小篆它漸漸變化,到隸楷就看不出是耳朵的一個象形了。接下來看下一個字,同學妳讀一遍:
學生讀誦: 甲文 金文 小篆。自ㄗˋ,自是人鼻子的象形。甲文、金文像鼻子的形狀,小篆是從甲文、金文遞變而來,「∪」像鼻形,中畫像文理。
備註:《說文》:「鼻也,像鼻形。」
典籍所見:(1)自己。《孟子.離婁》:「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按:人稱自己時常用手指自己的鼻子,故借「自」為自己。)(2)由也。《詩經.大雅》:「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3)自然。《道德經》:「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4)從。《中庸》:「行遠必自邇。」
常用詞:自在,自力更生。
板書:
教授:甲骨文它就大概是照著一個人的鼻子畫,這個鼻子有點好看。你說,自己的「自」怎麼原來是個鼻子?應該反過來,鼻子被借為自己。為什麼會借為自己?人稱到自己的時候,常常指自己的鼻子,我怎麼樣我怎麼樣,所以這個鼻子就變成自己了。這都很簡單。接下來,幫我讀這個「口」:
學生讀誦: 甲文 金文 小篆。口ㄎㄡˇ,口像人的嘴巴。甲文、金文、小篆字形略同。
備註:《說文》:「人所以言食也。象形。」
典籍所見:(1)器物納入取出的地方。《論衡.道虛》:「致生息之物密器之中,覆蓋其口。」(2)人。《漢書.王莽傳上》:「羌豪良願等種,人口可萬二千人。」
常用詞:金口玉言,養家糊口。
教授:「口」就是我們嘴巴的一個象形文字。你說我們的嘴巴有這麼醜陋嗎?一個方方的口嗎?造文字是大意如此,它不能像畫一樣畫得那麼美麗。還有一個問題,多少人,為什麼說人口多少?一個人只有一個口,所以多少口就是多少人。下一個字,「牙」,同學幫我念:
學生讀誦: 甲文 金文 小篆。牙ㄧㄚˊ,牙像人的大牙上下相錯之形。甲文、金文字形略同。
備註:《說文》:「牡齒也。象上下相錯之形。」
段注:「統言之皆偁齒,偁牙。析言之則前當脣者偁齒。後在輔車者偁牙。牙較大於齒。」
典籍所見:(1)咬。《戰國策.秦策》:「投之一骨,輕起相牙者,何則?有爭意也。」(2)飾有象牙的大旗。《文選.東京賦》:「戈矛若林,牙旗繽紛。」
常用詞:牙齒,月牙,伶牙俐齒。
教授:這個字好像不太容易看出象形,其實不是不太容易看出,是我們沒有機會看到這個大牙,它就是大牙上下交錯的樣子。如果你是牙科醫生,你就比較容易看到。在甲文、金文,還比較容易看出是大牙上下相錯。到了現在的楷書,怎麼樣看也看不出是上下大牙的樣子。這是隸變以後,就有很多不能夠看出它原來象形的形狀。接下來再看「(頤)」這個字,同學幫我念一遍:
學生讀誦:(頤)ㄧˊ,鼻子下面腮頰部分,字應橫看,是頤的本字。金文和小篆字形略同。
備註:《說文》:「頷也,象形。」
段注:「者,古文頥也。此文當橫視之。橫視之,則口上、口下、口中之形俱見矣。
典籍所見:(1)養。《禮記.曲禮》:「百年曰期頤。」(2)面頰。《易經.頤》:「觀我朵頤。」
常用詞:頤神養性,期頤之壽。
教授:這個字,段玉裁告訴我們要把它橫過來看,現在大家把它橫過來看。外面是一個口,當中還有一橫,口上口下,這是這個字,也是後來加了個頁字,這個「頤」的本字。下一個,而且的「而」,同學幫我讀一遍:
學生讀誦: 甲文 金文 小篆。而ㄦˊ,而是人鬍鬚的象形。甲文像人的鬍鬚,金文和小篆是從甲文演變而來。
備註:《說文》:「頰毛也。象毛之形。」
段注:「其象形,則首畫象鼻耑。次象人中。次象口上之頾。次象承漿及頤下者。」
典籍所見:(1)而假借為「汝」、「若」。如《莊子.齊物論》:「我勝若,若不我勝,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按:汝,人渚切,日紐,五部;若,而灼切,日紐,五部;而,如之切,日紐,一部。而與汝、若二字,雙聲通假。)(2)之,的。《論語.憲問》:「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3)辭。《易經.屯卦》:「宜建侯而不寧。」(4)能。《淮南子.原道》:「行柔而剛,用弱而強。」(5)尚且。《莊子.天道》:「夫天地至神,而有尊卑先後之序,而況之道乎?」
常用詞:不謀而合,適可而止,言而有信,迎刃而解。
板書:
教授:「而」就是鬍鬚,段玉裁說,上橫像什麼?學生:鼻端。
教授:就是鼻端,鼻子這裡。當中有一豎,他認為是什麼?
