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訓》學習分享(二次宣講)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二十一集) 2012/11/19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84-0021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朋友,大家晚上好!我們學習《了凡四訓》,愈學愈感受到了凡先生用心良苦,字句當中,都是苦口婆心勸勉我們。真正用誠敬的心來領受,受益非常大。所以每個人學一部經典,受益的大小、淺深是自己誠敬的心決定的。印光祖師就講道,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
像我們學習到「積善之方」,第三個單元,了凡先生前面舉了十個例子,給我們對積德行善必得善報,有一個堅定的信心。信心很重要,沒有信心就不願意去行善了。甚至行善的過程,都有可能會懷疑、退縮,所以建立信心。
接著又從八個角度,讓我們明白什麼才是正確的善。假如我們沒有認知到正確的善,其實是在造孽,還覺得自己在行善,那之後得到不好的果報,他就完全否定了善有善報的真理,那他的人生就要遭殃了。所以,後面我們談的從八個角度來認知正確的善,才不會讓人在行善的過程當中懷疑、否定,甚至生很大的瞋恨,認為「善有善報,根本就是假的。」這樣子他就不可能行善,甚至會去毀謗因果報應的真理,這個對他就有很大的傷害,他造的罪業就非常大。你們有沒有遇過親戚朋友說:「我才不相信因果報應。」大家有沒有遇過?(眾答:有)這是你們拯救的對象。因為他這句話假如誤導了他身邊的人,那造的罪業就太大太大,他的福報就在嘴巴當中都漏掉了。他誤導一個人的慧命,這個罪業都不好算。因為你誤導這個人,他以後可能當父親、當母親,或者以後去教書,那就更嚴重了。或者他以後當人家的領導,都有可能誤導別人的思想觀念。我們在深入這八個角度的過程,其實也可以觀照自己有沒有這些誤判。
比方我們一開始說,善有真、有假,在分辨真假當中,了凡先生舉了中峰禪師跟一些讀書人的對話。大家注意,是「讀書人」,不是沒讀書的人。我們想一想,讀了聖賢書,真相信真理了嗎?隨著遇到的事,他也會懷疑。所以這讀書人講,某人禮敬人、恭敬人,感覺他做好事,可是家門反而衰了;有些人造惡,可他家門隆盛,佛說的好像跟事實不相符合。大家念到這段的時候,有沒有想到,我以前也有這樣在觀察、在想。而中峰禪師是先從他們的判斷是否正確,來闡述這個道理,就問他們:你們覺得什麼是善?
所以這八個角度,事實上都是回歸到根本的心地來判斷。他們覺得,禮敬人是善的,那是行為,外在的行為。什麼是惡?打人、罵人,那是外在的行為。中峰和尚就告訴他們,假如是要諂媚別人,那禮敬他人也是惡,是自私自利的心。假如是要把那個人給打醒、罵醒,那打人也是善,因為「利人者公」。念念要利益他人的,這個是「公」,這個是真善,「公則為真」。「利己者私」,他做這個恭敬的行為,其實是為了自己的前途,是為了去討好人,「私則為假」。接著,這個事情我們會判斷了以後,再繼續發展,這個讀書人會不會又來問了,說:「這個人心地很善良,做了很多善事,可是他家裡也出了很多不幸的事。」假如又有人這麼問你了,那我們能不能回答?「先吃水果,待會再說。」你學傳統文化,有很多情況發生,人家會問你。
在春秋時候,孔子在世的時代,有戶人家,是宋國人,養了一隻黑的母牛,結果這個黑的母牛生了小白牛。人家把這個事去問孔子:「這是什麼徵兆?」孔子說:「吉兆。」結果沒有多久,這戶人家的男主人瞎了眼睛。孔子說吉兆,結果這戶人家的男主人瞎了眼睛。後來,這隻黑牛又生了第二隻小白牛,又有人去問孔子:「這是什麼徵兆?」孔子說:「吉兆。」過了不久,他的兒子瞎了眼。假如你是這戶人家,或者是聽到這個故事的人,你會怎麼想?孔子也太誇張了,兩個判斷都是錯誤的。可能就這麼想了,所以善有善報不是真的,這個從現象上看。所以現象觀察,也不能只看眼前的結果,不然也容易喪失信心。結果過了一段時間,宋國跟楚國打仗,這個父親跟兒子都瞎了眼,哪有瞎子上戰場打仗的?所以他們家的男人都沒有上戰場。結果那場楚宋之戰,宋國的軍隊幾乎全軍覆沒,很多男人都死了,他們家父子統統免於災禍。結果那場戰打完沒有多久,父子都恢復光明。所以這個歷史典故,也叫我們不要馬上就下判斷。
