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訓》學習分享(二次宣講)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十三集) 2012/8/6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84-0013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朋友,大家晚上好!我們《了凡四訓》跟大家交流到的是第二個單元「改過之法」。前面我們有提到,我們行善假如不先改過,就好像我們今天裝水,這個水桶底下有一個破洞,上面一直在加水,下面這個洞都把福德、功德給流掉了。所以未論行善,要先懂得改過。改過最重要的一個基礎,要先發三心:第一個是發恥心,第二個是發畏心,第三是發勇心。這是我們上一次談到先發三心。
當然,善學之人在看到經文,體會到其中的道理,馬上就把這個心給發出來了。就像經文當中講到的,人要發羞恥心。為什麼?同樣是人,古聖先賢可以留名青史,可以百世為後世的師表。就像至聖先師孔子,兩千五百多年來多少讀書人、多少的家庭、多少的朝代都因為他老人家的教誨,得到了幸福,得到了智慧、道德,所以孔子的一生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孔子能夠做得到,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得到。就像孟子所說的,「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孟子是亞聖,他不會騙人,他們是過來人。他了解到每一個人都有本善,都有明德,一定可以恢復。只要肯下決心改過,放下這些不好的習氣,明德就可以恢復。
我們看這個羞恥心,還來自於孝道。《弟子規》當中講,「德有傷,貽親羞」,我們不能做了壞事,羞辱了自己的父母跟祖上。小的時候頑皮,當聽到人家說,這個孩子真沒家教,就覺得很慚愧,無地自容,趕緊收斂,趕緊回家。這個是羞恥心的根本,也是從孝心來的。而且,我們每一個人首先要能「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自己這一生要對社會有所貢獻,讓世間的人都說,這某某家的孩子有出息、有貢獻。這個是讓父母感到光榮、欣慰,也讓自己的家族感到欣慰,這個叫光耀門楣。其實這是每一個人在我們五千年的歷史長河當中,很自然提起的一種責任心。假如不能光耀門楣,是覺得很羞恥的事情。我們冷靜想想,現在的孩子,他的人生目標有沒有光耀門楣,有沒有讓父母感到光榮這樣的目標?所以我們就要很冷靜,我們再不教育好下一代,讓他們的方向都走向於享樂、縱欲,那人類的未來就堪憂了。一個人從小就有羞恥心,為父母、為家族去努力,他有根本自強不息的動力。不只為家族光耀門楣,我們今天學了聖教,要以弘揚中華文化為己任。當我們看到文化被破壞了、被誤解了,我們覺得是我們的羞恥,我們沒有做榜樣,我們沒有給世間人講清楚,這個是我們的恥辱。
在前不久,應該是這幾年的事情,韓國有一批讀聖賢書的讀書人,一起到所有這些古聖先王的靈前懺悔,說到,現在的社會這麼亂,都是我們這些讀書人沒有做出表率來,讓所有的列祖列宗擔心了,是他們的恥辱。他們集體在這些祖先面前懺悔。這個行為讓我們覺得很感動。
我們擁有五千年的文化歷史,這是全世界的寶藏。五千年的智慧、五千年的經驗、五千年的理念、五千年的方法、五千年的效果,全世界古文明只剩我們一個古文明。請問大家,古人比較有智慧還是現在的人?這個問題這麼難嗎?大家想一想,五千年來長治久安,家庭都是兄友弟恭,父慈子孝,五千年了!現在的人很聰明,都照自己的方法去做,結果呢?現在身心出問題,癌症一大堆。不聽老人言,身心出問題。再來,離婚率愈來愈高。你說現在的人很聰明嗎?把自己搞得身心都疲憊,然後下一代教育亂七八糟。你看多少所謂先進國家,青少年犯罪率好高。他們還叫「先進國家」,有沒有?一些都排在世界所謂先進國家數一數二的,他們的那些高學歷的年輕人暴動、搶劫,怎麼叫先進國家?所以現在很多的認知沒有按照經典,看不準。你說看一個社會,青少年犯罪率跟離婚率越高,那個是亂邦,怎麼是先進國家?可是大家要注意,這些青少年犯罪率很高的國家,現在全世界很多都跟著他們走,很盲從。他們教出來的孩子不好了,我們還跟著他們走,尤其華人跟中國人還跟著走,那真是沒有辦法用言語來形容。這有五千年的智慧他把它丟到垃圾桶裡面,然後去走那個死胡同,真是死胡同。大家注意去看那些先進國家,有沒有辦法解決青少年犯罪問題?所以他們現在都到東方、到中國來找方法。結果我們中國人、華人沒有信心,還跟著他們屁股後面走。
