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了凡四訓》學習分享(二次宣講)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二十二集)  2012/12/3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84-0022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朋友,大家晚上好!這幾天雨下得很大,剛剛也下了一場大雨,大家學習《了凡四訓》這分好學的心都沒有絲毫的減損,這分心我遠遠不及。以前學習的時候一有什麼機會就可以當成藉口,自己就不用學了。所以「好學近乎智」,真正盡心盡力地去學習,必然智慧不斷增長,進而可以當子女的榜樣,又能以智慧引領他正確的思想觀念,所以學習盡心盡力,這個也是圓滿的善行。

  我們剛好上節課談到「何謂半滿」,什麼是半善,什麼是滿善,應該怎麼來判別。經文當中講到:

  【易曰。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舉了個例子:

  【書曰。】

  這是《尚書》上面的教誨。

  【商罪貫盈。如貯物於器。勤而積之。則滿。懈而不積。則不滿。此一說也。】

  《易經》上講到,人的善行不積累,他不能成就這一生的名聲,成就他的所謂「名望」,成語上講到「實至名歸」,他真正做到讓人家佩服、肯定。《孝經》當中也說「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一個人真正在社會當中受到高度的肯定,人家都會說這是某某家的孩子,他的父母最欣慰,祖宗增光。這個是以自己的好名聲供養父母、供養祖先。當然假如這個美名還能影響到國際,那就為國、為整個民族爭光了。但要能達到這樣人生的價值,必然是從小,甚至從每個眼前的小善開始,不斷去盡心盡力積累起來的。所以三國時代劉備,這個是蜀國的國君,劉備給他孩子一句教誨說道:「勿以善小而不為」。哪怕是一個小善,自己遇到了,都應該用心去做、去幫別人。有這分存心,他每天都在積累善行,自然功成名就,水到渠成。

  我們之前有放一個片子給大家看,叫「德耀中華」。代表這個片子當中這些主人翁,他們的善行已經照亮了整個神州大地。這些被表揚的人,我們回想到,像許月華女士,她很小父母就雙亡了,十二歲的時候,她的雙腿被火車給截斷了,送到孤兒院去。我們一般看到這樣的人生際遇,都覺得這樣的人以後的人生真地無法走了,絕望了。可是一個十二歲的女孩卻對著孤兒院的負責人說道:「這裡有這麼多比我小的孩子,我要照顧他們。」負責人說:「我們照顧妳,妳都要人家照顧,妳不要給我們添麻煩就很好了,妳還要照顧別人。」那負責人也很難想像她雙腿殘廢了怎麼去幫助別人。可是她從十二歲開始就照顧孤兒院裡比她小的孩子。她雙腿截斷沒有辦法走路,她用木頭做的凳子這樣挪移,當自己的腳,所以她走路是非常辛苦的。她就這樣走路,這樣去幫助孩子們,光是這個用這麼厚的木頭做的椅子,就走壞了幾十個。三十八年的歲月當中,照顧了一百三十七個孤兒,而這些孩子都叫她媽媽。而且這些孩子身上都有百折不撓的特質,從誰身上學到的?從許月華女士身上學到的。一個一般人覺得會絕望的人生,她卻照亮了無數孩子的生命,還給了他們很重要的人格特質,而且這些孩子跟她沒有血緣關係。三十八年的歲月,她的善積累到成為中國的榜樣,多少人聽了她的事蹟都為之動容,都觸動他的良知,願意去效法她、學習她,所以這個是成名了。

  包含有個孩子照顧她的養母,還不是親生的母親,孟佩杰女士,她才二十歲左右。她八歲就照顧她全身癱瘓的養母,十多年的歲月。我們回想一下,想像一下,一個八歲的小女孩,她母親的體重可能都快將近她的兩倍重,她怎樣在十多年的歲月當中,一個人把家庭給扛起來的?而且還把母親照顧到不會長褥瘡,最後還感動醫院醫治她的母親。現在她母親可以坐起來,可以坐輪椅,得到很大的改善。這個也是她的孝行感動了醫院的負責人,感動了很多人來幫助她的家庭。所以行善一天容易,行善一年、行善幾十年,沒有真正發自內心的愛心、孝心,那是做不到,也不可能成名的。

  還有個例子。東北的一個工人,也不是什麼多有錢、多高地位的人,他叫郭明義。他雖然力量很微薄,但是他盡心盡力去幫助跟他有緣的人。他的那分捨己為人的心感動了很多人,現在投入到他的義工行列的超過五萬人。所以這些都是很好的榜樣。他們的確是用一生來積累善行,最後實至名歸的好例子。而人這一生來到這個世間,不能白白來一趟,總要為家族、為社會、為國家民族盡一份心力。自己這生的積功累德成為家庭、社會團體,成為國家民族的好樣板。首先要有這樣的志氣,就會成為我們積德行善源源不絕的動力。