有戶人家,這個在很多記載裡面都有,尤其是因果報應的記載。這個父親一輩子做生意,都是欺騙人,都是「輕出重入」。人家大盤商賣給他,他那個秤佔人家便宜,賣出去給客戶,也佔人家便宜,結果做了一輩子,挺有錢的。然後要死以前,就把他那個有動手腳的秤傳給他兒子說:「我這輩子賺這麼多錢,就是靠這個秤。」把這個方法教給他兒子:「你要好好記住。」結果這個兒子拿了以後,父親去世了。他說父親這樣做是不對的,他就把這個秤給毀掉了。毀完以後,他兩個兒子,就是他爸爸的孫子,他的兩個兒子相繼死亡。假如是你,你會怎麼想?我這麼有良心做生意,老天爺為什麼對我這麼不公平?我看還是得做手腳。那就麻煩了。但上天很慈悲,他兩個兒子相繼死了以後,有一天作夢,夢到神告訴他:你的父親昧著良心做生意,感來的這兩個孫子,是要把他的家產完全賠光的兩個孫子。可是你很有良心,把那個秤給毀掉了,又憑著善心、良心去做人,所以你們家的命運改了。這個本來要來敗你們家的人,上天把他收了回去。所以你繼續這樣憑著良心做人,以後家庭會好的。後來又感來了孩子出世,最後家道就興旺起來。
所以人要堅信真理,不容易。古人又留了幾句話,對我們也是很重要的提醒跟判斷,「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還有一段很重要「為善必昌」,你只要為善,這個人、這個家要興旺;為善不昌,其祖上及自身必有餘殃。他的祖先造孽,他現在雖然為善,這個餘殃還沒有報盡。所以你看一個人在行善得惡報,那是祖上及自身有餘殃,殃盡了還是一定昌,「殃盡必昌」。為惡必殃。為惡不殃,其祖上及自身必有餘昌。他祖上的福報還罩著他,他還在那裡很猖狂。昌盡,他祖上的福蔭沒了,必殃。所以善惡之報,都不能只看眼前。所以一個人最可貴的在哪?不管遇到什麼境界,這個「善有善報」的信念都不會改變。假如你遇到了很大的境界,認為「我行善這麼久了,居然還得到這個惡報。」您有信心動搖的時候,我們可以talk一下,可以大家溝通、互相交流一下,不能懷疑真理。
我們從「真假」,到「端曲」,到「陰陽」,接著今天進入第四個重點:
【何謂是非。】
經文當中講道:
【魯國之法。魯人有贖人臣妾於諸侯。皆受金於府。】
魯國的法律有規定:魯國人到了鄰國,到了其他的國家,用錢贖回被其他的諸侯國擄掠去的,在其他的國家當人家下人、妾的這些情況,魯國人發現了,他願意慷慨解囊把國人救回來,這樣政府就會頒賞金給他,以資鼓勵他救自己國人於危難。子貢把人贖回來了,他沒有領政府的賞金說,「不用了,不用了。」結果孔子聽到了這件事:
【聞而惡之。】
『惡』就是孔子可以馬上了解到,這個行為造成負面的影響太大。不是說孔子討厭人,不是。孔子對一些行為,會產生對整個社會風氣很不好的影響,夫子都會適時地點出來,提醒大家。所以孔子了解之後,責罵了他的學生子貢,告訴子貢:
【賜失之矣。】
你這樣做不妥,有過失。
【夫聖人舉事。可以移風易俗。】
孔子藉由這個機會點,教導他的學生,這機會點抓到了,終身不忘。有時我們當老師、當父母,常常講一些重要的道理,孩子覺得煩。但是一犯錯,一有一些情況出現,你把這些道理給他講清楚,他終身受益。所以,夫子在整部《論語》當中抓了太多重要的機會點,教誨學生,同時教誨天下的人,也教誨了二千五百多年後的我們。待會我們都會舉到,這裡就是一個實際的例子。他提醒學生,聖賢人做任何一件事,他都考慮到能不能帶動正確、善良的風俗習慣,『可以移風易俗』。
【而教道可施於百姓。】
而自己做這一件事情的身教,包含所講的話的言教,可以教育老百姓。身教做典範,言教感化、引導百姓,這是『教道可施於百姓』。
【非獨適己之行也。】
不是順著自己,隨性去做,也不是只有考慮自己的立場去做而已。我們看,子貢他很有錢,所以他覺得我有沒有賞金沒有關係,這是自己的立場。但孔子就不是這麼看,孔子起心動念考慮整個社會、天下。所以,確確實實夫子他們契入境界的人,所說所行都跟《中庸》講的一樣:「動而世為天下道」,他每個舉動是可以讓天下效法的,「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給天下帶榜樣的。