七O年代湯恩比教授講:「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要靠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英國的大學問家講的。我聽到這句話,覺得很羞恥。為什麼?就好像一個外國人跑來跟你講:「你爸爸很好、你媽媽很好,他們很有德行。」然後我說:「有嗎?我都不知道,我還跟別人學,我不跟我爸爸媽媽學。」是外國人來告訴我,我的爸爸媽媽好,我的祖先很好。所以我們中華民族到了要認祖歸宗的時候了,不然,現在假如再不照古聖先賢的教誨,還是用功利主義教孩子,家庭的災難不可避免。
現在有一句俗話,可能每一個人都心有戚戚焉,叫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難在哪?難在我們不肯老實聽話。你真肯聽經典的話,沒有那麼複雜。其實就是把功利轉成仁愛的心、孝心,整個人心就轉過來。家庭、社會的災難就化掉了。從根本看,事情不複雜,就是人心出了問題。人心靠什麼?人心靠教化、靠教育。你不能用功利教他,你要用孝道教他、要用仁義教他,就對了。
前幾天,我們看到應該有七八十個非洲的孩子,他們是在台灣,慧禮法師在台灣成立一個「大象腳印基金會」,專門收留非洲的孤兒,現在已經收留了三千多個孤兒。這個孤兒剛好來到我們吉隆坡,他給我們表演什麼?表演中國功夫,Chinese功夫;他給我們讀誦《弟子規》、讀誦《三字經》。我看下個禮拜一還沒上課以前,放一段給大家看一看,你再不學,人家非洲人都學去了,你以後到非洲去學中華文化,這個時候再發恥心,來不及了。他們這麼小,就開始讀誦這些經典。中華文化是現在全世界唯一留下來古文明的高度智慧。誰學了,誰領導世界,誰救世界。但不見得是華人學,也不見得是中國人學,誰有慧眼誰先深入去學。所以面對文化承傳,我們要發恥心。我們假如沒有承傳下來,對不起後代子孫,也對不起列祖列宗。
真正讀書人,「君子不恥身之賤,恥道之不行」。自己身分地位沒有很高,他不會放在心上,他羞恥的是什麼?古聖先賢教誨他的道,他不能行出來、他不能弘揚開來。這是君子。我們現在沒有大車開,覺得羞恥;沒有好房子住,覺得羞恥;沒有名牌可以穿,覺得羞恥。這個羞恥心都顛倒了,那叫虛榮心,不叫羞恥心。「不憂命之短」,不擔憂自己能活多長,樂天知命,活在這個世間不能白來一遭,每天盡心盡力為這個世界著想、為民族著想,不憂命之短。擔憂什麼?「憂百姓之窮」,黎民百姓、親朋好友,現在最困頓的、最痛苦的是什麼?他所憂心的、他所努力的在這裡,怎麼樣幫助親朋好友離苦得樂,走向幸福的人生。諸位朋友,我們有沒有把握幫助別人離苦得樂、走向幸福的人生?你們沒什麼反應。你們都笑不出來了,怎麼引導別人笑?你們要先smile一個給我看一下。大家看,笑不出來是結果,原因在哪裡?心有千千結。老實聽話,依照經典,這個結一結一結慢慢就打開來了,不要再自討苦吃了,不要再自找罪受了。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所以誰最有福氣?聽聖賢、經典的話,肯放下不必要的煩惱、執著、強求的人,是最有福氣的人。
【恥之於人大矣。】
這個羞恥心的意義太深遠。包含你在任何一個行業都要有一種使命感,像我在教育界,世間人不尊重老師是我的恥辱,因為我沒有做出好的榜樣。所以我這一輩子的使命是什麼?我走在教育界了,振興師道就是我的天命。沒有振興師道,就是我的恥辱,因為我以身羞辱了這一個神聖的職業。所以有一句話叫「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不能玷污了這一個教師的身分。同樣的,醫有醫道,君有君道,太太有太太道。媽媽有媽媽道,今天我們不把媽媽做好了,那就把媽媽、把太太這麼神聖的身分給污辱了。所以人有志氣,你走在哪一個角色、哪一個道上、哪一個行業,都要把它這個「道」行出來。不能行出來就是我們的恥辱了。能有這種心態,「知恥近乎勇」,你的勇氣就出來了。這個是談到要發恥心。
【要發畏心。】
敬畏的心。這裡講到了:
【天地在上。鬼神難欺。】
俗話常講,「舉頭三尺有神明」。人明白了這個事實真相,他就會有敬畏的心,不敢放肆地去造惡。現在這個時代,就是人沒有接受因果報應的教育,覺得沒有天地鬼神,甚至於死了就沒了,那我這一生就放縱欲望,造無量無邊罪。他不知道有鬼神,有後來的果報,才造成了現在的人這麼放縱自己的惡習。所以因果教育很重要。人明白倫理道德,恥於作惡,他有羞恥心。但人明白因果報應,他才不敢作惡。
諸位家長,您曾經講過幾則因果報應的故事給孩子聽?很重要,你愈早講,他的敬畏心愈早起來。所以我們腦子裡這個資料庫要多裝一點故事,遇到一些機緣趕緊給孩子講故事。
在古代,明朝沂州有一個讀書人叫王用予。他剛好有一次在夢中遇到一個大官,這個大官是掌功名利祿的。他就問起自己這次能不能考上功名。這個大官就跟他講,你的爺爺做人非常謹慎、樸實,積了一些功德,所以你本來應該考上的。這些故事都告訴我們一個真相:「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尤其大家現在能夠聞聖教,那都是祖宗在保佑。