  接著,經文講到「惡不積,不足以滅身」。我們做一個小惡,還不至於會身敗名裂。這個「滅身」是指遭到殺身的大禍。甚至以前的時代,自己造的惡太嚴重了,殃及家族甚至滿門抄斬,這個都有發生。在歷史當中,漢朝末年有個亂臣叫董卓。大家知道董卓嗎?董卓比較不知道。大家都比較知道關公、劉備、張飛,這「桃園三結義」,你們不簡單,都認識好人,當然壞人也可以引以為戒。這個董卓亂政,搞得漢朝末年的政治很紛亂。董卓肚子很大,長得很肥。他後來因為幹了太多壞事,最後被國家判滿門抄斬。他的母親九十多歲,還要被拉到刑場去。這個「滅身」不只滅了自己的身,還殃及自己的至親。而且他因為幹了太多壞事,老百姓恨他入骨,他被埋下去了,他死了之後,老百姓還要吃他的肉,他死無葬身之地。後來他的下屬把他收屍埋葬,結果埋葬好了之後下大雨,雷電很強,又把他的墳墓劈開,他是真正死無葬身之地。幹了太多壞事,「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接下來經文舉《尚書》當中講到的『商罪貫盈』。商朝紂王的罪孽積累了太多,這個「貫」是穿,一貫錢,就是那個錢幣,以前的錢幣中間有個洞,可以串起來,串滿一貫錢,所以叫「盈」,就是充滿。所以商紂王的罪業他已經積到滿出來了,罪不可赦,所以商朝就結束了,被周朝給取代。所以有句成語叫「惡貫滿盈」,那就是上天不可能原諒他了。

  接著經文講到『如貯物於器』。這個「貯」就是儲藏東西,把東西放起來,放在一個器皿當中。『勤而積之,則滿』,你不斷地把東西放進去,他一定很快最後就滿了。這個「勤」就是說,我們假如每天不斷積極地去行善,我們的這個福報很快就積累上來了。就像了凡先生他一開始立的願就要積三千善行,他每天都很勤奮地去做,所以他的命運改變了。他本來沒有子孫,有子孫了;本來只有五十三歲的壽命,最後延壽二十一年,活到七十四歲;他本來沒有功名,連舉人都考不上,最後他考上進士,還當了一個很大的寶坻縣的縣長。命運有很大的轉變,這來自於他「勤而積之」,所以轉變得大。這個「勤」,有善行,非常積極地去落實、去盡力。另外,假如是造惡,每天也是肆無忌憚、很放肆地去做,那他還是會惡貫滿盈。

  『懈而不積,則不滿』。這個「懈」就是鬆懈、懶惰、不勤奮。一般來講,人在下定決心要做好事的時候,前幾天會比較積極,過了幾天可能慢慢地就比較鬆懈了。了凡先生三千善事是十年才做成,所以一開始要行善,難免這個惰性還是會把我們往後拉,但是只要很認真堅持,了凡先生的第二個三千善事,三年就做好了。所以要相當有決心、毅力去做,那每個人必然都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所以『此一說也』。

  所以「勤而積之」這個「勤」來自於什麼?來自於真地把他人的利益放在心上,一有機會就去助人、去幫助人,有這分存心,那這個是滿善。想自己比較多,偶爾想到別人,這個善就不容易積累得快,這個是半善。我們要時時為他人著想,是滿善。那能不能從現在開始,我們就能念念為別人著想,能不能?大家沒有反應,代表大家都很誠實,做不到的事情不輕易允諾,這是對的,凡出言就要信為先。

  所以行善的過程也是生處轉熟,熟處轉生。本來比較陌生的就是為人著想,慢慢要變得隨時提得起來;本來最熟悉的都是先想自己,慢慢要陌生,不會再起這個念頭。那要達到滿善,達到念念為人想,得要不斷地提醒自己、不斷地練習才行。所以我們讀了這段經文,從今天開始,每天晚上寫日記或者做記錄,日行一善。

  大家今天有沒有日行一善?今天有多少個行善的機會?大家今天見到了多少個人、說了多少句話、處理了多少件事,統統都是積德行善的機會,假如今天已經到八點多,我們一回想,今天好像一件也沒做,那這個真的要積功累德就不容易了。那首先先勉強為之,每天寫日行一善。假如晚上寫不出來,真地想不到一件,那就倒杯熱茶給妳先生喝,或者講個德育故事給妳孩子聽。日行一善,盡本分也是善。真的,真的寫不出來的時候,要馬上去做一件善事,今天心安了,真的有日行一善。慢慢養成習慣,日行兩善、日行多善,寫著寫著你就已經習慣成自然,甚至於每次開口都是要講利益對方的話,那日行無數善。