我們讀完這句話,又立定這一生要成聖成賢,大家有沒有立定這樣的目標?大家一定要有這樣的志向,不然《弟子規》每天念也白念,沒有念入心。每天念《弟子規》有念進去的,一定是這樣的存心,因為最後一句話說:「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我們每天念,然後還沒立定目標,那這句話不就是有口無心了嗎?包含《弟子規》當中說,「見人善,即思齊」,這句話要不要真幹?那真幹了,這生的目標一定是聖賢境界。因為見到了馬上就去做了,所以聖與賢是決定可以馴致的。
接著我們看到夫子這份存心,就表現了他時時以天下為考慮,他分析給學生聽:
【今魯國富者寡而貧者眾。】
魯國有錢的人太少了,窮的人多,但是你今天做了這個行為,人家說:「子貢連錢都不收,真是清廉,真是有德行。」所以你這個行為一做,很多人會想,接受賞金好像顯得不廉潔,好像比較貪財。
【受金則為不廉。何以相贖乎。】
以後每個人要贖人的時候,他心裡有顧忌:不能領賞金,領賞金好像被人家看了就比較沒有德行。可是我家裡又不是很有錢,贖了我又不能拿賞金的話,那我生活有困難。他救人的時候有遲疑、有顧忌,一百個人救人,有三五個人遲疑了,那三五個人的命、三五個人的家庭就受影響了,更何況可能更多了。所以夫子了解人心,他都可以從一個動作分析出往後會影響人的這種心態。
【自今以後。不復贖人於諸侯矣。】
很多人就不敢贖人回來了。另外發生在子路的身上:
【子路拯人於溺。其人謝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自今魯國多拯人於溺矣。】
子路看到人家溺水,危在旦夕,他勇於救人於難。結果那個人太感謝他的救命之恩,把家裡的牛送給他以表謝意,子路歡喜的接受了。這件事告訴世人,勇於救人,得到的善報很厚,人家把牛送給他了,『子路受之』。大家可能對一頭牛到底是多厚之禮不是很有概念。比方說你生產一個產品,就是把那一台機器都送給人。因為他耕田,靠牛吃飯,把家裡很重要的家當都送出去了。比方說這個人被救了一命,把馬給送出去了,大家要會推算這個禮物的厚重,把馬送出去了,就是把BMW送出去了,這樣大家就比較能夠理解,這真的是得厚報。所以孔子很歡喜,這件事情一定會帶動魯國人更願意去救人於危難。接著了凡先生分析到:
【自俗眼觀之。】
從一般世俗人的觀點來看。
【子貢不受金為優。】
子貢不接受賞金,好像顯得比較崇高、清廉。
【子路之受牛為劣。】
子路接受別人的賞賜,好像顯得沒有這麼高尚。
【孔子則取由而黜賜焉。】
孔子反而肯定了子路,指責、不贊同子貢做的。剛剛這個分析就是,聖人的觀點跟世俗人是有不同,從這個不同繼續分析:
【乃知人之為善。】
人行善事,必須怎麼去考量,才能跟聖人的深思熟慮相應?這個標準就出來了。
【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
就不只是看眼前的效果,而要考慮往後的流弊問題;不論當前這一時的、當下的結果,而要論對長遠的影響;『不論一身』,不只是論自己的得失,而論天下的利益。接著就分析到:
【現行雖善。】
現在看他的行為好像是善心在做。
【而其流足以害人。】
但是它的流弊卻會害到其他的人,甚至是往後的人,「不論一時而論久遠」。
【則似善而實非也。】
看起來好像善,但事實上不是。我們舉些具體的例子來看,比方說一個人他常常去救濟別人,這個是善心。結果救到最後,人家看他慈悲,常常來跟他借錢,甚至借去賭博了,這個就有流弊了。所以人善良,不要到最後別人欺負你的善良,去造惡就不好。孔子又教誨到,要救急不救貧。他很急,那你要馬上幫助他,救人於水火;他是思想貧窮,造成他家裡的貧窮,這時候你不是一直給他錢,是要讓他有責任感,讓他有謀生的能力,這是真仁慈。
我們曾經遇到一個慈善團體,規模很大,他們感嘆說:「怎麼我們捐最多錢的地方最不感恩?」流弊出來了。結果師長老人家跟他講了一句話:「他連父母都不感恩,他怎麼會感恩你?」所以真正要救人於貧困、危難,最根本的救度,是要教他做人,教他明理,教他如何積德行善。不然你救濟愈多,他愈不珍惜,這個現象值得我們反思。所以救人最根本的,還是要給他聖賢的教誨。