我這一輩子好像已經不知道死過多少次了,自己常常就撞來撞去的,甚至於二十九歲那一年,開車在高速公路都開到睡著了,身體的狀態就很弱,就是命比較短。我記得那時候剛好師長有看到我們講經的光碟,一看我的長相說,短命相。所以我現在是趕緊用功行善,我只要不弘揚傳統文化可能命就沒了,所以我很認命。假如我哪一天顛倒,不弘揚文化了,你們可要拔刀相助,要敲我一棒。「善相勸,德皆建」,提醒我,不然我就沒命了。而事實上冥冥當中很多祖先、鬼神在保佑我,把這一些關卡度過了。
所以我在課程當中常常跟大家強調,大家要認祖歸宗。您祖上是哪些聖哲人你要清楚,因為你受他們的庇蔭。而且你還要效法他們,把你們這個家族最好的德風要透過你傳下去,這才對得起祖先。結果我請大家回去查,有朋友就說了,幹嘛查,就把所有的人當祖先就好了。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事實上是連認祖歸宗都不肯。這麼懶?連百家姓都不去查,然後還講得這麼好聽。你直接受祖宗的庇蔭,你都不感恩,還講大話講得這麼very beautiful。就好像你都還不孝順父母,然後就說「我把天下人都當父母就好了。」這麼好的教誨變成你不孝父母、不認祖宗的藉口。所以聖賢人教導我們都是有次第了。別說大話,我們的真誠、愛心都不能在自己最親的父母跟祖先身上顯現出來,哪有可能有真的愛心?「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這違背道德、違背人性了。「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理」,你不尊敬你的父母、不尊敬你的祖先,還去尊敬別人的祖先,那叫諂媚。
孟老夫子教誨我們,這個是正確的次第,「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人,仁愛的原點在哪?在孝道,在「父子有親」這個天性。你天性恢復了,親愛自己的父母,很自然的這個愛心擴展了,就愛一切的人。愛一切的人再擴展,就愛一切的生命,仁民而愛物。告訴大家,現在有些人愛小動物愛得要死,然後對媽媽很凶,那叫欲望,那哪叫愛。是不是?那一隻狗都會逗他玩,他高興;他媽媽講的話他不聽,他就凶了,對媽媽凶了。所以沒有經典,有時候我們判斷事情判斷不清楚,會被人家說得一愣一愣的。
所以無形當中祖先在保佑。剛剛跟大家講到王用予,他本來可以考上,就是因為他的祖先爺爺積德。可是,他為什麼這次考不上?因為他每次去廟裡拜神,都是先求自己身體健康,先求自己考上功名,還有先求自己太太病趕快好,跟他白頭偕老,從來沒為他守寡的母親求過一次福。所以神明很生氣說:「你,都為老婆求,就沒有為你老媽求過。」所以現在有一句俗話叫「娶了太太就忘了娘」,男人假如幹這種事,就不能稱大丈夫了,連父母,對我們最有恩的父母都不愛了,那不就是重色然後忘了親娘了?
也別怪這些男人,因為他們從小也沒學《弟子規》,就怪我好了。我太晚懂這些經典的教誨,我很對不起這些男人,救駕來遲。這真的,不是假的,「以祖宗之心為心,天下無不和之族人」。我們都是中華的兒女,都要為整個民族的同胞著想。自己顛倒妄想、隨波逐流這麼久,幸好還是祖上有德,遇到師長的教誨,趕快迷途知返,趕快恥心提起來,畏心也要提起來。
所以,他都沒有為母親求,這個善根不夠,降他兩次,要延後兩次才考上。他說:「那這一次考得最好的是誰?」他說:「是那個周吉。」王用予說:「他的學問不是很好?」「可是他的祖上六十年來積的陰德非常厚,還發很多善書,讓人斷惡修善,讓一方的風俗改善不少,所以他是這一次鄉試的第一名。」這王用予就很驚訝,他認同最有學問的兩個人都沒考上。一個人是俞麟,是當地的孝子,他怎麼會考不上?這個大官就講,他是享有孝子之名,可是他的內心在侍奉父母的時候常常還有怨氣。所以他這個是什麼?是做表面功夫,內心裡面不恭敬、不真誠,還埋怨父母,這個犯的是什麼罪過?叫「腹誹」。就是在肚子裡面在罵父母、怨父母,慢慢的親情都愈來愈薄了,這個是他的一個罪過。而且他處事當中講話還是太刻薄。由於這一些原因,他終生窮困潦倒,考不上功名。而且他還享孝子之名,還是享福,本來就沒有積福,享了這些世間的虛名,還是把福給折掉了。