  不只日行一善,「惡不積,不足以滅身」,所以惡要愈來愈少,要日改一過。當然,每個人每天改一個過失,三年他就契入聖賢的境界了。我們首先日查一過,連過都觀察不到,都覺察不到,要改就難。我今天有沒有做錯哪件事,有沒有說錯哪句話,包含有沒有哪個表情讓人家很不舒服?大家有沒有曾經身邊的親戚朋友說:「你剛剛那個臉很難看。人家跟你交談了一下,回去都睡不著覺,我說你那個態度好傲慢。」假如有,我們要生慚愧心。聖賢人教我們要愛人,不能傷害人。今天人家這樣告訴我,我趕緊調整自己的態度,不然這個態度不調整,以後每天造罪業,自己不知道。

  所以有句話叫「面上無瞋供養具」,一個人臉上沒有殺氣,沒有瞋恨的心。「口裡無瞋出妙香」,你談出來的每句話語,都沒有情緒化,都沒有傷害人的態度,都是利益別人的話、鼓勵別人的話,那就出妙香了。大家看,每天笑臉迎人,每天都用言語去利益人,每天都積不少的善行。但是假如每天的臉色都很難看,講話又很苛刻,每天又折了不少的福報。

  所以有句話講「養喜神為招福之本,去殺機為遠禍之方」。人時時保持一種歡喜,保持笑臉迎人,所以招福之本首先要從時時給人微笑做起。很多朋友馬上笑臉就呈現出來,這不簡單。這樣的人這一生道業一定成就,為什麼?他每聽到一句經典教誨,他馬上就去做,必有大成就。「去殺機為遠禍之方」,對人不能有絲毫對立,絲毫傷害的念頭、報復的念頭,都不能有這個念頭,不然就跟人家結怨了。到時候時機成熟了,可能災禍就現前。你傷害別人,人家記在心裡,「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我們台灣都講三年不晚,在馬來西亞講十年,代表馬來西亞的華人忍辱的功夫更強。所以,首先一定要先去掉傷害人的念頭,不能有這樣的心。

  這是日查一過,首先查自己臉上有沒有殺氣開始。所以出門以前先照鏡子,假如照鏡子的時候連自己都嚇了一跳,先看傳統文化的光碟,調整一下心情,有一種和善喜氣的時候再出門。日查一過,漸漸地能察覺到的過,要下決心去改,慢慢就能達到日改一過。接著我們看下個例子:

  【昔有某氏女入寺。欲施而無財。止有錢二文。捐而與之。主席者親為懺悔。】

  有位女子到寺廟去,她非常想布施,想供養佛寺。當然佛寺都是辦佛陀教育的地方,培養出很多能弘傳正法的人才。她很歡喜想要供養,但是自己沒錢,「止有錢二文」,她摸摸自己的口袋,只有兩文錢,她把這兩文錢全部捐出來。結果方丈主持,親自出來幫她誦經、懺悔、迴向。這個迴向就是祝福她,幫她祈福。

  【及後入宮富貴。攜數千金入寺捨之。主僧惟令其徒迴向而已。】

  後來,她嫁入皇宮當王妃,那是富貴到了極高處。她帶了數千兩銀子又到了這個寺院來布施,結果這次布施完,方丈沒有出來,只是命令他的徒弟出來幫她誦經、迴向,幫她祈福。假如你是這個女子,會不會覺得很奇怪?會。然後呢?然後就想說:「氣死我了,我帶那麼多錢來,也沒給我迴向,等著瞧,我現在可是王妃。」那這樣就麻煩了,這樣心態就偏掉了。她可貴,可貴在哪?她不明白,她有懷疑,她請教。一個人養成所謂「心有疑,隨劄記,就人問,求確義」,這樣你的學問可以增長,要懂得疑處要發問。比方說我們今天看到一個人,他做的行為我們不了解,有懷疑了你不問,本來很尊重這個人,最後就不尊重他,甚至還誤會他,甚至下一次看到他,他哪個動作你都覺得很奇怪,都覺得很不對,疑心對自己有很大的障礙。假如她懷疑這位方丈和尚,那她跟他的緣就沒有了,他可能是一個大智慧者,這個緣就破壞掉了。所以這是她可貴的地方,她馬上問。