清朝有個公案,順治皇帝覺得出家很好,他希望想出家的人都讓他出家,他就改了佛門的制度。以前佛門出家要經過考試,而且那個難度跟考進士差不多,考上了他才能拿度牒,他拿了度牒他就是有資格了,可以到全天下的寺院去掛單,去講經說法。他要有這個標準,拿到這個度牒。結果順治皇帝覺得,誰想出家就讓他出好了,他就廢了這個度牒制度,那就不用經過考試就可以出家。他是不是善心?是,他想要滿人家的願。可是他不知道,他考慮不深遠,出家是披釋迦牟尼佛的袈裟,幫忙弘揚聖教、弘揚佛法,他得要有老師的道德、學問,他才能弘揚。現在隨便的人都可以出家,那整個出家人的素質就一落千丈,佛門就衰敗了。人家說,那個佛門的人水平都很差。那誰還相信出家人,誰還相信佛法?所以他一念善,卻產生很嚴重的流弊問題,這個叫『似善而實非也』。
我們再看看這個時代很多事情,甚至從我們自身的人生當中去考慮,幾乎常常會聽到,常常在發生。比方,今天一個國家大學一直建,好不好?讓每個人都能讀大學,這一念心好不好?看起來「似好」,事實上,大學蓋了很多,進來的學生素質一落千丈。你蓋幾間適量的大學,每個人都是很用功進去的,他素質不會降下來。結果現在蓋很多大學,誰都可以進,考得爛得不得了的成績都可以進,為什麼?因為招不到學生,考零分也可以讓他進來了。因為他要招學生,他才能夠繼續辦。最後變成什麼?諂媚學生。因為太多學校,誰能進來?哪怕他不用功讀書,統統讓他pass,讓他過。你看,他成績不好都能讓他過,你說這些學生慢慢會不會很囂張?都不讀書,那完蛋了,那大學的風氣不就跌得很快了?你當初蓋了一大堆大學,最後產生這個負面效果,「似善而實非」。
德國的教育辦得很好,又沒有說建一大堆大學,反而人家注重技術學院。因為不是每個人都適合一直讀書上去的,有些人適合在各行各業,他有那樣的天分。這些都是人家很好的經驗,我們不去借鏡,還想著蓋更多大學讓更多人讀,這個政策一錯誤,誤的人就太多太多。
包含在政治界,假如存心善,但是對本末先後不清楚,可能誤了全社會的人。比方,請問大家,教育重要還是經濟重要?教育。但是你看,多少國家把經濟擺在第一位?誤了下一代。大家注意看,前不久英國暴動,犯罪的是誰?是青少年,是很多年輕人,那是英國人的下一代。英國工業革命,經濟發展很好,可是它忽略了教育,當下一代不好,這個國家、社會還有未來嗎?但是你說他政治人物不努力嗎?可是他把本末沒有搞清楚。所以有個大官,晚年哭著對記者講:二三十年前,我把教育放在次要的位置,把經濟放在第一位,整個社會都富起來了。可是二三十年之後,看到青少年犯罪率這麼高,我有罪過。我當時權力這麼大,沒有把教育擺在重要的位置。但是大家看,他還能反省到,很難得,可是當時就沒有這樣的見地。所以現在多少的災難從哪裡來?從不讀書之過來。一個人不讀書、不明真理,他沒有辦法教育下一代的子孫。他不明理,當領導、當中央級的官員,也可能決策錯誤。但是大家要了解,哭有沒有用?也沒用了。當然有些官員被他的眼淚所啟發,那還是有用,但是也都是為時晚矣。而我們現在想想,現在多少家庭都在為下一代傷透了腦筋,而這些家長小時候有沒有讀過聖賢書?沒有讀過,他怎麼知道當父親的重點、先後、本末在哪?一個人能判斷輕重緩急,這個才叫智慧。
我們看,以前人讀書,有四本書一定讀過,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大學》裡有句話非常重要:「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不管是家庭還是整個國家,你把財放第一位,叫末;你把德放後面,叫本末倒置。可是你看,華人社會拼經濟很努力,全世界假如說努力賺錢的,華人一定是NO.1連禮拜六、禮拜天,連大年初一都不放假,拼命努力賺錢,你能說他不勤奮嗎?但是不重德,你所賺的一切錢,很可能都被後代給敗掉了。所以,我們看到這句「似善而實非也」,感觸就很多了。
比方說,這個時代,都說民主制度好,多少人為了讓國家變成民主制度拋頭顱、灑熱血,很不簡單。但是大家冷靜看看,現在民主社會安定嗎?(眾答:不安定。)你們說的,我沒有說。你們是很有道德勇氣的人,現在民主社會犯罪率、動盪也不少,但是有沒有人去把「民主」兩個字搞清楚?什麼是「民主」?人時時把人民的福祉擺在第一位,這叫「民主」,這是實質的民主,不只是制度而已。你有民主的制度,每個人都在謀自己的私利,變成金牛政治,那當初這麼多人流血、流汗,不就白流了嗎?