他說:「那另外一個郁從周呢?這個人年輕十幾歲,下筆就可以寫幾千字的文章,這麼厲害怎麼沒考上?」結果這個主事的官員就講,這個郁從周,命中是十七歲考上秀才,二十六歲考上進士,四十五歲當大司空,這個都屬於最高的官職了。五十四歲做少保(就是太子的老師),六十九歲壽終正寢。這一個人的福報夠大的了,當皇上的老師,他祖上沒有十代積德不可能。可是因為他文章很好,結果很傲慢,所以傲不可長,在《禮記•曲禮》一開始就講。太傲慢了就開始折掉自己的福報,尤其講話特別犀利,常常罵人罵到讓人家無地自容。所以他現在神明記他的口過已經記了多少條?兩千四百七十多條了。假如他再不改,他的口過超過三千條,他的命就沒了。他福折完了,福祿盡了,人就要亡了。而且他的子孫會被打到乞丐的命,這禍延子孫,「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所以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諸位朋友,講話要很謹慎,不只會給自己招禍,還會給誰招禍了?連子孫都被我們給拖下水,所以這個故事給我們很多啟發。古人有一句話講得好,「有一念而觸鬼神之怒,有一言而傷天地之和,有一行而釀子孫之災,皆須慎之」。這些念頭、一言一行都要謹慎,不然會禍延子孫。這個事例就讓我們了解到,積陰德要從積口德開始,多講勸善的言語、柔軟的言語、利益人的言語。不要講刻薄、不要講傷人的言語,不要講是非這些言語。
【重則降之百殃。】
你看還殃及子孫。
【輕則損其現福。】
自己當生這個福報都折掉了。這個要敬畏,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有天地鬼神在記錄。接著經文講:
【閒居之地。指視昭然。吾雖掩之甚密。文之甚巧。而肺肝早露。終難自欺。被人覷破。不值一文矣。】
其實人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其實人哪可能隱瞞得了?不要說天地鬼神了,也隱瞞不了有德行的人、有修養的人。我們在那裡掩過飾非,其實是什麼?不是聰明,很可能把自己這一生最好的貴人給錯失掉了。我們在掩飾過失,這些跟我們有緣的、有智慧的人說,「算了,不要強求了。」我們都這麼愛面子了、這麼掩飾了,他再點我們不是讓我們跟他結怨了嗎?敬而遠之就不講了。所以有福氣的人是什麼?「過能改,歸於無」。這些長輩、有德行的人一勸我們,我們馬上聽話,還給他鞠個躬,「謝謝你,你是我生命中的貴人。我下一次再犯,您一定要提醒我」。反而是這個肯認錯的態度,是真正改造了自己的命運。
有一段話非常好,「天降之福」,上天要降福給這個人,「先開其慧」,先開他的智慧。「天降之罰」,上天要降罪給這個人,「先奪其魄」,就是這一個人他的大罪報要現前的時候,這個人會魂不守舍,印堂發黑,都有徵兆。其實現在人比較遲鈍,為什麼遲鈍?欲望太多。又要想這個,又要要那個。東西也要、人也要。欲望太多,腦子不是很清楚。大家有沒有這個感覺?比方說,你在上班的時候突然想吃冰淇淋,然後就在那裡「怎麼還不下班?」那個時候你辦什麼事都辦不好,欲望。你看那個男人看上哪個女人,那幾天就魂不守舍了,就在那想,夢裡也在想,魂牽夢縈,怎麼會有智慧?所以這個「欲」很厲害。這個人一有欲求的時候,他的精神狀況就不靈敏了。
剛剛這一段話講到的:「天降之福,先開其慧」,來,我們來看一看,我們像不像上天要降福給我們的狀況,我們一起檢查一下。
「慚愧」,面對自己的過錯生慚愧心;「奮發」,發奮圖強,不再自甘墮落了;進而「改過」。「慚愧、奮發、改過」,這樣的態度出來,「皆天開其慧也」,上天要開這個人的智慧了,進而降福給他。
「悠忽」,沒什麼精神,恍恍惚惚;「昏惰」,昏昏沉沉,看電視都看到睡著,聽人家講話也可以聽到睡著,還有看經書一看就要睡著,「悠忽、昏惰」。「自欺」,好面子不肯承認錯誤、不肯反省,這自欺,自欺是最可悲的了,「自欺」;還有「飾非」,掩飾自己的過錯,不承認。「皆天奪其魄也」。大家注意去感受一下,比方說一個人一直自欺在掩飾,最後他會心神不寧,最後會腦神經衰弱,真的就會魂不守舍。所以我們自己要會幫自己算命,我們現在是愈往上天要開我們的智慧、福報的方向去走。
神明、有智慧的人,我們是騙不了他的,何必做這樣的事情?甚至於最後掩飾不了,東窗事發了,「不值一文矣」。所以古人為什麼說「謹慎為保家之本」,謹慎才能保住你一生的清譽、一生的名節。一不謹慎,一失足成千古恨。不只自己千古恨,你本來在社會當中很有地位、很有名望,結果做出了違背良知的事情了,全家都羞辱。甚至什麼?比方說,我們在教育界做出了違背教師良知的事情,最後連整個教育界都被我們拖下水了,自己一家人都不敢出去見人。現在這樣的事情不在少數了,很有名望的老師、校長或者是醫生,這一些一般在人民當中很尊崇的行業,最後做出了嚴重的違背道德的事,「不值一文矣」。
所以我們的名節不只是屬於自己的,還屬於所有愛我們的人,還屬於我們這個行業,還屬於中華民族的。所以告訴大家,積功累德最容易的是華人。你做得好,人家說:「中華民族的兒女真好。」十幾億人跟著你沾光,這個積功累德容易。我覺得很高興,自己做得好,十幾億人都沾光,這種事多划算,是不是?反過來看,自己做得不好,十幾億人都被我們拖下水。人家一看Chinese,怎麼在機場講話這麼大聲,這麼沒有修養?怎麼在旅館裡面當他們自己家一樣,講話這麼吵?所以積功累德,華人容易;造作罪業,華人也容易。沒有關係,我們破釜沉舟,這一生為民族做好榜樣,不羞辱整個中華民族,就對了。
接著我們看,還有講到為什麼要用敬畏的心?