  舉個例子。有個大和尚帶著個小和尚,應該是說,大比丘帶著一個小比丘。這個「和尚」在佛門是指你親近的這個出家人叫和尚。我們後來看電視,他們也不懂這些規矩,好像出家人都叫和尚。是你親近向他學法的那位出家人叫和尚。向他學習的那位善知識,他是出家人叫和尚,他是在家人也叫和尚,就是你親教師,你親近他的老師,你親近的老師叫和尚。台灣李炳南老師,在台灣教學了三十八年。其中他有個學生,大家都比較熟悉,孔家的七十七代傳人孔德誠先生。他在台灣非常有威望,他曾經當過考試院院長,在學術界地位非常高,學問很好。孔德誠先生,當李老師去世的時候,他寫道「雪廬大和尚」,那代表李炳南老師是他的和尚,是他的親教師。而且帶著他的全家,他的太太、他的孩子去向李老師行三跪九叩,弔唁李老師。而且大家要了解,孔德誠先生是奉事官。孔家的後代,他嫡傳的後代都是奉事官,每個朝代的皇帝封做奉事官。而李炳南老師是奉事官府的祕書,他跟孔德誠先生是君臣關係,孔德誠先生是君,李老師是臣。可是在道德學問上李老師是老師,孔德誠先生是學生。

  所以在整個中國歷史當中,領導給下屬行三跪九叩的師禮可能很少找到。李炳南老師跟孔德誠先生這段君臣、又是師生關係讓人家看了非常感動。而孔子所積累的福報,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庇蔭到他兩千五百多年的後代。孔德誠先生是單傳,他母親懷孕的時候,當時的政府派了軍隊保護孔家,怕他這個單傳出狀況。所以歷代皇朝政府都非常尊重孔家,而兩千五百多年之後,孔家單傳的這個嫡傳能請到李炳南老師這樣的聖哲人,在他們家輔助孔家多少年?五十年。你看福報有多大,請一個聖賢人來教他的後代五十年之久。諸位家長,希不希望修像孔子這樣的福報?你們沒什麼反應。人要首先有志氣,他才有動力去做。看大家的反應,《弟子規》有一句沒有讀得入心,哪句?「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這句要念入心,而且大家確實可以創造這樣的功業。請問大家,中華文化的承傳在二千五百年前困難還是二千五百年後困難?什麼時候困難?現在,是不是?right now,現在。愈難,你全心全意去做,功德愈大,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我們今天就會講到「何謂難易」。那所修的功德、善福不一樣。所以恭喜大家遇到了中華文化危急存亡之際,是建大功、立大業的時候,您這個時候可以全心全意去做,包含你的孩子從小扎根,就是把他捐出來弘揚文化,您也可以修到像孔子一樣的大福報。所以這位女子很可貴,她懂得請教。

  【因問曰。】

  她向方丈請教。

  【吾前施錢二文。師親為懺悔。今施數千金。而師不迴向。何也。】

  我上次來才施兩文錢,您卻親自為我懺悔迴向,而我今天施了數千兩銀子,而您卻沒有幫我迴向,這到底是什麼緣故?我們想到這位方丈很有智慧,他是非常高明的老師,大家有沒有發現?抓住這個機會要點這位女士,這是真正愛護這位女子。不怕得罪人,就怕這個女子墮落,很慈悲。

  一般來講,大家想一想,你假如是住持的主要幹部,人家端了數千兩銀子來,當下你想到什麼?這個月買米沒問題了,修那個屋頂沒問題了。假如都這麼想,可能就開始諂媚這個施主、巴結這個施主了。你諂媚這個施主,以後她走路來有風,很傲慢,那還怎麼教化她,怎麼用佛法供養她?所以這位方丈他「無欲則剛」,他沒有要去討好任何的施主,他是真有道。所以他抓住這個機會,希望能利益這位女子。他看出來這個女子這次來的態度跟上次不一樣,已經有點傲慢,當了王妃的這種官氣出來了。所以叫他的徒弟去幫她迴向,造了一個這個女子來請教的緣分。結果他回答道:「妳上次來雖然只有兩文錢,這個算是很薄的財物,可是妳那個布施的心非常的真誠,施心甚真。所以不是我這個老僧親自來給妳懺悔,不足以回報妳布施的功德,那真心是圓滿的。但妳今天布施幾千兩銀子這麼厚的財物。