所以話又說回來,什麼最重要?教育。你把這個民主的精神真正教育,入每個人的心,每個人都想著要為天下、為整個國家謀福利,「不論一身而論天下」,他以後當官一定是好官。你沒有這樣的教育,空有一個制度,制度變成政客玩弄的工具了。所以以前人舉人才來當公務員、來當官,都是兩個字做標準,「孝廉」。沒有明白孝是德之本,廉潔是做事的根本,廉潔他就不貪污,沒有這樣的認知,都是善心要為國家,到頭來政治還是敗壞。
講到這裡,又是什麼?不讀書之過。不然這些智慧經典不知道講了多少遍,那現在我們都知道不讀書是罪過,你不明理就做錯事。好,從今天開始讀書,有沒有問題?有,文言文看不懂。五千年的智慧都是文言文這個工具記載傳下來的。所以我們身為父母、長輩,我們現在要讀書都很辛苦,我們的下一代不能走我們的彎路了,我們要立定目標。他們十歲就可以看《資治通鑑》,我們現在都很困難,我們不讀書之過,不能再發生在他們身上。所以現在很多父母讓孩子四歲、六歲就開始讀經典,這是非常明智。包含很多家長更可貴,自己孩子受益了,自己也出來學習,然後做傳統文化的老師,這令人佩服。「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看很多家長雖然沒有在學校教書,一看就有讀書人的氣質,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人有氣質,那都不是這一生修來的,這不是我講的,歷史證明。
「二十四孝」裡有個讀書人叫黃庭堅,他連續作夢,都夢到自己在吃芹菜面。那個夢實在是太清楚了,他索性就循著那個夢去找他吃芹菜面那個地方,真的讓他找到了。他敲門,有個老太太來應門,他就開始跟這個老太太聊,就搞清楚了為什麼他都夢到在這戶人家吃芹菜面。因為這個老太太的女兒去世得早,這個女兒特別喜歡吃芹菜面,所以到了她女兒的忌日,她一定煮芹菜面放在她女兒的牌位前。大家故事聽到這裡,聽懂沒有?開悟了沒有?黃庭堅是誰?是她前世的女兒去世之後轉世的。
身體有生死,為什麼?身體是工具,用壞了當然要換,但靈性是沒有生死的。所以孔子說「遊魂為變」,你的靈魂在你這個身體壞了以後,它又換一個身體,就是下一輩子。但是大家要會換,大家冷靜想一想,現在人斷氣以前都是什麼狀態?在醫院裡面,彌留之際,你看會換到好身體嗎?以前的人積德行善,要走以前清清楚楚,他當然換到好的下一輩子。「竇燕山,有義方」,《三字經》講的,竇禹鈞先生,「教五子,名俱揚」,五個兒子都很有出息。他一生行善,臨終的時候他知道自己要走了,清清楚楚,洗好澡,跟所有的親戚朋友道別,道別完就死了,坐著走了,你看多自在。所以這些故事都讓我們明白人生真相,人一明白靈魂沒有生死,就知道不能給自己的人生往後下輩子造罪業。再傻都不願意造罪業,最終都要自己受報,哪有人做事來害自己的?
黃庭堅先生了解到,眼前這位老太太是他前世的媽媽。這個老太太又說,我女兒生前最喜歡讀書,還很愛寫文章,她生前寫的那些文章,鎖在那個櫃子裡,我也找不到鑰匙。黃庭堅聽到這裡,就知道鑰匙放在哪了,然後就去把鑰匙找出來,把那個文章拿出來一看,自己吃了一驚,這個女子寫的文章跟他這一生的功力差不多。
後世的人讀到這個公案,下了一個結論,叫「書到今生讀已遲」。你這輩子才開始說:「我要好好來讀書。」有點晚,很可能你這輩子,很多積累的學問是上輩子來的。當然了,你說,「那我就沒希望了嗎?」還有,有經典就有辦法。《中庸》又給了我們一句話:「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人家讀一次會,沒關係,我讀一百次,照樣會;人讀十次就會,沒關係,我讀一千次。你有這樣的決心,還是能夠有智慧、有學問。所以什麼人都有救,什麼情況都能改善。後世人講的「書到今生讀已遲」,大家有沒有遇過你身邊的人,他一彈起古琴來,很快地就入了,學得特別快。我們在那裡學了一年、兩年,還五音不全,音都抓不準,那個都是他前世積累的。有些人,人體幾百個穴道倒背如流,我們背三個,第一個就忘了,那怎麼是偶然的?他前世就當過中醫,看到這個東西很熟悉,你沒有前世,來講這些都講不通,是不是?對。所以,為什麼說每個人都有天分,要因材施教。大家生四個孩子,四個人的天分都不一樣,特長都不一樣,有沒有?對。
接著我們看經文又講:
【現行雖不善。而其流足以濟人。則非善而實是也。】
現在看好像沒有那麼高尚,但是它往後的影響卻能夠幫助人,『則非善而實是也』。這個例子就可以說明,他接受了這頭牛,就帶動了大家救人的風氣。
我讀到這段,對我是很警惕的,因為我耳根子軟,心也比較軟,心軟好不好?還好。但是還要明理,才能「悲智雙運」。有慈悲沒有智慧,比方我們在一個單位服務,單位都有單位的規矩,結果很多人要走後門都不找別人,都只找我。所以我讀到這個,「現行雖善」,看人家那麼可憐,「給你過」。「而其流足以害人」,每個人都來找我走後門,他們的心態都不對了,我害了他們。所以慈悲會幹壞事,善心會幹壞事,不能違反規矩,要「情理法」都能夠圓融,這個沒有學習是辦不到的。
比方有一次,有個學員他從很遠的地方來,他沒有報名就要上課。那其他報名的人,全部是經過篩選程序才可以進班的。可是他從千里之遠來,又很想學,諸位朋友,讓不讓他進班?你們考慮考慮,以後你們會遇到。「你不讓他入班,他好可憐,你真不慈悲。」一聽到別人說我不慈悲,很難過。一聽到人家說我不慈悲,我就難過,我也是很貪「慈悲」這個美名,這個有沒有?「惟從心源隱微處,默默洗滌」,我們再複習一下,「有端有曲」,人家罵我不慈悲,我就很難受,這一念有媚世之心,都要人家肯定自己慈悲,那這個行善裡不都有希求了?所以我們在講「是」跟「非」,跟前面三個有沒有關係?有。跟「真假」有沒有關係?跟「端曲」有沒有關係?跟「陰陽」有沒有關係?