【不惟是也。】
『不惟是也』就是不止是如此。
【一息尚存。】
一個人一口氣還在。
【彌天之惡。猶可悔改。】
這個滔天的大罪,你這一口氣還沒斷,真正明白自己錯誤了,還可以把它改正過來。俗話講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樣的人都是什麼?一輩子沒有遇到好的善緣,讓他明白做人的道理,最後斷氣以前真明白了,是可以改得過來的。
【古人有一生作惡。臨死悔悟。發一善念。遂得善終者。】
他一生不明事理,造作了種種罪惡,到臨終的時候懺悔、改過,發出至誠的懺悔跟至誠的善念。結果『遂得善終』,最後斷氣的時候是安詳地走的。這個例子有。我們在佛家的經典當中,在《觀無量壽經》有看到,阿闍世王殺害父親、害母親,這個是十惡的罪,這也是滔天大罪。最後臨終的時候,佛陀勸導他,他生大慚愧心,最後上品中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是往生作佛了,這個是「遂得善終」的一個榜樣。
但這一點很重要,是他最後才明理。我們現在就明理了,就不能再造惡了。你說,那就最後一刻再來臨時悔悟就好,那這個念頭就不妥當了。所以修不嫌早,愈早修愈好,已經明白了,就不要再犯這個錯了,明白道理了再犯,那就叫「明知故犯,罪加一等」。告訴大家,我們沒有退路可以走,只能勇往直前。所以要破釜沉舟。我們為什麼生生世世沒有成就我們的慧命、成就我們的道德?就是因為以前都有後路可以走,就退縮了。這一輩子沒後路可以走了,勇往直前,一定可以成就的。
修善不嫌早,悔過不嫌遲。能肯懺悔了,你說,可是我以前作了這麼多惡。你那一個懺悔是真心的,你以前所走過的彎路,會成為你往後勸導別人回頭的資糧。為什麼?你真心悔過了,你再去勸導跟你犯同樣錯的人,你那個言語非常懇切,你可以打動他。為什麼說「浪子回頭金不換」?不只他的人生轉了,他的行為、他的言語會感動更多跟他有同樣錯誤的人,也能夠回過頭來不再走犯錯的人生。
接著講到了,為什麼『發一善念,遂得善終』?因為:
【謂一念猛厲。】
這個善念非常勇猛。
【足以滌百年之惡也。】
足以能夠洗除、洗盡他百年所造的罪業。
【譬如千年幽谷。一燈才照。則千年之暗俱除。】
又做了一個比喻,就像一個千年黑暗的山谷或者山洞,點一盞燈,『一燈才照』,千年以來的幽暗就全部沒有了,千年之暗都消除掉了。
【故過不論久近。惟以改為貴。】
我們以前所犯的過失,不論是近的或者是久遠以前的,最重要的是當下把它改正過來,『惟以改為貴』。
【但塵世無常。肉身易殞。一息不屬。欲改無由矣。】
這個塵世、世間是很無常的。『肉身易殞』,人的身體是很容易死亡,無常到之後,這個命就結束了。
有一句話講,「黃泉路上無老少」。尤其大家看現在天災人禍特別多。像土耳其,有一次大雨,就在短短的幾個小時之內,伊斯坦堡這個古城就被淹掉了,而且當下那個水漲到汽車都被沖走了,幾個小時,一個幾千年的古城就被沖走了。『塵世無常,肉身易殞』。而大家要了解,假如他先改過、先行善,他遇到再大的災難都會什麼?逢凶化吉。你看這麼大的災難,很多人被沖走了,就剛好有人就被救起來,這個世間沒有一件事情是偶然的。所以有兩件事不能等,一是行孝,再來一個是什麼?行善,積功累德。
佛陀有一次問他的學生,「生命有多長?」第一個學生講,「生命在幾天之間」;第二個學生講,「生命在飯食之間」,吃一餐飯很可能這個生命就會產生變化;第三個學生講,「生命在呼、吸之間」。我們這一口氣吐出去,吸不回來,就say goodbye了,人都常常想,我一般來講是八十歲、九十歲,不是這麼算的。人真正明白人事無常,無常迅速,生命在呼吸之間,就很愛惜光陰了。就會想到,我假如哪一件事沒有做,我會造成這一生的遺憾,就趕緊去做了。我聽朋友講,他曾經對他母親很無禮,但是拉不下面子很誠心的去跟母親懺悔、道歉,結果母親去世了,就造成他終身的遺憾。
『一息不屬』,這一口氣不屬於我們了,這個生命結束了,想改都沒有機會了。『欲改無由矣』,就沒辦法,來不及了。他斷了氣:
【明則千百年擔負惡名。雖孝子慈孫。不能洗滌。】