  【物雖厚。而施心不若前日之切。】

  但是妳那個布施的心,沒有上次這麼真切了,所以請我的徒弟幫妳懺悔迴向就夠了。」

  所以這段話就點出來:千金為半,二文卻是滿的。所以真正是半善還是滿善是這顆心決定的。全心全意的真誠是滿,這顆真誠裡面夾雜著傲慢就是半。

  我們想一想,我們有沒有像老僧這樣的智慧、老僧這樣的無欲則剛?這是我們的學處。大家冷靜去看看,一個家族裡誰最容易趾高氣揚?那個賺最多錢的人,媽媽做大壽了他不回來,大家還要說:「他比較忙,所以沒有回來。」好像都很合理。這些親人的態度都好像他賺最多錢,他拿最多錢回來,都要敬他三分,慢慢他就愈來愈高傲了。其實我們的態度反而害了他,因為什麼?他送了我不少東西,也不好講他,「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軟」,這句話在大馬沒有,是吧?你們這裡很有氣節,沒有這句話。所以我們冷靜想一想,我們身邊的親人他很傲慢、很有過失,你敢點他嗎?你敢提醒他嗎?為什麼不敢?我們內心有什麼顧忌,這就是我們沒有辦法正直的原因。我們對人有求、有欲望,就沒有辦法做到正直,所以古人說,「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這個很值得我們效法、學習。

  再來,這位王妃也給我們人生啟示,雖然她變得富貴了,但是她的心性在墮落。所以一個人這一生最可悲的是什麼?被自己給賣掉了,自己的靈性毀掉了,哪怕你擁有天下也是失敗的人生。所以人這生要明白,這一生最可貴的是靈性不斷提升,智慧不斷提升,為什麼?那是我們這一生帶得走的。可是人這些道理沒搞清楚,人生大半的時間都耗在追求帶不走的東西,然後就愈來愈貪著世間的這些物欲的享受。貪心愈來愈增長,當然靈性就愈來愈下降。所以科學家說到的,一個人一兩歲平均一天笑一百八十次,成年以後平均一天笑七次。大家今天笑七次了沒有?那今天有貢獻,把平均值往上拉。怎麼愈活愈笑不出來?其實三個字就講出來,叫「求不得」。貪愈來愈多,求不得愈來愈多就笑不出來了。那孩子為什麼一天可以笑一百八十次?甚至於是在那裡睡的時候還會偷笑好幾次。你們有沒有看過嬰兒自己在那裡睡覺還會笑?我們自己有沒有睡到笑起來的?都是哭起來的,還是做惡夢嚇起來的。所以人生要開智慧,得要看懂怎麼樣經營人生才有意義。

  我曾經聽一位長輩講到,他說人假如能看到人生的最後一步,可能經營自己的人生就不一樣了。我請問大家,人生最後一步是什麼情景?大家走過沒有?還沒,但是一定看過。我記得以前看電視,看到有個人要走完他人生最後一個旅程,都是同樣一個動作,哪個動作?大口喘氣,是不是?都是這樣的,最後一口氣吸不上來,斷氣了,雙手雙腳一攤就走了。你會看這一幕,你會開悟。我請問大家,這個人有沒有帶走名牌衣服、名牌鞋子,包含他的房子、車子,有沒有帶走?全部帶不走。可是他人生可能所有的努力就是為了這些帶不走的東西,然後還跟人家攀比,人比人又氣死人,所以難怪笑不出來。

  所以看明白了就知道帶不走的就是靈性的提升。我是看大家有沒有注意聽。這個時候不能鼓掌,你要會判斷,我這個叫「倘掩飾,增一辜」,明明自己講錯了還找藉口。你們這樣不對,我講錯了你們要會判斷。帶得走的是智慧,是靈性的提升。還有什麼帶得走?你積累的所有善行帶得走。為什麼有些人一生出來他就很有福報?那又不是偶然的,又不是他去閻羅王那裡抽籤,抽到好命他就好命,哪有這種事情。人世間沒有一件事情是偶然,都是有前因才有這個結果,所以積德累功帶得走。當然造作惡業,「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你那個惡業也會跟著你走,那明白的人就積善斷惡了。

  所以這位女子給我們啟示:人絕對不能因為擁有了什麼而心性墮落。比方有錢了,財大會怎麼樣?氣粗。所以我們從貧窮到有財富,我們對人的態度有沒有變?有沒有變得瞧不起別人傲慢起來?一有錢了,有沒有忘記了曾經幫助過我們的人?你要感他的恩。所以財富會讓我們墮落。

  再來,學歷比較高了會不會墮落?會,連父母都瞧不起。「媽,妳真笨,連這個都不知道。」所以大家要冷靜,人這個傲慢心,只要不覺察都很可能增長。學習傳統文化時間久了會不會傲慢?遇到一個剛學的人,「我都學五年了。」你看傲慢上來了。

  包含一個小孩子不容易傲慢,一個人六七十歲了,容不容易傲慢?所以有句成語叫「倚老賣老」。「想當年,我走過的橋都比你走過的路多。」人隨著年齡增長,不知不覺只要不覺察都容易傲慢。