比方我們再來分析一下,但是這是分析,因為我不是子貢,我不能亂說他一定是怎麼樣。但是我們想想,他這麼考慮,他是善的,但他可能考慮自己的狀況,沒考慮別的人。再來,他有沒有可能起了一個念頭,我不收賞金,人家就會覺得我非常高尚。這一念心是真還是假,是端還是曲,是陰還是陽,是不是?人家會覺得我很高尚,「媚世之心即為曲」。我要做給別人看,讓人家知道我是好人,「陽善享世名」。你要純是濟人之心,沒有任何索求;想要享好名,那就是媚世之心。所以從八個角度看,你從心地去分析,這些都是相通的。大家可不要當知識學,真假是真假,端曲是端曲,陰陽是陰陽,是非是是非,全部是相貫通的。
那我真的遇到這個情況怎麼辦?還是不能進班,為什麼?第一,沒報名,沒經過程序就可以進班,那以後誰要報名,誰要努力通過這個程序?流弊不就出來了?再來,我的同仁審了老半天,最後規矩都是被我破掉了,他們一次、兩次,最後會不會忍無可忍?會。最後我都惱害我身邊的人,讓他們辦事都很吃力,那我這個慈悲是假慈悲。只能關注到一個人,讓他眼前這個痛苦變成高興,身邊的這些原則跟身邊人的感受都考慮不到。拒絕他,不能進班,他也跑了千里之遠,這個「理、法」顧及了,「情」好像講不過,怎麼辦?我能給他的資料全部給他,那幾天能夠供養他的這些經驗,還有些好的教誨,能講的都告訴他,做到仁至義盡,但是還是不能給他進班。情、理、法要兼顧,不然我假如情義沒有盡到,他一定會說:「這個蔡某某給我記住。」我常常又耳朵會癢,有人在罵我,這樣就不好辦。所以把這些道理搞明白,我們再應對這些所遇到的事情才會圓融。
【然此就一節論之耳。】
這是就這一件事情來討論。
【他如非義之義。非禮之禮。非信之信。非慈之慈。皆當決擇。】
從這個點再延伸開來,所做的一切符合德行的行為都要考慮到流弊,考慮到久遠,考慮到天下,都要考慮到從心地去觀察。
比方『非義之義』,看起來很講哥們義氣,反而讓對方更認不清自己的問題。比方這個朋友離家出走,也不給父母報平安,缺錢了,跟你要,你馬上說:「沒問題,我這個人最講義氣。」借錢給他。他不給家裡打電話,不趕緊解他父母的擔憂,那他本身行為是錯的。你看起來很有道義,那是「非義之義」。
再來,『非禮之禮』,他的行為好像是符合「禮」,但是細細分析,非禮,為什麼?比方他過分的恭敬,事實上還是有媚世的嫌疑,「非禮之禮」。或者你很讚歎、恭敬人,你很恭維這個人,讚歎他,這是你在表現你的禮敬,比方你面對一個年輕人,他在弘揚傳統文化,你說:「太難得了,你講這堂課,真是孔子再世。」你很恭維他,結果這個讚歎太過了,他的傲慢心起來了,你就害了他。
我遇過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我一看一表人才,那麼年輕就懂得學聖教,我也忍不住,稱讚了他幾句。過了一個禮拜,因為我們住在一起,看到他一些行為不妥,我就很客氣地勸他。大家看得出來,我講話應該還算柔和。結果我勸他,他臉色馬上就拉下來,我就嚇了一跳。這麼年輕的人,規勸了,他馬上就變臉了,我就反思到我前幾天對他的稱讚是錯誤的,而且不只是我錯誤了,他在學習聖教的地方,常常很多大人一看到他那麼年輕就開始誇,誇到最後害了他。本來對他禮敬是善,但是太過、太恭維,反而是不符合禮,叫「非禮之禮」。所以,禮強調什麼?分寸。肯定人、讚歎人也要有分寸。
『非信之信』,他為了守一個小信,忘了大信。在十六集的《孔子傳》當中有講到一個事例。一個人要叛國,訓練軍隊,被孔子發現了。他威脅孔子:「你馬上要承諾不講出去。」孔子說:「好。」就放他走。結果走了一小段路,孔子說:「趕緊去通知他的國君。」學生在旁邊說:「夫子,你剛剛已經答應人家不講了。」為了守自己的信,一個國家的人民要災殃,這個信要不要守?那是自己重要還是整國人民的生命安危重要?所以這個時候寧可自己背負不守信的惡名,都要解一個國家的危難,這就對了。而任何的德行,要從哪裡下手?從心地下手,要對得起良心,這才是真信,才是誠信。