『明』就是我們生命結束了,惡名在這個世間千百年都不能去掉。就像我們一想到唐朝李林甫,宋朝的秦檜害岳飛,千百年的惡名。現在到杭州岳王廟,秦檜的銅像還跪在那裡,這是『千百年擔負惡名』,縱使有孝子賢孫都不能把它洗滌掉。當時陷害岳飛,其中有一個大臣叫羅汝楫,他是諂媚秦檜,跟著秦檜一起害岳飛,結果後來沒有多久他就生病去世了。這個果報也很快,因為他陷害的是大忠臣。他的兒子叫羅願,也知道他爸爸做錯,很喜歡讀古書,也很用功。後來到了鄂州去當官,也很用心治理地方,也頗有政績。他心裡想,我已經做了些善事了,他本來以前都不敢進岳王廟,做了這麼多年的善事,他才敢走進岳王廟,去給岳飛磕頭。結果他頭磕下去的當下,氣就斷了。這個在史冊當中有記載,「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他兒子已經算是在行善了,但他父親造的業太重了,把民族救星都給害死了。所以不只是子孫不能洗滌,連子孫都遭大難,這是『明則』。
【幽則千百劫沉淪獄報。】
這一生造的惡,感來惡的果報,就到三惡道去受報,地獄、餓鬼、畜生道去受報。
【雖聖賢佛菩薩。不能援引。烏得不畏。】
縱使聖賢佛菩薩都沒有辦法援救他,想到這裡怎麼可以不敬畏、不恐懼?不趕緊改過、斷惡修善?
可能我們看到這裡講,聖賢佛菩薩不是慈悲嗎,怎麼不救他?我們看到這裡會不會有這個疑問?民國初年章太炎,國學大師,他學問非常好,儒釋道都通達。他剛好有機緣,山東泰山東嶽大帝管著人的吉凶禍福,管五個省左右,請章太炎大師去當判官,差不多是現在的祕書長。章太炎大師挺忙的,白天要做世間的事,晚上還要去幫東嶽大帝做判官。他人很慈悲,他了解到地獄的酷刑當中有一個「炮烙之刑」,就是把一個銅柱燒熱了,然後罪人去抱,那是很慘烈的。他說:「這個太慘了,可不可以把這個刑罰給去掉?」東嶽大帝就說:「我讓人帶你到現場去看看,你了解了再說。」兩個役使就帶著章太炎過去了。到了刑場,章太炎大師什麼都看不到。他突然恍然大悟,萬法由心生。整個宇宙是怎麼來的?自己的心現的。你的心沒有造那個罪業,你就現不出地獄相,地獄在面前你也看不到。他突然明白到萬法由心生,自作自受,都是自己變現出來的地獄的惡報。這個時候自作自受了,佛菩薩也幫不上忙,除非自己真正轉自己的惡念,轉到善念才能夠脫離這個苦難。所以這個是想到了斷氣之後,「明則千百年擔負惡名,幽則千百劫沉淪獄報」。明白這些道理,敬畏的心就起來了。
阿羅漢是已經脫離六道輪迴的聖者,他們可以看到自己前五百世。自己想到以前在地獄受的那個罪報的痛苦,流血汗。大家流過血汗沒有?我有流過冷汗。大家要知道冷汗他就已經很恐懼了,血汗那就更恐懼了。從這一個事實就知道,地獄太慘。可是告訴大家,地獄現在在哪就看得到了?人間現在地獄很多。你到醫院去,手砍掉、腳砍掉,現在愈來愈多,就是我們人太縱欲了,身體搞壞了,或者造作罪業太多了,這一生這些罪業就現前了。人真的「禍福無門,惟人自召」,要趕緊斷惡修善。
接著我們看,要發第三個「勇心」:
【人不改過。多是因循退縮。】
『因循』就是得過且過,『退縮』就是退避,不敢勇往直前。而這個『因循退縮』還是有一個重點,就是懷疑自己,不信任自己。信任自己很重要,要先自助而後天助,自救而後天救。自棄,自己都放棄自己,老天、他人也幫不上我們的忙。而一個人真正有自立自強,真正下定決心要成聖成賢,一定感得很多聖賢祖先的庇佑。人要發勇猛心,就能感得很多善緣。
【吾須奮然振作。】
要奮發圖強,要做大英雄。什麼是大英雄?不再做習氣、壞習慣的奴隸了,要把它改過來。
【不用遲疑。】
不要懷疑這些經典的教誨,也不要懷疑自己。
【不煩等待。】
馬上改,不要等。不能說,明天再說,以後再改。「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怎麼改?知道自己有這個習氣了,馬上把方法寫下來,就照這樣改。寫下方法,每天看。比方我們求智慧,因定才能開慧,這個心定不下來,就開不了智慧。心為什麼定不下來?很急躁。很容易動作,就急了,慌慌張張的,六神無主,不可能有定了。所以古人告訴我們,為學第一功夫,要降得浮躁之氣,定下來。
Ladies and gentlemen,諸位朋友,我們浮躁之氣改了沒有?我們發覺自己浮躁,什麼時候發現的?long time ago,很久以前,是不是?什麼時候改?怎麼改?知過了,還要悔過,還要進而具體怎麼改,你要把它寫下來。我們就要每一天觀照自己的一天,哪些時間特別趕、特別慌張、特別浮躁。告訴大家,人一慌張起來,脾氣就控制不了,火氣就上來,就罵人,一連串的造業就來了。所以這個要先把火氣能定得下來。
人為什麼急躁?得失心太重了,強求的心太多了,攀緣太嚴重了。或者是要求別人、控制別人,那個心都容易浮躁。而時時觀照到自己浮躁了、急躁了,就趕緊要調這個心,馬上把它調定下來。一個很好的方法,大家只要覺得自己急起來,趕快深呼吸。陳真老師教的方法大家要用,先深呼吸。再來,大家有沒有感覺現在人生活從早上快、快、快……快到,快快快起床,快快快洗臉,快快快吃飯,快快快穿鞋,快快快出門……最後還快快快睡覺。所以我覺得說,人說現在的人很有福報,生活很好,比以前的人都好,我不這麼認為。現在人從睜開眼睛一直快快快,快到閉上眼睛連做夢都……我媽媽說她都三四十歲了,還常常夢到自己趕火車上學。