  包含從沒有名氣到有名氣,都會傲慢,這個我就特別有經驗。以前在台灣走在路上誰認識我?沒人認識我。現在去坐高鐵都有可能人家說:「你好像是那個誰。」因為剛好在台灣,電視是從二OO五年有播《幸福人生講座》,所以我在台灣就稍微小有名氣了,但是我就開始墮落了。比方人家說:「我給你介紹一下,這是某某。」他介紹我給對方認識,結果對方不認識我,然後介紹我的朋友就說:「你不認識他?」我心裡也想:對,連我都不認識。完蛋了。所以人要不染著,沒有高度警覺辦不到。所以常常想到六祖惠能大師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大家要了解「人怕出名,豬怕肥」,這很有道理。人一出名就開始沾染名,就會墮落,不是好事情。而且一出名,人家一給你讚歎,這個福報就報掉了。我們前面有學到,「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

  所以不出名,要修福修慧比較容易,出了名就相當困難,而且出了名以後還會折福,折什麼福?「世之享盛名」,他有很好的名,但是德行還差很遠,「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因為名太過,他就把福報都花掉了,名不副實。福報花盡,禍就來了,他沒福了。所以我走路的時候都特別小心,有沒有車子來,因為我享盛名實不副。這個不是跟大家講客套話,為什麼?「理有頓悟,事要漸修」。這些道理自己講得出來,但做不到,還要不斷地對治自己的習氣。光是這個傲慢,不只沒有對治,還增長。因為有名以後又增長了,要對治得相當下功夫。

  這些都值得我們在起心動念當中觀照,才能夠覺察得到。其實人只要自己覺得自己有什麼,這個傲慢就開始增長了。比方我有雙眼皮,我的眼睛很大,看到人家比自己小就傲慢;我有烏黑的頭髮,我已經五十歲了都沒有白頭發,會不會傲慢?對,你只要覺得自己高別人低就傲慢。所以這個傲慢是根本煩惱,一不覺察它就增長。所以人怎麼對治?只要是自己身上的條件,沒有什麼好傲慢的,那是媽媽生給我的,又不是自己有的,那不能傲慢。再來,種種道德學問,我們想一想,孔子都不傲慢,我們哪有資格傲慢?想到這裡就慚愧了,不會增長傲慢了。而且我們在道德學問當中,時時都以聖賢人為目標,叫「德比於上則知恥」,時時起慚愧、羞恥心,不會傲慢。

  接著下個例子講到:

  【鍾離授丹於呂祖。點鐵為金。可以濟世。】

  漢朝的鍾離,他修行契入了境界,他修成仙了。後來要傳功夫給唐朝的呂祖(名巖,號洞賓),一般講呂洞賓大家比較熟悉。又有一句成語,大家應該都耳熟能詳,叫「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他教他的這個方法是把鐵一點可以變成金子,那它的價值就增長太多倍了,然後可以拿著金子去救濟貧窮的人,可以濟世。結果呂祖就請教說:

  【終變否。】

  這個鐵變成了金子,它最終會不會又變回鐵?

  【曰。五百年後。當復本質。】

  這個法術在五百年後就失效了,它又變成鐵。

  【呂曰。如此則害五百年後人矣。吾不願為也。】

  假如是這樣,我不就害了五百年後的人嗎?他的金子突然變成鐵了,他不是很痛苦、很難過?那我就對不起五百年後的人,這樣,我不願意這樣做,我不學了。

  從這裡我們看到,呂祖能為多久以後的人著想?五百年,更何況是現在的人?所以他這分善念、心胸是考慮到不只是當前,還有後世之人。鍾離說道:

  【曰。修仙要積三千功行。汝此一言。三千功行已滿矣。此又一說也。】

  一個人修成仙,首先要先積三千功行。而你今天講的這句話,你的這分存心,三千功行已經滿了。他的這分胸懷就是滿善,能為五百年後的人想。

  我們聽著這個故事再回想,再回過頭來看看現在的人,現在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做出來的事情,請問有替身邊的人想嗎?你比方說,環境污染這麼嚴重,比方我在這裡開公司,有為身邊的人想嗎?那就更談不上為後世的人想了。我們現在的農耕噴農藥、噴化肥,那是只替自己想,自己只要有東西吃就好了,下一代怎麼樣不是他考慮的因素了,那嚴不嚴重?所以現在愈來愈多土地沒有辦法種田,都已經被這些農藥化肥給毒害掉了。現在的人繼續不轉變觀念,去為後代想,後代真的沒有生存的環境跟空間了。從這裡我們就看得出來,呂祖能有這麼高的功行、道行,而現在的人卻感來這麼多的天災,這不是沒有原因。所以所有這些災禍是人心自私自利、不善感召來的。