再來『非慈之慈』,這個從家庭看就很明顯,叫「慈母多敗子」。母親很為孩子想,但是養出敗家子,大家服不服氣?「慈母多敗子」,不要說別的,就看我們這個時代就好。疼孩子,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是五千年來最多的一代了,可是五千年來哪一代教的最差?這一代。跟「非慈之慈」有沒有關係?以前當母親的人很懂,不可以袒護孩子,現在父親在處罰孩子,媽媽都把人帶走,那「非慈之慈」,變成姑息孩子,變成反教育了。
所以我是很感念自己的母親。我是獨子,又是長孫,特別有條件做敗家子,全家族的人都疼愛。可是還好,沒變敗家子。首先,我母親功勞非常大,父親每次罵我,我媽媽一句話都沒有加進來,讓我乖乖地聽我爸爸教訓。結果我媽媽後來問我:「小時候你爸爸跟你講那麼多,你聽了懂不懂?」我說:「全聽懂了。」為什麼?爸爸是用真心在教誨我,怎麼會不能理解?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就是爸爸教誨我要自愛,不要糟蹋自己。這兩句話現在提起來還如雷貫耳,好像就在耳朵轉。再來,感謝我爺爺。我犯錯的時候,我爺爺第一個喊「打」,都跟我媽講:「妳不打,我打!」犯嚴重過失的時候,爺爺不寵我,媽媽不寵我,非慈,所以這是真慈悲。
接下來有段話在《格言聯璧》講的,很精闢,是善還是非善的判斷。「私恩煦感,仁之賊也。直往輕擔,義之賊也。足恭偽態,禮之賊也。苛察歧疑,智之賊也」。我們看「仁義禮智信」是五常,但是也要分辨是真智之智,還是非智之智,非仁之仁,非信之信。「苟約固守,信之賊也」。一個人受了他人的恩惠,「私恩」,自己在辦公家事的時候,就對那個曾經對我們施恩的人,給他種種方便。看起來他在利益那個人,但是他拿著公家的資源去還他私人的情,「私恩煦感」,這個不是「仁」的表現,旁邊的人一看,這個人都是愛憎、好惡。
「直往輕擔」,他答應了一些事情,好像很講義氣,但是承擔以後又不扛責任,又扛輕的責任,人家事後會覺得,都拍胸脯保證,最後還是這個樣子,這個「義之賊也」。所以,古人在考慮答應人家事情的時候,非常慎重,他不會很輕率。
「足恭偽態」,剛剛講到的,他很過分的恭敬,其實是虛假的這些儀態,就是諂媚的,「禮之賊也」。反而人家面對這個有禮貌的,就會覺得,是不是又是假惺惺的來了。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一開始接觸傳統文化,人家給我們深深鞠躬,我們都會想:這個是要幹什麼?有什麼目的?一下子這麼恭敬,都怪怪的。假如後來認識了以後說:「那些恭敬的行為都做表面功夫的,內心都還是對人很苛刻,對人還是很傲慢。」人家說這些都是假的,那不就讓人家不相信「仁義禮智信」了,「仁之賊也」。
「苛察歧疑」,看起來觀察很敏銳,好像這個人很聰明、厲害。但是他到「苛」了。人一苛,旁邊的人很緊張。他看得到人家看不到,說這個人好有慧眼,很厲害。可是他「苛」以後,人家在他旁邊很有壓力,因為一做錯就被他批一頓,「動輒得咎」,每個人他做一件事的時候都緊張兮兮的,怕犯錯,因為這個領導太苛刻了。看起來好像很厲害、很有智慧,事實上內心是刻薄的。而且「歧疑」,他懷疑這個,懷疑那個,都被他懷疑對了,最後帶動大家不相信人,這個是錯誤的,不是真智慧,「智之賊也」。懷疑會傳染,你比方講「這個人很好。」講了你很高興,旁邊人說:「我看不是這樣。」你給他幾次影響,你想事情以後都開始懷疑。所以懷疑是五毒,毒害自己的真心,不好。
「苟約固守」,就是你答應這些事都沒有深思熟慮,太隨便、不恰當,最後還要堅持一定要守這個約,也沒有再去溝通,或者做適當的調整,然後就「我是很守信的人,答應了一定要做。」那個就不知變通,而且也沒有看到當初自己剛答應時候的草率,還覺得自己在守承諾,那就「信之賊也」。