你看以前的人詩情畫意,拿著扇子吟詩作對,那個才有生活的情趣。現在這種生活方式沒什麼情趣。所以現在唱的歌曲都特別苦悶,「給我一杯忘情水」。你看人家古人唱那個歌:「欲窮千里目……」所以以前的人沒有憂鬱症,他唱的都是善樂,唱一唱心情就舒坦了,「天下本無事,算了算了,不要計較」。現在人憂鬱症很多,就是唱善歌唱得太少,唱靡靡之音唱得太多。我看那個六、七歲的女孩去參加模仿比賽,唱那個情歌,整個臉糾在一起。你說這些大人還在那裡覺得很可愛,這些大人真的是殘害民族幼苗。我講得太激動了,心要隨時調,要善觀己心,心還是不能激動,「學問深時意氣平」。
從生理上,你可以透過深呼吸來調整,包含提醒自己,一舉一動都要安詳、都要平穩,不要急。「緩揭簾,勿有聲。寬轉彎,勿觸棱」,你的舉止都很穩重、很安詳,你就不急躁。以前的孩子,從小一舉一動都是定的,一看就是小大人,我們現在成人都沒有他們的定力。前幾天師長拿民國十一年小學生寫的論說文,都用文言文寫的。我看了幾篇,很想挖一個洞鑽下去。我這四十歲的人了,比小學生都還不如。我看洞也別鑽了,要發恥心、要發勇心。所以要下定勇猛的決心,最少一個禮拜要背一篇新的古文。這個已經說出來,沒背就不行。「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天地在上,鬼神難欺」。有時候發願很好,讓自己不要有退路了,就往前去走。
包含人會急,有一些方法很好,要早起。你不早起,從一開始就一直趕一直趕。再來,跟人家有約會了,要早到,你不要抓那個「差兩分,終於沒遲到」。其實那幾十分鐘全部在急躁當中。所以人為什麼在重要的時候心都定不下來?因為平常的時候都是在急當中。包含你走每一步,「步從容,立端正」,你每一步心都是定的,都不要慌張。甚至於你寫每一個字都是定的,不要慌張。要調伏急躁,就在一言一行當中。「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不要講起話來像機關槍一樣,一直講,人家都聽不懂,都皺眉頭了,你還一直講。還有吃飯也要慢,細嚼慢咽。現在人胃病特別多,因為都吃得很快。所以有一天他的胃就罷工了,不幹了,被他虐待了幾十年就罷工了。它又沒有權利綁一個白布條抗議,最後就只有罷工了。
我剛剛講的這些方法,只是for example,舉例。但是大家自己觀照自己的心,你就能找到你急躁是什麼造成的,哪個心態造成的、哪個生活習慣造成的,然後就趕快改。要把它寫下來,每天看,你的警覺性就愈來愈高。
【小者如芒刺在肉。】
小的缺點、過失就好像這個芒刺刺到肉上,很不舒服。
【速與抉剔。】
趕快把它拔掉。
【大者如毒蛇嚙指。】
這個大的過失可能毀了我們一生、毀了我們家庭,就好像毒蛇咬了手指,稍微遲疑了,這個毒就要攻心,命就沒了。
【速與斬除。】
馬上刀拔起來就把這個手指給切掉,保住性命。對自己的習氣要趕盡殺絕,這個是盧叔叔給我的金玉良言。供養大家,這個提醒很好。
【無絲毫凝滯。】
沒有絲毫的遲疑、猶豫。
【此風雷之所以為益也。】
『益』是六十四卦當中的一卦,它是風雷卦。這個風跟雷它會互相助勢、助長,所以風雷這個相,在《易經》當中衍生出一個君子的修養是什麼,「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他沒有遲疑,雷厲風行。有成語就是從這個易卦當中講的,「君子以見善則遷」,見到善行就效法,見到好的教誨就奉行。見善則遷,有過則改。其實堯舜他們之所以能成為聖人,都不離見善馬上效法,有過馬上改,這個最重要的修身基礎。我們接著看經文講:
【具是三心。】
真正具備了知恥、敬畏的心,還有勇猛改過的心。
【則有過斯改。】
當下沒有絲毫遲疑就去改過。
【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
春天的冰是薄冰,遇到太陽光照射,它就能夠融化掉了,就是這個過就能夠消融、消失掉。而在改的過程要有耐心,「我很想改,可是又來了」,沒關係,愈挫愈勇,百折不撓,要有耐心、長遠的心,一定可以改得過來。
這個是改過的基礎,就是發這三個心。我看大家的額頭都發亮,這個心有發出來,相由心生。接著是改過的方法:
【然人之過。】
人的過失怎麼改?