  五千年來為什麼我們的文化可以代代承傳?是因為我們每個時代的父母、長輩都為後世著想。所以不破壞環境,所以把最珍貴的東西傳下來。可是在我們這一代卻發生了文化斷層,可能環境在下一代就不能夠住人了。這麼大的一個落差,在我們這個時代,都值得我們反省。實實在在講,這個情況不改善我們對不起祖先,也對不起後代子孫。所以曾經看到一個墨寶上面寫道:「河川若斷流,我輩何以對子孫?」河川都斷流了,因為環境被破壞,後代沒有清澈的水源,那我們怎麼對子孫?「文化若失傳,我輩何以見祖宗?」五千年的道統剛好到我們這一代斷掉了,我們沒有臉面去見我們五千年的祖先。

  所以《中庸》裡有句話講:「知恥近乎勇」。我們反思自己的不足,反思自己的錯誤,下很大的功夫跟決心,好好地來轉變我們的心態、我們的思想觀念,真正期許自己能夠承傳文化,然後為後代子孫謀福祉,這樣才是負責任的父母跟長輩。那具體的做法,我們自己人能弘道,我們依照五倫八德去給子孫做榜樣,做出來。在愛護環境當中,我們重視環保、不糟蹋資源,請多買有機食品,我沒有賣有機食品。因為你去支持,就會有更多的農夫能有支持的力量去恢復傳統農耕。我們常常覺得這樣是對的觀念,但必然要有實質的作為才能夠去改善它,不能光想,具體的支持要做出來。再來經文又講到:

  【又為善而心不著善。則隨所成就。皆得圓滿。】

  自己在行善的過程,心裡不執著自己在行善,就做得很自然,沒有很刻意,而且都覺得應該做的。那隨著這些因緣盡心盡力去做,這個善都是圓滿的,因為是用自己真心去做。

  【心著於善。雖終身勤勵。止於半善而已。】

  但是我們這個行善的心假如夾雜著我在做好事,我幫助他很多,都有這些念頭、這些執著,心一有夾雜,這個善功就不純。那不純了就是半善,不是圓滿的善。接著做個比喻:

  【譬如以財濟人。】

  我們用錢財去救濟別人。

  【內不見己。】

  他沒有一個「我」在幫人,沒有這個我。

  【外不見人。】

  他心裡沒有落一個,我幫助了某某人。

  【中不見所施之物。】

  他心裡也沒有落入,我上次送他那個東西,很昂貴、很珍貴;我上次送他那個東西救了他家一命,都沒有落這些印象,做了以後心裡面痕跡都不落。

  講到這裡,大家覺得容不容易?不容易,所以這個標準是最後講。前面的標準我們比較容易做到,但是講這段很好是什麼?愈高的目標,我們才不會做了以後就滿足,還要往這個更高的目標去提升,不會知少就滿足了。而大家想一想,這個很難做到,還是我們的心態問題。比方,當媽媽的人,請問妳曾經幫妳的孩子煮過幾次飯?不記得。曾經帶他去看過幾次醫生,記不記得?都不記得了。妳們功夫也不錯,都沒放在心上。你借你朋友錢記不記得?記得。所以你覺得很自然、應該的,你就不會放心上,但是假如有分自分他,要分得很清楚,那就會放在心上。再做個比喻,右手受傷了,左手幫他擦藥,請問這個左手記不記得擦幾次?不記得了,這是沒有條件的,很自然就去幫他了。你有看過哪個人左手跟右手講:要我擦藥,給我十馬幣我再幫你擦。那這個人就不正常了。為什麼?他是一體的,不分彼此,做了之後完全都不落在心上。所以假如我們要契入這樣的標準,這個標準叫什麼?

  【是謂三輪體空。是謂一心清淨。】

  一心就是真心,真心裡沒有自私自利,真心裡沒有分別你我,統統是一體。這樣的存心,就像虛空容萬物一樣。這樣的胸懷,哪怕是做一點點善,他的善的力量都是非常大的。所以接下來舉的譬喻說:

  【則斗粟可以種無涯之福。】

  一少許的米糧就可以種下無邊的福報,因為他的心是沒有邊際的,真心去做的,就跟虛空一樣廣大,俗話又講:量大福當然就大。

  【一文可以消千劫之罪。】

  哪怕他布施一文錢都可以消除千劫的罪業。

  【倘此心未忘。】

  我們在幫助別人的過程當中,這個自我沒有放下,還有我在幫助他的這些執著點、這些念頭的話:

  【雖黃金萬鎰。】

  雖然布施了萬鎰的黃金,一鎰是二十兩,萬鎰就是二十萬兩黃金。

  【福不滿也。】

  哪怕布施這麼多的財富,因為心地還是分你我,不是像虛空一樣的心量,那這個還是有漏的福報,也是半善而已,不是滿善。

  【此又一說也。】

  接著我們再看:

  【何謂大小。】

  什麼是大善?什麼是小善?這裡舉了個例子:

  【昔衛仲達為館職。】

  過去有個讀書人衛仲達,他在翰林院當官。

  【被攝至冥司。】

  他剛好有因緣,他的靈魂被帶到了陰曹地府。大家讀到這裡有沒有感覺有點害怕?我讀的感覺是他挺有福氣,為什麼?因為他這次機緣讓他學到非常重要的智慧,終身受用。

  【主者命吏呈善惡二錄。】

  閻羅王命屬下把他的善惡兩本記錄本拿過來。

  【比至。】

  拿過來以後,發現什麼?

  【則惡錄盈庭。】

  記載他造惡的檔案冊子太多了,整個庭院都快要被它裝滿了。

  【其善錄一軸。僅如箸而已。】

  但是他行善的記錄,那個卷軸像筷子一樣,這麼一點點而已。

  【索秤稱之。】

  拿秤來稱,看看是善比較重,還是惡比較重。

  【則盈庭者反輕。而如箸者反重。】

  反而充滿整個庭院的惡錄輕,然後那只有一軸的善錄重。衛仲達看到了這個情景就問:「我才不到四十歲,怎麼可能造惡造這麼多?」

  【安得過惡如是多乎。】

  閻羅王告訴他:

  【一念不正即是。不待犯也。】

  一個念頭不正就是了,不是要變成言行才叫惡,念頭不對就是惡,在陰間就有記載這個惡念的罪過了。曾經跟大家講過,有個讀書人本來可以考上進士,結果那個客棧的店主告訴他,作夢夢到他今年一定可以考上。他就很高興,我今年可以考上了。當天晚上就在那裡想,我考上以後可能就當大官了,應該把老婆給換了,就起了這麼一個念頭。那年他就沒考上,就這一念就把他這麼大的功名給折掉了,所以『一念不正即是,不待犯也』。

  【因問軸中所書何事。】

  他就請教:這個這麼小的善錄,到底裡面是記載了我哪件事情?

  【曰。朝廷嘗興大工。】

  朝廷曾經要大興土木。

  【修三山石橋。】

  這『三山』是在福州府,福建的福州,那裡有九仙山、岷山、岳王山,所以把福州稱三山。要在福州府那裡建石橋,工程很大,勞民傷財,甚至讓很多人家妻離子散,都有可能。

  【君上疏諫之。】

  你寫奏摺勸皇上。

  【此疏稿也。】

  這個就是你奏摺的記錄。

  【仲達曰。某雖言。朝廷不從。於事無補。】

  我雖然講了,朝廷並沒有照著我的建議去做,對事情又沒有幫助。

  【而能有如是之力。】

  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力量?閻羅王講道:

  【曰。朝廷雖不從。君之一念。已在萬民。】

  你這一念善念是為天下萬民著想,所以這一念是大善。

  【向使聽從。善力更大矣。】

  假如朝廷、皇上聽從了你的建議,那你的善力就更大了。

  【故志在天下國家。則善雖少而大。苟在一身。雖多亦小。】

  假如一個人他的志向都是為天下國家造福,哪怕他起一個念頭都是很大的善。他所做每件事、所說每句話的動機都是為天下國家、為團體著想,這樣的存心、行持,『則善雖少而大』,他做的善事哪怕不多,但是那個善力都非常大。衛仲達先生就是一個例子。『苟在一身,雖多亦小』,假如我們行善做很多,但是都是為了自己,為了自己的子孫求福而已,做很多,這個善的功德還是小。所以這個是大小的判斷,還是跟存心有關係。

  我們面對這個大時代,我們假如能時時想著中華文化的承傳,因為中華文化對民族,以至對世界,是不是有幸福的未來是關鍵所在。所以湯恩比教授說道: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唯有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所以假如我們的存心都是希望自己、希望後代能承傳文化,能現在就落實經典,成為傳統文化的好榜樣,自身是好榜樣,自己的團體、自己的家庭是好榜樣,那這是志在天下國家,「善雖少而大」。而且像現在天災很多,人的念力的力量都很大,所以我們現在能時時存善念、行善事、讀誦這些善的經典,再把這個功德迴向給天下人,化解世間的災難,那這一念心就是大善。而這一念心每個人都能做得到,只要自己肯發這個善願,都能修大福,都能修圓滿的善福。

  好,今天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