學生:人中。
教授:人中。這兩撇是上面的鬍鬚,底下這一把呢?
學生:下面的鬍鬚。
教授:山羊鬍。杜甫說的什麼?捻斷幾根鬚,大概是捻這裡。原來而且的而竟然是鬍鬚,那怎麼會借用為什麼?假借為汝、為若。假借需要有個條件我們說過,各位一定能夠知道了,什麼條件?
學生:音同。
教授:對了。我非常高興,我們才上課沒幾節課,大家就能夠把這個重點能抓住了。要字音相同才可以通假。為什麼字音相同可以通假?再告訴我:
學生:聲義同源。
教授:真聰明!同學們將來是無可限量,馬上能知道是什麼?音同,聲義同源。所以音同可以通假。如何知道這兩個字聲韻上的關係?你說我來讀讀看可以嗎?
學生:不可以。
教授:那要怎麼辦?
學生:查切字。
教授:查它的反切。你查《說文》上面的反切也可以,你查《廣韻》上面的反切也可以。查出反切來之後,把反切上字對照一下我們四十一聲紐表,就知道它有沒有雙聲。韻部我們用段玉裁他的十七部,他在註《說文》,每個字他都註了第幾部,是嗎?所以韻部很容易找到。「而」這個字本來是鬍鬚,它跟另外兩個字,跟汝、跟若。
板書:汝
同學們,這個字你一定知道它是什麼,第二人稱「你」。
板書:你 女 若
汝、女、若,這些字,聲韻上都互有關聯,所以可以互相假借。
板書:既使我與若辯矣 若勝我 我不若勝 若果是耶 我果非也耶 我勝若 若不我勝 我果是耶 若果非也耶
《莊子.齊物論》裡有這麼一段話,有同學能告訴我它說的什麼嗎?
學生:即使我和你辯論,如果你勝了我,我沒有勝過你,那麼你就是對的嗎?我就是錯的嗎?我如果勝過你,你沒有勝過我,難道我就是對的,你就是錯的嗎?
教授:很好,開吉師已經明白這裡面真正的問題在哪裡?在這個「若」字,你把它代換為「汝」,
板書:汝
統統代換進去就清楚了。即使我與汝辯矣,你甚至把它代換成這個字:
板書:你
你,現在的這個字。即使我與你辯矣,你勝了我,我勝不了你,那你果是對的嗎?我果是不對的嗎?只要把這個「若」字代換進去,你就很清楚它整個意思。
汝跟若在聲韻上必定是要麼同音、要麼雙聲、要麼疊韻。所以能夠知道聲韻上,這兩個字它彼此有關聯,那麼我們再來讀《莊子》,就覺得沒有那麼艱難了,就覺得很簡單了,就像讀白話文差不多了。所以聲韻學重要嗎?
學生:重要。
教授:從此就看出來,文字聲韻,聲韻是非常重要,這一代換進去就什麼都解決了,是嗎?我們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