【有從事上改者。】
從事項當中去下功夫對治。
【有從理上改者。】
有從明白道理,用理智來轉變自己的心態,『有從理上改者』。
【有從心上改者。】
直接轉自己的心念。
【工夫不同。】
這三個方法功夫深淺不同。
【效驗亦異。】
他們所做出來的結果、效果也不同。接著舉到從事上改者:
【如前日殺生。今戒不殺。】
前日傷害生命了,今天告誡自己不要殺生。
【前日怒詈。今戒不怒。】
前日發脾氣了、罵人了,今天提醒自己不要亂發怒了。
【此就其事而改之者也。】
這是就他的事項當中去對治。
【強制於外。】
他就是硬從行為當中去克制,外表雖然沒有犯,可能內心還有這些不好的念頭。
【其難百倍。】
壓,有時候壓不住,就還是犯了。
【且病根終在。】
就好像我們今天拔草,拔上面的,根都沒有拔掉,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所以病根終在。
【東滅西生。】
好像東邊沒有了,西邊又長出來,好像今天壓住了,明天又犯了,以後又犯了,『東滅西生』。
【非究竟廓然之道也。】
不是能究竟圓滿改過的方法、道理。
【善改過者。未禁其事。先明其理。】
善於改過的人,在事情還沒有發生之前,先明白、了解我們這些個中的道理。比方說:
【如過在殺生。】
殺生是罪過。
【即思曰。】
他開始思考。
【上帝好生。物皆戀命。】
上天有好生之德,我們要效法上天的存心,才是天地人三才。一切的動物牠都有靈知、都有感覺,牠都愛生命,哪怕是一隻螞蟻牠也愛牠的生命。
【殺彼養己。豈能自安。】
殺害牠來養自己,這個在良心上不安。為什麼?將心比心。
諸位朋友,現在有人要吃你,你願不願意給他吃?願不願意?你說:「誰吃我?」那有一天,外星人他們的武器比我們厲害,把你制住了,吃你,你給不給他吃?你高興不高興給他吃?你會不會說,「我生來就是給外星人吃的」,你會不會這麼講?可是我們為什麼說動物生來就是給我吃的?你看,己所不欲,勿施於一切的生命。你說,牠們天生就是生來給我吃的。天生,大家注意看,吃肉的動物都長什麼樣子?那個牙齒都是這樣的,牠撕肉,唰……才撕得下來。老虎、豹子,你看那個牙齒都是這樣的,你的牙齒有沒有這樣?你是臼齒,磨食物的,你天生不是吃肉的。從牙齒就看得出來,你天生不是吃肉的。再來,你今天到了一個農場,這個農場裡種了很多蘋果、番茄,水分很甜美,一看就知道。在這個果樹下面養了幾隻母雞。請問,當你走進這個果園,你是去摘那個蘋果,還是撲過去吃那一隻母雞?是不是?你不是自然嗎?這個就是自然的反應。而且告訴大家,現在我們不善待這些生命,都用荷爾蒙、抗生素就把牠們催大了。人怎麼會聰明?你把那些不好的東西都給牠們吃,最後誰吃?「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人類怎麼對待生命,最終都會回到誰的身上?自己的身上。人類怎麼去對待大地,你噴那麼多農藥,最後農藥誰吃得最多?我好多年前看報道,台灣的一個報道,說每一個人,每一年吃進去的農藥二點七公斤。假如拿過來一喝就一命嗚呼,我們現在是慢性中毒。人得要善待大地、善待一切生命、善待萬物才對。明白這些道理,我們的心態就轉了,這從理上改。
好,今天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