所以《弟子規》有句話:「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他說「好」、「可以」,好像承諾了,但是他進退錯的時候,不就讓人家對他信譽懷疑了嗎?所以答應緣分要「度德量力,審勢擇人」,不可以輕易許諾。你要分析整個因緣成不成熟,這八個字是標準。衡量自己的德行能不能承載這個因緣,你的形勢確實可行,你還要用對人,不然大好事用錯人,反而是變成大壞事,這些都要衡量。
我假如聽到底下稍微有點聲音,要趕快看自己有沒有寫錯。我們看下個角度:
【何為偏正。昔呂文懿公。初辭相位。歸故里。海內仰之。如泰山北斗。】
明朝的呂原先生,號逢原,他當到宰相,後來追諡,對國家有貢獻的人去世之後,都會封他一個諡號,『文懿』,所以叫文懿公,呂文懿公。他剛剛辭掉宰相的位置,告老還鄉,他的威信海內外的人民都非常推崇,就像仰慕泰山、北斗一樣。
【有一鄉人。醉而詈之。】
有個同鄉喝醉了,而且還罵人,還罵他,很不恭敬。
【呂公不動。謂其僕曰。醉者勿與較也。閉門謝之。】
告訴他的僕人,他喝醉了,不要跟他計較,把門關起來不理會他。
【逾年。其人犯死刑入獄。】
過了一年,這個犯人沒有悔改,變本加厲,最後犯了大錯被判死刑,關在牢裡。呂公知道這個事情。
【始悔之曰。】
呂公後悔。
【使當時稍與計較。送公家責治。可以小懲而大戒。吾當時只欲存心於厚。不謂養成其惡。以至於此。此以善心而行惡事者也。】
這是善心行惡事的例子。其實,我們看每句經句都很可貴,是學處,怎麼說?呂公一看到這個人入獄,他馬上反省後悔,可見得呂公對他所遇到的每件事都是恭敬謹慎,他會時時反省,這件事造成這個結果,有沒有我的責任?反求諸己。而且是一個不認識的人,他都能反省自己。我們現在看看跟聖賢人的差距,我們現在連孩子的錯,我們都不一定反省自己。呂公是陌生人的錯,他都反省自己。他就想到:假如當時,我能夠正視他的態度這麼惡劣,應該送到官府,給他一些懲罰,給他一些警告。『小懲而大戒』,這是《易經》裡的話,一個小小的懲罰,讓他引以為戒,不敢放肆,就不會促成今天被判死刑的結果。
我們再想一想,一個孩子小時候犯錯,被父母責罰,這也是「小懲而大戒」。很多人第一次偷東西被爸爸打了以後,一輩子都不敢再起這個念頭,「小懲而大戒」。所以,這個寬厚,呂公講,當時只是「存心於厚」,沒想到會養成他的惡。所以原諒一個人,也要觀察到他接收這個原諒之後的態度。假如接收原諒之後愈來愈囂張,那得要給他警告才行。假如我們身邊的人,因為我們的原諒而愈來愈放縱,那這個我們要懂得調整。這個是一個例子,下個例子又講:
【又有以惡心而行善事者。】
【如某家大富。值歲荒。窮民白晝搶粟於市。】
有一個地方,荒年,結果有人就開始在白天,在市集當中搶糧食。這個『粟』一般指稻米。搶糧食,也要搶這些大戶人家。有一個富翁,他趕緊報衙門。
【告之縣。】
結果縣府沒有反應,不理會。結果這些:
【窮民愈肆。】
這些老百姓愈來愈放肆橫行。情逼無奈,
【遂私執而困辱之。】
他就用自己的人,把這些人抓起來懲罰,可能也打他們、處罰他們。『困辱之』,把他們抓起來懲處。結果這些搶劫的人看了就怕了,收斂了。
【眾始定。】
整個鄉里才安定、平靜下來。
【不然幾亂矣。】
假如繼續發展下去,可能整個就大亂了。
【故善者為正。】
善心是正。
【惡者為偏。】
發怒了,處罰人,這個是『惡者為偏』。
【人皆知之。其以善心而行惡事者。正中偏也。】
就像呂文懿公以善心,他卻做了惡事,造成那個人最後犯死罪,這叫『正中偏』的善。
【以惡心而行善事者。偏中正也。】
這個富翁他是氣不過,這些窮民都已經要威脅到他的財產、生命,他很生氣,找家裡的人來,把這些人綁起來打,這是惡心。但是卻讓這些搶劫的惡行制止下來,這是行善事,所以是『偏中正也』。
【不可不知也。】
這個例子,也很好的說明「偏正」的道理。
今天時間已經到了,就跟大家先交流到這裡。下個重點是「半滿」,這個很精彩。大家可以回去複習一下,不一定要下節課才能了解。你知道怎麼才是半滿,你就會非常歡喜,原來沒有錢也可以修圓滿的福報、圓滿的功德。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